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得到-科學-趙思家:神經科學三個新進展

出處:趙思家:神經科學三個新進展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2016年神經科學領域值得回顧的三件事。

趙思家是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的在讀博士,《大腦使用指南》的作者。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她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
寫了她認為2016年神經科學值得回顧的三件事。


在過去一年,神經科學領域最值得一說的,
應該是2016年7月,美國華盛頓大學神經科學家們,繪製出有史以來最精確的大腦地圖
這版大腦地圖,根據大腦皮層的結構、功能和區域間連接的情況,
將大腦的兩個半球分成了180個特定的區域,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區域是首次被查明並記錄的。
如果把大腦比喻成地球,這些大腦區域就像是一個個國家,不僅有清晰的國境線,
也有獨有的民族文化。這次發現,相當於找到了之前從未記錄過的新大陸。

同時,科學家也發現,雖然每個人都有這180個區域,
但每個人的每個區域都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這些細微的不同,會不會是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源頭呢?
比如說,我們都很關心的,天才和常人的大腦到底有什麼不同?
又比如,從臨床角度來講,人與人之間的大腦差異和疾病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了這份大腦地圖,我們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或許就能有更準確的答案了。



第二個值得一提的是發生在2016年11月份的事兒。
科學家給一隻癱瘓的猴子,安裝了一個腦機交互系統,讓這隻猴子成功地重新行走了
這隻猴子的頸椎中段受到了損傷,所以它的整條右腿完全癱瘓了。
科學家在猴子的大腦頂端,也就是控制運動的大腦皮層區域,安裝了一個讀取器,
能讀取和大腿活動相關的神經信號。
同時,在猴子的尾椎上,安裝了接收器和可以產生神經信號的電極。
當位於大腦的讀取器接收到“活動右腿”的信號時,
讀取器將這個信號無線傳遞到尾椎的電極上,
電極便會產生可以刺激右腿肌肉的信號,這樣右腿就可以運動了。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提出了這個設計。
說起來,就是讓本需要沿著脊椎傳遞的信號,通過WIFI傳遞罷了。但說起容易做起來很難。
其實我沒有想到2016年就能夠看到它在猴子上取得成功。
但大家聽到這裡也不要盲目地認為,立馬就可以讓癱瘓的人類病患站起來。
從猴子到人類,雖然已經不遠了,但還是需要耐心等待。


說了兩個很厲害的科學突破之後,再說一個冷知識。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世界通用的語言。
即使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拿起樂器,我們也能通過曲調來產生共鳴。
除了音樂所帶來的情緒反應,我們對“悅耳”的定義也是共通的。
音樂家們用這些特徵,來譜寫帶有不同情緒的樂曲。
比如,和諧的音樂一般聽起來是愉快的、喜氣洋洋的。
而不和諧的音往往有相反的效果,可以說不諧和的音會讓大腦感到意外,
這會讓曲調有種“緊張感”。

那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覺得“悅耳”呢?為什麼人類有這樣的共通性?
去,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是天生的,
有些音樂或者曲調聽起來就是悅耳,有些聽起來就是不悅耳。
但這種普遍性會不會是因為有話語權的科學家們,本身都是聽西方音樂長大的,
而且參加實驗或者測試的人,也都是聽著西方音樂長大的。
可是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的群體。
有一個人類學家在南美亞馬遜,找到了一個超級封閉的小村莊,
當地人從沒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這個人類學家和一名神經科學家跨界合作,
設計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最後他們發現,
你聽到音樂或者曲調悅不悅耳,是由你從小到大所聽的音樂所決定的。

以上就是2016年神經科學領域值得回顧的三件事,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趙思家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大腦地圖
 在過去一年,神經科學領域最值得一說的,
 應該是2016年7月,美國華盛頓大學神經科學家們,繪製出有史以來最精確的大腦地圖。
 這版大腦地圖,根據大腦皮層的結構、功能和區域間連接的情況,
 將大腦的兩個半球分成了180個特定的區域,

 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區域是首次被查明並記錄的。
 如果把大腦比喻成地球,這些大腦區域就像是一個個國家,不僅有清晰的國境線,
 也有獨有的民族文化。這次發現,相當於找到了之前從未記錄過的新大陸。
 同時,科學家也發現,雖然每個人都有這180個區域,
 但每個人的每個區域都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這些細微的不同,會不會是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源頭呢?
 有了這份大腦地圖,我們或許就能有更準確的答案了。
2. 腦機交互系統
 科學家給一隻癱瘓的猴子,安裝了一個腦機交互系統,讓這隻猴子成功地重新行走了。
 這隻猴子的頸椎中段受到了損傷,所以它的整條右腿完全癱瘓了。
 科學家在猴子的大腦頂端,也就是控制運動的大腦皮層區域,安裝了一個讀取器,
 能讀取和大腿活動相關的神經信號。
 同時,在猴子的尾椎上,安裝了接收器和可以產生神經信號的電極。
 當位於大腦的讀取器接收到“活動右腿”的信號時,
 讀取器將這個信號無線傳遞到尾椎的電極上,
 電極便會產生可以刺激右腿肌肉的信號,這樣右腿就可以運動了。
 但大家聽到這裡也不要盲目地認為,立馬就可以讓癱瘓的人類病患站起來。
 從猴子到人類,雖然已經不遠了,但還是需要耐心等待。
3. 悅耳的定義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世界通用的語言。
 即使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拿起樂器,我們也能通過曲調來產生共鳴。
 除了音樂所帶來的情緒反應,我們對“悅耳”的定義也是共通的。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覺得“悅耳”呢?為什麼人類有這樣的共通性?
 過去,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是天生的,
 有些音樂或者曲調聽起來就是悅耳,有些聽起來就是不悅耳。
 但這種普遍性會不會是因為有話語權的科學家們,本身都是聽西方音樂長大的,
 而且參加實驗或者測試的人,也都是聽著西方音樂長大的。
 可是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的群體。
 有一個人類學家在南美亞馬遜,找到了一個超級封閉的小村莊,
 當地人從沒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這個人類學家和一名神經科學家跨界合作,
 設計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最後他們發現,
 你聽到音樂或者曲調悅不悅耳,是由你從小到大所聽的音樂所決定的。

❤得到-醫健-王寧:大眾健身的三個誤區

文章出處:王寧:大眾健身的三個誤區

這條音頻來說說,王寧發現的大眾健身的三個誤區。

王寧是Keep創始人。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專門撰寫文章,分析了大眾健身過程裡經常遇到的三個誤區,下面來分享一下。

2016年可以說是大眾健身爆發的一年。
大家剛開始健身時常會走不少彎路,就連我自己創業前摸索著減肥時都沒能倖免。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經歷,啟發了我組織專業的團隊做出Keep來幫大家科學有效地健身,
現在我和我的團隊把發現的三個最普遍存在的誤區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誤區:能做到“A4”腰、“反手摸肚臍”就是好身材。
對好身材的嚮往和焦慮,是2016年健身人群最普遍的心態之一。

這一年出現了很多為好身材貼標籤的網絡熱點。
比如“反手摸肚臍”、“A4腰”、“鎖骨放硬幣”等等,
它們似乎成了好身材的客觀標準,吸引了好多人參與,包括明星。

這些遊戲很好玩兒,但如果你真的把它當作好身材的標準就有點天真了。
就比如“反手摸肚臍”,看起來是在衡量腰夠不夠細,
但其實和手臂長度、肩關節靈​​活性都有很大關係。還有鎖骨能放硬幣的人,
也可能瘦到腿和別人胳膊一般粗。這其實算不上大眾審美中的好身材,甚至可能是個病人。

健身人群經常聽到衡量身材好不好的指標,還有BMI,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
經常會有人問,為啥我算出來是標準體重,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很胖。
因為BMI更多是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指標,
看你是不是胖到了影響健康的程度,跟具體身材怎麼樣關係不大。

其實身材好不好是個比較主觀的事兒,
如果真要指標,一捲皮尺就夠了,就是量三圍:胸圍、腰圍、臀圍。

這三個圍度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完美數字,更主要是看腰圍和臀圍的比例,也就是腰臀比。
你可以估算下,用自己的腰圍除以臀圍,如果女生腰臀比在0.7左右,男生在0.8左右,
差不多可以認為這個身材是比較和諧、符合大眾審美的。
如果女生超過0.8,男生超過0.9,不僅不好看,
也說明你的脂肪囤積嚴重,有健康風險,去體檢多半有“三高”。

所以,希望大家去關注更有價值的指標,通過它去判斷和記錄你身體的改變。


第二個誤區:練出好身材你就能脫單。
我們在Keep收到過很多用戶的反饋,
發現相當一部分女生減肥是因為失戀,比這些女生更多的男生練肌肉是為了撩妹。
很多人可能有一種錯覺,
覺得異性特別在乎身材,練出好身材就馬上能找到男朋友或女朋友。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在Keep和海邊,
平時讓你可以撩起衣服秀八塊腹肌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當然,有很多人開始健身後,有了新的感情。
但是這些人最讓人心動的並不一定是身材特別好,而是通過健身傳達出來的生活態度:
更加自律、自信、積極、有趣。
比如有個姑娘失戀了,天天自怨自艾,為了走出陰影,
去健身房舉鐵、打拳,漸漸成了習慣,身材和心情都越來越好,
還去國外讀設計,打算做自己的設計品牌,整個人完全不一樣了。
後來,她遇到了更好的人,還寫下了她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這是我們更喜歡看到的事,因為失戀或者為了脫單開始健身的朋友,
漸漸在健身過程中找到了純粹的樂趣,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不管你是不是還單著,都會更幸福。


第三個誤區:追求效率變成了追求速成。
2016年,網絡上關於健身的內容和工具變得越來越多。

面對海量的信息,“見效快”的方法總是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大部分信息都在傳達“跟著我的方法練,瘦得更快瘦得更多”這樣的感覺,
大家都在互相比拼“健身效率”。

我們也在努力幫助大家找到盡可能高效的健身方法,少走彎路,
但還是要提醒,你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因為健身對身體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不管是減肥、增肌還是你想跑馬拉松,都沒辦法速成。

就拿減肥舉例,可能每個人都想一個月減十斤,
來個脫胎換骨、揚眉吐氣,但每週減掉體重的百分之一就是很理想的速度了。
也就是說,如果你200斤,可以一周減2斤,一個月減8斤。
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過慢容易放棄,過快容易反彈,還有健康風險。

所以,網上流行的21天減肥法、蘋果牛奶減肥法、
還有承諾一個月減二十斤的小廣告統統不靠譜,
減的多半是水,分分鐘反彈。減肥也不一定要挨餓,吃得對,邁開腿才是王道。

至於增肌,多做力量訓練,保持熱量盈餘,
縣條一定會越來越好,但要讓人驚豔的那種效果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

健身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即使是先進的健身器械,
再厲害的教練也不成,平時多了解些健身常識,
不要和任何人比賽,就不至於在各種不靠譜的“高效健身法”出現時失去判斷力。

以上就是王寧和Keep團隊對於大眾健身誤區的分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王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能做到“A4”腰、“反手摸肚臍”就是好身材。(X)
 這一年出現了很多為好身材貼標籤的網絡熱點。
 比如“反手摸肚臍”、“A4腰”、“鎖骨放硬幣”等等,
 它們似乎成了好身材的客觀標準,吸引了好多人參與,包括明星。
 這些遊戲很好玩,但如果你真的把它當作好身材的標準就有點天真了。
 就比如“反手摸肚臍”,看起來是在衡量腰夠不夠細,
 但其實和手臂長度、肩關節靈​​活性都有很大關係。還有鎖骨能放硬幣的人,
 也可能瘦到腿和別人胳膊一般粗。

 這其實算不上大眾審美中的好身材,甚至可能是個病人。

 健身人群經常聽到衡量身材好不好的指標,還有BMI,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
 但因為BMI更多是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指標,
 看你是不是胖到了影響健康的程度,跟具體身材怎麼樣關係不大。
 如果真要指標,一捲皮尺就夠了,就是量三圍:胸圍、腰圍、臀圍。
 這三個圍度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完美數字,更主要是看腰圍和臀圍的比例,也就是腰臀比。
 你可以估算下,用自己的腰圍除以臀圍,如果女生腰臀比在0.7左右,男生在0.8左右,
 差不多可以認為這個身材是比較和諧、符合大眾審美的。
 如果女生超過0.8,男生超過0.9,不僅不好看,
 也說明你的脂肪囤積嚴重,有健康風險,去體檢多半有“三高”。
2. 練出好身材你就能脫單(X)
 最讓人心動的並不一定是身材特別好,而是通過健身傳達出來的生活態度:
 更加自律、自信、積極、有趣。
 漸漸在健身過程中找到了純粹的樂趣,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不管你是不是還單著,都會更幸福。
3. 追求效率變成了追求速成(X)
 我們也在努力幫助大家找到盡可能高效的健身方法,少走彎路,
 但還是要提醒,你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因為健身對身體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不管是減肥、增肌還是你想跑馬拉松,都沒辦法速成。
 所以,網上流行的21天減肥法、蘋果牛奶減肥法、
 還有承諾一個月減二十斤的小廣告統統不靠譜,
 減的多半是水,分分鐘反彈。減肥也不一定要挨餓,吃得對,邁開腿才是王道。
 至於增肌,多做力量訓練,保持熱量盈餘,
 線條一定會越來越好,但要讓人驚豔的那種效果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
 健身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即使是先進的健身器械,
 再厲害的教練也不成,平時多了解些健身常識,

 不要和任何人比賽,就不至於在各種不靠譜的“高效健身法”出現時失去判斷力

❤得到-讀書-樊登:讀書給我帶來的認知突破

文章出處:樊登:讀書給我帶來的認知突破


這條音頻給你盤點一下樊登2016年讀過的書。

樊登是“得到”訂閱專欄《樊登速讀》的作者,“樊登讀書會”的發起人,前央視節目主持人。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給我們獨家盤點了他在2016年讀過的書,下面跟你分享一下。

以前在媒體工作的時候每到年底都要搞個盤點,
和過去的一年依依惜別,奔赴新的更火熱的一年。
我的2016年幾乎就是在讀書裡度過的,所以今天就來個2016讀書之最的大盤點吧。

我讀過最具啟發意義的一本書是《指數型組織》。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都是死於線性思維,而蘋果和谷歌都勝在指數型思維。

當年,摩托羅拉非要發射77顆衛星籠罩全球,
因為他們算過一筆賬,一個機站的建設成本要十萬美元,想要覆蓋全球太貴了!
還不如狠狠心花個100億美元發射77顆衛星。這就叫銥星計劃。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之後的幾年裡,地面機站的成本在以指數級下降,
就跟當時所有與計算能力有關的科技產品一樣。
摩托羅拉用線性思維的預測花光了投資人的錢,倒下了。

可諾基亞還在繼續著線性思維的錯誤。
他們花了82億美金,
買了一個靠在地裡埋傳感器收集地理信息的公司,以為可以在地圖時代高枕無憂。
結果谷歌花了11億美金買了一家以色列的公司,一個沒有什麼重資產,
只有5000萬智能手機用戶的公司。
他們收集的地理信息是來自每個用戶的手機。高下立判,指數型想法再次完胜。


接下來登場的uber,airbnb,特斯拉,小米,
無一不是利用大量外部的槓桿資產撬動整個行業的指數型組織。
書中把指數型組織的特徵歸結了11條,在我看來四條就夠了:
一是要有一個偉大的願景;
二是要用精益創業的方法做實驗;
三是運營邊際成本為零的數據和信息;
四是使用外部人力和資產。
悟性高的看到這裡就去創業了,還沒明白的找本書來看看,或者等著聽我講。


我2016年看過最開腦洞的書是《未來簡史》
儘管看《人類簡史》的時候已經感嘆了一次了,但那次是為了作者的總結歸納能力。
這次則完全不同,這次的感嘆是為了作者強大的前瞻性和基於邏輯的想像力。
整個人類進化的歷史就是一部算法進化史。
人類之所以是萬物之靈長,是因為一直沒有一個東西比人的大腦算的還快。
但當阿爾法狗能夠打敗李世石,當科學家可以準確的預測你頭腦中的下一個念頭的時候,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腦,只是一個算法。
我們的情感、意義、自由意志這些人文主義的概念都只是可以被替代的算法。

於是你把開車的決策權交給無人駕駛,
把健康的決策權交給沃森博士,最終把投票權交給谷歌。
因為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也更了解環境。
就像沒有靈魂的汽車無情地替代有靈魂的馬一樣,我們也會全面被機器替代。
人類在20年內將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越來越多的無用人口的問題。
趕緊打算一下吧,據說考古工作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因為沒有公司有動力研發這麼小眾的機器人。
而且,在五十年之內,人還有可能實現永生。兄弟們,再堅持一下!


