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得到-心理-心理學給你的三個寄語

文章出處:心理學給你的三個寄語


這條音頻來說說,心理學科普平台KnowYourself2016年年底推送了一篇文章,
奉上了三條寄語,值得給你轉述一下。
2016年,KnowYourself公眾號推送了300篇科普文章,積累了120萬訂閱用戶,
也收到了大量問題。主創總結了一年來讀者在後台的提問,提出了這三條寄語。


第一,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去決定該怎麼辦
很多讀者提出這樣的疑問:
什麼很多文章都是在解釋一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但是很少給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作者說,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每個人面對的問題不一樣,價值觀和目標也不同,
適合別人的方法不一定在你這裡也適用
對於很多問題,不存在一個通用的、簡單具體的解決方案。
很多人希望通過一些簡單快捷的手段,快速解決問題。
但是事實上,很多問題,尤其是心靈層面的問題,並沒有簡單速成的解決方案。
這裡要說到弗洛伊德的一個理論,他說心靈是相反的“衝突”進行角鬥的場所,
一個傾向的出現,並不會排除跟它相反的傾向存在。
也就是說,不管你多麼希望簡單的方法,也不能否認心靈的複雜。
沒有一個簡單通用的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提升自我覺察,
也就是認識到自己現在的處境,怎麼進入的這個處境。
外界能提供的,是對一個問題系統的解釋,以及你可以用來進行自我分析的工具。
你必須有好奇心,探索自己的獨特處境,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


第二,你需要知識和理論,但你更需要去投入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實踐特別重要。
作者說,後台經常有這樣的問題,
說自己從來不知道該怎樣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能不能推荐一些書給他學習。
每當看到這樣的問題,主創團隊就會回复說,你需要的不是讀書,而是出去約會。
這個時代把知識分享炒得特別熱,雖然學習的機會變多了,但是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加警惕。

首先,要警惕的是,你接收到的知識和經驗是不是真的有價值。
如果沒有辨別能力,你很容易選擇迎合自己的東西,
這樣不一定是真正的學習,也不能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其次,要警惕把學習知識和經驗當成一個舒適區,不去實踐。
如果一直迴避問題,就會越積累越大,開始行動的勇氣也越來越少。
不能等自己準備好了再去面對,正確的做法是開始行動。


第三,我們需要關注最近和最遠的事情。
有時候你的眼光過多關注自身,遇到困難就抱怨,會放大個體的痛苦。
如果去關心那些更遠的和更大的事情的時候,
比如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正義,你會變得謙卑,個體的痛苦會顯得渺小,也更可以承受。


以上就是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的三點寄語,
總結一下:第一,不存在一個簡單通用的方案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你要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
第二,不僅需要知識和理論,更需要實踐。
第三,需要關注最近和最遠的事情。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我們需要關注最近和最遠的事情”|來自KY主創的2016告別語)
稿:周昕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無人可以代替你,去決定該怎麼辦
 很多讀者提出這樣的疑問:
 什麼很多文章都是在解釋一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但是很少給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作者說,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每個人面對的問題不一樣,價值觀和目標也不同,
 適合別人的方法不一定在你這裡也適用

 對於很多問題,不存在一個通用的、簡單具體的解決方案。
 很多人希望通過一些簡單快捷的手段,快速解決問題。
 但是事實上,很多問題,尤其是心靈層面的問題,並沒有簡單速成的解決方案。
 這裡要說到弗洛伊德的一個理論,他說心靈是相反的“衝突”進行角鬥的場所,
 一個傾向的出現,並不會排除跟它相反的傾向存在。
 也就是說,不管你多麼希望簡單的方法,也不能否認心靈的複雜。
 沒有一個簡單通用的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提升自我覺察,
 也就是認識到自己現在的處境,怎麼進入的這個處境。
 外界能提供的,是對一個問題系統的解釋,以及你可以用來進行自我分析的工具。
 你必須有好奇心,探索自己的獨特處境,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
2. 你需要知識和理論,但你更需要去投入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實踐特別重要。
 作者說,後台經常有這樣的問題,
 說自己從來不知道該怎樣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能不能推荐一些書給他學習。
 每當看到這樣的問題,主創團隊就會回复說,你需要的不是讀書,而是出去約會。

 這個時代把知識分享炒得特別熱,

 雖然學習的機會變多了,但是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加警惕。

 首先,要警惕的是,你接收到的知識和經驗是不是真的有價值。
 如果沒有辨別能力,你很容易選擇迎合自己的東西,
 這樣不一定是真正的學習,也不能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其次,要警惕把學習知識和經驗當成一個舒適區,不去實踐。
 如果一直迴避問題,就會越積累越大,開始行動的勇氣也越來越少。
 不能等自己準備好了再去面對,正確的做法是開始行動。
3. 我們需要關注最近和最遠的事情。
 有時候你的眼光過多關注自身,遇到困難就抱怨,會放大個體的痛苦。
 如果去關心那些更遠的和更大的事情的時候,
 比如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正義,你會變得謙卑,
 個體的痛苦會顯得渺小,也更可以承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