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得到-創新-周其仁:創新的條件

文章出處:周其仁:創新的條件


最近,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美國創新考察團”線下,
分享會的演講中,講到了他對科技創新的理解。

周教授說,這次去美國創新考察,有個概念給了他很強的衝擊,那就是“高濃度、高密度”。所謂“高濃度、高密度”,說白了就是“聚集”。而“聚集”,是人類歷史上屢屢發生的事。

比如說希臘文明,幾何學、邏輯學,都是希臘人的學問。最早是柏拉圖創辦的學院,
後來成了凝聚優秀學者、學生討論的地方,對整個後世影響都非常大。

再比如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個稷下學宮,150年裡上千人在裡面吵,
各家各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包括孟子、荀子都曾經在裡面講學。
別看是空間上不大的地方,有很多厲害的人湊在一起。

還有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像《神曲》的作者但丁這些人,都在不大的地方。
比如佛羅倫薩周圍的幾個村鎮,最早也就是幾條街,但卻有了文藝復興。

再往後就是科學革命。世界上的科學和思想都產生在不大的地方,人們高密度湊在一起。
這種現像一再出現,一群人在一起打磨,這是所有科學、思想產生的重要條件。
單個厲害的頭腦沒辦法實現,只有厲害的頭腦湊一起,一起吵,
你說東他說西,互相激發才有可能。


周教授說這次他去矽谷,
發現矽谷是由“公司、投資機構、中介組織、老師、同學、實驗室”這些東西,
密密麻麻堆在一起發展出來的,
矽谷本身以斯坦福大學為中心,斯坦福校友就是創新的源動力。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MIT,也就是麻省理工學院,
在那由校友創辦的公司就有兩萬多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換句話說,MIT才是波士頓走廊的核心力量。

再回過頭來看咱們的中關村,被稱作是“中國矽谷”,
但如果談到科技創新,中關村卻遠遠達不到矽谷和波士頓那種水平。

從常理上說,這是不應該的,因為中關村也是依托附近的大學發展起來的,
而且是中國最好的兩所學校,北大和清華。
如果說斯坦福和MIT聚集了美國的天才,那清華、北大也同樣聚集了中國的精英啊。
那為啥在科技創新上就拼不過人家呢?


周教授認為,這是
因為美國的大學形成了一個生態,咱們的大學在整個社會當中的連接方式,要重新反省。

比如說像美國加州大學,二十年裡產生了6000多項專利,MIT有3000多項,
清華、北大比它們可差遠了。這說明什麼呢?是我們的人才比不上美國嗎?

當然不是。周教授認為,這是因為美國的大學,治學環境很純粹,
科學家如果擅長科研,那就好好做實驗、做研究,
如果不擅長和官僚機構打交道、不擅長填各種表格,
就靠分工,讓喜歡填表的、專業的人來填。但咱們中國的大學還做不到這樣。
我們往人身上投的錢差得很遠,培養人的“厚度”遠遠不夠。


最後,周教授提到,要科技創新,就要有“高濃度、高密度”的場才行。
這個“場”的概念,相當於小區域的意思。

具體來說,第一步就是要問,知識產權保護怎麼樣?
誰投資、怎麼融資、怎麼出產品、怎麼讓產業成型?這些問題一個都不能缺;
科學家、教育家、發明家、工匠、企業家、投資家、商人,也一個不能少。

第二步最關鍵,就是不能指望科學創新遍布整個國家
所有這些元素只能集中在空間非常小的地方。
要形成一個場,不光每個元素很優秀,而且每個元素進入到這個場裡互相作用。

總結一下,
周教授對科技創新的理解是,
我們的政策、制度和大學要營造一個“高濃度、高密度”的“場”,
在空間非常小的地方,集中爆發。


本文源自:北大國發院“美國創新考察團”線下分享會演講
(周其仁:科技創新就要“高濃度、高密度”)
稿:桃子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