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中國人對科學的三點誤讀
近代以來啊,中國人對西方科學的接觸是越來越多。但是,有個問題不知你想過沒有,
即便是到了現在,我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科學的內在本質呢?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國盛老師寫過一篇文章,就指出我們對於科學的3點誤讀,
並分析這些誤讀是怎麼產生的,以及科學的本質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中國人對科學的誤讀有哪三方面呢?
第一方面是,錯把科學和技術對等起來,看作是一回事。
近代中國人接受科學,是因為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我們技不如人,需要學習。
而在中國人心中,這種“技”就是西方的賽先生——科學;
第二方面是,中國人認為科學有著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
也就是說,認為只有可以被利用的才是科學,在生活生產方面沒有作用的就不算科學;
第三方面是,把科學誤讀為分科之學,
認為科學是有分不同學科的,忽略了它衍生出來的知識論傳統。
那麼,對科學的這些誤讀是怎麼產生的呢?
吳國盛教授說,科學不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東西,是從外面引進來的,
以本土的文化去對待外來的事物時就很容易引起誤讀。
在西方,科學是一種有確定性的知識,是一種探究事物內在本質的精神。
而在中國,往往就會簡單地將科學看成是一種智力行為,覺得有了智商就可以搞科學,
但實際上中國人的智商絕不能說低,但古代中國卻沒有發展出科學來。
其實科學最本質的東西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文化。
中國人對科學產生誤讀就是由於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國人沒有領悟到西方對於科學這種確定性的追求的內涵。
那確定性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追求要把事物的本質明白無誤地說出來。
舉個例子,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中國人只要測量一下得出結論就可以了。
如果測量一個不行,就多測量幾個。但是西方人會問,為什麼一定是180度呢?
有什麼保證這個規律對所有三角形都是對的呢?
於是就產生了演繹,產生了證明科學——如果一個定理在一套體系中得到證明,
那它的正確性在這套體系中永遠無法被質疑和否定,這就是一種確定性。
那麼,西方文化為什麼會對確定性有追求呢?
這要從古代西方文化說起。在古希臘,人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什麼是自己呢?
通常人們通過在社會中的某些角色來定義,比如說你是你爸爸的兒子,
是你妻子的丈夫等等,但這是真正的你自己嗎?
不同時間、地點、不同人眼中,你的角色都不一樣。
比如說今天你是老師,第二天被開除了,那你就不是老師了。
所以說,通過別人對你的定位來認識自己是不可靠的。
希臘人認為需要找到你自身不變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從巴門尼德開始,就堅持認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也就是說無論世間萬物怎麼變化,
背後一定有一種不變的本質,這就是一種確定性,科學知識的存在必須依賴於這種確定性。
後來柏拉圖繼承了這種思想,
認為科學就是去發現規律,找到這種確定性的東西,這成為了西方思想的主流觀念。
而中國文化並不重視對變化背後這種確定性的追求,
比如說儒家和道家,認為變化是絕對的,追求的是如何在變化中達到中庸,
找到最恰當的應對方法,而沒有把問題的本質弄清楚。
最後,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這種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人一生下來就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這種特定的環境會形成某種文化。
例如說中國,在農耕經濟條件下,人口流動性非常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血緣,
這時候親情就成了核心要素。
而希臘由於地理環境特殊,人們需要經常遷移,
這種人口的流動使得社會關係不能靠血緣來維繫,那麼要怎麼形成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呢?
這就需要建立一種契約文化,比如說聖經,
說的是上帝與人訂約,其實就是民間很早就存在的契約行為。
西方這種契約精神使得他們在面對緊急事件、需要作出決策時,就會組織投票,
這就必須要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個體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自由。
這種對自由的追求才會讓人們思考什麼是自己這個問題,
才會考慮追求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什麼。
而中國則不一樣,遇到緊急事件時希望出現德高望重的人來引導大家,
而不是去看每個人的想法是什麼,這也就束縛了中國人對於自由、對於事物本質的追求。
你看,中國人誤讀科學,不單單有歷史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們缺乏對自由的認同,沒有思考過什麼是自己,
更沒有從中領悟到確定性對於科學是多麼重要,
所以沒有掌握科學之所以為科學的精髓所在。
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已經完全被捲入了現代化的浪潮,
採用了西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
我們應該理解這種模式背後的邏輯,學習平等、自由的理念,
和領略這種追求確定性知識的精神,再結合中國自身的特色,才
能真正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發展道路。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踪調查”(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誤讀)
稿:陳成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錯把科學和技術對等起來,看作是一回事
2. 中國人認為科學有著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
3. 把科學誤讀為分科之學,忽略知識論傳統
在西方,科學是一種有確定性的知識,是一種探究事物內在本質的精神。
科學最本質的東西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文化。
中國人沒有領悟到西方對於科學這種確定性的追求的內涵。
例如,確認自己。
在古希臘,人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什麼是自己呢?
