文章出處:你是聊天終結者嗎?
有件事兒大夥可能都碰到過,那就是身邊總有些人,好像天生就不會聊天。
只要他一出場,就能把原本火熱的聊天瞬間終結。
有時搞不好還冒犯到別人,這友誼的小船是說翻就翻。你能想像嗎?
一個微信群裡大家正聊得熱火朝天呢,
你說了一句話之後,就像猛然投放了一桶乾冰,氣氛瞬間降到冰點,再也沒人接話了。
這種大寫的尷尬,只要經歷過一次,肯定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要說這聊天的學問真不可小瞧。
我們能透過一個人的說話談吐,判斷出對方大致的脾氣秉性,甚至是人格和氣場。
會不會好好聊天,對人際關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時稍稍改變我們說話的內容和方式,就會大大扭轉我們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
就像蔡康永說的那樣,通過研究說話,你會搞清楚自己和別人的關係,
搞清楚自己在想什麼、別人在想什麼,甚至搞明白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話題終結者”呢,很有可能是中了以下這幾招:
第一,聊天兒不走心。
聊天態度真不真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有些人在聊天兒的時候為了留個好印象,就開始盲目誇讚對方。
比如你同桌考試得了58分,這時候你蹦出來伸個大拇指說:考得不錯啊,以後肯定有出息!
那人家不給你個白眼才怪呢。
你想啊,離及格線還差兩分呢,你竟然誇人家出類拔萃,這馬屁肯定是拍到馬蹄子上了。
所以說對別人的讚美要適時適度,一旦過於“添油加醋”,
那肯定讓人覺得不舒服、不靠譜。不僅會留個輕浮油滑的印象,
還可能遭到別人的鄙夷和厭惡,直接就被拉進了黑名單。
第二,聊天的時候急於指出別人的錯誤。
聊天的時候最怕聽到的就是“哎,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可別介意啊!”。
一聽到這我們肯定就已經拉響警報了,因為接下來的話肯定很刺耳。
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驅使人們聊天的動機並不是想找人探求問題的最終答案,
而只是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獲得別人的認同。
尤其是那些陷入困境來找你傾訴的朋友,一句“我懂你”、“不要哭,有我在”
比任何訓斥都來的更溫暖有效。
他們願意向你敞開心扉袒露心聲,說明在他們心裡覺得你和他的價值觀很近,
倘若這時候你一個勁地告訴對方“你錯了”,那除了給對方添堵以外,起不到什麼積極作用。
第三,聊天中太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人在聊天的時候心裡只裝得下自己。
在聊天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就開啟自嗨模式,滔滔不絕地把整個對話變成了一個人的秀場,
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得進去,只管把聊天當作炫耀自己的平台,
把別人都當成觀眾,這背後往往反映了一種自私利己的心理機制。
典型的表現就是聊天時總喜歡以“我”作為開頭、總是習慣性地打斷別人的話,
這些太自我的表現在聊天中其實並不受歡迎。
因為聊天本來是一個信息互相交換的過程,一方過度凸顯自我,
信息傳達的通暢性必然會受到阻礙,另一方自然難以享受到溝通的愉悅。
這個錯誤相信很多人都犯過,那怎麼克服呢?
首先,你要照顧對方的感受。
情感作家蘇岑就建議說,在聊天的時候,
即便對方的觀點跟你有衝突,你也最好先肯定,然後再提出你的看法。
在實際生活中要盡量避免特別過於強勢的話題。
其次,努力尋找自己和對方身上的共同點。
這就好比你跟一個從不玩兒遊戲的姑娘聊起德瑪西亞,
或跟一隻單身汪聊戀愛的99條煩惱,只會讓雙方的軌道越走越遠。
所以,尋找雙方都有談資的話題,這樣也不至於顧影自憐,讓彼此冷場或是尷尬。
最後,就是一定要引起對方的共鳴感和同理心。什麼才算同理心?
