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中世紀的人怎麼看待生死?
喪葬文化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隨著不同民族的融合,喪葬文化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人對生老病死的看法也不太一樣。
中世紀的歐洲人是怎麼看待衰老和死亡的呢?
他們那時候的葬禮又和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中世紀那會,人的壽命可不像現在這麼長,基本上都超不過65歲。
能夠捱過這個年齡的人,少之又少。為啥呢?
因為那會要是想成為一個長壽的人,
必須得出生時逃得過夭折、幼年時避得開疾病和危險、成人後還躲得過事故和戰爭。
要是女性呢,還得多過一道分娩的鬼門關。
這麼一來,大概只有修道院裡的那些教士能幸運的活下來,
普通人是很難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撐到最後的。
要知道,在中世紀,
就連喝口涼水都有可能腹瀉死掉、過個河小船說翻就翻了,意外死亡的情況五花八門。
一不留神兒,還可能出門碰上個盜賊,或者在夜裡碰上個入室搶劫的。
換句話說,死神總是說來就來,從不提前打招呼。
即便真的活到了歲數,好多人也不願意繼續活著受折磨。這又是為啥呢?
因為啊,中世紀那會的人,可不像咱們現在,講究什麼孝道和人性,
更別提什麼社會福利制度了。人老了以後,不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還會遭受社會的白眼。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環境裡,只要還有口氣的,就得堅持勞動到最後。
而那些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無法獨自生存的老人,自然也就成了別人的累贅和負擔。
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中就有這麼一個場景:
年近古稀的阿玲婆雖然耳不聾、眼不花,
但為了不給兒女增添負擔,節省家裡的口糧,硬是讓兒子把自己丟進了深山。
在中世紀,類似這種喪失勞動能力而備受冷落和嫌棄的老人,真不在少數。
除了身體上的病痛,老人的財產保障也是一個隱患。
我們都對名著裡描述的四大吝嗇鬼印像很深刻。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
只要看到金子,就恨不得一頭撲上去不撒手,甚至連女兒的梳妝匣都不放過。
而且時時刻刻在擔心女兒會分走他手裡的家產,
他臨死時最依戀的也不是唯一的女兒,而是她的那筆財產,
還吩咐女兒以後要到天國給他交帳。
以現在的眼光看,我們都覺得葛朗台簡直是又變態又可笑。
但只要想想那時候的現實背景,就能理解他們為什麼那麼摳門了。
因為的確有好多老人年輕的時候風風光光的,
可一旦交出了家裡的財政大權,就晚節不保,落得個孤苦伶仃的下場。
這種情況,一直到18世紀末,歐洲出現了養老保險業務,才得以慢慢好轉。
但是,也別覺得中世紀的時候,所有人都害怕衰老、害怕疾病。
對基督教徒來說,人生就是一個通往天堂樂園的通道,而死亡就是這個通道的入口。
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為死亡做準備。
真正讓他們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沒能交一份好的答卷。
換句話說,對基督徒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好死”,害怕的是“壞死”。
死亡對他們來說就像敲響了鈴聲的考試,
所有的人都必須停筆,考得好的人,經過基督教的“聖事”恩典,
從此衝破牢籠,讓靈魂結束流浪,放下包袱,清除所有債務,擺脫百病纏身的困擾,
回歸極樂世界,幸福長眠。
而沒考好的人呢,就無法獲得臨死前的這場聖禮,最後落得個“壞死”。
比如說,發生意外事故死亡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個大忌。
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死掉,或者坐船意外淹死,
對他們來說,沒機會做懺悔,也沒機會領聖禮,
沒有任何儀式就這麼稀里糊塗地下了地獄,那才是最恐怖的。
還有一種死法也被看作是“壞死”,那就是在睡夢里安祥地死去。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既沒有痛苦,又很平靜,
但是古人可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安詳地離去是在夜裡被魔鬼抓走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死去,他們會在臥室裡放一個桶,裡面裝滿聖水。
沒桶的,就在臨睡前,在臥室的四個角落都灑上點水,祈禱不要在睡夢裡死去。
