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得到-教育-為啥孩子不聽話父母就受不了

文章出處:為啥孩子不聽話父母就受不了


在咱們國家呀,孩子聽不聽話基本決定了這個孩子的好壞。
中國家長誇孩子的時候,也經常用“聽話”和“乖”這兩個詞,聽話哲學可以說在中國無處不在。
但是心理學家武志紅前不久發文說,一直被要求聽話的孩子,對於心理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而且對於家長來說,一旦孩子不聽話了,家長就會覺得特別痛苦。

舉個例子:有一個廣東女孩找武志紅諮詢,
說她愛上了一個不錯的男人,但父母死活就是不同意,母親還因此得了心臟病。
於是武志紅約見了這一家三口,他發現那位母親的態度非常堅定,
為了不讓女兒和那個男人結婚,她可以付出一切代價。

通過開導,這位母親說出了她反對這樁婚事的真實理由。
她說:女兒原來什麼都聽她的,而且向她承諾過:
戀愛前,一定會帶那個男人給她看,只有母親答應了,她才會繼續發展。
可是女兒背叛了她,竟然在戀愛半年後才告訴她,
她說這些話的時候,非常痛苦也特別憤怒。
所以你看,之前女兒什麼都聽她的,對她而言,是無比甜蜜的事情。
而女兒竟然瞞著她談戀愛這件事,徹底摧毀了這種甜蜜,這導致了她的痛苦和憤怒。


按照心理學理論,這位母親和女兒構建了一種病態共生的關係,
女兒徹底順著媽媽,這讓母親在這個共生關係裡有了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
而當女兒突然不聽話時,她的這種無所不能感就被顛覆了。

於是,她轉而去控制女兒,用各種極端手段,不惜你死我活,
就是為了恢復她之前的絕對權威。但這麼一來,女兒的自我就被摧毀了。
最後,女兒選擇了遠走高飛,以這種方式徹底脫離了和媽媽的共生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發明了“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個詞。
他說父母在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時,要堅決地拒絕孩子,但不要帶著敵意。
父母不要對孩子說“你是錯的,我不要你了,或者我恨不得殺了你。”
這樣的話。
想脫離聽話哲學的中國孩子,也可以用這種策略來對抗父母,你可以對父母說:
我不聽話,並不意味著我恨你、我不愛你。只是因為:我是我,你是你。
武志紅說,這一方面堅決地對父母的意志說了不,同時又對父母傳遞了愛意,
這樣更容易讓父母接受,也就能避免被病態共生關係傷害。


---------
主旨:
中國家長誇孩子時,經常用“聽話”和“乖”這兩個詞,聽話哲學可以說在中國無處不在。
但是心理學家武志紅前不久發文說,一直被要求聽話的孩子,對於心理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而且對於家長來說,一旦孩子不聽話了,家長就會覺得特別痛苦。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發明了“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個詞。
他說父母在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時,要堅決地拒絕孩子,但不要帶著敵意。
父母不要對孩子說“你是錯的,我不要你了,或者我恨不得殺了你。”
這樣的話。想脫離聽話哲學的中國孩子,

也可以用這種策略來對抗父母,你可以對父母說:
我不聽話,並不意味著我恨你、我不愛你。只是因為:我是我,你是你。
武志紅說,這一方面堅決地對父母的意志說了不,同時又對父母傳遞了愛意,
這樣更容易讓父母接受,也就能避免被病態共生關係傷害。

❤得到-哲思-中世紀的人怎麼看待生死?

文章出處:中世紀的人怎麼看待生死?


喪葬文化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隨著不同民族的融合,喪葬文化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人對生老病死的看法也不太一樣。
中世紀的歐洲人是怎麼看待衰老和死亡的呢?
他們那時候的葬禮又和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中世紀那會,人的壽命可不像現在這麼長,基本上都超不過65歲。
能夠捱過這個年齡的人,少之又少。為啥呢?
因為那會要是想成為一個長壽的人,
必須得出生時逃得過夭折、幼年時避得開疾病和危險、成人後還躲得過事故和戰爭。
要是女性呢,還得多過一道分娩的鬼門關。
這麼一來,大概只有修道院裡的那些教士能幸運的活下來,
普通人是很難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撐到最後的。

要知道,在中世紀,
就連喝口涼水都有可能腹瀉死掉、過個河小船說翻就翻了,意外死亡的情況五花八門。
一不留神兒,還可能出門碰上個盜賊,或者在夜裡碰上個入室搶劫的。
換句話說,死神總是說來就來,從不提前打招呼


即便真的活到了歲數,好多人也不願意繼續活著受折磨。這又是為啥呢?
因為啊,中世紀那會的人,可不像咱們現在,講究什麼孝道和人性,
更別提什麼社會福利制度了。人老了以後,不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還會遭受社會的白眼。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環境裡,只要還有口氣的,就得堅持勞動到最後。
那些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無法獨自生存的老人,自然也就成了別人的累贅和負擔

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中就有這麼一個場景:
年近古稀的阿玲婆雖然耳不聾、眼不花,
但為了不給兒女增添負擔,節省家裡的口糧,硬是讓兒子把自己丟進了深山。
在中世紀,類似這種喪失勞動能力而備受冷落和嫌棄的老人,真不在少數。

除了身體上的病痛,老人的財產保障也是一個隱患
我們都對名著裡描述的四大吝嗇鬼印像很深刻。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
只要看到金子,就恨不得一頭撲上去不撒手,甚至連女兒的梳妝匣都不放過。
而且時時刻刻在擔心女兒會分走他手裡的家產,
他臨死時最依戀的也不是唯一的女兒,而是她的那筆財產,
還吩咐女兒以後要到天國給他交帳。
以現在的眼光看,我們都覺得葛朗台簡直是又變態又可笑。
但只要想想那時候的現實背景,就能理解他們為什麼那麼摳門了。
因為的確有好多老人年輕的時候風風光光的,
可一旦交出了家裡的財政大權,就晚節不保,落得個孤苦伶仃的下場。
這種情況,一直到18世紀末,歐洲出現了養老保險業務,才得以慢慢好轉。


但是,也別覺得中世紀的時候,所有人都害怕衰老、害怕疾病。
對基督教徒來說,人生就是一個通往天堂樂園的通道,而死亡就是這個通道的入口。
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為死亡做準備。
真正讓他們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沒能交一份好的答卷。

換句話說,對基督徒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好死”,害怕的是“壞死”。
死亡對他們來說就像敲響了鈴聲的考試,
所有的人都必須停筆,考得好的人,經過基督教的“聖事”恩典,
從此衝破牢籠,讓靈魂結束流浪,放下包袱,清除所有債務,擺脫百病纏身的困擾,
回歸極樂世界,幸福長眠

而沒考好的人呢,就無法獲得臨死前的這場聖禮,最後落得個“壞死”。
比如說,發生意外事故死亡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個大忌
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死掉,或者坐船意外淹死,
對他們來說,沒機會做懺悔,也沒機會領聖禮,
沒有任何儀式就這麼稀里糊塗地下了地獄,那才是最恐怖的。

還有一種死法也被看作是“壞死”,那就是在睡夢里安祥地死去。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既沒有痛苦,又很平靜,
但是古人可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安詳地離去是在夜裡被魔鬼抓走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死去,他們會在臥室裡放一個桶,裡面裝滿聖水。
沒桶的,就在臨睡前,在臥室的四個角落都灑上點水,祈禱不要在睡夢裡死去

由此可見啊,中世紀的人,都爭著上天堂,害怕下地獄。
按照有些地方的說法,人死了以後,只有純潔的靈魂才能升入天堂,
犯過嚴重罪行的直接就被投入了地獄。
介於中間的,比如犯了小錯但還能被原諒的人,就被送到人間和地獄之間的“煉獄”
在那兒洗清了罪名以後,完成救贖,才能上天堂。
所以,中世紀的葬禮程序也是圍繞這個套路和目標設計的。


在正式的葬禮舉辦之前,有一些重要的準備工作。
比如,臨死的人首先要立一份遺囑,把債務問題捋清楚。
在當時的觀念裡,如果沒有理清債務問題,
不僅自己死後要先到煉獄裡還債,你的後代和親屬可能也會跟著遭殃。
除了要合理分配遺產,無論貧窮富有,
還得記著給教會和社會上的弱者留下一些捐獻,這也是贖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立遺囑的時候,教區的神父還必須到場,走到彌留者的跟前,接受他們的懺悔。
但神父可不一定像電影裡表現得那麼仁慈,
為了徹底洗清這些人的罪行,神父有時候會嚴厲地斥責甚至恐嚇這些彌留者,
讓他們陷入深深的懊悔裡,徹底地得到救贖和解脫。


中世紀的人也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
在葬禮舉辦前,
家人會把死者的身體從頭到腳清洗乾淨,有時還請來剃須匠刮刮鬍子,休整休整儀容,
並用棉花之類的東西把七竅給堵上,再把他擺成類似於祈禱或者是遮羞的身體姿勢。
有的人為了靈魂能夠更接近天堂,就會穿上朝聖者的乞丐裝;
而很多王公貴族,更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修道士或者騎士的模樣,
作為守護基督的象徵,以此來得到庇佑。

中世紀的時候,基督教並不鼓勵在靈床前放聲大哭
而是要求盡量保持一種審慎壓抑的情緒,適當地表達痛苦,又不至於太過失態。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
今天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職業哭喪人,其實在15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職業的“哭喪人”,比一般人更會“哭”。
他們會用黑色的兜帽蓋住臉,然後拿一條毛巾慢慢地擦掉眼淚,既動情又文雅。

入殮之後就是“殯期”,中西式的葬禮就不一樣了。
在我國,有時候一副棺材要拖上好長時間才會下葬,
基督教的葬禮辦的都很及時,一般經過3天的守靈夜,甚至有的在去世當天就下葬了。

棺材被送進教堂之後,
神父要在棺柩上灑三次聖水,然後是一系列的儀式,比如亡者日課和亡者彌撒等等。
彌撒的意義,就是通過神職人員代替你祈禱,
讓你的靈魂盡快得到救贖,早日昇入天堂,畢竟沒人願意總在煉獄裡受苦
所以在中世紀末期,有錢的達官顯貴就會花錢進行多次彌撒儀式。
比如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就要求說,自己死後,要做1萬次彌撒。


等做完這些繁瑣的儀式之後,送葬隊伍就要前往墓地了。
我們中國人往往忌諱把墓地建在城市中心,
但中世紀的歐洲,墓地反而都建在城裡的大教堂邊兒上。
直到16世紀,人們發現墓地影響了城區的生活質量和公共衛生,才逐漸開始往城外轉移。

到這,整套完整的葬禮儀式才算結束。
結束葬禮儀式​​以後,人們開始重新回歸生活,踏進各自新一輪的人生考場。
雖然我們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但是,從不同的喪葬儀式裡,我們還是能看出不同時期的人,
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截然不同的信仰和態度。


本文源自:公眾號“我還真的不知道”(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中世紀的人如何看待死亡和葬禮)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
主旨:
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為死亡做準備。
真正讓他們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沒能交一份好的答卷。
換句話說,對基督徒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好死”,害怕的是“壞死”。
死亡對他們來說就像敲響了鈴聲的考試,
所有的人都必須停筆,考得好的人,經過基督教的“聖事”恩典,
從此衝破牢籠,讓靈魂結束流浪,放下包袱,清除所有債務,
擺脫百病纏身的困擾,回歸極樂世界,幸福長眠。
而沒考好的人呢,就無法獲得臨死前的這場聖禮,最後落得個“壞死”。
比如說,發生意外事故死亡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個大忌。
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死掉,或者坐船意外淹死,
對他們來說,沒機會做懺悔,也沒機會領聖禮,
沒有任何儀式就這麼稀里糊塗地下了地獄,那才是最恐怖的。
還有一種死法也被看作是“壞死”,那就是在睡夢里安祥地死去。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既沒有痛苦,又很平靜,
但是古人可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安詳地離去是在夜裡被魔鬼抓走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死去,他們會在臥室裡放一個桶,裡面裝滿聖水。
沒桶的,就在臨睡前,在臥室的四個角落都灑上點水,祈禱不要在睡夢裡死去。
由此可見啊,中世紀的人,都爭著上天堂,害怕下地獄。
除了天堂、地獄,也有介於中間的,
比如犯了小錯但還能被原諒的人,就被送到人間和地獄之間的“煉獄”,
在那兒洗清了罪名以後,完成救贖,才能上天堂。

中世紀的人也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
基督教並不鼓勵在靈床前放聲大哭,
今天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職業哭喪人,其實在15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職業的“哭喪人”,比一般人更會“哭”。
他們會用黑色的兜帽蓋住臉,然後拿一條毛巾慢慢地擦掉眼淚,既動情又文雅。
基督教的葬禮辦的都很及時,一般經過3天的守靈夜,甚至有的在去世當天就下葬了。
神父要在棺柩上灑三次聖水,然後是一系列的儀式,比如亡者日課和亡者彌撒等等。
彌撒的意義,就是通過神職人員代替你祈禱,
讓你的靈魂盡快得到救贖,早日昇入天堂,畢竟沒人願意總在煉獄裡受苦。
從不同的喪葬儀式裡,我們能看出不同時期的人,
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截然不同的信仰和態度。

得到-商業-為什麼出租車罷運不被人同情

文章出處:為什麼出租車罷運不被人同情


摘要:
出租車司機把今天他們的困境,禍首指向網約車。
事實上,在網約車出現之前,他們過得也不如意。
問題持續很多年,他們早就已經滿肚子怨氣了。只不過問題一直無解,習慣了而已。
可他們卻沒有能夠意識到,他們現在奮力反對的網約車,其實恰恰是化解仇恨的良藥。

對乘客而言,網約車技術非常美妙。
行業而言,這是一次技術上擺脫份子錢陰影的機會。
每一單生意都有據可查,公司管理車輛,沒必要先拿走固定收入
只要根據訂單抽成,多賺多抽,少賺少抽,就可以了類似今天網約車的平台管理費
司機不必背負巨大的成本壓力,
還能清晰看到每單的收入,有了足夠的激勵,鼓勵他們多接單。


網約車的最大價值在於破除壟斷,還行業自由
司機想進入行業,只要在平台登記就可以;
想要多賺錢,只需要勤奮工作,不必背負巨大壓力。
要想獲得額外獎勵,就得提高服務水平。
司機要重視車輛的保養,當然是為了給乘客舒適的體驗,對他本人而言,當然也是享受
司機也是普通人,誰希望自己整天活得又髒又臭呢?

網約車的妙處還在於,它用技術手段把一些困窘的場面化解了。
傳統出租車痛恨堵車,往往高峰期就會拒載,一堵車就罵娘。
網約車時代,高峰期意味著高補貼,堵車也沒那麼煩了。
下雨天,網約車平台通過價格調節,讓出門拉客的車輛不吃虧
跨年夜用車高峰期,乘客絲毫沒有覺得打車難。
許多車輛在高額補貼的激勵下,放棄休息,選擇服務於別人。
乘客也可以通過自主加價,解一時之急。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競爭
只有競爭激烈,網約車平台才會既討好乘客,也照顧司機感受。
很多高額補貼其實是公司的品牌宣傳費。
他們寧願一些訂單不賺錢,也要確保“方便靠譜”的公司形象。

每個司機的工作不只受金錢的激勵,也有服務他人、獲得成就感的精神需求。
在網約車時代,你總能看到彬彬有禮,心情愉悅的司機,這絕不是偶然。

同行之間是競爭關係,出租車路面爭客。
網約車司機互相隔絕,互不相識,他們競爭,卻不衝突。
如果一個區域司機太少,叫車不便,乘客勢必很少叫車,少量司機無法挖掘潛在需求。
這也是網約車花重金培植市場的原因。
競爭者在這裡淋漓盡致地展示出合作互助的一面,這不是很美妙的事嗎?

為什麼出租車罷運不被大家同情,是因為時代在發展,
如果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行業總是逆著歷史潮流行路,一定會倍感艱難,這不是誰的錯。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落伍者。
正確的做法是跳出漩渦,到一個新市場裡奮鬥,而不是深陷其中,哀嗚悲嘆。
最可悲的是無視潮流,奮力抗爭,
像滿腦子妖魔幻想,騎著劣馬大戰風車的堂-吉訶德,只能摔得遍體鱗傷。
表面上看起來勇敢,但實際上卻很可憐。


本文源自:公眾號“人文經濟學會”(為什麼出租車罷運不得人心)
稿:呂佳蔚
來源:得到

❤得到-商業-迪斯尼樂園是怎樣造夢的

文章出處:迪斯尼樂園是怎樣造夢的


迪斯尼樂園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夢幻的地方。
最近上海迪斯尼開園,創造了20天一百萬的客流量。
可是你知道嗎,迪斯尼的夢幻感其實都是被精心設計出來的,
每一個角落都遵循一套想像力驚人的設計思​​路,​​這套思路叫做米奇定律
咱們來一起看看,米奇定律在迪斯尼樂園是怎樣應用的。


米奇定律之一,一次只講一個故事
我們走進迪斯尼樂園,不是一條路走到頭,
而是會先看到一個圓形廣場,廣場有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道路。
這些道路通向各個主題樂園,每個樂園之間還用高山、河流和樹林間隔開。
不僅如此,為了避免遊客信息過載,迪斯尼的每個小角落都只有一個主人公。
比如在街角,你會看到一個唐老鴨冰淇淋店,裡面擺放了各種唐老鴨的周邊商品。
但在這個店周圍你絕對看不到其他卡通人物,絕對是唐老鴨專場。
迪斯尼認為,
遊客走進樂園面對龐大的信息時,
必須要把信息分成有邏輯、有組織、概念獨立的故事,
這樣人們才能更加清晰地吸收和保留信息。


米奇定律之二,用細節來營造夢幻氛圍
比如游樂園裡的冰淇淋都是米老鼠形狀的,這在外面很少見到。
再比如每個垃圾桶和爆米花機,都會配合園區主題呈現不同的趣味形象:
在冰雪樂園裡爆米花機是一個雪人形象;到了未來世界裡,爆米花機就是一個火箭形象。
除此之外,為了能讓用戶有沉浸式體驗,
迪斯尼還特別注重細節的質感,花了大量成本製造出以假亂真的感覺。
比如為了讓動物樂園裡的路走起來更有野外的感覺,
設計師們用染色的混凝土和碎石塊仿製了非洲的路面。
還有探險區的雜草,都是依照野外雜草的走勢來種植,製造出一種接近真實的狂野感。
再比如灰姑娘主題園區裡,不僅灰姑娘的鞋是水晶造的,
而且為了迎合主題,整個城堡都是用玻璃纖維做的,在後期再加工成石頭的樣子
怎麼樣,夠牛吧。


米奇定律之三,理解遊客的需求
迪斯尼的員工都要接受特色培訓,
精確到了不同場景裡該怎麼回答,做什麼表情,該怎麼微笑。
比方說有些小朋友在迪斯尼里不同地方看到了好幾隻米老鼠,他們會問工作人員:
“遊樂園裡面到底有多少米老鼠?”這時工作人員會統一口徑地告訴你:“
全世界只有一隻米老鼠,它就在這個遊樂園裡,
你看到的都是同一隻,只是它剛剛跑到這邊來吃奶酪了。”
比如在恐怖小屋裡,為了幫助遊客融入氛圍,增強場景渲染,
連等候區驗票的工作人員都可能擺出各種古怪詭異的表情。


米奇定律之四,製造專有地標。
在迪斯尼里逛了一天後,你還會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
就是走了好幾公里,卻一點也不覺得累,這也是迪斯尼精心設計的手筆。
迪斯尼善於利用場景,將游客自然地從一個區域引向另一個區域,
並在沿途設立各種獎勵,讓遊客忘記遊園的疲憊感
比如說,迪斯尼會在景區中央部分設置簡單直觀的景點,但在角落就建造得非常華麗誇張。
這麼做就是為了激發遊客的好奇心,把遊客吸引過來
再比如有一個景觀叫做愛麗絲的迷宮,讓遊客漫步在一層層綠化帶裡。
遊客走在裡面的時候,既能消化上一個景點帶來的刺激感,
也能稍事休息,準備下一次探險。
這樣一張一弛,遊客只會感覺到體驗特別豐富,壓根不會覺得累。


