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為什麼你只重視“簡歷美德”
如果你能參加自己的葬禮,你覺得別人在葬禮上會怎麼談論你、評價你?
最近吳伯凡寫了一篇文章,說了一個很多人都沒想過的概念,叫做“葬禮美德”。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你的葬禮上,人們談論你的那些美德。
比如,在你的悼詞裡面可能有這樣的話,
說你是一個有公益心和慈善心的人,你影響和幫助過哪些人,等等。
和這個“葬禮美德”相對的一個概念,叫“簡歷美德”。什麼叫簡歷美德呢?
就是你在寫簡歷時,要向別人強調的一些品格和能力,突顯這些東西,
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讓未來的老闆賞識你。
也就是說,
簡歷美德是用來掙錢吃飯的,這些美德更多和你的利益有關係。
葬禮美德正好相反,是和別人的利益有關係。
而平時大多數人突顯的都是自己的簡歷美德,很少有人會去思考葬禮美德這件事。
所以這兩個概念值得每個人好好琢磨一下。
吳伯凡介紹的這兩個概念,來自比爾-蓋茨推薦的一本書,叫《品格之路》。
比爾-蓋茨推薦這本書是有原因的。
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資本主義是有弊端的,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的需求問題。
資本家去投資那些社會需要的產品,是因為能賺錢。
如果社會需要,但不能賺錢,就很少有人投資。
甚至反過來,一種東西能造福社會,但妨礙了賺錢,資本家甚至會想辦法去避免這件事情。
所以,比爾-蓋茨成立了一個基金會,
把他賺的錢用來專門解決傳統資本主義解決不了的問題。
他認為這是一種更具創造性的資本主義。
所謂創造性就是說,他真正能夠實現從零到一的,能夠觸及到商業不能觸及到的那些死角。
而這些死角,恰恰是人類亟待解決的那些問題。
包括扎克伯格,他也把自己的99%的錢捐出來,也去做同樣的事情。
吳伯凡說,在美國的商業史上,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概念,就是首富的能力和責任。
首富的第一步,肯定是找到這個時代真正的需求,
找到了需求,抓住了商業機會,你才有可能成為首富。
那首富的第二步是什麼呢?
就是你賺的錢不是給自己賺的,
這些錢匯聚到你身上的時候,你的下一個責任就是繼續尋找需求。
這個需求,可能不再是商業上的需求了,
你有了對巨大財富的支配權的時候,把它用在哪兒就很重要了。
你賺了這些錢,沒有用它去幹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是可恥的。
所以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這些人,
無一例外會把這筆錢拿出去,創造社會價值,滿足社會需求。
這些社會需求是商業投資者不感興趣的,但是社會上存在著巨大社會需求的一些事情。
文章裡還說了比爾-蓋茨做的另一件事。
有一年美國政府提了個法案,要減少美國的遺產稅,因為美國遺產稅很重。
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登了好幾天整版的廣告,反對這件事情。
說如果這個法案實施,會毀掉美國的未來。
為什麼呢?因為遺產稅減輕以後,那些富人的孩子,
很可能就會守著上一輩留下的財產無所作為了。
另一方面,也就剝奪了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的機會。長此以往,美國就會衰落。
他們認為這個法案將會毀掉美國的未來。
所以一定要收很重的遺產稅,讓富人的孩子們自食其力,給其他人更多的機會。
吳伯凡說,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之所以這麼做,可能和美國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成功觀念有關。
這個觀念叫重孫輩法則。成功不成功你說的不算,先要看你兒子認可不認可。
而且你兒子認可說服力不大,因為你給他留了一筆財富,
所以如果孫子能認可你,就更客觀一些。
因為遺產稅讓孫子得到的錢已經不多了,
他認可你,說明你除了錢之外,還留下了別的東西。
最客觀的是重孫,按照美國的遺產稅的徵收的辦法,
你的財富傳到重孫那裡已經接近於零了,他還能尊重你,一定是你在錢之外還幹了什麼。
最後吳伯凡總結說,對一個企業來說,
掙錢當然是硬道理,做一家不掙錢的企業,不僅商業法則不容你,你也沒辦法生存下去。
但我們需要比爾-蓋茨這樣的企業家,上半場追求“簡歷美德”,下半場追求“葬禮美德”。
這個道理,對普通人來說也一樣重要。
本文源自:公眾號“伯凡時間”(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企業家?)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什麼叫簡歷美德呢?
就是你在寫簡歷時,要向別人強調的一些品格和能力,突顯這些東西,
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讓未來的老闆賞識你。
葬禮美德正好相反,是和別人的利益有關係。
如果你能參加自己的葬禮,你覺得別人在葬禮上會怎麼談論你、評價你?
最近吳伯凡寫了一篇文章,說了一個很多人都沒想過的概念,叫做“葬禮美德”。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你的葬禮上,人們談論你的那些美德。
比如,在你的悼詞裡面可能有這樣的話,
說你是一個有公益心和慈善心的人,你影響和幫助過哪些人,等等。
和這個“葬禮美德”相對的一個概念,叫“簡歷美德”。什麼叫簡歷美德呢?