舉個例子:追姑娘的時候你們都喜歡聊些什麼,你肯定不會上來就推銷自己吧。
要想俘獲女神的芳心,就一定要從關切對方入手,
比如聊聊她最近新買的裙子,聊聊最近新培養的愛好,聊聊她那個娘炮的同學;
聊聊她命途多舛的閨蜜……這個“找話題”的聊天法則在群聊中也一樣適用。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對心愛的姑娘一樣對待群聊,這個世界大概就會溫暖很多。
不過,努力找話題可不等於強行“沒話找話”。
遇上難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聊不來就別勉強了。
非得霸王硬上弓、強刷存在感,難免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尤其是在跟行業前輩們聊天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不懂裝懂、班門弄斧、沒話找話。
這些危險的溝通方式,搞不好一言不合就讓對方對你的印像大打折扣。
對自己應付不來的場合,寧可不說話也別亂說話。
和重要對象聊天之前最好做足基本功課,深入了解要聊的話題,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最後,還有一種聊天節奏也很讓人懊惱,就是“死磕閉環”型的聊天模式。
比如:
在嗎? -在。
睡了嗎? —馬上。像這樣的對話,用不了三個回合就聊死了。
喜歡這麼說話的人,用網友的話說就是,在電視劇裡最多也就只能活三集。
這種閉環模式裡,回答的人往往忘記拋回一個問題,讓對方接應。
也許這僅僅是你聊天的習慣,並沒有什麼惡意,
但是平淡的語氣很容易讓人覺得你對話題或者聊天的對像沒什麼興趣,
似乎不想再繼續下去。所以如果想讓話題起死回生,
就要促進溝通的循環,讓句號轉變成問號,讓話題源源不斷地煥發生氣。
比如有人向你請教一輛車的配置,
如果你僅僅是簡單回答“不了解”,那麼可能在對方心裡就會留下“懶得多說”的印象。
如果你回答:“我不太了解哎,但我很有興趣,你可以跟我說說麼?”
很快,對方的激情就又慢慢回來了。
所以有句話說的好,沒有人願意把耐心耗費在一個話題終結者的身上。
與其費盡心思請教你,不如去和一個學問沒那麼在行,但卻充滿興趣、願意學習的人交流。
所以要想不成為一個“話題終結者”,
首先是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其次要嘗試著改變聊天中的細節和習慣,懂得方圓有道、
“賓客盡歡”。無論是洗耳恭聽還是聊表寸心,都要有十足的誠意,才能打動人心。
本文源自:公眾號“LinkedIn領英中國”(我們是怎樣一步步淪為聊天終結者的?)
稿:胡雨薇
轉載:得到
--------------
主旨:
話題終結者的特性
1. 聊天時不走心(X)
有些人在聊天的時候為了留個好印象,就開始盲目誇讚對方。
2. 聊天時急於指出別人的錯誤(X)
聊天的時候最怕聽到的就是“哎,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可別介意啊!”。
一聽到這我們肯定就已經拉響警報了,因為接下來的話肯定很刺耳。
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驅使人們聊天的動機並不是想找人探求問題的最終答案,
而只是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獲得別人的認同。
尤其是那些陷入困境來找你傾訴的朋友,一句“我懂你”、“不要哭,有我在”
比任何訓斥都來的更溫暖有效。
3. 聊天中太以自我為中心(X)
典型的表現就是聊天時總喜歡以“我”作為開頭、總是習慣性地打斷別人的話,
這些太自我的表現在聊天中其實並不受歡迎。
如何克服呢?
1. 照顧對方的感受(O)
即便對方的觀點跟你有衝突,你也最好先肯定,然後再提出你的看法。
2. 努力尋找自己和對方身上的共同點(O)
3. 一定要引起對方的共鳴感和同理心(O)
不過,努力找話題可不等於強行“沒話找話”。
遇上難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聊不來就別勉強了。
非得霸王硬上弓、強刷存在感,難免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還有一種聊天節奏也很讓人懊惱,就是“死磕閉環”型的聊天模式。
比如:
在嗎? -在。
睡了嗎? —馬上。像這樣的對話,用不了三個回合就聊死了。
喜歡這麼說話的人,用網友的話說就是,在電視劇裡最多也就只能活三集。
這種閉環模式裡,回答的人往往忘記拋回一個問題,讓對方接應。
因此要促進溝通的循環,讓句號轉變成問號,讓話題源源不斷地煥發生氣。
比如有人向你請教一輛車的配置,
如果你僅僅是簡單回答“不了解”,那麼可能在對方心裡就會留下“懶得多說”的印象。
如果你回答:“我不太了解哎,但我很有興趣,你可以跟我說說麼?”
