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拒絕人難?也許從中獲得控制感
這條音頻給大家說說,為什麼“說不”很難。
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明明很不願意答應對方的請求,
也不好意思拒絕,結果搞得自己特別為難。
尤其咱們中國人,更是注重關係和交際,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精力和金錢去維護朋友,親人或伴侶之間的關係;
但仔細想想,一味地不拒絕,也不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喜歡。
那為什麼我們就是說不出那個“不”字呢?
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在他們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通過分析專家們的一系列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
為什麼拒絕別人很難我們來聽一聽。
從大的分類來看,不拒絕別人是出於兩個原因:
一個是壓根就不想拒絕;一個沒有辦法拒絕。
首先來說第一個:我們為什麼會從主觀上就不想拒絕別人呢?
文章給了我們這麼三種解釋。
第一:生活中,有些人會以犧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為代價為他人付出。
研究發現,這種不拒絕,為他人過度付出的行為,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救世主”情節。
他們認為,對別人的幫助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第二:有些人能從不拒絕的過程中感受到控制感。
不拒絕他人的請求,實際上是為了獲得對他人的控制。
當他人反复求助於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就成為對方不可或缺的依靠。
此時的不拒絕,源於個體內心對控制的渴望,這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主動。
第三:拒絕他人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你的需求我做不到”,
“我能力不行”這是他們非常不願意感到的心理暗示。
只有通過完成他人的一切請求,才顯得自己全能。
對於以上這些人而言,與其說是無法拒絕,不如說他們的內心其實並不想拒絕。
那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第二個大的原因: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心裡想拒絕,嘴上卻不說呢?文章也給了我們三個解釋。
第一:出於討好別人。討好他人的人,通常覺得自己只是盡力在做一個好人,
可實質上,他們不僅渴望他人的肯定,
也會恐懼對方會因為被拒絕而否定自己,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
他們認為,只有不斷滿足他人的需求,自己才會被喜歡,被接受;
拒絕他人則會讓自己顯得十分不合群,不善於團隊合作。
因而,他們常常感到“明明想要拒絕卻無法拒絕“,
其實這是因為內心在不自覺地,無意識地想要討好他人,來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
第二:出於同情別人。有些人會因為對他人的同情心而“不好意思”,“不忍心”拒絕他人。
過度的同情,指的是一些人對自己或他人正在遭受痛苦的高度敏感,
並且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他人的痛苦。
這些人總覺得,自己拒絕了別人,會在感情上傷害那個人。
因此,每當有人提出要求的時候,他們便會不忍心拒絕對方。
第三:出於一種自我保護。
有時候,人們不拒絕他人,順從他人的意願和要求,
只是為了避免當下的衝突,或者之後可能遭遇到的懲罰這個時候,
不拒絕就成了社交中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雙方權力地位不對等,
就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當然了,也有些時候,人們選擇不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只是純粹覺得拒絕比接受更麻煩。
當你拒絕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追問原因,或者可能三番五次地提出請求等等。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來源自:微信公眾號知道自己不好,也依然無法拒絕|研究:如何科學地說不?)
這條音頻給大家說說,為什麼“說不”很難。
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明明很不願意答應對方的請求,
也不好意思拒絕,結果搞得自己特別為難。
尤其咱們中國人,更是注重關係和交際,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精力和金錢去維護朋友,親人或伴侶之間的關係;
但仔細想想,一味地不拒絕,也不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喜歡。
那為什麼我們就是說不出那個“不”字呢?
最近,泛心理科普團隊“Knowyourself”的主創,在他們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通過分析專家們的一系列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
為什麼拒絕別人很難我們來聽一聽。
從大的分類來看,不拒絕別人是出於兩個原因:
一個是壓根就不想拒絕;一個沒有辦法拒絕。
首先來說第一個:我們為什麼會從主觀上就不想拒絕別人呢?