通過別人對你的定位來認識自己是不可靠的。
希臘人認為需要找到你自身不變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從巴門尼德開始,就堅持認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也就是說無論世間萬物怎麼變化,
背後一定有一種不變的本質,這就是一種確定性,
科學知識的存在必須依賴於這種確定性。
而中國文化並不重視對變化背後這種確定性的追求,
比如說儒家和道家,
認為變化是絕對的,追求的是如何在變化中達到中庸,
找到最恰當的應對方法,而沒有把問題的本質弄清楚。
最後,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這種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
中國,在農耕經濟條件下,人口流動性非常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血緣,這時候親情就成了核心要素。
而希臘由於地理環境特殊,人們需要經常遷移,
這種人口的流動使得社會關係不能靠血緣來維繫,
那麼要怎麼形成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呢?
這就需要建立一種契約文化,比如說聖經,
說的是上帝與人訂約,其實就是民間很早就存在的契約行為。
西方這種契約精神使得他們在面對緊急事件、需要作出決策時,
近代以來啊,中國人對西方科學的接觸是越來越多。但是,有個問題不知你想過沒有,
即便是到了現在,我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科學的內在本質呢?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國盛老師寫過一篇文章,就指出我們對於科學的3點誤讀,
並分析這些誤讀是怎麼產生的,以及科學的本質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中國人對科學的誤讀有哪三方面呢?
第一方面是,錯把科學和技術對等起來,看作是一回事。
近代中國人接受科學,是因為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我們技不如人,需要學習。
而在中國人心中,這種“技”就是西方的賽先生——科學;
第二方面是,中國人認為科學有著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
也就是說,認為只有可以被利用的才是科學,在生活生產方面沒有作用的就不算科學;
第三方面是,把科學誤讀為分科之學,
認為科學是有分不同學科的,忽略了它衍生出來的知識論傳統。
那麼,對科學的這些誤讀是怎麼產生的呢?
吳國盛教授說,科學不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東西,是從外面引進來的,
以本土的文化去對待外來的事物時就很容易引起誤讀。
在西方,科學是一種有確定性的知識,是一種探究事物內在本質的精神。
而在中國,往往就會簡單地將科學看成是一種智力行為,覺得有了智商就可以搞科學,
但實際上中國人的智商絕不能說低,但古代中國卻沒有發展出科學來。
其實科學最本質的東西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文化。
中國人對科學產生誤讀就是由於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國人沒有領悟到西方對於科學這種確定性的追求的內涵。
那確定性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追求要把事物的本質明白無誤地說出來。
舉個例子,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中國人只要測量一下得出結論就可以了。
如果測量一個不行,就多測量幾個。但是西方人會問,為什麼一定是180度呢?
有什麼保證這個規律對所有三角形都是對的呢?
於是就產生了演繹,產生了證明科學——如果一個定理在一套體系中得到證明,
那它的正確性在這套體系中永遠無法被質疑和否定,這就是一種確定性。
那麼,西方文化為什麼會對確定性有追求呢?
這要從古代西方文化說起。在古希臘,人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什麼是自己呢?
通常人們通過在社會中的某些角色來定義,比如說你是你爸爸的兒子,
是你妻子的丈夫等等,但這是真正的你自己嗎?