最後,當你離開迪斯尼的時候,你會覺得在迪斯尼的經歷,是一次獨一無二的夢幻旅程
這是因為迪斯尼和一般的風景園林不同,
其他的風景園林只提供景觀工程,而迪斯尼提供的是夢幻工程。
連迪斯尼里的工程師都叫做幻想工程師,製造了一個遠離現實世界的夢幻世界。
而且近一百年來,迪斯尼不斷地強化這個標籤,充分提高辨識度。
當人們想逃離不愉快的現實世界,需要夢想世界的溫情時,
總會第一個想到這裡,這也是迪斯尼樂園長盛不衰的原因。


本文源自:公眾號“新世相”
(你們的夢想都是人造的|迪士尼樂園背後的“幻想工程師”和“米奇定律”)
稿:張帥冰
來源:得到

-----------
主旨:
米奇定律之一,一次只講一個故事
 遊客走進樂園面對龐大的信息時,
 必須要把信息分成有邏輯、有組織、概念獨立的故事,
 這樣人們才能更加清晰地吸收和保留信息。
米奇定律之二,用細節來營造夢幻氛圍
 比如為了讓動物樂園裡的路走起來更有野外的感覺,
 設計師們用染色的混凝土和碎石塊仿製了非洲的路面。
 還有探險區的雜草,都是依照野外雜草的走勢來種植,製造出一種接近真實的狂野感。
 再比如灰姑娘主題園區裡,不僅灰姑娘的鞋是水晶造的,
 而且為了迎合主題,整個城堡都是用玻璃纖維做的,在後期再加工成石頭的樣子。
米奇定律之三,理解遊客的需求
 迪斯尼的員工都要接受特色培訓,
 精確到了不同場景裡該怎麼回答,做什麼表情,該怎麼微笑。
米奇定律之四,製造專有地標
 迪斯尼善於利用場景,將游客自然地從一個區域引向另一個區域,
 並在沿途設立各種獎勵,讓遊客忘記遊園的疲憊感。
 比如說,迪斯尼會在景區中央部分設置簡單直觀的景點,
 但在角落就建造得非常華麗誇張。這麼做就是為了激發遊客的好奇心,把遊客吸引過來。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得到-溝通-聊天時如何機智地化解衝突

文章出處:聊天時如何機智地化解衝突


平時我們在聊天的時候,難免會有衝突,有時候是無意的,有時候是有意的。
那有衝突的時候,怎麼才能巧妙化解尷尬呢?
最近,心理諮詢師阮琦在公眾號“魔鬼搭訕&約會培訓”寫了一篇文章,
介紹了一種既能維護自己的利益,又能化解尷尬的應答方法。

我們先看一個電影裡的情節。在電影裡,有個記者要離開小島,
但他去碼頭買船票的時候,售票員說因為颱風,所有的船都取消了。
記者多問了一句:“還有別的方法離開這裡嗎?”
售票員回了他一句:“除非你有私人飛機。”在電影裡,記者也笑著回了一句,
說:“我的私人飛機借給管家了。”

在這個對話裡,售票員可能是開玩笑,不管是什麼吧,
如果記者一本正經地說,“我有私人飛機還用找你”,顯然就沒意思了。不
過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這種事情,心里肯定這麼想,只不過嘴上不說,最後憋一肚子氣。


那聊天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挑起衝突的是“除非你有私人飛機”這句話,其實這是個不合理的假設。
因為一般來說,普通人是沒有私人飛機的,
如果你不承認,或者指責對方不該這麼說,兩個人肯定就吵起來了。
所以,機智應答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先“承認對方的假設”
就算這個假設不合理,你也別否認。言下之意就是,你想玩我就陪你玩。

那承認了對方的假設之後該怎麼做呢?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原則,順著對方的假設繼續誇張,直到找到符合自己的利益點。
咱們看看電影裡兩個人的隱含的意思。
售票員的話外音是說:颱風來了你還想離開小島,挺有錢任性啊,
那你應該有私人飛機吧,你坐飛機走好了。意思是你沒錢就別任性。
記者的隱含意思是:你不是說我有錢嗎?
那好,我接受假設,我不僅有飛機,還有私人管家,但我很大方,把私人飛機借給管家了。

另外,你要注意,上面說的兩個原則缺一不可。
如果記者說自己的飛機拿去修了,也不好。
因為這樣就忽視了第二條原則,既沒誇張,也沒維護自己的利益,
因為飛機好壞不重要,對方是在拿你的人品開玩笑。所以關鍵點要落在“我很大方”上面,
這樣才能回應沒錢任性的潛台詞。所以,機智回應其實是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的。


我們再看兩個生活中的例子。

阮琦有個學員,生活中典型的老好人。
他和公司的一個女同事關係不錯,女同事的電腦出問題了,就會叫他幫忙修一下,
但每次搞定之後,這個男的都會說“修好了”。女同事就開玩笑說“那你就跪安吧”,
這時候旁邊的人就都笑了,讓他很彆扭。但女同事明顯是開玩笑,他也不能翻臉。

根據剛才的兩個原則,我們首先要接受假設。
女同事的假設是,現在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演宮廷戲。
那好,我也接受假設,並且更誇張地回應你。下次女同事再說“跪安”的時候,
那個男學員就可以用皇上的口吻回复,
“放肆,你要再膽敢這樣跟朕講話,朕以後就不給你修電腦了。”

再舉個例子,還是阮琦的一個學員,性格也很內向。
他部門就他一個男的,每天中午都和幾個女同事去吃飯。
由於這個男內向,不怎麼說話,有個大姐經常擠兌他說:
“你一句話也不跟我們講,裝什麼紳士啊,你紳士你買單啊”​​,搞得他很尷尬。
雖然大姐的話有些無理,但沒關係,我們還是用上面兩個原則來破解。
首先,接受這個無厘頭的假設,你說我裝紳士,
那好,我就裝紳士,你說紳士該買單,那好,我就該買單。
然後,進行誇張,找到符合自己的利益點,他可以這麼說:
“我太紳士了,我總是買單,結果今天錢包空了,我都裝紳士了,大姐你也裝回淑女吧,
紳士今天落難沒錢了,要不淑女您請一次客?”

總結一下,之所以接受假設,是因為這樣能讓你顯得大度自信,
所以,如果不涉及什麼實質利益的假設,不管合不合理,我們都盡量接受。
我們要做的,是在假設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反擊點。
另外,之所以要誇張,
就是因為對方用開玩笑的方式,這種假設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相當於給我們設了個陷阱,這時候“認真你就輸了”。
誇張則屬於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本文源自:公眾號“魔鬼搭訕&約會培訓”(機智應答的奧秘)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機智應答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先“承認對方的假設”。
第二個原則,順著對方的假設繼續誇張,直到找到符合自己的利益點。
之所以要誇張,
就是因為對方用開玩笑的方式,這種假設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相當於給我們設了個陷阱,這時候“認真你就輸了”。
誇張則屬於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得到-行銷-為啥用戶感動哭了卻不買賬?(品牌策略)

文章出處:為啥用戶感動哭了卻不買帳?


有很多品牌在做品牌包裝時,雖然感動了消費者,可是銷售結果卻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
李叫獸最近發文說,試圖用感動用戶的方式來提升產品形象,這其實只是“品牌形象包裝”。而真正的品牌策略
是在用戶心智的層面,針對競爭對手,確定一個有利位置,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
具體來說,又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品牌形象包裝和品牌策略的區別。

什麼是品牌形象包裝呢?
就是先感動用戶,然後讓用戶和品牌建立一種情感聯繫,來促進銷售。
舉個例子:你要做熟食海鮮夜宵的外賣,如果按品牌形象包裝的思路,怎麼做呢?
首先要把一線城市的新中產白領定為目標人群,然後想辦法去打動他們。

比如,這些人工作壓力大、節奏快,和家人、朋友的聯繫也比較少,
所以我們希望他們更多地關心自己。
於是我們就定一句口號說:多點關心,多點海鮮。
品牌理念定成:最新鮮的食材,給最關心生活的你。
這就是傳統的品牌形象包裝了,它的核心想法是感動用戶,基本不考慮競爭對手。


再來看品牌策略,品牌策略的目的,
不是感動消費者,而是針對競爭對手,確定一個有利的競爭位置,來贏得消費者
還拿熟食海鮮夜宵外賣舉例子,按照品牌策略的方法,應該這樣做:
首先是找到競爭對手,
海鮮夜宵外賣的競爭對手應該是其他的夜宵外賣,比如小龍蝦外賣、烤串外賣什麼的。
接下來,要確定一個有利的競爭位置,
於是我們分析發現,麻辣小龍蝦最大的優點是刺激,晚上和兄弟們一起擼串的優點是很爽。
但是小龍蝦和燒烤也包含著一個缺點,就是很多人會覺得 “很重口”。
所以,我們的定位就出來了:“夜宵,吃點海鮮不重口”。


說完品牌形象包裝和品牌策略的區別,
李叫獸說,我們要放棄傳統的“形象包裝”,更多的使用“品牌戰略”。為什麼呢?
因為單純的“品牌形象包裝”,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重戰術,輕戰略
品牌形象包裝認為,營銷就是包裝形象、促進傳播,
所以他們會花費大量精力糾結於小細節,對大戰略不太重視。
舉個例子:哪個手機公司營銷做得最好?
大部分人會認為肯定是錘子手機呀,他們的公關每次都會強有力的回擊質疑,
每次文案都被瘋狂轉發,每次發布會都引來全社會關注。
但現實是:錘子手機沒多少人買。這就是“有小聰明,沒有大戰略”的典型。

李叫獸認為,去年營銷做得最好的是華為手機,
雖然華為的文案寫作、公關反應、發布會都比錘子差了一大截,
但華為在品牌戰略上,打了一個漂亮仗。咋回事兒呢?
我們都知道,本來國產手機的銷量冠軍是小米,
在用戶心智裡的優勢​​是“高性價比”,想在性價比上超越小米基本不可能了。
因為小米早已經牢牢佔住這個定位了,你怎麼喊也沒用。
而華為做的,是尋找小米的劣勢。
性價比這個優勢的背後,其實也會給人很屌絲、很低端的感覺。
所以華為通過Mate8等主打高端定位的機型,佔領了一大片市場,這就是品牌戰略的勝利。

第二個問題是沒有找到關鍵的競爭對手
品牌形象包裝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去呼籲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針對什麼。
舉個例子:有一個旅行社推出了一條新旅遊線路,
他們就寫文案說,應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個文案恰好讓一個剛被領導罵了一頓的白領看到了,她覺得這文案真寫到她心裡去了。
於是她掏出手機,打開去哪兒,選了目的地,直接把機票買了,
從頭到尾也沒和這家旅行社發生什麼關係。

為什麼旅行社的文案感動了消費者,但最後消費者卻沒買它呢?
因為文案把競爭對手的定位弄錯了,
它把競爭對手定位成“用戶不去旅遊的習慣”了,而它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其他旅遊公司
文案需要提供一個為什麼選你而不選別人的理由,
而不是 為什麼要去旅行而不是待在辦公室的理由。
這樣錯誤定位的後果就是,
這些用戶會直接按照過去的習慣,用去哪兒直接訂票,當然就沒你旅行社什麼事了。


第三個問題是,
單純的形象包裝只是讓你的品牌看起來更有溫度,而並沒有在用戶心裡確定一個位置
舉個例子:幾年前優樂美和香飄飄進行了一場杯裝奶茶大戰,他們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
優樂美主打“你是我的優樂美”,拍了非常感人的廣告,打動了無數的少女心。
而香飄飄反覆宣傳,賣出的奶茶杯子繞地球多少多少圈,看起來好像也打動不了什麼人。
但結果卻是香飄飄取得了勝利,而優樂美從此一蹶不振。為什麼會這樣的呢?

因為“你是我的優樂美”這句話,表面上感動了很多人,但實際上沒能有效傳達 “定位信息”。
而香飄飄的“銷量繞地球XX圈”,其實傳達了“我是行業第一”這個有效定位,
讓用戶清晰地了解了,它到底處在什麼位置。
行業第一大家都在買嘛,於是新用戶也隨大溜的購買了。

第四個問題是,品牌形象包裝喜歡按自己的標準來劃分市場
實際上呢,市場應該按照“你的產品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劃分,
而不是用自己的標準來假想一個市場。
比如,有個做職場社交的公司,說要做河南省最大的職場社交軟件。
你想想:用戶在用社交軟件的時候,會區分這個軟件是哪個省份的嗎?
除非河南省社交習慣和其他省份有巨大差異,
或者河南省建了互聯網防火牆,禁止使用外省軟件,否則這個市場的劃分就毫無意義。
這就像一個學生求職的時候說,我是“清華大學穿44碼鞋的學生裡,成績最好的”,
這是毫無意義。因為這只是學生自己劃分人群的標準,而不是用人單位的標準劃分。

第五個問題是,
品牌形象包裝過於迷信單一的手段,認為只要感動了消費者,用戶就會購買。
我們看到,大量的廣告文案,都倡導“打感情牌”、“產生共鳴”,
總是喊一些充滿感情的口號,什麼讓愛發生,讓溫馨永遠相伴,心無間愛無限等等。
但實際上,感動不是產生購買的必要條件。為什麼呢?

根據廣告學的研究發現,只有某些特定的產品上,情感類的廣告會產生不錯的勸服效果。
比如,蒂芙尼的鑽戒是一種享樂品,享樂品是不太需要人思考的,
所以打情感感動的訴求,就非常適合。
但在強調功能的產品上,用戶會認真思考,情感廣告效果就很差了,遠遠不如理智的廣告。
所以,同樣是賣鎖的,你說“最多人選擇的家用鎖品牌”,
就比“愛家人,就要守護家”有效得多。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品牌策略的目的,不是要感動消費者,而是針對競爭對手搶一個有利的位置,
並把這個定位準確傳達給潛在顧客。
單純進行品牌形象包裝,會讓一個品牌缺乏持續的競爭力。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李叫獸”(品牌包裝:你把用戶感動哭了都沒用)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試圖用感動用戶的方式來提升產品形象,這其實只是“品牌形象包裝”。
而真正的品牌策略,
是在用戶心智的層面,針對競爭對手,確定一個有利位置,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

我們來看看品牌"形象包裝"和品牌"策略"的區別。
1. 什麼是品牌形象包裝呢?
 就是先感動用戶,然後讓用戶和品牌建立一種情感聯繫,來促進銷售。
 比如,這些人工作壓力大、節奏快,和家人、朋友的聯繫也比較少,
 所以我們希望他們更多地關心自己。
 於是我們就定一句口號說:多點關心,多點海鮮。
 品牌理念定成:最新鮮的食材,給最關心生活的你。
 這就是傳統的品牌形象包裝了,它的核心想法是感動用戶,基本不考慮競爭對手。
 再來看品牌策略,品牌策略的目的,
 不是感動消費者,而是針對競爭對手,確定一個有利的競爭位置,來贏得消費者。
 首先是找到競爭對手,
 海鮮夜宵外賣的競爭對手應該是其他的夜宵外賣,比如小龍蝦外賣、烤串外賣什麼的。
 但是小龍蝦和燒烤也包含著一個缺點,就是很多人會覺得 “很重口”。
 所以,我們的定位就出來了:“夜宵,吃點海鮮不重口”。
2. 單純的“品牌形象包裝”,有以下幾個問題:
 (1)重戰術,輕戰略
  本來國產手機的銷量冠軍是小米,
  在用戶心智裡的優勢​​是“高性價比”,想在性價比上超越小米基本不可能了。
  因為小米早已經牢牢佔住這個定位了,你怎麼喊也沒用。
  而華為做的,是尋找小米的劣勢。
  性價比這個優勢的背後,其實也會給人很屌絲、很低端的感覺。
  所以華為通過Mate8等主打高端定位的機型,
  佔領了一大片市場,這就是品牌戰略的勝利。
 (2)沒有找到關鍵的競爭對手
  舉個例子:有一個旅行社推出了一條新旅遊線路,
  他們就寫文案說,應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個文案恰好讓一個剛被領導罵了一頓的白領看到了,
  她覺得這文案真寫到她心裡去了。
  於是她掏出手機,打開去哪兒,選了目的地,直接把機票買了,
  從頭到尾也沒和這家旅行社發生什麼關係。
  為什麼旅行社的文案感動了消費者,但最後消費者卻沒買它呢?
  因為文案把競爭對手的定位弄錯了,
  它把競爭對手定位成“用戶不去旅遊的習慣”了,而它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其他旅遊公司。
 (3)單純的形象包裝只是讓你的品牌看起來更有溫度,並沒有在用戶心裡確定一個位置。
 (4)品牌形象包裝喜歡按自己的標準來劃分市場
  比如,有個做職場社交的公司,說要做河南省最大的職場社交軟件。
  你想想:用戶在用社交軟件的時候,會區分這個軟件是哪個省份的嗎?
 (5)品牌形象包裝過於迷信單一的手段,認為只要感動了消費者,用戶就會購買。
結論:品牌策略的目的,不是要感動消費者,
而是針對競爭對手搶一個有利的位置,並把這個定位準確傳達給潛在顧客。
單純進行品牌形象包裝,會讓一個品牌缺乏持續的競爭力。

❤得到-世地-地圖“上北下南”是誰規定的?

文章出處:地圖“上北下南”是誰規定的?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每一個上過小學的人估計都記得這個口訣。
直到現在,好多人在迷失方向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一邊找太陽一邊默念這個“咒語”。

但你想過沒有,為什麼北在地圖的上面呢?
這種看起來“理所當然”的規定到底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現代地圖看起來都一樣呢?

