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欠了那麼多債,美國還得上嗎?
我們知道,宏觀經濟運行中,絕大多數國家都會發行國債。
而世界上,美國的國債發行量是世界第一的,佔世界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為什麼會發這麼多國債,欠的國債應該如何償還,目前的情況又是什麼呢?
公眾號“共識網”就為我們細細講述了美國國債的那些事兒,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首先,有個常識是,增稅可以彌補收支差額。
那美國政府為什麼不靠增稅,而是不斷發國債呢?
這是因為,徵稅權屬於議會,而要想在議會通過一項稅收法案,要經歷漫長的辯論;
當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瘟疫等突發事件的時候,
依靠增稅籌集資金就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政府就只能靠發債來融資。
負責任的政府,財政政策應該是一旦發了債,
就會在未來幾年設法通過財政盈餘來清償債務。
但是,政府不僅借債上癮,像美國這樣的,欠債也上癮。
畢竟發債比增稅來錢要快,而且也不怎麼會遭到國民的抵制。
同時國債是老百姓自願購買的,不像稅那樣強制徵收。
政府發債這麼容易,往往就會在債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每年除了發債彌補財政赤字以外,
還要藉新債還舊債、拆東牆補西牆,債務的包袱就越背越大。
衡量一個國家國債的輕重,通常用國債對國內生產總值,
也就是常說的GDP的比率作為指標。
如果國債比率超過一年GDP的60%,就會被認為是負擔過重。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這個比率達到了101.3%。
也就是說,美國人一整年創造的GDP,都不夠還債的。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政府又有哪些手段來處理國債呢?最先想到的還是增稅。
通過增加稅收,產生財政盈餘,讓每年的財政盈餘一點點地把國債清償掉。
但任何稅,說到底都是由本國公民負擔的,所以增稅的方法常常遭到抵制。
那既然開源不行,就節流吧,通過減少財政支出產生盈餘。
但是減少政府本身的消耗或許可以,
但如果削減的是社會福利,同樣也會遭到老百姓的抵制。
開源不行、節流也不行,政府還可以考慮變賣全民資產還債,
比如近年來債台高築的希臘,就不得不依靠變賣政府建築還債,
被拍賣的政府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部委大樓和稅務局辦公樓等等。
政府變賣祖業著實不光彩,這種處理國債的手段也只是萬般無奈之舉。
但別忘了,政府還有一招最狠的:
它有印鈔機,可以自己向自己的央行借錢,
就是用右手印鈔,然後交給左手去還債,這叫財政性發行貨幣。
本質上講,財政性發行貨幣就是政府不通過議會強制徵稅,而且徵的還是人頭稅。
現在大家就明白了吧,國債其實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債,
因為政府本身是不納稅的,它只消費稅收,
所以政府處理債務的任何手段,歸根結底還是得由百姓來還債,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代人無法清償的債務,就讓未來的幾代人清償。國債就變成了財富的代際轉移。
就好比一個人總到餐館賒賬吃飯,吃到死也沒付過一分錢,
這筆債務就要由他的繼承人償還。這個死了的人靠借債度日,
那他的後代就要替他背鍋還債。
在紐約曼哈頓區的第六大道上就有一面國債鐘,上面的數字是不斷跳動的,
它告訴人們美國政府當前欠下了多少債務,平均每個家庭要分攤多少國債。
但人們對這一長串數字早就已經失去了興趣,
因為美國國債早就是個天文數字了,變不變都沒什麼區別,
更何況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是清償了國債的,可那是在遙遠的1935年。
美國的國債問題主要是在雷根入主白宮後引發的。
當時他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又因為當時冷戰正處於決戰階段,國防支出劇增,政府就大量舉債。
後來的幾任總統有的繼續推高國債,有的收縮國債,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奧巴馬政府沒有辦法,就又繼續舉債,美債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標準普爾指數2011年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降為AA+,
這是美國從1917年信用評級以來首次跌下AAA寶座。
要知道,美國除了國債之外,還有地方債,加在一起計算,
平均每個美國公民負擔的政府債務是7萬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所有美國人不吃不喝也沒有任何消費,那麼即使美國從今以後再也不發債了,
全國上下也要為清償債務工作1年零3個月,這都是還沒算利息的情況。
更可怕的是,財政赤字在未來還會繼續呈上升趨勢,美國的債務包袱會越背越大,
而且誰也拿不出清償國債的方案來,這美國國債,也許就永遠也無法償清了,
一旦有一天再次崩潰,很難想像會對全球的經濟發展造成多達的損失。
本文源自:公眾號“共識網”(欠中國那麼多國債,美國到底還不還得了?)
