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得到-表達-怎麼提意見不招人討厭

文章出處:怎麼提意見不招人討厭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在溝通中互相不理解的情況,
比如說,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對方說明一件簡單的事,可對方就是聽不明白;
再比如,你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很清楚了,可對方卻理解成了別的意思。
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前一陣子發了篇文章,
針對在交流中如何節省溝通成本和怎樣跟他人融洽相處這兩個問題,
提出了一些實用的方法,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節省溝通成本
在溝通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我們表達的意思被曲解,就要做到就事論事。
怎麼就事論事呢,有以下三個方法。

首先,要直接清晰地表達你的意見
而且在發表意見的過程中,不要誤把“攻擊性的語言”當成“直截了當的語言”
舉個例子:某化妝品品牌要推出一款口紅新品,需要一位明星代言人。
 A同學的意見是請當紅女星劉詩詩代言,
B同學的意見是請氣質沉穩的中年男星梁朝偉代言。
那麼B同學應該怎麼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呢?我們先來看兩種常見的錯誤說法。

第一種錯誤說法是:我覺得劉詩詩可能年輕了一些,
這款口紅的顧客定位是35歲以上的都市輕熟女。
我認為找氣質較好、年長一些的明星代言更好。
你看,這樣說就會讓對方誤解成:
B同學反對的理由是“劉詩詩的年齡和產品不符”,
所以只要找一個年齡相符的女星就行了。

第二種錯誤說法是:
以劉詩詩現在的螢幕形象,
根本撐不起這款口紅“經典、優雅”的品牌內核,邀請她來不是花錢打水漂嗎?
這會讓對方覺得:B同學的語氣咄咄逼人,是情緒上的反對。

所以正確的說法是:
我認為比起找年輕女星劉詩詩,找有氣質的中年男星梁朝偉代言更好。
因為女人化妝的很大動力是給男人看,而梁朝偉幾乎代表了這款新品目標客戶群,
對另一半成熟、儒雅、貼心的理想形象。
借他的口說出這款口紅如何能讓女性變得更有魅力,
會讓客戶的接受度更高,起到更好的市場效果。


其次,不要把“溝通”當成辯論
在快節奏的溝通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因為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
而情緒化地把“溝通”變成了“辯論”。比較好的方法是,
溝通前想清楚這次溝通最終是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在溝通開始前把這個結果和對方達成共識之後再進行討論,
這樣做能讓這次談話的目的始終圍繞著結果進行。


最後是,直接開口問,不要揣測。如果你擔心突兀的追問會引起對方不適,
可以採用 “重新定義”的追問法則,就是用你自己的理解把剛才說話人的信息重複一遍。
比如對方說:今天的會議真是毫無意義。
重新定義後,你可以說:你是說今天的會議太長了,但還是沒討論出結果,對嗎?
你還可以從說話人給出的信息裡抓出一個例子。
比如對方說:《超人大戰蝙蝠俠》比《美國隊長3》觀影體驗差勁多了。
重新定義後,你可以說:你是說《美國隊長3》的打鬥場面設計得更加用心,對嗎?
你看,使用“重新定義”的追問法則,
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對他的話感興趣的好聽眾,從而會很樂意跟你繼續聊下去。


說完了怎節省溝通成本,咱們再來說說怎麼和他人融洽相處。
在溝通中,我們反復向對方說明自己的意思,卻總感覺對方不得要領,
很可能是激動的情緒讓我們的溝通方式偏離了軌道。那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
這篇文章說了兩個方法。

第一,記得設置“討論時間”
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溝通中無法和對方達成共識而發生爭執。
而很多時候,爭執的內容和一開始討論的話題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比如,你和對方溝通年假去哪裡玩,你希望去歐洲,他覺得國內游就行,但你們都不讓步。
這時,你可能會聯想到在平時的相處中總是你讓著對方
,這時你說“為什麼你每次總是只想著自己?”
接下來你們討論的焦點,就會從“到底去哪兒玩”變成“誰更自私”了。

比較好的辦法是訂一個時間點,比如5分鐘之內討論完畢。
假如5分鐘後你們還在討論,就要停下來想想“你們爭論的內容還是這件事本身嗎?”
如果不是,就趕緊停下來,各自冷靜一會兒再討論。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想讓你們的關係變得緊張,
在對話中就少用評價類的話,比如指責對方的人品等。


第二,巧妙驗證對方的感受。
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會下意識的通過“察言觀色”的方式,
來判斷對方對我們的態度。一旦感覺到對方對我們有所不滿了,我們就會焦慮。
這時,我們很可能就會跑去向對方求證,
“你是不是不高興了?”“你是不是對這個提議不滿意了?”
如果對方不是這麼想,會覺得你誤解了他;
如果對方真是這麼想的,就會覺得你是​​個說話不留餘地的人。

為了避免雙方關係僵化,比較好的方法是:
不要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是要理智地驗證對方的感受
驗證感受包括三個要素:
首先描述對方的行為。
其次列出關於這種行為至少兩種解釋。
最後請求對方對行為做出澄清。

比如說,如果你發現對方最近回家之後都比較沉默,似乎有什麼心事。
那麼你可以採取三段式的方法詢問他:首先是描述行為:
“你這幾天一回家就不說話。”
然後給出兩種解釋:
“我不確定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氣,或許你只是這段時間工作比較辛苦吧。”
最後請求澄清:“你能告訴我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你看,用“驗證感受”的方法向對方提問,能讓彼此的交流更加平和穩定,
不會直接威脅或攻擊對方,會讓對方更願意坦誠地說出想法。


以上就這篇文章總結的幾個溝通技巧,經常用這些方法和別人交流,
不僅能消除溝通中的誤解,還能讓對方覺得你是個貼心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在討論中怎樣提出反對意見,不會讓對方討厭你?)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直接清晰地表達你的意見
 而且在發表意見的過程中,不要誤把“攻擊性的語言”當成“直截了當的語言”。
2. 不要把“溝通”當成辯論 
 溝通前想清楚這次溝通最終是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在溝通開始前把這個結果和對方達成共識之後再進行討論,
 這樣做能讓這次談話的目的始終圍繞著結果進行。
3. 直接開口問,不要揣測
 可以採用 “重新定義”的追問法則,就是用你自己的理解把剛才說話人的信息重複一遍。
 比如對方說:今天的會議真是毫無意義。
 重新定義後,你可以說:你是說今天的會議太長了,但還是沒討論出結果,對嗎?
4. 處理激動
 激動的情緒讓我們的溝通方式偏離了軌道。那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
 (1)記得設置“討論時間”
 比較好的辦法是訂一個時間點,比如5分鐘之內討論完畢。
 假如5分鐘後你們還在討論,就要停下來想想“你們爭論的內容還是這件事本身嗎?”
 在對話中就少用評價類的話,比如指責對方的人品等。
 (2)巧妙驗證對方的感受
 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會下意識的通過“察言觀色”的方式,
 來判斷對方對我們的態度。一旦感覺到對方對我們有所不滿了,我們就會焦慮。
 不要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是要理智地驗證對方的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