不同時間、地點、不同人眼中,你的角色都不一樣。
比如說今天你是老師,第二天被開除了,那你就不是老師了。
所以說,通過別人對你的定位來認識自己是不可靠的。
希臘人認為需要找到你自身不變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從巴門尼德開始,就堅持認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也就是說無論世間萬物怎麼變化,
背後一定有一種不變的本質,這就是一種確定性,科學知識的存在必須依賴於這種確定性。
後來柏拉圖繼承了這種思想,
認為科學就是去發現規律,找到這種確定性的東西,這成為了西方思想的主流觀念。
而中國文化並不重視對變化背後這種確定性的追求,
比如說儒家和道家,認為變化是絕對的,追求的是如何在變化中達到中庸,
找到最恰當的應對方法,而沒有把問題的本質弄清楚。
最後,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這種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人一生下來就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這種特定的環境會形成某種文化。
例如說中國,在農耕經濟條件下,人口流動性非常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血緣,
這時候親情就成了核心要素。
而希臘由於地理環境特殊,人們需要經常遷移,
這種人口的流動使得社會關係不能靠血緣來維繫,那麼要怎麼形成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呢?
這就需要建立一種契約文化,比如說聖經,
說的是上帝與人訂約,其實就是民間很早就存在的契約行為。
西方這種契約精神使得他們在面對緊急事件、需要作出決策時,就會組織投票,
這就必須要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個體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自由。
這種對自由的追求才會讓人們思考什麼是自己這個問題,
才會考慮追求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什麼。
而中國則不一樣,遇到緊急事件時希望出現德高望重的人來引導大家,
而不是去看每個人的想法是什麼,這也就束縛了中國人對於自由、對於事物本質的追求。
你看,中國人誤讀科學,不單單有歷史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們缺乏對自由的認同,沒有思考過什麼是自己,
更沒有從中領悟到確定性對於科學是多麼重要,
所以沒有掌握科學之所以為科學的精髓所在。
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已經完全被捲入了現代化的浪潮,
採用了西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
我們應該理解這種模式背後的邏輯,學習平等、自由的理念,
和領略這種追求確定性知識的精神,再結合中國自身的特色,才
能真正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發展道路。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踪調查”(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誤讀)
稿:陳成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錯把科學和技術對等起來,看作是一回事
2. 中國人認為科學有著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
3. 把科學誤讀為分科之學,忽略知識論傳統
在西方,科學是一種有確定性的知識,是一種探究事物內在本質的精神。
科學最本質的東西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文化。
中國人沒有領悟到西方對於科學這種確定性的追求的內涵。
例如,確認自己。
在古希臘,人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什麼是自己呢?
通過別人對你的定位來認識自己是不可靠的。
希臘人認為需要找到你自身不變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從巴門尼德開始,就堅持認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也就是說無論世間萬物怎麼變化,
背後一定有一種不變的本質,這就是一種確定性,
科學知識的存在必須依賴於這種確定性。
而中國文化並不重視對變化背後這種確定性的追求,
比如說儒家和道家,
認為變化是絕對的,追求的是如何在變化中達到中庸,
找到最恰當的應對方法,而沒有把問題的本質弄清楚。
最後,中西方文化之間的這種差異是怎麼產生的呢?
中國,在農耕經濟條件下,人口流動性非常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血緣,這時候親情就成了核心要素。
而希臘由於地理環境特殊,人們需要經常遷移,
這種人口的流動使得社會關係不能靠血緣來維繫,
那麼要怎麼形成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呢?
這就需要建立一種契約文化,比如說聖經,
說的是上帝與人訂約,其實就是民間很早就存在的契約行為。
西方這種契約精神使得他們在面對緊急事件、需要作出決策時,
就會組織投票,這就必須要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些個體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自由。
這種對自由的追求才會讓人們思考什麼是自己這個問題,
才會考慮追求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什麼。
而中國則不一樣,遇到緊急事件時希望出現德高望重的人來引導大家,
而不是去看每個人的想法是什麼,這也就束縛了中國人對於自由、對於事物本質的追求。
中國人誤讀科學,不單單有歷史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缺乏對自由的認同,
這些個體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自由。
這種對自由的追求才會讓人們思考什麼是自己這個問題,
才會考慮追求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什麼。
而中國則不一樣,遇到緊急事件時希望出現德高望重的人來引導大家,
而不是去看每個人的想法是什麼,這也就束縛了中國人對於自由、對於事物本質的追求。
中國人誤讀科學,不單單有歷史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缺乏對自由的認同,
沒有思考過什麼是自己,更沒有從中領悟到確定性對於科學是多麼重要,
所以沒有掌握科學之所以為科學的精髓所在。
所以沒有掌握科學之所以為科學的精髓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