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得到-社會-普通人是怎麼勝過專家的

文章出處:普通人是怎麼勝過專家的


咱們都知道,人一旦進入群體,
判斷力和智商就會大大降低,會出現隨大流,缺乏主見這樣的情況。
法國有個學者就說,群體是烏合之眾,人一多了就會胡來。
總之可以說,
古往今來,絕大多數的思想家都認為群體智慧不可靠,真正可靠的是個體的智慧。
但在《群體的智慧》這本書裡,
作者說我們其實低估了群體智慧,滿足一定的條件,群體智慧有時候甚至要超過專家。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有個小鎮,搞了一個比賽,讓大家猜一頭牛的體重,
誰能猜中,就給誰大獎。一下子來了800多人參加這個活動。
按理說,這八百個人也沒什麼養牛經驗,肯定是胡猜一通兒。
但結果這些人一人猜一個數,
把這些數加起來,再除以800,得出的牛的重量只比實際重量差一磅。

還有個例子,有個心理學家,他帶了一大瓶子,這瓶子裡裝著850個豆。
他讓班裡56個學生猜瓶裡有多少豆子?
和猜牛體重的例子差不多,大家猜完了一除,平均值是871個,和850個就差21個。
這其中,只有一個人猜的很接近850,剩下的人有的猜2000,有的猜20,
猜多少的都有,但一平均正好是871。

所以《群體的智慧》的作者就認為,群體數字越大,猜測出來的平均值越準
雖然每次猜測中總是有少數人表現更好,確實他猜的更準,
但是他只是這次猜得準,下次猜別的就不一定行了。
這就從某種意義上證明,群體智慧是存在的,
雖然每個人拎出來他都不是專家,但是他們測出的整體的這個平均值離這個事實很接近。
而矬子裡邊拔將軍,拔出來那些判斷特別準的人,他這回準,他下回就不準。


但群體智慧也是有條件的。
首先是觀點多樣,你看就是像這個猜豆子,是吧?
只有一個人猜的數接近850,剩下的都海了去了,那都胡扯的。
但是你把這些數據一統計起來,居然就是接近850。

第二點是每個人都要獨立進行,不能說大家猜之前先合計一下,這個數大概有多少。

第三就是所有數據都是分散得出的,
不能說我猜完了,然後問別人,你猜多少?我根據你的修改一下吧。
最後就是這些數據是集中收集處理的,就是要集中起來取平均值
如果沒有平均值,那所有這些沒有什麼意義,我們也不知道它準不準。
所以群體智慧,必須在這四點之上才存在,
如果不具備這四點,我們就很難說群體智慧能夠表現出來。


再舉個例子,在美國有一個叫艾奧瓦的電子市場,
這個電子市場有點兒類似賭博,大家在這裡預測美國總統是誰,
然後掏錢,猜錯了錢就沒了。換句話說,你的收入和你的預測是相關的。
如果你預測錯了,那就賠錢,預測準了就賺錢。
結果,用這套系統預測總統,比美國所有的預測系統都要準確一倍以上。
這個確實很讓人吃驚,其實裡邊參加預測的人,也就是幾千人而已。
可是一旦預測和金錢回報聯繫在一起,
那麼幾千人就很厲害,就超過很多專家的意見,比專家要強得多。

通過剛才講的這麼多個案例,可以證明,群體智慧是存在的。
就像我們市場一樣,
我今天要做麵包,我並不知道有沒有人來買,我也不知道這個麵包應該怎麼定價。
但是每個人或者為了賺錢去做,
或者為了別的加入其中,最後構成的整體卻是一個互利的整體。
那麼我們通過市場,我們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價格體系。
這就說明,每個人可能是出於自利的、或者不那麼智慧的行為,
可在一個合理的機制下,它就會變成一個高度的智能的一個系統,
個就是所謂的群體智慧。


本文源自:蔡輝說書《群體的智慧》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群體的智慧》這本書裡,
作者說我們其實低估了群體智慧,滿足一定的條件,群體智慧有時候甚至要超過專家。
例如,有個心理學家,他帶了一大瓶子,這瓶子裡裝著850個豆。
他讓班裡56個學生猜瓶裡有多少豆子?
和猜牛體重的例子差不多,大家猜完了一除,平均值是871個,和850個就差21個。
這其中,只有一個人猜的很接近850,剩下的人有的猜2000,有的猜20,
猜多少的都有,但一平均正好是871。群體數字越大,猜測出來的平均值越準。
但群體智慧也是有條件的。
1. 觀點多樣
 你看就是像這個猜豆子,是吧?
 只有一個人猜的數接近850,剩下的都海了去了,那都胡扯的。
 但是你把這些數據一統計起來,居然就是接近850。
2. 每個人都要獨立進行
3. 所有數據都是分散得出來
 不能說我猜完了,然後問別人,你猜多少?我根據你的修改一下吧。
4. 集中起來取平均值
群體智慧,必須在這四點之上才存在,
如果不具備這四點,我們就很難說群體智慧能夠表現出來。
每個人可能是出於自利的、或者不那麼智慧的行為,
可在一個合理的機制下,它就會變成一個高度的智能的一個系統,
這個就是所謂的群體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