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內參-科學-地震有可能預警嗎

出處:專家:地震有可能預警嗎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8月9日7時27分,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
連續發生的地震引發了很多人的關心,大家紛紛在社交網絡上祈福,
希望知道更多的消息,以及自己可以提供什麼幫助。
同時,一個每次地震都會被提到的問題再次出現:地震有可能被預警嗎?

《澎湃新聞》採訪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理事
和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教授顧林生時,也問到了這個問題。
顧林生回答說:“關於災害預報要分情況。
我們現在做得比較好的是氣象災害的預報,還有泥石流的預報。
地震的預報,是全球都很難預報的。
現在還有一些誤解,其實並沒有地震預警,現在有的是地震速報,就是地震已經發生了。
地震的縱波傳播是一秒鐘6公里,橫波傳播是一秒鐘3公里,
所以這個時間差就告訴我們地震要來了,要做準備。目前,我國正在推廣這個技術。”

也就是說,地震不能預報,能做到的只是在地震發生後,
利用地震傳播的時間差,迅速傳遞地震發生了的消息,並做好準備。
因此,顧林生的觀點是,在不放棄對地震監測努力的同時,
“不能靠地震速報來防災,而是要建設堅固的空間結構,
比如保證住房和公共設施的安全,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顧林生說:“不能把災害預報當唯一的救命稻草,也不能太相信科技技術。
關鍵的還是人,不管是老百姓還是政府,如何培養應對災害的能力。
在面對災害時,如何能冷靜地對待和採取相應措施,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種能力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
摘要:
地震的預報,是全球都很難預報的。
現在還有一些誤解,其實並沒有地震預警,現在有的是地震速報,就是地震已經發生了。
地震的縱波傳播是一秒鐘6公里,橫波傳播是一秒鐘3公里,
所以這個時間差就告訴我們地震要來了,要做準備。

也就是說,地震不能預報,能做到的只是在地震發生後,
利用地震傳播的時間差,迅速傳遞地震發生了的消息,並做好準備。
因此,在不放棄對地震監測努力的同時,
“不能靠地震速報來防災,而是要建設堅固的空間結構,
比如保證住房和公共設施的安全,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不能把災害預報當唯一的救命稻草,也不能太相信科技技術。
關鍵的還是人,不管是老百姓還是政府,如何培養應對災害的能力。
在面對災害時,如何能冷靜地對待和採取相應措施,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種能力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