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內參-商業-國家企業面對的挑戰

出處:國家企業面對的挑戰


《石油即政治: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與美國權力》這本書,
講了一個典型的國家企業要面對的各種情況。從這本書中,
我們能看到一個國家企業面對的挑戰。
這些挑戰,因為公司本身的龐大,已經遠遠超出了商業範疇。

不同於多數公司,埃克森美孚最大的挑戰,不是競爭對手帶給它的壓力。
雖然包括殼牌、英國石油和中石油中石化在內的公司,
都會在爭奪上游的開採資源上同埃克森美孚有競爭。
但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已經建立起自己的優勢和打法。
最大的挑戰也不是行業中的顛覆性創新帶來的。
因為儘管新能源總是被寄予厚望,但是,除非政府大規模補貼,
太陽能、風能這些替代能源都不會對埃克森美孚最基礎的業務的石油造成威脅。
而且,像埃克森美孚這樣的公司,其實也都在研究這些替代能源。
一旦技術達到改變的臨界點,它們就可以重金大舉進入。
這家公司面對的挑戰是什麼?

首先,來自環境保護的挑戰。
這種挑戰包括像綠色和平組織這樣的機構對埃克森美孚持之以恆的批評。
埃克森美孚被挑選出來作為首要打擊目標,因為它規模龐大,
也因為它對氣候變化的強硬態度。這種挑戰也包括政府和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變化。
埃克森美孚自身也資助了很多科學家去研究氣候問題。
它想要證明的是,科學在對待全球變暖的問題上是有分歧的,全球變暖本身需要證明。
估計很少會有公司被視為地球的敵人吧,但埃克森美孚是。

其次,來自本國政府的挑戰
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埃克森美孚的一位高層曾抱怨:
“我們感覺自己才像是總統候選人,因為兩黨候選人都在不停提及我們的名字。”
譴責埃克森美孚讓美國人多付了油錢,成為政治家為自己拉票的說辭。
奧巴馬更是提出,要“終結石油時代”。這也正常。
要知道,埃克森美孚正是從洛克菲勒創辦的標準石油公司中拆分出來的。
標準石油為什麼會被拆分?因為它已經大到了沒有商業上的對手,政府變成了它的對手。

第三是大眾民意的挑戰
一位民主黨議員說,埃克森美孚的利潤已經“超越了道德的邊界”。
石油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產品,像電一樣,影響到每個家庭,但卻掌握在私人公司手中。
這家私人公司還以巨額利潤著稱。也難怪大眾對這家公司會有情緒。
埃克森美孚董事會中來自大學、零售和電信行業的董事,曾經對公司的公眾形象憂心忡忡。
但它的傳奇CEO李·雷蒙德卻對此很不屑。李·雷蒙德說過:
“實際上,除了加油站,我們的其他產品,原油、天然氣、化工產品,
公眾根本接觸不到。”因此,李·雷蒙德說,
如果埃克森美孚的目標是提升公眾聲譽,那還不如乾脆關於所有的加油站,
變成一家悶聲發大財的工業公司,就像杜邦公司一樣。

第四是反全球化和地緣政治。
雷克斯·蒂勒森是埃克森美孚的前CEO,現在的美國國務卿,
他曾經說,自己相信技術變革最終會顛覆石油產業和世界能源經濟。
這些技術變革包括電池技術的突破、生物技術的突破,更經濟有效的太陽能技術,
或者幾種技術的結合。但是,這一切都不會很快發生。
埃克森美孚當然會被意外事件或遊戲規則的改變打亂步伐,
但是,“地緣政治才是全球能源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相比於各種可替代能源,埃克森美孚更為擔心的是,
在世界上一些動盪國家和地區發生的針對石油公司的勒索、綁架以及海盜行為。
在埃克森美孚的總部,
公司的首席政治風險分析師每年都會修訂一次公司自己繪製的全球政治風險分析圖。
政治分析圖上,會用紅色、藍色和黃色分別標明不同國家面對的內部政治風險。
這幅地圖上也會標明全球海盜和類似犯罪行為的發生地。
但是,石油公司尋找石油儲備的壓力,又會讓它們迫不及待要進入各種存在石油的地區。

