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得到-科學-神經翻譯技術和細胞計算機

出處:神經翻譯技術和細胞計算機


這條音頻跟你說兩條最新科技研究成果。


第一條來自英國科學刊物《新科學家》雜誌,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認為,
谷歌研發的神經網絡翻譯技術,可能會廣泛應用於稀有語言的翻譯;
第二條來自美國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刊登的一篇文章,文章認為,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能讓我們的計算機硬件變得“越來越軟”,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來給你具體說說。

先來看第一項研究。谷歌翻譯你肯定不陌生,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如果拿它翻譯整段話,往往不怎麼準確。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谷歌翻譯的核心是基於短語的翻譯,它會將句子分解成詞和短語,
再對他們進行獨立翻譯。這個過程必然會打破句子本身的邏輯,造成結果不准確。

而谷歌的語音翻譯功能也是一樣,只不過會先把你說的話轉換成文本,
然後再按照上面的過程翻譯。

如今,谷歌的深度學習研究機構“谷歌大腦”,
利用對人類神經網絡的研究成果,開發了神經翻譯技術。
通過類似人工智能的方法,谷歌讓翻譯系統直接把一句話當作翻譯的基本單元,
在翻譯句子中的每一個部分時,都帶著整句話的邏輯。
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把食物從生變熟,原來要把一顆白菜切碎了燒熟再拼起來,
而現在是,將整顆白菜放到鍋裡煮,變熟後最大程度保持了原來的模樣。

神經翻譯系統的本質就是建立序列到序列的對映,
不管你輸入的是文字,還是音頻,只要有足夠的數據供系統學習,就能得出準確的結果。
文章認為,這個特點對於語音翻譯來說是革命性的,
因為它跳過了音頻轉錄文字的階段,不需要預先對語言進行書面版本的學習。

這有什麼好處呢?文章提到,
地球上許多稀有語言是缺乏專業的翻譯軟件的,甚至連標準的教科書都沒有,
2010年海地地震時,就因為當地的克里奧爾語無法被快速翻譯,導致救援出現了很大問題。
而谷歌最新的神經翻譯技術,就很可能首先應用於類似的稀有語言翻譯。


再來看第二項研究成果,計算機硬件可能會變得“越來越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近期,波士頓大學合成生物學家威爾遜·王和他的團隊,
成功地實現了讓細胞像小型計算機一樣運算。
其實,人類已經成功地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細菌變成了簡單的計算機,這並不新鮮。
比如,科學家可以操縱細菌的DNA,讓細胞在氧氣下降的時候發光。
但是,每當科學家把研究擴展到更有價值的哺乳動物細胞時,實驗卻總是失敗。
原因是,一個計算機總要有控制開關,
而傳統來講一般會採用一種蛋白質做開關,但是這種蛋白質很不穩定。


威爾遜·王和他的團隊因此嘗試尋找新開關,他們看中了一種叫DNA重組酶的物質,
它可以按照我們的想法,切除一些我們不想要的DNA片段,從而起到開關的作用。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威爾遜·王設計了一個實驗,用這種新開關去控制細胞發光,
並且要做到足夠穩定。最終,他獲得了成功。
這個實驗證明,細胞計算機可以實現最簡單的“是否“邏輯判斷。

讓細胞發光還不能稱為壯舉,威爾遜·王表示,通過在不同位置添加更多的重組酶,
他們可以建立各種迴路,每個迴路都可以執行不同的邏輯操作。
目前,該團隊已經建立了113個不同的細胞迴路,成功率達96.5%。

細胞計算機有什麼作用呢?文章認為,它可以創造新的醫療療法。
例如,科學家們可以通過細胞計算機來精準檢測癌細胞,從而產生一個反應來消滅腫瘤。

以上就是今天給你介紹的兩個科研新成果:
神經網絡翻譯技術可能廣泛應用於稀有語言的翻譯,
我們的計算機硬件可能變得“越來越軟”。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NewScientist:Google uses neural networks to translate without transcribingScience:
Scientists turnmammalian cells into complex biocomputers
音頻稿:陸音
講述:鄭磊

----------------------
主旨:
1.谷歌的深度學習研究機構“谷歌大腦”,
利用對人類神經網絡的研究成果,開發了神經翻譯技術。
通過類似人工智能的方法,谷歌讓翻譯系統直接把一句話當作翻譯的基本單元,
在翻譯句子中的每一個部分時,都帶著整句話的邏輯。
神經翻譯系統的本質就是建立序列到序列的對映,
不管你輸入的是文字,還是音頻,只要有足夠的數據供系統學習,就能得出準確的結果。
這個特點對於語音翻譯來說是革命性的,
因為它跳過了音頻轉錄文字的階段,不需要預先對語言進行書面版本的學習。
這有什麼好處呢?
地球上許多稀有語言是缺乏專業的翻譯軟件的,甚至連標準的教科書都沒有,
2010年海地地震時,就因為當地的克里奧爾語無法被快速翻譯,導致救援出現了很大問題。
而谷歌最新的神經翻譯技術,就很可能首先應用於類似的稀有語言翻譯。

2. 近期,波士頓大學合成生物學家威爾遜·王和他的團隊,
成功地實現了讓細胞像小型計算機一樣運算。
其實,人類已經成功地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細菌變成了簡單的計算機,這並不新鮮。
比如,科學家可以操縱細菌的DNA,讓細胞在氧氣下降的時候發光。
但是,每當科學家把研究擴展到更有價值的哺乳動物細胞時,實驗卻總是失敗。
原因是,一個計算機總要有控制開關,
而傳統來講一般會採用一種蛋白質做開關,但是這種蛋白質很不穩定。
威爾遜·王和他的團隊因此嘗試尋找新開關,他們看中了一種叫DNA重組酶的物質,
它可以按照我們的想法,切除一些我們不想要的DNA片段,從而起到開關的作用。

威爾遜·王表示,通過在不同位置添加更多的重組酶,
他們可以建立各種迴路,每個迴路都可以執行不同的邏輯操作。
目前,該團隊已經建立了113個不同的細胞迴路,成功率達96.5%。
細胞計算機有什麼作用呢?它可以創造新的醫療療法。
例如,科學家們可以通過細胞計算機來精準檢測癌細胞,從而產生一個反應來消滅腫瘤。

❤得到-企管-吳伯凡:遠離乞丐型員工

出處:吳伯凡:遠離乞丐型員工


這條音頻說說公司裡的乞丐型員工。

一提到乞丐這個詞,大家可能不太舒服。有人還會說:乞丐也有多種多樣的。
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只從事過三種職業,“初為丐,後為僧,終為帝”,
創造了一個從乞丐到皇帝的神話。最近,知名媒體人、
“得到”訂閱專欄《伯凡·日知錄》的作者吳伯凡,在他的公眾號裡發表了一篇文章,
提到了乞丐,講的是公司要遠離“乞丐型員工” 。什麼叫“乞丐型員工”呢?下面給你說說。

在這篇文章裡,吳伯凡所說的乞丐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精神狀態,也就是“精神乞丐”。
這個詞來自於吳伯凡最近讀的一篇文章叫
《公司中一旦出現這種員工或管理者,堅決辭退》。

吳伯凡總結了“乞丐型人格”的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被動。遇到困難,陷入低谷的時候,會自然而然、隨遇而安地進入被動狀態。
第二個特點是不願意付出努力,或者總是期待以最小的努力和付出謀取盡可能多的利益。
第三個特點,是不擔當。
當一個人口袋裡沒錢,面臨忍飢挨餓的危險時,還是有多種選擇的。
但是乞丐型人格往往選擇最不需要努力、風險最低、最被動的方式來應對危機。
第四個特點,是當這類人得到什麼的時候,往往是心安理得,
甚至習慣性的覺得你給他的不夠多。

而典型的非乞丐型人格應該是這樣的:
我環顧四周,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
我也不能確認我是否應該得到這些東西。我總覺得我所得到的遠大於我所付出的,
由於內心常常有這樣一種不安,我必須以加倍的努力來驅散我內心的這種不安。
這是來自愛因斯坦的一段話。總結起來,非乞丐型人格就是積極主動,
習慣性付出努力,願意承擔風險和責任,得到什麼也不會覺得是理所應當。


IBM的前CEO郭士納經過多年觀察積累,自己也總結了四種員工的類型。
第一種是積極採取行動,促使事情發生的人。這類人可以說是天生的領導者,
即使他們眼下並不在領導崗位上,也會積極主動的推動事情向前發展。

第二種是被動接受所發生事情的人。如果事情已經做起來了,他會跟進。
或者到不得不做時才做。事實上每一個組織裡頭都會有不少這樣的人。
但是因為往往有領導發動,所以這樣的員工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

第三種是對事情持旁觀者心態的人。這種人的表現是,事情已經開始了,
而且已經有人參與其中了,但他還是習慣性地冷眼旁觀,先等等再說。

第四種是除了自己的報酬,任何事情都不關心的人。
這樣的員工在一個公司裡會時不時碰到。有些人在面試的時候會表現的非常積極,
但是一旦面試成功,就會不自覺的陷入到這種狀態。

吳伯凡說,如果把這四個分類再簡化一下,就是乞丐型員工和非乞丐型員工。
同樣是給領導貼發票,乞丐型員工可能會越做越無聊,最後辭職;
而具有超常主動性的非乞丐員工,他能從老闆的發票中看出老闆的習慣和偏好,
在老闆需要訂酒店、飯店的時候提出最合適的選項,
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恰到好處,最終得到老闆的器重。

吳伯凡說,乞丐型員工可以說是公司內部的癌細胞,
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個對乞丐型員工的“查殺機制”,
強化公司的免疫系統,在傷害出現之前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繁殖。

最後,給你分享一下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裡給出的乞丐型員工“八宗罪”
無論是員工還是管理者,都可以對號自檢。
這“八宗罪”分別是:
1、領導不和我溝通,我就不和領導溝通;
2、領導不認可我,我就不好好幹;
3、領導不鼓勵我,我就不好好幹;
4、我不開心,是因為領導不會哄我;
5、完不成任務,拿一堆客觀理由來應對;
6、做錯事,希望大家不要小題大做;
7、不懂技術,抱怨公司不培訓;
8、不上進,抱怨公司氛圍不好。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伯凡時間”(遠離“精神乞丐”)
音頻稿:張姍姍
講述:傑克糖

--------------------
主旨:
乞丐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精神狀態,也就是“精神乞丐”。
總結了“乞丐型人格”的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被動。遇到困難,陷入低谷的時候,會自然而然、隨遇而安地進入被動狀態。
第二個特點是不願意付出努力,或者總是期待以最小的努力和付出謀取盡可能多的利益。
第三個特點,是不擔當。
當一個人口袋裡沒錢,面臨忍飢挨餓的危險時,還是有多種選擇的。
但是乞丐型人格往往選擇最不需要努力、風險最低、最被動的方式來應對危機。
第四個特點,是當這類人得到什麼的時候,往往是心安理得,
甚至習慣性的覺得你給他的不夠多。

而典型的非乞丐型人格應該是這樣的:
我環顧四周,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
我也不能確認我是否應該得到這些東西。我總覺得我所得到的遠大於我所付出的,
由於內心常常有這樣一種不安,我必須以加倍的努力來驅散我內心的這種不安。

這是來自愛因斯坦的一段話。總結起來,非乞丐型人格就是積極主動,
習慣性付出努力,願意承擔風險和責任,得到什麼也不會覺得是理所應當。

乞丐型員工有“八宗罪”
1、領導不和我溝通,我就不和領導溝通;
2、領導不認可我,我就不好好幹;
3、領導不鼓勵我,我就不好好幹;
4、我不開心,是因為領導不會哄我;
5、完不成任務,拿一堆客觀理由來應對;
6、做錯事,希望大家不要小題大做;
7、不懂技術,抱怨公司不培訓;
8、不上進,抱怨公司氛圍不好。

❤得到-商業-位置+體驗:零售的核心與未來

出處:位置+體驗:零售的核心與未來


這條音頻和你說說零售業的核心和未來。

大衛·貝爾是美國沃頓商學院的市場營銷學教授,還寫了一本書叫《不可消失的門店》,
前不久這本書的中文版也在國內上市了。書裡主要講的就是在線上、線下結合的零售時代,
門店怎麼做,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 4月出版的《哈佛商業評論》對大衛·貝爾進行了採訪,
下面和你說說這次採訪的主要內容。

首先,雖然互聯網發展很快,但貝爾覺得,
實體零售是絕對不會消失的,只是存在的方式需要改變。
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結構中,大約七成都是消費支出,但線上交易只佔經濟活動的10%,
也就是說,“實體零售消失”的說法是錯的。那實體零售應該如何改變呢?
貝爾認為,如果實體零售繼續承擔傳遞信息和儲存商品這兩個功能,效率就非常低。
所以以後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消費者一邊喝咖啡,一邊在店裡體驗產品,
聽著專業人員的建議,購買後直接走人,商品快遞到家。
換句話說,
零售業必須滿足消費者購物、社交和娛樂這三方面的體驗需求,這個本質是不會變的。
既然門店不會消失,那位置就依然重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位置指的是體驗、交易等活動的位置。


其次,貝爾認為,線上和線下零售,各有各的挑戰。
電商的挑戰有兩點,一是消費者摸不到商品,但有些東西是要體驗之後才能購買的;
二是如果只看線上數據,商家無法真正了解消費者,也無法建立深層的情感聯繫。
實體零售的挑戰需要我們了解兩個概念,
一個叫搜索阻力,就是說消費者不容易獲得商品的信息;
另一個叫位置阻力,是說消費者的居住地,阻止了他們購買商品,
比如某個品牌只在北京、上海有店鋪,那其他城市的消費者就無法購買。
網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兩種阻力,但不能完全消除。


此外,貝爾曾經在自己的​​書裡提到了一個理論,叫空間長尾理論。
貝爾說,需求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來自相鄰的消費者,
另一部分來自相似但是距離較遠的消費者,這對零售企業有什麼啟示呢?
貝爾認為,選擇企業的所在地非常重要。比如優步選擇在舊金山起步,就非常正確,
因為舊金山人喜歡新鮮感,也有乘車需求。
企業必須注意到,網絡市場是由相似的人群組成的,跟實際居住地關係不大,
所以零售企業一定要和距離較遠的相似消費者產生聯繫。

貝爾還提到,O2O主要是指消費者在網上搜索商品,查看信息,
去實體店體驗購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應該強調O+O,
指的是將線上線下打造成一個強大的企業,是一個更延展的概念,
如果說O2O只是一種策略的話,那O+O就是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

貝爾還談到了亞馬遜在中國的發展,他認為亞馬遜進入中國太晚,
很難成功,一是消費者的習慣已經養成了,二是中國電商市場在不斷變化,
但他也表示,如果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偏愛品牌化的產品,亞馬遜也會有優勢。
他認為零售和國家文化有很大的關聯,在一個國家能成功,換個地方可能就成功不了,
但如果非要選一種模式,他會選輕資產型、平台導向的商業模式,
比如投資Airbnb ,而不是喜來登酒店。另外,貝爾認為,零售不存在新舊之分,
零售的概念始終如一,就是好的產品,有競爭力的價格,
和優質的服務,需要改變的只是戰略工具。

最後,貝爾預測了未來的零售發展趨勢,
他覺得應該是生產的民主,也就是以個性化的設計和生產為主的定制化。
比如谷歌、IBM這樣的科技公司,以後可以通過平台和基本架構,
去連接生產者、設計師和消費者,總之,最強大的零售公司會是平台型的科技公司。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4月刊
(專訪沃頓商學院教授大衛·貝爾: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音頻稿:普魯托
講述:鄭磊

---------------------
主旨:
實體零售是絕對不會消失的,只是存在的方式需要改變。
而零售業必須滿足消費者購物、社交和娛樂這三方面的體驗需求,這個本質是不會變的。
既然門店不會消失,那位置就依然重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位置指的是體驗、交易等活動的位置。

線上和線下零售,各有各的挑戰。
電商的挑戰有兩點,一是消費者摸不到商品,但有些東西是要體驗之後才能購買的;
二是如果只看線上數據,商家無法真正了解消費者,也無法建立深層的情感聯繫。
實體零售的挑戰需要我們了解兩個概念,
一個叫搜索阻力,就是說消費者不容易獲得商品的信息;
另一個叫位置阻力,是說消費者的居住地,阻止了他們購買商品,
比如某個品牌只在北京、上海有店鋪,那其他城市的消費者就無法購買。

網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兩種阻力,但不能完全消除。

未來的零售發展趨勢,應該是生產的民主,也就是以個性化的設計和生產為主的定制化。
比如谷歌、IBM這樣的科技公司,以後可以通過平台和基本架構,
去連接生產者、設計師和消費者,總之,最強大的零售公司會是平台型的科技公司。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得到-經濟-社會成本:利益衝突判定法則

