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得到-哲思-讀文科到底圖什麼?(文理分科的由來)

文章出處:讀文科到底圖什麼?


還記得高中分文理班,大家都要糾結一把,到底是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呢?
選了文科吧,以後的工作不太好找啊,文科就業率低啊;選理科呢?
數理化成績又不好……可以說從古至今的歷史,
就是一部中國文科生地位漸漸被理科生碾壓和鄙視的血淚史……
由原先的高高在上,到後來被理科生碾壓、鄙視。
文理學科之間的恩恩怨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微信公眾號《瞭望周刊》發表了一篇文章,
向我們闡述了文科和理科是什麼時候分開的,
文科生為什麼受鄙視、讀文科到底有沒有意義,我們來聽聽看。


首先,文理分科起源於“科學家”這個說法的出現
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自然科學不斷發展。
1830年科學家這個詞被發明出來,和“藝術家”做區分
當時自我標榜是科學家的這幫人,
宣揚自己和你們這群藝術家、和你們這些文科生是不一樣的,
但是那個時候,主流社會還是搞人文、搞藝術​​的傢伙們佔據主流。

直到19世紀中期,歷史、文學、語言學和哲學在內的人文科學,都是佔上風的
而在牛津、劍橋這樣的高等學府裡,學科也主要集中在古典文學、神學和數學上。
直到1847年,美國的耶魯大學打破了傳統,
開創了專門的應用化學學院,叫謝菲爾德科學院。
這個學院的學生,有著科學家獨來獨往的氣息,
無論是學習和生活都和耶魯的其他學生分開。
就在這一時期,美國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被分割了,理科上升到和文科平起平坐的狀態

從這以後,關於自然科學專業的學生要不要學文科的問題,就一直處於爭論中。
很多人認為,你光學科學,不學道德、美學、政治,會給這個社會帶來不少麻煩。
但也有人覺得,我就學理科上的知識,依舊能夠改變世界啊。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逐漸陷入了老死不相往來、互相隔絕的狀態

比如說,20世紀下半葉物理學和哲學就斷絕了溝通。
此前像愛因斯坦、海森堡這些物理學家,做出的研究成果都涉及到了哲學層面。
但20世紀下半葉以後,物理學家只是在前人的知識上取得進步,不再涉及哲學那一套了

物理和哲學分道揚鑣之後,下一個從人文學科脫離出來的就是經濟學
有歷史學家認為,50年來經濟學的最大變革不只是變成了量化的科學,
還有經濟學本身也完全從人文學科中分割出來。
早前的那些經濟學家,像亞當斯密這些人,
都認為只有受過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創造財富
這與亞當斯密本身的經歷有關,他最早在大學裡教的是邏輯學和倫理學。 
20世紀的經濟學家和亞當斯密一樣,深受人文學科影響,
比如說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也是學習過古典文學和歷史的。
如今的經濟學教育,已經不像古典時期的經濟學家那樣,先要奉讀人文經典

文理科水火不相容這事,不僅僅在中國很突出,在西方國家也一樣。
理工科在科技大躍進的時代,掌握的力量越強,話語權也就越大,文科越會顯得弱勢。


那麼,在中國,文理分科又是啥樣的呢?
首先,文理分科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20世紀初,清政府派人出國考察,效仿法國、德國的教育模式,
實行了“文實分科”,這也就是最早的文理分科
當時的文科包括歷史、文學、外語、地理等等;
實科包括算學、物理、博學等等。
當然,當時的文科生也要學實科,實科生也要學文科。
當時清政府的文件裡說,想報國可以學實學,沒興趣的話,可以學文科。
在實際操作中,文實分科的爭議一直很大,尤其是在中學。
容易造成學生“選擇不慎誤終身”的局面。
教育學家蔡元培就曾經對文實分科提出過反對意見,
他不提倡中學分科,但對大學分科倒不反對。

在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民國政府在1912年取消了中學分科,實行通識教育
中學教育從過去的四年,變成了現在的六年。學生需要在中學讀書,再學點技術方便就業。
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經歷了幾次反覆,在1949年建國前,高中最終取消了文理分科。

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才缺乏成了一大問題,
於是高等教育引入了蘇聯的“專業化”模式。
回顧當時的時代背景,二戰之後,
美國從歐洲引入了大批科學家和工程師,蘇聯看了很眼紅,
就採取了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從中學開始,就把學生分科,方便培養教育。
這時候的中國,學著老大哥蘇聯,
在1950年大合併,把同類專業合成專業學院,設立一大批工科院校,
讓教育體制適應計劃經濟,為工業化培養人才。
不過當時的高中還沒有實行具體的文理分科,
大學的專業細化卻很嚴重,行業性非常強,結果讓理科生成了香餑餑