當然,重要的書少不了個人修養的方面。
最讓我有收穫的突破是《春秋》顧頡剛先生的國史講話。
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搞明白中國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選擇了華夏文明。
這一段民族的童年就在春秋。鄭伯克段於鄢,管鮑之交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
宋襄之仁短期稱霸,晉文公承諾退避三舍,秦穆公與晉文公爭霸,楚莊王問鼎中原,
三家分晉與陳氏代齊,最終吳越相爭,越王勾踐稱霸。
自此,春秋時代結束,開啟戰國時代。這樣一梳理,是不是清晰多了?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誕生了孔子和老子,形成了華夏文明。

每一次給我帶來認知突破的感受,我都想分享給你。
希望你可以和我一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以上就是樊登的2016年讀書大盤點,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樊登
轉載:得到

-------------
主旨:
2016年,我讀過最具啟發意義的一本書是《指數型組織》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都是死於線性思維,而蘋果和谷歌都勝在指數型思維。
當年,摩托羅拉非要發射77顆衛星籠罩全球,
因為他們算過一筆賬,一個機站的建設成本要十萬美元,想要覆蓋全球太貴了!
還不如狠狠心花個100億美元發射77顆衛星。這就叫銥星計劃。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之後的幾年裡,地面機站的成本在以指數級下降,
就跟當時所有與計算能力有關的科技產品一樣。
摩托羅拉用線性思維的預測花光了投資人的錢,倒下了。
可諾基亞還在繼續著線性思維的錯誤。
他們花了82億美金,
買了一個靠在地裡埋傳感器收集地理信息的公司,以為可以在地圖時代高枕無憂。
結果谷歌花了11億美金買了一家以色列的公司,一個沒有什麼重資產,
只有5000萬智能手機用戶的公司。
他們收集的地理信息是來自每個用戶的手機。高下立判,指數型想法再次完胜。

我2016年看過最開腦洞的書是《未來簡史》
儘管看《人類簡史》的時候已經感嘆了一次了,但那次是為了作者的總結歸納能力。
這次則完全不同,這次的感嘆是為了作者強大的前瞻性和基於邏輯的想像力。
整個人類進化的歷史就是一部算法進化史。
人類之所以是萬物之靈長,是因為一直沒有一個東西比人的大腦算的還快。
但當阿爾法狗能夠打敗李世石,當科學家可以準確的預測你頭腦中的下一個念頭的時候,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腦,只是一個算法。
我們的情感、意義、自由意志這些人文主義的概念都只是可以被替代的算法。
於是你把開車的決策權交給無人駕駛,
把健康的決策權交給沃森博士,最終把投票權交給谷歌。
因為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也更了解環境。
就像沒有靈魂的汽車無情地替代有靈魂的馬一樣,我們也會全面被機器替代。
人類在20年內將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越來越多的無用人口的問題。
趕緊打算一下吧,據說考古工作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因為沒有公司有動力研發這麼小眾的機器人。
而且,在五十年之內,人還有可能實現永生。兄弟們,再堅持一下!

當然,重要的書少不了個人修養的方面。
最讓我有收穫的突破是《春秋》,顧頡剛先生的國史講話
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搞明白中國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選擇了華夏文明。
這一段民族的童年就在春秋。鄭伯克段於鄢,管鮑之交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
宋襄之仁短期稱霸,晉文公承諾退避三舍,秦穆公與晉文公爭霸,楚莊王問鼎中原,
三家分晉與陳氏代齊,最終吳越相爭,越王勾踐稱霸。
自此,春秋時代結束,開啟戰國時代。這樣一梳理,是不是清晰多了?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誕生了孔子和老子,形成了華夏文明。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得到-音樂-嚴伯鈞:古典音樂的市場在中國

文章出處:嚴伯鈞:古典音樂的市場在中國


這條音頻說的是嚴伯鈞對古典音樂未來市場的展望。

嚴伯鈞是國內第一家音樂教育網絡平台“為藝”的創始人,古典音樂骨灰級愛好者。
 90後,在美國布朗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中途輟學,回國做藝術創業。
前不久,在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做了一期代班主持,叫《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很多人聽了他對古典音樂空間、時間分佈的解讀之後,
都驚呼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過年了,古典音樂這個話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給我們獨家撰寫了《古典音樂的未來市場在中國》這篇文章,下面跟你分享一下。


我以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每次去到一個歐美文化名城,
都要去當地著名的音樂廳去聽音樂會,
至今已經基本把世界上的著名音樂廳全部聽了一個遍。
於是就發現一個現象:去聽音樂會的幾乎全是老年人,很少看到當地的年輕人。
即使波士頓音樂會學生票的票價是成人票的五分之一,還是沒有多少年輕人去聽。
而在中國如果去聽音樂會,比方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主要是兩部分人群來聽,
一部分是家長帶著孩子去聽,另外一部分就是看著像是大學生年紀的年輕人。


從這個現象就看出:
古典音樂的未來市場真的應該在中國,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是未來二十年、三十年最有消費力的群體,
在青年時代打下的文化選擇基礎會直接引導他們在今後的人生當中的消費分配,
比方說對音響的購買、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對孩子樂器才能的培養等等。

為什麼這麼肯定呢?
因為現在國外音樂廳的老年人,其實就是從他們年輕時候開始聽古典音樂的。
西方世界在二戰之後滿目瘡痍,戰爭的傷痛無處不在,人們迫切需要用音樂來撫慰自己。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西方世界不僅迎來了嬰兒潮,還迎來了古典音樂的黃金時代。
這批嬰兒潮出生的嬰兒,聽音樂的習慣和需求一直伴隨著他們,直到現在變成了老人。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中國也是有的,但不是音樂會,而是廣場舞。
似乎我們父母那一輩,也就是50到60年代這輩人,年輕的時候都非常流行舞廳,
像迪斯科,蹦迪是他們經常去的,後來就再也沒有人去了。
原因是當年在舞廳蹦迪的小伙子小姑娘現在年紀大了,
開始跳起了跳廣場舞,現在跳廣場舞的和當年蹦迪的其實是同一撥人。


為什麼在中國去聽音樂會的年輕人多呢?我認為有三個大的原因。
最直接的是經濟原因,這個很簡單,因為中國經過了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
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以及足夠多的年輕的中產階級。
相對於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在文化上,精神上追求的消費比例會顯著高出一大截,
自然對於音樂文化類消費的總量就會增大,所以對於古典音樂的需求在客觀增加。
而歐美發達國家的發展已經平緩很多年,不會與先前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比例有太大差別。


第二個是文化原因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受教育程度,從整體上遠遠超過上一代,想要追求更高的文化供養,
自然而然就會對古典音樂這樣內容豐富、形式高雅的藝術趨之若鶩。
而且因為古典音樂是西方的東西,還有一定的新鮮感和高端感。


最後一個我稱之為人口原因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每一代人對文化的審美都是有差異的。
比如說,我們這代人喜歡周杰倫的曲風,而上一代人更多喜歡的是老歌,
他們批評周杰倫歌詞都念不清楚,我們討厭他們的老歌老土,彼此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但這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去聽音樂會來說就是一個機會,
因為上一代人不聽,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才會更加要去欣賞,
說到底可能還是有一些叛逆的因素在裡面。更何況,在如今文化水平相對落後的情況下,
我們要追求海外先進的東西,那麼古典音樂就是一個最好的載體。
其實國外也一樣,因為國外的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聽了很多古典音樂,
所以跟我們同輩的歐美人也要跟他們的上一代不一樣,
他們更加喜歡重金屬,喜歡搖滾,喜歡流行音樂。


以上就是嚴伯鈞對未來古典音樂市場的分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嚴伯鈞
轉載:得到

-----------------
主旨:
為什麼在中國去聽音樂會的年輕人多呢?
1. 經濟原因
 這個很簡單,因為中國經過了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
 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以及足夠多的年輕的中產階級。
 相對於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在文化上,精神上追求的消費比例會顯著高出一大截,
 自然對於音樂文化類消費的總量就會增大,所以對於古典音樂的需求在客觀增加。
 而歐美發達國家的發展已經平緩很多年,不會與先前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比例有太大差別。
2. 文化原因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受教育程度,從整體上遠遠超過上一代,想要追求更高的文化供養,
 自然而然就會對古典音樂這樣內容豐富、形式高雅的藝術趨之若鶩。
 而且因為古典音樂是西方的東西,還有一定的新鮮感和高端感。
3. 人口原因
 每一代人對文化的審美都是有差異的。
 比如說,我們這代人喜歡周杰倫的曲風,而上一代人更多喜歡的是老歌,
 他們批評周杰倫歌詞都念不清楚,我們討厭他們的老歌老土,彼此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但這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去聽音樂會來說就是一個機會,
 因為上一代人不聽,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才會更加要去欣賞,
 說到底可能還是有一些叛逆的因素在裡面。更何況,在如今文化水平相對落後的情況下,
 我們要追求海外先進的東西,那麼古典音樂就是一個最好的載體。
 其實國外也一樣,因為國外的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聽了很多古典音樂,
 所以跟我們同輩的歐美人也要跟他們的上一代不一樣,
 他們更加喜歡重金屬,喜歡搖滾,喜歡流行音樂。

❤得到-心理-朱建軍:中國心理學界一件大事

朱建軍:中國心理學界一件大事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朱建軍認為中國心理學界在2016年發生的一件大事。
朱建軍是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教授,意像對話心理療法的創立者。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我認為中國心理學界2016年的一件大事,
是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成立了一個“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
這個學組的成立不是很引人注意,只是在西部遙遠的新疆開了個學術研討會,
在會上宣布了一下它的成立。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成立為什麼是一件大事呢?
我認為這昭示著中國心理學的一個轉變的開始,甚至可以看作是中國心理學的開始。


我個人認為,中國心理學的過去,實際上一直沒有完全獨立。
新中國成立之前,心理學只不過是一些優秀的個人,在學習國外的心理學基礎上,
自己做出了很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作為一個學術團體的整體而存在。
新中國成立後,一度用蘇聯的巴甫洛夫取代了其他所有的心理學家,
唯蘇聯的心理學馬首是瞻。
之後中蘇交惡,巴甫洛夫也被趕出中國,中國心理學一度被取締。 
1979年以後,心理學再度被引入,30多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附屬於歐美的心理學而發展,基本上是唯美國的心理學馬首是瞻。


有些心理學家,到今天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
數學並沒有所謂美國數學,也沒有什麼中國數學,只有數學。
物理學也沒有什麼歐洲物理和中國物理的區分。
所以他們認為心理學也是一樣,不需要區分美國和中國。

但是我個人認為,心理學和數學、物理學、生物學並不一樣。
因為心理學不僅僅是腦科學,不僅僅是研究人的“硬件”,也不僅僅是認知科學,
不僅僅是研究那些基礎的認識方式,那隻相當於電腦的彙編語言。
心理學要研究的,
是不同文化中可能在根本上就不一樣的心理活動方式,或者可以比作不同的軟件。
在某些層面,也許根本沒有全世界相同的心理。
美國人研究的那些心理效應,不管有多麼科學的外衣,也不管用了多麼精密的統計,
也常常不過是招幾十個美國人做做試驗,然後就得出來一個結論。


有些心理學人認為,中國人的心理未必和美國人有什麼本質區別。
他們覺得,沒有什麼中國的心理現象,是用美國的心理學解釋不了的。
雖然說如果我們一定用美國的心理學解釋,也許大多數都能解釋得了。
但是即使如此,那種解釋未必是最中國的“好的解釋”。
我把他們的話稍微改動一下形式來問,就顯現出問題所在了。
 “有什麼事情,是用美國英語不能說出來的嗎?”
當然,可能多數人一生所需要說的話,都可以用英語表達。
但是,這並不能說中文就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為用中文說話,並且生活,所經歷的人生,和美國人的思維以及感受方式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沒有找到中國心理學,
那麼也許從“精神的物種”角度看,一種文化物種將會有衰滅的危險。


我個人認為,出於晚清落後的社會原因,
至今中國學界有一種對西方特別是對美國學術的迷信,
這種迷信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我們謙虛地學習,
但也有個壞處,就是可能會阻礙我們學術的獨立思考。

心理學界之中,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的研究者,
可能對文化的不同感受更真切,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也應運而生。
這個學組的成立,顯示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心理學家,對中國文化中心理的特性有了關注。
因此,中國心理學可能即將開始不追隨其他國家,而只追隨問題。
所以我認為這個學組的成立是一件大事。


當然,這個事情最終能不能成為大事,
不取決於今年的成立大會,而取決於與會或者未與會的中國心理學家的未來的工作。
這個領域的發展中,也有很多危險,比如有些人也許固步自封地研究中國,
割斷了和全世界心理學研究的聯繫,
甚至有人會把心理學研究江湖化,變成無科學精神的招搖撞騙。
但是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活在危險中,只有死人才絕對不會遇到生命危險,
不論如何,中國文化心理學作為整體出生了,活著,就是值得慶祝的大事。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朱建軍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國心理學的過去,實際上一直沒有完全獨立。
新中國成立之前,心理學只不過是一些優秀的個人,在學習國外的心理學基礎上,
自己做出了很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作為一個學術團體的整體而存在。
新中國成立後,一度用蘇聯的巴甫洛夫取代了其他所有的心理學家,
唯蘇聯的心理學馬首是瞻。之後中蘇交惡,
巴甫洛夫也被趕出中國,中國心理學一度被取締。
1979年以後,心理學再度被引入,30多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附屬於歐美的心理學而發展,基本上是唯美國的心理學馬首是瞻。
有些心理學家,到今天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
數學並沒有所謂美國數學,也沒有什麼中國數學,只有數學。
物理學也沒有什麼歐洲物理和中國物理的區分。
所以他們認為心理學也是一樣,不需要區分美國和中國。

但是我個人認為,心理學和數學、物理學、生物學並不一樣。
因為心理學不僅僅是腦科學,不僅僅是研究人的“硬件”,也不僅僅是認知科學,
不僅僅是研究那些基礎的認識方式,那隻相當於電腦的彙編語言。
心理學要研究的,
是不同文化中可能在根本上就不一樣的心理活動方式,或者可以比作不同的軟件。
在某些層面,也許根本沒有全世界相同的心理。
美國人研究的那些心理效應,不管有多麼科學的外衣,也不管用了多麼精密的統計,
也常常不過是招幾十個美國人做做試驗,然後就得出來一個結論。

出於晚清落後的社會原因,
至今中國學界有一種對西方特別是對美國學術的迷信,
這種迷信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我們謙虛地學習,
但也有個壞處,就是可能會阻礙我們學術的獨立思考。
心理學界之中,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的研究者,
可能對文化的不同感受更真切,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也應運而生。
這個學組的成立,顯示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心理學家,對中國文化中心理的特性有了關注。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羅輯語音-人際-春節酒桌倖存指南

文章出處:春節酒桌倖存指南


語音:
昨天我在熊太行的《關係攻略》專欄裡看到一篇文章是教你春節怎麼在酒席上擋酒的。
哎呀!那是一整套工夫。
其中就談到,中國人在人際關係上有三大必殺技
1. 大,大過年的,當然你可以說什麼大國慶的,大端午節的等等,
 總之就是讓你放棄的原則和稀泥。
2. 來都來了,這是讓你認倒霉繼續交錢。
3. 大家都不容易,這是讓大家各讓一步避免爭吵。
你發現沒有?這三大必殺技本質上都是混淆是非,讓你凡事別較真。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中國人的文化劣根性,我倒是覺得。
把看問題的主因點從單純的是非轉換到特定的人際關係上,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獨有智慧。


------------------
文章:春節酒桌倖存指南
敲黑板:

1. 酒精依賴是一種精神疾病,一般來說這種人早晨就要喝,不喝手抖。
 不要和這種人喝酒,你和他的風險都會很高。
2. 不喝酒只要給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就好了,對方不體諒,責任在他
3. 酒量練不出來,是基因決定的
4. 想讓所有人滿意,是人際關係中的取死之道

春節的酒局,除了家庭聚會,基本上是同學聚會,個別同鄉聚會或者戰友聚會。
同學聚會雖然沒有拿下某客戶之類的目的,卻很容易出慘烈的酒局。
在中國北方這種情況特別明顯,
有些人一聽說聚會就要頭疼,今天我就給大家送上這篇酒桌自保指南。


*****
1 記住:只要你不想喝,就可以不喝
和商務宴請、公司聚會不同,同學聚會屬於“無領導聚會”,
酒桌上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負責人,不存在有人出題目、下命令給你,
你不喝酒也不會失去什麼。只要你不想喝,你就可以不喝的。

有人說:面子問題,推脫不開。
那我就要跟你說,如果你被別人的不當要求所綁架,對方當然是粗魯無禮的,
但更大的問題,出在你身上。你想讓所有人滿意,這是人際關係當中的取死之道。

想所有人說你好,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
你是個成年人,社會也不是春田花花幼稚園,
有人想看你的笑話,有人想你死,你也要讓他們滿意?