出處:社會成本:利益衝突判定法則


這條音頻教給你一個方法,用社會成本的思路來評判利益衝突的難題。


我們先來說三個案例,想一想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怎樣判斷誰是誰非。
第一,一家人養的牛把另一家人地裡種的小麥給吃了。
第二,以前的火車都是燒煤的,結果火車經過田地的時候,
噴出的火星把農夫堆在鐵路邊的幾百噸亞麻全都給燒毀了。
第三,有兩家相鄰的酒店,右邊酒店想加蓋一棟高樓,
但是這就把左邊酒店泳池的陽光給擋住了,影響了左邊酒店的收入。
我們一般會覺得,這很明顯就是其中一方傷害了另一方的利益,
不僅要賠償,還要限制這種傷害行為。
但是,著名經濟學家、
諾貝爾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H. Coase)從社會成本的角度,
提出了一種新的評判方法,“得到”App訂閱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做了詳細解讀,
接下來就給你轉述一下。

首先來了解一下社會成本問題。
顧名思義,既然有社會成本就有個人成本,
社會成本問題就是個人成本跟社會成本之間的分離。
比方說扔垃圾,你要承擔一定的成本,但如果你把垃圾扔到大街上,你的個人成本減小了,
但社會因此承擔的成本就大了。最早把社會成本問題講清楚的人,就是科斯。

科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所有的傷害都是相互的,實際上是雙方在爭奪一些稀缺的資源。
有一句希臘文格言很有名,說的是“行使你的權利,但應該以不傷害別人的權利為界。”
但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事件雙方都可以用這句話來為自己辯護,
所以這句話不能拿來判斷誰是誰非。就以酒店的例子來說,
左邊酒店可以說,蓋樓是你的權利,但不能傷害我享受陽光的權利;
右面那家酒店也可以說,你可以享受你的陽光,但你不能阻礙我蓋樓的權利。
你看,這根本不是一方在傷害另一方,而是互相傷害的問題。


這麼看來,這些問題就難辦了,到底應該怎樣斷案呢?
其實只要假設案例中的兩個資產歸同一個人所有,看哪個方案的收益更大,就可以判斷了。
比如“牛吃小麥”的案例,假設牛和小麥屬於同一個主人,那麼牛能不能吃小麥,
就取決於牛肉能賣多少錢、小麥又能賣多少錢,
哪一個選擇總收入最大,就優先選擇哪一個。
再比如酒店的例子,如果左邊有游泳池的酒店和右邊要蓋樓的酒店都歸同一個人的話,
那他會判斷,游泳池能曬到太陽能帶來多大收入、高樓蓋起來以後又能帶來多大收入,
如果蓋樓能掙的錢比一個陽光游泳池能帶來的收入更多,那當然要蓋樓。
這樣看問題,就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則,誰避免傷害的成本最低,誰就應該承擔最大責任。
這樣來分攤責任,整個社會為了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總成本就會達到最小。
比如火車噴出火星、燒毀了亞麻的例子,鐵路公司可以在沿線築牆擋住火星,
也可以讓鐵路改道不經過農田,但是這樣成本太大了,
而最便宜的做法就是,只要把堆放亞麻的地點稍微挪遠那麼一點點,意外就能夠避免了,
如果鐵路和農田都歸同一個人所有的話,他一定​​會選擇這樣的解決辦法。
所以科斯認為,鐵路燒著了亞麻,但責任可能在農夫。
因為農夫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成本,要比鐵路避免意外需要付出的成本低得多,
誰付出的成本更低,誰就應該擔當更大的責任。

給你總結一下科斯的觀點:
所有的傷害都是相互的,不是一方傷害另一方,而是雙方都在爭奪稀缺的資源。
在會產生互相傷害的事件中,誰避免傷害的成本最低,誰就應該承擔最大責任,
這樣分攤資源與責任,整個社會為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總成本就會達到最小。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音頻稿:楊霽琳
講述:傑克糖

-------------------
主旨:
首先來了解一下社會成本問題。
顧名思義,既然有社會成本就有個人成本,
社會成本問題就是個人成本跟社會成本之間的分離。
比方說扔垃圾,你要承擔一定的成本,但如果你把垃圾扔到大街上,你的個人成本減小了,
但社會因此承擔的成本就大了。最早把社會成本問題講清楚的人,就是科斯。

科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所有的傷害都是相互的,實際上是雙方在爭奪一些稀缺的資源。
有一句希臘文格言很有名,說的是“行使你的權利,但應該以不傷害別人的權利為界。”
但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事件雙方都可以用這句話來為自己辯護,
所以這句話不能拿來判斷誰是誰非。就以酒店的例子來說,
左邊酒店可以說,蓋樓是你的權利,但不能傷害我享受陽光的權利;
右面那家酒店也可以說,你可以享受你的陽光,但你不能阻礙我蓋樓的權利。
你看,這根本不是一方在傷害另一方,而是互相傷害的問題。

這麼看來,這些問題就難辦了,到底應該怎樣斷案呢?
其實只要假設案例中的兩個資產歸同一個人所有,看哪個方案的收益更大,就可以判斷了。
比如“牛吃小麥”的案例,假設牛和小麥屬於同一個主人,那麼牛能不能吃小麥,
就取決於牛肉能賣多少錢、小麥又能賣多少錢,
哪一個選擇總收入最大,就優先選擇哪一個。
再比如酒店的例子,如果左邊有游泳池的酒店和右邊要蓋樓的酒店都歸同一個人的話,
那他會判斷,游泳池能曬到太陽能帶來多大收入、高樓蓋起來以後又能帶來多大收入,
如果蓋樓能掙的錢比一個陽光游泳池能帶來的收入更多,那當然要蓋樓。
這樣看問題,就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則,誰避免傷害的成本最低,誰就應該承擔最大責任。

❤得到-商業-企鵝智酷:直播還會繼續火嗎

出處:企鵝智酷:直播還會繼續火嗎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未來中國視頻直播行業的發展方向。

直播可以說是2016年的一個大風口,因為直播出現了一大批的網紅,
但也有很多人說,直播就是一陣風兒,很快就要衰落的。現在2017年已經過去幾個月了,
直播發展得怎麼樣了呢?最近,企鵝智庫聯合騰訊雲,
發布了一份《2017中國網絡視頻直播行業趨勢報告》。
這份報告調研了1萬7千多名用戶,並且通過書面、電話和面談的方式,
對行業玩家進行了訪談,總結了網絡視頻直播行業現在的行業現狀,和它未來的走勢。
我們總結出了幾點,一起來聽聽。

第一,報告說,2017年直播市場的增長將會減慢。
根據投資銀行瑞信的預測,2017年,中國直播市場規模可能會達到50億美金,
是移動遊戲市場的一半,而且會由高速發展轉為平穩增長。

第二,用戶的真實需求開始顯露出來,
這也促使直播平台去生產更加多樣化和專業化的內容。
調研中,被問到“在什麼情況下會放棄使用某個直播平台”時,有近60%的人表示,
如果對直播內容不太感興趣,就會放棄使用直播平台。
所以,優質的內容依然是用戶的核心需求。

報告認為,現在直播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和其他領域的結合也變得更加簡單,
所以直播可以不再是單純的生產內容的工具,也可以向業務工具發展。什麼意思呢?
直播現在在電商、教育、財經等領域的應用很廣泛,那怎麼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
就是拓展直播業務邊際的核心。舉個例子,在“直播+電商”的模式裡,
通過視頻和圖文的介紹,加上主播的帶動,
就會刺激消費者,縮短決策的思考,從而產生衝動消費。

另外調查也發現,很多人喜歡實時互動的直播課程,
所以“直播+教育”的模式能讓用戶更有上課的感覺,提高在線課堂的上課質量。
除此之外,報告還發現,直播平台還能滿足用戶對財經資訊的需求,
未來可以通過直播,直接銷售金融產品,還可以請專業的分析師來講解財經資訊。


第三,關於用戶付費,報告發現了什麼呢?
調查顯示,近四成的人會在直播平台上消費,
在這當中,近一半的人每月消費在50元以下,
只有5%的頭部用戶付費意願比較高,每月都會消費1000元以上。
另外,我們知道,直播打賞是來源於娛樂表演,
但現在來看呢,用戶們最願意付費的是專業諮詢、在線教育等資訊類的內容。
不過對95後的年輕用戶來說,他們更喜歡為娛樂性強的內容付費。


第四,報告還為我們預測了視頻直播的六大趨勢,選出三個跟你說說。
首先是,視頻直播的商業模式會更加多元化。
原來直播平台的盈利方式基本只有“打賞”,但在未來,平台會嘗試其他更多的盈利手段,
比如品牌廣告展示、付費訂閱、售賣會員、向觀眾銷售數字遊戲等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報告認為,平台甚至會為主播對接廣告主,並且根據直播社群,打造其他形式的內容,
比如網絡綜藝節目、網劇等。


其次是,新技術會為移動直播提供新的可能性。
報告說,直播平臺本身就是技術升級的產物。對直播來說,
這個領域的核心技術要求是更流暢、更清晰的內容,更有現場感和實時感的體驗。
說到這,你肯定想到了VR、AR這種新興的技術。
報告說,雖然這些技術還不太成熟,但是已經在NBA賽事、大型演唱會的直播中有所應用。
在未來,這些新技術也會提供給用戶更多的新玩法。


最後一個趨勢是,隨著國內直播市場影響的擴大,
歐美和東南亞等也會成為中國直播產品的新興市場。
比如東南亞,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直播平台的第二戰場。
不過,因為東南亞國家的網絡條件,和線上支付條件發展還不夠,
直播平台的海外征戰也面臨著挑戰​​。
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將會是直播平台出海必須解決的問題。

以上就是這份報告的部分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企鵝智庫”
(企鵝智酷發布中國直播行業報告:“最炫行業”2017走向何方?)
稿:李文琪
轉載:得到

--------------------
主旨:
最近,企鵝智庫聯合騰訊雲,發布了一份《2017中國網絡視頻直播行業趨勢報告》。
內容總結了網絡視頻直播行業現在的行業現狀,和它未來的走勢。
1. 2017年直播市場的增長將會減慢
2. 優質的內容依然是用戶的核心需求
 用戶的真實需求開始顯露出來,這也促使直播平台去生產更加多樣化和專業化的內容。
 報告認為,現在直播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和其他領域的結合也變得更加簡單,
 所以直播可以不再是單純的生產內容的工具,也可以向業務工具發展。什麼意思呢?
 直播現在在電商、教育、財經等領域的應用很廣泛,那怎麼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
 就是拓展直播業務邊際的核心。
 舉個例子,在“直播+電商”的模式裡,通過視頻和圖文的介紹,
 加上主播的帶動,就會刺激消費者,縮短決策的思考,從而產生衝動消費。
 另外,很多人喜歡實時互動的直播課程,
 所以“直播+教育”的模式能讓用戶更有上課的感覺,提高在線課堂的上課質量。
3. 關於用戶付費,報告發現了什麼呢?
 用戶們最願意付費的是專業諮詢、在線教育等資訊類的內容。
 不過對95後的年輕用戶來說,他們更喜歡為娛樂性強的內容付費。
4. 視頻直播的趨勢
 (1)視頻直播的商業模式會更加多元化
 原來直播平台的盈利方式基本只有“打賞”,但在未來,
 平台會嘗試其他更多的盈利手段,比如品牌廣告展示、付費訂閱、售賣會員、
 向觀眾銷售數字遊戲等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2)新技術會為移動直播提供新的可能性

❤得到-商業-不對稱競爭:三招破解對手優勢

出處:不對稱競爭:三招破解對手優勢

今天這條音頻說的是,如何有效識別並征服潛在競爭對手?

傳統意義上的競爭對手,要嘛是產品和受眾定位相同,要嘛就是在商業模式上存在競爭,
你比如提到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就想到百事可樂,說到實體零售的競爭對手,
默認就是電商,但隨著技術的爆炸性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跨界打劫現象,
企業應該如何識別潛在競爭對手,又該如何應對呢?
最近,北大經濟學博士、商業模式設計導師林桂平,
在微信公眾號“高維學堂”就詳細分析了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聽聽。


林桂平認為,在現代商業競爭中,任何和你爭奪相同資源、能力的利益相關者,
都是你的競爭對手,因為任何一個主體在做決策時,都會做出對他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一旦你們涉及到相同資源的爭奪,你們就變成了競爭對手。

那面對這麼多潛在的競爭對手,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林桂平提出,運用不對稱競爭策略,就能讓你不戰而屈人之兵。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發現或者創造企業間的差異,讓競爭對手沒辦法和你競爭,
也就是說,在這段競爭關係中,你們的競爭地位是完全不對等的,
所以不對稱競爭的最後,就是不爭。那怎麼才能構建不對稱競爭呢?
林桂平提出了三種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分析、破解交易結構。什麼意思?
交易結構就是參與交易的每一個組成結構。分析、破解交易結構,
就是把這些組成結構一點點拆開來分析,從中找出新的突破點。
比如說,當年e袋洗想辦法進入社區時,就置換了原來的交易機構。
 e袋洗是一個O2O的在線洗護平台,創建於2013年,目前已有千萬級用戶,
但剛起步的時候,小區物業公司不允許e袋洗的送貨人員進出,
所以,e袋洗如果想獲得小區裡的用戶,就必須和各小區物業合作,
這就增加了高額的成本,但如果不合作,就要被物業排斥,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但是後來,e袋洗把送貨人員換成了就在小區居住的有閒暇時間的居民
這些居民通過在移動端搶單的方式,為e袋洗取貨送貨,
他們就像是滴滴模式裡順路的司機,你看, e袋洗通過線上社交的方式,
把小區裡的居民,納入了新的交易結構,成功的繞開了物業公司的圍牆。


第二個方法是,如果你面對同樣的市場需求,不要拼資源,而是試著去改變交易方式。
舉個例子,可口可樂雄霸市場多年,無論是國外的百事可樂還是國內的汾煌可樂、
非常可樂等,都沒能撼動它的地位,但最近幾年,美國有一家新銳企業Soda Stream,
卻讓可口可樂如臨大敵,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Soda Stream是一家製造家用汽水機的企業,它可以讓用戶在家就能輕鬆自製汽水,
而且還提供60多種飲料濃縮液,這就類似於“剃須刀+刀片”的商業模式,
家用汽水機就是“刮鬍刀”,物美價廉,
而後續的耗材,比如說蘇打粉,飲料的濃縮液等等,才是盈利的主要來源。
 Soda stream的成功,就是在面對同樣的用戶需求——汽水解渴的情況下,採取了不同的交易方式,把傳統上給用戶直接交付一瓶汽水,變成了交付機器,交付製作汽水的能力。事實上,很多常見的降維攻擊、跨界打劫,本質上都是交易方式的差異化創新。


最後來說說第三個方法,就是通過升級自身能力,把對手變成合作夥伴。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社區“夫妻”便利店就是7-11的重要競爭者,
如果要把這些“夫妻”店擠出市場會非常艱難,
但最近幾年,7-11提出了“業務轉化加盟”計劃,把這些社區“夫妻”店,
用加盟的方式收編進了自己的隊伍,這樣一來,社區夫妻店嫁接了7-11的供應和後台體系,
省去了採購、物流等一系列負擔,業績大大提升, 7-11也能分成,拿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林桂平說,優秀的企業,一般都能通過時間構建起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核心能力,
但主動將這種核心能力拿出來與行業共享,跟競爭對手構建新型的合作夥伴關係,
就會為企業打開更大的價值空間和發展前景。

總結一下,面對大量潛在競爭,需要客觀的分析對手優勢,
通過破解交易結構、改變交易方式和變競爭為合作等差異化創新,
就能繞開對手的優勢,構建出不對稱競爭,最終不戰而勝。

以上就是林桂平應對市場競爭的三個方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高維學堂”(用這3招!讓你的競爭對手服氣)
稿:楊霽琳
轉載:得到

----------------------
主旨:
面對這麼多潛在的競爭對手,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運用不對稱競爭策略,就能讓你不戰而屈人之兵。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發現或者創造企業間的差異,
讓競爭對手沒辦法和你競爭,也就是說,在這段競爭關係中,
你們的競爭地位是完全不對等的,
所以不對稱競爭的最後,就是不爭。那怎麼才能構建不對稱競爭呢?
1. 分析、破解交易結構
 交易結構就是參與交易的每一個組成結構。分析、破解交易結構,
 就是把這些組成結構一點點拆開來分析,從中找出新的突破點。
 比如說,當年e袋洗想辦法進入社區時,就置換了原來的交易機構。
 e袋洗是一個O2O的在線洗護平台,創建於2013年,目前已有千萬級用戶,
 但剛起步的時候,小區物業公司不允許e袋洗的送貨人員進出,
 後來,e袋洗把送貨人員換成了就在小區居住的有閒暇時間的居民,
 納入了新的交易結構,成功的繞開了物業公司的圍牆。
2. 面對同樣的市場需求,不要拼資源,而是試著去改變交易方式
 舉個例子,可口可樂雄霸市場多年,無論是國外的百事可樂還是國內的汾煌可樂、
 非常可樂等,都沒能撼動它的地位,
 但最近幾年,美國有一家新銳企業Soda Stream,卻讓可口可樂如臨大敵,怎麼回事呢?
 原來Soda Stream是一家製造家用汽水機的企業,它可以讓用戶在家就能輕鬆自製汽水,
 而且還提供60多種飲料濃縮液,這就類似於“剃須刀+刀片”的商業模式,
 家用汽水機就是“刮鬍刀”,物美價廉,
 而後續的耗材,比如說蘇打粉,飲料的濃縮液等等,才是盈利的主要來源。
3. 通過升級自身能力,把對手變成合作夥伴
 比如社區“夫妻”便利店就是7-11的重要競爭者,
 如果要把這些“夫妻”店擠出市場會非常艱難,
 但最近幾年,7-11提出了“業務轉化加盟”計劃,把這些社區“夫妻”店,
 用加盟的方式收編進了自己的隊伍,這樣一來,社區夫妻店嫁接了7-11的供應和後台體系,
 省去了採購、物流等一系列負擔,業績大大提升,7-11也能分成,拿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得到-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講真實的故事

