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嚴伯鈞:再談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這條音頻說的是:嚴伯鈞對“如何聽懂古典音樂“這個問題的看法。
嚴伯鈞是國內第一家音樂教育網絡平台“為藝”的創始人,古典音樂骨灰級愛好者。
90後,在美國布朗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中途輟學,回國做藝術創業。
前不久,在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做了一期代班主持,叫《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很多人聽了他對古典音樂空間、時間分佈的解讀之後,
都驚呼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過年了,古典音樂這個話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古典音樂要怎麼聽呢?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既然古典音樂門檻那麼高,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聽懂古典音樂呢?
這裡的問題其實並不出在聽上面,出在“懂”上面。也就是說,什麼才是真正“懂”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作出很好的回答,因為作曲家很可能自己都不“懂”。
我們看一下繪畫領域,一副看上去只是一坨顏色,什麼都沒畫的抽象派作品,能賣出天價,
我們會疑惑這些繪畫的藝術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比方說最近特別火的趙無極的畫作《無極》系列作品,乍看上去就是一團顏色。
你可能看到一隻貓?他可能看到一輛汽車?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幅畫什麼都沒有畫,
畫家想表達的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或哲學思想。
所謂的現代派繪畫,並不是說他想畫一隻鳥,
但是又不想讓你看明白,要逗你玩,所以非要畫得跟一坨漿糊一樣來讓你猜。
現代派的繪畫作品,想讓你體會到的,是一種直接由色彩、
圖形構成的視覺效果給觀看者直接帶來的情感上的衝擊!
如果我們硬要嘗試從裡面意淫出一些內容出來,就反而不得章法了。
偉大的印象派畫家莫奈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
“我希望我是天生的盲人,然後突然獲得了視覺,
然後馬上用畫筆記錄下來這直接的感覺。”這個就是用繪畫的方式來捕捉光影最直接的方式。
只不過現代派捕捉的不是光影,而是直指畫家的內心世界。用色彩把內心表達給觀眾看。
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了,音樂沒那麼幸運,發展的過程跟繪畫搞反了,
音樂是先抽象然後逐漸才開始具象,所以讓古典音樂顯得尤其晦澀。
實際上,作曲家在作XX調第幾交響曲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種情感,
甚至是哲學思想通過音樂的直接表達,並不一定要表達具體的事物、劇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有答案了,古典音樂怎麼聽“懂”?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懂,因為沒法“懂”。
作曲家只是純粹地在用音樂表達內心而已。你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好聽了,你覺得感動。
然後你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去了解曲子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
我們業餘愛好者,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進步”。
因為這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項工作,單純地去享受就好了。
我認為有一種聽音樂的辦法是最不得要領的。
因為古典音樂錯綜複雜,體系繁複,我們就會先下意識地把古典音樂當成一門學科,
既然已經當成了學科,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去探尋入門的方法。
可如果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簡直是緣木求魚。
我們之所以要對這些作曲家進行時期和主義的劃分,
恰恰是因為這些作曲家太豐富了,他們的音樂太博大精深,
我們必須要把它們簡化才能對我們的理解進行一個“Indication”,
這詞的感覺還真不好翻譯,大概的意思是“暗示”。
所以一定是在體會音樂,欣賞音樂的基礎上,“主義”什麼的作為一定的引導而已。
如果要把這個標籤和主義當成聖旨,當成指導思想,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就比方說貝多芬,有說他古典,有人說他浪漫,舒伯特也有人說他古典有人說他浪漫,
答案是什麼?其實根本無所謂。他們是古典還是浪漫不影響你欣賞他們的作品。
學院的研究,術語的發明,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對於音樂欣賞的門檻,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很大程度還會加深錯誤理解。
最後大家明白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了麼?問題出在懂上面,不出在聽上面,
正解是,不需要懂,因為不存在懂,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夠了!
那怎麼聽呢?因為古典音樂作品太豐富了,
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順序,打怪升級,循序漸進,就能更好地享受了。
以上就是嚴伯鈞對“如何聽懂古典音樂”這個問題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嚴伯鈞
轉載:得到
-------------
主旨:
古典音樂門檻那麼高,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聽懂古典音樂呢?