所以,這個應對之策簡單,那就是:
如果你覺得我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喝酒就是瞧不起你,那我今天就要瞧不起你了。

但是這話不能直接說,會被人說粗魯。
我們中國人說話跟包包子似的,恨不得一口下去離餡兒還有30厘米,
我們不挑戰這樣的傳統。我們要把“不喝”兩個字,藝術而溫柔地說出來,不傷和氣。

我從開關係攻略開始,就跟大家分享過一個重要的原則:
做事不要怕套路,套路一點都不俗。

魯迅先生也玩套路,他住在上海,有個人來訪,不認識,也不是一路人。
魯迅跟他夫人說:“說我不在。”
回了兩次,這人盯著魯迅下車回家,然後去砸門,魯迅還讓夫人說自己不在。
“你騙我啊,我看著他進家了的!”
夫人只好回魯迅說,他說看你進家了。
“我說我不在,那是對他客氣,讓他走!”
說自己不在,就是套路。
砸破別人精心準備的套路,那就是這個砸場的人不懂事,而不是精心準備套路的不懂事。

你只要精心準備好藉口就夠了。
誰不體諒,誰就是蠢貨,你不要去委屈自己,把自己陷入危險。


*****
2 藉口要提前想,打好預防針
為了準備藉口,從聚會時間敲定的那一天開始,你就要趕緊做準備功課。

大多數聚會都發動於微信群,時間是除夕之前敲定的,
所以最好是大家在討論的時候,你就發兩個紅包暖暖場,同時提前給同學們打個預防針:
“最近有什麼什麼的困擾,那天恐怕沒法喝酒,請大家體諒。”

要早點跟同學打招呼,尤其是女同學,或者同樣怕喝酒的男同學們,
事先跟他們說,我怕他們幾個人喝酒太兇,回頭咱們互相託著點吧。

大家都會答應的,回頭一上桌,有一位說,咱們盡量少喝點,
身體不行的同學別喝了什麼的。幾個人一起相應,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實在不行,還有中國人三大必殺技的:
“大過年的”,
一般來說,把這四個字放在你說話的開頭,對方就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搶先用這四個字,不然你就落在下風了!

另外兩大必殺技是:“來都來了”(勸大家認倒霉交錢用)、
“都不容易”(勸大家不要爭吵用)。和這兩樣相比,
“大過年的”是使用時空限制技,但是威力強大。

用出來是這個效果:
“大過年的,大家都少喝點兒。”

“你看咱們漂亮的文藝委員說得對啊。”


******
3 教你三個靠譜藉口
藉口要先交代,現在比較靠譜的藉口如下:
(1)造人計劃
 其實準備生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藉口,
 尤其是今年的政策,全面放開了二孩計劃,即使有一個孩子也可以說:準備生老二。

 如果有人對你說:“沒事,我當時準備要孩子的時候老喝酒,這不現在也好好的?”
 這種人一般都是對自己智力相當自負,但其實愚昧、不體貼的人。
 你就趕緊說一句:“咳,你們兩口子聰明,我從小數學就不好,
 我要是喝高了造人,那我家老二得傻成什麼樣。”

 如果你是個詼諧的人,還可以自黑一句:
 “就這我們還好久懷不上呢!就差去莆田醫院通通了,笑什麼笑!不許笑!”
 如果早早鋪墊了說自己生老二有困難,明年還可以用生老二這個藉口。
(2)器官病變
 如果你不忌諱在正月說自己有病,心臟病、高血壓、肝臟、胃部的病變
 也可以用來做藉口,大多數說得出理由和細節的身體原因都能被同學接受。
 不要上了酒桌再現編理由,要事先鋪墊。

 如果你用胃病、肝病、良性腫瘤血壓高等藉口逃避喝酒,那請嚴格執行忌口,
 你編造的病不許吃肉,那你就不能吃肉,你編的病不能吃魚,那就不要吃魚。
 盡量避免扮演痛風病患者,因為這種人不能吃大部分的肉、肉湯、海鮮、魚類、香菇
 基本上就告別主菜了。
 記好你這個病號的人設,因為這些病很少一年能好,
 下次你還得用它,記得別把病記錯了。
 如果你要參加好幾個酒局,記得用一樣的藉口,
 因為你不同階段的同學之間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聯繫。
 如果你不喝酒,就一個局都別喝,
 如果被朋友們知道你在一個局喝酒另外一個沒喝,你就失信於人了。
(3)宗教信仰
 如果你平時就轉一些仁波切和堪布的言語,時不時祝福觀音菩薩生日快樂,
 那這個藉口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如果你有念珠或者手串就更好了,
 有中式褂子也可以套一件,盡量達到修行人的效果。
 
 和裝病的情況差不多,裝信眾也要非常麻煩。
 大多數的居士持戒只戒殺生,可以吃三淨肉。
 宗教的事情說起來麻煩,總之如果你要用信仰為藉口,
 就不要碰鵪鶉、鴿子、整條的魚、所有的蝦和整隻的雞、兔、乳豬,
 同時不碰任何有蔥蒜韭菜的菜品。
 尤其不要吃黑魚、狗和大雁,這三樣叫“三厭”和大小蔥大小蒜和韭菜的五葷合起來,
 就是“八戒”。豬悟能的名字就是從這裡來的。


*****
4 這四個藉口就不要說啦
(1)酒精過敏
 大多數愛喝酒的人無法理解酒精過敏的痛苦,
 他們只是希望你忍著喝點,這個詞還被認為非常嬌氣。
(2)減肥
 減肥的人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宴席上,這是最弱的一個藉口。
(3)開了車
 和公司裡一起吃飯或者宴請客戶的話,一般會留一個人開車,
 但是無領導的這種飯局,一般大家不能容忍開車這種藉口,
 一般一說出來就會被打回去:“叫個代駕! ”有不客氣的還會懟一句:“就你有車嗎?”
(4)老婆不讓
 有這句你就死定了。這句話是想買醉的人說的,誰要是覺得生活不幸福想把自己灌醉,
 說這句準沒錯,20分鐘之後你就可以大著舌頭、無所畏懼地控訴你的婚姻質量了。
 如果你真要裝一個妻管嚴,那就裝得像一點。
 我是見過一個妻管嚴,說到老婆不讓的時候,人都站起來了,
 就跟戰爭片裡的國軍軍官一樣,提到蔣校長就要磕後腳跟立正。
 那天有人逼這個妻管嚴喝酒,妻管嚴想了想,跪下了。
 “現在不跪,回家要跪一夜,”他說,“不如跪兄弟們好了。”
 我是第一次見到躲酒這麼下本兒的,不過從此之後確實再也沒人叫他喝酒了,
 大家也沒有記恨他,是當一個笑話說的。
 當然他的崗位比較特殊,在他們公司裡是管網絡和電腦的。
 他那個崗位就一個人,永遠都不可能被提升的。


*****
5 小心瘋狂勸酒的人,他可能有病
勸酒的人是大家畏之如虎的人,你們要注意觀察,
有的勸酒的同學是職業性地把你當客戶了。
還有的人自己愛喝,喝一點酒就要開始瘋狂勸酒。
如果是後者,他可能是一個酒精依賴患者。

敲黑板了!

酒精依賴是一種相當可怕的精神疾病,早晨就要開喝,不然就會手抖,
每天至少一斤白酒或者相應的其它酒。
酒精依賴會帶來嚴重的人格改變,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危險。
大多數中國人對精神病學毫無了解,只是把酗酒後打媳婦的人歸結為暴脾氣,
其實很多人是需要送進去戒斷的。

我以前在大學裡當班主任,
班裡有個同學就是酒精依賴,休學治療的時候又喝上了,酒後不幸失足溺死在了水裡。
其實不喝酒的時候他是個很好的朋友,但在他休學之前,
他酒後的無法控制的胡鬧已經把所有的同學和朋友都得罪光了。

你的同學裡如果有喝得急又猛、要酒喝、耍酒瘋、逼著你喝酒的人,很可能也是這樣的人。
陪著他喝,你一定會輸。如果有這樣的傢伙,就不要喝酒。
如果同學們想喝點小酒開心一下,就根本不要叫這樣的人。

喝完酒之後他可能會傷人,但更多的可能會傷害自己,凍死在街頭,或者死於窒息。
如果是跟你聚會後他出了意外,你們所有喝酒的人都要賠錢(許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判決),
而且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有人說不叫他聚會,那不是放棄了朋友嗎?
有些人是要放棄的,要遠離他們,你沒法救他們,他們會把你拖死的。
真正的為友之道,是勸他少喝點,以及告訴他的家人帶他去醫院查查
(這個提議出來你會心安很多,但你們可能會從此不再是朋友了)。


*****
6 酒桌上有領導怎麼辦
有領導的場合,如果領導想讓你喝,你堅決不喝也是可以的。
有人會覺得,領導會因此處處給你小鞋穿,就大錯特錯了。
你領導是喜歡酒量高的,這沒問題。

但是領導同樣也會喜歡一米八大高個的男生,和一米一大長腿的女生。
你不是大高個或者大長腿,你的領導會仇視你嗎?
他把你招進來的時候就知道你個這麼高、腿這麼長了。
同樣,酒量也不是練出來的,全看基因。

所謂練酒,無非是讓自己的身體習慣於承受損害罷了。

就好像小學期末考試的附加題,領導會把酒量當附加分,你不會做,考個95分就可以了,
別為了衝擊一個110分,結果正卷沒檢查,得了80多。

此外,腦子正常的領導根本不會因為你不喝酒就給你小鞋穿。
如果你家裡有背景,託人來這單位,你不喝酒他也不敢把你怎麼樣;
如果你是一個幹活兒的好手,那他還要用你,
更不會因為你不喝酒,就把你弄掉,那樣的話誰給他幹活兒呢?

你要鬥爭的根本就不是你的領導,而是你的一種妄念:
如果我委屈自己喝酒,領導就會喜歡我。

最後再叮囑一句:
自己對酒不要饞,一定要控制住。

早點跟酒桌上的人請假之後,那天千萬不要聽人蠱惑倒一杯,
否則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你不光會被喝倒在地,還會成為一個說話不算話的人。

❤得到-醫建-云無心:健康飲料的迷思

文章出處:云無心:健康飲料的迷思


這條音頻說的是云無心對2016年出現的所謂健康飲料的看法。

云無心是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吃的真相》系列文集的作者,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為我們獨家提供了《健康飲料的迷思》這篇文章。下面我們就把他的這篇文章跟你分享。

2016年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飲料行業出現了一個大新聞:
澎泉思藍寶集團以17億美元收購了一個叫做BAI的飲料品牌。
澎泉思藍寶集團雖然不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那麼有名,但在飲料行業也是舉足輕重。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他們排到四百多位,對於一個飲料企業,也是非常難得了。

被收購的這個BAI,成立只有數年,產品是一系列叫做“抗氧化浸出物”的飲料。
它的賣點是“100%純天然”、“每瓶5大卡熱量”。
低熱量和純天然,是注重健康的消費者對於飲料最大的期望。 
BAI只是抓住了這個趨勢,在短短的幾年間,年銷售額就達到了4億美元左右。
澎泉思藍寶集團出價17億美元收購,被許多人認為是超過了BAI的實際價值。
但對於澎泉思藍寶集團來說,BAI的品牌在他們的經營體系下能夠進一步擴張,
這是他們願意以大溢價收購的根本原因。


這個被如此看好的產品,到底裡面是什麼東西呢?
在成分表中,水之外最多的成分是這個品牌特有的複合甜味劑,
其實就是赤蘚醇和甜菊糖的混合。在它之後,有濃縮果汁、天然香精、
幾種有機酸以及咖啡和茶的提取物。
因為這些成分排在甜味劑之後,可以推測出含量都很低。
這種飲料,其實就是加了甜味劑和一些香精的水。
只不過,所用的甜味劑是天然提取物,香精也是消費者熟知的提取物,
於是整個產品就可以宣稱“100%純天然”。

實際上,它的味道並不怎麼樣,兩種甜味劑的組合甜味依然也不純正。
它的每瓶容量是10盎司,約530毫升,零售價格每瓶2美元左右,不算很貴,但也不便宜。
但是,“抗氧化劑”、“100%純天然”和“每瓶5大卡”,還是為它贏得了許多追隨者。


另一個例子是蘇亞果汁。這個產品的賣點是冷榨蔬果汁,
宣稱一瓶蘇亞來源於多少棵蔬菜、多少個水果,而且採取冷榨工藝,
保留了蔬果的營養成分。 “蔬菜”、“水果”、“冷榨”,也是迎合了消費者對健康的期望,
獲得了高端消費者的追捧。出現四五年,銷售額就近億美元。

實際上,“多少棵蔬菜”、“多少個水果”這只是原料,
而榨汁只是獲取了其中一小部分營養成分,尤其是蔬菜,其實大部分都留在渣中被丟棄了。
經過榨汁,很大一部分抗氧化劑被氧化,營養又進一步損失。
而榨出來的汁味道並不好,又需要加入大量的糖來補救。
當然,為了避免“添加糖”的標註,他們採用的是濃縮蘋果汁。
這樣的一個產品,其實就是從一大堆營養優越的蔬菜水果中,丟棄大部分營養成分,
獲取一小部分,再通過蘋果汁中的糖來改善風味。
一方面並非消費者想像的那麼健康,另一方面又造成了食物的巨大浪費。


這大概反應了食品行業的運作方式。
消費者期望什麼,生產者就迎合什麼,
但是生產者提供的只是字面上符合消費者期望的產品,
而實質內容可能與消費者的期望相去甚遠。
但是,大多數消費者並沒有能力去分辨實質內容,再加上生產者刻意引導,
讓許多人相信:他們提供的,就是目前人們所說的“健康食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食品、健康飲料是順理成章的需求。
不過,什麼是“健康食品”,消費者的期望往往是盲目的,或者說不求甚解的人云亦云。


在中國,這種現象更為嚴重。
比如說,靠營銷文案打造的各種水,從早些年的磁化水、小分子團水,
到近些年的富氧水、苦味礦泉水,以及2016年的水素水、睡眠水。
基本上就是:只要有人敢忽悠,就總有許多追求健康的人掏錢。

回到飲料上來。美國市場上,BAI和蘇亞的熱銷,
表明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為了健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妥協口味。
在中國,作為快消品的飲料,基本上還踐行著食品工業公開的潛規則:
風味不好怎麼辦?加糖。熱銷的飲料,不管是涼茶、冰茶、奶茶,
還是乳飲料、果汁飲料、酸奶飲料、乳酸菌飲料,都是在10%左右糖水的基礎上,
加一點點“健康成分”作為名頭。這個10%的糖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世衛組織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應該不超過10%的總熱量,
大約相當於50克糖,最好是控製到5%以下比較健康。
而這些飲料,不管以什麼名頭宣稱“健康”,一瓶500毫升飲料中的含糖量就大約是50克了。

以上就是云無心對健康飲料的觀點,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云無心
轉載:得到

-----------
主旨:
BAI,成立只有數年,產品是一系列叫做“抗氧化浸出物”的飲料。
它的賣點是“100%純天然”、“每瓶5大卡熱量”。
低熱量和純天然,是注重健康的消費者對於飲料最大的期望。
BAI只是抓住了這個趨勢,在短短的幾年間,年銷售額就達到了4億美元左右。

這個被如此看好的產品,到底裡面是什麼東西呢?
在成分表中,水之外最多的成分是這個品牌特有的複合甜味劑,
其實就是赤蘚醇和甜菊糖的混合。在它之後,有濃縮果汁、天然香精、
幾種有機酸以及咖啡和茶的提取物。
因為這些成分排在甜味劑之後,可以推測出含量都很低。
這種飲料,其實就是加了甜味劑和一些香精的水。
只不過,所用的甜味劑是天然提取物,香精也是消費者熟知的提取物,
於是整個產品就可以宣稱“100%純天然”。
實際上,它的味道並不怎麼樣,兩種甜味劑的組合甜味依然也不純正。
它的每瓶容量是10盎司,約530毫升,零售價格每瓶2美元左右,不算很貴,但也不便宜。
但是,“抗氧化劑”、“100%純天然”和“每瓶5大卡”,還是為它贏得了許多追隨者。

這大概反應了食品行業的運作方式。消費者期望什麼,生產者就迎合什麼,
但是生產者提供的只是字面上符合消費者期望的產品,
而實質內容可能與消費者的期望相去甚遠。
但是,大多數消費者並沒有能力去分辨實質內容,再加上生產者刻意引導,
讓許多人相信:他們提供的,就是目前人們所說的“健康食品”。


在中國,這種現象更為嚴重。
比如說,靠營銷文案打造的各種水,從早些年的磁化水、小分子團水,
到近些年的富氧水、苦味礦泉水,以及2016年的水素水、睡眠水。
基本上就是:只要有人敢忽悠,就總有許多追求健康的人掏錢。
在中國,作為快消品的飲料,基本上還踐行著食品工業公開的潛規則:
風味不好怎麼辦?加糖。熱銷的飲料,不管是涼茶、冰茶、奶茶,
還是乳飲料、果汁飲料、酸奶飲料、乳酸菌飲料,都是在10%左右糖水的基礎上,
加一點點“健康成分”作為名頭。這個10%的糖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世衛組織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應該不超過10%的總熱量,
大約相當於50克糖,最好是控製到5%以下比較健康。
而這些飲料,不管以什麼名頭宣稱“健康”,一瓶500毫升飲料中的含糖量就大約是50克了。

❤得到-音樂-嚴伯鈞:再談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文章出處:嚴伯鈞:再談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這條音頻說的是:嚴伯鈞對“如何聽懂古典音樂“這個問題的看法。

嚴伯鈞是國內第一家音樂教育網絡平台“為藝”的創始人,古典音樂骨灰級愛好者。
 90後,在美國布朗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中途輟學,回國做藝術創業。
前不久,在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做了一期代班主持,叫《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很多人聽了他對古典音樂空間、時間分佈的解讀之後,
都驚呼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過年了,古典音樂這個話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古典音樂要怎麼聽呢?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既然古典音樂門檻那麼高,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聽懂古典音樂呢?