帶著十萬個為什麼,我們一起來想像一下:
假如你從太空看向地球,地球的頂部是什麼呢?
如果你說北極,好的,恭喜你,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這麼想。
不過嚴格地說,這個答案是錯的。事實上,並沒有科學的理由認為北極就是世界的屋頂。

要講清這個口訣是怎麼變得理所當然的,需要混合歷史、天體物理學和心理學。
最終它會指向一個重要的結論,那就是,
我們最終確定下來的繪製世界地圖的方式,和我們怎樣感知它,有著非常密切的因果聯繫。


搞明白自己在世界的哪個位置是一項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人類,以及大多數物種都建立了專門的大腦區域,負責創建對周邊環境的認知地圖。
而人類是獨特的,我們總是試圖與他人交流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所以我們有一個悠久的繪製地圖史——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地圖版本是一萬四千年前古人類在洞穴牆壁上的塗寫。
後來我們把地圖繪製在石碑、草紙上。直到現在,地圖出現在了電腦屏幕裡。

然而在人類繪製地圖的悠久歷史中,有一點是令人驚訝的。
那就是其實只有在過去的幾百年裡,北方才被認為是地球的頂端
在人類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北方幾乎從未出現在頂端。
地圖歷史學家布魯通認為:“北很少被作為頂部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
北是黑暗來源的地方。西也幾乎不可能被作為頂部,因為太陽是在西面消失的。”

令人困惑的是,早期中國地圖似乎和這個相反。
布魯通說,儘管中國人有指南針,但這也不是他們將北放在頂部的原因。
早期中國羅盤實際上是向南的,這被認為是比北更可取的方向。
但是在中國,皇帝住在這個國家的北部,
所以地圖上一直把北方設為頂部,讓其他人忠誠地抬頭看向他。
在中國文化中皇帝注視著南方,因為南面是風來的方向,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因為不同文明所希望尋找的人或事物往往大相徑庭。
因此,在早期​​地圖中,它們缺乏指向規則上的一致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古埃及,世界之巔是東方日出的位置。
早期伊斯蘭教的地圖則顯示他們支持南方作為頂部。
因為大多數早期的穆斯林文化位於麥加的北部,
他們想像自己正抬頭朝向它,所以就朝向南面了。

那麼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起,大家忽然聚在一塊兒,決定將北方作為地圖頂部的呢?
人們把它歸因於歐洲探險家哥倫布和麥哲倫用於導航的北極星。
但布魯通說,這些早期的探險家並不認可這樣的世界,
當哥倫布描述世界時,他是按照東面為頂部的。

1569年墨卡托完成的世界地圖,
第一次考慮了地球曲率,這能方便水手跨越長距離而不會偏離航道。
因此他的地圖非常出名,而在這份地圖​​中,他將北方作為頂端,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儘管如此,布魯通仍表示,北方和這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
他說:“墨卡托曾經預言過,極點會通往無限。
在其著述中曾表示這無關緊要,因為我們的興趣不會糟糕到想要向北方遠航。
北方雖然在地圖上位於最上的位置,但是並沒有人關注它,因為我們不會去那裡。”

我們在學校裡學過,地球和太陽係其它行星一樣沿著軌道面運動,
而太陽到底出現在地球的哪個方位,其實取決於你從空間的哪個方向看過去。
天體物理學家丹尼爾表示,與真正浩瀚的宇宙相比,這只是一小部分。
他說:“據我們天文學家所知,在宇宙中是沒有“上”或“下”這種概念的。

所以關於地球哪個方位在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除了歷史上那些將北方視為世界頂部的想法,沒有充分的理由認定北方是世界的頂端


現在,是時候讓我們用一個與以往的習慣不同的視角看地球了
。因為心理學上的證據表明,我們將北方視為頂部的文化可能污染了我們的思維方式,
甚至影響了我們對世上有價值事物的判斷。
但如果這麼說,“上南下北”不也是一種污染嗎?
看來只有路痴的世界觀是純潔的,因為他們的腦海中只有左和右,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

一個眾所周知的心理學偏見表明,
大多數人認為地圖應該是“上北下南”。
心理學家布萊恩想要知道,位於上方的北方就代表“好”這件事,
是否影響了不同地區的人為地圖賦予意義的方式。

果然,當他向人們展示一個假想中的城市地圖,
並問他們想住在哪裡時,人們更有可能選擇城市的北部地區。
當向另一群被測試者提問:“社會不同地位的人會住在哪個區域”時,
他們會在地圖上標出“富裕的北方”以及“貧窮的南部”。
好消息是,他的實驗也證明了,想要破除人們將“北”與“好”聯繫起來的想法很簡單,
把地圖翻轉一下就行了。因此,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看地球,也許世界會更公平一點。

留給我們這一代人所能進行的地球新發現已經不多了,
套用作家普魯斯特的話說:
再看一眼我們所佔有的世界,不過這一次,用一雙不同的眼睛。


本文源自:公眾號“果殼網”(如果地圖是“上南下北”,我們的世界觀會變成什麼鬼樣?)
稿:呂佳蔚
轉載:得到

-----------
主旨: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地圖版本是一萬四千年前古人類在洞穴牆壁上的塗寫。
後來我們把地圖繪製在石碑、草紙上。直到現在,地圖出現在了電腦屏幕裡。

其實只有在過去的幾百年裡,北方才被認為是地球的頂端。
地圖歷史學家布魯通認為:“北很少被作為頂部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
北是黑暗來源的地方。西也幾乎不可能被作為頂部,因為太陽是在西面消失的。”

在中國,皇帝住在這個國家的北部,
所以地圖上一直把北方設為頂部,讓其他人忠誠地抬頭看向他。
在中國文化中皇帝注視著南方,因為南面是風來的方向,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南是頂端)
在古埃及,世界之巔是東方日出的位置。
早期伊斯蘭教的地圖則顯示他們支持南方作為頂部。
因為大多數早期的穆斯林文化位於麥加的北部,所以就朝向南面了。
怎麼會大家忽然聚在一塊,決定將北方作為地圖頂部的呢?
人們把它歸因於歐洲探險家哥倫布和麥哲倫用於導航的北極星。
但布魯通說,這些早期的探險家並不認可這樣的世界,
當哥倫布描述世界時,他是按照東面為頂部的。

1569年墨卡托完成的世界地圖,
第一次考慮了地球曲率,這能方便水手跨越長距離而不會偏離航道。
因此他的地圖非常出名,而在這份地圖​​中,他將北方作為頂端,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儘管如此,布魯通仍表示,北方和這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

“據我們天文學家所知,在宇宙中是沒有“上”或“下”這種概念的。”
所以關於地球哪個方位在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除了歷史上那些將北方視為世界頂部的想法,沒有充分的理由認定北方是世界的頂端。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得到-心理-冷血是天生的嗎?

文章出處:冷血是天生的嗎?


我們看過的小說、電影裡,通常會用冷血這個詞來描述變態的犯罪分子。
但是您知道麼,其實冷血啊,是一種病,可以叫它“冷血症”。
有的冷血症患者甚至是非常成功的“社會精英”,
他們有著體面的工作,除非犯了法,否則你根本不知道他是個冷血的人。

我們先來看看,這冷血症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呢?
冷血症患者不像其他精神類疾病那樣,
會表現出狂熱、歇斯底里或者是焦慮、緊張的情緒,
他們最主要的特徵是完全缺乏共情的能力和悔恨心理,心理學家把它叫做“嚴重情緒冷漠”。
說白了,冷血症患者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沒心沒肺”的人。
這類人,除了能夠識別外表的美醜​​之外,善、惡、愛、榮譽、幽默這些東西打動不了他們。心理學家認為,全世界成年男性中有1%的人患有這種病。
相比於容易識別的精神病患者,冷血症患者更隱蔽,
你甚至無法察覺到他和普通人有什麼不同。

其實,冷血症早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最早可以追溯到《聖經》。
 1801年,法國外科醫生第一次把這種病症引入到臨床醫學中。
19世紀早期,美國醫生也記錄了冷血症,把它形容成一種“道德感紊亂”的情形,
這種情形在患病早期就開始出現,患者既沒有精神病也沒有妄想症,
但是他們常常深陷在反社會行為裡無法自拔,而且有暴力傾向。
冷血症真正誕生於德國,1920年代,
精神病醫生給那些缺乏良知、反社會的罪犯扣上了統一名稱——“構成性冷血低劣症”。 
1930年代,一位美國精神醫生研究冷血症,想要把這種病症與精神疾病區分開來。


那麼什麼原因導致了有些人很冷血呢?這在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有專家認為,遺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比於充滿親情的家庭,缺乏關愛的家庭更容易引發“冷血症”。
也有研究人員,把冷血症的病因歸結於大腦缺陷。
掃描冷血症患者的大腦就發現,這種病與腦內“旁邊緣系統”受損或缺失相關。
“旁邊緣系統”是大腦的一個區域網絡,與人類的感情處理、抑制作用和注意力控制相關。
也有科學家指出,兩個與嚴重的酒癮相關的基因可能也和冷血症有很大的關聯。

最悲劇的是目前為止冷血症是無藥可治的。心理學家對它也沒轍,
因為談話治療對冷血症患者絲毫不起作用,而且還要當心他會反過來操縱你。

那有沒有辦法診斷出冷血症呢?
心理學家製定了一個專門的量表,可以讓冷血症和血壓一樣,被數字衡量。
這份量表被稱之為冷血症症狀量表。
總共有20個項目,是一位加拿大心理學家在監獄裡對冷血犯人進行研究設計出來的。 
20個項目涵蓋了病理性謊言、欺詐行為、無聊傾向、
衝動控制障礙、情緒淺薄、放蕩行為、無責任感等等。
如果測試下來,評分大於等於30分,那麼就會被認為是患了冷血症。

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發現,如果你問冷血症患者一個道德性的問題,
比如說一輛有軌列車開向5個人,如果繼續行駛會撞死5個人,
但是如果換一個方向,會撞死1個人。要不要讓火車換方向呢?
這個時候,冷血症患者是根本沒法理解這類問題的,即使理解了,也不會作答。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
冷血症患者在大腦中處理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時,刺激部位和一般人是不同的。
普通人在處理像愛啊、恨啊這類情感色彩濃厚的詞時,
腦活動集中在中腦的邊緣地區,因為那裡是處理情感的中心。
但是冷血症患者,處理這些詞語的時候,用的是大腦前部專管語言的部門,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
冷血症患者只能理解詞語本身,而理解不了這些詞彙背後的含義。

這份量表現在通常用在法庭上,
判斷罪犯是否是冷血症患者,如果得分高,會作為加重量刑的依據。
冷血症患者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嚴重的社會不良影響。
他們缺乏對人身傷害的恐懼、也缺乏對不道德的恐懼感和對懲罰的恐懼感。
因此冷血症患者坐完牢,重返社會的時候,可能還是會克制不住重新犯罪。
另外,冷血症患者量表還被用作兒童監護安檢,
父母一方得分高的那一方,可能會喪失子女的監護權。
從事危險工作的人,可以通過量表來捕獲到冷血症患者。
比如對執法者來說,能夠提前知道誰是冷血症患者,對他們的工作非常重要。


總結一下可以得到兩點啟示,
一是我們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成為一個冷血的人,多關心、關愛​​他人;
二是不要隨便指責別人冷血。
因為我們說的“冷血行為”,
比如說以自我為中心,或者缺乏現實的長期目標等等,
在超過百分之一的成年男性身上都有。
這種特徵上的模糊性讓它看起來無處不在,但又無處可尋。


本文源自:公眾號簡里里《冷血是天生的嗎? |《紐約客》長悅讀》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
主旨:
冷血症患者不像其他精神類疾病那樣,
他們最主要的特徵是完全缺乏共情的能力和悔恨心理,心理學家把它叫做“嚴重情緒冷漠”。
這類人,除了能夠識別外表的美醜​​之外,善、惡、愛、榮譽、幽默這些東西打動不了他們。
冷血症真正誕生於德國,1920年代,
精神病醫生給那些缺乏良知、反社會的罪犯扣上了統一名稱——“構成性冷血低劣症”。
1930年代,一位美國精神醫生研究冷血症,想要把這種病症與精神疾病區分開來。

什麼原因導致了有些人很冷血呢?這在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目前為止冷血症是無藥可治的。心理學家對它也沒轍。
那有沒有辦法診斷出冷血症呢?
總共有20個項目,是一位加拿大心理學家在監獄裡對冷血犯人進行研究設計出來的。
20個項目涵蓋了病理性謊言、欺詐行為、無聊傾向、
衝動控制障礙、情緒淺薄、放蕩行為、無責任感等等。
如果測試下來,評分大於等於30分,那麼就會被認為是患了冷血症。
而且,研究人員發現,
冷血症患者在大腦中處理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時,刺激部位和一般人是不同的。
冷血症患者只能理解詞語本身,而理解不了這些詞彙背後的含義。
這份量表現在通常用在法庭上,
判斷罪犯是否是冷血症患者,如果得分高,會作為加重量刑的依據。

總結一下可以得到兩點啟示,
一是我們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成為一個冷血的人,多關心、關愛​​他人;
二是不要隨便指責別人冷血。
因為我們說的“冷血行為”,

比如說以自我為中心,或者缺乏現實的長期目標等等,
在超過百分之一的成年男性身上都有。
這種特徵上的模糊性讓它看起來無處不在,但又無處可尋。

得到-邏輯-除了贏和輸,你還有第三選擇

文章出處:除了贏和輸,你還有第三選擇


我們在生活中面對選擇,往往不是選A就是選B。
比如在面對壓迫的時候,要么反抗,要么忍受;聽到一種觀點,不是支持,就是反對。
但是真的只有A和B這兩個選項嗎?
有本書叫《第三選擇》,作者告訴我們,
解決問題時不要陷入二元對立的狀態,你還有第三種選擇。

那什麼是第三選擇呢?
咱們來說一個案例,一位母親聽說孩子的音樂課取消了,怒氣沖沖地找到老師想知道原因。
老師說是因為政府要求增加閱讀和數學的時間,才取消了音樂課。
這位母親本來想抱怨安排不合理,但是她突然問:
有沒有辦法能讓孩子們同時學習音樂和數學呢?
老師說:當然有啊,音樂本身就是包含著數學思維的。
結果,這位愛好音樂的家長和這位願意鑽研的老師,
合作開發出了一系列通過音樂講授數學基礎的課程。
你看,這位家長在面對問題的時候,
沒有停留在“堅持上音樂課”和“放棄上音樂課”這兩個選擇上,而是找到了另外的突破口,
把數學和音樂結合了起來,這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也就是作者說的第三選擇。


再比如,老闆在員工提出加薪的時候,結果無非就是兩種,要嘛同意,要嘛拒絕。
這本書裡有個案例就跳出了這種二元化的簡單思考。
有一個員工要求加​​薪,老闆並沒有簡單地搪塞,
而是讓員工多說說自己對於工作的想法,然後做了深入分析。
發現這位員工其實可以負責更多的項目,然後老闆同意給他加薪,
同時也給他委派了更多的工作。
這麼一處理,既讓員工感受到了老闆的尊重,又漲了薪水,公司也沒有受到損失。
這位老闆就具有第三選擇的思維模式,
他沒有把員工當成對手,也沒有陷入二元思維的局限,通過雙方充分溝通,
最後協商出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案例是關於一位校長怎麼改造一所秩序混亂的學校的。
一般來說,在美國貧民窟的學校秩序都非常混亂,
人們都把在這種學校的學生當成潛在的犯罪分子,這就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秩序越混亂,學生們就越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學校裡犯罪的人數越多,
外界對這所學校的偏見就會越重。
不過有一所貧民窟的學校卻不一樣,他們也能把學生培養成人才,這要歸功於他們的校長。

首先這位校長對貧民窟的學校沒有偏見,
他認為這些孩子和別人沒什麼兩樣,並且立志要幫助他們成才。
接下來,他採取了以下幾個行動。
第一,他開始清除孩子們在學校牆壁上的塗鴉,整整堅持了兩年,
   才把學校的牆壁清理乾淨。
第二,家長如果不來學校參加家長會,他就要求老師們主動去家訪。
   但是,貧民窟秩序混亂,很多老師不願家訪,因此離職,但他還是堅持這樣做。
第三,他給學生分組,每組安排一個導師來負責,不願意做導師的老師也必須離開。
經過這麼一整頓,幾年之後,這所中學成了遠近聞名的好學校。
最重要的是,這所學校的孩子們有了責任感和領導力。
按理說這位校長完全可以坐在辦公室裡抱怨政府經費不足,家長不配合教育。
但他沒有,而是進行了第三選擇,調動老師、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更好的方法。

所以說,兩種選擇的思維讓我們每天都忙於說服別人,打敗別人,討好別人或者教育別人。
而如果你轉換角度,運用第三選擇的思維,學會傾聽與合作,達成協同,
可能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本文源自:史蒂芬.柯維《第3選擇》
稿:安迪
轉載:得到

❤得到-政治-別聽政治家用數據扯淡

文章出處:別聽政治家用數據扯淡


有一本書特別火,名字叫《總統是靠不住的》。總統為啥靠不住?
聽聽他們怎麼用“統計數據”來吹噓扯淡,您就明白了。
最近,英國《泰晤士報》有一篇文章說,
政客們經常拿出來嚇唬老百姓的那些“統計數據”很多都是子虛烏有,
有些甚至缺乏基本的事實邏輯。
所謂的“證據”不過跟其他的詭辯技巧一樣,是用來唬人的罷了。

英國人就特別愛玩兒這種數字把戲。
比如去年英國大選的時候,各個黨派就開始在統計數據上大做文章。
當時英國工黨的財政大臣鮑爾斯就拋出一個數據,
說英國政府調整了增值稅稅率之後,每個家庭平均多支出了1,800英鎊的稅款。
首相卡梅倫聽了當然就不樂意了,立馬反駁說,
你瞧,數據顯示的可是94%的職工家庭都從稅收制度的調整中獲得了好處。
副首相剋萊格也跑出來和稀泥說,大約有2,700萬的英國人平均少繳納個人所得稅825英鎊,
這下觀眾就蒙圈了,這些數據聽著可是相互矛盾的啊,到底誰說的對呢?


其實,他們說的都沒錯。在野黨的財政大臣鮑爾斯為了質疑卡梅倫政府的稅收政策,
單單只考察了增值稅這一個稅種,卻對個人所得稅下調這事兒避口不談。
副首相剋萊格呢,隻大肆宣揚個人所得稅的削減,卻選擇性無視了增值稅稅率的增加。
卡梅倫就更是會給自己戴高帽了,只說自己上台以後稅收政策是如何利國利民的,
卻對自己上台之前為了推動稅負增加而做的那些糊塗賬隻字不提。

所以乍一看上去,他們的說法都沒錯,但都給了觀眾強烈的誤導,
結果就是讓選民們更加困惑,對這些政客的政治決策到底是對是錯,更無從判斷。
所以你瞧,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避重就輕、掩蓋事實,
專挑那些對自己有利的數據來說話,這就是典型的誤導大眾。
如果選民們只關心他們的表述是否正確,那就要掉進他們事先挖好的陷阱裡。


其實這還算不錯的。
還有一類政治家啊,更是純粹用數據來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也就是俗稱的“扯淡”。
這些人壓根兒不關心事實和真相,只是簡單胡亂拼湊數據,
讓自己的觀點看起來很有科學道理。比如美國熱門總統候選人川普就是個典型。
這類人最常用的工具就是Facebook或者Twitter這類社交網站,
然後通過拼接和轉發那些博人眼球的標題,來迎合大眾的口味。
可您別說,偏偏就有很多人專吃這一套!
社交網絡上受歡迎的帖子往往不是那些證據確鑿、事實充分、觀點公正的帖子,
而是那些能夠和人們產生情感共鳴的內容,
而這些扯淡的統計數據恰恰就是利用了這種傳播特點。

舉個例子,美國互聯網上曾經廣泛流傳著一張號稱由舊金山“犯罪統計局”發表的數據,
顯示說在兇殺案裡有81%的白人是被黑人殺害的。
這張圖很快出現在川普的Twitter賬號上,轉發量馬上達到了上萬次。
儘管有網友查證出“舊金山犯罪統計局”根本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幌子,
這個杜撰出來的統計圖也完完全全是假的。
但是川普關注的壓根不是數據的真實性,
他想看到的只是那些粉絲們在情感上產生的共鳴,繼而轉化成政治上對他的支持。

再比如,前一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英國脫歐公投”。
主張脫歐的陣營就大打“醫療牌”,
說一旦英國脫離歐盟,每周可以拿到3億5000萬英鎊的額外資金,
用於英國國民醫療服務當中。這個數字十分可觀,吸引力巨大,
尤其是對於很多早就對醫療體系大為不滿的選民們,很有說服力。
這個數字本身可能經不住推敲,而且有很大爭議,
甚至可能誤導選民,但最終沒能阻擋它強大的殺傷力。


那您可能會問了,在“扯淡專家”和“無聊的真相”之間就沒有一條折衷的路嗎?
還真有。這個人大夥兒都熟悉,她就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護士——南丁格爾。
在克里米亞戰爭時期,她和所有人一樣,
一直以為戰爭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是因為缺少食物和供給。
結果後來回到英國,她查閱了大量的數據,驚人地發現原來所有人都錯了,
導致傷員失去生命的真正原因是對醫療衛生條件的疏忽
她下決心要改變這個現狀,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數據背後揭露出的真相。
不過,她並沒有直接把這些枯燥的數據呈現給大家,
而是精巧地製作了一系列工藝精湛、五顏六色的楔子,
像一幅畫卷一樣排列開來,展現了衛生條件改善前後死亡率的變化。

這幅了不起的作品,就是著名的“玫瑰圖”
她用生動的方式,把真實的數據潤色加工,展現在大家面前。
為了增添說服力,
她還對一些干擾數據進行適當地弱化和稀釋,比如季節環境對死亡人數的影響等等。
這份數據掀起了英國醫療衛生改革的高潮,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你看,她給數據做的這套包裝,
既不是乾巴巴的粗線麻木,也不是華麗浮誇的長袍禮服,
而是恰到好處地實現了一條中庸之道。這樣的數據,才稱得上是有價值的信息


對大多數政客來說,運用統計數據作為自己的遊說手段,
就跟魔術師用煙霧和鏡子一樣,一點兒也不足為奇,
不過是想盡辦法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需求罷了。
花心思去研究,你就不難發現,大多數政客的統計數據裡都藏著一些精心設計的小騙局。
這些數據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不同的統計方法,
比如在統計口徑上的差異,或者統計的時間軸等等,都會導致大相徑庭的結果。