出處:最好的教育方式:講真實的故事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為什麼要給孩子講故事以及該用什麼故事來教育孩子。

先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是一個小女孩,她在七歲的時候,就拯救了上百萬非洲小孩的生命。
這個小孩叫凱瑟琳,五歲的時候,
她看到非洲紀錄片說平均每三十秒非洲就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
媽媽告訴她,這些小孩太窮了,如果有錢買蚊帳的話,
就不會被蚊子咬,也就不會得瘧疾而死了。接下來,凱瑟琳竟然開始不吃點心、
不買娃娃了,說要省下錢捐給非洲的小孩。
於是,媽媽就決定幫她一起籌錢,給非洲的孩子們買蚊帳。她們去跳蚤市場擺過攤,
賣舊書、舊玩具,還去各個小區的教堂演講,為買蚊帳募捐。
他們還親手做了很多獎狀,如果有人資助買蚊帳就送給他們。
凱瑟琳甚至還給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名都寫了信,
請他們捐款給非洲的小朋友買蚊帳,比爾蓋茨因此捐了三百萬美元。
經過不斷的努力,凱瑟琳的善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7歲的凱瑟琳,就已經救了超過一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了。
這個故事來自“得到”的訂閱專欄《今天》。


為什麼七歲的小孩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奇蹟?難道是因為天真,不知道人間險惡?
還是因為單純,不知道世間困難?訂閱專欄《今天》的主講人郝廣才說,
都不是,是因為當她有想法的時候,身邊的大人在幫她。
就是因為這個故事,郝廣才才決定把每天真實發生的故事寫下來,
他要告訴家長,有他們的幫助,孩子可以積極樂觀、不怕困難,甚至改變世界。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本書和《今天》這個專欄,每天講一個當天發生的真實故事。

而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成年人來說,相對於講道理,講故事的影響更深遠。
萬維鋼在專欄《精英日課》裡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他講過一本書叫《像TED一樣講話:世界頂級大腦的九個演講秘密》,
這本書的作者加洛引用了一項研究,讓一個人講故事,幾個人聽故事。
故事進行的同時,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大腦。
研究者發現,故事開始之後,聽眾的大腦,
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講故事那個人的大腦的鏡像。我動感情,你也跟著我動感情。
我怎麼想,你也跟著我怎麼想。

也就是說,講故事是傳播思想非常有效的方式,
你也許不記得對方講的道理,但是精彩的故事你一定會記得。
而萬維鋼本人也表示,多年之後翻出了這本書,
已經不記得這本書講了什麼道理,但是還記得演講中講的故事。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但是,同樣是講故事,講真實的故事和講《三隻小豬》之類的寓言故事,效果也不一樣,
真實的故事才能讓孩子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而體驗,才是最好的學習。


再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這件事撼動了美國,
但是,三年級的小朋友並不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位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明白種族歧視的意義,就想了一個辦法。
她告訴學生,藍眼珠的人比較優秀,要坐在教室前面;
而褐眼珠的人天生比較差,只能坐在教室後排。
為了區分兩種學生,褐眼珠的學生還必須要戴一條圍巾,免得搞錯。
這樣一來,老師就發現,兩組學生不在一起玩了。
藍眼珠的學生看褐眼珠的學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起的眼光。
隔天,她宣布,昨天老師搞錯了,褐眼珠的人才是比較優秀的,要顛倒過來。
結果,褐眼珠的學生就把圍巾扯下來,丟到藍眼珠學生的頭上,高興得要命。
藍眼珠的學生這下墜入了地獄,很多孩子都哭出來。
後來,老師告訴大家,藍眼珠和褐眼珠沒差別,
這只是一個實驗,目的就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種族歧視,以及歧視如何造成仇恨的。
十五年後,美國公共電視訪問了當年的這些小朋友,直到當時,
他們都還清楚地記得那兩天的種族實驗課帶給他們的震撼和啟示。
這個故事同樣來自郝廣才的專欄《今天》。

最後,借用萬維鋼在專欄裡面說的一句話:
我敢打賭再過幾年你會忘記這條知識新聞說的道理,
但是你會記得“一個七歲小孩救了上百萬非洲小孩”還有“藍眼珠和褐眼珠”的故事。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本文源自:“得到”訂閱專欄《今天》(五歲的蚊帳大使,體驗是最好的學習),
“得到”訂閱專欄《精英日課》(什麼故事最好使?)
音頻稿:陳軼男
講述:傑克糖

-------------------------
主旨:
有個小孩叫凱瑟琳,五歲的時候,
她看到非洲紀錄片說平均每三十秒非洲就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
媽媽告訴她,這些小孩太窮了,如果有錢買蚊帳的話,
就不會被蚊子咬,也就不會得瘧疾而死了。接下來,凱瑟琳竟然開始不吃點心、
不買娃娃了,說要省下錢捐給非洲的小孩。
於是,媽媽就決定幫她一起籌錢,給非洲的孩子們買蚊帳。她們去跳蚤市場擺過攤,
賣舊書、舊玩具,還去各個小區的教堂演講,為買蚊帳募捐。
他們還親手做了很多獎狀,如果有人資助買蚊帳就送給他們。
凱瑟琳甚至還給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名都寫了信,
請他們捐款給非洲的小朋友買蚊帳,比爾蓋茨因此捐了三百萬美元。
經過不斷的努力,凱瑟琳的善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7歲的凱瑟琳,就已經救了超過一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了。

為什麼七歲的小孩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奇蹟?難道是因為天真,不知道人間險惡?
都不是,是因為當她有想法的時候,身邊的大人在幫她。
讓孩子可以積極樂觀、不怕困難,甚至改變世界。

《像TED一樣講話:世界頂級大腦的九個演講秘密》,
這本書的作者加洛引用了一項研究,讓一個人講故事,幾個人聽故事。
故事進行的同時,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大腦。
研究者發現,故事開始之後,聽眾的大腦,
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講故事那個人的大腦的鏡像。

我動感情,你也跟著我動感情。我怎麼想,你也跟著我怎麼想。

講故事是傳播思想非常有效的方式,
你也許不記得對方講的道理,但是精彩的故事你一定會記得。
但是,同樣是講故事,講真實的故事和講《三隻小豬》之類的寓言故事,效果也不一樣,
真實的故事才能讓孩子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而體驗,才是最好的學習。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這件事撼動了美國,
但是,三年級的小朋友並不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位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明白種族歧視的意義,就想了一個辦法。
她告訴學生,藍眼珠的人比較優秀,要坐在教室前面;
而褐眼珠的人天生比較差,只能坐在教室後排。
為了區分兩種學生,褐眼珠的學生還必須要戴一條圍巾,免得搞錯。
這樣一來,老師就發現,兩組學生不在一起玩了。
藍眼珠的學生看褐眼珠的學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起的眼光。
隔天,她宣布,昨天老師搞錯了,褐眼珠的人才是比較優秀的,要顛倒過來。
結果,褐眼珠的學生就把圍巾扯下來,丟到藍眼珠學生的頭上,高興得要命。
藍眼珠的學生這下墜入了地獄,很多孩子都哭出來。
後來,老師告訴大家,藍眼珠和褐眼珠沒差別,
這只是一個實驗,目的就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種族歧視,以及歧視如何造成仇恨的。
十五年後,美國公共電視訪問了當年的這些小朋友,直到當時,
他們都還清楚地記得那兩天的種族實驗課帶給他們的震撼和啟示。

最後,我敢打賭再過幾年你會忘記這條知識新聞說的道理,
但是你會記得“一個七歲小孩救了上百萬非洲小孩”還有“藍眼珠和褐眼珠”的故事。

❤得到-表達-怎樣更好地提意見

出處:怎樣更好地提意見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如何通過訓練來提出自我意見。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苦惱,開會時提不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只能附和別人的想法。
好不容易形成了自己的觀點,也很難說服別人。
那麼如何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怎樣讓自己的想法更有說服力呢?
最近有本新書叫《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作者是日本的一位大學老師狩野未希,
專門研究思考力。他在書裡說,要訓練自己的獨立思考力,可以遵循三個步驟。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說這三個步驟是什麼,
第一個步驟是確認自己對一件事的了解程度,
第二個步驟是解決不理解的部分,深入思考問題,
第三個步驟是恰當地表達意見並跟別人交換意見。
作者根據這三個步驟提出了一些更具體的方法,來詳細介紹一下。

第一個步驟,確認自己對一件事的了解程度。
我們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為自己理解了,但實際上並不理解。
那怎麼檢驗有沒有理解一個事物呢?有這麼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比如,你可以用5W1H的方法來問自己,
5W1H也就是Who,誰;What,什麼事情;When,時間;Where,地點;Why,為什麼;
以及How,解決方法。看看自己有沒有掌握這些關鍵要素。

再比如,你還可以把一張紙豎著從中間分開,
左邊列出自己確定完全理解的內容,右邊寫出不理解的內容。
一定要先寫理解的內容,再寫不理解的內容。
如果你一時半會想不起來哪些內容不理解,
就把左邊那些理解的內容一項一項檢查一遍,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用這個方法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足夠誠實。


第二個步驟,深入思考一件事。
在學習深度思考前,要先學會區分“事實”和“意見”。
事實是能用證據證明的,它能夠幫我們增加意見的說服力。
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錯把別人的意見當成是事實,
尤其是專家的意見,這就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比如專家說“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就能提高英語綜合能力”,這是意見。
但是“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就能提高英語考試的分數”是事實。
只有當你認同“英語考試的分數”能反映出“英語綜合能力”的時候,
才應該根據這個事實認可專家的意見。
所以在聽專家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他的話有沒有事實基礎。

那學會區分事實和意見之後,怎麼學習深入思考呢?作者也介紹了幾個方法。
比如,可以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看問題。
在形成自己的意見前,先考慮跟這件事有利益關係的人的觀點。
舉個例子,一個企業想要給商務人士做一套英語教材,站在消費者的角度,
只提高詞彙量和聽力、閱讀水平是不行的,還要滿足商務人士想提高溝通能力的需求。

再比如,學會反對自己的每一個想法。
你可以列個清單,寫出自己贊成的觀點,再寫出反對的觀點。
檢查這兩個觀點的根據分別是什麼,能不能站得住腳,然後留下事實依據能夠支撐的觀點。
在平常生活中,一旦自己有什麼觀點,也可以習慣性地反問一句“真的是這樣嗎”。
作者把這種思考方式叫做“一人辯證法”,這能讓自己習慣多種意見的撞擊,
然後逼迫自己思考每種意見是否有根據。


第三個步驟,當我們建立起自我意見後,要學會表達和交換意見。
在表達意見的時候,可以先給出信息地圖。什麼叫信息地圖呢?
比如領導問你對一個策劃案的看法,你可以這樣說:我贊成。
首先我有6個根據,其次我來提出3個建議。
這樣大家就知道你接下來要說的是什麼了。
就好像先給別人一張進入你思路的地圖一樣。

另外,我們還要學會與人交換意見。
在自己的意見被人否定的時候,可以嘗試把別人的否定當作一次提問。
比如,如果人家說“這辦不到”,你就可以想像成他是在向你提問“為什麼辦不到?
應該怎麼做?”。而當你在給別人提反對意見的時候,一定要給出替代方案。
要是朋友說去某家飯館吃飯吧,如果你不想去,一定要說一個自己推薦的飯館。
如果表示不同意,又不說出自己的建議,交流就很難繼續下去了。

以上就是這本書裡幫你形成自我意見的三個步驟,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
音頻稿:羊小苒
講述:鄭磊


-------------------------
主旨:
第一個步驟,確認自己對一件事的了解程度
 比如,你可以用5W1H的方法來問自己,5W1H也就是Who,誰;What,什麼事情;
 When,時間;Where,地點;Why,為什麼;以及How,解決方法。
 看看自己有沒有掌握這些關鍵要素。
 再比如,你還可以把一張紙豎著從中間分開,
 左邊列出自己確定完全理解的內容,右邊寫出不理解的內容。
第二個步驟,深入思考一件事
 在學習深度思考前,要先學會區分“事實”和“意見”。
 事實是能用證據證明的,它能夠幫我們增加意見的說服力。
 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錯把別人的意見當成是事實,
 尤其是專家的意見,這就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那學會區分事實和意見之後,怎麼學習深入思考呢?
 比如,可以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看問題。
 舉個例子,一個企業想要給商務人士做一套英語教材,站在消費者的角度,
 只提高詞彙量和聽力、閱讀水平是不行的,還要滿足商務人士想提高溝通能力的需求。
 再比如,學會反對自己的每一個想法。
 你可以列個清單,寫出自己贊成的觀點,再寫出反對的觀點。
 檢查這兩個觀點的根據分別是什麼,能不能站得住腳,
 然後留下事實依據能夠支撐的觀點。
第三個步驟,當我們建立起自我意見後,要學會表達和交換意見。
 在表達意見的時候,可以先給出信息地圖。什麼叫信息地圖呢?
 比如領導問你對一個策劃案的看法,你可以這樣說:我贊成。
 首先我有6個根據,其次我來提出3個建議。
 這樣大家就知道你接下來要說的是什麼了。
 就好像先給別人一張進入你思路的地圖一樣。

 另外,我們還要學會與人交換意見。
 在自己的意見被人否定的時候,可以嘗試把別人的否定當作一次提問。
 比如,如果人家說“這辦不到”,你就可以想像成他是在向你提問“為什麼辦不到?
 應該怎麼做?”。而當你在給別人提反對意見的時候,一定要給出替代方案。

❤得到-科技-霍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出處:霍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最新演講。

4月27日,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在2017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發表了演講,
主題是《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演講過後他還接受了現場企業家的提問,下面給你說說這次演講和問答的主要內容。

首先霍金說,他的一生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
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
霍金認為,人工智能的崛起,要嘛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嘛是最糟的。
但是,到底是好是壞現在還不能確定。

人工智能的好我們都知道,語音識別、圖像分類、自動駕駛、
機器翻譯和問答系統等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隨著這些領域的發展,從實驗室研究到有經濟價值的技術,就可以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哪怕是很小的性能改進,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霍金說,目前人們的共識是: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穩步發展,潛在的好處是巨大的。
文明所產生的一切,都應該是人類智能的產物。

但是霍金說,“我相信生物大腦可以達到的和計算機可以達到的,沒有本質區別。”
計算機在理論上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然後超越人類智能,這個原則是成立的。


所以對於人工智能人們有很多擔憂。比如,我們不知道在未來,
人類是會無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幫助,還是被藐視、被邊緣化甚至被毀滅?
有一天,人工智能一旦脫離了束縛,以加速的狀態進行自我迭代了,
那被生物進化限制的人類怎麼辦?還有沒有能力跟人工智能競爭?
未來,人工智能還可能發展出自我意志,如果那是一個與我們衝突的意志,該怎麼辦?
霍金說,之前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就曾警告過人們:
超人類的人工智能可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利益,
但是如果部署不當,則可能給人類帶來相反的效果。

簡而言之,霍金的觀點是:
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
但是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比如,人工智能是有根除疾患和貧困的潛力的,
但是研究人員必須能夠創造出可控的人工智能才行。
所以,我們要竭盡所能,確保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對我們是有利的,
霍金說,也許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先停一停,
把研究從提升人工智能能力轉移到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社會效益上面。


演講之後,霍金還回答了幾個問題,挑兩個給你說說。
1. 創新工場的CEO李開復問:
互聯網巨頭擁有巨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會給他們各種以用戶隱私和利益換取暴利的機會。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他們是無法自律的。
而且,這種行為也會導緻小公司和創業者更難創新。
您常談到如何約束人工智能,但更難的是如何約束人本身。
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約束這些巨頭?