這裡的問題其實並不出在聽上面,出在“懂”上面。也就是說,什麼才是真正“懂”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作出很好的回答,因為作曲家很可能自己都不“懂”。

我們看一下繪畫領域,一副看上去只是一坨顏色,什麼都沒畫的抽象派作品,能賣出天價,
我們會疑惑這些繪畫的藝術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比方說最近特別火的趙無極的畫作《無極》系列作品,乍看上去就是一團顏色。
你可能看到一隻貓?他可能看到一輛汽車?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幅畫什麼都沒有畫,
畫家想表達的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或哲學思想。
所謂的現代派繪畫,並不是說他想畫一隻鳥,
但是又不想讓你看明白,要逗你玩,所以非要畫得跟一坨漿糊一樣來讓你猜。
現代派的繪畫作品,想讓你體會到的,是一種直接由色彩、
圖形構成的視覺效果給觀看者直接帶來的情感上的衝擊!
如果我們硬要嘗試從裡面意淫出一些內容出來,就反而不得章法了。

偉大的印象派畫家莫奈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
“我希望我是天生的盲人,然後突然獲得了視覺,
然後馬上用畫筆記錄下來這直接的感覺。”這個就是用繪畫的方式來捕捉光影最直接的方式。
只不過現代派捕捉的不是光影,而是直指畫家的內心世界。用色彩把內心表達給觀眾看。


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了,音樂沒那麼幸運,發展的過程跟繪畫搞反了,
音樂是先抽象然後逐漸才開始具象,所以讓古典音樂顯得尤其晦澀。
實際上,作曲家在作XX調第幾交響曲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種情感,
甚至是哲學思想通過音樂的直接表達,並不一定要表達具體的事物、劇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有答案了,古典音樂怎麼聽“懂”?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懂,因為沒法“懂”


作曲家只是純粹地在用音樂表達內心而已。你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好聽了,你覺得感動。
然後你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去了解曲子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
我們業餘愛好者,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進步”。
因為這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項工作,單純地去享受就好了。

我認為有一種聽音樂的辦法是最不得要領的。
因為古典音樂錯綜複雜,體系繁複,我們就會先下意識地把古典音樂當成一門學科,
既然已經當成了學科,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去探尋入門的方法。
可如果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簡直是緣木求魚。


我們之所以要對這些作曲家進行時期和主義的劃分,
恰恰是因為這些作曲家太豐富了,他們的音樂太博大精深,
我們必須要把它們簡化才能對我們的理解進行一個“Indication”,
這詞的感覺還真不好翻譯,大概的意思是“暗示”。
所以一定是在體會音樂,欣賞音樂的基礎上,“主義”什麼的作為一定的引導而已。
如果要把這個標籤和主義當成聖旨,當成指導思想,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就比方說貝多芬,有說他古典,有人說他浪漫,舒伯特也有人說他古典有人說他浪漫,
答案是什麼?其實根本無所謂。他們是古典還是浪漫不影響你欣賞他們的作品。

學院的研究,術語的發明,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對於音樂欣賞的門檻,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很大程度還會加深錯誤理解。

最後大家明白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了麼?問題出在懂上面,不出在聽上面,
正解是,不需要懂,因為不存在懂,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夠了!

那怎麼聽呢?因為古典音樂作品太豐富了,
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順序,打怪升級,循序漸進,就能更好地享受了。

以上就是嚴伯鈞對“如何聽懂古典音樂”這個問題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嚴伯鈞
轉載:得到

-------------
主旨:
古典音樂門檻那麼高,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聽懂古典音樂呢?
這裡的問題其實並不出在聽上面,出在“懂”上面。也就是說,什麼才是真正“懂”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作出很好的回答,因為作曲家很可能自己都不“懂”。

我們看一下繪畫領域,一副看上去只是一坨顏色,什麼都沒畫的抽象派作品,能賣出天價,
我們會疑惑這些繪畫的藝術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比方說最近特別火的趙無極的畫作《無極》系列作品,乍看上去就是一團顏色。
你可能看到一隻貓?他可能看到一輛汽車?其實答案很簡單,這幅畫什麼都沒有畫,
畫家想表達的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或哲學思想。
所謂的現代派繪畫,並不是說他想畫一隻鳥,
但是又不想讓你看明白,要逗你玩,所以非要畫得跟一坨漿糊一樣來讓你猜。
如果我們硬要嘗試從裡面意淫出一些內容出來,就反而不得章法了。

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了,音樂沒那麼幸運,發展的過程跟繪畫搞反了,
音樂是先抽象然後逐漸才開始具象,所以讓古典音樂顯得尤其晦澀。
實際上,作曲家在作XX調第幾交響曲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種情感,
甚至是哲學思想通過音樂的直接表達,並不一定要表達具體的事物、劇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家有答案了,古典音樂怎麼聽“懂”?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懂,因為沒法“懂”。

作曲家只是純粹地在用音樂表達內心而已。你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好聽了,你覺得感動。
然後你因為喜歡,自然而然地去了解曲子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
我們業餘愛好者,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進步”。
因為這不是一個學科,也不是一項工作,單純地去享受就好了。
我認為有一種聽音樂的辦法是最不得要領的。
因為古典音樂錯綜複雜,體系繁複,我們就會先下意識地把古典音樂當成一門學科,
既然已經當成了學科,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去探尋入門的方法。
可如果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簡直是緣木求魚。
學院的研究,術語的發明,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對於音樂欣賞的門檻,
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很大程度還會加深錯誤理解。

最後大家明白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了麼?問題出在懂上面,不出在聽上面,
正解是,不需要懂,因為不存在懂,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夠了!

❤得到-學習-成甲:關於學習的三個認知升級

文章出處:成甲:關於學習的三個認知升級


這條音頻的內容是,成甲在2016年關於學習的三個認知升級。
成甲是“得到”的說書人,也是《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的作者。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下面和你分享一下。

2016年我讀了200多本書,在得到《成甲說書》上和你分享了其中40本。
今天,我就和你總結一下,2016年我讀過的書中,讓我最受益的三個認知升級點。
這三個點分別是:1.如何培養習慣更有效? 2.怎麼學習效率最高? 3.學什麼最有競爭力。


先說第一點,如何培養習慣更有效。
關於如何培養習慣,過去我的認識是:要有效地培養習慣,就要理解習慣養成的原理。
在《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習慣養成的系統有三個環節:
暗示、行動和獎勵。我們可以主動設計這些環節來培養習慣。
不過,2016年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得到了升級,了解了一個新方法“微習慣”。
什麼是微習慣呢?我們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不是一個消耗意志力的過程嗎?
那我可不可以把這個意志力的消耗變得極端小,從而輕鬆堅持習慣呢?
這樣的習慣就是“微習慣”。比如,培養閱讀習慣,可以從每天閱讀100字的微習慣開始;
培養運動習慣,可以從每天做一個俯臥撑開始。
這麼做之所以有效,有兩個原因,一是在培養習慣的時候,堅持得久比做得多更重要。
二是微習慣很容易完成,能激發我們進一步擴大戰果的動力。
所以,我2016年的第一個認知升級是,用微習慣培養習慣更有效。


第二點是怎麼學習效率最高
人們常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可同樣是勤奮,為什麼有些人進步更快呢?
 2016年有一本書解答了這個問題,這本書就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的學習模式。
這個理論認為,高手和普通人之間能力差別的關鍵,是他們的心理表徵不同。
比如,同樣是下棋,象棋高手看到的是棋盤的戰略態勢和格局,
而普通人看到的卻是車馬炮。這就是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情有著不同的心理表徵。
想要快速成為高手怎麼辦?刻意地學習他們的心理表徵,
研究他們是怎麼思考的,為什麼這麼思考。把學習的精力花在這樣的事情上,
能夠事半功倍,
甚至如果你還有一個世界一流的教練指導你思考,你都有可能把自己培養成天才。
天才,其實就是用正確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出來的頂級專家。
而有意思的是,總體上效率最高的方法,是要從很慢的思考過程分析開始的,
正所謂慢就是快。所以,我的第二個認知升級是,刻意練習可以讓學習效率急速飆升。


第三點是學習什麼最有競爭力。
我們通常認為,未來什麼熱門,什麼有需求就學什麼,會有競爭力。
不過,2016年我收穫的一個新認知是:最有競爭力學習,是在專業之外學那些無用之用。
李笑來曾在得到訂閱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說過一個概念:多維競爭。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在一個英語培訓領域中建立競爭優勢,
最好的辦法不是只把英語語法學好,而是多一些其他人很少有的新能力,
比如講段子,或者唱歌,甚至是跳舞,你看羅永浩的英語課就知道了。
你能把這些多維跨界的能力整合在一起,你就形成了別人難以超越的競爭優勢。
不過,跨界的能力有很多,我該選擇發展什麼樣的跨界能力呢?
我在《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這本書裡總結了一個新概念,叫做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借用了核物理中的臨界點的概念,它認為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
如果能夠把關於事物底層規律的知識融會貫通,
那麼這些知識就會產生核裂變的效應,引發核爆炸的威力。
這些關於事物基本規律的底層知識,就是臨界知識。
如果我們多掌握一些底層規律,就能讓我們比別人不僅在認識寬度上多一個維度,
更重要的能在知識深度上也多一個維度,從而有更強的競爭力。
所以,我的第三個認知升級是,用臨界知識構建多維競爭優勢最有競爭力。

總結一下:2016年讓我最受益的三個認知升級分別是:
1.用微習慣培養習慣更有效;
2.刻意練習可以讓學習效率急速飆升;
3.用臨界知識構建多維競爭優勢最有競爭力。

以上就是成甲在學習方面的三個認知升級,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成甲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如何培養習慣更有效
 《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習慣養成的系統有三個環節:
 暗示、行動和獎勵。我們可以主動設計這些環節來培養習慣。
 不過,2016年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得到了升級,了解了一個新方法“微習慣”。
 什麼是微習慣呢?我們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不是一個消耗意志力的過程嗎?
 那我可不可以把這個意志力的消耗變得極端小,從而輕鬆堅持習慣呢?
 這樣的習慣就是“微習慣”。比如,培養閱讀習慣,可以從每天閱讀100字的微習慣開始;
 培養運動習慣,可以從每天做一個俯臥撑開始。
 這麼做之所以有效,有兩個原因,一是在培養習慣的時候,堅持得久比做得多更重要。
 二是微習慣很容易完成,能激發我們進一步擴大戰果的動力。

2. 怎麼學習效率最高
 刻意練習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的學習模式。
 這個理論認為,高手和普通人之間能力差別的關鍵,是他們的心理表徵不同。
 比如,同樣是下棋,象棋高手看到的是棋盤的戰略態勢和格局,
 而普通人看到的卻是車馬炮。這就是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情有著不同的心理表徵。
 想要快速成為高手怎麼辦?刻意地學習他們的心理表徵,
 研究他們是怎麼思考的,為什麼這麼思考。把學習的精力花在這樣的事情上,
 能夠事半功倍,
 甚至如果你還有一個世界一流的教練指導你思考,你都有可能把自己培養成天才。
 天才,其實就是用正確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出來的頂級專家。

 而有意思的是,總體上效率最高的方法,是要從很慢的思考過程分析開始的,
 正所謂慢就是快。所以,我的第二個認知升級是,刻意練習可以讓學習效率急速飆升。
3. 學習什麼最有競爭力
 最有競爭力學習,是在專業之外學那些無用之用。
 李笑來曾在得到訂閱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說過一個概念:多維競爭
 你能把這些多維跨界的能力整合在一起,你就形成了別人難以超越的競爭優勢。
 不過,跨界的能力有很多,我該選擇發展什麼樣的跨界能力呢?
 我在《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這本書裡總結了一個新概念,叫做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借用了核物理中的臨界點的概念,它認為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
 如果能夠把關於事物底層規律的知識融會貫通,
 那麼這些知識就會產生核裂變的效應,引發核爆炸的威力。
 這些關於事物基本規律的底層知識,就是臨界知識。
 如果我們多掌握一些底層規律,就能讓我們比別人不僅在認識寬度上多一個維度,
 更重要的能在知識深度上也多一個維度,從而有更強的競爭力。

❤得到-學習-張泉靈:個人能量定義天花板

文章出處:張泉靈:個人能量定義天花板

這條音頻給你轉述張泉靈的一篇文章,用個人能量定義事業的大小。

張泉靈是紫牛基金聯合創始人、前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
應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她為我們獨家撰稿,
說的是不要用職業的天花板來限制自己,而是要用個人能量來定義事業的大小
下面用第一人稱來轉述一下這篇文章,從一個怎麼當助理的故事開始。


我交給助理兩個工作,一個是每天收集一些行業動態,發到工作群裡。
另一個,看看年底了,給基金的出資人和合作夥伴們送點禮物。
姑娘挺勤奮,馬上開始選禮物,讓基金每個員工報自己的合作機構名單。
行業動態第二天就出現在了工作群裡,大家紛紛點贊。姑娘也挺興奮。

當然,有些事情習慣了就熱情不高了。
一方面,過了幾天,發在工作群裡的行業日報成了慣例,扔下來,水花都沒有一個。
於是,行業動態也開始有一搭沒一搭。關鍵是,沒一搭的時候,也沒人有異議。
另一方面,第一批禮物很快送出去了。又過了幾天,姑娘表達了一些擔心,
因為助理這工作聽上去職業門檻不高,天花板挺低,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於是,我召集大家開了個會。說說我怎麼看待助理這個工作。
助理可以做成打雜,也可以做成全公司的資源擁有者,就看自己怎麼想。

先來說說行業動態日報吧。
其實,這是一個要求相當高的工作。從哪裡收集?
為什麼是這幾條?為什麼覺得代表了行業趨勢?
要想做好,其實要求有行業的敏感度和判斷力

比如一條A公司收購B公司的日報裡,涉及了收購案的標的、價格、業務、時機。
不管別人看不看,自己堅持每天做,一定會比大多數人看得多,對行業的理解更深。
而投資本來就是個靠信息和判斷力吃飯的事情。

但是,這對個人成長來說,還只是開始。
既然要做行業動態,肯定要接觸大量的科技和投資圈媒體,
在每天摘編的過程中,有沒有去嘗試判斷它們的價值?
有沒有試圖和有影響力的媒體建立聯繫?
又有沒有試圖去尋找那些質量不錯又用戶偏少的媒體,認識他們的編輯?

為什麼要找質量不錯用戶又偏少的媒體呢?
因為,既然每天要摘編精華,為什麼只給基金那幾個人看呢?
為什麼不轉到我們的投資公司群裡,作為一種投後服務呢?
再擴大一點,在投資也要做市場的今天,為什麼不利用我們的公眾號,
或者我和傅盛的公眾號去做更多的傳播呢?
既可以影響更多的創業者,又幫那些科技媒體做了再傳播,
那麼媒體關係是不是就更好相處呢?
一旦和編輯們建立了工作上的惺惺相惜和私交上的互相幫忙,你說,摘抄還只是摘抄嗎?


再說說送禮。送禮從來都是學問,涉及到送誰,送什麼。

送誰,讓基金的每個人把各自要送的名單收集齊了,
是不是等於也把整個基金的協作關係理清了?哪裡有缺失是不是也一目了然?

送什麼,我們自己投資的公司的產品是不是更好,既幫助創業公司打開市場,
又讓我們的協作關係出資人看到了我們的投資成果。
同時,也等於對投資公司做了一次檢驗。

另外,除了禮物本身,要不要一個小的心意卡?上面寫什麼,怎麼表達感謝?
這禮物多送幾次,是不是整個公司的資源,你都瞭如指掌?
助理,真心是個想像力空間很大的職業,就看你怎麼想。


其實,我也當過助理,在我已經是所謂的知名主持人之後。
那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
我被中央台的新聞中心安排在國際傳播中心採訪所有的奧運冠軍們,
特好的活兒吧,露臉還不算累。
但是,當時有證件能夠進入國際傳播中心的央視新聞中心的員工,
連我只有3個,任務很重,根本忙不過來。
我就主動當上了助理,買咖啡買飯,查資料問行家。
直到今天,我在體育界的人脈大多來自那兩週的助理工作。

我從央視離職當投資人,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當主持人,
來做一隻一億多的小基金,從收益看,似乎不划算。

我得說,你不能靜態地去看一件事情和一個職業。靜態地看,助理只是助理。
我要看的是,平台有多大價值,我能學到什麼。
我一轉身,就去了一個一群大佬支撐的基金,
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多少商學院永不會有的東西,
何況他們還放手讓我折騰,在實戰中學習。這不是最好的機會是什麼?我真心感激。
同樣的,做天使投資,也不能靜態去看一個企業。
我一直在尋找那種當助理也能掌握住全公司資源的創業者,
他們注定在用自己的能量定義事業的大小,
而不是用職業的天花板來計算自己的付出與得到,他們注定不一般。

以上就是張泉靈的思考和感悟,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張泉靈
轉載:得到

----------
主旨:
不要用職業的天花板來限制自己,而是要用個人能量來定義事業的大小。
我交給助理兩個工作,一個是每天收集一些行業動態,發到工作群裡。
另一個,看看年底了,給基金的出資人和合作夥伴們送點禮物。
姑娘挺勤奮,馬上開始選禮物,讓基金每個員工報自己的合作機構名單。
行業動態第二天就出現在了工作群裡,大家紛紛點贊。姑娘也挺興奮。
當然,有些事情習慣了就熱情不高了。又過了幾天,姑娘表達了一些擔心,
因為助理這工作聽上去職業門檻不高,天花板挺低,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於是,我召集大家開了個會。說說我怎麼看待助理這個工作。
先來說說行業動態日報吧。其實,這是一個要求相當高的工作。從哪裡收集?
為什麼是這幾條?為什麼覺得代表了行業趨勢?
要想做好,其實要求有行業的敏感度和判斷力。
但是,這對個人成長來說,還只是開始。
既然要做行業動態,肯定要接觸大量的科技和投資圈媒體,
在每天摘編的過程中,有沒有去嘗試判斷它們的價值?
有沒有試圖和有影響力的媒體建立聯繫?
又有沒有試圖去尋找那些質量不錯又用戶偏少的媒體,認識他們的編輯?
一旦和編輯們建立了工作上的惺惺相惜和私交上的互相幫忙,你說,摘抄還只是摘抄嗎?