很快,對方的激情就又慢慢回來了。
所以有句話說的好,沒有人願意把耐心耗費在一個話題終結者的身上。
與其費盡心思請教你,不如去和一個學問沒那麼在行,
但卻充滿興趣、願意學習的人交流。
有件事兒大夥可能都碰到過,那就是身邊總有些人,好像天生就不會聊天。
只要他一出場,就能把原本火熱的聊天瞬間終結。
有時搞不好還冒犯到別人,這友誼的小船是說翻就翻。你能想像嗎?
一個微信群裡大家正聊得熱火朝天呢,
你說了一句話之後,就像猛然投放了一桶乾冰,氣氛瞬間降到冰點,再也沒人接話了。
這種大寫的尷尬,只要經歷過一次,肯定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要說這聊天的學問真不可小瞧。
我們能透過一個人的說話談吐,判斷出對方大致的脾氣秉性,甚至是人格和氣場。
會不會好好聊天,對人際關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時稍稍改變我們說話的內容和方式,就會大大扭轉我們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
就像蔡康永說的那樣,通過研究說話,你會搞清楚自己和別人的關係,
搞清楚自己在想什麼、別人在想什麼,甚至搞明白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話題終結者”呢,很有可能是中了以下這幾招:
第一,聊天兒不走心。
聊天態度真不真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有些人在聊天兒的時候為了留個好印象,就開始盲目誇讚對方。
比如你同桌考試得了58分,這時候你蹦出來伸個大拇指說:考得不錯啊,以後肯定有出息!
那人家不給你個白眼才怪呢。
你想啊,離及格線還差兩分呢,你竟然誇人家出類拔萃,這馬屁肯定是拍到馬蹄子上了。
所以說對別人的讚美要適時適度,一旦過於“添油加醋”,
那肯定讓人覺得不舒服、不靠譜。不僅會留個輕浮油滑的印象,
還可能遭到別人的鄙夷和厭惡,直接就被拉進了黑名單。
第二,聊天的時候急於指出別人的錯誤。
聊天的時候最怕聽到的就是“哎,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可別介意啊!”。
一聽到這我們肯定就已經拉響警報了,因為接下來的話肯定很刺耳。
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驅使人們聊天的動機並不是想找人探求問題的最終答案,
而只是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獲得別人的認同。
尤其是那些陷入困境來找你傾訴的朋友,一句“我懂你”、“不要哭,有我在”
比任何訓斥都來的更溫暖有效。
他們願意向你敞開心扉袒露心聲,說明在他們心裡覺得你和他的價值觀很近,
倘若這時候你一個勁地告訴對方“你錯了”,那除了給對方添堵以外,起不到什麼積極作用。
第三,聊天中太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人在聊天的時候心裡只裝得下自己。
在聊天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就開啟自嗨模式,滔滔不絕地把整個對話變成了一個人的秀場,
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得進去,只管把聊天當作炫耀自己的平台,
把別人都當成觀眾,這背後往往反映了一種自私利己的心理機制。
典型的表現就是聊天時總喜歡以“我”作為開頭、總是習慣性地打斷別人的話,
這些太自我的表現在聊天中其實並不受歡迎。
因為聊天本來是一個信息互相交換的過程,一方過度凸顯自我,
信息傳達的通暢性必然會受到阻礙,另一方自然難以享受到溝通的愉悅。
這個錯誤相信很多人都犯過,那怎麼克服呢?
首先,你要照顧對方的感受。
情感作家蘇岑就建議說,在聊天的時候,
即便對方的觀點跟你有衝突,你也最好先肯定,然後再提出你的看法。
在實際生活中要盡量避免特別過於強勢的話題。
其次,努力尋找自己和對方身上的共同點。
這就好比你跟一個從不玩兒遊戲的姑娘聊起德瑪西亞,
或跟一隻單身汪聊戀愛的99條煩惱,只會讓雙方的軌道越走越遠。
所以,尋找雙方都有談資的話題,這樣也不至於顧影自憐,讓彼此冷場或是尷尬。
最後,就是一定要引起對方的共鳴感和同理心。什麼才算同理心?
