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事情和預想不一致,怎麼辦?
生活中常常出現一些跟我們的認知不一致的狀況。比如,
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一向對自己很好的愛人出軌了,或者你最好的朋友竟然出賣了你。
一般來說,對方和我們關係越親密,我們受得傷害越大。很多人還會想,我是真的了解他嗎?
我們之前的感情都是假的嗎?那這種心態應該如何調節才能使傷害最小化呢?
最近,微信公眾號“壹讀”就為我們分析了這種心態,
並提出了解決的辦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首先,文章說,這種心態叫“認知失調”。意思就是說,
事情的真實情況跟我們本來的認知不一樣。在這種精神壓力的狀態下,
人就會很矛盾,就會想盡辦法消除這種不適感。
比如,你覺得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卻一直在從事這份工作,這是一種認知失調。
你可能會換一份工作,或者說服自己這份工作還不錯,讓自己回到舒服、一致的狀態中來。再比如,你精心為戀人準備了紀念日驚喜,他卻連紀念日都忘記了,
這也會讓你產生認知失調,他連這種日子都不記得,是真的愛我嗎?
然後,為了擺脫失調,你只能要么說服自己,他還是愛我的,
要嘛認定他不愛你了,鬧分手,導致關係的破裂。
那麼,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用一種更包容和冷靜的態度去面對呢?
這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第二個概念,叫做“非整合”。
簡單來說,就是能允許兩種矛盾的狀態同時存在。
非整合能力強的人,即使事情出現了矛盾也可以理解,不會想著給所有的矛盾一個解釋。
比如,
一個非整合能力強的人,愛人忘記了紀念日,但他依然可以認為,愛人是愛我的。
因為他會想著,至少這個人在大多數時間是單純、真誠待我的。
某些時間裡,他可能表現得沒那麼愛我,那我也能夠接受,
畢竟,沒有愛或者不愛這種極端、純粹的狀態。
很多時候完全“還原真相”是不可能的,真相也不一定只有單一的一面。
所以,這種人在面臨意外的時候,情緒更容易平復。
說到這裡您可能要問了,哪些人的“非整合”能力更強呢?
這些人會不會有什麼共同點或者相似的特質呢?
你還真說對了,研究者確實發現了幾個特質。
第一,年長的人比年輕的人非整合能力更強。
這個很容易理解,年長的人,人生經歷更豐富,
碰到的困難也就越多,所以處理矛盾的能力也隨之增長。
第二,受高等教育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
受的教育越高,人接觸到的複雜艱深的概念就越多,
運用非整合能力額外的機會也就增多了。
第三,離婚的比婚姻中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
因為離婚帶來的經濟和心理壓力,讓他們更加明白個人生活中復雜的矛盾,
他們對生活的非整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第四,無宗教信仰的人非整合的能力更高。
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容易把矛盾歸結為上帝的意志,
他們更喜歡用宗教權威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鍛煉自己的能力。
最後,文章還給出了一些小建議去應對這種不一致的關係。
首先,不要執拗於當前的衝突,多去回憶那些共享的美好時光,
一起克服的艱難時刻,弱化矛盾。
其次,加強彼此的交流,遇到問題可以到公共場合討論,避免情緒的爆發。
最後,學會把注意力放在需要的地方,
借題發揮只會激化矛盾,鍛煉非整合的思維能力,才是緩解情緒的關鍵。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壹讀”(當我們信任的人,做了出乎我們意料的事)
稿:羅雪
來源:得到
生活中常常出現一些跟我們的認知不一致的狀況。比如,
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一向對自己很好的愛人出軌了,或者你最好的朋友竟然出賣了你。
一般來說,對方和我們關係越親密,我們受得傷害越大。很多人還會想,我是真的了解他嗎?
我們之前的感情都是假的嗎?那這種心態應該如何調節才能使傷害最小化呢?
最近,微信公眾號“壹讀”就為我們分析了這種心態,
並提出了解決的辦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首先,文章說,這種心態叫“認知失調”。意思就是說,
事情的真實情況跟我們本來的認知不一樣。在這種精神壓力的狀態下,
人就會很矛盾,就會想盡辦法消除這種不適感。
比如,你覺得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卻一直在從事這份工作,這是一種認知失調。
你可能會換一份工作,或者說服自己這份工作還不錯,讓自己回到舒服、一致的狀態中來。再比如,你精心為戀人準備了紀念日驚喜,他卻連紀念日都忘記了,
這也會讓你產生認知失調,他連這種日子都不記得,是真的愛我嗎?
然後,為了擺脫失調,你只能要么說服自己,他還是愛我的,
要嘛認定他不愛你了,鬧分手,導致關係的破裂。
那麼,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用一種更包容和冷靜的態度去面對呢?
這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第二個概念,叫做“非整合”。
簡單來說,就是能允許兩種矛盾的狀態同時存在。
非整合能力強的人,即使事情出現了矛盾也可以理解,不會想著給所有的矛盾一個解釋。
比如,
一個非整合能力強的人,愛人忘記了紀念日,但他依然可以認為,愛人是愛我的。
因為他會想著,至少這個人在大多數時間是單純、真誠待我的。
某些時間裡,他可能表現得沒那麼愛我,那我也能夠接受,
畢竟,沒有愛或者不愛這種極端、純粹的狀態。
很多時候完全“還原真相”是不可能的,真相也不一定只有單一的一面。
所以,這種人在面臨意外的時候,情緒更容易平復。
說到這裡您可能要問了,哪些人的“非整合”能力更強呢?
這些人會不會有什麼共同點或者相似的特質呢?
你還真說對了,研究者確實發現了幾個特質。
第一,年長的人比年輕的人非整合能力更強。
這個很容易理解,年長的人,人生經歷更豐富,
碰到的困難也就越多,所以處理矛盾的能力也隨之增長。
第二,受高等教育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
受的教育越高,人接觸到的複雜艱深的概念就越多,
運用非整合能力額外的機會也就增多了。
第三,離婚的比婚姻中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
因為離婚帶來的經濟和心理壓力,讓他們更加明白個人生活中復雜的矛盾,
他們對生活的非整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第四,無宗教信仰的人非整合的能力更高。
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容易把矛盾歸結為上帝的意志,
他們更喜歡用宗教權威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鍛煉自己的能力。
最後,文章還給出了一些小建議去應對這種不一致的關係。
首先,不要執拗於當前的衝突,多去回憶那些共享的美好時光,
一起克服的艱難時刻,弱化矛盾。
其次,加強彼此的交流,遇到問題可以到公共場合討論,避免情緒的爆發。
最後,學會把注意力放在需要的地方,
借題發揮只會激化矛盾,鍛煉非整合的思維能力,才是緩解情緒的關鍵。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壹讀”(當我們信任的人,做了出乎我們意料的事)
稿:羅雪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