政治家們正是利用這些漏洞,讓統計數據淪為了利益鬥爭的武器。
而真正的事實往往比扯淡的數據要復雜的多,
可惜卻偏偏少了那麼點兒簡單粗暴、酣暢淋漓的感覺。
所以咱老百姓在解讀這些數據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多做比對,
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別被那些扯淡的政治家牽著鼻子走。


本文源自:公眾號“羽扇觀經”(當政客用統計數據來扯淡……講得透徹!)
稿:胡雨薇
轉載:得到

------------
主旨:
社交網絡上受歡迎的帖子往往不是那些證據確鑿、事實充分、觀點公正的帖子,
而是那些能夠和人們產生情感共鳴的內容

而這些扯淡的統計數據恰恰就是利用了這種傳播特點。
舉個例子,美國互聯網上曾經廣泛流傳著一張號稱由舊金山“犯罪統計局”發表的數據,
顯示說在兇殺案裡有81%的白人是被黑人殺害的。
這張圖很快出現在川普的Twitter賬號上,轉發量馬上達到了上萬次。
儘管有網友查證出“舊金山犯罪統計局”根本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幌子,
這個杜撰出來的統計圖也完完全全是假的。
但是川普關注的壓根不是數據的真實性,
他想看到的只是那些粉絲們在情感上產生的共鳴,繼而轉化成政治上對他的支持。

那您可能會問了,在“扯淡專家”和“無聊的真相”之間就沒有一條折衷的路嗎?
還真有。這個人大夥兒都熟悉,她就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護士——南丁格爾。
在克里米亞戰爭時期,她和所有人一樣,
一直以為戰爭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是因為缺少食物和供給。
結果後來回到英國,她查閱了大量的數據,驚人地發現原來所有人都錯了,
導致傷員失去生命的真正原因是對醫療衛生條件的疏忽。
她下決心要改變這個現狀,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數據背後揭露出的真相。
不過,她並沒有直接把這些枯燥的數據呈現給大家,
而是精巧地製作了一系列工藝精湛、五顏六色的楔子,
像一幅畫卷一樣排列開來,展現了衛生條件改善前後死亡率的變化。
這幅了不起的作品,就是著名的“玫瑰圖”。
你看,她給數據做的這套包裝,
既不是乾巴巴的粗線麻木,也不是華麗浮誇的長袍禮服,
而是恰到好處地實現了一條中庸之道。這樣的數據,才稱得上是有價值的信息。
咱老百姓在解讀這些數據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多做比對,
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別被那些扯淡的政治家牽著鼻子走。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得到-教育-怎樣才能讓孩子愛讀書

文章出處:怎樣才能讓孩子愛讀書


讓孩子多看書肯定是好事,但很多家長都很困惑,我們家孩子不愛看書啊,
看動畫片能看一個多小時,可看書10分鐘就跑了,這可怎麼辦?
最近,公眾號“常青藤爸爸”就說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
確實有天生就愛看書的孩子,但家長不能硬逼著自家孩子看書,
培養閱讀習慣是要循序漸進的。他給我們介紹了這麼幾個方法,我們來聽聽看。

第一,讀書要儘早開始
孩子6、7個月大的時候,能坐穩了,就可以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了。
你可能覺得,這麼小的孩子能聽懂我讀的是什麼嗎?
其實這個時候,不是為了讓孩子聽懂,而是要把書和愉悅的感覺聯繫起來
比如,你可以給孩子讀唐詩或者三字經,
孩子能體會到中文的音韻之美,就能坐得住,以後也會更願意看書。
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雖然孩子根本聽不懂,但是卻很願意聽,
聽的時候也會盯著書看。時間長了,提到“書”,孩子就會感覺很開心,自然就喜歡讀書了。


第二,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家長一定要選那些符合孩子認知能力的書。
有些育兒專家說,在孩子的眼裡,書沒有簡單或者難的概念,給孩子讀什麼都行。
但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它只適用於機械記憶,比如背誦唐詩、三字經之類的。
無論背的是什麼,孩子自己都不理解是什麼意思。
但是讀書是涉及到認知理解的,一定要選跟孩子理解能力相近的書。
你想啊,咱們上學的時候,聽課聽不懂還犯睏呢,孩子當然也不願意看一些看不懂的書。
所以,剛開始給孩子選書,一定要選那些故事性比較弱,句子比較短,容易理解的書。
如果有洞洞書、立體書之類,需要孩子動手的書那就更好了,這樣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第三,要限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內容
動畫片的聲光效果好,對孩子肯定有極強的吸引力。適當地看一些高質量的動畫片,
對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
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看電視的時間太長,影響的不只是視力,
更會減少孩子的詞彙量,縮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甚至會造成他們長大後更富攻擊性。

所以,這篇文章建議,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而且家長可以給孩子多看英文的動畫片,
因為孩子本身在日常生活裡,使用中文的比例已經很大了,
多看英文動畫片,也能讓他們從中學到點英語的表達方式。

另外,想讓孩子看電視不那麼上癮,還有個好辦法。
就是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最好選那些有對應畫冊的動畫片
比如孩子很喜歡看唐老鴨,家長就可以買一套唐老鴨的畫冊,
這樣在看書的時候,孩子也能接觸到他喜歡的卡通形象,對電視就不那麼著迷了。


第四,給孩子讀書時,要聲情並茂,互動演示
首先,聲情並茂是讀書的最基本要求,
你的聲音一定要富有感情、抑揚頓挫,否則孩子怎麼會喜歡聽你讀呢?
其次,在書裡出現一些不容易解釋的動詞時,
家長要想辦法“演”給孩子看。比如看英文畫冊的時候,
讀到“I love your top side”,就可以摸摸孩子的腦袋,
讀到“I love your bottom side”,可以摸摸他的屁股。
孩子明白後,在你讀到“I love your hair and eyes”時,就會很配合地去摸頭髮和眼睛。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是最重要的。
每天給孩子讀半個小時書,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其實是個體力活。
你看,不停地說半個小時的話已經口乾舌燥了,
而且讀的書往往還要翻來覆去地讀,堅持下來是很需要毅力的。


我們來總結一下,怎樣才能讓孩子愛讀書呢?
第一,讀書要儘早開始,別管孩子聽不聽得懂,只是為了讓他對書產生興趣;
第二,家長要選那些符合孩子認知能力的書;
第三,要限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內容;
第四,給孩子讀書時,要聲情並茂,互動演示。
最後,要記住,在孩子養成讀書習慣的那段時間裡,家長的堅持也特別重要。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常青藤爸爸”(2歲的孩子愛書超過愛動畫片,每天看2小時書,是如何做到的?)
稿:一顆得意的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讀書要儘早開始
 孩子6、7個月大的時候,能坐穩了,就可以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了。
 不是為了讓孩子聽懂,而是要把書和愉悅的感覺聯繫起來。
2. 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家長一定要選那些符合孩子認知能力的書
 在孩子的眼裡,書沒有簡單或者難的概念,給孩子讀什麼都行。
3. 要限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內容
 很多研究證明,看電視的時間太長,影響的不只是視力,
 更會減少孩子的詞彙量,縮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
 甚至會造成他們長大後更富攻擊性。
 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想讓孩子看電視不那麼上癮,還有個好辦法。
 就是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最好選那些有對應畫冊的動畫片。
4. 給孩子讀書時,要聲情並茂,互動演示 在書裡出現一些不容易解釋的動詞時,
 家長要想辦法“演”給孩子看。比如看英文畫冊的時候,
 讀到“I love your top side”,就可以摸摸孩子的腦袋,
 讀到“I love your bottom side”,可以摸摸他的屁股。
 孩子明白後,在你讀到“I love your hair and eyes”時,就會很配合地去摸頭髮和眼睛。
除此外,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是最重要的。

❤得到-人際-為什麼朋友圈越刷越不開心

文章出處:為什麼朋友圈越刷越不開心


今天,大多數人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社交網絡了,
像朋友圈、Facebook,基本上天天都要刷幾次。
最近有篇文章說,德國科學家發現,很多人都開始不刷Facebook了,
因為刷多了反而讓人不開心。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研究人員發現,用社交網絡的時間越長,人的情緒就越不好
因為你刷朋友圈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去點贊互動。
比如,有人過生日,你得祝人家生日快樂吧;
有人心情不好,你得去安慰一下吧;
有人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你得點開讀一讀吧。
時間一長,只要你打開朋友圈,就會想到有這麼多事情要做,
可能就會出現“社交過載”的現象,刷朋友圈就變成你的一種壓力了。

當然,如果你發朋友圈,是可以減輕壓力的,但同時這些壓力就會轉移給別人。
這種被轉移的二手壓力,被科學家叫做“關心成本”。我們在生活中,會關心家人和朋友。
有了朋友圈,你關心的人就更多了。
而且,根據鄧巴數理論,我們大概只能和150個人保持社交關係。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真有150個好友需要聯繫,你肯定忙不過來,當然會有壓力了。


其次,朋友圈還會讓我們抑鬱和嫉妒。
這個也好理解,我們發朋友圈,肯定會發讓自己有面子的東西。
你看了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就會有一種“其他人活得都比我好”的想法,就會很鬱悶。
怎麼才能緩解這種嫉妒呢?
很簡單,先發制人,在朋友圈多曬自己的狀態和照片。
但是,如果你很積極地發朋友圈,別人更積極地發朋友圈,
這麼循環下去,朋友圈就會離你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朋友圈還讓你妒忌心越來越重,刷朋友圈也就很難快樂起來了。


最後,研究還得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如果你不發朋友​​圈,對你的傷害最大。
研究人員做了個試驗,請了80多位大學生,
要求一半人用Facebook 時候,要非常積極,要經常更新狀態,並且和朋友聊天,回複評論;
另一半人呢,要很消極地使用Facebook,自己不發任何東西,只看別人發的東西。

試驗結束之後,
那些很積極地使用Facebook的人,心情沒什麼變化;
而那些消極的人,心情很不好。
所以,如果你只是瀏覽朋友圈,不發任何東西,時間長了,你的心情就會很不好

但有意思的是,在社交網絡上,消極的人比積極的人要多。
研究人員推測說,可能是因為看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發東西要輕鬆。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
很多人不喜歡發朋友圈,是不想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在網上浪費時間的人。


本文源自:果殼網(越刷社交網站心情越糟糕?試試多發狀態多回复吧)
稿:谷悅
轉載:得到

-----------
主旨:
研究發現,用社交網絡的時間越長,人的情緒就越不好。
比如,有人過生日,你得祝人家生日快樂吧;
有人心情不好,你得去安慰一下吧;
有人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你得點開讀一讀吧。
時間一長,只要你打開朋友圈,就會想到有這麼多事情要做,
可能就會出現“社交過載”的現象,刷朋友圈就變成你的一種壓力了。
如果你發朋友圈,是可以減輕壓力的,但同時這些壓力就會轉移給別人。
這種被轉移的二手壓力,被科學家叫做“關心成本”。
我們在生活中,會關心家人和朋友。有了朋友圈,你關心的人就更多了。
根據鄧巴數理論,我們大概只能和150個人保持社交關係。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真有150個好友需要聯繫,你肯定忙不過來,當然會有壓力了。

有人做了個試驗,請了80多位大學生,
要求一半人用Facebook 時候,要非常積極,
要經常更新狀態,並且和朋友聊天,回覆評論;
另一半人呢,要很消極地使用Facebook,自己不發任何東西,只看別人發的東西。
研究結果是,那些很積極地使用Facebook的人,心情沒什麼變化;
而那些消極的人,心情很不好。
所以,如果你只是瀏覽朋友圈,不發任何東西,時間長了,你的心情就會很不好。
但有意思的是,在社交網絡上,消極的人比積極的人要多。
研究人員推測說,可能是因為看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發東西要輕鬆。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
很多人不喜歡發朋友圈,是不想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在網上浪費時間的人。

❤得到-行銷-如何維持社群的高熱度

文章出處:如何維持社群的高熱度


文長,因此摘要:
做過社團的組織工作、運營過微信群,
或者做過社交型產品的朋友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
就是社群裡的人越多,活躍度越低,甚至還會有些人要求離開。為什麼會這樣? 3
6氪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說,這個現象叫蒸發冷卻效應。

意思就是,隨著社團裡人數的增加,
最有價值的成員會感覺到整個社團的平均水平降低了,於是他們就會離開。
他們的離開又會引發更多高價值成員的離開,
所以最終,這個社團就會淪落成一個平庸的組織。
高價值從團體中蒸發消失,團體的熱度隨之冷卻,這就是蒸發冷卻效應。


明白了蒸發冷卻效應,我們就可以看明白一些社交產品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比如說Facebook,就是消除蒸發冷卻非常成功的案例。
 Facebook從開始到最後,用戶規模增加了500倍,但是他的用戶體驗卻沒有下降多少。
原因在於,Facebook在產品一開始的設定上,
就讓用戶感受不到陌生人對自己的影響,因為用戶只能看到自己關注的那個小區域。

作者管這種模式叫做大雜院模式,
用戶只能在自己的院子裡活動,最多移步到隔壁院子,但是看不到所有的院子。
你可千萬別以為這個模式大家一開始就認同,
其實早在Facebook出現之前,
還出現過另外一種模式,作者管它叫廣場模式,
就是你可以和任何人互動,互動的內容也會被公開可見。
這種模式就很容易造成蒸發冷卻,導致成員、用戶的流失
巴西有一家社交網絡公司就犯過類似的錯誤,
他們的社交軟件的模式是隨機顯示陌生人的信息給用戶,
而陌生人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用戶就感覺到被打擾了,體驗很不好,漸漸就棄用了。 Facebook的成功也算是吸取了這家公司的教訓。

所以,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社群或用戶,
不妨從蒸發冷卻效應的角度考慮一下,該怎樣具體提高社群的活躍度,避免社群的平庸。


----------
主旨:
社群有一個蒸發冷卻效應,就是隨著社團裡人數的增加,
最有價值的成員會感覺到整個社團的平均水平降低了,於是他們就會離開。
他們的離開又會引發更多高價值成員的離開,

所以最終,這個社團就會淪落成一個平庸的組織。

Facebook從開始到最後,用戶規模增加了500倍,但是他的用戶體驗卻沒有下降多少。
原因在於,Facebook在產品一開始的設定上,
讓用戶只能看到自己關注的那個小區域,用戶感受不到陌生人對自己的影響。
這種模式叫做大雜院模式,
用戶只能在自己的院子裡活動,最多移步到隔壁院子,但是看不到所有的院子。
其實早在Facebook出現之前,還出現過另外一種模式,叫廣場模式。
就是你可以和任何人互動,互動的內容也會被公開可見。
這種模式就很容易造成蒸發冷卻,導致成員、用戶的流失。
巴西有一家社交網絡公司就犯過類似的錯誤,
他們的社交軟件的模式是隨機顯示陌生人的信息給用戶,
而陌生人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用戶就感覺到被打擾了,體驗很不好,漸漸就棄用了。
Facebook的成功也算是吸取了這家公司的教訓。

❤得到-商業-周其仁: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文章出處:周其仁: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摘要(刪除一半以上)
那對於這麼一種狀態下的中國,怎麼才能做得更好,同時減少我們的焦慮呢?

周其仁教授首先舉了新崛起的創新國度以色列的做法,
這個多災多難、面積比不上北京大、遍地沙漠的國家,
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800萬人,7000個創業公司,在納斯達克,
擁有除美國、中國外,最多的上市公司,人均GDP達3.5萬美元。怎麼做到的呢?


以色列沒有任何資源上的優勢,唯一有的就是人
以色列怎麼培養人的呢?每個小孩子5歲開始讀兩本書,
一本原版《聖經》,一本《聖經》解釋讀物《塔木德》。
關鍵點在於,人家讀書,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通過三五成群的討論、辯論,
從小培養小孩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
每天孩子回家,媽媽問的不是你今天記住了哪些經文,而是你提了多少好問題。

以色列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回憶他母親的教育說:
一條河,順水走,好走,逆水走,難走,但你一定要逆水而走。
所以這個以色列學霸,一旦在某個領域取得了成就,就去找新的領域重頭來過。
他們有句名言,叫做“天下難做成的事情最容易做成”,因為難事,競爭對手少了。
如果你不圖快,選一個難事入手,更容易成功。這就是讓人汗顏的以色列教育。


接著,周其仁繼續舉了矽谷的例子,
他說互聯網只是美國創新中最容易被看到的部分,而其核心在於背後的體制和價值觀,
總結起來是兩點,
其一是推出《拜杜法案》 ,鼓勵和支持創新;
其二,涉及到世界觀,美國人特別敢想,天馬行空,對未來充滿信心。
例如他們正在研究如何把200萬人移民到火星去;
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在想如何在舊金山和洛杉磯的地下建一條超級鐵路,
時速800公里,堪比飛機;
還有一些人,讓盲人用舌頭看見了世界。
看似天馬行空,卻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所以,資源是想法的函數。什麼意思呢?
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有想法,有新的技術,
那資源就是不停變化著的,而且是爆炸式的變化。

上面說了這麼多關於以色列和美國的事兒,那麼,對於解決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性,
或者通俗來說,緩解我們的焦慮情緒,有什麼啟發呢?
其實無外乎幾點,首先就是像以色列那樣重視教育和人才,從基礎上培養創新能力
第二就是像美國那樣,在體制上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法律支持,
在思維上敢於突破常規,培養起一個民族的想像力


你會發現,想法比資源重要。敢於去想,而且敢於去做比什麼都關鍵。
很多時候,我們是自我設限,資源的瓶頸其實是可以突破的。
這裡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未來,就像美國人那樣,
即便不確定也樂觀,如果你不相信未來,腦子裡的金礦就無法被發掘


-------------
主旨:
以色列沒有任何資源上的優勢,唯一有的就是人。
以色列怎麼培養人的呢?每個小孩子5歲開始讀兩本書,
一本原版《聖經》,一本《聖經》解釋讀物《塔木德》。
關鍵點在於,人家讀書,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通過三五成群的討論、辯論,
從小培養小孩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
每天孩子回家,媽媽問的不是你今天記住了哪些經文,而是你提了多少好問題。
以色列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回憶他母親的教育說:
一條河,順水走,好走,逆水走,難走,但你一定要逆水而走。
所以這個以色列學霸,一旦在某個領域取得了成就,就去找新的領域重頭來過。
他們有句名言,叫做“天下難做成的事情最容易做成”,因為難事,競爭對手少了。

而美國的創新之所以成功,在於
1. 是推出《拜杜法案》 ,鼓勵和支持創新;
2. 涉及到世界觀,美國人特別敢想,天馬行空,對未來充滿信心。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得到-兩性-如何科學地應對失戀

文章出處:如何科學地應對失戀


失戀的人經常會這麼安慰自己,時間是最好的解藥,一切都會過去的。
話雖如此,但一想到失戀,心里肯定會很痛苦。
最近,公眾號“KnowYourself”就給那些失戀的人提供了幾個小建議。


首先,失戀的時候,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重建自我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自我認同,意思很簡單,就是你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而談戀愛的時候,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所以我們經常會根據對方的反饋來認識自己。
這時候,你們如果分手了,你的自我認同就會出問題,
你會懷疑是不是兩個人不在一起了,我就不完整了,痛苦就是從這兒來的。

那怎麼重新建立自我認同呢?你要控制自己對前任的感情
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單方面付出的時候,自尊水平就會降低
而對於自我認同來說,自尊特別重要。
如果你們的關係是不平等的,就會影響你在這段感情裡的自尊,
因此在分手的時候,對方已經放下了,離開得很瀟灑,你卻還對他有感情。
所以,如果你發現分手之後自己太痛苦了,
應該反過來想想,自己是不是一直單方面的付出。
如果是的話,分手可能對你來說是件好事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走出失戀的陰影之後,會想方設法重建自尊和自信
比如,很多人分手後都會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或者會去嘗試之前不敢做的事情。
此外,研究發現,把你的感情問題和別人說說也很管用
有些人,在朋友失戀的時候,不敢問對方,怕碰到對方的痛處,
其實幫一個失戀的人走出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時不時地問問他最近怎麼樣了
作為聽眾,這裡有個觀察朋友恢復情況的小竅門,
如果對方在和你聊天的時候,使用“我們”這個詞的次數越少,說明他恢復得越好


文章給失戀的人提供的第二個建議是,提高自我同情水平
失戀的時候,有的人很長時間才能緩過來,有的人很快就沒事了,
這和堅強沒關係,而是和自我同情有關係
自我同情水平高的人,有這麼三個特點:
第一,這種人對自己比較寬容,當事情的結果不好的時候,他不會太怪自己;
第二,這種人知道自己經歷的事情,別人也會經歷,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
都只不過是人生一部分而已;
第三,就算有壞事發生,這種人也能保持平靜,不會陷入痛苦當中無法自拔。

而自我同情水平低的人呢,常常會這麼描述自己的情感:
“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承受這些,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我們能看出,他對自己很不友善,有強烈的審視感,
這樣的人一般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走出陰影。


所以,失戀的人,首先是要重建自我認同感,
然後提高自己的自我同情水平,這樣更有助於早日走出失戀的陰影。


本文源自:公眾號“KnowYourself”(如何科學應對失戀|銀河系實用分手指南)
稿:一顆得意的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重建自我
 你要控制自己對前任的感情。當一個人單方面付出的時候,自尊水平就會降低。
 該反過來想想,自己是不是如此,如果是,分手可能對你來說是件好事。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走出失戀的陰影之後,會想方設法重建自尊和自信。
 比如,很多人分手後都會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或者會去嘗試之前不敢做的事情。
 把你的感情問題和別人說說也很管用。
 幫一個失戀的人走出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時不時地問問他最近怎麼樣了。
 如果對方在和你聊天的時候,使用“我們”這個詞的次數越少,說明他恢復得越好。
2. 提高自我同情水平
(1)對自己比較寬容,當事情的結果不好的時候,他不會太怪自己;
(2)知道自己經歷的事情,別人也會經歷,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
 都只不過是人生一部分而已;
(3)就算有壞事發生,這種人也能保持平靜,不會陷入痛苦當中無法自拔。

❤得到-經濟-清政府亡於通貨膨脹?

