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越內疚,越戒不掉壞習慣
咱們生活中有不少人特別愛下決心,逢年過節總想下個決心改掉壞習慣。
什麼少喝酒啊、多吃水果啊、不再沉迷於遊戲啊,
但是到頭來總發現壞習慣還是根深蒂固,一年到頭什麼也沒有完成。
為什麼我們總是屢戰屢敗呢?最近,公眾號“壹心理”就刊登了一篇文章。
心理學家發現,
我們對飲食或生活方式的一些內疚感,並不能幫我們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
相反,這些想法反而會讓我們更沉迷於這些惡習。
你可能會說,這不可能吧?如果對壞習慣連內疚感都沒了,
那你不就沒羞沒躁地沉溺其中了嗎?別急,讓我們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解釋的。
首先,有一種觀點認為,惡習給我們帶來的快感在心理層面非常的根深蒂固,
以至於當我們懺悔時,內疚感反而激發了大腦的慾望。
(內疚時)當我們譴責惡習時,同時也提醒自己,
這些惡習給我們帶來的快感,就使得它們看起來更加誘人了。
心理學家讓志願者們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讓
一部份志願者先解讀一些含有諸如“內疚”或者“懊悔”這些詞語的句子,
而另一部分志願者只解讀一些中性的句子;
做完實驗後,心理學家再讓這些志願者們組詞。
結果發現,解讀包含有內疚感句子的志願者,在進行組詞測試時,
更容易組出與慾望相關的詞,像“快樂”、“刺激”之類的;
而解讀中性詞語的志願者,
則較少組出與慾望有關的詞,而更多給出“快艇”或者“刺猬”這些中性詞語。
很明顯,解讀有關內疚感的句子,反而會讓他們聯想到更多關於慾望的東西。
心理學家們還發現,這些潛意識能夠轉化成真正的感官體驗,
比如有負罪感的人,更容易在辦公室吃甜食,
而且越提醒吃甜食的壞處從而激起他們的負罪感,反而越增加他們對甜食的享受。
其次,
負罪感除了激發人的慾望這樣一種彈簧效應,還會引發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效應。
簡而言之,就是當人們戒除壞習慣失敗時,很容易就自暴自棄,增加對壞習慣的沉溺。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節食愛好者一旦某天多吃了一個餡餅,
那麼就往往會繼續大吃大喝直到嚴重破戒。
他們心想,反正今天已經多吃了一塊了,那就乾脆把剩下的都吃了算了。
而相反,研究發現,那些能夠很自然地享受美食,
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的人,往往也更不容易發福。
這種效應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
比如有研究發現,“禁止吸煙”的標誌反而會增加人們的煙癮;
另外,美國人相比法國人更容易產生負罪感,而美國人的肥胖率也比法國人高很多。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希望人們養成好習慣,
那麼應該正面強調健康生活的好處,而不是過度地向公眾解讀惡習的危害。
第三,當想到惡習的長期影響時,
有負罪感的人往往會過分焦慮,而焦慮也是消耗心理能量的。
於是焦慮就會與意志力爭奪心理能量,越焦慮,意志力越差。
所以越是有負罪感的人,能消耗的意志力也越少。
而偶爾的放縱反而能保持更大目標的意志力,使我們在接下來的情境中抵制更多的誘惑。
最後,沉溺於內疚還會讓人們逃脫本應負的責任。(我都已經對不起來,不然你要怎樣)
內疚給人們提供了開脫的藉口,因為內疚本身會讓人們在心理上感覺受到了懲罰,
從而讓人們認為自己不需要再負更多的實際責任。
還有研究發現,內疚還會導致拖延,
當內疚感使人想起過去工作的不愉快感覺時,
人們就會變得猶豫不決,害怕繼續犯錯誤,
此時,內心會有一個放縱的小人出現,告訴你,那就乾脆別做了,不做就不會犯錯誤了。
於是在內疚感和放縱慾產生衝突時,大好的工作時間就這麼被浪費掉了。
所以你看,內疚感並不會如我們想像的那樣,讓人們“知恥而後勇”,
與日常生活中的壞習慣做鬥爭。
相反,沉溺於內疚還會給生活造成更多的麻煩,還讓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想要改變壞習慣,我們需要的既不是內疚,也不是焦慮,
而是正視這些壞習慣,坦然地面對這些惡習給我們帶來的快感和危害,
才能在未來一步一步戰勝壞習慣,成為生活的主人。
本文源自:“壹心理”App(為什麼內疚會增加快感?);
國際在線(沉溺於內疚感的人,只是想逃脫責任)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內疚(負罪感)有四個壞處。
(1)刺激情感:使人更感情用事,激情、激動
(2)放縱:產生「管他的」效應,反正無法挽回,便放縱
(3)逆反心理:越禁止什麼,越想要什麼
(4)逃脫責任:我都已經道歉了,還要怎樣
建議「使用正面詞彙」,例如將導正惡習換成養成健康好習慣。
