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戰略轉型還能如何操作
說起戰略轉型,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高深,覺得那得是企業的核心高管,或者專門請經驗豐富的諮詢師,
先運用什麼高大上的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頓矩陣啊分析出來市場趨勢,
再根據結果來制定新的戰略計劃,特別複雜。
但是啊,其實很多特別棒的戰略並不是這麼制定出來的。怎麼來的呢?
有本書叫《管理的真相》,書裡介紹了幾個制定戰略的好方法,還有有趣的案例,
我來給大家說一下。
第一個方法,就是不做部署,讓一線自己去決定,有點像咱們最近常說的給基層賦能。
難道企業戰略這種事也可以讓基層去決定嗎?還真可以,而且戰略轉型還很成功。
我們來看看英特爾以前是怎麼做的。
最早,英特爾在轉型做微處理器之前,
是該轉型還是該繼續做存儲芯片,當時的CEO安迪格魯夫也拿不定主意。
員工、分析師、股東,很多人都來找格魯夫,
說咱們必須做決定了,請你下決心,咱們到底生產啥?那格魯夫咋說的呢?
“不知道,等等看“。
然後,他給下屬各家工廠的經理發了個公式,
裡面包括了生產率、利潤率等數據,讓他們自己決定生產什麼。
接著就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生產微處理器,到最後所有工廠都轉向生產微處理器了。
這時候,格魯夫宣布:我決定好了,咱們以後就做微處理器吧。
怎麼樣,你也覺得格魯夫是馬後砲吧,當時下面的人也是噓聲一片。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確實保證了轉型的成功。
還有個案例,是英國著名的Fremantle傳媒公司。
他們在很多國家都有分公司,開發的達人秀節目風靡全球。
那他們是怎麼判定已經成功的節目在另一個國家會不會成功呢?
方法就是不判定,把權力交給各國的分公司自己決定。
Fremantle每年都會在倫敦辦一個集市,
把各個國家分公司的高管都叫來,然後讓他們互相兜售自己的節目。
假如荷蘭的一家公司開發了一檔電視節目,英國的分公司覺得在英國會有市場,
願意播放,那荷蘭公司就能獲得一大筆佣金。節目如果成功了,英國也會有相應的收入。
這對各個分公司來說都是好事。
而直接把決定權交給離當地市場最近的人,也進一步保證了創新的成功。
第二個方法,抓住市場轉變的微妙節點,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了。
再舉個英特爾的例子。
轉型做微處理器的一開始,他們也不太清楚微處理器都能幹啥用,要賣給誰。
公司內部還列過一份清單,
上面是想到的所有微處理器的用途,包括計算器、路燈等等,但就是沒有後來的個人電腦。
但是後來,IBM公司好幾次找上門來,說你們這產品能不能給我們用。
這時候,英特爾公司意識到,這是個大需求,就抓住了機會。
這才有了後來管理教科書上的又一個經典案例。
你看,機會來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格魯夫後來把這種能力總結為“戰略識別能力”。
第三個方法,很有意思,那就是碰。
沒有方向的時候,試著做一些改變,做到極致,說不定就能碰出一個好戰略。
舉個例子,英國有家著名的車模公司叫霍恩比公司——
注意,它這個車模不是模特,是火車模型。
很多英國人都愛買它家的產品,作為懷舊的紀念。
不過,霍恩比公司最早可不是做收藏的火車模型的,而是給孩子做玩具的。
原來,霍恩比公司早年因為經營困難,為了降低成本,就把生產外包給了中國企業,
結果發現,成本降下來很大一塊,而且質量也還不錯,
那公司的高官們就琢磨著把省下來的錢,用在產品設計上,主要就是提高產品的細節設計,
比如在車頭上加上風擋雨刷啊,給餐車桌子上加上檯燈啊等等。
慢慢地,他們的產品就從火車玩具,變成了微縮模型。緊接著就發現,銷量持續增長。
他們到經銷商那裡一了解才明白,原來啊,過去家長主要是給孩子買;
現在呢,他們都買給自己當紀念品收藏了。
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霍恩比公司就抓緊調整了戰略,專注於車模愛好者市場,
結果幾年間,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漲了近十倍。
所以你看,戰略的制定並不像是教科書上說的那麼嚴苛死板,
市場趨勢也並不總是能清晰地擺在你面前,這時候咋辦呢?
隨機應變,拋棄條條框框,到市場裡去找答案,這才是真正的洞察力。
本文源自:《管理的真相》
稿:徐棄疾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做部署(先放任,後觀察)
讓一線自己去決定,有點像咱們最近常說的給基層賦能。
例如,最早,英特爾在轉型做微處理器之前,
是該轉型還是該繼續做存儲芯片,當時的CEO安迪格魯夫也拿不定主意。
員工、分析師、股東,很多人都來找格魯夫,
說咱們必須做決定了,請你下決心,咱們到底生產啥?那格魯夫咋說的呢?