再說說送禮。送禮從來都是學問,涉及到送誰,送什麼。
另外,除了禮物本身,要不要一個小的心意卡?上面寫什麼,怎麼表達感謝?
這禮物多送幾次,是不是整個公司的資源,你都瞭如指掌?
助理,真心是個想像力空間很大的職業,就看你怎麼想。

我也當過助理,在我已經是所謂的知名主持人之後。
那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
我被中央台的新聞中心安排在國際傳播中心採訪所有的奧運冠軍們,
特好的活兒吧,露臉還不算累。
但是,當時有證件能夠進入國際傳播中心的央視新聞中心的員工,
連我只有3個,任務很重,根本忙不過來。
我就主動當上了助理,買咖啡買飯,查資料問行家。
直到今天,我在體育界的人脈大多來自那兩週的助理工作。
我得說,你不能靜態地去看一件事情和一個職業。靜態地看,助理只是助理。
我要看的是,平台有多大價值,我能學到什麼。

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得到-音樂-嚴伯鈞:先聊古典音樂為何難懂

文章出處:嚴伯鈞:先聊古典音樂為何難懂


這條音頻說的是嚴伯鈞2016年對古典音樂的新思考。

嚴伯鈞是國內第一家音樂教育網絡平台“為藝”的創始人,古典音樂骨灰級愛好者。
 90後,在美國布朗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中途輟學,回國做藝術創業。
前不久,在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做了一期代班主持,叫《打開古典音樂的正確姿勢》,
很多人聽了他對古典音樂空間、時間分佈的解讀之後,
都驚呼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古典音樂的認知。
過年了,古典音樂這個話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嚴伯鈞為我們獨家撰寫了《為什麼古典音樂這麼難懂?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為什麼古典音樂那麼難懂?

我認為有三個重要的原因導致古典音樂難懂。
第一個是“音樂胃口”。記住是“胃”口,不是“口味”,更加不是“品味”。
 “音樂胃口”跟吃東西是一樣的,我們的耳朵真正習慣於聽的音樂,
跟我們從小的文化熏陶非常有關係。具體到古典音樂甚至廣泛來講的西方音樂上,
就是:我們沒有在聽覺“胃口”的形成期適應這些音樂元素,
導致我們的聽覺從直覺上就不習慣這樣的聲音組合。
這也就是為什麼都說學習音樂要趁早,
除了身體機能上的原因以外,就是要去培養這種音樂的“胃口”。

聽覺“胃口”理論說明了為什麼古典音樂對中國人來說難懂。
其實不只中國人,甚至對西方人自己來說,古典音樂門檻也比較高,也是比較難聽進去的。


第二個原因就不是就能一眼看出來的了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先講講繪畫。
大家對於西方繪畫一定不像對西方音樂那樣感覺陌生難懂,
因為繪畫的發展過程其實才是真正符合我們現代人邏輯的。
你會發現,繪畫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先是寫實,跟實物越像越好,有了照相機之後,才有了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
這對繪畫的欣賞者來說其實是個好事兒,
因為具體的東西總是好理解的,從易懂到難懂,慢慢來嘛。

但從大的邏輯上來說,音樂的發展跟繪畫是截然相反的,
走的是一條從“抽象”到“具象”的路線。
跟繪畫一樣,音樂最早是為宗教服務起家的,
所以一開始音樂是侍奉宗教的,主題還是宗教,音樂很大程度上就是個背景。
既然是個背景音樂,就不一定要有太多內容。這樣的音樂是一種“純音樂”。
那麼這些古典音樂在我們聽起來就一點“場景感”都沒有,
不知道他們具體想表達什麼。

在浩如煙海的古典音樂作品當中,
我們能知道的作品,比如貝多芬的《命運》、《田園》、《英雄》,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這些名字能給我們場景感,不至於讓我們覺得這些音樂抽象難懂。
而其他絕大部分的作品卻都是這樣的名字:
XX調第幾交響曲,XX調第幾協奏曲,這就讓人望而生畏了。
到了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就越發是一種嚴肅的藝術,逐漸開始往具象發展,
因為開始要表達內心,表達情感,表達故事了。
一個標誌性的事情是李斯特發明了一種新的體裁叫“交響詩”,就是帶標題的交響樂。

你看,由於歐洲的歷史、社會條件造成的對音樂的特殊供需關係,
導致音樂是這麼一個反常的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我們沒有辦法被“溫水煮青蛙”,而是一開始就跳到了燙水裡了,那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第二個古典音樂難懂的原因,就是特殊的社會環境和歷史導致它們大都很“抽象”。


第三個原因就很簡單了,古典音樂都太長了,而我們集中精神的時間卻很短。
那為什麼古典音樂時間要那麼長呢?
從需求方來說,古人們生活很不方便,所以他們的時間都是整體化的,去聽音樂會,
穿衣化妝一個小時,路上馬車顛一個小時,回來卸妝一個小時。
這樣的時間成本擺在那裡,音樂會必然是幾個小時的大事件。
也就是說需求方需要這種長的音樂來填補整塊時間空白。
再從供給方說,偉大的藝術家,都是內心世界超乎常人的豐富,
他們自然會有無數的思想,無數的感情想要表達,作品的演奏時間也就長了起來。
不論從需求方還是供給方看,這個時間長度剛好是使雙方對等。
到了現在,大部分聽眾都是普通人,
能集中精神的時間變短了,原本供需關係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總結一下,古典音樂有三點原因導致它的難懂。
第一是,
成長環境的不同導致我們熟悉的音樂元素跟西方音樂有比較大的差異,“音樂胃口”不和。
第二是,特殊的歷史背景導致古典音樂是個抽象的藝術形式,
對習慣於具象事物的我們來說不夠友好。
第三就是古典音樂實在太長,而我們集中精神的時間卻很短,
在音樂欣賞上並不能與古典音樂時長達到供需關係的平衡。

以上就是嚴伯鈞對古典音樂難懂的原因的分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嚴伯鈞
稿:馬騰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音樂胃口”。記住是“胃”口,不是“口味”,更加不是“品味”。
 “音樂胃口”跟吃東西是一樣的,我們的耳朵真正習慣於聽的音樂,
 跟我們從小的文化熏陶非常有關係。

 具體到古典音樂甚至廣泛來講的西方音樂上,
 就是:我們沒有在聽覺“胃口”的形成期適應這些音樂元素,
 導致我們的聽覺從直覺上就不習慣這樣的聲音組合。

 這也就是為什麼都說學習音樂要趁早,
 除了身體機能上的原因以外,就是要去培養這種音樂的“胃口”。
 聽覺“胃口”理論說明了為什麼古典音樂對中國人來說難懂。
 其實不只中國人,甚至對西方人自己來說,

 古典音樂門檻也比較高,也是比較難聽進去的。
2. 不是就能一眼看出來的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先講講繪畫。
 大家對於西方繪畫一定不像對西方音樂那樣感覺陌生難懂,
 因為繪畫的發展過程其實才是真正符合我們現代人邏輯的。
 你會發現,繪畫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先是寫實,跟實物越像越好,有了照相機之後,才有了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
 這對繪畫的欣賞者來說其實是個好事兒,
 因為具體的東西總是好理解的,從易懂到難懂,慢慢來嘛。

 但從大的邏輯上來說,音樂的發展跟繪畫是截然相反的,
 走的是一條從“抽象”到“具象”的路線。
 跟繪畫一樣,音樂最早是為宗教服務起家的,
 所以一開始音樂是侍奉宗教的,主題還是宗教,音樂很大程度上就是個背景。
 既然是個背景音樂,就不一定要有太多內容。這樣的音樂是一種“純音樂”。
 那麼這些古典音樂在我們聽起來就一點“場景感”都沒有,
 不知道他們具體想表達什麼。
 由於歐洲的歷史、社會條件造成的對音樂的特殊供需關係,
 導致音樂是這麼一個反常的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我們沒有辦法被“溫水煮青蛙”,而是一開始就跳到了燙水裡了,那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3. 古典音樂都太長了,而我們集中精神的時間卻很短
 那為什麼古典音樂時間要那麼長呢?
 從需求方來說,古人們生活很不方便,所以他們的時間都是整體化的,去聽音樂會,
 穿衣化妝一個小時,路上馬車顛一個小時,回來卸妝一個小時。
 這樣的時間成本擺在那裡,音樂會必然是幾個小時的大事件。
 也就是說需求方需要這種長的音樂來填補整塊時間空白
 再從供給方說,偉大的藝術家,都是內心世界超乎常人的豐富
 他們自然會有無數的思想,無數的感情想要表達,作品的演奏時間也就長了起來。
 不論從需求方還是供給方看,這個時間長度剛好是使雙方對等。
 到了現在,大部分聽眾都是普通人,
 能集中精神的時間變短了,原本供需關係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得到-兩性-阮琦:追女生,會聊才會撩

文章出處:阮琦:追女生,會聊才會撩


這條音頻說的是,暢銷書作家阮琦總結的男生追女生時該怎麼聊天。

阮琦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他把心理學應用在生活裡,
專門研究兩性溝通,代表作有《魔鬼搭訕學》、《魔鬼約會學》等書,
曾經幫助上千名男士成功找到意中人。應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他總結了男生追求女生,聊天時需要注意的三個方面,下面給你轉述一下。


第一個方面,調情時擴大衝突。
調情指的是雙方在相互擁有之前,語言上對彼此的高度關注,說白了就是語言上相互調戲。
在對話的時候,不光要談論彼此,還要調侃彼此。

所謂的衝突也不是兩者真的發生矛盾,而是對對方人品、能力、形象的調侃。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女生對男生說,“哎呀你真討厭”。
在這裡,“你真討厭”就是對男生人品的調侃。

擴大衝突是個非常有用的調情技巧,有的時候,這個技巧能把女生對你的好感變大;
有的時候,它能讓本來對你沒興趣的女生產生一點興趣。
當交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調侃往往是進一步拉近距離的信號,
要是客氣的話反而會讓對方疏遠。

阮琦說,衝突的主題永遠是人。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你和對方的關係,更能挑起女生的興趣。


說完第一個方面,擴大衝突,再來說說聊天要注意的第二個方面,學會使用“魔趣法則”
魔趣法則是一種語言模式,意思是具有聯繫感的誇張行為。
比如,你加了女生的微信,第一次該怎麼開場呢?
大多數人會說,你好,我是某某,很高興認識你。
這樣聊天雖然沒有錯誤,但是有兩個問題。首先,過於平淡了。
其次,如果對方回一句“我也很高興認識你”,你還是需要繼續找話題。

那麼,怎樣才能說一句既不平淡又容易打開局面的開場白呢?
可以加上自己的狀態、感受,再結合魔趣法則,可以這麼說:
“今天天氣真不錯,出門就認識了個大美女,晚上加班都不覺得睏了。”
天氣好是你的感受,認識美女是狀態,而晚上加班都不覺得睏了,
就是帶有誇張行為的魔趣法則。對於這樣的開場,女生就很容易接話題了。


接下來再說說,聊天時要注意的第三個方面,學會釋放性信息
所謂性信息,指的是對女性的興趣。男生對女生當然會有興趣。
但是,普通男生在追女生時只會關心討好,忽略釋放性信息。
撩妹高手則會隨時把對女生的興趣表現出來。

釋放性信息的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和口頭語言。
身體語言,包括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這裡不詳細說了,
主要說說口頭語言,主要分為三種:讚美,自我袒露,和提出要求。

讚美是最初級的興趣信號,要點是具體,這代表你在細緻觀察她,所以更具有性的意味。

自我袒露是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狀態和感受,這是一種相對隱形的興趣暗示。
水平差的男生完全不知道袒露自我,聊天永遠只是“你做什麼呢?”
而水平高的男生則會說“我做了什麼,讓我想起你曾經如何如何。”這容易引起對方的共鳴。

說完讚美和自我坦露,再說說提出要求
也就是讓女生為你們的關係在行動上付出,比如留下聯繫方式、出來見面吃飯等。
提出要求的要點是,乾脆果斷,符合目前關係,並且只提“容易訴諸行動的要求”。
比如,菜鳥為了拉手,會提出“做我女朋友吧”,
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做男女朋友是個比較虛的要求,而高手通常都會說“把你的手給我”。

掌握了以上三個方面之後,就可以試試快速推進關係。
阮琦說,當你認識一個女性之後,從你們交流的一開始,你就有機會釋放自己的性信息。
表情上可以微笑,語言上可以使用前邊說過的讚美、自我坦露和提出要求。


在得到對方的友好回應之後,你要及時做出判斷,
對方的回應是純粹出於禮貌,還是也帶有對你的興趣?
如果是前者,你就先老老實實做朋友;
如果是對你有興趣,你就應該繼續釋放下一個強度再高一點的性信息。
還有一種常見情況,女性的回應介於客氣和好感之間,
這說明她對你的追求既不討厭也不接受,還處於觀望狀態,
這種情況下你該持續釋放和之前強度水平差不多的性信息,直到她的態度發生變化。

最後強調一下,所有方法使用起來有一個必要條件,
就是必須有女方的性信息回應,這樣互動才可以進行下去。
因此,交往雙方的基本價值必須匹配,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談得上快速推進關係。

以上,就是阮琦對於男生追求女生時該怎麼聊天的建議,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阮琦(新書《魔鬼交際學》作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調情時擴大衝突
 調情指的是雙方在相互擁有之前,
 語言上對彼此的高度關注,說白了就是語言上相互調戲。
 在對話的時候,不光要談論彼此,還要調侃彼此。
 有的時候,它能讓本來對你沒興趣的女生產生一點興趣。
 當交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調侃往往是進一步拉近距離的信號,
 要是客氣的話反而會讓對方疏遠。
 衝突的主題永遠是人。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你和對方的關係,更能挑起女生的興趣。
2. 學會使用“魔趣法則”
 魔趣法則是一種語言模式,意思是具有聯繫感的誇張行為
 怎樣才能說一句既不平淡又容易打開局面的開場白呢?
 可以加上自己的狀態、感受,再結合魔趣法則,可以這麼說:
 “今天天氣真不錯,出門就認識了個大美女,晚上加班都不覺得睏了。”
 天氣好是你的感受,認識美女是狀態,而晚上加班都不覺得睏了,
 就是帶有誇張行為的魔趣法則。對於這樣的開場,女生就很容易接話題了。
3. 學會釋放性信息
 所謂性信息,指的是對女性的興趣。男生對女生當然會有興趣。
 但是,普通男生在追女生時只會關心討好,忽略釋放性信息。
 撩妹高手則會隨時把對女生的興趣表現出來。
 釋放性信息的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和口頭語言。
 身體語言,包括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這裡不詳細說了,
 主要說說口頭語言,主要分為三種:讚美,自我袒露,和提出要求。
 (1)讚美是最初級的興趣信號,
 要點是具體,這代表你在細緻觀察她,所以更具有性的意味。
 (2)自我袒露是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狀態和感受,這是一種相對隱形的興趣暗示。
 水平差的男生完全不知道袒露自我,聊天永遠只是“你做什麼呢?”
 而水平高的男生則會說“我做了什麼,讓我想起你曾經如何如何。”
 這容易引起對方的共鳴
 (3)提出要求
 也就是讓女生為你們的關係在行動上付出,比如留下聯繫方式、出來見面吃飯等。
 提出要求的要點是,乾脆果斷,符合目前關係,並且只提“容易訴諸行動的要求”。
 比如,菜鳥為了拉手,會提出“做我女朋友吧”,
 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做男女朋友是個比較虛的要求,
 而高手通常都會說“把你的手給我”。
在得到對方的友好回應之後,你要及時做出判斷,
對方的回應是純粹出於禮貌,還是也帶有對你的興趣?
如果是前者,你就先老老實實做朋友;
如果是對你有興趣,你就應該繼續釋放下一個強度再高一點的性信息。
還有一種常見情況,女性的回應介於客氣和好感之間,
這說明她對你的追求既不討厭也不接受,還處於觀望狀態,
這種情況下你該持續釋放和之前強度水平差不多的性信息,直到她的態度發生變化。