舉個例子:追姑娘的時候你們都喜歡聊些什麼,你肯定不會上來就推銷自己吧。
要想俘獲女神的芳心,就一定要從關切對方入手,
比如聊聊她最近新買的裙子,聊聊最近新培養的愛好,聊聊她那個娘炮的同學;
聊聊她命途多舛的閨蜜……這個“找話題”的聊天法則在群聊中也一樣適用。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對心愛的姑娘一樣對待群聊,這個世界大概就會溫暖很多。
不過,努力找話題可不等於強行“沒話找話”。
遇上難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聊不來就別勉強了。
非得霸王硬上弓、強刷存在感,難免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尤其是在跟行業前輩們聊天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不懂裝懂、班門弄斧、沒話找話。
這些危險的溝通方式,搞不好一言不合就讓對方對你的印像大打折扣。
對自己應付不來的場合,寧可不說話也別亂說話。
和重要對象聊天之前最好做足基本功課,深入了解要聊的話題,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最後,還有一種聊天節奏也很讓人懊惱,就是“死磕閉環”型的聊天模式。
比如:
在嗎? -在。
睡了嗎? —馬上。像這樣的對話,用不了三個回合就聊死了。
喜歡這麼說話的人,用網友的話說就是,在電視劇裡最多也就只能活三集。
這種閉環模式裡,回答的人往往忘記拋回一個問題,讓對方接應。
也許這僅僅是你聊天的習慣,並沒有什麼惡意,
但是平淡的語氣很容易讓人覺得你對話題或者聊天的對像沒什麼興趣,
似乎不想再繼續下去。所以如果想讓話題起死回生,
就要促進溝通的循環,讓句號轉變成問號,讓話題源源不斷地煥發生氣。
比如有人向你請教一輛車的配置,
如果你僅僅是簡單回答“不了解”,那麼可能在對方心裡就會留下“懶得多說”的印象。
如果你回答:“我不太了解哎,但我很有興趣,你可以跟我說說麼?”
很快,對方的激情就又慢慢回來了。
所以有句話說的好,沒有人願意把耐心耗費在一個話題終結者的身上。
與其費盡心思請教你,不如去和一個學問沒那麼在行,但卻充滿興趣、願意學習的人交流。
所以要想不成為一個“話題終結者”,
首先是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其次要嘗試著改變聊天中的細節和習慣,懂得方圓有道、
“賓客盡歡”。無論是洗耳恭聽還是聊表寸心,都要有十足的誠意,才能打動人心。
本文源自:公眾號“LinkedIn領英中國”(我們是怎樣一步步淪為聊天終結者的?)
稿:胡雨薇
轉載:得到
--------------
主旨:
話題終結者的特性
1. 聊天時不走心(X)
有些人在聊天的時候為了留個好印象,就開始盲目誇讚對方。
2. 聊天時急於指出別人的錯誤(X)
聊天的時候最怕聽到的就是“哎,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可別介意啊!”。
一聽到這我們肯定就已經拉響警報了,因為接下來的話肯定很刺耳。
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驅使人們聊天的動機並不是想找人探求問題的最終答案,
而只是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獲得別人的認同。
尤其是那些陷入困境來找你傾訴的朋友,一句“我懂你”、“不要哭,有我在”
比任何訓斥都來的更溫暖有效。
3. 聊天中太以自我為中心(X)
典型的表現就是聊天時總喜歡以“我”作為開頭、總是習慣性地打斷別人的話,
這些太自我的表現在聊天中其實並不受歡迎。
如何克服呢?
1. 照顧對方的感受(O)
即便對方的觀點跟你有衝突,你也最好先肯定,然後再提出你的看法。
2. 努力尋找自己和對方身上的共同點(O)
3. 一定要引起對方的共鳴感和同理心(O)
不過,努力找話題可不等於強行“沒話找話”。
遇上難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聊不來就別勉強了。
非得霸王硬上弓、強刷存在感,難免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還有一種聊天節奏也很讓人懊惱,就是“死磕閉環”型的聊天模式。
比如:
在嗎? -在。
睡了嗎? —馬上。像這樣的對話,用不了三個回合就聊死了。
喜歡這麼說話的人,用網友的話說就是,在電視劇裡最多也就只能活三集。
這種閉環模式裡,回答的人往往忘記拋回一個問題,讓對方接應。
因此要促進溝通的循環,讓句號轉變成問號,讓話題源源不斷地煥發生氣。
比如有人向你請教一輛車的配置,
如果你僅僅是簡單回答“不了解”,那麼可能在對方心裡就會留下“懶得多說”的印象。
如果你回答:“我不太了解哎,但我很有興趣,你可以跟我說說麼?”
很快,對方的激情就又慢慢回來了。
所以有句話說的好,沒有人願意把耐心耗費在一個話題終結者的身上。
與其費盡心思請教你,不如去和一個學問沒那麼在行,
但卻充滿興趣、願意學習的人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