由此可見啊,中世紀的人,都爭著上天堂,害怕下地獄。
按照有些地方的說法,人死了以後,只有純潔的靈魂才能升入天堂,
犯過嚴重罪行的直接就被投入了地獄。
而介於中間的,比如犯了小錯但還能被原諒的人,就被送到人間和地獄之間的“煉獄”,
在那兒洗清了罪名以後,完成救贖,才能上天堂。
所以,中世紀的葬禮程序也是圍繞這個套路和目標設計的。
在正式的葬禮舉辦之前,有一些重要的準備工作。
比如,臨死的人首先要立一份遺囑,把債務問題捋清楚。
在當時的觀念裡,如果沒有理清債務問題,
不僅自己死後要先到煉獄裡還債,你的後代和親屬可能也會跟著遭殃。
除了要合理分配遺產,無論貧窮富有,
還得記著給教會和社會上的弱者留下一些捐獻,這也是贖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立遺囑的時候,教區的神父還必須到場,走到彌留者的跟前,接受他們的懺悔。
但神父可不一定像電影裡表現得那麼仁慈,
為了徹底洗清這些人的罪行,神父有時候會嚴厲地斥責甚至恐嚇這些彌留者,
讓他們陷入深深的懊悔裡,徹底地得到救贖和解脫。
中世紀的人也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
在葬禮舉辦前,
家人會把死者的身體從頭到腳清洗乾淨,有時還請來剃須匠刮刮鬍子,休整休整儀容,
並用棉花之類的東西把七竅給堵上,再把他擺成類似於祈禱或者是遮羞的身體姿勢。
有的人為了靈魂能夠更接近天堂,就會穿上朝聖者的乞丐裝;
而很多王公貴族,更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修道士或者騎士的模樣,
作為守護基督的象徵,以此來得到庇佑。
中世紀的時候,基督教並不鼓勵在靈床前放聲大哭,
而是要求盡量保持一種審慎壓抑的情緒,適當地表達痛苦,又不至於太過失態。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
今天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職業哭喪人,其實在15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職業的“哭喪人”,比一般人更會“哭”。
他們會用黑色的兜帽蓋住臉,然後拿一條毛巾慢慢地擦掉眼淚,既動情又文雅。
入殮之後就是“殯期”,中西式的葬禮就不一樣了。
在我國,有時候一副棺材要拖上好長時間才會下葬,
而基督教的葬禮辦的都很及時,一般經過3天的守靈夜,甚至有的在去世當天就下葬了。
棺材被送進教堂之後,
神父要在棺柩上灑三次聖水,然後是一系列的儀式,比如亡者日課和亡者彌撒等等。
彌撒的意義,就是通過神職人員代替你祈禱,
讓你的靈魂盡快得到救贖,早日昇入天堂,畢竟沒人願意總在煉獄裡受苦。
所以在中世紀末期,有錢的達官顯貴就會花錢進行多次彌撒儀式。
比如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就要求說,自己死後,要做1萬次彌撒。
等做完這些繁瑣的儀式之後,送葬隊伍就要前往墓地了。
我們中國人往往忌諱把墓地建在城市中心,
但中世紀的歐洲,墓地反而都建在城裡的大教堂邊兒上。
直到16世紀,人們發現墓地影響了城區的生活質量和公共衛生,才逐漸開始往城外轉移。
到這,整套完整的葬禮儀式才算結束。
結束葬禮儀式以後,人們開始重新回歸生活,踏進各自新一輪的人生考場。
雖然我們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但是,從不同的喪葬儀式裡,我們還是能看出不同時期的人,
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截然不同的信仰和態度。
本文源自:公眾號“我還真的不知道”(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中世紀的人如何看待死亡和葬禮)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
主旨:
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為死亡做準備。
真正讓他們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沒能交一份好的答卷。
換句話說,對基督徒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好死”,害怕的是“壞死”。
死亡對他們來說就像敲響了鈴聲的考試,
所有的人都必須停筆,考得好的人,經過基督教的“聖事”恩典,
從此衝破牢籠,讓靈魂結束流浪,放下包袱,清除所有債務,
擺脫百病纏身的困擾,回歸極樂世界,幸福長眠。
喪葬文化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隨著不同民族的融合,喪葬文化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人對生老病死的看法也不太一樣。
中世紀的歐洲人是怎麼看待衰老和死亡的呢?