霍金回答說:
據我了解,許多公司只是將這些數據用於統計分析,
但任何涉及到私人信息的使用都應該被禁止。
如果互聯網上所有的信息,
都是通過基於量子技術加密過的,互聯網公司在一定時間內就無法破解,
這樣會有助於隱私保護,但安全服務會反對這個做法。


2. 百度總裁張亞勤說:“人類觀察和抽象世界的方式在不斷演進,從早期的觀察和估算,
到牛頓定律和愛因斯坦方程式,到今天數據驅動的計算和人工智能,下一個是什麼? ”

霍金說: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量子理論,將重力和其他自然界的其它力量整合在一起。
許多人說這是弦理論,但我對此表示懷疑,目前唯一的推測是,時空有十個維度。

以上就是物理學家霍金在這次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分享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36氪(霍金告訴中國觀眾:機腦有靈魂是童話,
但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音頻稿:陳軼男
講述:鄭磊

------------------
主旨:
霍金認為,人工智能的崛起,要嘛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嘛是最糟的。
但是,到底是好是壞現在還不能確定。
人工智能的好我們都知道,語音識別、圖像分類、自動駕駛、
機器翻譯和問答系統等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隨著這些領域的發展,從實驗室研究到有經濟價值的技術,就可以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哪怕是很小的性能改進,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霍金說,目前人們的共識是: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穩步發展,潛在的好處是巨大的。
文明所產生的一切,都應該是人類智能的產物。

但是霍金說,“我相信生物大腦可以達到的和計算機可以達到的,沒有本質區別。”
計算機在理論上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然後超越人類智能,這個原則是成立的。
簡而言之,霍金的觀點是: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
但是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得到-社會-吳軍:從《紅樓夢》看中國商業

文章出處:吳軍:從《紅樓夢》看中國商業


這條音頻要和你說的是,通過《紅樓夢》,用文化來解釋中美兩國的商業差異。

最近,“得到”App專欄《矽谷來信》的作者吳軍,在他的專欄中發了篇文章。
他在文章中提到說,去年他在美國沃頓商學院上課的時候,
發現美國學生對中國文化不太了解。他就把講課的重點放在了,
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中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之間,在商業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想通過文化來講商業,該怎麼講呢?吳軍給美國學生推薦了一本書,就是《紅樓夢》。


為什麼是《紅樓夢》呢?吳軍說,
美國人繼承的是來自英國和荷蘭的海洋商業文明,而中國人繼承的是源於大陸的農業文明。
所以,美國人不太了解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兩種文明有哪些不同。

先來看以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希臘為代表的商業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因為當地的乾旱,每個城市不可能養活太多的人,
所以人們沿著河水建立了很多城邦,城邦之間進行貿易。
古希臘也是這樣,因為不能自給自足,大部分生活品都得通過和其他城邦交換獲得。
而商品交換必須遵守商業道德,所以這些文明更講信用。
另外,在海洋商業文明中,他們不僅要把東西做得盡善盡美,還要盡可能多地賣到全世界。
所以這些人不僅注重品牌,還個個都是銷售高手。


而農業文明有什麼特點呢?吳軍說,雖然今天的中國已經走向現代化,
但這過程畢竟短暫,思想上還是受農業文明的影響。
今天中國的很多社會現象,在《紅樓夢》裡都能夠看到,
這本書濃縮了中國農業文明的很多特點。吳軍給我們列出了三點。


第一,農業文明社會的經濟特點是自給自足,家庭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經濟體。
 《紅樓夢》中的賈府,就是自成一體的小社會。
賈府自己就能生產很多東西,總的來說他們不缺吃穿,對於多出來的東西,
就算分給下人,也想不起來可以賣掉。比如《紅樓夢》第53回中就說到,
寧國府下屬的一個莊園來向寧國府的賈珍進貢,進貢的物品很齊全,
但這些東西都不是用來賣的,而是自己用的。
賈府去買的東西,都是自己實在生產不了的,比如西洋參、東南亞的珍寶等等。

第二,說完了經濟特點,還有政治特點。
和商業文明相比,農業文明更容易建立等級森嚴的權力中心。
賈府也是這樣,等級森嚴,人際關係複雜。
賈府有老太君、王夫人和王熙鳳等人構成的權力中樞,一級一級地管理著龐大的家族。
賈府中的人是不講究平等的,老太君有絕對的權威,
只有這樣,幾百人的大家族才能有凝聚力。如果講究平等,那整個家族就散架了。

第三,《紅樓夢》還體現出了農業文明的一些細碎的特點。
比如品牌意識不足,因為生產的東西都是自己消費的,所以品牌沒那麼重要。
在《紅樓夢》中,他們用的東西再好,也是沒有品牌的。
再比如,農業文明特別強調人口的數量,文明絕對水平和人口數量息息相關。
你看,在《紅樓夢》裡,如果哪個分支的人丁不旺,那就沒有影響力了。
還有就是農業文明特別看重土地,因為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資源。
 《紅樓夢》裡描寫史家時,
說它是“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強調史家顯赫的聲勢。


吳軍說,
在歷史上,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可以說是各有所長,但從時間上看呢,
農業文明佔優勢的時間要長得多,這要感謝自足性帶來的好處。
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物質產品的製造慢慢變得供大於求,
人類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商業社會,
這時中國文化中的很多特點就顯得和商業社會格格不入了。

吳軍覺得,今天中國的大部分公司,只要有了一點規模,都很像賈府。
比如特別強調內部的自足性,巴不得什麼東西都自己做。
如果一個公司在自己的領域做得稍微不錯,就要開始做自己的上下游,
打造一艘又大又全的航空母艦。任何一個環節交給外人,都會覺得不踏實。
再比如,很多公司都有很明確的橫向層級和縱向壁壘。
這種農業文明的思想影響了我們上千年,如果真的想要轉變,還需要很長時間。


吳軍在最後對沃頓商學院的學生們提出了建議。
如果學生們想要在中國做生意,
想在中國的職場上發展,就需要對中國的農業文明有足夠的了解。
而《紅樓夢》,就是這麼一本濃縮了中國農業文明特點的書。
所以吳軍覺得,讀一讀《紅樓夢》非常重要。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得到”專欄《吳軍·矽谷來信》(為什麼要讀《紅樓夢》
(2)中國依然是個大賈府)
音頻稿:黃思瑩
講述:傑克糖

----------------------
主旨:
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中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之間,在商業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該怎麼講呢?推薦了一本書,就是《紅樓夢》。

為什麼是《紅樓夢》呢?
美國人繼承的是來自英國和荷蘭的海洋商業文明,而中國人繼承的是源於大陸的農業文明。
所以,美國人不太了解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兩種文明有哪些不同。
1. 以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希臘為代表的商業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因為當地的乾旱,每個城市不可能養活太多的人,
 所以人們沿著河水建立了很多城邦,城邦之間進行貿易。
 在海洋商業文明中,他們不僅要把東西做得盡善盡美,還要盡可能多地賣到全世界。
 所以這些人不僅注重品牌,還個個都是銷售高手。
2.農業文明有什麼特點呢?
 在《紅樓夢》裡都能夠看到,這本書濃縮了中國農業文明的很多特點。
 這裡列出了三點。
 (1)農業文明社會的經濟特點是自給自足,家庭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經濟體。
 (2)和商業文明相比,農業文明更容易建立等級森嚴的權力中心。
 (3)體現出了農業文明的一些細碎的特點。
 比如品牌意識不足,因為生產的東西都是自己消費的,所以品牌沒那麼重要。
在歷史上,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可以說是各有所長,
但從時間上看呢,農業文明佔優勢的時間要長得多,這要感謝自足性帶來的好處。
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後,物質產品的製造慢慢變得供大於求,
人類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商業社會,
這時中國文化中的很多特點就顯得和商業社會格格不入了。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得到-社會-“剁手黨”也有學習型選手?

出處:“剁手黨”也有學習型選手?


這條音頻跟你說說,一群把“一萬小時“定律用在購物上的人。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購物頂多就是講講價,
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把“一萬小時”定律也不遺餘力的用在了購物上,
台灣媒體把他們定義為“精享族”,這些人熱衷於研究購物、通過網絡獲取消費信息、
調用全部的知識儲備來挑選商品。為買個東西,也花這麼大量的時間,到底有什麼價值呢?
最近,好奇心日報對這個現像做了調查研究,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說這群“學習型剁手黨”的消費模式。
首先,他們非常謹慎,購物之前會花大量時間去研究,
你比如,他們會認真讀完知乎上“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零食”
這類話題下點贊過萬的回答、以及美食公號裡詳盡的測評貼,
才敢確定把那些被廣大人民選中的網紅零食放入到購物車裡。

但這麼謹慎消費,還能叫“剁手黨”嗎?
調查顯示,其實這群人得到的信息越詳盡,就越容易刺激購買,
Google也曾有研究,“更愛搜”“更會買”和“花費更多”這三點之間確實存在著聯繫,
因為愛研究購物的人往往也更願意花心思來提升生活品質,從而消費也會更高。


那你可能就好奇了,在購物上花這麼多時間去學習有意義嗎?也有。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一萬小時購物”可以給他們賦能。
首先,“一萬小時購物”的過程中,其實是在不斷的碎片化學習,
這個範圍就涵蓋了物理、化學、地理、經濟等各個領域,
而且嫁接在“買買買”這件事上,學習也變成了一種愉悅的享受,
很多人都因為“燒錢”購物而變成了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是職業買手。

其次,“一萬小時購物”也滿足了他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因為,不斷研究新的潮流和“網紅單品”,就能讓他們一直保持在“時代的前列”,
而且經過研究買到了更好的商品之後,
建立起“我真的是一個很會花錢的人”這樣的認知,也會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另外,“一萬小時購物”還演變成了一種新的社交方式——“種草”,
種草就是指宣傳某種商品的優異品質來推薦別人購買的行為,
他們把給人買禮物當成是一場考試,比如他們會詳細研究
“好朋友結婚送什麼” “0-4 歲嬰幼兒禮物清單”等等,所以,什麼東西好?怎麼買更便宜?
這些內容都會變成朋友間有趣的談資,瘋狂的向周圍人“種草”和被“種草”,
就變成了當下年輕人獨特的社交方式。


那麼這些學習型剁手黨的舉動,對其他人有沒有意義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學習型剁手黨”間接推動了信息對稱,
以往對專業化的商品,大多數人只能是乖乖的被營銷人員誘導,
但現在,由於“學習型剁手黨”旺盛的求知欲,他們瘋狂的在網上搜索信息,
向專業人士請教,並且熱衷於評價和分享,都讓普通人更方便更快捷的實現信息對稱。
比如這群人會花時間去學習紅酒和咖啡,電商平台和導購網站為了迎合他們,
也會列出極其詳盡和貼心的各類教程,
教消費者去學習分辨紅酒裡的單寧結構感和果香味等等。

此外,“學習型剁手黨”還促使商家們不得不進行“信息升級”
好奇心日報在調查中發現,由於導購信息越來越多,
年輕人們對於導購信息本身也開始進行甄別,那些能夠獲得新知識的導購信息,
才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所以商家們也必須根據消費習慣,來提供更好的內容和新知。
你比如淘寶就推出了“淘寶二樓”來做內容優化,
以視頻的形式深度講述商品故事,促進了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總結一下,生活中出現了一群把一萬小時學習定律也用在了購物上的人,
他們的消費不僅能為自己賦能,還間接推動了信息對稱、降低了消費的門檻,
還不斷促使商家進行“信息升級”。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好奇心日報-好奇心研究所欄目
(“買到老學到老”,你是不是也是那個把“一萬小時定律”花在購物上的年輕人?)
音頻稿:楊霽琳
講述:成亞

----------------------
主旨:
先來說說這群“學習型剁手黨”的消費模式。
首先,他們非常謹慎,購物之前會花大量時間去研究,
你比如,他們會認真讀完知乎上“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零食”
這類話題下點贊過萬的回答、以及美食公號裡詳盡的測評貼,
才敢確定把那些被廣大人民選中的網紅零食放入到購物車裡。

那你可能就好奇了,在購物上花這麼多時間去學習有意義嗎?也有。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一萬小時購物”可以給他們賦能。
1. “一萬小時購物”的過程中,其實是在不斷的碎片化學習,
 這個範圍就涵蓋了物理、化學、地理、經濟等各個領域,
 而且嫁接在“買買買”這件事上,學習也變成了一種愉悅的享受,
 很多人都因為“燒錢”購物而變成了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是職業買手。
2. “一萬小時購物”也滿足了他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3. “一萬小時購物”還演變成了一種新的社交方式——“種草”,
 種草就是指宣傳某種商品的優異品質來推薦別人購買的行為

那麼這些學習型剁手黨的舉動,對其他人有沒有意義呢?答案是肯定的。
1. “學習型剁手黨”間接推動了信息對稱
2. “學習型剁手黨”還促使商家們不得不進行“信息升級”

得到-學習-雕爺:我學習新事物的方法

出處:雕爺:我學習新事物的方法


這條音頻講的是,學習新事物的方法論。

最近,阿芙精油與河狸家創始人雕爺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裡發表了一篇文章,
說一件新鮮有價值的事物出現之後,我們要學習和了解它,方法論分成三個階段:
先是尋找方法論,然後是修正方法論,最後才是遵循方法論。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說第一個階段,尋找方法論。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徵是,
對於一個新事物,每個人都是一頭霧水,誰第一個用了稍微有用的方法論,
就能找到突破口,立即勝出。

比如有一本書叫《刻意練習》,書裡舉了這麼個例子,20 世紀的20到30 年代,
一位芬蘭運動員在1500 米到 20 公里的跑步項目上,一共創造了 22 項世界紀錄。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要知道,放到今天,百米冠軍跑 200米能不能奪冠都不一定。
這位運動員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他使用了全新的訓練方法,比如用秒錶測定步子,
用間歇訓練法提高速度等等。其他運動員也開始效仿。
當大家都在用這些方法之後,整個領域的整體成績都提高了,很難再創造那樣的奇蹟。


接下來我們說說第二個階段,修正方法論。這時候雖然已經有了方法,但是不夠全面,
誰能找到更加高效的模式和方法,就能修正原來不完善的方法論,把別人甩得遠遠的。

舉個例子,中國人發明了圍棋,很多方法論都是中國人貢獻的,
比如,圍棋裡最重要的一個訓練法叫“打譜”,就是照著棋譜一步一步的下,
一邊下一邊研究。這個方法一直都在使用。但是在北洋政府時期,
日本的一個四段圍棋手就能橫掃半個中國的圍棋界。

因為輸得很慘,當時國內圍棋界就開始探究並學習日本人的方法,
還送小朋友去日本留學,學習職業化的圍棋體系。
最後,培養出了吳清源,他在全套日本職業圍棋體系下成長,
最輝煌的時候把所有日本頂尖高手都打降了級,被稱為“昭和棋聖”。
這就是一個處於”修正方法論“的階段。因為日本人那邊發明了很多更高效率的方式,
水平迅速上升,這個時候,你不去學先進,就會被打得體無完膚。

聯想到商業領域,雕爺認為,網上零售業目前也處在“修正方法論”的階段。
最主要的幾個理論,已經由淘寶、京東等巨頭完成了。
但是,畢竟移動互聯網還在高速發展,抓住一波機會,
修正原有的電商理論,在另外的細分領域成事,可能性也非常大。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說第三個階段,遵循方法論。
這個階段是什麼情況呢?有些領域實在是把方法論玩到了極致,短期內似乎再也突破不了,
這個時候,大家就只有按照現有的方法執行,誰對自己下手更狠,更死磕時間,刻意練習,
微小改進,及時反饋,誰就會贏。

比如最近幾十年,人類在訓練音樂演奏方面,已經有了接近完美的高效訓練方式。
那麼,音樂學院的學生里,普通學生和優秀學生的區別是什麼?是訓練時間。
拿小提琴來說,在18歲之前,普通學生平均訓練時間是3000多小時,
優秀學生是5000多個小時。

說到商業領域,雕爺認為,如果你開個傳統的實體超市,比拼的也是第三階段,
因為這套玩法,這幾十年來已經被沃爾瑪、家樂福或者7-11 吃透了,
沒有什麼方法論上的謎題。你能不能幹得好,就要看是不是下功夫了。

總結一下,學習新事物的方法論有三個階段,
分別是尋找方法論、修正方法論,以及遵循方法論。
如果你能判斷自己所在的領域,到底是方法論的哪個階段,那麼對症下藥,就能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雕爺的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雕爺”(湖畔二十四:方法論的三個階段)
音頻稿:曾翔
講述:成亞

--------------------
主旨:
學習新事物的方法論有三個階段,
分別是尋找方法論、修正方法論,以及遵循方法論。
如果你能判斷自己所在的領域,到底是方法論的哪個階段,那麼對症下藥,就能事半功倍。

❤得到-行銷-三個方法引爆內容營銷

出處:三個方法引爆內容營銷


這條音頻講的是,引爆內容營銷的3種方法。

我們知道,現在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早就超過了人們有能力接收的範圍。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內容得到別人的關注呢?
互聯網時代的內容營銷該怎麼做?前不久,美國頂尖的營銷實戰家馬克·舍費爾
寫了一本新書,名叫《熱點:引爆內容營銷的6個密碼》,
在這本書裡,他詳細地解答了這個問題。
不過在解答之前他也說了,好內容不一定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但是沒有好內容是肯定不行的,這是引爆內容營銷的起點。
下面,我從書中選出3個方法給你說一說。