文章給了我們這麼三種解釋。
第一:生活中,有些人會以犧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為代價為他人付出。
研究發現,這種不拒絕,為他人過度付出的行為,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救世主”情節。
他們認為,對別人的幫助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第二:有些人能從不拒絕的過程中感受到控制感。
不拒絕他人的請求,實際上是為了獲得對他人的控制。
當他人反复求助於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就成為對方不可或缺的依靠。
此時的不拒絕,源於個體內心對控制的渴望,這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主動。
第三:拒絕他人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你的需求我做不到”,
“我能力不行”這是他們非常不願意感到的心理暗示。
只有通過完成他人的一切請求,才顯得自己全能。
對於以上這些人而言,與其說是無法拒絕,不如說他們的內心其實並不想拒絕。
那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第二個大的原因: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心裡想拒絕,嘴上卻不說呢?文章也給了我們三個解釋。
第一:出於討好別人。討好他人的人,通常覺得自己只是盡力在做一個好人,
可實質上,他們不僅渴望他人的肯定,
也會恐懼對方會因為被拒絕而否定自己,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
他們認為,只有不斷滿足他人的需求,自己才會被喜歡,被接受;
拒絕他人則會讓自己顯得十分不合群,不善於團隊合作。
因而,他們常常感到“明明想要拒絕卻無法拒絕“,
其實這是因為內心在不自覺地,無意識地想要討好他人,來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
第二:出於同情別人。有些人會因為對他人的同情心而“不好意思”,“不忍心”拒絕他人。
過度的同情,指的是一些人對自己或他人正在遭受痛苦的高度敏感,
並且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他人的痛苦。
這些人總覺得,自己拒絕了別人,會在感情上傷害那個人。
因此,每當有人提出要求的時候,他們便會不忍心拒絕對方。
第三:出於一種自我保護。
有時候,人們不拒絕他人,順從他人的意願和要求,
只是為了避免當下的衝突,或者之後可能遭遇到的懲罰這個時候,
不拒絕就成了社交中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雙方權力地位不對等,
就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當然了,也有些時候,人們選擇不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只是純粹覺得拒絕比接受更麻煩。
當你拒絕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追問原因,或者可能三番五次地提出請求等等。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來源自:微信公眾號知道自己不好,也依然無法拒絕|研究:如何科學地說不?)
音頻稿:藺小英
講述:傑克糖
----------------------
主旨:
為什麼會從主觀上就不想拒絕別人呢?
1. 生活中,有些人會以犧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為代價為他人付出。
研究發現,這種不拒絕,為他人過度付出的行為,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救世主”情節。
他們認為,對別人的幫助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2. 有些人能從不拒絕的過程中感受到控制感。
不拒絕他人的請求,實際上是為了獲得對他人的控制。
當他人反复求助於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就成為對方不可或缺的依靠。
此時的不拒絕,源於個體內心對控制的渴望,這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主動。
3. 拒絕他人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你的需求我做不到”,
“我能力不行”這是他們非常不願意感到的心理暗示。
只有通過完成他人的一切請求,才顯得自己全能。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心裡想拒絕,嘴上卻不說呢?
1. 出於討好別人。
討好他人的人,通常覺得自己只是盡力在做一個好人,
可實質上,他們不僅渴望他人的肯定,
也會恐懼對方會因為被拒絕而否定自己,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
他們認為,只有不斷滿足他人的需求,自己才會被喜歡,被接受;
拒絕他人則會讓自己顯得十分不合群,不善於團隊合作。
2. 出於同情別人。
有些人會因為對他人的同情心而“不好意思”,“不忍心”拒絕他人。
過度的同情,指的是一些人對自己或他人正在遭受痛苦的高度敏感,
並且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他人的痛苦。
3. 出於一種自我保護。
有時候,人們不拒絕他人,順從他人的意願和要求,
只是為了避免當下的衝突,或者之後可能遭遇到的懲罰這個時候,
不拒絕就成了社交中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雙方權力地位不對等,
就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當然了,也有些時候,人們選擇不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只是純粹覺得拒絕比接受更麻煩。
當你拒絕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追問原因,或者可能三番五次地提出請求等等。
----------------------
主旨:
為什麼會從主觀上就不想拒絕別人呢?
1. 生活中,有些人會以犧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為代價為他人付出。
研究發現,這種不拒絕,為他人過度付出的行為,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救世主”情節。
他們認為,對別人的幫助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2. 有些人能從不拒絕的過程中感受到控制感。
不拒絕他人的請求,實際上是為了獲得對他人的控制。
當他人反复求助於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就成為對方不可或缺的依靠。
此時的不拒絕,源於個體內心對控制的渴望,這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主動。
3. 拒絕他人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你的需求我做不到”,
“我能力不行”這是他們非常不願意感到的心理暗示。
只有通過完成他人的一切請求,才顯得自己全能。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心裡想拒絕,嘴上卻不說呢?
1. 出於討好別人。
討好他人的人,通常覺得自己只是盡力在做一個好人,
可實質上,他們不僅渴望他人的肯定,
也會恐懼對方會因為被拒絕而否定自己,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
他們認為,只有不斷滿足他人的需求,自己才會被喜歡,被接受;
拒絕他人則會讓自己顯得十分不合群,不善於團隊合作。
2. 出於同情別人。
有些人會因為對他人的同情心而“不好意思”,“不忍心”拒絕他人。
過度的同情,指的是一些人對自己或他人正在遭受痛苦的高度敏感,
並且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他人的痛苦。
3. 出於一種自我保護。
有時候,人們不拒絕他人,順從他人的意願和要求,
只是為了避免當下的衝突,或者之後可能遭遇到的懲罰這個時候,
不拒絕就成了社交中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雙方權力地位不對等,
就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當然了,也有些時候,人們選擇不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只是純粹覺得拒絕比接受更麻煩。
當你拒絕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追問原因,或者可能三番五次地提出請求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