最後強調一下,所有方法使用起來有一個必要條件,
就是必須有女方的性信息回應,這樣互動才可以進行下去。
因此,交往雙方的基本價值必須匹配,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談得上快速推進關係。

❤得到-心理-武志紅:在現世中瘋狂地穿行

文章出處:武志紅:在現世中瘋狂地穿行


這條音頻說的是,武志紅在2016年的個人總結。
武志紅是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心樂土·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創始人,
著有十多部心理學作品,暢銷百萬冊。
武志紅在新書《巨嬰國》裡,對中國人的國民性進行了個性化的解讀,
羅輯思維視頻節目也解讀了這本書。武志紅在書裡提出了"巨嬰"的概念,
意思是人們的身體雖然成人了,心理結構還是嬰兒。
這個概念切中了時代的痛點,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研究生畢業前,我給自己立下了三個目標:
1.和孤獨達成一份默契;
2.在值得珍惜的人面前毫不猶豫地真誠;
3.在現世中瘋狂地穿行一遭。

語言有點哲學,翻譯過來其實就是:
1.能享受孤獨;
2.所想的和所說的是一致的,所想的和所感受的是一致的;
3.體驗一下“錢權名利”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目標和第二個目標一直都在奉行,我本來以為第三個目標不用追逐了,
因為它看起來沒前兩個那麼根本,但沒想到,到了2015年底,這個目標自動地就展開了。
我最早在2009年就開了第一家心理諮詢中心,2015年底開了第二家,
到2016年底,已經開到了第六家。最終目標是在全國開上百家甚至更多。


現在心理諮詢是一個看起來很熱的行業,但其實全國能把諮詢做好的人,
估計不超過2000人,而這已經增長很快了。 2001年這個數字也就100人。
我估計10年後這一數字能到兩萬人,20年後大概能達到20萬人。
當中國有了20萬名不錯的心理諮詢師的時候,
整個國家都會發生一些改變,我希望參與並推動這一浪潮。


由於移動互聯的發展,網絡心理諮詢中心成了潮流,
所以要不要開實體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但不管互聯網如何發展,一對一的面談都是心理諮詢必需的。
抓住這個基本點後,我就堅決去開實體店了,結果也很好,這六家都盈利。
我們的行動其實還是有點慢,因從經營狀況看,我們還可以更快速擴張。
但慢是有必要的,從外在現實上講,是要理清整個框架;
從內在現實上講,是要解決我自己的“心中賊”。

首先諮詢師們都有自己一個“心中賊”,
我的同行們很容易感知到,做經營的邏輯和做專業的邏輯,是兩回事,甚至背道而馳。
所以,資深心理諮詢師們普遍不願做經營,更願專心做諮詢。

在我看來,經營邏輯的核心是權力,
而心理諮詢的專業邏輯是珍惜,這兩者的確像是背道而馳的兩回事。

還有一點很現實,我的個人勞動收入很高,而做心理諮詢中心的利潤暫時不會太高,
所以是否值得,對我而言都是一件要商榷的事。
但真做開了,我發現,這對我的心是一個極大的歷練,它太值得。

做諮詢的時候,感覺是第一位的,而做商業,事實是第一位的,
我必須學習,尊重最基本的事實,而把感覺放到第二位。
還要適當學習無情,不太重要的情緒與感覺,
就讓每個人各自去消化,只有非常重要的,才需要去溝通。
做諮詢也講界限,而做成熟的商業,界限就更為重要,這對於我一個濫好人來講非常不易。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講,人生的意義,是修煉你的心。
我自己則不斷地說,展開你的心。心是什麼?
一些精神分析大家認為,攻擊性是人性的核心。
這意味著,展開你的心,也即要展開有攻擊性的原始生命力。

2014年開始,我找了一個資深的精神分析師給我做分析。
本以為,人性如此復雜,而我的自我反思也如此豐富,諮詢也該如此,
誰想到,持續了兩年的諮詢,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談的都是我的攻擊性被壓抑了,
在很多事情上,我不能堅持住自己該有的立場,不能表達自己的愛恨。

隨著我對自身攻擊性被壓抑這種情況了解越來越多,我活得越來越自在,
一方面脾氣逐漸變大,越來越不好惹,另一方面也變得生動、年輕,而且更能溝通與妥協。

2016年充分展開的商業,事情常累積如山,有時早上一醒來,就
感覺有幾十件事等著自己,這時就要求堅決果斷地做決定,而
攻擊性壓抑太厲害的話,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這種現實也逼迫我變得要更有攻擊性。


所以,這一年對我而言,最大的歷練,是變得越來越有攻擊性,
研究生時的第三個目標果真開始施展。
思考的抽象世界是很迷人的,具象的現實世界一樣迷人。
如同一棵大樹,我一方面深入到潛意識深淵中紮根,
另一方面又在現實世界中展開如巨大樹冠,這就構成了完整的生命圖景。

以上就是武志紅在2016年個人總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武志紅
轉載:得到

------------
主旨:
研究生畢業前,我給自己立下了三個目標:
1.和孤獨達成一份默契;
2.在值得珍惜的人面前毫不猶豫地真誠;
3.在現世中瘋狂地穿行一遭。
語言有點哲學,翻譯過來其實就是:
1.能享受孤獨;
2.所想的和所說的是一致的,所想的和所感受的是一致的;
3.體驗一下“錢權名利”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目標和第二個目標一直都在奉行,我本來以為第三個目標不用追逐了,
因為它看起來沒前兩個那麼根本,但沒想到,到了2015年底,這個目標自動地就展開了。
我最早在2009年就開了第一家心理諮詢中心,2015年底開了第二家,
到2016年底,已經開到了第六家。最終目標是在全國開上百家甚至更多。
這是由於移動互聯的發展,網絡心理諮詢中心成了潮流,
所以要不要開實體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管互聯網如何發展,一對一的面談都是心理諮詢必需的
抓住這個基本點後,我就堅決去開實體店了,結果也很好,這六家都盈利。

做諮詢的時候,感覺是第一位的,而做商業,事實是第一位的,
我必須學習,尊重最基本的事實,而把感覺放到第二位。
還要適當學習無情,不太重要的情緒與感覺,
就讓每個人各自去消化,只有非常重要的,才需要去溝通。
做諮詢也講界限,而做成熟的商業,界限就更為重要,這對於我一個濫好人來講非常不易。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講,人生的意義,是修煉你的心。
我自己則不斷地說,展開你的心。心是什麼?
一些精神分析大家認為,攻擊性是人性的核心。
這意味著,展開你的心,也即要展開有攻擊性的原始生命力。


所以,這一年對我而言,最大的歷練,是變得越來越有攻擊性,
研究生時的第三個目標果真開始施展。
思考的抽象世界是很迷人的,具象的現實世界一樣迷人。
如同一棵大樹,我一方面深入到潛意識深淵中紮根,
另一方面又在現實世界中展開如巨大樹冠,這就構成了完整的生命圖景。

❤得到-學習-羅振宇: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自我

文章出處:羅振宇: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自我


各位使用“得到”的朋友大家好,我是羅胖羅振宇。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給收聽這條音頻的朋友拜個年。祝你新春快樂。

新年一大早您就使用這個學習工具,您這樣的人新的一年肯定過得差不了啊。
我自己是有這麼個習慣,每年除夕都要總結一下去年一年自己的收穫,
那今年既然做了這麼一個App,就不敢私藏,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自己總結過去一年,我在認知上主要有兩個大收穫。


第一是不要害怕自己處於矛盾的狀態
有一個詞我很早開始就掛在嘴邊,大概是初中吧,叫“我認為”。
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從嘴裡說出來的,從筆間寫出來的都算。
但是歲數越大,我知識越多,就越覺得“我認為”這三個字,實際上是很難說出口的。
回頭細想,能輕率地說出口關於某件事“我認為”這三個字,往往是三種情況:
第一是了解的信息不夠豐富全面;
第二是自己持有某種偏頗的立場,是用屁股在決定腦袋;
第三就是一時間受到某種特定情緒的控制。
如果不是這三種情況,你會發現自己對於要評論的這件事情,
其實內心裡是矛盾的,在把它說出口之前,你是搞不太清楚自己的真正想法的。

電影、電視劇裡面,我們經常看到記者衝上去問採訪對象,
關於什麼什麼事兒你怎麼看,你的觀點如何?我現在覺得我越來越害怕這樣的場景。
不光是記者,任何一個人衝上來問我對於某件事的看法,
我覺得如果沒有充分的資料和長期的思考,我真的有所謂的自己的觀點嗎?
在發問者衝上來的那一刻,我會不會臨時脫口而出一個不負責任的觀點呢?

比如說去年關於美國總統的人選,我們真的有支持誰的堅定的理由嗎?
你看,以自己的喜好來考量,以中國的利益為基礎來考量,
以全人類的利益為考量,其實結論未必是一樣的。
在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間,你真的想要支持誰嗎?真的有記者衝到我面前、
找我要一個答案的時候,我真的能決定自己的觀點嗎?
再比如說,去年一年,經常有人在微信群裡討論樂視是一家甚麼樣的公司?
罵的有,誇的有,盼著它倒閉出洋相的、為它說好話的人都有,
但是我發現自己根本就沒什麼發言權,因為不了解嘛,所以實際上並沒有立場。
你看,這就是我去年遇到的一個很真實的難題。


我覺得自己智力很正常,而且經常要發表觀點,甚至是以此為業,
發現自己其實對很多事沒有什麼觀點,這個發現還是挺讓我尷尬的。
但是就是在去年的春節,我陪父母出去度假,
在一個海灘上讀到了一篇文章,是王爍的文章,名字叫《第一流的智慧總是自相矛盾》。
當時,光是這個題目就把我給震驚了,
原來真正明智的人是應該允許自己處於自相矛盾的狀態中的。
這個王爍是財新的總編輯,也是我知道最愛讀、最能讀英文著作的人,
是我朋友中的一個特別智慧的人。
後來我就把他請到“得到”裡開設了《王爍大學問》這個專欄。


在他那篇文章當中,
除了這個標題,我還看到了好幾句有價值的話,
一句是錢鍾書先生說的,叫智慧的代價是自相矛盾。
另一句是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那句話是這麼說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
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而且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這句話特重要,我給你再念一遍,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
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去年一年,我圍繞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思考的結果我歸結了四個對自己的要求吧。
第一,任何一個問題在深思熟慮之前,
要允許各種各樣的角度和觀點,並存於自己的頭腦中。
第二,不到萬不得已不表態,不輕易地說出“我認為”這三個字。
第三,永遠不對任何人、任何事做否定性的公開表態。
因為一旦否定了別人,雖然自己能夠爽一下,
但同時也就意味著堵住自己看到一種價值的可能性,
因為你已經表態支持某一派觀點了,
你此後就會本能性地找出各種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來否定另一派觀點。
這實際上是自己成長的一個巨大障礙。
第四就是在說出“我認為”三個字之後,
因為畢竟你要說嘛,也要允許自己改主意、變結論
不要因為害怕有人嘲笑說“打臉打臉”,就停止對任何問題的重新思考。
這是我去年一年的第一個大收穫。

第二個認知上的收穫是一句普通的雞湯,叫“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理解起來其實有無窮的深度。
我知道這句話大概是上高中的時候,但是你看我一直到40多歲,
都是“奔五”的人了,我還在重新理解這句話,叫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
去年一年我對這句話的體察又深了一層,在跨年演講當中我也提到了。

有人就抱怨說,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比這句話說得還要悲觀,就是別說你懂得那麼多道理了,
你就是擁有了你想要的一切資源,你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你看我們這一代人有一個默認的前提,
就是人生的目標要追求更多的資源、更多的錢、
更多的社會地位、更多的人脈,這樣我就能過得更好。
提升自己的目的,是讓自己在社會競爭中更有優勢,從而拿到更多的資源。
你看這段話好像沒有錯吧,但是就在過去這兩年,
尤其是過去這一年,我身邊陸陸續續有人就超越了這個階段。
錢也有了,資源也有了,人脈也有了,但是你發現他還是過得一塌糊塗。

在跨年演講上,我講了六七月份我一個真實的經歷。
那是夏天,我幫一個朋友去看房,一天看了六套豪宅,豪到什麼程度啊?
就是每一套的單價都在2000萬以上。這也是一次機會了,
就是我以一種非常突然闖入的姿態,進入了六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
但是你會發現住在裡面的人那個頹廢,那種日常生活的不講究,
那個在審美上讓人崩潰的那種醜陋,還有日常生活的混亂,
什麼上午睡到十點不起床,還在打扮,那叫一個不體面,等等等等。

那一天的那個經歷對我非常震撼。
這個震撼不是說,我發現有人過得不好,而是我突然覺得自己有一種無力感。
我不是瞧不起那些人,而是我反過來想,我知道有人正在洞若觀火地這麼看我呀。
我平時可能覺得自己活得很不錯,
但是仔細一想,身材肥胖、不愛健身、貪吃、衣著隨便,還愛抽煙,
工作勤奮但是沒有章法,興趣範圍窄小,等等,這就是我自己呀。
那些生活的比我好的人看見我生活的樣子,知道我過得併不好。
但是這是一個難題,我要想繼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你會發現和資源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我有再多的錢又怎樣。
你會發現人生第一次是被孤零零地拋在一個地方,
除了你自己能夠努力提高,除了提升自身,我好像沒有什麼可做的事情。
過去我們通過向世界要資源再來達成自己成長,
這個人生階段好像就在去年,我突然意識到結束了,永遠地結束了。


我突然意識到,“有了什麼就好了”這個想法,是農耕社會的一種思維習慣。
你看農民可不就是這樣嗎?
這一年風調雨順就好了,我糧食豐收就好了,我家要有十畝地就好了。
當然這裡說的農耕社會,不是說只有你是一個農民,你才會有這種思維習慣,
事實上就在我身邊很多創業者身上,我也看到類似的思維模式。
比如說,創業公司以為自己一旦做上市,就可以通過買賣股票致富,他的終點就到達了。
而其實任何人都是在自己的最新處境裡面,重新評估自己的想法,
等你真的得到你原來夢想的東西的時候,新的處境會讓你更加焦慮。
像英國人蕭伯納不是說過一句話嘛,人生有兩處悲劇,
一個是想要的東西要不到,一個是要到了。
比如說,我認識的幾個遊戲業的大老闆就是這樣,
按說電子遊戲公司是中國最掙錢的公司之一,
這些老闆或者說創業者也應該是最有幸福感的人,一年進賬好多個億,
但是其實他們不是,他們無比焦慮。
一方面是為這個公司有沒有可持續性而焦慮,
另一方面是為自己這個行業不被理解和尊重而焦慮。

所以你看,與其給自己訂什麼人生目標,就是達到什麼樣的資源位我就好了,
還不如給自己定一個人生的召喚,就是我要做一輩子什麼一件事,
推動世界和自我向哪個方向發展,在英文中這個東西叫“calling”,
就是上天的召喚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根基。
在這件事情上,你會發現沒有什麼資源、沒有什麼外在的東西可以幫助自己,
除了更多的自律、更多的勤奮和努力,你的目標一定是越來越遠。


過去一年我這兩點收穫,聽起來都特別像心靈雞湯,
但是我自己心裡知道,我的2017年會因此而不同。
自我是一切的根源,通過激發自己對世界的興趣,
來建立一種更積極、更自律、更向上的生活方式,通過更廣泛的知識收集,
和更有效率的認知升級,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滿更多的矛盾、多元和可能性。
但願我們的2017都能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新春快樂!