稿:王馨逸
轉載:得到
-----------
主旨:
美國的國債發行量是世界第一的,佔世界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
增稅可以彌補收支差額。那美國政府為什麼不靠增稅,而是不斷發國債呢?
這是因為,徵稅權屬於議會,而要想在議會通過一項稅收法案,要經歷漫長的辯論;
當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瘟疫等突發事件的時候,
依靠增稅籌集資金就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政府就只能靠發債來融資。
同時國債是老百姓自願購買的,不像稅那樣強制徵收。
如果國債比率超過一年GDP的60%,就會被認為是負擔過重。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這個比率達到了101.3%。
也就是說,美國人一整年創造的GDP,都不夠還債的。
政府還可以考慮變賣全民資產還債,
比如近年來債台高築的希臘,就不得不依靠變賣政府建築還債,
被拍賣的政府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部委大樓和稅務局辦公樓等等。
政府變賣祖業著實不光彩,這種處理國債的手段也只是萬般無奈之舉。
但別忘了,政府還有一招最狠的:
它有印鈔機,可以自己向自己的央行借錢,
就是用右手印鈔,然後交給左手去還債,這叫財政性發行貨幣。
本質上講,財政性發行貨幣就是政府不通過議會強制徵稅,而且徵的還是人頭稅。
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是清償了國債的,可那是在遙遠的1935年。
美國的國債問題主要是在雷根入主白宮後引發的。當時他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又因為當時冷戰正處於決戰階段,國防支出劇增,政府就大量舉債。
後來的幾任總統有的繼續推高國債,有的收縮國債,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奧巴馬政府沒有辦法,就又繼續舉債,美債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我們知道,宏觀經濟運行中,絕大多數國家都會發行國債。
而世界上,美國的國債發行量是世界第一的,佔世界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為什麼會發這麼多國債,欠的國債應該如何償還,目前的情況又是什麼呢?
公眾號“共識網”就為我們細細講述了美國國債的那些事兒,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首先,有個常識是,增稅可以彌補收支差額。
那美國政府為什麼不靠增稅,而是不斷發國債呢?
這是因為,徵稅權屬於議會,而要想在議會通過一項稅收法案,要經歷漫長的辯論;
當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瘟疫等突發事件的時候,
依靠增稅籌集資金就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政府就只能靠發債來融資。
負責任的政府,財政政策應該是一旦發了債,
就會在未來幾年設法通過財政盈餘來清償債務。
但是,政府不僅借債上癮,像美國這樣的,欠債也上癮。
畢竟發債比增稅來錢要快,而且也不怎麼會遭到國民的抵制。
同時國債是老百姓自願購買的,不像稅那樣強制徵收。
政府發債這麼容易,往往就會在債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每年除了發債彌補財政赤字以外,
還要藉新債還舊債、拆東牆補西牆,債務的包袱就越背越大。
衡量一個國家國債的輕重,通常用國債對國內生產總值,
也就是常說的GDP的比率作為指標。
如果國債比率超過一年GDP的60%,就會被認為是負擔過重。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這個比率達到了101.3%。
也就是說,美國人一整年創造的GDP,都不夠還債的。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政府又有哪些手段來處理國債呢?最先想到的還是增稅。
通過增加稅收,產生財政盈餘,讓每年的財政盈餘一點點地把國債清償掉。
但任何稅,說到底都是由本國公民負擔的,所以增稅的方法常常遭到抵制。
那既然開源不行,就節流吧,通過減少財政支出產生盈餘。
但是減少政府本身的消耗或許可以,
但如果削減的是社會福利,同樣也會遭到老百姓的抵制。
開源不行、節流也不行,政府還可以考慮變賣全民資產還債,
比如近年來債台高築的希臘,就不得不依靠變賣政府建築還債,
被拍賣的政府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部委大樓和稅務局辦公樓等等。
政府變賣祖業著實不光彩,這種處理國債的手段也只是萬般無奈之舉。