第一種方法是,嵌入分享基因。
書中說,這裡分享和點贊、評論不一樣,
你要追求的目標是傳播內容,打造口碑。那麼,該怎麼做呢?
我們知道,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自拍,或者發表一段自己對什麼事情的評論,
這可不是虛榮,因為研究發現,“談論自己”是人們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自然反應。
哈佛神經科學家傑森·米歇爾和戴安娜·塔米爾研究發現,
人們在分享個人觀點時,大腦迴路的反應,
和人們面對食物、金錢時的大腦迴路反應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人們都喜歡“自說自話”,
利用這種分享自我信息的能力,讓自己的品牌有“可談論性”就非常重要。

舉個例子,有一家墨西哥風味連鎖餐廳,專門賣玉米餡餅和墨西哥捲餅這類大眾食品。
最開始,這家餐廳做了個2分鐘的迷你動畫電影,
在影片中,它把自己描述成了前景黯淡的快餐業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力爭保持食品的原汁原味。這個視頻受到了年輕顧客的歡迎。
第二年,他們又製作了一個免費手機遊戲和一個視頻同時發布,
在第一周就獲得了400萬的瀏覽量。真實情況是,這些內容其實都是為了賣它們​​的玉米餅,
可在影片中呢,它講的是一個有關於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故事,
和快餐業一般給人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才被津津樂道。

第二種方法是,打造一個精英社群
書中說,凝聚一個優質的粉絲群,一個位於社交食物鏈頂端的精英部落,這是成功的基石。這個精英群體大概有多少人呢?書中提到了對美國的一位知名博主的調查,
他們發現,優質粉絲數大概是博客總訪問人數的5%
Facebook的研究也發現,經常分享某個公司內容的人,佔這個公司受眾總人數的大概5%。

那麼,怎麼把這5%的精英粉絲找出來呢?
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用戶參與內容的創作。
舉個例子,GoPro是一家是美國運動相機廠商,
這家公司製造了一款可以裝在身上或是車輛上,用來記錄活動的小型攝像頭。
比如,你跳傘的時候可以把它放在頭盔上錄像。 GoPro的用戶傳播戰略就是轉發、
引用用戶視頻並把它們上傳到YouTube上。
現在,如果根據知名度、視頻時長、反复點擊觀看人數以及分享量來計算,
GoPro已經成為YouTube上表現最好的品牌了。
你看,GoPro不僅給真正的品牌支持者提供了一個能分享激動時刻的平台,
也通過YouTube,給潛在的廣大用戶展示了產品的使用情況。

最後一種方法,善於利用多種分發手段。
書中說,分發是人們很容易忽略的方法。
比如在一個平台上的粉絲量增長出現了瓶頸,
很多人會想方設法地推出新活動,可效果就是不好。
實際上呢,可能只要換一個平台推廣,粉絲增長速度就會又加快了。
書裡給我們介紹了一些可操作的方法,選出兩個跟你說說。

第一個是,建立員工網絡。
想建起來一個“社交組織”,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但如果請那些積極的員工,
在社交網絡上傳播公司的內容,效果其實會遠超過傳統的、
靠滿是商標的公司網站所做的宣傳
比如你有20名員工對這事感興趣,如果他們願意提供幫助的話,
這20個人就是你可以利用的20個潛在網絡。

第二個分發方法是,考慮小型網站。
在研究新的分發平台時,不要光看大的、嘈雜的地方。
有時候,找一個只有50個訂閱用戶的小渠道,
也可能是一座金礦,因為這50個人完全有可能都能成為你的優質粉絲。


舉個例子,美國費城的一位管理顧問,
曾經聯繫了領英網站上的一些小規模專業群,比如“費城會計師”、“費城人力資源專員”,
希望能讓這些行業相關人群和他生產出的內容產生聯繫。
因為如果有更多的人對他的內容感興趣,那就很有可能存在一個相關的網絡群體。
當他找到這些群體的時候,和他們交流、建立自己的聲譽,就能吸引更多的用戶。

以上就是這本書給我們介紹的,引爆內容營銷的方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熱點:引爆內容營銷的6個密碼》
音頻稿:桃子
講述:于浩

--------------------------
主旨:
1. 嵌入分享基因
 你要追求的目標是傳播內容,打造口碑。那麼,該怎麼做呢?
 我們知道,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自拍,或者發表一段自己對什麼事情的評論,
 這可不是虛榮,因為研究發現,“談論自己”是人們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自然反應。
 哈佛神經科學家傑森·米歇爾和戴安娜·塔米爾研究發現,
 人們在分享個人觀點時,大腦迴路的反應,
 和人們面對食物、金錢時的大腦迴路反應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人們都喜歡“自說自話”,利用這種分享自我信息的能力,
 讓自己的品牌有“可談論性”就非常重要。
2. 打造一個精英社群
 凝聚一個優質的粉絲群,一個位於社交食物鏈頂端的精英部落,這是成功的基石。
 這個精英群體大概有多少人呢?優質粉絲數大概是博客總訪問人數的5%。
 怎麼把這5%的精英粉絲找出來呢?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用戶參與內容的創作。
3. 善於利用多種分發手段
 分發是人們很容易忽略的方法。比如在一個平台上的粉絲量增長出現了瓶頸,
 很多人會想方設法地推出新活動,可效果就是不好。
 實際上呢,可能只要換一個平台推廣,粉絲增長速度就會又加快了。
 有兩種可操作的方法:
 (1)建立員工網絡。
 想建起來一個“社交組織”,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
 但如果請那些積極的員工,在社交網絡上傳播公司的內容,
 效果其實會遠超過傳統的、靠滿是商標的公司網站所做的宣傳。
 (2)考慮小型網站。
 在研究新的分發平台時,不要光看大的、嘈雜的地方。
 有時候,找一個只有50個訂閱用戶的小渠道,
 也可能是一座金礦,因為這50個人完全有可能都能成為你的優質粉絲。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得到-心理-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出處: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這篇文章說的是,為什麼你會覺得別人“話裡有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別人正在跟你說一件事,
你卻在內心裡不停地說,“我沒有”、“不是這樣的”,
想著一會兒該怎麼反駁他,或者覺得,“他一定是話裡有話,
我都聽出來他想說的潛台詞了”。
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
在他們的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說,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防禦性傾聽”,
這種傾聽方式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非常大。我們來聽一聽它是怎麼說的。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而且,如果傾聽者覺得對方是在攻擊自己,那麼他的回應方式也是會有攻擊性的,
所以才說,防禦性傾聽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性很大。

不難看出來,當進入“防禦性傾聽”這種狀態時,
人們的注意力就不在談話的內容上了,而是變成了對對方的警惕,
人們會盡全力去識別,別人說的話裡有多少地方傷害了自己,
或者想著怎麼去反駁對方才能贏。
我們在前面說,防禦性傾聽會導致人和人之間的誤解,這裡的原因可能有幾種。

第一種可能是,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比如,伴侶說,你對兩個人的感情不投入,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去聽這種“不投入”具體是指什麼,而是打斷對方,開始為自己辯解,
比如我給你買過什麼什麼東西。
其實對方說的是陪伴和情感交流不夠,而你說的是你給了他什麼物質上的滿足。

第二種可能是,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比如同事跟你說,這份報告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陷入防禦性傾聽的人,
不會管他說的建議到底值不值得採納,只會覺得同事多管閒事,
甚至可能說“你上次交的報告都被老闆退回來重寫了,有什麼資格給我提建議呢?”


最後一種可能是,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比如面對父母的催婚,很多人都會岔開話題,
不讓父母把話說完。其實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在外打拼的時候,身邊能有個照應。


文章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因為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立場,阻止對方傷害自己,這是人類非常自然的反應。
但是相比於正常人,人格上不成熟的人、高敏感人群和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人,
更容易感到來自別人的攻擊,也就更容易進入自我防御狀態。

既然防禦性傾聽有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文章給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第二,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因為有時候,我們可能確實是誤解了別人的意思,如果只是意見不同的話,
我們就不應該把對方的話當做攻擊。在這裡有一個建議,其實我們可以嘗試把注意力,
放在對方說的客觀事實的部分,而不是判斷評價的部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避免誤解。

最後,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以上就是關於防禦性傾聽的一些知識,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KnowYourself”
(“我總覺得你話裡有話”|為什麼會出現防禦性傾聽)
音頻稿:田正賡
講述:成亞

------------------------------
主旨:
先來說說什麼是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裡,如果聽對方說話的人覺得對方是在指責自己,
或者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時,就會很警覺地在心裡設一道屏障,用來保護自己。
但是呢,這道屏障往往會讓兩個人之間的信息傳達失去準確性,導致誤會的發生。
原因可能有幾種:
1. 傾聽者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就努力去找證據為自己辯護,
 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常常讓自己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誤會。
2. 防禦性傾聽的人會主動指責對方,
 讓自己在對話中取勝,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就不能再威脅自己了。
 但是這種態度會影響雙方的信任,甚至曲解他人的善意,讓兩個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3. 人們有時會通過轉移話題,來迴避自己感受到的指責和攻擊,
 但是這也常常讓他們不能了解對方的想法
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它呢?
1. 我們要根據前面所說的,及時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了防禦性傾聽的狀態。
2. 當確定自己陷入了防禦式傾聽時,我們要好好想一想,
 讓我們進入防御狀態的“攻擊”,是不是真的存在。
3. 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攻擊對方,
 可以學著用更沒有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把“但是我覺得”,
 改成“另外我覺得”,盡量避免說類似“你為什麼總是怎樣怎樣”的這種指責等等。

❤得到-企管-新管理者面對的三個坑

出處:新管理者面對的三個坑

這條音頻說的是,新管理者怎麼避開容易掉進去的陷阱,怎麼度過最初的模糊期。

新管理者上任,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怎麼才能快速熟悉工作、融入團隊,
並且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呢?最近有本新書,叫《100天,學會帶好一個團隊》,
作者是美國的三位管理諮詢專家。書裡介紹了新管理者入職之後需要避免的三類陷阱,
以及怎麼度過最初的模糊期,我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一說,在上任前後,新管理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陷阱。
它們常常是隱形的,等你發現時可能已經掉進去了。你必須學會預測這些陷阱,
降低潛在的破壞性。根據你在工作裡的不同階段,這些陷阱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陷阱,最好在開始工作之前就及時避免。
比如公司本身有問題,缺乏制定戰略的能力。
或者職位有問題,你沒有得到充分的授權,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最後是個人的問題,上任之後發現,自己的能力與職位不匹配。

第二類陷阱主要涉及到關係和學習。
關係指的是跟上下級以及平級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沒有建立並且維護好各種關係,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會造成負面影響。
學習指的是要學習公司的關鍵信息,比如客戶、協作者、競爭對手、環境等。

第三類陷阱是團隊。
如果你沒有在短期內建立一個能高效傳達戰略的團隊,
或者沒有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管理,就可能掉進這個陷阱。

怎麼避免這些陷阱呢?你可以充分利用上任前後的模糊期。
這裡說的模糊期,指的是從接受工作邀請,到正式開始工作之前這段時間。
那麼,該怎麼度過模糊期呢?書裡給出了幾個建議。

第一,確定領導方式。
新管理者面臨的環境有三個維度,
分別是商業環境、公司歷史和近期商業表現。
商業環境會告訴你,公司是否需要馬上變革。
公司文化決定了公司有沒有為變革做好準備。
如果變革的需求強烈,公司又做好了準備,那就要快速進行變革。
但是如果公司文化沒有做好變革的準備,那就需要建立新的公司文化。
你要根據環境確定採用什麼樣的領導方式。

第二,確定關鍵的利益相關者。
利益相關者包括:上級、平級、下級以及過去的利益相關者。
你要確定誰是關鍵的利益相關者,不要試圖取悅所有人。
一開始,你要把可能涉及到的人都列到名單上,多多益善。然後,對他們表示更多的尊重。
對待平級就像對待上級,對待下級就像對待平級,這樣有助於你和員工搞好關係。
新上任之後,你想做的事情總會有人支持,有人抵制,還有人旁觀。
你要做的就是關注支持你的人,爭取旁觀者,最後,把不支持你的人踢出局。

第三,設計入職信息
也就是剛上任時跟大家交流的內容,你的同事會根據這些信息對你形成初步印象。
入職信息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一部分是你為什麼來這個平台,讓人們意識到他們要做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
一部分是願景,給人們描繪美好的未來。
還有一部分是喚起行動,告訴人們怎麼做,採取什麼行動能達成目標。

第四,快速建立重要關係並加快學習進程。
在你上班之前,需要和重要的利益相關者談話,
比如你的老闆、重要的客戶和重要的直接下屬。這項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建立關係。
你需要多了解對方,多傾聽,少發表個人觀點。
比如你可以詢問對方,需要什麼樣的優勢和能力才能獲得成功,
然後問他們具備哪些,這樣問的目的是理解不同人的觀點,方便以後更好的溝通。

除了前邊說的四個建議,還有兩個建議,
分別是管好個人事務和辦公室的籌備工作,
以及計劃好你上任的第一天、最初幾天及前100天。

以上就是這本書裡的建議,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100天,學會帶好一個團隊》
音頻稿:王海
講述:成亞

----------------------
主旨:
第一類陷阱,開始工作之前就及時避免。
 比如公司本身有問題,缺乏制定戰略的能力。
 或者職位有問題,你沒有得到充分的授權,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最後是個人的問題,上任之後發現,自己的能力與職位不匹配。
第二類陷阱主要涉及到關係和學習。
 關係指的是跟上下級以及平級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
 學習指的是要學習公司的關鍵信息,比如客戶、協作者、競爭對手、環境等。
第三類陷阱是團隊。
 如果你沒有在短期內建立一個能高效傳達戰略的團隊,
 或者沒有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管理,就可能掉進這個陷阱。
怎麼避免這些陷阱呢?
充分利用從接受工作邀請,到正式開始工作之前這段時間,做這些事:
1. 確定領導方式
 根據環境確定採用什麼樣的領導方式。
 如果公司文化沒有做好變革的準備,那就需要建立新的公司文化。
2. 確定關鍵的利益相關者
 要做的就是關注支持你的人,爭取旁觀者,最後,把不支持你的人踢出局。
3. 設計入職信息
 (1)你為什麼來這個平台,讓人們意識到他們要做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
 (2)願景,給人們描繪美好的未來。
 (3)喚起行動,告訴人們怎麼做,採取什麼行動能達成目標。
4. 快速建立重要關係並加快學習進程
 在你上班之前,需要和重要的利益相關者談話,
 比如你的老闆、重要的客戶和重要的直接下屬。這項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建立關係。

❤得到-社會-比黑天鵝更險:破解大概率危機

出處:比黑天鵝更險:破解大概率危機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面對危機的時候,
如何避免疏忽大意,用更好的方法來應對和解決問題。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時代,有關這種不確定,有兩種理解方法:
一種就是人們常說的黑天鵝,也就是那些突然爆發的危機和災難,或者是急劇發生的變化;
還有一種不確定性是說,表面上看起來是很突然的,實際上卻是可以追根溯源的。
前不久,在“中信大咖讀書會”上,“秦朔朋友圈”的發起人秦朔,分享了一本新書,
叫做《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
書裡用“灰犀牛”來比喻那些大概率而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並且提供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指南。

這本書的作者米歇爾·渥克有媒體背景,對公共事件很敏銳,
她從兩次危機裡得到了啟發,寫了這本書。一次是2001年的阿根廷的債務危機,
米歇爾·渥克發現,阿根廷當時發生危機的時候,
很早就有專家指出,很多企業的債務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比如可能企業要損失30%,才有可能保住整個經濟體的太平。
但是,這個問題沒人當回事兒,
一直被拖著,等到危機爆發的時候,企業的損失就不是30%了,而是70%。
到了2010年,希臘也發生了危機,但是希臘在危機爆發以後,
跟很多非官方債權人更早地達成了一些一致性看法,保證能夠比較好的解決這樣的問題。

所以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
就是所有災難的發生,不是因為發生之前的徵兆太隱蔽,
而是因為人們的疏忽大意,以及應對措施不利。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很好的避讓系統,
一旦這個問題不加以解決,重大的危機最終一定會到來。


在書裡,作者給這樣的危機進行了一個分類。
第一種類型,就是不願意面對真相
主要特點就是,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問題,但阻力很大。
同時人們往往傾向於否認這個問題的存在,因為解決的成本太高了。
比如氣候變化、一個國家的預算赤字,都屬於這種危機。那怎麼去應對呢?
作者說,要把危險看成是機遇,同時要建立一個很好的成本和利潤的分攤機制。

第二種類型是已經到來的危機,
一般非常迅速,危機來得很快,也是很多積蓄已久的問題的爆發。
作者舉的例子有敘利亞問題、自然災害等等,當年的非典也屬於這一類的問題。
對於這種已經到來的危機,作者認為應對策略應該是利用問題的緊迫,激發人們採取行動。

第三種類型是反復出現的危機比如金融危機、流行病、地震、網絡威脅等等。
這種危機的特徵就是你很熟悉,但是你沒想到這種很熟悉的東西,
會變成一個很有衝擊性的巨型危機。
這時候就要運用核查表和事前的演練,包括沙盤,形成一個習慣性的機制和自動報警系統。