文章出處:清政府亡於通貨膨脹?


咱們都知道,晚晴政府打了一連串的敗仗,割地又賠款,損失慘重,
尤其是甲午戰爭,光《馬關條約》就賠款白銀2​​億兩。
按理說賠了這麼多錢,應該是苟延殘喘、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才是。
但是最近公眾號“人文經濟學會”推送了一篇文章,
作者如松說,其實歷史上情況還真不是這樣,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之後那十多年,看起來可是不差錢,土豪得很。


舉個例子,甲午海戰一結束,清政府就展開了大規模的國防建設,
短短幾年就從德國、英國、日本買了20多艘艦艇,其中有好幾艘都是大噸位軍艦。
另外,軍隊規模也擴大了18萬多。那陣勢,根本看不出國力衰敗,反倒像盛世中興。


難道清政府真這麼有錢?當然不是。咱們來看一組數字。
《馬關條約》賠款白銀兩億兩,加上利息和其它支出,實際超過三億兩。
而清政府每年的財政結餘,在乾隆中期大約是白銀一千萬兩;
甲午戰爭之前是七百多萬兩。
甲午戰爭以後,就急轉直下。 1896年的時候,財政赤字達 1300萬兩,
1903年猛增到3000萬兩,之後一直債務纏身,根本沒錢。


那這就奇怪了,明明債台高築,哪來這麼多錢又是買軍艦又是擴充軍隊?
這其中的貓膩就在於,清政府不斷地“印錢”
當然這個印錢要加引號,因為清政府用的是金屬貨幣,
但是它的辦法跟今天印錢效果一樣,都是發行貨幣。

那個時候,清政府對外結算的法定貨幣是白銀,
為了應對財政危機,他們新增發行了大量的銅幣。
當時,一枚9克重的銅幣,各種成本加起來,實際價值是兩文多,
但是它標註的面值是十文,這樣政府一下就有7文多的利潤,錢財自然就滾滾而來了
所以雖然那時候清政府用白銀衡量有巨額財政赤字,
但是手裡卻並不缺錢,因此能大規模購置軍備。


不過清政府這招要行得通,需要一個配套條件,那就是管制兌換
清政府所開具的各種票據,
無論是以白銀還是以銅元為單位計量,實際上都不能兌換成白銀;
而且各種外幣不論是英鎊、美元、荷蘭盾什麼的,進入我大清的地盤,
也都必須按規定的牌價,兌換成銀票銅錢。這樣,真正的白銀被政府緊緊控制。
而民間呢,只能用注了水分的另一套貨幣系統


這樣的貨幣管制會帶來另外一個麻煩,那就是出口
以茶葉為例:英國商人的購買價是一箱100英鎊,按當時的國際匯率折合成800兩白銀。
可是,當時不是有兩套貨幣系統嗎?
那按照那個注了水分的系統來核算,茶葉商人的成本就達到了1000兩,他得賣1100兩才行。
賣100英鎊,也就是800兩不僅不賺錢,還賠錢嘛。這怎麼辦?

於是清政府只好出面協調:反正這兩套貨幣系統是我定的,
那索性英國人這100英鎊歸我,然後我再給茶葉商人相當於1100兩白銀的銀票,
這生意不就做成了嗎?英國商人、中國茶商、清朝政府,三方皆大歡喜,
只不過市場中又多出300兩白銀的“假錢”而已

所以說,晚清這招,就是硬通貨歸政府,
用於財政支出,這樣就解決了外債問題和軍備支出,
還可以展示國際形象,甚至可補貼亞非拉。
至於民間呢,大量注水,通貨膨脹,至於窮人過不下去?
不要緊。我進口了洋槍洋砲,又招募了大批軍隊,還怕你造反不成?

但話說回來,白銀都被花到了國外,
政府手裡只剩下印出來的票據,這麼長期搞下去,早晚要搞砸。
1910年,金融危機終於爆發,實在熬不下去了,清政府想來想去,又想了一招:
把民間籌資建設的鐵路權收歸國有。那怎麼收歸國有?
當然不是拿真錢出來收購,而是發行國家股票給那些投資修建鐵路的人。
這樣,既掌握了鐵路權,又一下就將那些投資修建鐵路的巨額資金弄到手了,聰明吧?

但投資人不傻,您這就是明搶啊,那我們能幹?
於是湖南、廣東、四川三省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抗議,也就是歷史上說的保路運動。
這其中,四川鬧得最兇,清政府抽調湖北軍隊入川維穩,武漢空虛,武昌爆發起義,
這樣,前幾年還大肆購置軍備、非常土豪的清政府,就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了


所以你看,清政府想通過濫發貨幣這招來度過危機,顯然是行不通的,
沒有信用支撐製造出來的繁榮是虛假的,是泡沫。
從這個意義上說,濫發貨幣這樣的財政敗筆也是加速清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本文源自:公眾號“人文經濟學會”(大清都要完了,政府還在“印錢”:清末財政的教訓)
稿:徐棄疾
轉載:得到

-----------
主旨:
甲午海戰一結束,清政府就展開了大規模的國防建設,
短短幾年就從德國、英國、日本買了20多艘艦艇,其中有好幾艘都是大噸位軍艦。
另外,軍隊規模也擴大了18萬多。那陣勢,根本看不出國力衰敗,反倒像盛世中興。
難道清政府真這麼有錢?當然不是。咱們來看一組數字。
1896年的時候,財政赤字達 1300萬兩,
1903年猛增到3000萬兩,之後一直債務纏身,根本沒錢。

那這就奇怪了,明明債台高築,哪來這麼多錢又是買軍艦又是擴充軍隊?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清政府不斷地“印錢”。
當然這個印錢要加引號,因為清政府用的是金屬貨幣,
但是它的辦法跟今天印錢效果一樣,都是發行貨幣

當時,清政府對外結算的法定貨幣是白銀,
為了應對財政危機,他們新增發行了大量的銅幣。
當時,一枚9克重的銅幣,各種成本加起來,實際價值是兩文多,
但是它標註的面值是十文,這樣政府一下就有7文多的利潤,錢財自然就滾滾而來了。
不過清政府這招要行得通,需要一個配套條件,那就是管制兌換。
清政府所開具的各種票據,
無論是以白銀還是以銅元為單位計量,實際上都不能兌換成白銀;
而且各種外幣不論是英鎊、美元、荷蘭盾什麼的,進入我大清的地盤,
也都必須按規定的牌價,兌換成銀票銅錢。這樣,真正的白銀被政府緊緊控制。
而民間呢,只能用注了水分的另一套貨幣系統。
但這樣的貨幣管制會帶來另外一個麻煩,那就是出口。
以茶葉為例:英國商人的購買價是一箱100英鎊,
按當時的國際匯率折合成800兩白銀。可是,當時不是有兩套貨幣系統嗎?
那按照那個注了水分的系統來核算,茶葉商人的成本就達到了1000兩,他得賣1100兩才行。
於是清政府只好出面協調:反正這兩套貨幣系統是我定的,
那索性英國人這100英鎊歸我,然後我再給茶葉商人相當於1100兩白銀的銀票,
這生意不就做成了嗎?英國商人、中國茶商、清朝政府,三方皆大歡喜,
只不過市場中又多出300兩白銀的“假錢”而已。
1910年,金融危機終於爆發,實在熬不下去了,清政府想來想去,又想了一招:
把民間籌資建設的鐵路權收歸國有。那怎麼收歸國有?
當然不是拿真錢出來收購,而是發行國家股票給那些投資修建鐵路的人。
這樣,既掌握了鐵路權,又一下就將那些投資修建鐵路的巨額資金弄到手了,聰明吧?
於是湖南、廣東、四川三省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抗議,也就是歷史上說的保路運動。
這其中,四川鬧得最兇,清政府抽調湖北軍隊入川維穩,武漢空虛,武昌爆發起義,
這樣,前幾年還大肆購置軍備、非常土豪的清政府,就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了。

得到-企管-做實事,公司文化就都不叫事

文章出處:做實事,公司文化就都不叫事


當一家公司出現困境的時候,
管理層往往會把原因歸結到企業文化出了問題,接著就開始拼命地想法子修復企業文化。
可最後發現,再怎麼努力修復也不能讓公司擺脫困境。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啊,哈佛商業評論寫了篇文章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他們去採訪了好多參與公司改革的領導人,發現這個所謂“修復企業文化”是個偽命題
因為當老闆開始做實事、對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的時候,
企業文化這個東西就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改變。
那麼,問題來了:老闆們應該怎麼去做實事、又該做哪些實事呢?
文章裡舉了幾個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權力下放,設立明確的績效評估和質量保障指標。
這方面有個例子是,1996年魏思樂策劃了山德士公司與汽巴-嘉基公司的合併,
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諾華,並且擔任了新公司的CEO。
魏思樂上任之後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帶
領公司從單一處方藥向多種保健品的生產轉型。
這麼重大的改革就把以前的組織變得特別複雜。
但魏思樂目標很明確,他知道公司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新產品的開發。
他就在公司裡設立了明確的績效評估和質量保障指標,
讓員工把精力放到正確的事情上,而且明確說明了自己不能容忍的事,比如賄賂。
與此同時,他還將決策權下放,這就給了員工很大的自主權,
他們可以自己去判斷哪些事兒對公司的發展有好處,這麼一來團隊就更靈活、也更有創意。
有了績效評估,員工就特別注重自己的業績,也積極主動地去維持和客戶的關係。
自然而然的,公司文化就不斷向著原本設定的方向靠近,
諾華公司後來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製藥企業。


第二,建立與員工快速溝通的渠道,提供更高薪酬和福利激勵員工
不少行業都面臨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就是留不住人。這事兒成了老闆們最頭疼的事兒。
對這個問題,我們總是覺得是不是公司文化有問題,但真相可能並不是這樣。
比如,達美航空公司就有很多40-45歲的員工,
還有好多一家子人兩代、三代都在這個公司幹。這麼好的公司文化氛圍,
來源於理查德-安德森對公司的改革。
當年理查德-安德森剛剛接任CEO不久,就領導了達美在2008年對西北航空的收購。
這麼一來,達美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員工有7萬多人。
但當時兩家航空公司都處在低迷期,破產的風險很大。
恰巧安德森在西北航空當過3年半的CEO,對情況十分了解。
他覺得公司最大的障礙就是管理層與員工之間不能直接溝通,
只能藉助第三方的工會去溝通,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還造成了員工與管理層的對立

為了解決這個事兒,
安德森建立了完善的福利體系和薪酬體系,著重滿足員工的工作和個人需求,
為他們提供一流的培訓、彈性工作時間、設備先進且維護良好的飛機、
舒適的員工酒店啊之類的福利。這些福利成本並不高,
但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和信任度,
讓公司形成了”終身員工“這樣的企業文化。


第三,加強管理層協作,坦誠相待,學會分享
艾倫-穆拉利在2006年執掌福特公司的時候,公司已經在破產的邊緣了。
穆拉利意識到,他面臨的挑戰不只是公司沒錢了,
管理層之間缺乏協作精神是更嚴重的問題。
為了使管理層能夠坦誠相待,真實反映各部門面臨的問題,
穆拉利要求幾個不同級別的高管定期開會,分享各自部門的最新情況

最開始這些高管還是和以前一樣隱瞞自己部門的真實情況。
但時間一長,事情就起了變化,公司高管開始協作並且共享了各自部門的信息,
這樣一來穆拉利就能發現表現不佳的部門,及時作出正確決策。
當高管們開始協作以後,就發現坦誠相待可以讓他們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企業文化也就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坦誠。

所以你看,不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
只是空談,對改變公司文化是沒用的。做實事,才能讓改變公司文化不成為空中樓閣。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公司文化不行?老闆,你只需做一件事:實事!)
稿:桃子
轉載:得到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得到-教育-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童話故事

文章出處: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童話故事


我們都是聽著童話故事長大的,當了爸媽的也會給自己的孩子講童話故事。
可是話說回來,為什麼孩子就一定要聽童話故事呢?童話故事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有幫助嗎?
還是只是為了保持他們的童真,或者用來打發時間呢?
最近,公眾號“常青藤爸爸”發了篇文章,解釋了孩子要聽童話故事的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聽童話故事能幫助孩子提前理解現實生活裡凶險的一面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孩子就應該是單純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給孩子製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成長空間。
但是,我們也都清楚,真實的世界是多元的,有美好也有險惡、誘惑、甚至死亡。
那可能有人要說了,童話故事不也是很美好的嗎?
事實上,以前的童話故事都是很殘忍的,比如《小紅帽》最早的版本,
不是獵人把小紅帽救了出來,而是張開血盆大口把小紅帽給吃了;
《白雪公主》最早期的形象不是美麗清純,而是行為放蕩。
只是後來,人們把童話故事改良了,才有了現在的版本。
但是即使是這樣,故事裡還是會出現惡毒的巫婆、自私的後媽和吃人的大灰狼。
這些人物就能幫孩子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搭一座橋,
讓孩子在步入成年社會之前有個心理準備


第二個原因,
童話可以幫助孩子處理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內心衝突,還能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當一個孩子還小的時候,由於人生經歷有限,並沒有足夠多的外部刺激去體驗各種情緒。
第一次體驗的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但是,他們可以在童話裡學到這些。

比如,有個《糖果屋》的故事,講了一對被父母遺棄的小兄妹。
當小孩子感覺受到父母冷落的時候,就會喚起孩子對故事情節的代入感,體驗到失落
但是,童話故事大多數都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所以孩子的負面情感最後也能得到很好的釋放,不會造成傷害。

再比如,恐懼這種體驗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現實生活中小孩子很少能體驗到,在童話故事裡,恐懼就被具象化了,
比如巫婆、毒蘋果、大灰狼,都能引發孩子的恐懼情緒。
但是同樣,最後也都被主人公打敗了,這種情節還能鼓勵小孩子戰勝恐懼。


最後,讀世界經典童話能讓孩子更容易與別人發生共情。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兩個人從小讀的書,關注的事都是一樣的,
就很容易了解彼此在說些什麼,交流成本就變得更低。
比如說,同樣是看美劇,一個英文很好的中國人,
即使字幕都能看明白,也未必能全部理解美劇中的雙關語,也get不到一些笑點。
就是因為和本土美國人相比,還是缺失了一部分共同的語境。
同樣,如果世界上大多數孩子都在讀經典童話,
家長卻一味地保護孩子,遠離黑暗元素,
只去讀現代的溫情脈脈的繪本的話,就可能讓孩子缺少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基礎。
所以說,不僅要給孩子讀童話,還要多讀世界經典童話。


總之,現代童話的黑暗尺度已經在兒童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了,
而且讀童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親子活動。
所以,在讀童話的過程中,家長不妨適時適當地對孩子做些引導,
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力量,更能讓孩子分辨是非,明辨善惡。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常青藤爸爸”(經典童話如此暴力恐怖,我們為什麼還要讓孩子讀?)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幫助孩子提前理解現實生活裡凶險的一面
 《白雪公主》最早期的形象不是美麗清純,而是行為放蕩。
 只是後來,人們把童話故事改良了,才有了現在的版本。
 但是即使是這樣,故事裡還是會出現惡毒的巫婆、自私的後媽和吃人的大灰狼。
 這些人物就能幫孩子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搭一座橋,
 讓孩子在步入成年社會之前有個心理準備。

2. 幫助孩子處理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內心衝突,還能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恐懼這種體驗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現實生活中小孩子很少能體驗到,在童話故事裡,恐懼就被具象化了,
 比如巫婆、毒蘋果、大灰狼,都能引發孩子的恐懼情緒。
 但是同樣,最後也都被主人公打敗了,這種情節還能鼓勵小孩子戰勝恐懼。

3. 讀世界經典童話能讓孩子更容易與別人發生共情
 如果兩個人從小讀的書,關注的事都是一樣的,
 就很容易了解彼此在說些什麼,交流成本就變得更低。
 如果世界上大多數孩子都在讀經典童話,
 而家長卻一味地保護孩子,遠離黑暗元素,
 只去讀現代的溫情脈脈的繪本的話,就可能讓孩子缺少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基礎。

❤得到-外史-為什麼法國國王都叫“路易”

文章出處:為什麼法國國王都叫“路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姓什麼,叫什麼,會跟著你一輩子。
最近,澎湃新聞有篇文章,討論了中世紀歐洲人名字的歷史。
咱們一起來聽聽看,當時的歐洲人是怎麼取名的。

第一點,中世紀歐洲人的名字,最早的時候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很大。
今天歐洲人最常見的名字,比如彼得、約翰、瑪麗,等等,都是從基督教來的
有的基督教名字,在不同的地方,最多有十幾種叫法,
像尼古拉這個名字就有十幾個地方化的簡寫。
不過,尼古拉不是最受歡迎的名字,有人統計過,12到14世紀,
歐洲人最喜歡取的名字是“約翰”,當時很多羅馬教皇都喜歡用這個名字,
有十多個教皇的名字都叫“約翰”。其他的西歐貴族和老百姓一看教皇這麼喜歡這個名字,
也跟著學,約翰就是這麼開始受歡迎的。


第二點,當時歐洲人還特別喜歡用別名
一開始,只有那些有地位的人才能用別名,
比如,貴族一般用自己的封地當別名,傳教士一般用自己所在的教會名字當別名
當時歐洲精英階層用別名,主要和封建制度的鞏固有關係。
貴族在封地紮根了,就開始用這些封地當別名,表示自己是有身份的人。

後來,普通老百姓也開始用別名。老百姓用別名,主要是人口增長的結果。
11世紀歐洲人口越來越多,大家的名字都來自基督教,所以很容易重名。
給自己取個別名,既能防止重名,還能顯得有個性。
不過,民的起別名和貴族不一樣,一般都是根據職業、家庭關係或者身體特徵來取名
比如,史密斯的意思就是鐵匠,肖特的意思是身材矮小的人。
後來這些別名變成了姓,一直傳到今天。


第三點,中世紀歐洲起名還和家庭戰略有關係
中國人取名,一般都是跟著父親的姓。中世紀歐洲人就不一樣,
嬰兒取名的時候,有時候用父親那邊的名字,有時候用母親那邊的名字。

根據統計,如果嬰兒父母中,母親家庭成員地位比較高,
或者能給新家庭帶來更多的財產,那嬰兒就跟著母親的名字來取。
甚至如果母親家族的姓名有很高貴的元素,就算是國王,也會捨棄自己的命名權。
比如,法國有個國王,就讓自己的長子跟隨母親的姓,
因為母親的姓很罕見,是拜占庭皇室常用的名字。
從當時的歐洲等級觀念來看,法國當時的王朝是沒辦法和拜占庭皇室相比的。
所以為了高攀,法國國王就放棄了自己的命名權。
給王子取這樣一個名字,不僅能顯得自己和拜占庭皇室之間有關係,對鞏固統治也很有利。


第四點,歷史上,很多法國國王的名字都是“路易”和“查理”
比如,從中世紀到法國大革命,法國有16位以路易為名的國王、9位以查理為名的國王。
為什麼法國國王偏愛這兩個名字呢?

