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得到-溝通-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

文章出處: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


最近,心理學家武志紅在自己的公眾號發了篇文章,
說了一種心理學的溝通方法,叫做“P.E.T父母效能訓練”。
主要是教家長怎麼和孩子溝通的,提出這個方法的戈登博士,
因為這個連著三年都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雖然這個溝通方法是給家長和孩子的,但平常我們交流也能用得上,咱們一起來聽聽。

這種方法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個是怎麼聽別人說,
一個是怎麼表達,
還有一個是有了衝突的時候怎麼辦。


先說怎麼聽,它教的方法叫“反應式傾聽”。
心理諮詢師經常用這種方法,就是接待來訪者的時候,
相信對方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現在被情緒卡住了而已。
心理諮詢師的作用,就是幫他們梳理情緒,等情緒穩定了,怎麼辦他們自己知道。

再說一下怎麼表達。我們對溝通一直有個誤會,覺得自己對某個人有不好的感覺時,
最好別說,要不就傷害他了。但實際上,造成傷害的是你沒表達好,而不是溝通本身

那該怎麼表達呢?這種方法提出,
你指出對方的問題時,主語一定要用“我”,而不要說“你”怎樣怎樣。
咱們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吃飯的時候把筷子扔地上了,
一般家長會說,你這麼做不對,不能扔筷子。但這時候孩子不一定會理你。
如果用“我”作為主語,家長可以這麼說,
筷子掉地上了,萬一我走路踩到了,可能會摔倒的。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把筷子撿起來了。
你看,用“我”作為主語,把信息告訴孩子,不僅不會傷害到孩子,還能幫助孩子的成長。


最後我們看看怎麼應對沖突
一般我們都覺得衝突不好,有衝突了,我們的關係就被破壞了。
但心理學家說,衝突也有好的一面,甚至能成為人際關係的開始。
因為衝突能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對方,如果沒有衝突,我們的交往可能就一直停在表面上。
那有衝突的時候怎麼辦呢?
在親子關係中,家長要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一樣的。
比如,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太小,孩子要什麼都不給買;
而有的家長有太溺愛孩子,孩子要什麼都答應,只看到自己的需求,
或者只看到對方的需求,都不對。


P.E.T還有一個精髓,就是教了我們怎麼劃分責任
它的標準是,誰當時有情緒,責任就在誰哪兒,誰就有問題。
比如,家長想休息了,孩子卻在那聽音樂,而且聲音很大,
過去我們肯定覺得,這肯定是孩子的問題,其實不對。
在P.E.T這個方法裡,孩子放大聲,可能是喜歡那首歌,沒有情緒問題,
有情緒的是家長,所以問題就在家長身上。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我怎麼知道孩子怎麼想的呢?
這裡給你介紹一個理論,叫“剝洋蔥”,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孩子表面的問題,可能不是實質問題,家長要像剝洋蔥那樣找到真正的問題。

舉個例子,家裡來客人了,對方也帶著孩子,這時候,就會發生兩個小孩搶玩具情況。
家長想知道為什麼他不給別的小朋友玩玩具,就問孩子。
一開始,孩子只是說,別人玩什麼,我就玩什麼。
多問了幾次,孩子終於說,有一次,自己很喜歡的玩具被家里人送給這個小朋友了。

你看,其實孩子搶玩具,是擔心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拿走。
如果不知道這一點,家長可能只是教育孩子,你要懂得分享,但孩子肯定聽不進去。
弄清楚真正的問題之後,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商量,
比如可以允許別人玩,但不給別人帶回家。

我們總結一下,PET的溝通方法,
首先我們要聽對方說,相信對方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說對方的問題的時候,主語要用“我”,不要指責對方;
有衝突的時候,也不要害怕,如果我們關注彼此的需求,衝突也是可以增進關係的

本文源自:公眾號“武志紅”(P.E.T<父母效能訓練到底是個啥?)
稿:一顆得意的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怎麼聽別人說
 相信對方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現在被情緒卡住了。
 心理諮詢師的作用,就是幫他們梳理情緒,
 等情緒穩定了,怎麼辦他們自己知道。
2. 怎麼表達
 你指出對方的問題時,主語一定要用“我”,而不要說“你”怎樣怎樣。
 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吃飯的時候把筷子扔地上了,
 一般家長會說,你這麼做不對,不能扔筷子。但這時候孩子不一定會理你。
 如果用“我”作為主語,家長可以這麼說,
 筷子掉地上了,萬一我走路踩到了,可能會摔倒的。
 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把筷子撿起來了。
 你看,用“我”作為主語,把信息告訴孩子,
不僅不會傷害到孩子,還能幫助孩子的成長。
3. 有了衝突的時候怎麼辦
 衝突也有好的一面,甚至能成為人際關係的開始。
 因為衝突能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對方,
 如果沒有衝突,我們的交往可能就一直停在表面上。
 P.E.T有一個精髓,就是教了我們怎麼劃分責任。
 它的標準是,誰當時有情緒,責任就在誰哪兒,誰就有問題

 如果我們關注彼此的需求,衝突也是可以增進關係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