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如何成為一個理智的人
在咱們這個信息氾濫的時代,蠱惑人心的信息也跟著變得越來越多,
比如謠言說碘鹽防輻射,大家就趕緊去搶購碘鹽;
看到朋友圈結尾說一句不轉不是中國人,你就跟著轉發了朋友圈。
那如何分辨這些信息,做一個現代社會的理智人呢?
李叫獸最近發了一篇文章說,五步,就可以成為一個理智的人。
第一步,成為理性人最重要的前提,
就是我們必須要打心眼裡先承認,無意識的情緒是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的。
承認了這個事實,才有改變的可能。
心理學家已經通過實驗證明了無意識的情緒對行為產生的影響,
比如當消費者選購沙發的時候,如果看到的是雲彩的背景,
他們往往會傾向於選擇舒適型的沙發;
可如果看到的是硬幣的背景,他們就會更傾向於選擇便宜的沙發。
再比如,當志願者看到的詞跟老年人有關的話,
他們走路的速度就會比看到中性詞的人慢13%。
實驗結果雖然很明顯,但是當你問他們為什麼選擇這款沙發,
或者速度為什麼減慢的時候,他們都不會覺得是受了暗示的影響,
而是認為自己本身就想要這樣做。
所以想做個理智人,你必須要先承認情緒對自己是有影響的,
然後才能夠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直覺。
承認之後,第二步,就是要聚焦問題本身,排除無關干擾。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乍一聽非常有道理,實際上根本不對勁。
比如有的人覺得,“別人可以通過搞關係就能成功,那我還努力個什麼勁呢?”
這個想法就是沒有排除無關干擾。你想啊,你努不努力跟什麼有關係?
當然是你努力能獲得什麼,或者說你不努力會怎樣,
通過這兩個條件來判斷自己要不要努力,而不是別人搞沒搞關係。
這種比較就是來自於情緒反應,而不是理智判斷。
再比如,所有人都會覺得投資應該選擇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
可彩票的投資收益率是負70%,也就是說買100元的彩票只能收回30元,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呢?就是受到了彩票巨額獎金的無關影響,
你很容易就忽略了彩票的低收益,只能看到這筆巨款可以買到的車、房,所以就犯了糊塗。
然後說說第三歩,要識別出現狀背後的合理性。
在理性人眼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一定有它當初的合理性。
如果當初的合理性消失了,再多人堅持,也沒必要做了。
可不理性的人就會隨波逐流地犯錯誤。
比如說鬧洞房這個習俗,很多長輩都認為,鬧洞房沒什麼不合理啊,
因為一直以來的習俗都是這樣的。可是在舊社會鬧洞房,
是因為新郎新娘往往婚前都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任何性經驗,
經常發生“新婚之夜不好意思同房”的現象,所以才有了鬧洞房的習俗,緩解尷尬嘛。
可現在呢,都自由戀愛了,沒什麼好尷尬的,這個風俗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不理智的風俗,該放棄就放棄吧。
接下來說第四歩,多去思考一些反直覺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有一陣子網上對判人販子死刑特別推崇,大家都認為,都判你死刑了,
看你還敢不敢拐賣兒童,犯罪率一定會下降。但是事情會按照預想發展嗎?
不會。因為研究發現,單純加重刑罰,對犯罪率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能降低犯罪率的是提高制裁率,同時減少罪犯的合理化藉口。
不僅如此,如果判所有人販子一律死刑,一定會加重人販子殺人滅口的動機。
你想啊,對人販子來說,一旦被抓那就是一死,
那我在被抓之前一定要先把孩子毀屍滅跡,沒有證據警方也不能把我怎樣。
所以說,雖然符合直覺,但是死刑並不是減少販賣兒童的合理方案。
那更好的反直覺的方案應該是什麼呢,改進福利院對兒童的讚助制度,提高破案率,
或者適當增加買方的量刑,都可能會起到正面的作用。
再說最後一歩,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千萬不要無視證據。
你可別覺得這一點很簡單,很多人就是會拼死守衛自己原來的想法,
即使你說得再有道理他也不信。
理智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即使我認為這件事是對的,我也能接受這件事是錯誤的事實。
打個比方,你看到一個物體是紅色的,可是所有證據都表明它是綠色的,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你可能就要放棄眼見為實,甚至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紅綠色盲。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非常難,因為你要克服的是人類的直覺系統障礙。
再舉個例子,曾經有個叫馬歇爾的醫生,他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
胃潰瘍其實是由細菌引起的,用抗生素就可以治好。
可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也沒有醫學期刊願意刊登這篇論文。
因為在人們的直覺中,胃酸是非常強大的物質,
它可以把一整塊牛排給消化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腐蝕鐵釘。
細菌這麼弱小的生物在胃裡怎麼可能有存活的機會呢?
直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更多的證據相繼問世,人們才接受了這個反直覺的現實,
馬歇爾醫生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你看,要做一個理智人,雖然只有這五步,
但是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因為要想徹底做到,
你就必須跟你認為的很多理所當然徹底劃清界限。
但是朋友們不妨先從這五步開始試一試,多努力一點,你就離理性人更近了一步。
文章源自:李叫獸《如何鑑別一個理智人》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在咱們這個信息氾濫的時代,蠱惑人心的信息也跟著變得越來越多,
比如謠言說碘鹽防輻射,大家就趕緊去搶購碘鹽;
看到朋友圈結尾說一句不轉不是中國人,你就跟著轉發了朋友圈。
那如何分辨這些信息,做一個現代社會的理智人呢?