其次,不要太苛刻,偶爾的放縱,能保持更大目標的意志力。
咱們生活中有不少人特別愛下決心,逢年過節總想下個決心改掉壞習慣。
什麼少喝酒啊、多吃水果啊、不再沉迷於遊戲啊,
但是到頭來總發現壞習慣還是根深蒂固,一年到頭什麼也沒有完成。
為什麼我們總是屢戰屢敗呢?最近,公眾號“壹心理”就刊登了一篇文章。
心理學家發現,
我們對飲食或生活方式的一些內疚感,並不能幫我們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
相反,這些想法反而會讓我們更沉迷於這些惡習。
你可能會說,這不可能吧?如果對壞習慣連內疚感都沒了,
那你不就沒羞沒躁地沉溺其中了嗎?別急,讓我們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解釋的。
首先,有一種觀點認為,惡習給我們帶來的快感在心理層面非常的根深蒂固,
以至於當我們懺悔時,內疚感反而激發了大腦的慾望。
(內疚時)當我們譴責惡習時,同時也提醒自己,
這些惡習給我們帶來的快感,就使得它們看起來更加誘人了。
心理學家讓志願者們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讓
一部份志願者先解讀一些含有諸如“內疚”或者“懊悔”這些詞語的句子,
而另一部分志願者只解讀一些中性的句子;
做完實驗後,心理學家再讓這些志願者們組詞。
結果發現,解讀包含有內疚感句子的志願者,在進行組詞測試時,
更容易組出與慾望相關的詞,像“快樂”、“刺激”之類的;
而解讀中性詞語的志願者,
則較少組出與慾望有關的詞,而更多給出“快艇”或者“刺猬”這些中性詞語。
很明顯,解讀有關內疚感的句子,反而會讓他們聯想到更多關於慾望的東西。
心理學家們還發現,這些潛意識能夠轉化成真正的感官體驗,
比如有負罪感的人,更容易在辦公室吃甜食,
而且越提醒吃甜食的壞處從而激起他們的負罪感,反而越增加他們對甜食的享受。
其次,
負罪感除了激發人的慾望這樣一種彈簧效應,還會引發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效應。
簡而言之,就是當人們戒除壞習慣失敗時,很容易就自暴自棄,增加對壞習慣的沉溺。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節食愛好者一旦某天多吃了一個餡餅,
那麼就往往會繼續大吃大喝直到嚴重破戒。
他們心想,反正今天已經多吃了一塊了,那就乾脆把剩下的都吃了算了。
而相反,研究發現,那些能夠很自然地享受美食,
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的人,往往也更不容易發福。
這種效應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
比如有研究發現,“禁止吸煙”的標誌反而會增加人們的煙癮;
另外,美國人相比法國人更容易產生負罪感,而美國人的肥胖率也比法國人高很多。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希望人們養成好習慣,
那麼應該正面強調健康生活的好處,而不是過度地向公眾解讀惡習的危害。
第三,當想到惡習的長期影響時,
有負罪感的人往往會過分焦慮,而焦慮也是消耗心理能量的。
於是焦慮就會與意志力爭奪心理能量,越焦慮,意志力越差。
所以越是有負罪感的人,能消耗的意志力也越少。
而偶爾的放縱反而能保持更大目標的意志力,使我們在接下來的情境中抵制更多的誘惑。
最後,沉溺於內疚還會讓人們逃脫本應負的責任。(我都已經對不起來,不然你要怎樣)
內疚給人們提供了開脫的藉口,因為內疚本身會讓人們在心理上感覺受到了懲罰,
從而讓人們認為自己不需要再負更多的實際責任。
還有研究發現,內疚還會導致拖延,
當內疚感使人想起過去工作的不愉快感覺時,
人們就會變得猶豫不決,害怕繼續犯錯誤,
此時,內心會有一個放縱的小人出現,告訴你,那就乾脆別做了,不做就不會犯錯誤了。
於是在內疚感和放縱慾產生衝突時,大好的工作時間就這麼被浪費掉了。
所以你看,內疚感並不會如我們想像的那樣,讓人們“知恥而後勇”,
與日常生活中的壞習慣做鬥爭。
相反,沉溺於內疚還會給生活造成更多的麻煩,還讓壞習慣更加根深蒂固。
想要改變壞習慣,我們需要的既不是內疚,也不是焦慮,
而是正視這些壞習慣,坦然地面對這些惡習給我們帶來的快感和危害,
才能在未來一步一步戰勝壞習慣,成為生活的主人。
本文源自:“壹心理”App(為什麼內疚會增加快感?);
國際在線(沉溺於內疚感的人,只是想逃脫責任)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內疚(負罪感)有四個壞處。
(1)刺激情感:使人更感情用事,激情、激動
(2)放縱:產生「管他的」效應,反正無法挽回,便放縱
(3)逆反心理:越禁止什麼,越想要什麼
(4)逃脫責任:我都已經道歉了,還要怎樣
建議「使用正面詞彙」,例如將導正惡習換成養成健康好習慣。
其次,不要太苛刻,偶爾的放縱,能保持更大目標的意志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