特約撰稿:羅振宇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要害怕自己處於矛盾的狀態
 歲數越大,我知識越多,就越覺得“我認為”這三個字,實際上是很難說出口的。
 回頭細想,能輕率地說出口關於某件事“我認為”這三個字,往往是三種情況:
 (1)了解的信息不夠豐富全面;
 (2)自己持有某種偏頗的立場,是用屁股在決定腦袋;
 (3)一時間受到某種特定情緒的控制。
 如果不是這三種情況,你會發現自己對於要評論的這件事情,
 其實內心裡是矛盾的,在把它說出口之前,你是搞不太清楚自己的真正想法的。
 我覺得自己智力很正常,而且經常要發表觀點,甚至是以此為業,
 發現自己其實對很多事沒有什麼觀點,這個發現還是挺讓我尷尬的。
 但是就是在去年的春節,我陪父母出去度假,
 在一個海灘上讀到了一篇文章,是王爍的文章,名字叫《第一流的智慧總是自相矛盾》。
 當時,光是這個題目就把我給震驚了,
 原來真正明智的人是應該允許自己處於自相矛盾的狀態中的。
 在他那篇文章當中,
 除了這個標題,我還看到了好幾句有價值的話,
 一句是錢鍾書先生說的,叫智慧的代價是自相矛盾。
 另一句是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那句話是這麼說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
 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而且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這句話特重要,我給你再念一遍,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
 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2. 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
 有人就抱怨說,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比這句話說得還要悲觀,就是別說你懂得那麼多道理了,
 你就是擁有了你想要的一切資源,你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難題,我要想繼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你會發現和資源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我有再多的錢又怎樣。
 人生第一次是被孤零零地拋在一個地方,

 除了你自己能夠努力提高,除了提升自身,我好像沒有什麼可做的事情。
 過去我們通過向世界要資源再來達成自己成長,
 這個人生階段好像就在去年,我突然意識到結束了,永遠地結束了。
 像英國人蕭伯納不是說過一句話嘛,人生有兩處悲劇,
 一個是想要的東西要不到,一個是要到了。
 所以你看,與其給自己訂什麼人生目標,就是達到什麼樣的資源位我就好了,
 還不如給自己定一個人生的召喚,就是我要做一輩子什麼一件事,
 推動世界和自我向哪個方向發展,在英文中這個東西叫“calling”,
 就是上天的召喚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根基。
 在這件事情上,你會發現沒有什麼資源、沒有什麼外在的東西可以幫助自己,
 除了更多的自律、更多的勤奮和努力,你的目標一定是越來越遠。

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得到-醫健-云無心:“脂肪致病”能平反嗎

文章出處:云無心:“脂肪致病”能平反嗎


這條音頻說的是云無心對2016年出現的營養學界醜聞的看法。

云無心是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吃的真相》系列文集的作者,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提供了
《製糖業嫁禍脂肪,科學還值得信任嗎? 》這篇文章。
下面我們就把他的這篇文章跟你分享。

2016年,營養學界出了幾個大新聞,其中之一是“製糖業收買科學家”的醜聞。
新聞是說,1967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綜述文章,
極力淡化了糖和心臟病的關係,而把脂肪說成是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醫學領域中很具有權威性的學術刊物之一,
而寫這篇綜述的是三位哈佛大學的教授。這篇綜述對於營養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後來幾十年,膳食指南中都有一個核心要素,那就是“高脂肪食物導致心臟病”。

直到2016年,一位研究人員發現了製糖業的一些內部文件,
顯示這三位科學家收了製糖業的錢,而所引述的研究成果是糖業協會欽點的。
換句話說,那篇影響了營養學界幾十年的文獻綜述,是糖業協會買通哈佛科學家寫的軟文。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科學,還值得信任嗎?


在食品健康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觀傾向影響結論客觀性的例子並不少見。
比如《美國公共健康雜誌》曾經有過一篇關於含糖飲料與人體健康的綜述,
匯總了88項質量比較高的研究。作者把這些研究分為兩組,
一組是工業界贊助的,另一組是非工業界贊助。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雖然兩組研究的結果都是“含糖飲料對健康有不利影響”,
但工業界贊助的那些研究所顯示的不良影響,明顯要比非工業界贊助的那些研究結果弱。

也就是說,被製糖業收買發表的那篇綜述,只不過是這種“選擇性呈現”的一個例子。
不僅製糖業在花錢搞“科學軟文”,
脂肪行業在搞,奶製品行業在搞,轉基因行業在搞,有機行業同樣在搞……
在心臟病的問題上,只不過是製糖業搞得好,脂肪行業沒有搞好而已。


在許多人看來,製糖業是惡人告狀,而脂肪是忍辱蒙冤。
在這裡,需要鄭重地指出:
這只是說那篇綜述淡化了糖對心臟病的影響,但完全不意味著脂肪是冤枉的。
就像兩個小偷,一個買通警察逃脫了,並把罪名都推給了另一個。
我們可以譴責這個小偷和警察,但完全不能認為另一個小偷就是無辜的。

近年來,確實有許多要為脂肪“平反”的呼聲。
但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再次確認:
大量攝入飽和脂肪,會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調查人數超過11萬,研究分析了他們近20年的飲食與健康數據,
結果顯示:大量攝入飽和脂肪,冠心病的風險會上升18%。

是的,就是當初收錢寫軟文的那個哈佛,但當年送錢的人與收錢的人都已經離開了人世。
在當時,科學研究接受企業的資助,並不需要在發表論文時聲明。
也就是說,收錢和沒有聲明這兩件事,在當時是行業常規。
而今天,發表論文必須聲明是否存在利益相關——
收錢發表“研究軟文”,對於科學家來說就得不償失了。
這就是科學界進行自我約束的一種方式。


更重要的是,再財大氣粗的企業,
也只能“收買”一部分科學家,而不可能收買所有的科學家。
總是有科學家會去發表事實,而科學的事實,是無法被軟文所掩蓋的。
實際上,不管製糖業有多拼,糖對健康的危害也一直在不停地發表。
到今天,世衛組織已經建議把添加糖的量控製到總熱量的10%以內,最好是5%以內。
基於這些糖有害健康的研究,英國和法國禁止了在校園內銷售含糖軟飲料,
而美國的洛杉磯、費城、邁阿密等城市,
也對軟飲料在校園內的銷售實施了禁止或者嚴格的限制。
美國FDA在新的營養標籤上,要求標註出“添加糖”的量。
有了這樣的一條標註要求,食品企業就會紛紛減少糖的添加量。

也就是說,儘管當年製糖業砸錢成功,讓幾位有名望的科學家為他們站台。
但是,烏雲遮不住太陽,糖也還是沒有逃脫被口誅筆伐的命運。

這就是科學的自我淨化機制。
科學事實是客觀的,但探索和描述科學事實的科學家,會受到個人偏好的影響。
我們需要信任的,不是某一個或者某一些科學家,
而是有著自我約束和自我淨化的科學界整體。

以上就是云無心對營養學界出現醜聞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云無心
轉載:得到

--------------
主旨:
1967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綜述文章,
極力淡化了糖和心臟病的關係,而把脂肪說成是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醫學領域中很具有權威性的學術刊物之一,
而寫這篇綜述的是三位哈佛大學的教授。這篇綜述對於營養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後來幾十年,膳食指南中都有一個核心要素,那就是“高脂肪食物導致心臟病”。
直到2016年,一位研究人員發現了製糖業的一些內部文件,
顯示這三位科學家收了製糖業的錢,而所引述的研究成果是糖業協會欽點的。
換句話說,那篇影響了營養學界幾十年的文獻綜述,是糖業協會買通哈佛科學家寫的軟文。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科學,還值得信任嗎?

被製糖業收買發表的那篇綜述,只不過是這種“選擇性呈現”的一個例子。
不僅製糖業在花錢搞“科學軟文”,
脂肪行業在搞,奶製品行業在搞,轉基因行業在搞,有機行業同樣在搞……
在心臟病的問題上,只不過是製糖業搞得好,脂肪行業沒有搞好而已。

在許多人看來,製糖業是惡人告狀,而脂肪是忍辱蒙冤。
在這裡,需要鄭重地指出:
這只是說那篇綜述淡化了糖對心臟病的影響,但完全不意味著脂肪是冤枉的。
就像兩個小偷,一個買通警察逃脫了,並把罪名都推給了另一個。
我們可以譴責這個小偷和警察,但完全不能認為另一個小偷就是無辜的。
近年來,確實有許多要為脂肪“平反”的呼聲。
但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再次確認:
大量攝入飽和脂肪,會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調查人數超過11萬,研究分析了他們近20年的飲食與健康數據,
結果顯示:大量攝入飽和脂肪,冠心病的風險會上升18%。

更重要的是,再財大氣粗的企業,
也只能“收買”一部分科學家,而不可能收買所有的科學家。
總是有科學家會去發表事實,而科學的事實,是無法被軟文所掩蓋的。
實際上,不管製糖業有多拼,糖對健康的危害也一直在不停地發表。
美國FDA在新的營養標籤上,要求標註出“添加糖”的量。
有了這樣的一條標註要求,食品企業就會紛紛減少糖的添加量。
也就是說,儘管當年製糖業砸錢成功,讓幾位有名望的科學家為他們站台。
但是,烏雲遮不住太陽,糖也還是沒有逃脫被口誅筆伐的命運。

這就是科學的自我淨化機制。
科學事實是客觀的,但探索和描述科學事實的科學家,會受到個人偏好的影響。
我們需要信任的,不是某一個或者某一些科學家,

而是有著自我約束和自我淨化的科學界整體。

❤得到-人際-KYS:為什麼你父母很難相處

文章出處:KYS:為什麼你父母很難相處
跟這篇文章一起看:得到-心理-原生家庭創傷如何看待

這條音頻是“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和大家聊一聊,
如何利用過年假期,重新認識自己成長的家庭。

Knowyourself團隊是知名公號Knowyourself的創作者和維護者。
這個英文名稱翻譯過來,就是“了解你自己”的意思,團隊和用戶們,
也根據英文名,把公號簡稱為KYS。
KYS是最受歡迎的“心理類公號”之一,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
該團隊為我們獨家撰稿,談了成長、家庭的相關問題,
以下就是文章的內容,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過去的一年中,KYS共推送了300篇泛心理領域的科普文章,
後台和粉絲互動超過了215萬次,統計發現,用戶提問中,超過30%的問題,
都有關父母、家庭,另外還有30%和親密關係有關。
在這些困擾背後,家庭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源頭。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希望在假期裡,和大家聊聊,
如何把握假期回家的機會,重新認識你的家庭。

其實咱們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的困難,是從原生家庭中習得的。
所謂的“原生家庭”,可以簡單理解成,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原生家庭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很多影響,
比如一方面我們可能沒有見過父母之間正常和諧的親密互動,
另一方面也可能遭遇了父母的錯誤對待,或者過於嚴苛,或者過於忽視,諸如此類等等。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不理解自己的家庭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
不理解父母和親人,並且,甚至已經不再願意去思索這些問題,
因為“一想到就煩”,而且想了也沒用。
最後的結果,就是和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越來越遠。


KYS團隊分析認為,之所以我們會無法理解自己的家庭,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只有一個自己在其中長大起來的家庭,
沒有對比,因此無法識別出家庭中的特異之處。我們會誤以為這就是常態。

另外一方面,在我們還小的時候,認知能力是有限的。
父母可能出於保護的目的,篩除一部分信息不向我們暴露。
因此,我們頭腦中和記憶中的家庭,往往是基於不完整的信息形成的。


如果我們留心,我們應該就會發現,自己對於這個家庭的認識,
尤其是兒時的家庭,很大部分基於模糊的印象和記憶中的只言片語。
你並不真正了解你的父母是如何長大的,
他們的一生中經歷過哪些重要的事件,這些事件如何影響了他們成為現在這樣的人?
你也許也並不真正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過去是如何相愛的,
他們現在如何看待對方在自己世界中的位置?
即便是在你出生之後發生的事情,你所能記得的,往往也只是事件的最表面。

這一切信息的缺失,就像一副不完整的拼圖,讓你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故事。
也就影響了你和家庭的關係。

但一個真實的、完整的故事,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你看到故事的全貌,你會看到家庭裡的每個人,
為什麼會在這個家庭中,以他現有的方式去行動,你會看到你的家庭之所以運作的原因。
你會理解你的父母作為一個整體的人,而不是僅僅作為父母的一個切面——
在他們成為你的父母之前以及之後,
他們都還有其他更多的身份,那些身份是否和家庭中你體會到的一面,有很多不同?

簡而言之,一個故事的全貌,能夠讓你對家庭、對自己的遭遇、都形成更客觀的態度。
你的情緒會平和下來。


KYS團隊想和大家說的是,春節假期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
正是你獲得這個故事全貌的契機。

面對和父母以及家庭的分歧,你可以選擇先逃離,
但是等你更加強大的時候,還是要再次走到屬於你的那個故事裡去。
因為那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它奠定了你人生的底色,接納、理解這段底色,你能獲得更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KYS團隊關於如何把握假期回家的機會,重新認識家庭的建議,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Knowyourself團隊
轉載:得到

----------------
主旨:
所謂的“原生家庭”,可以簡單理解成,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原生家庭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很多影響,
比如一方面我們可能沒有見過父母之間正常和諧的親密互動,
另一方面也可能遭遇了父母的錯誤對待,或者過於嚴苛,或者過於忽視,諸如此類等等。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不理解自己的家庭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
不理解父母和親人,並且,甚至已經不再願意去思索這些問題,
因為“一想到就煩”,而且想了也沒用。
最後的結果,就是和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越來越遠。

之所以我們會無法理解自己的家庭,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只有一個自己在其中長大起來的家庭,
沒有對比,因此無法識別出家庭中的特異之處。我們會誤以為這就是常態。
另外一方面,在我們還小的時候,認知能力是有限的。
父母可能出於保護的目的,篩除一部分信息不向我們暴露。
因此,我們頭腦中和記憶中的家庭,往往是基於不完整的信息形成的。

如果我們留心,我們應該就會發現,自己對於這個家庭的認識,
尤其是兒時的家庭,很大部分基於模糊的印象和記憶中的只言片語。
你並不真正了解你的父母是如何長大的,
他們的一生中經歷過哪些重要的事件,這些事件如何影響了他們成為現在這樣的人?
你也許也並不真正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過去是如何相愛的,
他們現在如何看待對方在自己世界中的位置?
即便是在你出生之後發生的事情,你所能記得的,往往也只是事件的最表面。
這一切信息的缺失,就像一副不完整的拼圖,讓你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故事。
也就影響了你和家庭的關係。

簡而言之,一個故事的全貌,能夠讓你對家庭、對自己的遭遇、都形成更客觀的態度。
你的情緒會平和下來。

❤得到-商業-脫不花:羅輯思維屬於服務業

文章出處:脫不花:羅輯思維屬於服務業


這條音頻說的是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兼CEO脫不花,對2016年內容創業的看法和總結。
這是她為我們得到知識新聞的獨家供稿,下面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羅輯思維和得到整整摸索了一年的、內容創業的經驗和心法。

所有關心內容創業的人其實只關心一件事,就是什麼樣的內容值得付費?
這一年裡我們發現,可以付費的內容、值得付費的內容是滄海一粟。
只有這麼三種:
第一種是,誰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更高水準的、更稀缺的談資。
第二個是你能夠為用戶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
比如商學院,老師為你提供商學院級別的特殊概念,幫你建立商學概念。
第三個是營造陪伴,比如音樂會,很多時候大家是把它當作進度條來使用的,
它也許不解決具體問題,但它對用戶成長是漫長的陪伴。

這三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你能夠達到頭部水準,它都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收益頭部內容。
很多人覺得,不付費的內容,和付費的內容商業模式不一樣,這只是傳統傳媒業的思路。
我之前也說過,“內容付費”這個概念並不新鮮,
因為傳統的教育、買書買雜誌都是要花錢的,只不過現在的媒體模式都被廣告養壞了。


而羅輯思維和得到不是在做內容,是在做服務。
做內容不能收費,因為他們都只做了內容,不做服務。什麼是服務呢?
很多人對服務有誤解,覺得服務別人姿態就得低。
但我覺得,我為你服務,給你提供價值的時候,是能滿足你特定的痛點的。
比如有個做奢侈品護理的品牌,叫包拯,他會讓你把鞋包提供給他,
然後拍照片給你,請你確認。最後給你附上對比圖,讓你看到變化。
這是我非常欣賞的一種狀態,我為你提供專業的服務,得到你的認可和尊重,
這樣就建立了一個平等的客戶觀。

所以,服務的內涵是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一個卑微的姿態。
得到APP也是這樣,我們就是一個內容的消費交易,
買完了你走了,我接著生產更好的內容。
我們是在開闢一個行業,是服務業名下的知識服務。


我們用什麼樣的形式交付給用戶,反向定義我們生產什麼樣的內容。
借鑒了這種出版的模式,有人就說你們“得到”不像是電子書,
知識不系統,讓學習變得很碎片化。我覺得,書這個形式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大量的內容是沒有必要出書的。
摸著良心說,沒有多少書值得體系化,因為書這種形式決定了你必須寫夠20萬字才能出版。

還有一個問題是,傳統的出版週期太長,從你決定要寫一本書開始,
到這本書送到讀者手裡,這個鏈條太長,也就是說,作者不能實時地給讀者傳播思想。
但在這個時代,知識的變化非常非常快,昨天講的東西今天可能就有變化。
我們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把知識同步給你,
可能它幾個星期後就被證偽了,那我們再更新新的給你就好了。


至於做好一個產品有什麼心法,我的心法就四個字:只看用戶。
只有用戶真實的反饋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要為用戶付出的時間負責。
從2014年開始,羅輯思維進入公司化階段,一個自己有收入的公司,
心裡的感受和自己沒收入、或者完全靠廣告收入的公司是不一樣的。
因為如果你沒有從用戶那裡來的收入,你就會去盯著你的競爭對手;
如果要靠廣告賺錢,你當然就得是同類產品裡最好的那個,
那你也會不自覺地被競爭對手牽著鼻子走。
但是,我們在競爭過程裡根本不會去想對手,用戶的時間還沒有被填滿,你看著對手幹嘛?
對於賣車的人來說,的確應該多考慮對手,
但是對於內容創業來說,你不需要假想敵,只需要關注用戶。

總之,這些心法總結起來就一個詞,就是“知識服務”。
我們不是內容創業,我們是在做知識服務商。
關於這一點,羅胖的節目和跨年演講都有,今天我就不展開講了。

最後說說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其實我最擔心的不是誰進來,而是誰都不進來。
如果在這個跑道上跑的公司非常少,那就說明這不是條跑道,這是最可怕的。
所以,現在看到分答、知乎和喜馬拉雅都在做這些收費內容,我特別高興。
在全新的跑道上,跑的人越多越好,
麼多聰明人都在往這條路上走,就說明這可能是條賽道了。

