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得到-習俗-古人每天只吃兩頓飯?

文章出處:古人每天只吃兩頓飯?


現在的人養生,
經常會說這麼一句話,像皇帝一樣吃早餐,像大臣一樣吃午餐,像乞丐一樣吃晚餐。
咱們不評價這種吃法有沒有道理,說說另一個話題,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
書評人維舟最近在財新博客上發了篇文章,
說其實古時候的人,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每天準​​時準點吃三頓飯,
“一日三餐”其實是慢慢演變出來的,是一種文明馴化的過程。


比如,在最原始最古老的狩獵時代。
人們打獵、採果子,食物來源不穩定,有上頓沒下頓,
所以這時候的飲食肯定是沒有規律的,
有時候一天吃好幾頓,有時候可能一天連一頓飯都吃不上。
其實今天的嬰兒就重現了這個過程,餓了就哭著要吃的,吃完就睡,一天好幾餐,
等長大了之後,跟著大人一起吃,才慢慢培養了規律的飲食。

所以,維舟在文章裡說,有規律地進食,本身就是一個文明化規訓過程。
孔子在《論語》中就說過,“不時不食”,意思就是“不到適當的時間點就不能吃飯”。


最早中國人都是一日兩餐,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
商朝的甲骨文記載,當時的人上午吃一頓,大概在7點到9點,叫做“大食”;
然後下午3點到5點再吃一頓,叫做“小食”。

有一種說法認為,到了漢朝,就已經有一日三餐了,但不是很普及。
唐朝人也會在兩頓正餐之間吃一頓比較簡單的。
宋朝沿用了唐朝的習慣,今天我們說的“三餐”,
在當時的說法是“二膳”,膳就是“營養膳食”的“膳”。
也就是說,古時候一般都是吃兩頓,中間不夠再加一頓。


另外,吃幾頓其實和階層也有關係。
比如,古埃及的普通人,一般都是早晚各一頓,但有錢的古埃及人,就會在下午加一餐。
中國也是一樣,漢朝的時候,皇帝每天四頓飯,貴族三頓,到了平民就變成了兩頓。
這麼看來,三餐的演變和社會經濟發展也有關係。
所以,在食物供應還比較匱乏的時代,
能多吃一頓,就說明你經濟狀況好,或者社會地位高。


那一日三餐是怎麼普及的呢?作者說,
從社會層面來看,在兩餐之間加一頓飯,原因可能有這麼兩個,
一個是社會生產力提高了之後,食物來源更穩定
另一個是體力勞動需要補充能量,所以臨時加一頓,然後就慢慢固定下來,
變成了每日三頓飯。這些條件,差不多到近代才能實現。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是日本。日本傳統只吃兩頓飯,什麼樣的人吃三頓呢?
和別的國家一樣,有特權的階層;還有一種就是需要幹很重的體力活的人。
大概在17到18世紀,日本才慢慢普及三餐制。
當時的體力勞動者消耗太大,兩頓飯不夠,
所以就開始在早晚兩餐之間加一頓飯,慢慢就變成了午餐。

再比如英國,最早也沒有三餐的習慣。
英語裡午餐這個單詞,直到18世紀才有今天午餐的意思,
而且最開始,英國人也是在兩餐之間加餐,
由於加餐吃的比較簡單,到下午就會餓,社交活動又要到晚上8點才開始。
為了充飢,英國人會在下午4點左右喝茶吃點心,就成了後來的“下午茶”。

所以,一日三餐演變的歷史告訴我們,
即使是那些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
也是漫長歷史進程的產物,甚至慢到讓你誤以為一向如此。
現代社會標準的作息時間制度,也讓人們在差不多的時間點上有規律地吃飯。


最後,作者說,任何社會都有非正式的加餐,
今天我們也有下午茶、宵夜,或許在將來的某個時候,
下午茶和宵夜也會演變成正餐,沒準未來就不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五餐”了。

本文源自:財新網(午餐的起源)
稿:寶利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