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內參-學習-手機隨身影響認知

出處:手機隨身影響認知



發表在美國《消費者研究協會雜誌》的一份報告介紹了一項新研究成果,
報告稱只要你把智能手機放在桌旁,或者同一間屋子裡,
手機就會吸引你的注意力甚至影響你的認知能力。
即使你不用手機,把它放包裡或者把調成靜音甚至關機,
你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會不知不覺受到干擾。

這項研究以及報告是由阿德里安·沃德(Adrian Ward)做出,
他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名心理學家。
他說:“通常,在不同情況下,事物的重要性各不相同。
但有些東西,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總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比如你的名字。
手機扮演的角色也很類似,手機似乎總是像你的名字一樣和你形影不離。
這種聯繫之緊密可能超過你手頭正在做的任何事。”

在研究中,沃德把500名本科生分成兩組,進行記憶力和注意力的實驗。
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一些參與者將手機調成靜音,然後把手機放包里或者桌上。
其他參與者則把他們包括手機在內的所有隨身物品放在測試的房間外面。
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一些學生將手機放在桌上、包里或者測試房間外面,
就像第一個實驗一樣。但是要求另外一些學生無論把手機放哪兒,都把手機關機。

在兩個實驗中,把手機放在房間外的學生在測試中都表現最好,他們也覺得測試比較簡單。
但是在隨後的採訪中,他們認為這是因為手機不在身邊的原因。
實際上,在整個研究過程當中,
幾乎沒有學生認為自己在測試中成功或失敗與手機在不在身邊有關,
也幾乎沒有人認為自己在測試中發揮失常。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奧本海默(Daniel Oppenheimer)表示,
手機的這種效應在其他誘發物不是手機的實驗中也經常看到。
雖然他沒有親自參與上述研究,但是他的研究也是關注數字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幾年前,他和他的同事發現,
學生用手做筆記比用電腦做筆記,聽課效率更高,知識記得更牢。


-----------------
摘要:
“通常,在不同情況下,事物的重要性各不相同。
但有些東西,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總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比如你的名字。
手機扮演的角色也很類似,手機似乎總是像你的名字一樣和你形影不離。
這種聯繫之緊密可能超過你手頭正在做的任何事。”

只要你把智能手機放在桌旁,或者同一間屋子裡,
手機就會吸引你的注意力甚至影響你的認知能力。
即使你不用手機,把它放包裡或者把調成靜音甚至關機,
你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會不知不覺受到干擾。

附帶而提,學生用手做筆記比用電腦(電子產品)做筆記,聽課效率更高,知識記得更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