第五是在能源問題上的國家民族主義。
具體而言就是,包括中東和非洲的一些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
逐漸開始把石油視為國家資源,不能讓像埃克森美孚這種西方大石油公司來開採。
即使像埃克森美孚這樣的公司原先在這些國家或地區曾經簽訂過開採合同,
隨著政權的變更,也都會發生變化。它們不能像埃克森美孚一樣,
僅僅把石油開採視為一個簡單的商業問題,而是視作跟國家主權和國家尊嚴相聯繫的問題。

第六個挑戰是人權問題
進入像尼日利亞、赤道幾內亞、乍得這樣的非洲國家,石油公司面對的困境就是,
它必然要同政府合作才能取得開採許可。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石油公司會面對一個道義上的困境:
它是在用石油收入資助一個獨裁政府嗎?
它需要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在非常時期發生的一些災難性事情負責嗎?
一些非政府組織和名人會對埃克森美孚施加壓力,
讓他們保證開採石油帶給所在國的收入,必須用於改善民生和基礎建設,
但問題的關鍵是,埃克森美孚說了也不算,還是得當地政府來做這些事。

能力越大,不僅責任越大,挑戰也越大。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國家企業要面對的挑戰。
那些想要成為國家企業的巨頭公司,
在未來,也必然會面對這些今天看來很不可思議的挑戰。




---------------------------------
摘要:
最大的挑戰也不是行業中的顛覆性創新帶來的。
因為儘管新能源總是被寄予厚望,但是,除非政府大規模補貼,
太陽能、風能這些替代能源都不會對埃克森美孚最基礎的業務的石油造成威脅。
而且,像埃克森美孚這樣的公司,其實也都在研究這些替代能源。
一旦技術達到改變的臨界點,它們就可以重金大舉進入。
這家公司面對的挑戰是什麼?
1. 環境保護的挑戰 
2. 本國政府的挑戰
 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埃克森美孚的一位高層曾抱怨:
“我們感覺自己才像是總統候選人,因為兩黨候選人都在不停提及我們的名字。”
 譴責埃克森美孚讓美國人多付了油錢,成為政治家為自己拉票的說辭。
 奧巴馬更是提出,要“終結石油時代”。這也正常。
 要知道,埃克森美孚正是從洛克菲勒創辦的標準石油公司中拆分出來的。
 標準石油為什麼會被拆分?因為它已經大到了沒有商業上的對手,政府變成了它的對手。
3. 大眾民意的挑戰
 石油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產品,像電一樣,影響到每個家庭,但卻掌握在私人公司手中。
 這家私人公司還以巨額利潤著稱。也難怪大眾對這家公司會有情緒。
4. 反全球化和地緣政治
 雷克斯·蒂勒森是埃克森美孚的前CEO,現在的美國國務卿,
 他曾經說,自己相信技術變革最終會顛覆石油產業和世界能源經濟。
 這些技術變革包括電池技術的突破、生物技術的突破,更經濟有效的太陽能技術,
 或者幾種技術的結合。但是,這一切都不會很快發生。
 相比於各種可替代能源,埃克森美孚更為擔心的是,
 在世界上一些動盪國家和地區發生的針對石油公司的勒索、綁架以及海盜行為。
 在埃克森美孚的總部,
 公司的首席政治風險分析師每年都會修訂一次公司自己繪製的全球政治風險分析圖。
 政治分析圖上,會用紅色、藍色和黃色分別標明不同國家面對的內部政治風險。
 這幅地圖上也會標明全球海盜和類似犯罪行為的發生地。
 但是,石油公司尋找石油儲備的壓力,又會讓它們迫不及待要進入各種存在石油的地區。
5. 能源問題上的國家民族主義
 具體而言就是,包括中東和非洲的一些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
 逐漸開始把石油視為國家資源,不能讓像埃克森美孚這種西方大石油公司來開採。
6. 人權問題
 進入像尼日利亞、赤道幾內亞、乍得這樣的非洲國家,石油公司面對的困境就是,
 它必然要同政府合作才能取得開採許可。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石油公司會面對一個道義上的困境:
 它是在用石油收入資助一個獨裁政府嗎?
 它需要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在非常時期發生的一些災難性事情負責嗎?
 一些非政府組織和名人會對埃克森美孚施加壓力,
 讓他們保證開採石油帶給所在國的收入,必須用於改善民生和基礎建設,
 但問題的關鍵是,埃克森美孚說了也不算,還是得當地政府來做這些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