這裡的問題其實並不出在聽上面,出在“懂”上面。也就是說,什麼才是真正“懂”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作出很好的回答,因為作曲家很可能自己都不“懂”。
我們看一下繪畫領域,一副看上去只是一坨顏色,什麼都沒畫的抽象派作品,能賣出天價,
我們會疑惑這些繪畫的藝術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比方說最近特別火的趙無極的畫作《無極》系列作品,乍看上去就是一團顏色。
你可能看到一隻貓?他可能看到一輛汽車?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幅畫什麼都沒有畫,
畫家想表達的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或哲學思想。
所謂的現代派繪畫,並不是說他想畫一隻鳥,
但是又不想讓你看明白,要逗你玩,所以非要畫得跟一坨漿糊一樣來讓你猜。
如果我們硬要嘗試從裡面意淫出一些內容出來,就反而不得章法了。
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了,音樂沒那麼幸運,發展的過程跟繪畫搞反了,
音樂是先抽象然後逐漸才開始具象,所以讓古典音樂顯得尤其晦澀。
實際上,作曲家在作XX調第幾交響曲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種情感,
甚至是哲學思想通過音樂的直接表達,並不一定要表達具體的事物、劇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有答案了,古典音樂怎麼聽“懂”?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懂,因為沒法“懂”。
作曲家只是純粹地在用音樂表達內心而已。你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好聽了,你覺得感動。
然後你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去了解曲子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
我們業餘愛好者,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進步”。
因為這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項工作,單純地去享受就好了。
我認為有一種聽音樂的辦法是最不得要領的。
因為古典音樂錯綜複雜,體系繁複,我們就會先下意識地把古典音樂當成一門學科,
既然已經當成了學科,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去探尋入門的方法。
可如果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簡直是緣木求魚。
學院的研究,術語的發明,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對於音樂欣賞的門檻,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很大程度還會加深錯誤理解。
最後大家明白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了麼?問題出在懂上面,不出在聽上面,
正解是,不需要懂,因為不存在懂,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夠了!
這條音頻說的是:嚴伯鈞對“如何聽懂古典音樂“這個問題的看法。
嚴伯鈞是國內第一家音樂教育網絡平台“為藝”的創始人,古典音樂骨灰級愛好者。
90後,在美國布朗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中途輟學,回國做藝術創業。
前不久,在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做了一期代班主持,叫《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很多人聽了他對古典音樂空間、時間分佈的解讀之後,
都驚呼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過年了,古典音樂這個話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古典音樂要怎麼聽呢?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既然古典音樂門檻那麼高,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聽懂古典音樂呢?
這裡的問題其實並不出在聽上面,出在“懂”上面。也就是說,什麼才是真正“懂”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作出很好的回答,因為作曲家很可能自己都不“懂”。
我們看一下繪畫領域,一副看上去只是一坨顏色,什麼都沒畫的抽象派作品,能賣出天價,
我們會疑惑這些繪畫的藝術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比方說最近特別火的趙無極的畫作《無極》系列作品,乍看上去就是一團顏色。
你可能看到一隻貓?他可能看到一輛汽車?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幅畫什麼都沒有畫,
畫家想表達的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或哲學思想。
所謂的現代派繪畫,並不是說他想畫一隻鳥,
但是又不想讓你看明白,要逗你玩,所以非要畫得跟一坨漿糊一樣來讓你猜。
現代派的繪畫作品,想讓你體會到的,是一種直接由色彩、
圖形構成的視覺效果給觀看者直接帶來的情感上的衝擊!