他們那時候的葬禮又和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中世紀那會,人的壽命可不像現在這麼長,基本上都超不過65歲。
能夠捱過這個年齡的人,少之又少。為啥呢?
因為那會要是想成為一個長壽的人,
必須得出生時逃得過夭折、幼年時避得開疾病和危險、成人後還躲得過事故和戰爭。
要是女性呢,還得多過一道分娩的鬼門關。
這麼一來,大概只有修道院裡的那些教士能幸運的活下來,
普通人是很難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撐到最後的。
要知道,在中世紀,
就連喝口涼水都有可能腹瀉死掉、過個河小船說翻就翻了,意外死亡的情況五花八門。
一不留神兒,還可能出門碰上個盜賊,或者在夜裡碰上個入室搶劫的。
換句話說,死神總是說來就來,從不提前打招呼。
即便真的活到了歲數,好多人也不願意繼續活著受折磨。這又是為啥呢?
因為啊,中世紀那會的人,可不像咱們現在,講究什麼孝道和人性,
更別提什麼社會福利制度了。人老了以後,不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還會遭受社會的白眼。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環境裡,只要還有口氣的,就得堅持勞動到最後。
而那些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無法獨自生存的老人,自然也就成了別人的累贅和負擔。
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中就有這麼一個場景:
年近古稀的阿玲婆雖然耳不聾、眼不花,
但為了不給兒女增添負擔,節省家裡的口糧,硬是讓兒子把自己丟進了深山。
在中世紀,類似這種喪失勞動能力而備受冷落和嫌棄的老人,真不在少數。
除了身體上的病痛,老人的財產保障也是一個隱患。
我們都對名著裡描述的四大吝嗇鬼印像很深刻。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
只要看到金子,就恨不得一頭撲上去不撒手,甚至連女兒的梳妝匣都不放過。
而且時時刻刻在擔心女兒會分走他手裡的家產,
他臨死時最依戀的也不是唯一的女兒,而是她的那筆財產,
還吩咐女兒以後要到天國給他交帳。
以現在的眼光看,我們都覺得葛朗台簡直是又變態又可笑。
但只要想想那時候的現實背景,就能理解他們為什麼那麼摳門了。
因為的確有好多老人年輕的時候風風光光的,
可一旦交出了家裡的財政大權,就晚節不保,落得個孤苦伶仃的下場。
這種情況,一直到18世紀末,歐洲出現了養老保險業務,才得以慢慢好轉。
但是,也別覺得中世紀的時候,所有人都害怕衰老、害怕疾病。
對基督教徒來說,人生就是一個通往天堂樂園的通道,而死亡就是這個通道的入口。
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為死亡做準備。
真正讓他們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沒能交一份好的答卷。
換句話說,對基督徒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好死”,害怕的是“壞死”。
死亡對他們來說就像敲響了鈴聲的考試,
所有的人都必須停筆,考得好的人,經過基督教的“聖事”恩典,
從此衝破牢籠,讓靈魂結束流浪,放下包袱,清除所有債務,擺脫百病纏身的困擾,
回歸極樂世界,幸福長眠。
而沒考好的人呢,就無法獲得臨死前的這場聖禮,最後落得個“壞死”。
比如說,發生意外事故死亡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個大忌。
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死掉,或者坐船意外淹死,
對他們來說,沒機會做懺悔,也沒機會領聖禮,
沒有任何儀式就這麼稀里糊塗地下了地獄,那才是最恐怖的。
還有一種死法也被看作是“壞死”,那就是在睡夢里安祥地死去。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既沒有痛苦,又很平靜,
但是古人可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安詳地離去是在夜裡被魔鬼抓走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死去,他們會在臥室裡放一個桶,裡面裝滿聖水。
沒桶的,就在臨睡前,在臥室的四個角落都灑上點水,祈禱不要在睡夢裡死去。
由此可見啊,中世紀的人,都爭著上天堂,害怕下地獄。
