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得到-商業-新趨勢:流量格局改變下的營銷

出處:新趨勢:流量格局改變下的營銷

這條音頻咱們來聊聊,在流量結構變革大背景下營銷的新趨勢。

這是時趣互動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銳在他最近的文章中提出來的新判斷。
早在2014年,張銳就曾經提出傳統的流量營銷模式已經過時的觀點,
也就是說,憑藉強勢媒體的流量實現營銷轉化已經難以為繼,
這個觀點在過去兩年裡已經成為現實,張銳也憑藉他提出的營銷理論,
獲得過《成功營銷》評選的“年度創新營銷新銳人物”。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他的新判斷是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張銳有一個判斷,那就是媒體的碎片化已經到達了一個拐點:
今天人們所說的媒體資源,很多時候已經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公司化媒體資源,
而是不自覺地在說個人化的媒體資源。這些資源可以被叫做自媒體、KOL、段子手、
網紅或者是IP,甚至還可以是每一個普通人,比如員工、消費者、以及潛在消費者。


那麼,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趨勢呢?
張銳認為,在2016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拐點已經開始出現:
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幅開始明顯下滑。
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也明顯放緩。
移動互聯網新增用戶的人口紅利,
在2016年基本告一段落,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進入了所謂的“下半場”。

那麼,下個階段的流量增長的動力在哪?
當搶奪、吸引新增用戶為主的流量獲取方式不再有效時,
在存量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裡,持續獲取新的注意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會是什麼?

張銳解答這個問題的方法,
是看那些勤奮的資本都流向了哪裡,資本的流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信任的角度。

2016年,中國在互聯網領域投資數量最多的品類之一,
就是各類內容、IP、自媒體和網紅相關的投資案。
美國在相關領域裡,投資的最大熱點則是AI支撐的各種自然語言和場景的交互入口。

比如阿里、騰訊大舉投資包括電影、網劇等內容產業;
淘寶正在從一個貨架轉變成一個社交媒體;
百度宣布2017年將向內容生產者補貼100億人民幣;
今日頭條,宣布10億人民幣扶持短視頻新聞,等等。

觀察之後,就會發現結論非常清晰:下一階段的流量來源,在中國,主要是內容。
在美國,創業者則更偏技術,流量新入口會出現在AI支撐的硬件或者場景中。


在這個趨勢之下,營銷方法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
張銳認為,獲取流量的來源,從過去單一的購買廣告為主,
變成通過內容、互動和廣告形成合力來實現。

先說內容。在將來,內容自身能夠吸引高質量的精準流量,
並且優質內容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傳播。
定位越精準的內容,所能帶來的流量質量越高,最終的回報率也就越高。

其次是互動,互動本身就是一個在創造流量的過程。
雖然一個用戶一個用戶,一個點擊量一個點擊量地創造,
看起來效率有點低下,但大量地與精準消費者一對一溝通,
實際上增加了更加高質量的轉化機會。
再加上,社交分享機制和把消費者社交傳播影響力數據也納入忠誠度計劃的設計,
互動能夠帶來的流量價值不可小看。不過如果希望把規模和質量提高,
還需要軟件和消費者個性化算法的驅動,大部分企業營銷在這方面還都是空白。

然後是廣告。現在所有的廣告主基本上都已經認識到了,
如果廣告內容不能帶來用戶分享和互動,就可以說這不是一個好廣告。
 2016年廣告預算的流向正好能說明這一點,
就是廣告的投放越來越多地流入到自媒體、網絡視頻這些領域。

以上的三點,從理論上雖然可以拆分,
可是在實際上,要想實現真正爆款的傳播,要把這三方面形成一個整合的有機整體。

事實上,最近幾年的營銷創新,也都是在這三點的交界處:
什麼樣的內容能帶來更多的互動,什麼樣的互動能直接帶來轉化,
什麼樣的廣告給消費者創造的內容價值最大。
從媒體平台、廣告產品到具體的創意和客戶策略,都是在向著更加疊加和整合的方向發展。


那麼,企業營銷的終局是什麼呢?
張銳認為,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
那些先發的互聯網公司遲早不再有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壟斷性,
未來每個企業營銷的核心,應該是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營銷算法,
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Alpha Go。
這套營銷的Alpha Go能夠智慧地和消費者展開溝通,提供一對一和個性化的服務。
而媒介,其實會溶解到企業所製造的,被物聯網改造過的每個產品上、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上,以及企業所能夠溝通到的每個消費者自身的社交媒體上去。
那個時候,才是互聯網真正的去中介化的實現,而巨大的、壟斷性的媒體平台也會消失。

以上就是張銳文章的主要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時趣”(波紋理論2.0:流量結構性變革下的新營銷)
稿:李佳蓉
轉載:得到

-------------
主旨:
下一階段的流量來源,在中國,主要是內容。
在美國,創業者則更偏技術,流量新入口會出現在AI支撐的硬件或者場景中。

在這個趨勢之下,營銷方法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
獲取流量的來源,從過去單一的購買廣告為主,
變成通過內容、互動和廣告形成合力來實現。
1. 內容
 在將來,內容自身能夠吸引高質量的精準流量,並且優質內容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傳播。

 定位越精準的內容,所能帶來的流量質量越高,最終的回報率也就越高。
2. 互動
 互動本身就是一個在創造流量的過程。
 雖然一個用戶一個用戶,一個點擊量一個點擊量地創造,
 看起來效率有點低下,但大量地與精準消費者一對一溝通,
 實際上增加了更加高質量的轉化機會。
 再加上,社交分享機制和把消費者社交傳播影響力數據也納入忠誠度計劃的設計,
 互動能夠帶來的流量價值不可小看。不過如果希望把規模和質量提高,
 還需要軟件和消費者個性化算法的驅動,大部分企業營銷在這方面還都是空白。
3. 廣告
 現在所有的廣告主基本上都已經認識到了,
 如果廣告內容不能帶來用戶分享和互動,就可以說這不是一個好廣告。
那麼,企業營銷的終局是什麼呢?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
那些先發的互聯網公司遲早不再有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壟斷性,
未來每個企業營銷的核心,應該是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營銷算法,
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Alpha Go。
這套營銷的Alpha Go能夠智慧地和消費者展開溝通,提供一對一和個性化的服務。
而媒介,其實會溶解到企業所製造的,被物聯網改造過的每個產品上、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上,以及企業所能夠溝通到的每個消費者自身的社交媒體上去。
那個時候,才是互聯網真正的去中介化的實現,而巨大的、壟斷性的媒體平台也會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