就是你在寫簡歷時,要向別人強調的一些品格和能力,突顯這些東西,
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讓未來的老闆賞識你。
也就是說,
簡歷美德是用來掙錢吃飯的,這些美德更多和你的利益有關係。
葬禮美德正好相反,是和別人的利益有關係。
而平時大多數人突顯的都是自己的簡歷美德,很少有人會去思考葬禮美德這件事。
所以這兩個概念值得每個人好好琢磨一下。
吳伯凡介紹的這兩個概念,來自比爾-蓋茨推薦的一本書,叫《品格之路》。
比爾-蓋茨推薦這本書是有原因的。
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資本主義是有弊端的,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的需求問題。
資本家去投資那些社會需要的產品,是因為能賺錢。
如果社會需要,但不能賺錢,就很少有人投資。
甚至反過來,一種東西能造福社會,但妨礙了賺錢,資本家甚至會想辦法去避免這件事情。
所以,比爾-蓋茨成立了一個基金會,
把他賺的錢用來專門解決傳統資本主義解決不了的問題。
他認為這是一種更具創造性的資本主義。
所謂創造性就是說,他真正能夠實現從零到一的,能夠觸及到商業不能觸及到的那些死角。
而這些死角,恰恰是人類亟待解決的那些問題。
包括扎克伯格,他也把自己的99%的錢捐出來,也去做同樣的事情。
吳伯凡說,在美國的商業史上,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概念,就是首富的能力和責任。
首富的第一步,肯定是找到這個時代真正的需求,
找到了需求,抓住了商業機會,你才有可能成為首富。
那首富的第二步是什麼呢?
就是你賺的錢不是給自己賺的,
這些錢匯聚到你身上的時候,你的下一個責任就是繼續尋找需求。
這個需求,可能不再是商業上的需求了,
你有了對巨大財富的支配權的時候,把它用在哪兒就很重要了。
你賺了這些錢,沒有用它去幹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是可恥的。
所以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這些人,
無一例外會把這筆錢拿出去,創造社會價值,滿足社會需求。
這些社會需求是商業投資者不感興趣的,但是社會上存在著巨大社會需求的一些事情。
文章裡還說了比爾-蓋茨做的另一件事。
有一年美國政府提了個法案,要減少美國的遺產稅,因為美國遺產稅很重。
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登了好幾天整版的廣告,反對這件事情。
說如果這個法案實施,會毀掉美國的未來。
為什麼呢?因為遺產稅減輕以後,那些富人的孩子,
很可能就會守著上一輩留下的財產無所作為了。
另一方面,也就剝奪了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的機會。長此以往,美國就會衰落。
他們認為這個法案將會毀掉美國的未來。
所以一定要收很重的遺產稅,讓富人的孩子們自食其力,給其他人更多的機會。
吳伯凡說,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之所以這麼做,可能和美國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成功觀念有關。
這個觀念叫重孫輩法則。成功不成功你說的不算,先要看你兒子認可不認可。
而且你兒子認可說服力不大,因為你給他留了一筆財富,
所以如果孫子能認可你,就更客觀一些。
因為遺產稅讓孫子得到的錢已經不多了,
他認可你,說明你除了錢之外,還留下了別的東西。
最客觀的是重孫,按照美國的遺產稅的徵收的辦法,
你的財富傳到重孫那裡已經接近於零了,他還能尊重你,一定是你在錢之外還幹了什麼。
最後吳伯凡總結說,對一個企業來說,
掙錢當然是硬道理,做一家不掙錢的企業,不僅商業法則不容你,你也沒辦法生存下去。
但我們需要比爾-蓋茨這樣的企業家,上半場追求“簡歷美德”,下半場追求“葬禮美德”。
這個道理,對普通人來說也一樣重要。
本文源自:公眾號“伯凡時間”(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企業家?)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什麼叫簡歷美德呢?
就是你在寫簡歷時,要向別人強調的一些品格和能力,突顯這些東西,
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讓未來的老闆賞識你。
葬禮美德正好相反,是和別人的利益有關係。
在美國的商業史上,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概念,就是首富的能力和責任。
首富的第一步,肯定是找到這個時代真正的需求,
找到了需求,抓住了商業機會,你才有可能成為首富。
首富的第二步是什麼呢?
就是你賺的錢不是給自己賺的,這些錢匯聚到你身上的時候,
你的下一個責任就是創造社會價值,滿足社會需求。
例如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就捐錢做公益。
首富的第一步,肯定是找到這個時代真正的需求,
找到了需求,抓住了商業機會,你才有可能成為首富。
首富的第二步是什麼呢?
就是你賺的錢不是給自己賺的,這些錢匯聚到你身上的時候,
你的下一個責任就是創造社會價值,滿足社會需求。
例如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就捐錢做公益。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可能和美國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成功觀念有關。
這個觀念叫重孫輩法則。
因為你的財富傳到重孫那裡已經接近於零了,
他還能尊重你,一定是你在錢之外還幹了什麼。
我們需要比爾-蓋茨這樣的企業家,
這個觀念叫重孫輩法則。
因為你的財富傳到重孫那裡已經接近於零了,
他還能尊重你,一定是你在錢之外還幹了什麼。
我們需要比爾-蓋茨這樣的企業家,
上半場追求“簡歷美德”,下半場追求“葬禮美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