以上就是脫不花對2016年內容創業的看法和總結,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脫不花
轉載:得到

--------------
主旨:
這一年裡我們發現,可以付費的內容、值得付費的內容是滄海一粟。
只有這麼三種:
1. 誰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更高水準的、更稀缺的談資
2. 能夠為用戶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
 比如商學院,老師為你提供商學院級別的特殊概念,幫你建立商學概念。
3. 營造陪伴

 比如音樂會,很多時候大家是把它當作進度條來使用的,
 它也許不解決具體問題,但它對用戶成長是漫長的陪伴。
這三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你能夠達到頭部水準,它都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收益頭部內容。

而羅輯思維和"得到"不是在做內容,是在做服務。
做內容不能收費,因為他們都只做了內容,不做服務。什麼是服務呢?
很多人對服務有誤解,覺得服務別人姿態就得低。
但我覺得,我為你服務,給你提供價值的時候,是能滿足你特定的痛點的。
服務的內涵是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一個卑微的姿態

我們用什麼樣的形式交付給用戶,反向定義我們生產什麼樣的內容。
借鑒了這種出版的模式,有人就說你們“得到”不像是電子書,
知識不系統,讓學習變得很碎片化。我覺得,書這個形式有兩個問題。
1. 大量的內容是沒有必要出書的

 摸著良心說,沒有多少書值得體系化,
 因為書這種形式決定了你必須寫夠20萬字才能出版。
2. 傳統的出版週期太長
 從你決定要寫一本書開始,到這本書送到讀者手裡,這個鏈條太長,
 也就是說,作者不能實時地給讀者傳播思想。
 但在這個時代,知識的變化非常非常快,昨天講的東西今天可能就有變化。
 我們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把知識同步給你,
 可能它幾個星期後就被證偽了,那我們再更新新的給你就好了。
至於做好一個產品有什麼心法,我的心法就四個字:只看用戶。
只有用戶真實的反饋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要為用戶付出的時間負責。

最後說說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
其實我最擔心的不是誰進來,而是誰都不進來。

如果在這個跑道上跑的公司非常少,那就說明這不是條跑道,這是最可怕的。
所以,現在看到分答、知乎和喜馬拉雅都在做這些收費內容,我特別高興。
在全新的跑道上,跑的人越多越好,
這麼多聰明人都在往這條路上走,就說明這可能是條賽道了。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得到-醫健-卓克:顛覆認知的三條醫學觀念

文章出處:卓克:顛覆認知的三條醫學觀念


這條音頻說的是2016年顛覆你認知的三個醫學觀念。

「得到」訂閱專欄《卓老闆聊科技》的專欄主理人、科普達人卓克,
應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為我們總結了過去一年,最顛覆你認知的三個醫學觀念。
下面就是卓克的文章,分享給你作為參考。

今年的《卓老闆聊科技》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內容和生活健康有關,
這個方面是謠言的重災區,除了在節目中破除謠言外,
我還總結了3個顛覆我們常識的三個醫學觀念。


首先是抽煙導致DNA甲基化
這可能是對煙民們最有警示作用的提醒了。
之前在吸煙問題上最有警示作用的提醒是吸煙會導致肺癌,
有些科普文章裡還會出現吸煙者肺部解剖的圖片,那煙熏過的樣子看上去挺難讓人接受的,
但刺激得多了人們也就有了免疫。現在更高級別的刺激來了,就是吸煙會導致DNA甲基化。

我們知道DNA序列決定了生命朝何處發展,
在1995年前後,生物學家們又發現另外一種決定生命朝何處發展的因素,叫做基因修飾。
也就是說,就算在鹼基排序一模一樣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最終表現出來很大差異。
修飾過程有好多種,比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
修飾過程改變了鹼基側鏈上連接的東西,
比如本來應該連一個氫,現在連一個甲基,這就算甲基化了。

基因修飾是後天發生的,在2016年有一項重要的研究,
發現吸煙會導致基因的甲基化,我們可以理解成原本健康的基因,
因為長期吸煙變得惡化了,惡化程度有重呢?
人類一共22000個基因,長期吸煙會導致其中7000多個發生甲基化,
已經達到了人體基因總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甲基化會遺傳,吸煙者後代的基因從出生起就是甲基化的,不再是健康的基因了。
即便在孩子出生前吸煙者完全戒菸了,這種效果也依然存在。
不過也還是有一點點挽救的餘地:戒斷5年後,大部分甲基化的基因可以恢復。
但吸煙總有代價,有少部分已經甲基化的基因就算戒菸30年後依然存在,
所以如果你很希望戒菸,就好好考慮一下甲基化這個因素吧。


第二個顛覆我們常識的醫學觀點,是糖的危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男人每天27.5克,女人22.5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給每日攝入“游離糖”所下的標準。
這個量很多人都超了,“游離糖”指的是不需要消化系統再分解,
吃到嘴裡馬上就能被身體吸收的那些糖。

人類物種20萬年的歷史中,只有最近100年才有機會輕鬆地大量吃到“游離糖”,
這還要托現代食品工業之福。比如一瓶500ml的可樂、雪碧、芬達、冰紅茶等等,
反正是甜飲料,含游離糖53克。
這些數字不用特意記,只要記得是甜飲料,至少含10%游離糖,就可以了。
蛋糕、餅乾中游離糖的比重最低是20%。巧克力、豆奶粉、蓮子羹差不多有40%是游離糖。
果醬果脯更是高達60%以上。

尤其是城市白領,喜歡甜食,隨便一吃就是100克以上的游離糖,
這遠遠高出世衛組織建議的22.5克,
而且這種超標不是偶一為之的,而是幾乎天天都超標幾倍以上。

長期這樣過量食用糖有什麼害處呢?
比較輕的情況是引起肥胖,肥胖引發的各種疾病,
比較嚴重的是造成“胰島素抵抗”,年輕人的II型糖尿病很多就是這樣患上的。

更嚴重的是今年才剛剛爆出了一個有確鑿證據的黑幕:
製糖業曾經長期、系統化賄賂科研機構,
把糖的危害轉嫁給脂肪和膽固醇,只保留糖對牙齒的傷害。
所以到現在,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在您的日常飲食中危害最大的,
實際上是那些過量攝入的游離糖。


第三個顛覆我們常識的醫學觀念是艾滋病通過性行為傳染的概率遠比你想像的低

綜合各種研究,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
也就是俗稱的“不帶套”的情況下,HIV陽性的女性傳染給健康男性,
單次感染的概率是1‰-2‰,
也就是健康男性和HIV陽性女人需要進行500次到1000次“無保護性行為”才會被感染。

同樣是在無保護下,HIV陽性男性傳染給健康女性的概率是2‰ -3‰,略大於女感染男。
如果採取了保護,也就是戴套了,風險還會降低一個數量級。

雖然我們一直宣傳艾滋病有3種主要的傳播途徑:血液、母嬰、性。
但現在來看,性行為幾乎是不會傳播的。
不過這是有條件的,因為這些實驗統計的都是被感染方是健康的。
而實際上性行為感染艾滋病時,另一方,一般也都是生活不檢點的,比如有性病。
這些人會有生殖器的潰瘍,這就讓性接觸實際上變成了血液接觸。

說到這您就能理解為什麼男同性戀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了。
陰道上皮細胞像鎖甲一樣,性交時很難破損,
但是腸粘膜是柱狀上皮細胞,非常容易破,出血就容易感染。

我們並不是要否定性傳播這個途徑,只是讓大家了解一個之前可能被嚴重誤判的事實,
我相信不少人都以為感染概率至少在50%這個量級。

現在艾滋病通過治療轉陰已經有不少案例了,還有各種方法控制它一直處於“潛伏期”。
總的來說,艾滋病現在越來越趨向於一種類似糖尿病一樣的需要終生治療的慢性疾病,
不再是絕對致命的了。
但是患了這種病的人行為上不符合主流價值觀,所以仍然受到嚴重歧視。

2016年這三個醫學方面的觀點希望能幫到您,讓您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體。

以上就是卓克關於“2016 最顛覆你認知的三條醫學觀念”的解讀,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卓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抽煙導致DNA甲基化
 這可能是對煙民們最有警示作用的提醒了。
 之前在吸煙問題上最有警示作用的提醒是吸煙會導致肺癌,
 有些科普文章裡還會出現吸煙者肺部解剖的圖片,
 那煙熏過的樣子看上去挺難讓人接受的,但刺激得多了人們也就有了免疫。
 現在更高級別的刺激來了,就是吸煙會導致DNA甲基化。
 在2016年有一項重要的研究,
 發現吸煙會導致基因的甲基化,我們可以理解成原本健康的基因,
 因為長期吸煙變得惡化了,惡化程度有重呢?
 人類一共22000個基因,長期吸煙會導致其中7000多個發生甲基化,
 已經達到了人體基因總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甲基化會遺傳,吸煙者後代的基因從出生起就是甲基化的,不再是健康的基因了。
 即便在孩子出生前吸煙者完全戒菸了,這種效果也依然存在。
 不過也還是有一點點挽救的餘地:戒斷5年後,大部分甲基化的基因可以恢復。
 但吸煙總有代價,有少部分已經甲基化的基因就算戒菸30年後依然存在,
 所以如果你很希望戒菸,就好好考慮一下甲基化這個因素吧。
2. 糖的危害遠比你想的要大
 男人每天27.5克,女人22.5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給每日攝入“游離糖”所下的標準。
 這個量很多人都超了,“游離糖”指的是不需要消化系統再分解,
 吃到嘴裡馬上就能被身體吸收的那些糖。
 人類物種20萬年的歷史中,只有最近100年才有機會輕鬆地大量吃到“游離糖”,
 這還要托現代食品工業之福。比如一瓶500ml的可樂、雪碧、芬達、冰紅茶等等,
 反正是甜飲料,含游離糖53克。
 這些數字不用特意記,只要記得是甜飲料,至少含10%游離糖,就可以了。
 蛋糕、餅乾中游離糖的比重最低是20%。巧克力、豆奶粉、蓮子羹差不多有40%是游離糖。
 果醬果脯更是高達60%以上。
 長期這樣過量食用糖有什麼害處呢?
 比較輕的情況是引起肥胖,肥胖引發的各種疾病,
 比較嚴重的是造成“胰島素抵抗”,年輕人的II型糖尿病很多就是這樣患上的。
3. 艾滋病通過性行為傳染的概率遠比你想像的低
 綜合各種研究,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
 也就是俗稱的“不帶套”的情況下,HIV陽性的女性傳染給健康男性,
 單次感染的概率是1‰-2‰,
 也就是健康男性和HIV陽性女人需要進行500次到1000次“無保護性行為”才會被感染。
 現在來看,性行為幾乎是不會傳播的。
 不過這是有條件的,因為這些實驗統計的都是被感染方是健康的。
 而實際上性行為感染艾滋病時,另一方,一般也都是生活不檢點的,比如有性病。
 這些人會有生殖器的潰瘍,這就讓性接觸實際上變成了血液接觸。
 說到這您就能理解為什麼男同性戀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了。
 陰道上皮細胞像鎖甲一樣,性交時很難破損,
 但是腸粘膜是柱狀上皮細胞,非常容易破,出血就容易感染。
 現在艾滋病通過治療轉陰已經有不少案例了,還有各種方法控制它一直處於“潛伏期”。
 總的來說,艾滋病現在越來越趨向於一種類似糖尿病一樣的需要終生治療的慢性疾病,
 不再是絕對致命的了。

❤得到-醫健-祝卓宏:精神醫學診治策略錯了

文章出處:祝卓宏:精神醫學診治策略錯了


這條音頻說的是,祝卓宏在2016年關於精神疾病的三個思考。
祝卓宏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教授,
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也在央視擔任評論員。
應“得到”知識新聞工作室的邀請,他為我們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和你分享一下。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各類精神“疾病”的終身患病率非常高,美國幾乎高達50%,
中國已經高達17.5%,而且是越來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說說我對精神疾病的三點思考。

第一,為什麼精神“病人”越來越多呢?
有一個觀點認為,精神病人越來越多,是因為精神醫學診治策略錯了。
大家也許不知道,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符合醫學上疾病的最基本標準。
因為診斷一種“疾病”要有明確的病因、病理改變、病程和轉歸才能成為疾病。
然而,目前所有的精神疾病都還沒有明確的病因或病理改變,
所以,目前所謂的精神疾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中國頒布的《精神衛生法》裡面,找不到“精神疾病”這個詞,而滿眼都是“精神障礙”。
也許這有點超出你的常識,大家都覺得精神病就是病,
連崔永元也覺得抑鬱症就是病,像感冒一樣,要吃藥。
當然,並不是說精神障礙就不需要藥物治療,
當症狀嚴重時,會影響身體功能或生命安全時,還是需要藥物治療的。
只是當你到醫院看病時,可能不會想著這個“病”與其他病的區別。

那“障礙”與“疾病”有什麼不同呢?
 “障礙”是指一些症狀群,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綜合徵”,還達不到疾病的標準。
遺憾的是,大多數醫生都是把各類精神障礙當做精神疾病來治療,
甚至很多媒體在宣傳的時候,也都把“精神障礙”稱為“精神疾病”。
這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因為這導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預防策略都是為了消除各種心理症狀,一句話,都是為了治病。
甚至心理治療也是為了治病,我們常說的 “心病”還需“心藥”治,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種治病的策略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卻往往是無效的,
或者是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


第二,為什麼精神醫學的防治策略是無效的呢?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
認為心理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
因此各種防治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
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
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
語言是把雙刃劍,語言使人類有了文明成就,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
就是這個意思,這被稱為“認知融合”現象。
由於認知融合,會讓我們把頭腦裡的想法、想像當做事實,導致迴避行為。
例如經歷過車禍之後,頭腦裡經常想起車禍,就會害怕坐車而迴避坐車;
頭腦裡產生“可能會失敗”的念頭,就會避免嘗試探索;
頭腦裡想到“他人會嘲笑自己”就會迴避人群,等等。
僵化地按照語言規則行事就會導致各種情緒問題、行為問題。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就會有認知融合,
而有認知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裡的想法、念頭、想像。
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所以,消除痛苦的診治策略是無效的。


第三, 什麼才是有用的防治策略呢?
2004年海斯教授提出來一個嶄新的心理健康模型,即心理靈活性模型。
心理靈活性是什麼呢?它是指一個人能夠接納現實及身心反應而不是迴避,
覺察和解離頭腦裡融合的語言與語言指代的事物,充分接觸當下現實環境而不被頭腦左右,
為了價值和意義有意識地改變或堅持自己的行為。
基於這個模型,不再是把消除痛苦當做治療目的,而是幫助人們帶著痛苦追求價值和意義,
也就是“痛并快樂著”。基於這個模型建立的臨床干預方法,
就是接納承諾療法,英文縮寫為“ACT”,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致力於把這一方法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以上就是祝卓宏教授對精神疾病的看法,供你參考。



特約撰稿:祝卓宏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為什麼精神“病人”越來越多呢?
 大家也許不知道,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符合醫學上疾病的最基本標準。
 因為診斷一種“疾病”要有明確的病因、病理改變、病程和轉歸才能成為疾病。
 然而,目前所有的精神疾病都還沒有明確的病因或病理改變,
 所以,目前所謂的精神疾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中國頒布的《精神衛生法》裡面,找不到“精神疾病”這個詞,而滿眼都是“精神障礙”。
 那“障礙”與“疾病”有什麼不同呢?
 “障礙”是指一些症狀群,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綜合徵”,還達不到疾病的標準。
 遺憾的是,大多數醫生都是把各類精神障礙當做精神疾病來治療,
 甚至很多媒體在宣傳的時候,也都把“精神障礙”稱為“精神疾病”。
 這種治病的策略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卻往往是無效的,
 或者是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
2. 為什麼精神醫學的防治策略是無效的呢?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
 認為心理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
 因此各種防治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
 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
 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
 語言是把雙刃劍,語言使人類有了文明成就,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成語,
 就是這個意思,這被稱為“認知融合”現象。
 由於認知融合,會讓我們把頭腦裡的想法、想像當做事實,導致迴避行為。
 例如經歷過車禍之後,頭腦裡經常想起車禍,就會害怕坐車而迴避坐車;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就會有認知融合,
 而有認知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裡的想法、念頭、想像。
 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所以,消除痛苦的診治策略是無效的。

3. 什麼才是有用的防治策略呢?
 一個嶄新的心理健康模型,即心理靈活性模型。
 心理靈活性是什麼呢?它是指一個人能夠接納現實及身心反應而不是迴避,
 覺察和解離頭腦裡融合的語言與語言指代的事物,

 充分接觸當下現實環境而不被頭腦左右,
 為了價值和意義有意識地改變或堅持自己的行為。
 基於這個模型,不再是把消除痛苦當做治療目的,
 而是幫助人們帶著痛苦追求價值和意義,也就是“痛并快樂著”。
 基於這個模型建立的臨床干預方法,就是接納承諾療法,英文縮寫為“ACT”,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致力於把這一方法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