第四種危機叫做“元一犀牛式危機”
重點指的是一些結構性問題導致的危機,像性別歧視、社會不平等,都屬於這類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方法是優先處理,或者把它們和其他的危機聯合在一起來進行處理。

第五種危機往往是
一個影響其他問題的危機,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因素,就會變成一個多頭怪獸
比如飲用水資源的問題、物價過高。這種危機怎麼解決呢?
書裡說,對於多種問題交叉存在的危機,
一定要優先處理其中的關鍵性的東西,同時要進行一些系統性的處置。

第六種危機的特點是,很難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一般都有根深蒂固的障礙,阻礙人們的判斷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
想要解決這樣的危機,就要重新定義問題的類別,解決表象的問題。

第七種是革新的顛覆力量帶來的危機比如數碼時代讓柯達遇到了顛覆性的危機。
這種危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一種衰退,如果想解決這樣的問題,成本遠遠大於收益。
像這樣的危機,我們就要坦然地接受現實,接受代表未來的一些新鮮的事物,新鮮的方向。

第八種就是無法定義類別的危機了,這種危機的危險以及解決方案都非常不確定。
比如人工智能、數字化。解決這種危機,要先檢驗已有的情況,
找到最類似的危機是怎麼出現的,然後保持靈活的態度和警惕性。

了解了這些之後,對於不同的危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
而且你要學會正確定義危機的類型,因為不同的類型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
含義可能是不一樣的。有些危機對一些人是災難,但是對另外一些人可能是機遇。
如果你有能力改變,但一直不採取行動,那麼這個危機就跟你有密切的關係。

此外,作者也告訴我們,我們很難一次就找到解決的方法,
我們犯的每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對解決問題有幫助。
也就是說,我們要珍惜很多的錯誤和危機,把它變成一種正面的機遇。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中信奇點課堂”(秦朔教你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
音頻稿:亞平寧
講述:成亞

-----------------------
主旨:
1. 不願意面對真相
 主要特點就是,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問題,但阻力很大。
 同時人們往往傾向於否認這個問題的存在,因為解決的成本太高了。
 比如氣候變化、一個國家的預算赤字,都屬於這種危機。那怎麼去應對呢?
 要把危險看成是機遇,同時要建立一個很好的成本和利潤的分攤機制。
2. 已經到來的危機
 一般非常迅速,危機來得很快,也是很多積蓄已久的問題的爆發。
 例如有敘利亞問題、自然災害等等。
 應對策略應該是利用問題的緊迫,激發人們採取行動。
3. 反復出現的危機,
 比如金融危機、流行病、地震、網絡威脅等等。
 這種危機的特徵就是你很熟悉,但是你沒想到這種很熟悉的東西,
 會變成一個很有衝擊性的巨型危機。
 這時候就要運用核查表和事前的演練,
 包括沙盤,形成一個習慣性的機制和自動報警系統。
4. “元一犀牛式危機”,
 重點指的是一些結構性問題導致的危機,像性別歧視、社會不平等,都屬於這類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方法是優先處理,或者把它們和其他的危機聯合在一起來進行處理。
5. 一個影響其他問題的危機,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因素,就會變成一個多頭怪獸。
 比如飲用水資源的問題、物價過高。對於多種問題交叉存在的危機,
 一定要優先處理其中的關鍵性的東西,同時要進行一些系統性的處置。
6. 很難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一般都有根深蒂固的障礙,阻礙人們的判斷,
 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
 想要解決這樣的危機,就要重新定義問題的類別,解決表象的問題。
7. 革新的顛覆力量帶來的危機
 比如數碼時代讓柯達遇到了顛覆性的危機。
 像這樣危機,我們就要坦然地接受現實,接受代表未來的一些新鮮事物,新鮮方向。
8. 無法定義類別的危機,這種危機的危險以及解決方案都非常不確定。
 比如人工智能、數字化。解決這種危機,要先檢驗已有的情況,
 找到最類似的危機是怎麼出現的,然後保持靈活的態度和警惕性。

❤得到-學習-前25%法則:如何成為高手

出處:前25%法則:如何成為高手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如何成為一名高手。

前不久,萬維鋼在“得到”訂閱專欄《精英日課》里為我們解讀了一本新書,
叫做《巨人的工具:億萬富翁、偶像和世界級表演者的戰術、習慣和日常》,
這是一本名人訪談集,作者費里斯訪問了大概一兩百位名人,並把他們的經驗整理成冊。
萬維鋼這次挑選了其中的一位寫作高手。他是呆伯特系列漫畫的作者斯科特·亞當斯,
他又寫博客又畫漫畫又寫書,特別的高產,而且自成體系。
萬維鋼從他的經驗裡總結出了幾條成為高手的秘訣,下面給你說說。


第一條,要發展一個系統,而不是在乎小目標的成敗。
亞當斯當年一邊工作,一邊堅持業餘畫畫和寫作。
雖然畫畫和寫作對他整體的物質回報非常少,但他一直在堅持。
因為他做這些事根本就不是為了完成一個目標,而是為了發展一個系統。
 “目標”是說,這件事要嘛成功要嘛失敗,是具體而確定的。
而“系統”則是說,這件事是連續變化的,可以是一項技能,也可以是一種關係,
是不斷發展的。亞當斯在寫博客文章的時候就只關注能不能讓這個系統不斷發展。

那該如何發展系統呢?亞當斯做了兩件事,
第一是定期寫,不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第二是,亞當斯把博客當作一個研發平台,他在上面做各種寫作技術的測試。
比如,他會寫不同類型的話題,會換不同的語言風格,看哪一個更受讀者歡迎。
博客越寫越多,亞當斯的寫作系統就成長起來了。
由於他在寫作方面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系統,他完全知道文章應該怎樣寫。
所以,他後來在《華爾街日報》上開了一個專欄,立馬就大受歡迎。


第二條,判斷一個靈感值不值,與其聽大腦的,還不如聽身體的。
為了保持高頻率的更新,亞當斯就必須要有大量的想法和靈感。
那亞當斯的靈感都是從哪來的呢?

首先,他把每天早上起床後的流程固定化,連吃的早餐都是完全一樣的。
這樣做,是為了先把昨天的一切問題都拋之腦後,把大腦清空。
然後他再打開電腦、看新聞、讀文章,尋找素材和靈感。
對於判斷哪些信息是值得作為素材的,亞當斯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方法。
他說,你不應該聽從大腦的判斷,而應該聽從身體的。
比如,當你看到一條新消息時,是不是不由自主的笑了,有沒有產生強烈的情感波動。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說明這是個好素材。
因為如果你的身體對這條信息做出強烈反應,那讀者大概也會關心這個東西。


第三條,在兩到三個領域裡,達到前25%的水平。
亞當斯說,如果你想在某個領域成為一個高手,你大概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你把自己的某個技能練到全世界最好。
這個非常困難,極少人能做到。
第二個選擇是,你可以練習兩到三項技能,再把每一項技能都練到世界前25%的水平,
這就相對容易一些。而如果你能把這兩項甚至三項技能結合起來去做一件事,
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比如亞當斯自己。他的畫畫技能,寫笑話技能,以及對“辦公室政治”的了解,
可能都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都能達到前25%的水平。
於是他把這三項技能結合起來,就創作了“呆伯特漫畫”。
這個系列漫畫同時在65個國家,使用25種語言,超過兩千家報紙轉載,非常受歡迎。


所以亞當斯給年輕人的建議是,不管你真正喜歡的領域是什麼,
你都要首先在這個領域裡練到前25%的水平,然後你再疊第二個,第三個領域。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該加什麼領域,亞當斯建議練演講,
因為演講是可以靠努力就完全掌握的。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個前25% 的程序員,
你們公司有很多也是前 25%的程序員,但是你同時還是一個前25% 的演講者。
那你自然就會成為其他程序員的領導。


最後,萬維鋼評論說:要發展一個系統是有條件的。
不僅需要氣度,比如不在乎節點式的職業規劃,沒有具體目標,不計回報,
長時間地做某件事,同時,還需要一份正經的工作以及身邊人的支持。
他很慶幸這些條件他都具備。

以上就是萬維鋼從《巨人的工具》這本書中總結的寫作秘訣,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萬維鋼“得到”訂閱專欄《精英日課》
(高手修煉手冊1:系統,靈感和技能)
音頻稿:賈倩影
講述:于浩

-------------------
主旨:
1. 要發展一個系統,而不是在乎小目標的成敗。
 “目標”是說,這件事要嘛成功要嘛失敗,是具體而確定的。
 而“系統”則是說,這件事是連續變化的,可以是一項技能,
 也可以是一種關係,是不斷發展的。
2. 判斷一個靈感值不值,與其聽大腦的,還不如聽身體的。
 比如寫作,當你看到一條新消息時,是不是不由自主的笑了,
 有沒有產生強烈的情感波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說明這是個好素材。
 因為如果你的身體對這條信息做出強烈反應,那讀者大概也會關心這個東西。
3. 在兩到三個領域裡,達到前25%的水平。
 如果你想在某個領域成為一個高手,你大概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你把自己的某個技能練到全世界最好。
 這個非常困難,極少人能做到。
 第二個選擇是,你可以練習兩到三項技能,
 再把每一項技能都練到世界前25%的水平,這就相對容易一些。
 而如果你能把這兩項甚至三項技能結合起來去做一件事,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得到-心理-原生家庭創傷如何看待

出處:原生家庭創傷如何看待
跟這篇文章一起看:得到-人際-KYS:為什麼你父母很難相處


這條音頻我們來談一談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創傷問題,
看一看心理學專家對原生家庭問題有怎樣的建議。

“原生家庭”,一般指的是一個人出生後、成家之前和父母組成的家庭。
近幾年,“原生家庭”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很多人把自己的性格、心理問題甚至是失敗的原因,都歸咎於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是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應該怎樣正確看待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呢?
最近,微信公眾號“新京報書評周刊”發布了一篇訪談文章,
北京大學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碩士、
心理諮詢師喬淼,以及專業心理諮詢服務平台“簡單心理”創始人、心理諮詢師簡里里,
談了自己對原生家庭問題的看法,下面我來轉述一下。


首先,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發展的確有巨大影響,原生家庭創傷還可能代際傳承,
父母問題的受害者有可能變成自己孩子的加害者。
但實際上,這種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絕對,
發展心理學有一種“生態系統理論”,對一個人來說,
“原生家庭”是對他影響最大的幾個子系統之一,
但並不是唯一的系統,大一點的系統是學校、社會等等。
原生家庭的影響也不是不可以彌補,很多原生家庭有問題的孩子,
還是能成長得很好,這就是人的自我治療、自我成長。


第二個問題,原生家庭創傷是怎樣產生的?
人更容易關注到危險的信號,所以創傷記憶往往印象更深刻,
生活中的美好記憶也會因此被淡化。對引起我們創傷感受的其他人,我們可能只是“恨”,
但是孩子對父母有著更高的期待,期待父母的愛、期待理想化的父母,
期待落空了就容易產生“怨”。所以,對父母的“怨恨”其實是因為“愛”。
實際上,理想化的父母、盡善盡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即便父母做事方法是正確的,
孩子也可能感覺很糟糕,這是不可避免的,糟糕的體驗,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個問題,究竟誰應該為原生家庭創傷負責任呢?
受到創傷的人常說“我這樣,都是我爸我媽的問題”,
但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系統性的問題,
一個家庭對孩子的養育是文化、社會、家族等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所謂病態的父母、奇葩的父母,他們自己也是所處綜合環境的受害者,
我們用當下的社會機制和精神文明去衡量我們的上一代人、
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歸因到父母的身上,讓個人承擔集體的責任,這是不公平的。


那麼,已經受到原生家庭創傷的人,應該怎麼辦呢?三位心理專家給出了一些建議:
第一,不必嘗試改造父母。子女不要指望父母會改變,父母沒有義務被你改變,
你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把父母改造成理想的狀態。
假如把注意力全放在別人變沒變上面,就相當於把自己的快樂、幸福、
未來的發展全都託付給了別人,這就成了“我要過得不好全是你的錯”。
假如你做了很多努力,父母還是不改變,你就只會又怨恨又痛苦。

第二點建議,是要試著獨立,明確長輩與子女間的界限。
現在這個時代,長輩需要“去權”,學會閉嘴、放手;
子女需要“賦權”,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需要掌控自己的心智、身體、情緒、行為,
給自己權力。這個過程強調的不是一定要從原生家庭分離出去,
而是強調子女自己要更有力量,從最低限度的經濟獨立開始,
自己拿主意、自己對結果負責,受父母影響更小,
甚至能夠從文化上反哺父母,這也意味著你已經從創傷中走出來了。

第三點建議,是要“往前走”,不要把自己困在原生家庭的問題裡出不來。
完美無缺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
也不是每一個創傷都需要被修復,要試著跟自己的不完美和遺憾相處。
我們可以表達對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憤怒和哀傷情緒,
但不應該一直卡在這裡,而要進入理解父母的階段,這樣我們才能夠往前走。

另外,應該怎樣當好父母呢?既然完美的父母不存在,
那麼做一個“足夠好”的家長就可以了。
孩子很小的時候,應該給孩子愛和親近,讓他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安全、可愛的;
當孩子開始懂事,再給他規矩、訓練和支援;隨著孩子長大,再逐漸放手。
我們需要做的是,看到原生家庭模式造成的創傷和影響,使得這樣的創傷和模式不再重演,
在這個基礎上,理解孩子、理解時代的變化,跟孩子一起成長,
這是處理原生家庭問題更好的方式。

以上就是三位心理學專家關於原生家庭創傷問題的看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新京報書評周刊”(ID:ibookreview)
原文名《你的失敗,真的要“原生家庭”背鍋嗎? 》
稿:楊霽琳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發展心理學有一種“生態系統理論”,對一個人來說,“原生家庭”
 是對他影響最大的幾個子系統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系統,
 大一點的系統是學校、社會等等。原生家庭的影響也不是不可以彌補,
 很多原生家庭有問題的孩子,還是能成長得很好,這就是人的自我治療、自我成長。
2. 原生家庭創傷是怎樣產生的?
 實際上,理想化的父母、盡善盡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
 即便父母做事方法是正確的,孩子也可能感覺很糟糕,這是不可避免的,
 糟糕的體驗,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3. 究竟誰應該為原生家庭創傷負責任呢?
 一個家庭對孩子的養育是文化、社會、家族等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所謂病態的父母、奇葩的父母,他們自己也是所處綜合環境的受害者,
 我們用當下的社會機制和精神文明去衡量我們的上一代人、
 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歸因到父母的身上,讓個人承擔集體的責任,這是不公平的。
4. 已經受到原生家庭創傷的人,應該怎麼辦呢?
 (1)不必嘗試改造父母
 假如把注意力全放在別人變沒變上面,就相當於把自己的快樂、幸福、
 未來的發展全都託付給了別人,這就成了“我要過得不好全是你的錯”。
 假如你做了很多努力,父母還是不改變,你就只會又怨恨又痛苦。
 (2)試著獨立,明確長輩與子女間的界限
 這個過程強調的不是一定要從原生家庭分離出去,
 而是強調子女自己要更有力量,從最低限度的經濟獨立開始,
 自己拿主意、自己對結果負責,受父母影響更小,
 甚至能夠從文化上反哺父母,這也意味著你已經從創傷中走出來了。
 (3)“往前走”,不要把自己困在原生家庭的問題裡出不來
 完美無缺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也不是每一個創傷都需要被修復,
 要試著跟自己的不完美和遺憾相處。

❤得到-心理-張進:對抑鬱症的認識誤區

出處:張進:對抑鬱症的認識誤區


今天這條音頻跟你說說,治療抑鬱症的目標,是讓患者回歸社會化生活。

張進是財新傳媒的創始人之一,現任財新傳媒編委、財新《中國改革》雜誌執行總編輯。
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名曾經的重度抑鬱症患者,
在經過治療康復後,他開始研究抑鬱症,並且先後著有《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
《渡過2:接納是最好的治愈》這兩本書。
同時,他還接受抑鬱症患者及家屬的諮詢,已經幫助許多患者走出抑鬱,重新獲得了健康。
近期,他發布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近年來他對抑鬱症的完整思考。下面,與你分享。


首先,張進說,抑鬱症的產生,是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方面的共同作用,
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所以,要研究抑鬱症,
至少就有三個維度,分別是患者的生理情況、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時間因素。
這就是說,要理解一名抑鬱症患者,想了解他的疾病,除了他個人的生理、心理情況,
還要把他放在社會關係中,進行動態的觀察,包括他的家庭關係,社會關係,
以及要考慮時間維度。


關於抑鬱症的本質,
有多種解釋,常見的有神經遞質假說、神經迴路假說、神經可塑性假說、
以及海馬體假說等,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科學定論。
但有一點確定的是,每一名患者的生物學特質,
都時刻處於變動狀態,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或失衡。