這是因為在中世紀,法國王室需要強化自身的合法性,而王室家族的歷史這時候就很重要。給王子取一個可以和某位先王建立起聯繫的名字,對王室的利益很有幫助。
比如,“路易”這個名字是來自“克洛維”,“克洛維”是西歐第一個皈依天主教的蠻族君主。
中世紀法國國王愛用“路易”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王朝具有歷史連續性

法國國王用“查理”這個名字,也是向先王致敬
法國歷史上有三位戰功卓著的國王都叫查理,所以查理這個名字就有了軍事的含義
法國遇到重大危機的時候,“查理”這個帶有軍事含義的名字就成了國王的首選,
比如百年戰爭時期叫“查理”的法國國王就特別多
也就是說,
當法國王室需要證明自己的歷史連續性的時候,就要用“路易”這個名字;
當需要展示軍事和武力的時候,“查理”就是第一選擇


總之,中世紀歐洲姓名其實是很有歷史內涵的。
這些名字不僅有基督教的印記,還有關於家族和祖先的記憶,
甚至是歐洲王室鞏固統治的重要砝碼。


本文源自:“澎湃新聞”(中世紀歐洲人如何起名字)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世紀歐洲人名字起源:
1. 基督教的影響
 今天歐洲人最常見的名字,比如彼得、約翰、瑪麗,等等,都是從基督教來的。
2. 別名
 貴族一般用自己的封地當別名,傳教士一般用自己所在的教會名字當別名。
 平民的起別名和貴族不一樣,一般都是根據職業、家庭關係或者身體特徵來取名,
 比如,史密斯的意思就是鐵匠,肖特的意思是身材矮小的人。
 後來這些別名變成了姓,一直傳到今天。
3. 家庭戰略
 比如,法國有個國王,就讓自己的長子跟隨母親的姓,
 因為母親的姓很罕見,是拜占庭皇室常用的名字。
 從當時的歐洲等級觀念來看,法國當時的王朝是沒辦法和拜占庭皇室相比的。
 所以為了高攀,法國國王就放棄了自己的命名權。
4. 很多法國國王的名字為“路易”和“查理”
 “路易”這個名字是來自“克洛維”,“克洛維”是西歐第一個皈依天主教的蠻族君主。
 中世紀法國國王愛用“路易”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王朝具有歷史連續性。
 法國國王用“查理”這個名字,也是向先王致敬。
 法國歷史上有三位戰功卓著的國王都叫查理,所以查理這個名字就有了軍事的含義,
 當法國遇到重大危機的時候,“查理”這個帶有軍事含義的名字就成了國王的首選,
 比如百年戰爭時期叫“查理”的法國國王就特別多。
 也就是說,當法國王室需要證明自己的歷史連續性的時候,就要用“路易”這個名字;
 當需要展示軍事和武力的時候,“查理”就是第一選擇。

得到-邏輯-如何成為一個理智的人

文章出處:如何成為一個理智的人


在咱們這個信息氾濫的時代,蠱惑人心的信息也跟著變得越來越多,
比如謠言說碘鹽防輻射,大家就趕緊去搶購碘鹽;
看到朋友圈結尾說一句不轉不是中國人,你就跟著轉發了朋友圈。
那如何分辨這些信息,做一個現代社會的理智人呢?
李叫獸最近發了一篇文章說,五步,就可以成為一個理智的人。


第一步,成為理性人最重要的前提,
就是我們必須要打心眼裡先承認,無意識的情緒是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的。
承認了這個事實,才有改變的可能。

心理學家已經通過實驗證明了無意識的情緒對行為產生的影響,
比如當消費者選購沙發的時候,如果看到的是雲彩的背景,
他們往往會傾向於選擇舒適型的沙發;
可如果看到的是硬幣的背景,他們就會更傾向於選擇便宜的沙發。
再比如,當志願者看到的詞跟老年人有關的話,
他們走路的速度就會比看到中性詞的人慢13%。
實驗結果雖然很明顯,但是當你問他們為什麼選擇這款沙發,
或者速度為什麼減慢的時候,他們都不會覺得是受了暗示的影響,
而是認為自己本身就想要這樣做。

所以想做個理智人,你必須要先承認情緒對自己是有影響的,
然後才能夠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直覺。


承認之後,第二步,就是要聚焦問題本身,排除無關干擾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乍一聽非常有道理,實際上根本不對勁。
比如有的人覺得,“別人可以通過搞關係就能成功,那我還努力個什麼勁呢?”

這個想法就是沒有排除無關干擾。你想啊,你努不努力跟什麼有關係?
當然是你努力能獲得什麼,或者說你不努力會怎樣,
通過這兩個條件來判斷自己要不要努力,而不是別人搞沒搞關係。
這種比較就是來自於情緒反應,而不是理智判斷。

再比如,所有人都會覺得投資應該選擇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
可彩票的投資收益率是負70%,也就是說買100元的彩票只能收回30元,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呢?就是受到了彩票巨額獎金的無關影響,
你很容易就忽略了彩票的低收益,只能看到這筆巨款可以買到的車、房,所以就犯了糊塗。


然後說說第三歩,要識別出現狀背後的合理性
在理性人眼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一定有它當初的合理性。
如果當初的合理性消失了,再多人堅持,也沒必要做了。
可不理性的人就會隨波逐流地犯錯誤。

比如說鬧洞房這個習俗,很多長輩都認為,鬧洞房沒什麼不合理啊,
因為一直以來的習俗都是這樣的。可是在舊社會鬧洞房,
是因為新郎新娘往往婚前都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任何性經驗,
經常發生“新婚之夜不好意思同房”的現象,所以才有了鬧洞房的習俗,緩解尷尬嘛。
可現在呢,都自由戀愛了,沒什麼好尷尬的,這個風俗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不理智的風俗,該放棄就放棄吧。


接下來說第四歩,多去思考一些反直覺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有一陣子網上對判人販子死刑特別推崇,大家都認為,都判你死刑了,
看你還敢不敢拐賣兒童,犯罪率一定會下降。但是事情會按照預想發展嗎?
不會。因為研究發現,單純加重刑罰,對犯罪率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能降低犯罪率的是提高制裁率,同時減少罪犯的合理化藉口。
不僅如此,如果判所有人販子一律死刑,一定會加重人販子殺人滅口的動機。
你想啊,對人販子來說,一旦被抓那就是一死,
那我在被抓之前一定要先把孩子毀屍滅跡,沒有證據警方也不能把我怎樣。
所以說,雖然符合直覺,但是死刑並不是減少販賣兒童的合理方案。
那更好的反直覺的方案應該是什麼呢,改進福利院對兒童的讚助制度,提高破案率,
或者適當增加買方的量刑,都可能會起到正面的作用。


再說最後一歩,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千萬不要無視證據
你可別覺得這一點很簡單,很多人就是會拼死守衛自己原來的想法,
即使你說得再有道理他也不信。
理智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即使我認為這件事是對的,我也能接受這件事是錯誤的事實
打個比方,你看到一個物體是紅色的,可是所有證據都表明它是綠色的,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你可能就要放棄眼見為實,甚至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紅綠色盲。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非常難,因為你要克服的是人類的直覺系統障礙。

再舉個例子,曾經有個叫馬歇爾的醫生,他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
胃潰瘍其實是由細菌引起的,用抗生素就可以治好。
可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也沒有醫學期刊願意刊登這篇論文。
因為在人們的直覺中,胃酸是非常強大的物質,
它可以把一整塊牛排給消化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腐蝕鐵釘。
細菌這麼弱小的生物在胃裡怎麼可能有存活的機會呢?
直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更多的證據相繼問世,人們才接受了這個反直覺的現實,
馬歇爾醫生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你看,要做一個理智人,雖然只有這五步,
但是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因為要想徹底做到,
你就必須跟你認為的很多理所當然徹底劃清界限。
但是朋友們不妨先從這五步開始試一試,多努力一點,你就離理性人更近了一步。


文章源自:李叫獸《如何鑑別一個理智人》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得到-經濟-欠了那麼多債,美國還得上嗎?(美國國債)

文章出處:欠了那麼多債,美國還得上嗎?


我們知道,宏觀經濟運行中,絕大多數國家都會發行國債。
而世界上,美國的國債發行量是世界第一的,佔世界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為什麼會發這麼多國債,欠的國債應該如何償還,目前的情況又是什麼呢?
公眾號“共識網”就為我們細細講述了美國國債的那些事兒,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首先,有個常識是,增稅可以彌補收支差額
那美國政府為什麼不靠增稅,而是不斷發國債呢?
這是因為,徵稅權屬於議會,而要想在議會通過一項稅收法案,要經歷漫長的辯論
當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瘟疫等突發事件的時候,
依靠增稅籌集資金就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政府就只能靠發債來融資


負責任的政府,財政政策應該是一旦發了債,
就會在未來幾年設法通過財政盈餘來清償債務。
但是,政府不僅借債上癮,像美國這樣的,欠債也上癮。
畢竟發債比增稅來錢要快,而且也不怎麼會遭到國民的抵制。
同時國債是老百姓自願購買的,不像稅那樣強制徵收
政府發債這麼容易,往往就會在債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每年除了發債彌補財政赤字以外,
還要藉新債還舊債、拆東牆補西牆,債務的包袱就越背越大。

衡量一個國家國債的輕重,通常用國債對國內生產總值,
也就是常說的GDP的比率作為指標。
如果國債比率超過一年GDP的60%,就會被認為是負擔過重。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這個比率達到了101.3%。
也就是說,美國人一整年創造的GDP,都不夠還債的。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政府又有哪些手段來處理國債呢?最先想到的還是增稅
通過增加稅收,產生財政盈餘,讓每年的財政盈餘一點點地把國債清償掉。
但任何稅,說到底都是由本國公民負擔的,所以增稅的方法常常遭到抵制。
那既然開源不行,就節流吧,通過減少財政支出產生盈餘。
但是減少政府本身的消耗或許可以,
但如果削減的是社會福利,同樣也會遭到老百姓的抵制。

開源不行、節流也不行,政府還可以考慮變賣全民資產還債
比如近年來債台高築的希臘,就不得不依靠變賣政府建築還債,
被拍賣的政府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部委大樓和稅務局辦公樓等等。
政府變賣祖業著實不光彩,這種處理國債的手段也只是萬般無奈之舉。
但別忘了,政府還有一招最狠的:
它有印鈔機,可以自己向自己的央行借錢,
就是用右手印鈔,然後交給左手去還債,這叫財政性發行貨幣
本質上講,財政性發行貨幣就是政府不通過議會強制徵稅,而且徵的還是人頭稅


現在大家就明白了吧,國債其實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債,
因為政府本身是不納稅的,它只消費稅收,
所以政府處理債務的任何手段,歸根結底還是得由百姓來還債,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代人無法清償的債務,就讓未來的幾代人清償。國債就​​變成了財富的代際轉移。
就好比一個人總到餐館賒賬吃飯,吃到死也沒付過一分錢,
這筆債務就要由他的繼承人償還。這個死了的人靠借債度日,
那他的後代就要替他背鍋還債。

在紐約曼哈頓區的第六大道上就有一面國債鐘,上面的數字是不斷跳動的,
它告訴人們美國政府當前欠下了多少債務,平均每個家庭要分攤多少國債。
但人們對這一長串數字早就已經失去了興趣,
因為美國國債早就是個天文數字了,變不變都沒什麼區別,
更何況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是清償了國債的,可那是在遙遠的1935年


美國的國債問題主要是在雷根入主白宮後引發的
當時他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又因為當時冷戰正處於決戰階段,國防支出劇增,政府就大量舉債。
後來的幾任總統有的繼續推高國債,有的收縮國債,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奧巴馬政府沒有辦法,就又繼續舉債,美債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標準普爾指數2011年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降為AA+,
這是美國從1917年信用評級以來首次跌下AAA寶座。
要知道,美國除了國債之外,還有地方債,加在一起計算,
平均每個美國公民負擔的政府債務是7萬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所有美國人不吃不喝也沒有任何消費,那麼即使美國從今以後再也不發債了,
全國上下也要為清償債務工作1年零3個月,這都是還沒算利息的情況。

更可怕的是,財政赤字在未來還會繼續呈上升趨勢,美國的債務包袱會越背越大,
而且誰也拿不出清償國債的方案來,這美國國債,也許就永遠也無法償清了,
一旦有一天再次崩潰,很難想像會對全球的經濟發展造成多達的損失。


本文源自:公眾號“共識網”(欠中國那麼多國債,美國到底還不還得了?)
稿:王馨逸
轉載:得到


-----------
主旨:
美國的國債發行量是世界第一的,佔世界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
增稅可以彌補收支差額。那美國政府為什麼不靠增稅,而是不斷發國債呢?
這是因為,徵稅權屬於議會,而要想在議會通過一項稅收法案,要經歷漫長的辯論;
當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瘟疫等突發事件的時候,
依靠增稅籌集資金就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政府就只能靠發債來融資。
同時國債是老百姓自願購買的,不像稅那樣強制徵收。
如果國債比率超過一年GDP的60%,就會被認為是負擔過重。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這個比率達到了101.3%。

也就是說,美國人一整年創造的GDP,都不夠還債的。

政府還可以考慮變賣全民資產還債,
比如近年來債台高築的希臘,就不得不依靠變賣政府建築還債,
被拍賣的政府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部委大樓和稅務局辦公樓等等。
政府變賣祖業著實不光彩,這種處理國債的手段也只是萬般無奈之舉。
但別忘了,政府還有一招最狠的:
它有印鈔機,可以自己向自己的央行借錢,
就是用右手印鈔,然後交給左手去還債,這叫財政性發行貨幣。
本質上講,財政性發行貨幣就是政府不通過議會強制徵稅,而且徵的還是人頭稅。

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是清償了國債的,可那是在遙遠的1935年。
美國的國債問題主要是在雷根入主白宮後引發的。當時他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又因為當時冷戰正處於決戰階段,國防支出劇增,政府就大量舉債。
後來的幾任總統有的繼續推高國債,有的收縮國債,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奧巴馬政府沒有辦法,就又繼續舉債,美債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得到-表達-怎麼提意見不招人討厭

文章出處:怎麼提意見不招人討厭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在溝通中互相不理解的情況,
比如說,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對方說明一件簡單的事,可對方就是聽不明白;
再比如,你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很清楚了,可對方卻理解成了別的意思。
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前一陣子發了篇文章,
針對在交流中如何節省溝通成本和怎樣跟他人融洽相處這兩個問題,
提出了一些實用的方法,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節省溝通成本
在溝通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我們表達的意思被曲解,就要做到就事論事。
怎麼就事論事呢,有以下三個方法。

首先,要直接清晰地表達你的意見
而且在發表意見的過程中,不要誤把“攻擊性的語言”當成“直截了當的語言”
舉個例子:某化妝品品牌要推出一款口紅新品,需要一位明星代言人。
 A同學的意見是請當紅女星劉詩詩代言,
B同學的意見是請氣質沉穩的中年男星梁朝偉代言。
那麼B同學應該怎麼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呢?我們先來看兩種常見的錯誤說法。

第一種錯誤說法是:我覺得劉詩詩可能年輕了一些,
這款口紅的顧客定位是35歲以上的都市輕熟女。
我認為找氣質較好、年長一些的明星代言更好。
你看,這樣說就會讓對方誤解成:
B同學反對的理由是“劉詩詩的年齡和產品不符”,
所以只要找一個年齡相符的女星就行了。

第二種錯誤說法是:
以劉詩詩現在的螢幕形象,
根本撐不起這款口紅“經典、優雅”的品牌內核,邀請她來不是花錢打水漂嗎?
這會讓對方覺得:B同學的語氣咄咄逼人,是情緒上的反對。

所以正確的說法是:
我認為比起找年輕女星劉詩詩,找有氣質的中年男星梁朝偉代言更好。
因為女人化妝的很大動力是給男人看,而梁朝偉幾乎代表了這款新品目標客戶群,
對另一半成熟、儒雅、貼心的理想形象。
借他的口說出這款口紅如何能讓女性變得更有魅力,
會讓客戶的接受度更高,起到更好的市場效果。


其次,不要把“溝通”當成辯論
在快節奏的溝通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因為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
而情緒化地把“溝通”變成了“辯論”。比較好的方法是,
溝通前想清楚這次溝通最終是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在溝通開始前把這個結果和對方達成共識之後再進行討論,
這樣做能讓這次談話的目的始終圍繞著結果進行。


最後是,直接開口問,不要揣測。如果你擔心突兀的追問會引起對方不適,
可以採用 “重新定義”的追問法則,就是用你自己的理解把剛才說話人的信息重複一遍。
比如對方說:今天的會議真是毫無意義。
重新定義後,你可以說:你是說今天的會議太長了,但還是沒討論出結果,對嗎?
你還可以從說話人給出的信息裡抓出一個例子。
比如對方說:《超人大戰蝙蝠俠》比《美國隊長3》觀影體驗差勁多了。
重新定義後,你可以說:你是說《美國隊長3》的打鬥場面設計得更加用心,對嗎?
你看,使用“重新定義”的追問法則,
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對他的話感興趣的好聽眾,從而會很樂意跟你繼續聊下去。


說完了怎節省溝通成本,咱們再來說說怎麼和他人融洽相處。
在溝通中,我們反復向對方說明自己的意思,卻總感覺對方不得要領,
很可能是激動的情緒讓我們的溝通方式偏離了軌道。那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
這篇文章說了兩個方法。

第一,記得設置“討論時間”
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溝通中無法和對方達成共識而發生爭執。
而很多時候,爭執的內容和一開始討論的話題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比如,你和對方溝通年假去哪裡玩,你希望去歐洲,他覺得國內游就行,但你們都不讓步。
這時,你可能會聯想到在平時的相處中總是你讓著對方
,這時你說“為什麼你每次總是只想著自己?”
接下來你們討論的焦點,就會從“到底去哪兒玩”變成“誰更自私”了。

比較好的辦法是訂一個時間點,比如5分鐘之內討論完畢。
假如5分鐘後你們還在討論,就要停下來想想“你們爭論的內容還是這件事本身嗎?”
如果不是,就趕緊停下來,各自冷靜一會兒再討論。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想讓你們的關係變得緊張,
在對話中就少用評價類的話,比如指責對方的人品等。


第二,巧妙驗證對方的感受。
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會下意識的通過“察言觀色”的方式,
來判斷對方對我們的態度。一旦感覺到對方對我們有所不滿了,我們就會焦慮。
這時,我們很可能就會跑去向對方求證,
“你是不是不高興了?”“你是不是對這個提議不滿意了?”
如果對方不是這麼想,會覺得你誤解了他;
如果對方真是這麼想的,就會覺得你是​​個說話不留餘地的人。

為了避免雙方關係僵化,比較好的方法是:
不要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是要理智地驗證對方的感受
驗證感受包括三個要素:
首先描述對方的行為。
其次列出關於這種行為至少兩種解釋。
最後請求對方對行為做出澄清。