按照有些地方的說法,人死了以後,只有純潔的靈魂才能升入天堂,
犯過嚴重罪行的直接就被投入了地獄。
而介於中間的,比如犯了小錯但還能被原諒的人,就被送到人間和地獄之間的“煉獄”,
在那兒洗清了罪名以後,完成救贖,才能上天堂。
所以,中世紀的葬禮程序也是圍繞這個套路和目標設計的。
在正式的葬禮舉辦之前,有一些重要的準備工作。
比如,臨死的人首先要立一份遺囑,把債務問題捋清楚。
在當時的觀念裡,如果沒有理清債務問題,
不僅自己死後要先到煉獄裡還債,你的後代和親屬可能也會跟著遭殃。
除了要合理分配遺產,無論貧窮富有,
還得記著給教會和社會上的弱者留下一些捐獻,這也是贖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立遺囑的時候,教區的神父還必須到場,走到彌留者的跟前,接受他們的懺悔。
但神父可不一定像電影裡表現得那麼仁慈,
為了徹底洗清這些人的罪行,神父有時候會嚴厲地斥責甚至恐嚇這些彌留者,
讓他們陷入深深的懊悔裡,徹底地得到救贖和解脫。
中世紀的人也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
在葬禮舉辦前,
家人會把死者的身體從頭到腳清洗乾淨,有時還請來剃須匠刮刮鬍子,休整休整儀容,
並用棉花之類的東西把七竅給堵上,再把他擺成類似於祈禱或者是遮羞的身體姿勢。
有的人為了靈魂能夠更接近天堂,就會穿上朝聖者的乞丐裝;
而很多王公貴族,更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修道士或者騎士的模樣,
作為守護基督的象徵,以此來得到庇佑。
中世紀的時候,基督教並不鼓勵在靈床前放聲大哭,
而是要求盡量保持一種審慎壓抑的情緒,適當地表達痛苦,又不至於太過失態。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
今天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職業哭喪人,其實在15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職業的“哭喪人”,比一般人更會“哭”。
他們會用黑色的兜帽蓋住臉,然後拿一條毛巾慢慢地擦掉眼淚,既動情又文雅。
入殮之後就是“殯期”,中西式的葬禮就不一樣了。
在我國,有時候一副棺材要拖上好長時間才會下葬,
而基督教的葬禮辦的都很及時,一般經過3天的守靈夜,甚至有的在去世當天就下葬了。
棺材被送進教堂之後,
神父要在棺柩上灑三次聖水,然後是一系列的儀式,比如亡者日課和亡者彌撒等等。
彌撒的意義,就是通過神職人員代替你祈禱,
讓你的靈魂盡快得到救贖,早日昇入天堂,畢竟沒人願意總在煉獄裡受苦。
所以在中世紀末期,有錢的達官顯貴就會花錢進行多次彌撒儀式。
比如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就要求說,自己死後,要做1萬次彌撒。
等做完這些繁瑣的儀式之後,送葬隊伍就要前往墓地了。
我們中國人往往忌諱把墓地建在城市中心,
但中世紀的歐洲,墓地反而都建在城裡的大教堂邊兒上。
直到16世紀,人們發現墓地影響了城區的生活質量和公共衛生,才逐漸開始往城外轉移。
到這,整套完整的葬禮儀式才算結束。
結束葬禮儀式以後,人們開始重新回歸生活,踏進各自新一輪的人生考場。
雖然我們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但是,從不同的喪葬儀式裡,我們還是能看出不同時期的人,
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截然不同的信仰和態度。
本文源自:公眾號“我還真的不知道”(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中世紀的人如何看待死亡和葬禮)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
主旨:
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為死亡做準備。
真正讓他們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沒能交一份好的答卷。
換句話說,對基督徒來說,他們期待的是“好死”,害怕的是“壞死”。
死亡對他們來說就像敲響了鈴聲的考試,
所有的人都必須停筆,考得好的人,經過基督教的“聖事”恩典,
從此衝破牢籠,讓靈魂結束流浪,放下包袱,清除所有債務,
擺脫百病纏身的困擾,回歸極樂世界,幸福長眠。
而沒考好的人呢,就無法獲得臨死前的這場聖禮,最後落得個“壞死”。