中學的文理分科是在文革結束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為培養不同類別的人才,
再次分文理考試,高中教育為了迎合高考,自然也分成了文理科。
後來因為國家要走向現代化道路,更加需要科技類的專門人才。
因此“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了一時的流行語,
也成了老一輩人在後輩選擇文理科時,常念叨的一句話。
新世紀以後,互聯網行業大爆發,程序員這類生物的出現與崛起,更是讓文科生黯然失色。


那麼問題就來了,
文科真的沒必要讀了麼?走向職場真的不值錢了麼?答案是否定的。

 2013年福布斯美國大學排行榜裡,位居第二的是一所叫波莫納學院的文理學院。
前十名裡有兩所文理學院;二十強裡,文理學院佔了七成。
而這個文理學院就是指那些不以專業技能為培養目標,
而是學習通識課程、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學校。
福布斯榜單最看重學生的投資回報率和畢業成就,
文理學院的畢業生起薪有的高達4萬多美元,甩出2012屆畢業生一條街呢。
數據統計下來,人文專業在經濟層面表現十分優異,
專業的投資回報率相當高,在300%到700%之間。

此外,學習人文知識,能提高一個人的交流協同能力。
人文學科當中的軟技能,在職場中能派上大用處。
科學中涉及的倫理道德問題,比如該不該封殺IS的社交網絡賬號、
谷歌該如何處理誹謗性文章,這些重要的事上都需要有人文學科的支持

所以,你要是文科生,就應該挺直腰桿,好好學習;
而你要是理科生,多去學點人文知識,陶冶情操,拓展視野,絕對不吃虧。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文科生越來越受鄙視,讀文科到底圖什麼?)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
主旨:
文科和理科是什麼時候分開的?文科生為什麼受鄙視、讀文科到底有沒有意義?
 
文理分科起源於“科學家”這個說法的出現。
1830年科學家這個詞被發明出來,和“藝術家”做區分。
當時自我標榜是科學家的這幫人,
宣揚自己和你們這群藝術家、和你們這些文科生是不一樣的,
但是那時,主流社會還是搞人文、搞藝術​​的傢伙們佔據主流。
直到19世紀中期,歷史、文學、語言學和哲學在內的人文科學,都是佔上風的。
而在牛津、劍橋這樣的高等學府裡,學科也主要集中在古典文學、神學和數學上。
直到1847年,美國的耶魯大學打破了傳統,
開創了專門的應用化學學院,叫謝菲爾德科學院。
這個學院的學生,有著科學家獨來獨往的氣息,
無論是學習和生活都和耶魯的其他學生分開。
就在這一時期,美國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被分割了,
理科上升到和文科平起平坐的狀態。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逐漸陷入了老死不相往來、互相隔絕的狀態。
比如說,20世紀下半葉物理學和哲學就斷絕了溝通。
此前像愛因斯坦、海森堡這些物理學家,做出的研究成果都涉及到了哲學層面。
但20世紀下半葉以後,物理學家只是在前人的知識上取得進步,不再涉及哲學那一套了。
物理和哲學分道揚鑣之後,下一個從人文學科脫離出來的就是經濟學。
早前的那些經濟學家,
像亞當斯密這些人,都認為只有受過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創造財富。
這與亞當斯密本身的經歷有關,他最早在大學裡教的是邏輯學和倫理學。
20世紀的經濟學家和亞當斯密一樣,深受人文學科影響,
比如說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也是學習過古典文學和歷史的。
如今的經濟學教育,已經不像古典時期的經濟學家那樣,先要奉讀人文經典。
  
20世紀初,清政府派人出國考察,效仿法國、德國的教育模式,
實行了“文實分科”,這也就是最早的文理分科。
在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民國政府在1912年取消了中學分科,實行通識教育。
二戰之後,美國從歐洲引入了大批科學家和工程師,
學習美國,又開始採取了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
結果大學的專業細化很嚴重,行業性非常強,讓理科生成了香餑餑。

文科真的沒必要讀了麼?走向職場真的不值錢了麼?
答案是否定的。
2013年福布斯美國大學排行榜裡,位居第二的是一所叫波莫納學院的文理學院。
前十名裡有兩所文理學院;二十強裡,文理學院佔了七成。
學習人文知識,能提高一個人的交流協同能力。
人文學科當中的軟技能,在職場中能派上大用處。
科學中涉及的倫理道德問題,
比如該不該封殺IS的社交網絡賬號、谷歌該如何處理誹謗性文章,
這些重要的事上都需要有人文學科的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