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祝卓宏:精神醫學診治策略錯了
這條音頻說的是,祝卓宏在2016年關於精神疾病的三個思考。
祝卓宏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教授,
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也在央視擔任評論員。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各類精神“疾病”的終身患病率非常高,美國幾乎高達50%,
中國已經高達17.5%,而且是越來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說說我對精神疾病的三點思考。
第一,為什麼精神“病人”越來越多呢?
有一個觀點認為,精神病人越來越多,是因為精神醫學診治策略錯了。
大家也許不知道,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符合醫學上疾病的最基本標準。
因為診斷一種“疾病”要有明確的病因、病理改變、病程和轉歸才能成為疾病。
然而,目前所有的精神疾病都還沒有明確的病因或病理改變,
所以,目前所謂的精神疾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中國頒布的《精神衛生法》裡面,找不到“精神疾病”這個詞,而滿眼都是“精神障礙”。
也許這有點超出你的常識,大家都覺得精神病就是病,
連崔永元也覺得抑鬱症就是病,像感冒一樣,要吃藥。
當然,並不是說精神障礙就不需要藥物治療,
當症狀嚴重時,會影響身體功能或生命安全時,還是需要藥物治療的。
只是當你到醫院看病時,可能不會想著這個“病”與其他病的區別。
那“障礙”與“疾病”有什麼不同呢?
“障礙”是指一些症狀群,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綜合徵”,還達不到疾病的標準。
遺憾的是,大多數醫生都是把各類精神障礙當做精神疾病來治療,
甚至很多媒體在宣傳的時候,也都把“精神障礙”稱為“精神疾病”。
這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因為這導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預防策略都是為了消除各種心理症狀,一句話,都是為了治病。
甚至心理治療也是為了治病,我們常說的 “心病”還需“心藥”治,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種治病的策略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卻往往是無效的,
或者是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
第二,為什麼精神醫學的防治策略是無效的呢?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
認為心理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
因此各種防治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
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
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
語言是把雙刃劍,語言使人類有了文明成就,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
就是這個意思,這被稱為“認知融合”現象。
由於認知融合,會讓我們把頭腦裡的想法、想像當做事實,導致迴避行為。
例如經歷過車禍之後,頭腦裡經常想起車禍,就會害怕坐車而迴避坐車;
頭腦裡產生“可能會失敗”的念頭,就會避免嘗試探索;
頭腦裡想到“他人會嘲笑自己”就會迴避人群,等等。
僵化地按照語言規則行事就會導致各種情緒問題、行為問題。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就會有認知融合,
而有認知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裡的想法、念頭、想像。
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所以,消除痛苦的診治策略是無效的。
第三, 什麼才是有用的防治策略呢?
2004年海斯教授提出來一個嶄新的心理健康模型,即心理靈活性模型。
心理靈活性是什麼呢?它是指一個人能夠接納現實及身心反應而不是迴避,
覺察和解離頭腦裡融合的語言與語言指代的事物,充分接觸當下現實環境而不被頭腦左右,
為了價值和意義有意識地改變或堅持自己的行為。
基於這個模型,不再是把消除痛苦當做治療目的,而是幫助人們帶著痛苦追求價值和意義,
也就是“痛并快樂著”。基於這個模型建立的臨床干預方法,
就是接納承諾療法,英文縮寫為“ACT”,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致力於把這一方法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以上就是祝卓宏教授對精神疾病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祝卓宏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為什麼精神“病人”越來越多呢?
大家也許不知道,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符合醫學上疾病的最基本標準。
因為診斷一種“疾病”要有明確的病因、病理改變、病程和轉歸才能成為疾病。
然而,目前所有的精神疾病都還沒有明確的病因或病理改變,
所以,目前所謂的精神疾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中國頒布的《精神衛生法》裡面,找不到“精神疾病”這個詞,而滿眼都是“精神障礙”。
那“障礙”與“疾病”有什麼不同呢?
“障礙”是指一些症狀群,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綜合徵”,還達不到疾病的標準。
遺憾的是,大多數醫生都是把各類精神障礙當做精神疾病來治療,
甚至很多媒體在宣傳的時候,也都把“精神障礙”稱為“精神疾病”。
這種治病的策略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卻往往是無效的,
或者是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
2. 為什麼精神醫學的防治策略是無效的呢?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
認為心理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
因此各種防治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
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
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
語言是把雙刃劍,語言使人類有了文明成就,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
就是這個意思,這被稱為“認知融合”現象。
由於認知融合,會讓我們把頭腦裡的想法、想像當做事實,導致迴避行為。
例如經歷過車禍之後,頭腦裡經常想起車禍,就會害怕坐車而迴避坐車;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就會有認知融合,
而有認知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裡的想法、念頭、想像。
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所以,消除痛苦的診治策略是無效的。
3. 什麼才是有用的防治策略呢?
一個嶄新的心理健康模型,即心理靈活性模型。
心理靈活性是什麼呢?它是指一個人能夠接納現實及身心反應而不是迴避,
覺察和解離頭腦裡融合的語言與語言指代的事物,
這條音頻說的是,祝卓宏在2016年關於精神疾病的三個思考。
祝卓宏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教授,
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也在央視擔任評論員。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各類精神“疾病”的終身患病率非常高,美國幾乎高達50%,
中國已經高達17.5%,而且是越來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說說我對精神疾病的三點思考。
第一,為什麼精神“病人”越來越多呢?