比如說,如果你發現對方最近回家之後都比較沉默,似乎有什麼心事。
那麼你可以採取三段式的方法詢問他:首先是描述行為:
“你這幾天一回家就不說話。”
然後給出兩種解釋:
“我不確定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氣,或許你只是這段時間工作比較辛苦吧。”
最後請求澄清:“你能告訴我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你看,用“驗證感受”的方法向對方提問,能讓彼此的交流更加平和穩定,
不會直接威脅或攻擊對方,會讓對方更願意坦誠地說出想法。


以上就這篇文章總結的幾個溝通技巧,經常用這些方法和別人交流,
不僅能消除溝通中的誤解,還能讓對方覺得你是個貼心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在討論中怎樣提出反對意見,不會讓對方討厭你?)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直接清晰地表達你的意見
 而且在發表意見的過程中,不要誤把“攻擊性的語言”當成“直截了當的語言”。
2. 不要把“溝通”當成辯論 
 溝通前想清楚這次溝通最終是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在溝通開始前把這個結果和對方達成共識之後再進行討論,
 這樣做能讓這次談話的目的始終圍繞著結果進行。
3. 直接開口問,不要揣測
 可以採用 “重新定義”的追問法則,就是用你自己的理解把剛才說話人的信息重複一遍。
 比如對方說:今天的會議真是毫無意義。
 重新定義後,你可以說:你是說今天的會議太長了,但還是沒討論出結果,對嗎?
4. 處理激動
 激動的情緒讓我們的溝通方式偏離了軌道。那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
 (1)記得設置“討論時間”
 比較好的辦法是訂一個時間點,比如5分鐘之內討論完畢。
 假如5分鐘後你們還在討論,就要停下來想想“你們爭論的內容還是這件事本身嗎?”
 在對話中就少用評價類的話,比如指責對方的人品等。
 (2)巧妙驗證對方的感受
 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會下意識的通過“察言觀色”的方式,
 來判斷對方對我們的態度。一旦感覺到對方對我們有所不滿了,我們就會焦慮。
 不要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是要理智地驗證對方的感受。

❤得到-邏輯-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是什麼

文章出處: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是什麼


前陣子有句話一直很流行,叫“知道了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也經常拿這句話來打趣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那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我們每天看這麼多乾貨,學這麼多知識,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呢?
最近,公眾號“伊卜生”提了一個觀點說,
解決問題能力的強弱,和你看了多少書,經歷了多少事都沒關係,
而要看你是不是有邏輯性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先來說邏輯性思考。我們都知道,邏輯推理包括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
比如,我們知道這麼兩條信息:
第一,所有的母雞都會下蛋,第二,伊麗莎白是一隻母雞。
我們就能推理出“伊麗莎白會下蛋”這個結論。

那麼,演繹推理怎麼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呢?
比如,某個互聯網公司,目前生存面臨很大威脅,
專業開發團隊人手不夠,運營團隊不夠專業,人力資源又找不到合適的人。
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呢?經過分析你會發現,核心問題在於招不到專業人才。
那解決就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大人才招聘的力度;
但是另一方面,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團隊缺乏人才不是公司沒​​找到,
而是市場本身供應就不足。如果是這樣的話,怎麼大力招募都是沒用的,
解決辦法就應該是和其他公司進行人才戰略合作,收購他們一部分股份。
你看,通過演繹推理,我們可以迅速理清很多問題的因果關係,找到問題的根源。


還有第二個推理方法,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邏輯是相反的。
它是根據一類事物部分對象的性質,得出這類事物所有的對像都具有這種性質的推理
舉個例子,一家互聯網公司最近的工作重點有這樣幾個:
他們需要組成洞察力更強的運營團隊,
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技術團隊,需要合理地安排團隊成員的工作量。
表面上看,這是針對各個部門的要求,
但是如果我們進行邏輯梳理,就會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
想像一下,如果這三點當中任何一點沒做到的話,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第一,如果運營沒有洞察力,這會導致運營方向有偏差,增加額外的成本;
第二,如果技術沒有針對性,不能各司其職,會造成人員臃腫,是企業成本的負擔;
第三,如果工作量安排不合理,比如存在太多無意義的加班,很明顯,這也是浪費了成本。
以上的這麼多,我們就能歸納出一點,這個公司其實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明確了這個大方向之後,想找到解決方案就簡單多了。


以上,說的是邏輯性思考的重要性,那邏輯性表達能力為什麼也很重要呢?
其實大多數的溝通無效,都是因為我們總假設對方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樣的,
他們存在和我們一樣的問題。比如很多團隊領導,總喜歡指責員工的執行力太差。
可是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因為下屬沒聽懂他的指令,也不是他們沒能力去做,
只是因為,領導在發出指令之前缺少必要的鋪墊,
所以員工對指令摸不著頭腦,執行力才差


那麼應該怎麼進行鋪墊呢?
文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是四個詞:背景、衝突、疑問、答案
舉個例子,在電影《指環王》裡,大法師甘道夫出場時,
告訴弗羅多要完成一項任務,就是摧毀魔戒。
但如果只有這麼一個指令,讀者肯定不明白它有什麼意義,因此就要對這個指令進行描述。

首先是背景,甘道夫告訴弗羅多,我們都是愛好和平的種族,希望世界和平。
然後看衝突,大魔王索倫復活了,並且在積聚邪惡力量,毀滅不服從他的生命。
再看疑問,想要阻止這一切,我們需要怎麼做呢?
最後的答案就出現了,那就是殺死索倫,銷毀魔戒。
你看,有了這樣的敘述鋪墊,你才能理解主人公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所以你看,想要合理地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光學習新知識是沒有用的,我們還需要鍛煉自己的邏輯性思考,和邏輯性表達能力才行。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伊卜生”(你看了那麼多文章,卻解決不了具體問題?)
稿:一顆得意的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解決問題能力的強弱,和你看了多少書,經歷了多少事都沒關係,
而要看你是不是有邏輯性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1. 邏輯性思考
 我們都知道,邏輯推理包括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
2. 歸納推理
 它和演繹推理的邏輯是相反的。
 它是根據一類事物部分對象的性質,得出這類事物所有的對像都具有這種性質的推理。
3. 鋪墊
 是四個詞:背景、衝突、疑問、答案。

 舉個例子,在電影《指環王》裡,大法師甘道夫出場時,
 告訴弗羅多要完成一項任務,就是摧毀魔戒。
 但如果只有這麼一個指令,

 讀者肯定不明白它有什麼意義,因此就要對這個指令進行描述。
 首先是背景,甘道夫告訴弗羅多,我們都是愛好和平的種族,希望世界和平。
 然後看衝突,大魔王索倫復活了,並且在積聚邪惡力量,毀滅不服從他的生命。
 再看疑問,想要阻止這一切,我們需要怎麼做呢?
 最後的答案就出現了,那就是殺死索倫,銷毀魔戒。
 你看,有了這樣的敘述鋪墊,你才能理解主人公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得到-行銷-五招教你做好內容品牌建設

文章出處:五招教你做好內容品牌建設
主旨:
內容編輯提高薪水的五招:
1. 內容欄目化
2. 二次加工:多了影音、動畫等元素
3. PR輸出:不太明白其意思
4. 跟服務對象互動:例如遊戲
5. 內容整合傳播:綜合前四點



如果你身邊也有幾個內容編輯,那你肯定聽他們抱怨過幾回工資低吧。
在不少人眼裡,內容編輯其實就是個簡單的工種,
每天無非是起幾個標題、想幾句描述、找幾張圖片,然後再發出去,基本也就萬事大吉了。
這樣的工作可能不至於誇張到月薪只有3000,但其實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那是不是做內容編輯就注定與高薪無緣呢?當然不是。
最近,公眾號“互聯網er的早讀課”發了一篇文章,或許可以給各位內容編輯一些啟示。
用5招將月薪從3000提高到30000,從而走上人生巔峰。


第一招:內容欄目化
欄目這一概念最早來源於電視台,
固定的名稱、固定的播出時間和固定的欄目宗旨,
構成一個個獨立的信息單元,形成一個個電視欄目
例如我們熟悉的《新聞聯播》、《新聞1+1》、《東方時空》、《快樂大本營》等
都是將內容欄目化了。互聯網產品也有不少採取了類似的做法,
比如貼吧的熱狗說、好奇日報、人民吐槽日報和“網易輕鬆一刻”等。

我們拿“網易輕鬆一刻”舉例。 “網易輕鬆一刻”是專門為網易新聞客戶端打造的內容欄目,
最早只是每天一期,現在已經調整成了早晚報形式,
而且還增加了多種方言的語音播報版,人氣之旺可見一斑。
內容欄目化可以使產品在內容的形式和包裝上做出差異化,讓用戶對內容定位一目了然,
從而快速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提升用戶對產品品牌的認知,
“網易輕鬆一刻”的就是這樣成功的。


第二招:內容的二次加工。
從現在我們能獲得的內容來看,大部分還是用最常規的文字形式呈現。
如果想要做出些特色,就可以考慮打破常規的做法,
比如對文字內容進行二次加工,讓它們以更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現出來,
比如,視頻、漫畫、音頻、電子書、圖片、h5頁面等形式。

在這方面進行嘗試的並不少,
比如天貓品牌日就把雀巢的產品包裝,以手繪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
饅頭商學院將營銷紅寶書製作成音頻在喜馬拉雅上播放,
還有知乎在優酷上推出的視頻欄目《職人介紹所》。
比如說,《職人介紹所》這檔節目,就是在內容的二次加工上做的比較成功。
他們每期會邀請某一行業的資深職人,
來回答知乎上提到的關於該行業的相關問題,幫助觀眾了解這一行業的真相。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把知乎上的內容做了一次延伸和拓展
但視頻訪談的形式對用戶來講新穎搶眼,所以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從而進一步提升產品品牌。


第三招:內容的PR輸出。
互聯網產品相對於媒體平台的明顯優勢是,有可分析的數據和一群高粘性的用戶,
內容運營完全可以藉此通過傳統媒體做內容輸出,從而提升產品品牌性。
這招用的比較好的當屬百度知道。

2015年1月13日,百度知道聯合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
在北京網信辦和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發布《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
這份報告當時不僅在百度內部傳播廣泛,
還得到了央視的關注和其他媒體的主動轉載,大幅提高了百度知道品牌的影響力。
除了輸出內容報告,挖掘產品內有故事或者有才藝的用戶,
將他們輸出到媒體平台,也是PR形式做內容品牌建設的不錯方式。
比如,貼吧曾挖掘了一位連續7年幫網友“人肉”搶票的吧友的故事,
把他的故事向傳統媒體輸出,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第四招:內容互動傳播
所謂內容互動傳播,即用戶的某種互動能夠觸發內容展示的傳播方式。
具體來講就是,PC時代的“點擊、抽獎、答題、拖動”等用戶行為,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搖一搖、劃一劃、重力感應、位置移動”等用戶行為。
這些常見的用戶互動行為都可以成為內容的互動包裝形式,
比如,百度大搜在勞動節做的搜索彩蛋,小紅書周年慶為傳播渠道設置的搜索彩蛋等等。


第五招:內容整合傳播
所謂內容整合傳播,說的是,運營圍繞某一內容主題,
集中在某個時間段對內容進行多形式的包裝和多渠道的傳播。
這招用的比較好的經典案例有《貼吧神翻譯——這是一場節操的較量》。
在這場傳播中,貼吧運用了神翻譯的PR傳播、熱詞翻譯內容的二次包裝、
結合四級考試的事件營銷以及神翻譯互動遊戲等多種手段,
堪比一場規模宏大的市場大投放,因此內容整合傳播也被視為內容品牌建設的最高境界。


以上就是使內容運營月薪3000向30000飛躍的五大招,
至於最後能不能實現人生逆襲,當然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是,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運用哪種方式對內容品牌進行建設,
其關鍵在於你要清楚且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產品,熟稔自己產品的內容特色。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運籌帷幄,走上人生巔峰。


本文源自:公眾號“互聯網er的早讀課”(內容運營月薪3000到30000,只需5招!)
稿:桃子
轉載:得到

得到-行銷-黎萬強:互聯網新物種的四要素(小米為例)

文章出處:黎萬強:互聯網新物種的四要素


一般來說啊,我們所說的新物種就是新出現的東西。
今天,被互聯網催生出來的東西可謂是各種各樣、層出不窮。
但是,這些東西是不是都能叫“新物種”呢?
沒那麼簡單。最近,小米創始人黎萬強就用“米家”的產品做例子,
為我們介紹了互聯網新物種的四要素。這四要素都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個要素:新物種必須是獨立的生命體,並創造了一定的新價值
可以是一種新內容、新功能或者新的連接方式。
比如,米家的很多產品,像攝像頭、燈泡、路由器、電視盒子等等。
這些產品的連接中心是手機,以手機為中心,
形成一個個獨立的生命體,所以能成為一個新物種。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這些東西加一塊就說是獨立生命體、是新物種呢?
的確,如果僅僅是簡單的物理疊加,肯定不能成為新物種。
米家這些產品之所以能構成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成為一個新物種,
關鍵在於,它們帶來了一種新的消費價值觀
米家的產品都圍繞著一個關鍵詞來打造,即智能化,
它的目標就是減少人的參與,增加智能技術。

比如,將電飯煲聯網之後,你就可以安心地出門遛狗,
等飯做好了,電飯煲會自動推送短信喊你回家吃飯。
再比如空氣淨化器,你可以在回家之前先通過手機APP查看屋裡的PM值。
當發現廚房因為做菜忘關窗戶而導致PM值升高時,
你就可以提前把空氣淨化器開到最高,到了家就能享受清新空氣。
在這裡,無論是電飯煲還是空氣淨化器,它們都能形成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同時又能帶來一種新的消費價值觀,所以它們是全新的。
而像臉萌,因為自身不具備系統化能力,不是獨立的生命體,所以它就不能成為新物種。


第二個要素:新物種本身要自帶流量
需要後期投入大量廣告招攬流量的,都不能叫互聯網新物種。
怎麼做才能讓一個新產品自帶流量呢?
那就是切入用戶的痛點,當你找到了用戶的痛點,就能產生流量,
當你為用戶解決了痛點,也能產生流量。

比如,米家的產品就通過性價比來切中用戶痛點。
這裡所講的性價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產品本身的設計好、體驗好,能夠吸引用戶
二是產品的價格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物美價廉
像紅米手機,在產品設計上,對標的是2000多塊錢的手機,但價格只賣1000多。
用戶一看,我花1000塊錢就能享受到2000塊錢的品質和體驗,
那我肯定覺得沒必要再多掏這1000塊錢啊。這樣一來流量不就跟著來了嘛。


第三個要素:新物種一定是可持續的。
新物種為用戶提供的不是一天、一個月或者一年的需要,而是要成為用戶生活中的必需品。
這也就是所謂的可持續化。拿O2O來說吧,
在O2O剛出來的時候,大家覺得好像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
比如O2O洗車,O2O美甲,O2O洗衣,等等。現實情況呢?
O2O洗車根本不實用,
因為那些關注時間成本的人,會同時關注品質,他們很難相信上門洗車能把車洗乾淨。
而不關心時間成本的人,就會把關注點轉移到成本上,
但O2O這種形式本身就很難做到低價,除非一直倒貼,這樣就不可能做到可持續化,
因為它本身就是不能規模複製、不可持續化的。
相比之下,O2O美甲就好多了,因為你在家美甲和在店美甲得到的服務品質都差不多,
但上門美甲能為你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這就是它的獨特價值,也是它可持續的一面。


第四個要素:新物種是系統化的
這一要素可以說是上述三個要素的總結,
因為只有做成可持續、自帶流量的生命體,才能讓它們自成系統。
比如,米家最大的創新就在於它開創了萬物互聯,包括IOT,互聯網計劃。
小米手機的智能家庭客戶端,
它可以對米家所有的產品進行統一管理和協同,是所有產品的控制中心,
比如,插座、攝像頭、電燈、小米電視、電飯煲、空氣淨化器等等,
它們都能在聯網之後,接受手機裡智能家庭客戶端的控制,這就是一個系統、一個生態圈

互聯網時代,新物種絕對不再是單純的新鮮事物,
只有滿足上述四要素才能成為新物種,而創造出一個新物種,
是你的產品能在互聯網江湖殺出重圍的重要保障。

本文源自:公眾號“場景實驗室”(黎萬強:互聯網新物種四要素)
稿:桃子
轉載:得到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得到-醫健-西方都有哪些殺人於無形的毒藥

文章出處:西方都有哪些殺人於無形的毒藥


說到“殺人於無形”這個詞,大家立刻就能想到下毒,提起下毒,
首先會想到砒霜,但其實在“下毒界”,砒霜只能算“後起之秀”。
因為在中古時期的歐洲,植物至少佔據了毒藥界的半壁江山。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能夠殺人於無形的西方植物毒藥。

古代歐洲被毒死的人裡,最著名的一個就是蘇格拉底。
根據柏拉圖的描述,蘇格拉底在行刑的時候,毫無畏懼的喝下了一杯由“毒堇”製成的毒藥,
毒性從腿部開始發作,逐漸向上蔓延到達胸口,使這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這“毒堇”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在很多描述中,“毒堇”被寫成“毒芹”。
它屬於繖形科毒芹屬,生長在湖泊和沼澤邊緣的潮濕地帶。
它含有毒芹毒素,能夠強烈的作用於中樞神經,造成震顫、痙攣,最終致死。
在牧區經常有牲畜因為食用了毒芹死,也經常有人誤食毒芹中毒的案例發生。

但仔細考察一下毒芹的分佈範圍,
就會發現毒芹主要分佈於我國的華中、華北、東北以及日本、俄羅斯等遠東地區,
最西也不過到新疆。這種亞洲本土植物,是如何毒死蘇格拉底的呢?
其實啊,毒殺蘇格拉底的真兇,是另一種繖形科植物:毒參。


毒參屬於毒參屬,在歐洲、非洲北部、北美以及亞洲中西部都有分佈。
從地域來說,古代歐洲人的確能找到它。
它的毒性也不小——所含的有效物質只需0.2克就能讓人一命嗚呼
不過,致命的毒素並非毒芹毒素,而是毒芹鹼
說到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來源於毒參的毒素,要以“毒芹”稱之呢?
其實這完全是中文名稱惹出來的麻煩——毒芹產於我國,“毒芹”的名字早就有了,
毒芹、毒參這兩個都屬於繖形科,從西方來的毒參就張冠李戴了。


毒芹鹼和毒參毒素雖然都有劇毒,但二者是很不一樣的。
毒芹鹼是第一種人工合成的生物鹼,
它作用於人體的外周神經,而毒芹毒素作用於中樞神經。
毒芹鹼能夠麻痺肌肉,受害者最終會因為呼吸肌和心肌的麻痺而死掉。
這也就是蘇格拉底在行刑的時候毒性“從下而上蔓延”的原因。
而毒芹毒素則會讓中樞神經過度興奮,最終導致死亡。


繖形科植物可以說是植物界中使毒最“陰險”的一科。
從外型上來看貌似無害,讓不熟悉植物的人很難分辨。
我國發生的誤食毒芹事件,就是因為人們在採野菜水芹時,誤採誤食所致。
其次,繖形科中即使是同屬的植物,其毒性差異也相當大。
例如水芹在歐洲的同屬親戚毒水芹,
就因為其含有的毒水芹素具有的強大神經毒性,被古代的腓尼基人用於人祭。
所以說,對於這些芹菜和香菜的親戚們,我們還真是要認真對待、仔細分辨。


剛剛說的是古希臘人愛用毒參,我們再來看看古羅馬人,
他們呢則更青睞另一種有毒的植物——顛茄。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是茄科的一員。

顛茄的外貌並不出眾,結滿紫黑色的小漿果。
粗看那些小漿果,會覺得它和我國常見的龍葵有幾分相似
不過,它在歷史中可是有著響噹噹的名聲。

顛茄原產於歐洲南部、非洲北部和西亞一帶。
由於顛茄果實的提取物能夠散大瞳孔,讓眼睛看上去更迷人,
所以它在地中海沿岸被當做化妝品使用
但是,顛茄根莖所具有的毒性也讓人們用它來進行陰謀活動。
古羅馬歷史上的多次重大政治暗殺事件,據說都有顛茄的參與。
比如說,羅馬著名暴君尼祿的母親就用顛茄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也就是古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而尼祿不僅用顛茄毒殺政敵,
更在皇位鬥爭中毒死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
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母子二人均“師承”一位使用顛茄下毒聞名的女人洛庫斯塔,
由於洛庫斯塔本人的多次下毒事件,她被認為是有史料記載以來的第一位連環殺人兇手。

