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內參-心理-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

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


遭遇挫折時,大多數人會來鼓勵你,勸你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哈佛大學講師蘇珊·大衛(Susan David)不太認同這種做法,
她在《情緒敏感力( Emotional Agility)》這本書裡表示,
雖然正向思考對人有益,但過度推崇或依賴,
反而容易讓人陷入“凡事只要往好處想,就能迎刃而解”的迷思裡。

蘇珊·大衛說,在正向思考的氛圍裡,
人們把負面情緒或想法看作有害物,只要有一絲不好的念頭,
直覺上就會讓自己別想那麼多,但是根據心理學研究,當人們越是想要抑制某個想法,
這個想法反而會更強烈地停留在腦海中,就像減肥的人強迫自己放棄喜愛的甜食,
最後卻連睡覺都夢到在大吃,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也是如此。

負面情緒或想法能夠反映出人們最重視的價值或事物。
蘇珊·大衛認為,比起一味地強調正向思考、忽視負面想法,
人們應該嘗試鍛煉自己的情緒敏感力,接受所有的思緒和情感。

她建議,
遇到負面情緒或想法時,可以通過以下四步找到與這些情緒共處的平衡點:
首先要正面面對這些情緒,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各種聲音,
並相信這些困境或負面情緒可以幫助我們;
然後,試著把自己和眼前的情緒分離,從客觀的角度觀察自我,
就像棋手通過俯瞰棋盤從“下一步”思維中跳脫出來一樣,了解到自己其實擁有更多可能性;
接著是分析自我,從負面想法中辨識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你不喜歡自己想出的點子被剽竊,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非常在意公平和公正;
最後要思考,為什麼這些價值觀對你來說很重要,
並根據它們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習慣或態度,逐步改善生活。


-----------------------
摘要:
雖然正向思考對人有益,但過度推崇或依賴,
反而容易讓人陷入“凡事只要往好處想,就能迎刃而解”的迷思裡。
比起一味地強調正向思考、忽視負面想法,
人們應該嘗試鍛煉自己的情緒敏感力,接受所有的思緒和情感。

可以通過以下四步找到與這些情緒共處的平衡點:
1. 正面面對這些情緒

 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各種聲音,並相信這些困境或負面情緒可以幫助我們。
2. 試著把自己和眼前的情緒分離,從客觀的角度觀察自我
 就像棋手通過俯瞰棋盤從“下一步”思維中跳脫出來一樣,
 了解到自己其實擁有更多可能性。
3. 分析自我,從負面想法中辨識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你不喜歡自己想出的點子被剽竊,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非常在意公平和公正。
4. 思考為何重視這些價值,並據此改善言行
 思考為什麼這些價值觀對你來說很重要,
 並根據它們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習慣或態度,逐步改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