針對這種動態的解釋,張進以神經遞質假說為例,
他說,人類的精神活動,需要一定的神經遞質濃度來維持,而這個濃度是動態變化的。
它有個正常的區間範圍,在區間範圍內變化是平衡的,而在區間外就是失衡的。
一旦失衡,人就有可能得抑鬱症,或者是其他的精神疾病。
所以,一方面,這個區間小的人,天生就容易得抑鬱症,
而區間大的,即便神經遞質濃度變化大,但只要是在區間範圍之內,就不會得抑鬱症。
另一方面,既然這個濃度是動態變化的,所以每個人的一生中,
都有可能會出現失衡的情況,只是大多程度都比較輕,沒有發展成抑鬱症。
但是,這也說明,其實誰都無法保證,一輩子永遠與抑鬱症無緣。


張進說,抑鬱症其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類病,
如失眠、情緒低落、興趣喪失、能力下降、社會退縮等,
我們把這些症狀綜合到一起,統稱為抑鬱症。因此,每一名抑鬱症患者,幾乎都是獨特的,
比如有的患者是失眠、頭疼,而有的患者是嗜睡,
還有一些患者睡眠沒問題,但是有自殺傾向。所以相應的,針對這些不同症狀,
治療方式就要調整。在現實中,有時候即便是同一個人,他在不同時期,
吃同一種藥的效果,都可能會不一樣。而且,有少部分抑鬱症患者,吃藥是無效的,
只能靠心理、運動等其它辦法協同治療。

因此,關於抑鬱症的治療,存在復雜性和難治性。
張進說,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想治療抑鬱症,就必須要有開放性思維,
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要始終以患者為中心,
尋找最適合個體患者的治療方式。而且,只要不耽誤患者,不增加經濟負擔,
即便是各種看似不科學的方式,也可以嘗試。


最後,張進說,抑鬱症的治療,不應該用“能不能徹底治愈”來衡量,
正如上面說到的神經遞質假說,很多人即便失衡,其實卻並沒有得抑鬱症。
因此,從生理本質上觀察,是難以判斷是否治癒的。
所以,對於抑鬱症,一個更好的概念是“康復”,
它不僅是意味著,困擾患者軀體與精神的症狀完全消失,
更是意味著患者的“社會功能”得到恢復,可以回到社會生活中,
完整履行自己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

以上,就是張進對於抑鬱症的完整認識,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渡過”
(【世界衛生日】多維度認識抑鬱症, 兼對《渡過》的補正 渡過)音頻稿:梁志一
講述:于浩

-------------------------
主旨:
鬱症的產生,是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方面的共同作用,
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所以,要研究抑鬱症,
至少就有三個維度,分別是患者的生理情況、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時間因素。
這就是說,要理解一名抑鬱症患者,想了解他的疾病,除了他個人的生理、心理情況,
還要把他放在社會關係中,進行動態的觀察,包括他的家庭關係,社會關係,
以及要考慮時間維度。

抑鬱症其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類病,
如失眠、情緒低落、興趣喪失、能力下降、社會退縮等,
我們把這些症狀綜合到一起,統稱為抑鬱症。因此,每一名抑鬱症患者,幾乎都是獨特的,
比如有的患者是失眠、頭疼,而有的患者是嗜睡,
還有一些患者睡眠沒問題,但是有自殺傾向。所以相應的,針對這些不同症狀,
治療方式就要調整。在現實中,有時候即便是同一個人,他在不同時期,
吃同一種藥的效果,都可能會不一樣。而且,有少部分抑鬱症患者,吃藥是無效的,
只能靠心理、運動等其它辦法協同治療。

鬱症的治療,不應該用“能不能徹底治愈”來衡量。
對於抑鬱症,一個更好的概念是“康復”,
它不僅是意味著,困擾患者軀體與精神的症狀完全消失,
更是意味著患者的“社會功能”得到恢復,可以回到社會生活中,
完整履行自己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

❤得到-世史-陳志武:看懂歷史也需要大數據

陳志武:看懂歷史也需要大數據


這條音頻要跟你說說,大數據怎麼能幫我們從另一個視角,看懂歷史。

我們往往覺得,數據是跟科學或者經濟有關,而跟讀歷史好像沒什麼關係。
但是,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對此有不同看法。
近幾年,陳志武一直在推動用量化方法來研究歷史。
最近,他在經濟觀察報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專門談了量化史學研究的價值,
裡面有很多顛覆我們習慣認知的觀點,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陳志武教授認為,原先的歷史研究,主要是“細讀個案”的方法,這種方法很好,
但當面對超大規模的資料時,這種方法就行不通了。
就拿中國的近代史來說,光是清朝有關刑事案件的奏疏,就有將近60萬本,
加在一起就是1800萬頁,這麼多資料,很難逐個細讀。
而且,面對這麼多資料,無論研究者持哪種假設,往往都能從裡面找到合適的論據,
這就使得同一段歷史被解讀出不同的結論,甚至有“歷史被任意化妝”的嫌疑。
要想改變這種“偏重樹木而忽視森林”的局面,
必須引入大樣本,用大數據的方法研究歷史。


那麼,大數據量化方法為什麼能幫我們看懂歷史呢?陳志武主要談了三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文化是很難量化的,但引入大數據方法,
就可以讓文化這個似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變得可以量化。
比如我們都說儒家文化過去兩千多年對中國社會影響巨大,但是用什麼來證明呢?
這時大數據就發揮作用了。

有學者統計了清朝1644年到1910年間,山東107個縣的農民暴動情況,
他們發現,山東各縣發生農民暴動的頻次,和當地孔廟的數量成反比,
也就是說,孔廟數量越多,暴動次數就越少。
在排除了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社會流動性等因素後,
基本可以推測,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家族宗族的網絡越堅固,在面對災荒衝擊時,
宗族內部互通互助的程度就越高,這就降低了人們走投無路、訴諸暴力的機率。
這樣,就從一個角度,證明了儒家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力。


量化研究的第二個價值,
幫助我們檢驗一些歷史假說,這些假說往往都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
比如關於傳統中國社會的高利貸,我們的觀念中,放貸的往往佔據優勢地位,
欠債的如果還不上錢,很可能會被債主逼得家破人亡。
那麼,到底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陳志武就曾經連同幾位學者一起,用量化的方法做了研究,
他們選取了1732年到1895年間,
官方記載的5000條因借貸糾紛引發的命案,
結果發現,如果貸款沒有利息,那麼被打死的一方更可能是借錢的一方,
而如果貸款利率越高,那麼貸方被打死的機率就越大,
也就是說,放高利貸的反倒面臨更高的生命危險。
陳志武分析,這恰恰說明高利貸的成因之一,就是民間借貸背後包含了不小的生命風險,
這些高生命風險迫使借貸利率必須高,否則沒有人願意把錢放貸出去。

量化研究的第三個價值,是能夠帶來新的認知,引出新的研究話題和視角。
比如,陳志武曾參與統計了中國從秦朝開始的658個皇帝的死因,
結果發現,有38%左右的皇帝死於非命,比普通人死於非命的概率高1000多倍。
同時,陳志武還統計了公元600年到1800年間歐洲的1513個國王,
死於非命的比例是22%,大概是中國的一半多。

我們可以推測,中國皇帝因為權力更大,
所以引發的爭奪也越激烈,殺死皇帝帶來的好處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所以才讓皇帝成了“高危職業”。而歐洲在上層制度建設方面,
很早就走上了改良的發展軌道,權力製衡做得更好,權力交接的製度更完善,
或者說皇帝的權力沒那麼大,所以皇帝死於非命的比例會低很多。

以上就是陳志武關於量化歷史研究的一些看法,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報網站(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化歷史研究)
音頻稿:再見理想
講述:於浩

------------------------------
主旨:
原先的歷史研究,主要是“細讀個案”的方法,這種方法很好,
但當面對超大規模的資料時,這種方法就行不通了。
就拿中國的近代史來說,光是清朝有關刑事案件的奏疏,就有將近60萬本,
加在一起就是1800萬頁,這麼多資料,很難逐個細讀。
必須引入大樣本,用大數據的方法研究歷史。

大數據量化方法為什麼能幫我們看懂歷史呢?
1. 文化是很難量化的,但引入大數據方法,
 就可以讓文化這個似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變得可以量化。
 有學者統計了清朝1644年到1910年間,山東107個縣的農民暴動情況,
 他們發現,山東各縣發生農民暴動的頻次,和當地孔廟的數量成反比,
 也就是說,孔廟數量越多,暴動次數就越少。
 基本可以推測,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家族宗族的網絡越堅固,
 在面對災荒衝擊時,宗族內部互通互助的程度就越高
2. 幫助我們檢驗一些歷史假說,這些假說往往都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
 比如關於傳統中國社會的高利貸,我們的觀念中,放貸的往往佔據優勢地位,
 欠債的如果還不上錢,很可能會被債主逼得家破人亡。
 1732年到1895年間,官方記載的5000條因借貸糾紛引發的命案,
 結果發現,如果貸款沒有利息,那麼被打死的一方更可能是借錢的一方,
 而如果貸款利率越高,那麼貸方被打死的機率就越大,
 也就是說,放高利貸的反倒面臨更高的生命危險。
 這恰恰說明高利貸的成因之一,就是民間借貸背後包含了不小的生命風險,
 這些高生命風險迫使借貸利率必須高,否則沒有人願意把錢放貸出去。
3. 能夠帶來新的認知,引出新的研究話題和視角。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得到-心理-為什麼有人主動認領心理疾病?

出處:為什麼有人主動認領心理疾病?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有人會喜歡給自己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

你有沒有發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有“抑鬱症”或者“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這是什麼情況?難道這些心理疾病已經普遍到快人人都有的地步了嗎?
最近,心理諮詢服務網絡平台“簡單心理”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說,
這是因為很多正常人都喜歡給自己貼心理疾病的標籤,而不是真的這麼多人都有病,
那這些人為什麼喜歡說自己有病呢?這篇文章總結了兩個原因,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第一個原因是這類人都把心理問題“浪漫化”了
在他們看來,心理疾病是一種迷人又炫酷的體驗。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呢?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心理學進入流行文化後,
越來越多有關心理疾病的描繪和演繹夾雜在了文藝創作中,
讓很多人都錯誤的把心理疾病當成了美的一部分。
其次,媒體對於患心理疾病的名流、藝術家的大量報導,
也讓觀眾誤以為,是心理疾病讓這些人變得獨特、出類拔萃,
所以認領心理疾病,就變成了表達自己獨特性的出口。


第二個原因來自於“我也有”的心理認同感
作者說,人們除了追求獨特性,還追求認同感,人類學家就曾經提過,
人們會選擇在當下時代所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衝突與痛苦。
所以當媒體或專家們把某個心理疾病的症狀引入公眾的視野時候,
很多人就會選擇這個時代流行文化所能接受的新形式,也就是聲稱自己患有某種心理疾病,
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負面感受,從而獲得在特定文化圈層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你比如說,在知名心理學書籍《像我們一樣瘋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書中
就曾經提到,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去診所求助的厭食症患者,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之前就已經聽過厭食症的症狀和常見病因,
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因為心理暗示,身體才表現出這些症狀,這本書的作者還分析說,
其實這些人是通過“患厭食症”這件事,來彼此競爭或抱團,在群體中尋求認同。

以上是身邊出現越來越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原因,
但是,作者認為,以隨意的態度來聲稱自己患有心理疾病,
甚至將心理疾病作為玩笑或談資,可能會帶來危險的後果:

第一個後果就是,把心理疾病簡單化,因為如果大家都隨意貼心理疾病的標籤,
會再次強化大眾對心理疾病的浪漫想像,讓人們對心理疾病的理解過度簡單化。
比如人們可能會誤以為,抑鬱症就是單純的情緒低落,
這樣就會忽視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可能有較高的自殺風險,也不利於患者及時接受治療。

第二個後果就是應對方式隨意化,越來越多的人都說自己有心理疾病,
就會讓大眾對心理疾病的治療方式產生理解偏差。
比如,如果我們濫用“抑鬱症”標籤,
當一個情緒低落的正常人僅僅因語言激勵就振作起來,
大眾就會誤以為語言激勵確實對抑鬱症有效果,
但是對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來說,語言激勵並不一定有效,可能還會讓他感覺更糟。

第三個後果就是讓大家會忽視真正心理疾病患者的痛苦
如果大眾對於心理疾病有太多浪漫的想像,比如你曾經被自閉症兒童的天才畫作所感動,
就認為自閉症都是擁有神奇想像的天才,你就會忽略自閉症中有2/3的患者無法獨立生活,
3/4的患者智力發展遲滯,這些真正承受痛苦的人就會被人們忽視。

總的來說,貼心理疾病標籤是一部分人為了表達獨特性和尋求認同感,
雖然心理疾病被大眾接受和理解是一件好事,但是濫用標籤,
就會造成大眾對心理疾病更多的誤解和不切實際的浪漫想像,
這會讓那些真正在承受痛苦的人被忽視,還可能因為遭到不正確的對待而病情惡化。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
(當人們拿它開玩笑時,有人在背負這些玩笑的代價)
音頻稿:楊霽琳
講述:成亞

--------------------------
主旨:
為什麼有人主動認領心理疾病?
1. 這類人都把心理問題“浪漫化”

 這是因為心理學進入流行文化後,
 越來越多有關心理疾病的描繪和演繹夾雜在了文藝創作中,
 讓很多人都錯誤的把心理疾病當成了美的一部分。
 其次,媒體對於患心理疾病的名流、藝術家的大量報導,
 也讓觀眾誤以為,是心理疾病讓這些人變得獨特、出類拔萃,
 所以認領心理疾病,就變成了表達自己獨特性的出口。
2. 來自於“我也有”的心理認同感
 人類學家就曾經提過,
 人們會選擇在當下時代所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衝突與痛苦。
 所以當媒體或專家們把某個心理疾病的症狀引入公眾的視野時候,
 很多人就會選擇這個時代流行文化所能接受的新形式,
 也就是聲稱自己患有某種心理疾病,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負面感受,
 從而獲得在特定文化圈層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但是,以隨意的態度來聲稱自己患有心理疾病,
甚至將心理疾病作為玩笑或談資,可能會帶來危險的後果:
1. 把心理疾病簡單化
 比如人們可能會誤以為,抑鬱症就是單純的情緒低落,
 這樣就會忽視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可能有較高的自殺風險,
 也不利於患者及時接受治療。
2. 應對方式隨意化
 越來越多的人都說自己有心理疾病,
 就會讓大眾對心理疾病的治療方式產生理解偏差。
3. 大家會忽視真正心理疾病患者的痛苦

❤得到-職場-怎樣才能不把工作壓力帶回家?



這條音頻教你怎樣才能不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回家。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工作和錢是人們最常見的兩個壓力來源;
而根據英國的一項研究,英國職員請病假的理由,43%都與壓力有關。
壓力會帶來各種負面的情緒,像焦躁、憤怒、愛生氣,但如果把這些負面的情緒帶回家,
就會引發更多的問題,比如你在公司已經很累了,回家之後要是再把另一半惹生氣了,
那你就會更累了。怎樣改變這種糟糕狀態呢?
 “得到”App訂閱專欄《馬徐駿·世界名刊速讀》主講人馬徐駿,
在最近推出的最新年度訂閱中,解讀了《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
告訴你幾種實操方法,幫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畫一條分界線,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
 
第一種方法,是限制工作時間和地點
很多人都會有工作和生活分界線模糊的問題,感覺自己一直在工作,
即使休息日在家也享受不到放鬆。最理想化的建議就是,
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就不在家裡工作,
而且要把與工作相關的電腦和文件統統留在辦公室裡。如果不得不在家工作,那怎麼辦呢?
首先,劃出一塊特定區域,只在這塊區域內工作。
比如,你要是把書桌劃定成專屬工作區域,那就只能在書桌前工作,
像是坐在沙發上回郵件、躺在床上處理工作,這些統統不行。
這樣一來,你慢慢就會形成一個狀態:走進工作區域,就高效完成工作;
走出工作區域,在精神上就完全從工作中解脫出來。
另外,也要設定陪家人的特定時間,
不管是一個小時還是幾個小時,每天指定一段時間全身心地去陪伴家人。


第二種方法,是設置一個“結束工作”的信號。
建立一個反射機制是設定自己專屬工作狀態的關鍵,
有時候,你的大腦需要一個信號,讓自己結束工作狀態、開始家庭狀態。
單純地告訴自己“下班了”作用可能不大,最划算的做法是,這個信號本身就能讓你放鬆。
比如說,下班路上聽聽音樂,或者進行一些能讓自己放鬆的行為,像運動或者冥想。
只要這件事兒能讓你放鬆,你就堅持去做,
這樣,當你到家之後,就已經是一個放鬆的狀態了。


第三種方法,是為自己設置一個“第三空間”。
上班族有了家庭之後,就容易一直圍著工作和家庭轉,生活中除了工作職責就是家庭責任。
這個時候,應該設置一個區別於工作和家庭以外的“第三空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讓自己喘口氣,比如定期和朋友聚會聊天,或者去咖啡館、跑步、
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活動。伴侶之間也應該彼此允許對方擁有這樣的“第三空間”,
這些區別於工作和家庭生活之外的事情,可以讓你恢復平心靜氣的狀態,
也會讓你想出更多的靈感,找到更好的狀態。


