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內參-藝術-馬東:娛樂沒有高下之分

出處:馬東:娛樂沒有高下之分


米未傳媒創始人馬東在視頻節目《十三邀》第二季裡接受了作家許知遠的採訪。
米未傳媒曾製作《奇葩說》等多檔知名綜藝節目。
許知遠說,他覺得今天這個時代有一個粗鄙化的傾向,
或者說人們不嚮往精緻文化,並且問馬東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馬東回答說,那要看這個粗鄙化是相對於什麼,或者說我們是不是曾經精緻化過。
 “在1949年之前,中國人的識字率沒有超過5%,從文明整個進程來說都沒有,
所以今天我們看待所有我們所說的文化和傳承,
透過千年曆史煙霧的,都是那5%的人留下來的。他們是認字的人,他們就是人中的精英。
我舉例子,活字印刷,或者活字印刷之前的刻板印刷,
板工是不識字的,所以才有板與板之間的很多謬誤。
識字是一個非常奢侈的事情,而歷史是由這些人寫的,因為歷史是靠文字傳下來的。
如果一個社會一直只有5%的識字率,而且還能夠穿過歲月煙塵,你當然看到的都是精緻的。
但是我們不能把它誤認為那是世界的真相,因為其實世界是那95%的人是主體。”

馬東說:
“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5%的人有願望積累知識,了解過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著,在生活。
只是這95%的人今天都有了一個自媒體的權利,而且有了技術通道。
所以他們的聲音被你看到了。”

馬東認為,
娛樂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娛樂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文化其實是沉澱的結果。
文化從來都不是目的,文化是一個結果,
把文化當做目的去追求,是崇高的,但卻是本末倒置的。
京劇很美,但是梅蘭芳和程硯秋就是(今天的)劉德華和周杰倫。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娛樂、形式,本質上都一樣。
李白那個時代人人寫詩,因為科舉核心就是寫詩,考的就是寫詩,
只要你認字你就寫詩,只是李白更好,
所以留到了今天,但是不是人人都是李白,而人們對李白,對柳永的喜愛,
跟人們今天對高曉鬆的喜愛沒有差異。”


--------------------------
摘要:
許知遠說,他覺得今天這個時代有一個粗鄙化的傾向,
或者說人們不嚮往精緻文化,並且問馬東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馬東回答說,那要看這個粗鄙化是相對於什麼,或者說我們是不是曾經精緻化過。
“在1949年之前,中國人的識字率沒有超過5%,從文明整個進程來說都沒有,
所以今天我們看待所有我們所說的文化和傳承,
透過千年曆史煙霧的,都是那5%的人留下來的。他們是認字的人,他們就是人中的精英。
我舉例子,活字印刷,或者活字印刷之前的刻板印刷,
板工是不識字的,所以才有板與板之間的很多謬誤。
識字是一個非常奢侈的事情,而歷史是由這些人寫的,因為歷史是靠文字傳下來的。
如果一個社會一直只有5%的識字率,而且還能夠穿過歲月煙塵,你當然看到的都是精緻的。
但是我們不能把它誤認為那是世界的真相,因為其實世界是那95%的人是主體。”

“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5%的人有願望積累知識,了解過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著,在生活。
只是這95%的人今天都有了一個自媒體的權利,而且有了技術通道。
所以他們的聲音被你看到了。”

娛樂是沒有高下之分的。“娛樂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文化其實是沉澱的結果。
文化從來都不是目的,文化是一個結果,
把文化當做目的去追求,是崇高的,但卻是本末倒置的。

京劇很美,但是梅蘭芳和程硯秋就是(今天的)劉德華和周杰倫。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娛樂、形式,本質上都一樣。
李白那個時代人人寫詩,因為科舉核心就是寫詩,考的就是寫詩,
只要你認字你就寫詩,只是李白更好,
所以留到了今天,但是不是人人都是李白,而人們對李白,對柳永的喜愛,
跟人們今天對高曉松的喜愛沒有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