顛茄之所以成為下毒利器是因為它含有多種神經抑製劑,
過量攝入會造成心律加快、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然後再度產生抑制,最終死亡。


不過,如果以致人死亡的數量來作為毒性威力衡量的話,
來自茄科的另一種植物,可以說“傲視群雄”,那就是紅花煙草。
它是製作香煙、捲菸最主要的來源。
它所含有的尼古丁,毒性不及其他各種茄科毒物,但成癮性是造成煙草氾濫的罪魁禍首,
因此它必須對每年由於吸煙造成的超過600萬人的死亡負主要責任。
可見煙草之毒,更甚於顛茄啊


最後,我們來單獨聊聊貴族們的暗殺利器。
如果你看過《基督山伯爵》,一定對維爾福夫人用馬錢子的提取物殺人的段落記憶猶深。

馬錢子屬於馬錢科馬錢屬,是原產於東南亞一帶的高大喬木。
 “馬錢子”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的種子酷似銀幣。
雖說這種植物難以忍受歐洲和亞洲北部的寒冷,
但這並不能阻止它的種子作為藥物向整個歐亞大陸傳播。
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了馬錢子的種子所具有的強烈毒性,
並把它用於各種下毒和暗殺之中。

精煉的馬錢子鹼呈白色粉末狀,也被稱作“番木鱉精”。
馬錢子鹼能夠使運動神經保持興奮狀態,造成肌肉的極度痙攣。
受害者的典型症狀,就是肌肉極度收縮,頭部上揚,脊背上拱,
猶如蝦米一樣,因此這一現像也被稱作“角弓反張”。
《基督山伯爵》中喝了毒檸檬水的老僕人巴羅斯死前的慘狀就是極為生動的例子。

無獨有偶,宋太祖賜死南唐後主李煜的方式,據說也是讓他飲下了摻有馬錢子成分的毒酒。
而這馬錢子造成的角弓反張現象,讓它有了“牽機藥”的恐怖名稱。

那麼,為什麼植物會產生這些殺人於無形的毒劑呢?
總的來看,這些有毒化合物大多屬於生物鹼類
同時在其他植物中還存在糖苷類等有毒物質,比如夾竹桃含有的強心苷等。
它們大多都能作用於動物的神經系統,從而顯現強烈的毒性。

這其實是植物們的一種防御手段,因為植物無法像動物一樣依靠運動來逃避捕食者,
所以它們就產生這些有毒物質,使得動物們在少量採食後就感到極度不適,
自然“敬而遠之”,從而達到保護植物自身的目的

在數千年的文明史中,人類也意識到一些植物能極大的改變人體的生理活動,
從而依靠經驗摸索出了使用特定植物處理和緩解某些疾病的方式。這就是傳統的草藥學。
上面說到的幾種有毒植物,幾乎都能在草藥中發現它們的身影。
然而,就像上文所說的,植物產生的毒素並非生來為人治病,
而更多的是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們的“化學武器”,
因此這些物質對人體的毒性效應必須被嚴格觀察、檢測和控制。

濫用含有這些次毒素成分的植物入藥,對健康有很大的威脅。
在古代,投毒是敵對勢力的陰謀手段;而在現代社會,因為迷信傳統草藥效果,
而使用未經嚴格實驗和檢測的植物藥,這無異於給自己投毒。這恐怕是很多現代人的悲哀。


本文源自:公眾號“果殼網”(殺人於無形:西方植物毒藥史)
稿:呂佳蔚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毒參
 它是毒殺蘇格拉底的真兇,
 它毒性不小——所含的有效物質只需0.2克就能讓人一命嗚呼。
 不過,致命的毒素並非毒芹毒素,而是毒芹鹼。
 說到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來源於毒參的毒素,要以“毒芹”稱之呢?
 其實這完全是中文名稱惹出來的麻煩——毒芹產於我國,“毒芹”的名字早就有了,
 毒芹、毒參這兩個都屬於繖形科,從西方來的毒參就張冠李戴了。

 繖形科植物可以說是植物界中使毒最“陰險”的一科。
 從外型上來看貌似無害,讓不熟悉植物的人很難分辨。
 我國發生的誤食毒芹事件,就是因為人們在採野菜水芹時,誤採誤食所致。
 所以說,對於這些芹菜和香菜的親戚們,我們還真是要認真對待、仔細分辨。
2. 顛茄、紅花煙草
 古羅馬人則青睞另一種有毒的植物——顛茄。
 顛茄的外貌並不出眾,結滿紫黑色的小漿果。
 粗看那些小漿果,會覺得它和我國常見的龍葵有幾分相似。
 由於顛茄果實的提取物能夠散大瞳孔,讓眼睛看上去更迷人,
 所以它在地中海沿岸被當做化妝品使用。
 顛茄之所以成為下毒利器是因為它含有多種神經抑製劑,
 過量攝入會造成心律加快、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然後再度產生抑制,最終死亡。
 不過,如果以致人死亡的數量來作為毒性威力衡量的話,
 來自茄科的另一種植物,可以說“傲視群雄”,那就是紅花煙草。
 它必須對每年由於吸煙造成的超過600萬人的死亡負主要責任。

 可見煙草之毒,更甚於顛茄啊!
3. 馬錢子
 宋太祖賜死南唐後主李煜的方式,據說也是讓他飲下了摻有馬錢子成分的毒酒。
 而這馬錢子造成的角弓反張現象,讓它有了“牽機藥”的恐怖名稱。
總的來看,這些有毒化合物大多屬於生物鹼類,
這其實是植物們的一種防御手段,因為植物無法像動物一樣依靠運動來逃避捕食者,
所以它們就產生這些有毒物質,使得動物們在少量採食後就感到極度不適,
自然“敬而遠之”,從而達到保護植物自身的目的。

❤得到-中史-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移民浪潮?

文章出處: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移民浪潮?

喜歡看電視劇的小伙伴,對“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這些名詞兒肯定不陌生。
有好幾部相關題材的電視劇,都在熒屏上火過一陣子。
但您可能不知道,這些個民俗特色鮮明、方言膾炙人口的電視劇,
背後反映的正是我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這些艱辛跋涉,成了我們現代人尋根問祖、感受地方文化的途徑。

其實呢,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當中,移民現象早就已經很普遍了。
到清朝乾隆年間,全國的人口就已經突破三億了。
您想想,人口密度這麼大,資源又緊張,人地矛盾的尖銳問題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大量內地的貧民們迫於生計,只好另尋他路。於是“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
就成了近代規模最大的三次移民浪潮。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它們是怎麼回事兒。


歷史上的“走西口”,也叫做“走口外”,
指的是山西、陝西等地的老百姓去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開墾耕地或者經商
雖然說“走西口”的這個“西口”具體指哪兒,歷史上還一直爭論不休。
不過目前比較主流的看法是,最早的“西口”指的是今天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
但因為“走西口”的人實在太龐大又太繁雜,
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對“西口”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廣義地說, “西口”可以泛指秦晉各地通往內蒙的各個通道。


那山西和陝西人為什麼要北上逃難呢?
據記載啊,清朝光緒年間,晉北地區反復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
山西北部更是土地貧瘠,生存環境十分惡劣,晉北人不得已才紛紛到“口外”的內蒙謀生。
所謂“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這首山西土民謠說的就是這些“走西口”的飢荒難民們。
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遷徙,在北部的忻州、雁北地區尤為明顯。

從地理上看,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是重要的農牧分界線。
相比山西、陝西的地少人多,口外的內蒙地廣人稀。
當地人出於各種需要,也主動招募內地百姓來開墾耕種。
清政府出於移民和貿易等方面的考慮,也逐漸放寬政策,鼓勵放墾蒙地、發展農業。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產生了從清初一直到民國時期,浩浩蕩蕩的“走西口”。


對於背井離鄉的山西人來說,“走西口”更像是一部艱難的創業史。
但對於內蒙古來說,這些人的到來給當地風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文化,甚至改變了內蒙古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
隨著移民浪潮一浪接著一浪,蒙古地區逐漸形成了“農牧並舉、蒙漢共居”的熱鬧景象。
紛至沓來的山西晉商,也大大刺激了蒙古地區商業的繁榮和城鎮的發展。
 “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稱讚的就是晉商的貢獻,
“復盛公”說的就是以喬致庸為代表的山西喬姓商人的商號。
 “走西口”也大大增進了民族間的融合和交流,使內地文化與草原文化交織在一起。

要說“走西口”是山西移民的辛酸奮鬥史,那“闖關東”就是山東百姓的苦難開拓史了。
 “關東”指的就是今天黑、吉、遼東三省。從明朝以後,民間稱這片土地為“關東”
闖關東最早在明代末期就已經開始了,但真正掀起高潮,還是在清朝。
清朝的統治者曾經實行嚴密的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的“龍興之地”,
對東北更是實行了嚴格的邊界把控。因此,在民間有“邊裡人”、“邊外人”的說法。
哪怕是到了19世紀初,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政府依然不為所動,嚴格禁關。
但那些破產的農民眼看著命都要保不住了,硬著頭皮也得闖這道關卡,
去東北討得一條生路,這就是“闖關東”的由來。

既然是“闖”,那麼甭管是什麼樣的理由,總歸還是屬於越軌犯禁的行為。
所以這些為了謀條生路,不顧禁令,
冒著巨大危險的農民,也的確譜寫了一段移民史上的壯舉。
這一路上,能聽到不少一家老小,前擁後推,踉踉蹌蹌悲壯逃難的故事。
直到咸豐十年以後,前往關東謀生這事兒才慢慢開始解禁,受到法律的保護。
統計數據顯示,“闖關東”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遷徙之一。
造成這場巨大遷徙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天災不斷,二是人禍頻發。
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戰爭還有地方軍閥混戰不斷,都是造成老百姓逃離的主要原因。


縱觀歷史上的人口遷移,在近代以前,
主要的大方向是由北向南遷移。從秦漢到宋元,
乎每一次大的社會動盪,都會帶來大規模的人口南遷
西漢末年的戰亂,讓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到長江流域。
到了東漢末年,軍事征服與懷柔政策,讓很多西北少數民族內遷,
然後逐漸一路往南,中國的經濟重心由此開始南移。


不過,比起這些內部的遷移,明末清初的“下南洋”運動,
生生持續了數百年,甚至奠定了今天東南亞國家的人口格局。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啊,明末清初改朝換代的時候,
有很多漢族人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祖國家鄉就這麼落在了滿人的手裡,於是紛紛移民東南亞。
這其中啊,有大量的難民、也有抗清失敗的農民軍、以及不願侍奉朝廷的明朝遺民,
以中原和兩廣的百姓為主,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

所謂南洋,主要包括今天東盟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
廣義的南洋還包含今天的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
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往往成了中國難民首屈一指的避難所。
除了地緣上的親近,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也一直很密切。
最早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朝。
早在那個時候,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相有來往。唐代的時候,移民人數開始增多,
他們被東南亞當地人稱為“唐人”。而“下南洋”,一直到明朝和清朝初期,規模才越來越大。

“下南洋”也符合大部分移民浪潮發生的規律
比如,遇到改朝換代、政權更迭的年代,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等等,
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往往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移居海外
除此以外,“下南洋”也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好時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經濟壓迫是造成他們下南洋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那個時候“下南洋”的人,往往孤注一擲賭上自己的命運,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其次,勞動力的需求也是華人下南洋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各國,為了促進發展,吸引華工,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比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就頒布過一個特別通告:
說只要移民肯來,我們就給你免費的土地,隨便想種啥就種啥;
政府還負責提供臨時住所安置移民;大米、食鹽統統免費一年;
連交通運輸工具我們都給你包了,還會找一批精良警力,專門保護你們華人的安全。

您瞧瞧,對當時那些流離失所的無業流民來說,這誘惑簡直是太大了。
很多人就趁著這時候,要嘛攜妻帶子,要嘛孤身一人,
坐上了命運的帆船,漂洋過海去了南洋。

移民浪潮,就像一部生動的史書一樣,
以故事集、連續劇的形式,反映了中國近代文化和歷史的變遷。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華民族是一個傳統的農耕民族,固有屬性就是固守舊土,
願意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生活,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家常倫樂。
對於移民浪潮中顛沛流離的人們來說,每一次的遷徙,都是去一個新的世界拼搏和開拓。
做一個離家的遊子,的確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智慧。


本文源自:公眾號“水煮歷史”(中國史上最大移民潮: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
稿:胡雨薇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走西口
 “走西口”,也叫做“走口外”,
 指的是山西、陝西等地的老百姓去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開墾耕地或者經商。
 最早的“西口”指的是今天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
 但因為“走西口”的人實在太龐大又太繁雜,

 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對“西口”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廣義地說, “西口”可以泛指秦晉各地通往內蒙的各個通道。
2. 闖關東
 那“闖關東”就是山東百姓的苦難開拓史了。
 “關東”指的就是今天黑、吉、遼東三省。從明朝以後,民間稱這片土地為“關東”。
 清朝的統治者曾經實行嚴密的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
 嚴禁漢人進入滿洲的“龍興之地”,對東北更是實行了嚴格的邊界把控。
 到了19世紀初,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政府依然不為所動,嚴格禁關。
 但那些破產的農民眼看著命都要保不住了,硬著頭皮也得闖這道關卡,
 去東北討得一條生路,這就是“闖關東”的由來。
3. 下南洋
 “下南洋”也符合大部分移民浪潮發生的規律:
 比如,遇到改朝換代、政權更迭的年代,
 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等等,
 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往往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移居海外。

❤得到-文學-寫東西總是千篇一律,怎麼破?

文章出處:寫東西總是千篇一律,怎麼破?


我們知道,小說有三個基本的要素,那就是面貌、場景和對話
如果你忽視了這三個要素,寫出來的東西就會千篇一律,吸引不了別人的興趣。
怎麼才能講一個好故事呢?今天給你推荐一本書,是台灣作家許榮哲的《小說課》。
許榮哲號稱是台灣最會講故事的人,他在書裡說,只要用好了這三個基本要素,
就算你不懂小說的技巧,也能讓你的故事立刻鮮活起來。


我們先說人物的面貌
一說到面貌,你想到的肯定是人物長相。
其實在創作小說的時候,貌除了指長相,也指性格,也就是內在的面貌
但大多數人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咱們拿《三國演義》舉例子。
羅貫中寫關羽的時候,說關羽“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
胯下是赤兔馬,威風凜凜”。這麼一描述,我們就不會把關羽和其他人搞混了,
這是外在面貌的作用。但如果我問你曹操長什麼樣,你肯定沒什麼印象。
因為曹操的形像是靠內在面​​貌塑造的。
咱們都知道,曹操殺董卓失敗之後,跑到了他父親結義兄弟那裡。
因為曹操多疑,懷疑對方要殺他,就先下手為強,殺了對方全家。
還留下了一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
這句話一下子就把曹操的內心面貌刻畫出來了。
這時候曹操的形象就不只是多疑奸詐了,他還變成了一個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人,
這種感覺靠外在面貌是描述不出來的。
所以,如果你用好了內在面貌,就能給你的故事增加很多想像。


我們再說一下場景
很多人都不重視場景,比如,我們會寫兩個人在圖書館聊天,或者兩個人在星巴克喝咖啡。
其實每個圖書館和每個星巴克長得都不一樣。
許榮哲說,我們不重視場景,
可能是覺得小說需要靠對話、情節來打動人,其實場景用好了也能打動人
舉個例子,史鐵生有篇小說叫《命若琴弦》,主角是一老一少兩個瞎子。

故事一開始,兩個人走在群山之中,很荒涼,史鐵生是這麼描寫的,給您讀一下:
“方圓幾百上千里的這片大山中,峰巒迭嶂,溝壑縱橫,人煙稀疏,
走一天才能見一片開闊地,有幾個村落。荒草叢中隨時會飛起一對山雞,
跳出一隻野兔、狐狸……”這個場景其實用荒涼就能帶過,
史鐵生為什麼要這麼寫呢?因為在小說裡,老瞎子彈斷了第一千根琴弦,他很高興。
因為他師父曾經告訴他,彈斷第一千根弦的時候,就能把琴鑿開,
取出裡面的藥方,到藥舖抓藥,就能重見光明了。
但老瞎子到了藥舖,別人告訴他藥方上一個字都沒有。
這時候他才知道,原來這是師父為了讓他有個人生目標,故意騙他的。
然後,老瞎子把這個謊言告訴了小瞎子,兩個人又走在了群山之中。
寫到這裡,史鐵生把前面那段場景又重寫了一遍,還是幾個村落,還是荒草叢生,
但讀者的心情已經不一樣了。你可以感受到那種不斷重複的輪迴和悲傷。
所以,沉默的場景一樣可以感動人。


最後一個要素是對話
教你一個90%的人都不知道的對話寫法,
那就是用對話代替小說裡的描寫、敘述,甚至議論和說明。
我們看看最會寫對話的海明威是怎麼做的
他有篇小說叫《白象似的群山》,裡面男女對話一直圍繞同一個主題,
那就是男主角希望女主角墮胎。如果對話發生在現實中,男女雙方肯定吵翻天了。
但海明威筆下男女主角的對話,從表面上看不到一點兒爭執。
比如,有一段對話,女主角看著遠處的群山說:
“那些山看了起來像一群白象。”
男主角說:“我從來沒有看過什麼白象。”
女主角說:“你是不會看過的。”男主角說:“我也許看過,你有什麼證據說我沒見過。”

這裡面,女主因為不想墮胎,心裡不好受,說男主沒看過白象,是話中有話。
真正的意思是埋怨男主角不理解她的感受。
但男主沒明白,還在從字面的意思來反駁女主角。
所以這幾句對話,表面上好像什麼都沒說,其實把男女雙方對墮胎的態度都說明白了。
甚至也把女主角的細膩,男主角的孩子氣,都寫出來了。

以上就是講故事的三個基本要素,
下次你在寫小說或者講故事的時候,可以用這幾種方法來打磨,這樣你的故事就會更精彩。

本文源自:《小說課》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小說有三個基本的要素,那就是面貌、場景和對話。
1. 面貌
 面貌除了指長相,也指性格,也就是內在的面貌。
 例如:羅貫中寫關羽的時候,說關羽“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
 胯下是赤兔馬,威風凜凜”。這麼一描述,我們就不會把關羽和其他人搞混了,
 這是外在面貌的作用。但如果我問你曹操長什麼樣,你肯定沒什麼印象。
 因為曹操的形像是靠內在面​​貌塑造的。
 咱們都知道,曹操殺董卓失敗之後,跑到了他父親結義兄弟那裡。
 因為曹操多疑,懷疑對方要殺他,就先下手為強,殺了對方全家。
 還留下了一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
 這句話一下子就把曹操的內心面貌刻畫出來了。
2. 場景
 可能是覺得小說需要靠對話、情節來打動人,其實場景用好了也能打動人。
3. 對話
 那就是用對話代替小說裡的描寫、敘述,甚至議論和說明。
 例如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筆下男女主角的對話,從表面上看不到一點兒爭執。
 比如,有一段對話,女主角看著遠處的群山說:
 “那些山看了起來像一群白象。”
 男主角說:“我從來沒有看過什麼白象。”
 女主角說:“你是不會看過的。”

 男主角說:“我也許看過,你有什麼證據說我沒見過。”
 這裡面,女主因為不想墮胎,心裡不好受,說男主沒看過白象,是話中有話。
 真正的意思是埋怨男主角不理解她的感受。
 但男主沒明白,還在從字面的意思來反駁女主角。
 所以這幾句對話,表面上好像什麼都沒說,其實把男女雙方對墮胎的態度都說明白了。
 甚至也把女主角的細膩,男主角的孩子氣,都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