比如說,發生意外事故死亡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個大忌。
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死掉,或者坐船意外淹死,
對他們來說,沒機會做懺悔,也沒機會領聖禮,
沒有任何儀式就這麼稀里糊塗地下了地獄,那才是最恐怖的。
還有一種死法也被看作是“壞死”,那就是在睡夢里安祥地死去。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既沒有痛苦,又很平靜,
但是古人可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安詳地離去是在夜裡被魔鬼抓走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死去,他們會在臥室裡放一個桶,裡面裝滿聖水。
沒桶的,就在臨睡前,在臥室的四個角落都灑上點水,祈禱不要在睡夢裡死去。
由此可見啊,中世紀的人,都爭著上天堂,害怕下地獄。
除了天堂、地獄,也有介於中間的,
比如犯了小錯但還能被原諒的人,就被送到人間和地獄之間的“煉獄”,
在那兒洗清了罪名以後,完成救贖,才能上天堂。
中世紀的人也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
基督教並不鼓勵在靈床前放聲大哭,
今天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職業哭喪人,其實在15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職業的“哭喪人”,比一般人更會“哭”。
他們會用黑色的兜帽蓋住臉,然後拿一條毛巾慢慢地擦掉眼淚,既動情又文雅。
基督教的葬禮辦的都很及時,一般經過3天的守靈夜,甚至有的在去世當天就下葬了。
神父要在棺柩上灑三次聖水,然後是一系列的儀式,比如亡者日課和亡者彌撒等等。
彌撒的意義,就是通過神職人員代替你祈禱,
讓你的靈魂盡快得到救贖,早日昇入天堂,畢竟沒人願意總在煉獄裡受苦。
從不同的喪葬儀式裡,我們能看出不同時期的人,
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截然不同的信仰和態度。
比如說,發生意外事故死亡這種情況,在古時候就是個大忌。
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死掉,或者坐船意外淹死,
對他們來說,沒機會做懺悔,也沒機會領聖禮,
沒有任何儀式就這麼稀里糊塗地下了地獄,那才是最恐怖的。
還有一種死法也被看作是“壞死”,那就是在睡夢里安祥地死去。
對現在的人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既沒有痛苦,又很平靜,
但是古人可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安詳地離去是在夜裡被魔鬼抓走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死去,他們會在臥室裡放一個桶,裡面裝滿聖水。
沒桶的,就在臨睡前,在臥室的四個角落都灑上點水,祈禱不要在睡夢裡死去。
由此可見啊,中世紀的人,都爭著上天堂,害怕下地獄。
除了天堂、地獄,也有介於中間的,
比如犯了小錯但還能被原諒的人,就被送到人間和地獄之間的“煉獄”,
在那兒洗清了罪名以後,完成救贖,才能上天堂。
中世紀的人也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
基督教並不鼓勵在靈床前放聲大哭,
今天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職業哭喪人,其實在15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職業的“哭喪人”,比一般人更會“哭”。
他們會用黑色的兜帽蓋住臉,然後拿一條毛巾慢慢地擦掉眼淚,既動情又文雅。
基督教的葬禮辦的都很及時,一般經過3天的守靈夜,甚至有的在去世當天就下葬了。
神父要在棺柩上灑三次聖水,然後是一系列的儀式,比如亡者日課和亡者彌撒等等。
彌撒的意義,就是通過神職人員代替你祈禱,
讓你的靈魂盡快得到救贖,早日昇入天堂,畢竟沒人願意總在煉獄裡受苦。
從不同的喪葬儀式裡,我們能看出不同時期的人,
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截然不同的信仰和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