李叫獸最近發了一篇文章說,五步,就可以成為一個理智的人。
第一步,成為理性人最重要的前提,
就是我們必須要打心眼裡先承認,無意識的情緒是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的。
承認了這個事實,才有改變的可能。
心理學家已經通過實驗證明了無意識的情緒對行為產生的影響,
比如當消費者選購沙發的時候,如果看到的是雲彩的背景,
他們往往會傾向於選擇舒適型的沙發;
可如果看到的是硬幣的背景,他們就會更傾向於選擇便宜的沙發。
再比如,當志願者看到的詞跟老年人有關的話,
他們走路的速度就會比看到中性詞的人慢13%。
實驗結果雖然很明顯,但是當你問他們為什麼選擇這款沙發,
或者速度為什麼減慢的時候,他們都不會覺得是受了暗示的影響,
而是認為自己本身就想要這樣做。
所以想做個理智人,你必須要先承認情緒對自己是有影響的,
然後才能夠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直覺。
承認之後,第二步,就是要聚焦問題本身,排除無關干擾。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乍一聽非常有道理,實際上根本不對勁。
比如有的人覺得,“別人可以通過搞關係就能成功,那我還努力個什麼勁呢?”
這個想法就是沒有排除無關干擾。你想啊,你努不努力跟什麼有關係?
當然是你努力能獲得什麼,或者說你不努力會怎樣,
通過這兩個條件來判斷自己要不要努力,而不是別人搞沒搞關係。
這種比較就是來自於情緒反應,而不是理智判斷。
再比如,所有人都會覺得投資應該選擇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
可彩票的投資收益率是負70%,也就是說買100元的彩票只能收回30元,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呢?就是受到了彩票巨額獎金的無關影響,
你很容易就忽略了彩票的低收益,只能看到這筆巨款可以買到的車、房,所以就犯了糊塗。
然後說說第三歩,要識別出現狀背後的合理性。
在理性人眼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一定有它當初的合理性。
如果當初的合理性消失了,再多人堅持,也沒必要做了。
可不理性的人就會隨波逐流地犯錯誤。
比如說鬧洞房這個習俗,很多長輩都認為,鬧洞房沒什麼不合理啊,
因為一直以來的習俗都是這樣的。可是在舊社會鬧洞房,
是因為新郎新娘往往婚前都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任何性經驗,
經常發生“新婚之夜不好意思同房”的現象,所以才有了鬧洞房的習俗,緩解尷尬嘛。
可現在呢,都自由戀愛了,沒什麼好尷尬的,這個風俗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不理智的風俗,該放棄就放棄吧。
接下來說第四歩,多去思考一些反直覺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有一陣子網上對判人販子死刑特別推崇,大家都認為,都判你死刑了,
看你還敢不敢拐賣兒童,犯罪率一定會下降。但是事情會按照預想發展嗎?
不會。因為研究發現,單純加重刑罰,對犯罪率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能降低犯罪率的是提高制裁率,同時減少罪犯的合理化藉口。
不僅如此,如果判所有人販子一律死刑,一定會加重人販子殺人滅口的動機。
你想啊,對人販子來說,一旦被抓那就是一死,
那我在被抓之前一定要先把孩子毀屍滅跡,沒有證據警方也不能把我怎樣。
所以說,雖然符合直覺,但是死刑並不是減少販賣兒童的合理方案。
那更好的反直覺的方案應該是什麼呢,改進福利院對兒童的讚助制度,提高破案率,
或者適當增加買方的量刑,都可能會起到正面的作用。
再說最後一歩,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千萬不要無視證據。
你可別覺得這一點很簡單,很多人就是會拼死守衛自己原來的想法,
即使你說得再有道理他也不信。
理智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即使我認為這件事是對的,我也能接受這件事是錯誤的事實。
打個比方,你看到一個物體是紅色的,可是所有證據都表明它是綠色的,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你可能就要放棄眼見為實,甚至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紅綠色盲。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非常難,因為你要克服的是人類的直覺系統障礙。
再舉個例子,曾經有個叫馬歇爾的醫生,他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
胃潰瘍其實是由細菌引起的,用抗生素就可以治好。
可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也沒有醫學期刊願意刊登這篇論文。
因為在人們的直覺中,胃酸是非常強大的物質,
它可以把一整塊牛排給消化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腐蝕鐵釘。
細菌這麼弱小的生物在胃裡怎麼可能有存活的機會呢?
直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更多的證據相繼問世,人們才接受了這個反直覺的現實,
馬歇爾醫生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你看,要做一個理智人,雖然只有這五步,
但是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因為要想徹底做到,
你就必須跟你認為的很多理所當然徹底劃清界限。
但是朋友們不妨先從這五步開始試一試,多努力一點,你就離理性人更近了一步。
文章源自:李叫獸《如何鑑別一個理智人》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