“不知道,等等看“。
然後,他給下屬各家工廠的經理發了個公式,
裡面包括了生產率、利潤率等數據,讓他們自己決定生產什麼。
接著就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生產微處理器,
到最後所有工廠都轉向生產微處理器了。
這時候,格魯夫宣布:我決定好了,咱們以後就做微處理器吧。
怎麼樣,你也覺得格魯夫是馬後砲吧,當時下面的人也是噓聲一片。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確實保證了轉型的成功。
2. 抓住市場轉變的微妙節點(先行銷,後觀察)
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了。
再舉個英特爾的例子。
轉型做微處理器的一開始,他們也不太清楚微處理器都能幹啥用,要賣給誰。
公司內部還列過一份清單,
上面是想到的所有微處理器的用途,
包括計算器、路燈等等,但就是沒有後來的個人電腦。
但是後來,IBM公司好幾次找上門來,說你們這產品能不能給我們用。
這時候,英特爾公司意識到,這是個大需求,就抓住了機會。
這才有了後來管理教科書上的又一個經典案例。
你看,機會來的時候,一定要抓住。
格魯夫後來把這種能力總結為“戰略識別能力”。
3. 碰(先改變,後觀察)
沒有方向時,試著做一些改變,做到極致,說不定就能碰出一個好戰略。
原來,霍恩比公司早年因為經營困難,為了降低成本,就把生產外包給了中國企業,
結果發現,成本降下來很大一塊,而且質量也還不錯,
那公司的高官們就琢磨著把省下來的錢,
用在產品設計上,主要就是提高產品的細節設計,
比如在車頭上加上風擋雨刷啊,給餐車桌子上加上檯燈啊等等。
慢慢地,他們的產品就從火車玩具,變成了微縮模型。緊接著就發現,銷量持續增長。
他們到經銷商那裡一了解才明白,原來啊,過去家長主要是給孩子買;
現在呢,他們都買給自己當紀念品收藏了。
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霍恩比公司就抓緊調整了戰略,
專注於車模愛好者市場,結果幾年間,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漲了近十倍。
說起戰略轉型,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高深,覺得那得是企業的核心高管,或者專門請經驗豐富的諮詢師,
先運用什麼高大上的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頓矩陣啊分析出來市場趨勢,
再根據結果來制定新的戰略計劃,特別複雜。
但是啊,其實很多特別棒的戰略並不是這麼制定出來的。怎麼來的呢?
有本書叫《管理的真相》,書裡介紹了幾個制定戰略的好方法,還有有趣的案例,
我來給大家說一下。
第一個方法,就是不做部署,讓一線自己去決定,有點像咱們最近常說的給基層賦能。
難道企業戰略這種事也可以讓基層去決定嗎?還真可以,而且戰略轉型還很成功。
我們來看看英特爾以前是怎麼做的。
最早,英特爾在轉型做微處理器之前,
是該轉型還是該繼續做存儲芯片,當時的CEO安迪格魯夫也拿不定主意。
員工、分析師、股東,很多人都來找格魯夫,
說咱們必須做決定了,請你下決心,咱們到底生產啥?那格魯夫咋說的呢?
“不知道,等等看“。
然後,他給下屬各家工廠的經理發了個公式,
裡面包括了生產率、利潤率等數據,讓他們自己決定生產什麼。
接著就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生產微處理器,到最後所有工廠都轉向生產微處理器了。
這時候,格魯夫宣布:我決定好了,咱們以後就做微處理器吧。
怎麼樣,你也覺得格魯夫是馬後砲吧,當時下面的人也是噓聲一片。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確實保證了轉型的成功。
還有個案例,是英國著名的Fremantle傳媒公司。
他們在很多國家都有分公司,開發的達人秀節目風靡全球。
那他們是怎麼判定已經成功的節目在另一個國家會不會成功呢?