除了以上三種方法之外,《哈佛商業評論》還介紹了另外兩點建議。
比如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區分開工作手機和私人手機,
睡前一兩個小時不能用手機,否則會影響睡眠。
另外,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壓力全都施加在你的伴侶一個人身上,
可以找好朋友和前輩來形成自己的一個支持網絡,這樣可以減輕你的工作壓力。


給你總結一下,想要不把工作壓力帶回家,
首先可以試著把工作完全留在公司裡,退而求其次的話,
就在家裡劃定一個專門的工作區域,只在這個區域內工作,
並且留出特定時間來專心陪伴家人;
第二,給自己設置一個“結束工作”的條件反射信號,比如聽音樂或者做運動,
這件事情做完了就帶著放鬆狀態回家;
第三,給自己設置家庭和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間”,去發展愛好、放鬆心情。

總之,馬徐駿認為,劃定工作和生活的分界線,核心在於狀態的轉換。
你應該試著為自己設定一個工作狀態,可以用特定的方法迅速進入狀態,
也可以迅速抽離開來,幫助自己做一個工作高效,也擁有生活的人。

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Don't Take Work Stress Home with You
)、
《馬徐駿·世界名刊速讀》最新年度訂閱第4期(如何劃清工作與生活的分界線)
音頻稿:塞門裡
講述:于浩

----------------------
主旨:
1. 試著把工作完全留在公司裡,退而求其次的話,
 就在家裡劃定一個專門的工作區域,只在這個區域內工作,
 並且留出特定時間來專心陪伴家人;
2. 給自己設置一個“結束工作”的條件反射信號,
 比如聽音樂或者做運動,這件事情做完了就帶著放鬆狀態回家;
3. 給自己設置家庭和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間”,去發展愛好、放鬆心情。
4. 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區分開工作手機和私人手機,
 睡前一兩個小時不能用手機,否則會影響睡眠。
5. 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壓力全都施加在你的伴侶一個人身上,
 可以找好朋友和前輩來形成自己的一個支持網絡,這樣可以減輕你的工作壓力。

❤得到-表達-6種讓你演講時更自信的姿勢

出處:6種讓你演講時更自信的姿勢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在演講的時候運用6種身體語言,能讓你顯得更自信。

前不久,《哈佛商業評論》的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
作者卡西·韋佐西亞(Kasia Wezosia)是身體語言研究中心的創始人,
曾經出版過四本關於身體語言的專著。他在文章裡說,
有6種簡單的身體語言,如果你在演講裡使用的話,能讓自己看起來更自信。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作者先講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和同事們曾經參加一個初創企業家們的演講比賽。
作者不關注選手講了什麼,只觀察他們的身體語言,用這個為依據來給他們打分。
有些選手顯得很自信,他們的微笑、跟觀眾保持眼神接觸,還有一些手勢都給自己加分。
有的選手手部動作僵硬,表情不自然,顯得緊張和不自信。
比賽結束之後,作者發現,比賽排名靠前的選手在身體語言方面的得分也比較高,
而那些身體語言得分不高的選手,比賽結果也不好。

除了演講比賽,作者還觀察了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兩位候選人的演講。
作者組織了1000名參與者,觀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羅姆尼的兩分鐘錄像片段。
這兩位候選人演講的內容都比較煽情。他們用攝像頭記錄下參與者觀看錄像時的表情,
還給這些表情編碼。作者發現,奧巴馬的演講更能引發參與者的積極情緒,
而羅姆尼的表情和動作引發了更多的消極反應。


當然,演講成功不會完全依賴於身體語言,
但是如果你能熟練運用一些好的身體語言,就會給演講加分。
作者研究了各領域的成功領導者,推薦了6種簡單易學的姿勢。
你可以一邊聽音頻,一邊試一試這6種姿勢。

第一,想像肚子前邊有一個盒子,手的移動範圍不超過這個盒子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早期的政治生涯中,
演講時的動作總是很隨意,讓人覺得他這個人不可信。
為了幫助他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他的顧問讓他想像在胸前和肚子前有一個盒子,
在做手勢的時候,範圍不能超出盒子外。
後來,“克林頓盒子”就成了一個熱門概念。

第二,想像雙手抱著一個球。在演講中,你可以想像自己雙手正在抱著一個籃球,
這種手勢能讓你看起來更有控制力,就好像你把事實掌握在手裡一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喬布斯在演講中就經常使用這個手勢。

第三,用雙手擺出金字塔的形狀。
人們在公開場合演講的時候,一旦緊張,雙手就會不停擺動甚至發抖,
所以不讓雙手亂動,也是自信的一種標誌。
這時候,你就可以用雙手在胸前擺出一個金字塔的形狀。
很多企業高管會在演講中用到這個手勢。
但是注意這種手勢不要和霸氣的表情配合使用,否則會顯得很傲慢。

第四,站的時候,讓雙腳距離大一點。站立的姿勢反映了心態。
當你想表明自己的位置強大而且穩定的時候,
你可以讓雙腳站得寬一點,超過肩膀的寬度也沒有關係。

第五,雙手自然在胸前打開,掌心向上。
這個手勢能傳達出演講者開放和誠實的態度。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就常用這個手勢。

第六恰好跟第五相反,要求演講者雙手打開後,手掌心向下。
這個手勢其實是力量、權威和有自信的標誌。
奧巴馬經常在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說之後用這個手勢,示意人們安靜下來。

說完這6種姿勢,不知道你學會沒有。
你可以對著鏡子練一練,或者對著朋友練,直到把這些動作做得自然。
下回演講的時候,或者是跟老闆、跟大客戶交談時,你也可以試試這些動作。
這些動作不一定能讓你成為領導者,但是能幫助你加強語言溝通的效果。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6 Ways To LookMore Confident During a Presentation
音頻稿:羊小苒
講述:成亞

----------------------
主旨:
1. 想像肚子前邊有一個盒子,手的移動範圍不超過這個盒子。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早期的政治生涯中,
 演講時的動作總是很隨意,讓人覺得他這個人不可信。
 為了幫助他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他的顧問讓他想像在胸前和肚子前有一個盒子,
 在做手勢的時候,範圍不能超出盒子外。
 後來,“克林頓盒子”就成了一個熱門概念。
2. 想像雙手抱著一個球

 在演講中,你可以想像自己雙手正在抱著一個籃球,
 這種手勢能讓你看起來更有控制力,就好像你把事實掌握在手裡一樣。
3. 用雙手擺出金字塔的形狀
 人們在公開場合演講的時候,一旦緊張,雙手就會不停擺動甚至發抖,
 所以不讓雙手亂動,也是自信的一種標誌。
 這時候,你就可以用雙手在胸前擺出一個金字塔的形狀。
4. 站的時候,讓雙腳距離大一點。站立的姿勢反映了心態。
 當你想表明自己的位置強大而且穩定的時候,
 你可以讓雙腳站得寬一點,超過肩膀的寬度也沒有關係。
5. 雙手自然在胸前打開,掌心向上
 這個手勢能傳達出演講者開放和誠實的態度。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就常用這個手勢。
6. 恰好跟第五相反,要求演講者雙手打開後,手掌心向下。
 這個手勢其實是力量、權威和有自信的標誌。
 奧巴馬經常在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說之後用這個手勢,示意人們安靜下來。

❤得到-教育-美國教育比中國好在哪裡?

出處:美國教育比中國好在哪裡?

這條音頻咱們來聊聊中美教育的差異。

有位全國特級教師、北京十一學校的歷史老師,他叫魏勇。
在第二次親身體驗了美國課堂之後,他在去年年底發表文章說,
這次本想帶著“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國教育,沒想到挑出了自己的大毛病。
這位特級教師的美國之行到底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呢?


先說魏勇挑出了什麼毛病。
以查塔姆(Chatham)學校為例,據說這是新澤西最好的公立學校,
魏勇在這先是聽了12節課,包括英語、法語、中文、數學、生物、戲​​劇等等各個方面,
然後發現,幾乎所有的課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
課堂知識容量小而且不落實,學生學到的東西很少。
比如一堂初中體育課,一百多名孩子在體育場裡玩得很開心,
老師只是遊戲的組織者,沒有落實體育技能的教學。
再有,地理課講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自然環境,
老師就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否宜居作為切入點,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順便帶出了該地區的氣候、地形、農業等相關知識。
這個設計很棒,學生們討論也非常熱烈,
不過,老師並沒有梳理和總結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地理知識。
後來,魏勇還聽了高中的一些課,發現依然是這樣,幾乎都沒有知識和技能落實的環節,
老師講得高興,學生學得開心,僅此而已。
如果以中國的課堂評價標準來看,大多都不合格。
要是PK的話,我們的課堂效率高得多,輕而易舉就可以考過美國,
那幾天,魏勇感覺自信心爆棚,覺得中國的基礎教育很不錯嘛!


後來他跟美國老師交流,問為什麼不用更高效的教學方式呢?
美國老師的回復是,他們覺得學生動手參與和學習興趣更重要。
幾天觀摩下來後,魏勇發現,
美國課堂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確實是不遺餘力,不惜犧牲了難度和落實程度。
但在這些課堂上,學生積極性確實很高,沒有打瞌睡、玩手機的學生。
魏勇認為,之所以教室和課堂成了學生喜歡的地方,並不在於教師的水平更高,
做了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恰恰在於教師沒有去做刻意落實知識這件事。


從短期來看,知識越落實,學生基本功越紮實,學業進步越快。
換句話來說,在單位時間內,中國式的教育畝產量更高;
但是,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來看,我們的學生在出發階段的領先地位,
很快就會喪失掉,美國學生會逐漸超過我們,而把我們甩在身後,
因為這涉及到學習是否具有持續性,也就是學生能否成為終身學習者的問題。


魏勇意識到,美國教育特別注重調動學習興趣,是希望讓學習具有持續性,
學生能夠成為終生學習者。從美式課堂走出來的學生,可能考試成績不如我們,
但他們不會考完後撕書、燒書;我們的學生看起來很優秀,考試也出色,
但考完後恨不得從此告別學習,基本不具備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興趣。
這就麻煩了,你停下來不動了,而人家卻持續的向前進,
當然,你就很容易被別人超過去了。


那麼,是什麼妨礙了中國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呢?
魏勇認為,除了高考讓學習變得功利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推崇踏實的傳統文化,
放在教育背景下,就變成了鼓勵落實、對落實的無條件肯定。
在課堂上,就是教師要控制學習結果,保證知識和技能被大多數學生掌握並能運用。
代價就是傷害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想像力和創造力。
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電影之前,如果你被要求看完電影后回答這些問題:
找出多少處用了特技、結構有什麼特色、讓你發笑的地方有幾處等等,
你對這部精彩的電影還有興趣嗎?

魏勇說,落實的意義在於短期之內看見學習的效果,而美國教育不著眼於一時之得失。
中國教育的困境,主要是我們太貪婪,什麼都想要:
我們既要基礎紮實,又要培養創新力;
既要教育均衡、又要培養傑出人才;既要限制補課,又要以升學率來評價學校和老師。
我們始終沒有敢於放棄的勇氣,更沒有把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理清楚,
從而,缺少一個堅定不移、始終如一的價值追求。

以上就是一位全國特級教師對中美教育差異的親身探索與所得,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文匯教育”

(這位特級教師帶著“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國中學,沒想到出了一身冷汗)
音頻稿:王繼玲
講述:于浩

------------------
主旨:
美國課堂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確實是不遺餘力,不惜犧牲了難度和落實程度。
但在這些課堂上,學生積極性確實很高,沒有打瞌睡、玩手機的學生。
之所以教室和課堂成了學生喜歡的地方,並不在於教師的水平更高,
做了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恰恰在於教師沒有去做刻意落實知識這件事。

從短期來看,知識越落實,學生基本功越紮實,學業進步越快。
換句話來說,在單位時間內,中國式的教育畝產量更高;
但是,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來看,我們的學生在出發階段的領先地位,
很快就會喪失掉,美國學生會逐漸超過我們,而把我們甩在身後,
因為這涉及到學習是否具有持續性,也就是學生能否成為終身學習者的問題。

美國教育特別注重調動學習興趣,是希望讓學習具有持續性,
學生能夠成為終生學習者。從美式課堂走出來的學生,可能考試成績不如我們,
但他們不會考完後撕書、燒書;我們的學生看起來很優秀,考試也出色,
但考完後恨不得從此告別學習,基本不具備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興趣。
這就麻煩了,你停下來不動了,而人家卻持續的向前進,
當然,你就很容易被別人超過去了。

是什麼妨礙了中國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呢?
除了高考讓學習變得功利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推崇踏實的傳統文化,
放在教育背景下,就變成了鼓勵落實、對落實的無條件肯定。
在課堂上,就是教師要控制學習結果,保證知識和技能被大多數學生掌握並能運用。
代價就是傷害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想像力和創造力。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得到-人體-大腦為何不會信息過載

出處:大腦為何不會信息過載

這條音頻來說說,為什麼大腦不會信息過載。

今年2月,著名的《科學》期刊發表了一個研究成果,說我們睡覺的時候,
大腦裡的神經連接會削弱。這個變化機制確保了大腦不會信息過載。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先來說說,大腦裡的神經連接是怎麼削弱的呢?
這要涉及到一個名詞,叫突觸,也就是大腦的神經元之間接觸的結構。
每個神經元會和別的神經元形成大約1000個突觸。
大腦不斷輸入新的信息,突觸就會變強大,體積也會變大。
但是突觸不能無限加強,要不然就會飽和,甚至燒毀,這就是“信息過載”。
在睡眠過程中,突觸會被修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兩位研究者發現,
睡覺的時候,大腦裡的突觸會縮小將近20%。

突觸為什麼要縮小呢?這不是意味著大腦裡的神經連接被削弱了嗎?
科學家說,為了保持大腦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就必須要睡覺。
因為當清醒的時候,我們總會被身邊各種事物吸引,
它們不斷刺激我們的神經,迫使我們學習。
但是在睡覺的過程中,大腦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小,突觸會充分休息,
為接受新的信息輸入、學習新事物做準備。
要是突觸不休息,將會因為超負荷工作而崩潰,就像插線板接入過多的電器後會燒壞一樣。


那是不是所有的突觸在睡眠期間都會被修剪呢?
美國一家科學新聞網站生命科學網發表文章綜述說,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觀察發現,大概只有80%的突觸會在睡眠中被“修剪”。
而剩下的那20%的突觸,面積普遍都比較大,它們在睡眠期間不會被“修剪”。
研究者認為,這些比較大的突觸可能跟穩定或者重要的記憶有關。
也就是說,大腦不希望忘掉它們,所以不會修剪那部分的突觸。
不過,研究者也說,大腦究竟是通過什麼機制決定哪些突觸需要被修剪,
哪些又不能被修剪,這仍然是個謎。

再來說說,修剪突觸一定要在睡眠期間完成嗎?
研究者說,修剪突觸不一定非要身體處在睡眠狀態中。
不過,睡覺的時候,大腦信息流量減少,這對於身體來說是一個優勢。
在小鼠身上做實驗的時候,研究者發現,
只需要幾個小時的睡眠,大腦突觸就能縮小將近20%。

最後總結一下,大腦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輸入信息而不會過載,
是因為睡眠時,大腦裡的突觸會被修剪,一部分記憶丟掉,第二天才能繼續接受新的信息。
這個研究結果,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生命科學網(Sleeping Shrinks the Brain … and That's a Good Thing)
稿:冉公子
轉載:得到

-----------------------
主旨:
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裡的神經連接會削弱。這個變化機制確保了大腦不會信息過載。
1. 大腦裡的神經連接是怎麼削弱的呢?
 這要涉及到一個名詞,叫突觸,也就是大腦的神經元之間接觸的結構。
 每個神經元會和別的神經元形成大約1000個突觸。
 大腦不斷輸入新的信息,突觸就會變強大,體積也會變大。
 但是突觸不能無限加強,要不然就會飽和,甚至燒毀,這就是“信息過載”。
 在睡眠過程中,突觸會被修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兩位研究者發現,
 睡覺的時候,大腦裡的突觸會縮小將近20%。
2. 突觸為什麼要縮小呢?這不是意味著大腦裡的神經連接被削弱了嗎?
 為了保持大腦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就必須要睡覺。
 因為當清醒的時候,我們總會被身邊各種事物吸引,
 它們不斷刺激我們的神經,迫使我們學習。
 但是在睡覺的過程中,大腦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小,突觸會充分休息,
 為接受新的信息輸入、學習新事物做準備。
 要是突觸不休息,將會因為超負荷工作而崩潰,
 就像插線板接入過多的電器後會燒壞一樣。
3. 是不是所有的突觸在睡眠期間都會被修剪呢?
 大概只有80%的突觸會在睡眠中被“修剪”。
 那些不被修剪、比較大的突觸可能跟穩定或者重要的記憶有關。
 但大腦究竟是通過什麼機制決定哪些突觸需要被修剪,
 哪些又不能被修剪,這仍然是個謎。
4. 修剪突觸一定要在睡眠期間完成嗎?
 修剪突觸不一定非要身體處在睡眠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