如果我們硬要嘗試從裡面意淫出一些內容出來,就反而不得章法了。
偉大的印象派畫家莫奈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
“我希望我是天生的盲人,然後突然獲得了視覺,
然後馬上用畫筆記錄下來這直接的感覺。”這個就是用繪畫的方式來捕捉光影最直接的方式。
只不過現代派捕捉的不是光影,而是直指畫家的內心世界。用色彩把內心表達給觀眾看。
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了,音樂沒那麼幸運,發展的過程跟繪畫搞反了,
音樂是先抽象然後逐漸才開始具象,所以讓古典音樂顯得尤其晦澀。
實際上,作曲家在作XX調第幾交響曲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種情感,
甚至是哲學思想通過音樂的直接表達,並不一定要表達具體的事物、劇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有答案了,古典音樂怎麼聽“懂”?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懂,因為沒法“懂”。
作曲家只是純粹地在用音樂表達內心而已。你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好聽了,你覺得感動。
然後你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去了解曲子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
我們業餘愛好者,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進步”。
因為這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項工作,單純地去享受就好了。
我認為有一種聽音樂的辦法是最不得要領的。
因為古典音樂錯綜複雜,體系繁複,我們就會先下意識地把古典音樂當成一門學科,
既然已經當成了學科,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去探尋入門的方法。
可如果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簡直是緣木求魚。
我們之所以要對這些作曲家進行時期和主義的劃分,
恰恰是因為這些作曲家太豐富了,他們的音樂太博大精深,
我們必須要把它們簡化才能對我們的理解進行一個“Indication”,
這詞的感覺還真不好翻譯,大概的意思是“暗示”。
所以一定是在體會音樂,欣賞音樂的基礎上,“主義”什麼的作為一定的引導而已。
如果要把這個標籤和主義當成聖旨,當成指導思想,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就比方說貝多芬,有說他古典,有人說他浪漫,舒伯特也有人說他古典有人說他浪漫,
答案是什麼?其實根本無所謂。他們是古典還是浪漫不影響你欣賞他們的作品。
學院的研究,術語的發明,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對於音樂欣賞的門檻,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很大程度還會加深錯誤理解。
最後大家明白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了麼?問題出在懂上面,不出在聽上面,
正解是,不需要懂,因為不存在懂,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夠了!
那怎麼聽呢?因為古典音樂作品太豐富了,
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順序,打怪升級,循序漸進,就能更好地享受了。
以上就是嚴伯鈞對“如何聽懂古典音樂”這個問題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嚴伯鈞
轉載:得到
-------------
主旨:
古典音樂門檻那麼高,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聽懂古典音樂呢?
這裡的問題其實並不出在聽上面,出在“懂”上面。也就是說,什麼才是真正“懂”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作出很好的回答,因為作曲家很可能自己都不“懂”。
我們看一下繪畫領域,一副看上去只是一坨顏色,什麼都沒畫的抽象派作品,能賣出天價,
我們會疑惑這些繪畫的藝術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比方說最近特別火的趙無極的畫作《無極》系列作品,乍看上去就是一團顏色。
你可能看到一隻貓?他可能看到一輛汽車?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幅畫什麼都沒有畫,
畫家想表達的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或哲學思想。
所謂的現代派繪畫,並不是說他想畫一隻鳥,
但是又不想讓你看明白,要逗你玩,所以非要畫得跟一坨漿糊一樣來讓你猜。
如果我們硬要嘗試從裡面意淫出一些內容出來,就反而不得章法了。
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了,音樂沒那麼幸運,發展的過程跟繪畫搞反了,
音樂是先抽象然後逐漸才開始具象,所以讓古典音樂顯得尤其晦澀。
實際上,作曲家在作XX調第幾交響曲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種情感,
甚至是哲學思想通過音樂的直接表達,並不一定要表達具體的事物、劇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有答案了,古典音樂怎麼聽“懂”?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懂,因為沒法“懂”。
作曲家只是純粹地在用音樂表達內心而已。你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好聽了,你覺得感動。
然後你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去了解曲子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
我們業餘愛好者,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進步”。
因為這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項工作,單純地去享受就好了。
我認為有一種聽音樂的辦法是最不得要領的。
因為古典音樂錯綜複雜,體系繁複,我們就會先下意識地把古典音樂當成一門學科,
既然已經當成了學科,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去探尋入門的方法。
可如果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簡直是緣木求魚。
學院的研究,術語的發明,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對於音樂欣賞的門檻,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很大程度還會加深錯誤理解。
最後大家明白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了麼?問題出在懂上面,不出在聽上面,
正解是,不需要懂,因為不存在懂,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