方法就是不判定,把權力交給各國的分公司自己決定。
Fremantle每年都會在倫敦辦一個集市,
把各個國家分公司的高管都叫來,然後讓他們互相兜售自己的節目。
假如荷蘭的一家公司開發了一檔電視節目,英國的分公司覺得在英國會有市場,
願意播放,那荷蘭公司就能獲得一大筆佣金。節目如果成功了,英國也會有相應的收入。
這對各個分公司來說都是好事。
而直接把決定權交給離當地市場最近的人,也進一步保證了創新的成功。
第二個方法,抓住市場轉變的微妙節點,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了。
再舉個英特爾的例子。
轉型做微處理器的一開始,他們也不太清楚微處理器都能幹啥用,要賣給誰。
公司內部還列過一份清單,
上面是想到的所有微處理器的用途,包括計算器、路燈等等,但就是沒有後來的個人電腦。
但是後來,IBM公司好幾次找上門來,說你們這產品能不能給我們用。
這時候,英特爾公司意識到,這是個大需求,就抓住了機會。
這才有了後來管理教科書上的又一個經典案例。
你看,機會來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格魯夫後來把這種能力總結為“戰略識別能力”。
第三個方法,很有意思,那就是碰。
沒有方向的時候,試著做一些改變,做到極致,說不定就能碰出一個好戰略。
舉個例子,英國有家著名的車模公司叫霍恩比公司——
注意,它這個車模不是模特,是火車模型。
很多英國人都愛買它家的產品,作為懷舊的紀念。
不過,霍恩比公司最早可不是做收藏的火車模型的,而是給孩子做玩具的。
原來,霍恩比公司早年因為經營困難,為了降低成本,就把生產外包給了中國企業,
結果發現,成本降下來很大一塊,而且質量也還不錯,
那公司的高官們就琢磨著把省下來的錢,用在產品設計上,主要就是提高產品的細節設計,
比如在車頭上加上風擋雨刷啊,給餐車桌子上加上檯燈啊等等。
慢慢地,他們的產品就從火車玩具,變成了微縮模型。緊接著就發現,銷量持續增長。
他們到經銷商那裡一了解才明白,原來啊,過去家長主要是給孩子買;
現在呢,他們都買給自己當紀念品收藏了。
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霍恩比公司就抓緊調整了戰略,專注於車模愛好者市場,
結果幾年間,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漲了近十倍。
所以你看,戰略的制定並不像是教科書上說的那麼嚴苛死板,
市場趨勢也並不總是能清晰地擺在你面前,這時候咋辦呢?
隨機應變,拋棄條條框框,到市場裡去找答案,這才是真正的洞察力。
本文源自:《管理的真相》
稿:徐棄疾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做部署(先放任,後觀察)
讓一線自己去決定,有點像咱們最近常說的給基層賦能。
例如,最早,英特爾在轉型做微處理器之前,
是該轉型還是該繼續做存儲芯片,當時的CEO安迪格魯夫也拿不定主意。
員工、分析師、股東,很多人都來找格魯夫,
說咱們必須做決定了,請你下決心,咱們到底生產啥?那格魯夫咋說的呢?
“不知道,等等看“。
然後,他給下屬各家工廠的經理發了個公式,
裡面包括了生產率、利潤率等數據,讓他們自己決定生產什麼。
接著就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生產微處理器,
到最後所有工廠都轉向生產微處理器了。
這時候,格魯夫宣布:我決定好了,咱們以後就做微處理器吧。
怎麼樣,你也覺得格魯夫是馬後砲吧,當時下面的人也是噓聲一片。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確實保證了轉型的成功。
2. 抓住市場轉變的微妙節點(先行銷,後觀察)
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了。
再舉個英特爾的例子。
轉型做微處理器的一開始,他們也不太清楚微處理器都能幹啥用,要賣給誰。
公司內部還列過一份清單,
上面是想到的所有微處理器的用途,
包括計算器、路燈等等,但就是沒有後來的個人電腦。
但是後來,IBM公司好幾次找上門來,說你們這產品能不能給我們用。
這時候,英特爾公司意識到,這是個大需求,就抓住了機會。
這才有了後來管理教科書上的又一個經典案例。
你看,機會來的時候,一定要抓住。
格魯夫後來把這種能力總結為“戰略識別能力”。
3. 碰(先改變,後觀察)
沒有方向時,試著做一些改變,做到極致,說不定就能碰出一個好戰略。
原來,霍恩比公司早年因為經營困難,為了降低成本,就把生產外包給了中國企業,
結果發現,成本降下來很大一塊,而且質量也還不錯,
那公司的高官們就琢磨著把省下來的錢,
用在產品設計上,主要就是提高產品的細節設計,
比如在車頭上加上風擋雨刷啊,給餐車桌子上加上檯燈啊等等。
慢慢地,他們的產品就從火車玩具,變成了微縮模型。緊接著就發現,銷量持續增長。
他們到經銷商那裡一了解才明白,原來啊,過去家長主要是給孩子買;
現在呢,他們都買給自己當紀念品收藏了。
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霍恩比公司就抓緊調整了戰略,
專注於車模愛好者市場,結果幾年間,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漲了近十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