但別忘了,政府還有一招最狠的:
它有印鈔機,可以自己向自己的央行借錢,
就是用右手印鈔,然後交給左手去還債,這叫財政性發行貨幣。
本質上講,財政性發行貨幣就是政府不通過議會強制徵稅,而且徵的還是人頭稅。
現在大家就明白了吧,國債其實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債,
因為政府本身是不納稅的,它只消費稅收,
所以政府處理債務的任何手段,歸根結底還是得由百姓來還債,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代人無法清償的債務,就讓未來的幾代人清償。國債就變成了財富的代際轉移。
就好比一個人總到餐館賒賬吃飯,吃到死也沒付過一分錢,
這筆債務就要由他的繼承人償還。這個死了的人靠借債度日,
那他的後代就要替他背鍋還債。
在紐約曼哈頓區的第六大道上就有一面國債鐘,上面的數字是不斷跳動的,
它告訴人們美國政府當前欠下了多少債務,平均每個家庭要分攤多少國債。
但人們對這一長串數字早就已經失去了興趣,
因為美國國債早就是個天文數字了,變不變都沒什麼區別,
更何況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是清償了國債的,可那是在遙遠的1935年。
美國的國債問題主要是在雷根入主白宮後引發的。
當時他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又因為當時冷戰正處於決戰階段,國防支出劇增,政府就大量舉債。
後來的幾任總統有的繼續推高國債,有的收縮國債,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奧巴馬政府沒有辦法,就又繼續舉債,美債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標準普爾指數2011年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降為AA+,
這是美國從1917年信用評級以來首次跌下AAA寶座。
要知道,美國除了國債之外,還有地方債,加在一起計算,
平均每個美國公民負擔的政府債務是7萬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所有美國人不吃不喝也沒有任何消費,那麼即使美國從今以後再也不發債了,
全國上下也要為清償債務工作1年零3個月,這都是還沒算利息的情況。
更可怕的是,財政赤字在未來還會繼續呈上升趨勢,美國的債務包袱會越背越大,
而且誰也拿不出清償國債的方案來,這美國國債,也許就永遠也無法償清了,
一旦有一天再次崩潰,很難想像會對全球的經濟發展造成多達的損失。
本文源自:公眾號“共識網”(欠中國那麼多國債,美國到底還不還得了?)
稿:王馨逸
轉載:得到
-----------
主旨:
美國的國債發行量是世界第一的,佔世界國債總量的三分之一。
增稅可以彌補收支差額。那美國政府為什麼不靠增稅,而是不斷發國債呢?
這是因為,徵稅權屬於議會,而要想在議會通過一項稅收法案,要經歷漫長的辯論;
當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瘟疫等突發事件的時候,
依靠增稅籌集資金就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政府就只能靠發債來融資。
同時國債是老百姓自願購買的,不像稅那樣強制徵收。
如果國債比率超過一年GDP的60%,就會被認為是負擔過重。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這個比率達到了101.3%。
也就是說,美國人一整年創造的GDP,都不夠還債的。
政府還可以考慮變賣全民資產還債,
比如近年來債台高築的希臘,就不得不依靠變賣政府建築還債,
被拍賣的政府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部委大樓和稅務局辦公樓等等。
政府變賣祖業著實不光彩,這種處理國債的手段也只是萬般無奈之舉。
但別忘了,政府還有一招最狠的:
它有印鈔機,可以自己向自己的央行借錢,
就是用右手印鈔,然後交給左手去還債,這叫財政性發行貨幣。
本質上講,財政性發行貨幣就是政府不通過議會強制徵稅,而且徵的還是人頭稅。
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是清償了國債的,可那是在遙遠的1935年。
美國的國債問題主要是在雷根入主白宮後引發的。當時他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又因為當時冷戰正處於決戰階段,國防支出劇增,政府就大量舉債。
後來的幾任總統有的繼續推高國債,有的收縮國債,
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奧巴馬政府沒有辦法,就又繼續舉債,美債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