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內參-經濟-周其仁:大師科斯的方法論

出處:周其仁:大師科斯的方法論


2013年以103歲高齡去世的經濟學羅納德·科斯,
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創者,一位大師級的學者。
科斯對很多中國經濟學家影響巨大,比如張五常。
正是科斯在1980年代力勸張五常離開美國,到香港大學教書。
因為科斯認為中國將發生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學課題。
科斯在晚年還曾在芝加哥大學組織過兩次關於中國經濟制度變革的研討活動。
科斯去世之前的最後一本書,也是同中國相關的,叫《變革中國》。

科斯在1991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有意思的是,讓科斯獲獎的交易費用等理論,其實是科斯在50多年前就已經提出的。
科斯在1937年,也就是27歲時,就寫出了堪稱經濟學最重要論文之一的《企業的性質》。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企業和組織之所以形成,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
只要存在組織內交易成本低於市場上交易成本的情況,就永遠有組織存在的必要。
而交易成本也界定了企業和組織的邊界。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也是科斯學說和科斯研究方法的推崇者。
周其仁教授曾經專門總結過科斯做研究的方法。
周教授的新書《產權與中國變革》把介紹科斯方法論的文章《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用作序言。

在其中,周其仁介紹了他自己體會到的三點科斯方法。
讀完之後,你會發現,這三點科斯的方法,
不僅適用於學者做研究,普通人也可以拿這個方法來不斷提升自己對事情的認知。


首先是,在真實世界裡尋找學問。
科斯的經濟學訓練主要是在商學院中完成的。
而商學院的特點是注重實例研究,也就是通過真實世界裡發生的故事來研究理論。
因此,科斯採用的是一種兩線學習方法,一線是理論,一線是實例。
可能正是這種方法讓科斯“碰”到了一個讓他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問題:
如果價格機制可以自動配置資源,為什麼還有不同的產業組織?

科斯沒有放過這個問題。儘管很多著名經濟學家都繞過了它。

周其仁教授說,他認為科斯後來自述時說過的一句話是問題的關鍵:
“我嘗試著從工廠和公司的辦公室,而不是從經濟學家們的著作裡找尋企業存在的理由。”

1932年,科斯利用倫敦經濟學院提供的旅遊獎學金,到美國去考察美國的企業組織。
科斯把大部分時間的都花在訪問工廠和採訪公司主管上,而只用了很少的時間去聽課。
科斯從工廠和公司的辦公室裡,發現了企業存在的理由,
而不是大學和其他經濟學家的書中。 1934年,回到英國,科斯寫下了草稿。 
1937年,這篇草稿基本沒怎麼修改就發表了,這篇文章就是《企業的性質》。


第二,重點調查問題的約束條件。
周其仁教授說:“真實世界五光十色,因此到真實世界裡求學問絕非一件易事。”
科斯在真實世界裡尋找學問的法門是:著重調查問題的現實約束條件。

這從科斯提出的問題就可以看出。
科斯在美國調查企業,他想要解答的問題是,市場中為什麼會存在企業,
既然經濟學理論已經說,價格機制可以最優化配置資源。
但是,科斯真正問出的問題是:
“企業在什麼條件下購買產品,在什麼條件下運用這些產品的要素來自己製造?”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調查企業存在於市場中的約束條件。

科斯寫文章喜歡用真實世界中真實發生的實例,不愛用想像世界中按照邏輯簡化過的虛例。
虛例的好處是容易處理,因為可以輕易改變,用得好,有助於說明復雜的理論。
但是,虛例的危險性在於,“可能完全不反映問題的現實條件”。
而在在真實世界中,任何條件的改變,都會引發人想像不到的其他改變。

實例的優勢是,它是真實世界中發生的案例的簡化。
不過,當真實世界裡的故事被簡化時,也有可能會將一部分重要的真實約束簡化掉。
因此,科斯不但偏愛用實例,還偏愛用經過自己調查得到的實例。
唯有自己親手調查過的,才知道哪些約束條件不能被簡化掉,
哪些即使經過簡化,也無損實例本身的真實性。


第三,把對實例的分析一般化
用真實世界中的實例的問題是,它畢竟是個案,很難回答其他問題。
這時候,就需要把從實例中得到的認識一般化,
得到對更大的真實世界裡的經濟制度、經濟組織和人的經濟行為的理解。

周其仁教授說,在科斯的企業研究中,
科斯不但調查了一批美國企業“在什麼情況下購買、在什麼情況下製造”的實例,
而且把各個不同的現實情況一般化為下面這個判定:
“如果企業為購入要素自己製造而支付的費用,
低於它直接從事產品買賣的費用,企業就製造;反之,企業則購買”。
這個一般性判定就是思維上的一躍,
科斯從裡面提煉出了一個可以用來解釋更廣大世界中的企業行為的經濟學概念:交易費用。
這就可以用來解釋普遍的問題了。

以上就是周其仁教授總結的經濟學大師科斯的研究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參考來源:《產權與中國變革》
作者:李翔


-----------------------------
摘要:
科斯在1937年,也就是27歲時,就寫出了堪稱經濟學最重要論文之一的《企業的性質》。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企業和組織之所以形成,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
只要存在組織內交易成本低於市場上交易成本的情況,就永遠有組織存在的必要。
而交易成本也界定了企業和組織的邊界。
這裡舉三點科斯的方法,不僅適用於學者做研究,
普通人也可以拿這個方法來不斷提升自己對事情的認知。
1. 在真實世界裡尋找學問
 科斯採用的是一種兩線學習方法,一線是理論,一線是實例。
 可能正是這種方法讓科斯“碰”到了一個讓他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問題:
 如果價格機制可以自動配置資源,為什麼還有不同的產業組織?
 科斯後來自述時說過的一句話是問題的關鍵:
 “我嘗試著從工廠和公司的辦公室,而不是從經濟學家們的著作裡找尋企業存在的理由。”
 1932年,科斯利用倫敦經濟學院提供的旅遊獎學金,到美國去考察美國的企業組織。
 科斯把大部分時間的都花在訪問工廠和採訪公司主管上,而只用了很少的時間去聽課。
 科斯從工廠和公司的辦公室裡,發現了企業存在的理由,
 而不是大學和其他經濟學家的書中。 1934年,回到英國,科斯寫下了草稿。
 1937年,這篇草稿基本沒怎麼修改就發表了,這篇文章就是《企業的性質》。
2. 重點調查問題的約束條件
 虛例的危險性在於,“可能完全不反映問題的現實條件”。
 而在在真實世界中,任何條件的改變,都會引發人想像不到的其他改變。
 實例的優勢是,它是真實世界中發生的案例的簡化。
 不過,當真實世界裡的故事被簡化時,也有可能會將一部分重要的真實約束簡化掉。
 因此,科斯不但偏愛用實例,還偏愛用經過自己調查得到的實例。
 唯有自己親手調查過的,才知道哪些約束條件不能被簡化掉,
 哪些即使經過簡化,也無損實例本身的真實性。
3. 把對實例的分析一般化
 用真實世界中的實例的問題是,它畢竟是個案,很難回答其他問題。
 這時候,就需要把從實例中得到的認識一般化,
 得到對更大的真實世界裡的經濟制度、經濟組織和人的經濟行為的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