有一個觀點認為,精神病人越來越多,是因為精神醫學診治策略錯了。
大家也許不知道,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符合醫學上疾病的最基本標準。
因為診斷一種“疾病”要有明確的病因、病理改變、病程和轉歸才能成為疾病。
然而,目前所有的精神疾病都還沒有明確的病因或病理改變,
所以,目前所謂的精神疾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中國頒布的《精神衛生法》裡面,找不到“精神疾病”這個詞,而滿眼都是“精神障礙”。
也許這有點超出你的常識,大家都覺得精神病就是病,
連崔永元也覺得抑鬱症就是病,像感冒一樣,要吃藥。
當然,並不是說精神障礙就不需要藥物治療,
當症狀嚴重時,會影響身體功能或生命安全時,還是需要藥物治療的。
只是當你到醫院看病時,可能不會想著這個“病”與其他病的區別。
那“障礙”與“疾病”有什麼不同呢?
“障礙”是指一些症狀群,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綜合徵”,還達不到疾病的標準。
遺憾的是,大多數醫生都是把各類精神障礙當做精神疾病來治療,
甚至很多媒體在宣傳的時候,也都把“精神障礙”稱為“精神疾病”。
這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因為這導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預防策略都是為了消除各種心理症狀,一句話,都是為了治病。
甚至心理治療也是為了治病,我們常說的 “心病”還需“心藥”治,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種治病的策略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卻往往是無效的,
或者是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
第二,為什麼精神醫學的防治策略是無效的呢?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
認為心理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
因此各種防治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
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
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
語言是把雙刃劍,語言使人類有了文明成就,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
就是這個意思,這被稱為“認知融合”現象。
由於認知融合,會讓我們把頭腦裡的想法、想像當做事實,導致迴避行為。
例如經歷過車禍之後,頭腦裡經常想起車禍,就會害怕坐車而迴避坐車;
頭腦裡產生“可能會失敗”的念頭,就會避免嘗試探索;
頭腦裡想到“他人會嘲笑自己”就會迴避人群,等等。
僵化地按照語言規則行事就會導致各種情緒問題、行為問題。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就會有認知融合,
而有認知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裡的想法、念頭、想像。
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所以,消除痛苦的診治策略是無效的。
第三, 什麼才是有用的防治策略呢?
2004年海斯教授提出來一個嶄新的心理健康模型,即心理靈活性模型。
心理靈活性是什麼呢?它是指一個人能夠接納現實及身心反應而不是迴避,
覺察和解離頭腦裡融合的語言與語言指代的事物,充分接觸當下現實環境而不被頭腦左右,
為了價值和意義有意識地改變或堅持自己的行為。
基於這個模型,不再是把消除痛苦當做治療目的,而是幫助人們帶著痛苦追求價值和意義,
也就是“痛并快樂著”。基於這個模型建立的臨床干預方法,
就是接納承諾療法,英文縮寫為“ACT”,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致力於把這一方法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以上就是祝卓宏教授對精神疾病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祝卓宏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為什麼精神“病人”越來越多呢?
大家也許不知道,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符合醫學上疾病的最基本標準。
因為診斷一種“疾病”要有明確的病因、病理改變、病程和轉歸才能成為疾病。
然而,目前所有的精神疾病都還沒有明確的病因或病理改變,
所以,目前所謂的精神疾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中國頒布的《精神衛生法》裡面,找不到“精神疾病”這個詞,而滿眼都是“精神障礙”。
那“障礙”與“疾病”有什麼不同呢?
“障礙”是指一些症狀群,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綜合徵”,還達不到疾病的標準。
遺憾的是,大多數醫生都是把各類精神障礙當做精神疾病來治療,
甚至很多媒體在宣傳的時候,也都把“精神障礙”稱為“精神疾病”。
這種治病的策略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卻往往是無效的,
或者是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
2. 為什麼精神醫學的防治策略是無效的呢?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
認為心理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
因此各種防治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
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
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
語言是把雙刃劍,語言使人類有了文明成就,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
就是這個意思,這被稱為“認知融合”現象。
由於認知融合,會讓我們把頭腦裡的想法、想像當做事實,導致迴避行為。
例如經歷過車禍之後,頭腦裡經常想起車禍,就會害怕坐車而迴避坐車;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就會有認知融合,
而有認知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裡的想法、念頭、想像。
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所以,消除痛苦的診治策略是無效的。
3. 什麼才是有用的防治策略呢?
一個嶄新的心理健康模型,即心理靈活性模型。
心理靈活性是什麼呢?它是指一個人能夠接納現實及身心反應而不是迴避,
覺察和解離頭腦裡融合的語言與語言指代的事物,
充分接觸當下現實環境而不被頭腦左右,
為了價值和意義有意識地改變或堅持自己的行為。
基於這個模型,不再是把消除痛苦當做治療目的,
為了價值和意義有意識地改變或堅持自己的行為。
基於這個模型,不再是把消除痛苦當做治療目的,
而是幫助人們帶著痛苦追求價值和意義,也就是“痛并快樂著”。
基於這個模型建立的臨床干預方法,就是接納承諾療法,英文縮寫為“ACT”,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致力於把這一方法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致力於把這一方法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