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平均主義的邏輯應該終結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平均指標為什麼不靠譜。
2016年,美國出了一本書叫《平均的終結》,
作者是哈佛大學的教育學教授托德·羅斯,專注於研究人類的行為和個性。
“得到”的《每天聽本書》欄目和訂閱專欄《精英日課》都介紹了這本書。
書中認為,複雜的現代社會背後有個底層邏輯,那就是平均主義,
但從現代科學來看,人是太過複雜的東西,各種自由度實在太多,
根本沒法被平均,換句話說,很多平均值是沒有意義的。
下面就從人的生理、心理和能力三個角度給你說說,為什麼平均指標不靠譜。
先說從人的生理來看,根本不存在標準身材、標準長相、標準性格之類的概念,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我們想像中大得多,根本沒有人真的符合所謂的“標準”。
書中講了一個用平均值審美的故事。
用平均值審美,這個概念早在1945年美國人就玩過了。
書中說,曾經有一個知名婦科學家,用了15,000個美國青年女性的身體數據,
取平均值,算出一個“標準美國女青年”身材,並塑造了一個雕像。
這個雕像的身材很漂亮,被當作完美女孩,後來有機構還舉辦了一個選美比賽,
青年女性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數據寄給主辦方,看看誰的身材最像這個標準人,
就能拿一大筆錢。可結果是:跟雕像數據大致一樣的人,一個都沒有。
另一個例子來自美國空軍。就在同一時期,美國空軍認為飛機戰損率過高,
判斷是駕駛艙的設計有問題,飛行員身處其中感覺特別彆扭,操作不順手。
所以,空軍總共調查了四千多名飛行員,每人測量10個數據,再對這些數據取平均值,
算出了一個美軍“標準飛行員”的身材,
這次,他們還給每個數據都設定了一個比較寬鬆的誤差空間。
結果,在這四千多個飛行員中,全部十項指標都符合平均值的,也是一個都沒有。
也就是說,事實上沒有人是標準人。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算平均值是沒有意義的。
接下來看看人的心理。
一談到心理呢,我們一般都會先聊某個人是什麼性格,
這就是一種對心理的平均化說法,星座血型之類的分析就是這樣。
但書中說,性格也絕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最科學的方法是要注意到不同的情境,
用“如果……就……”的句式來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特徵。
舉個例子:一個人性格可能時而外向,時而內向,
那你可以說“如果這個人在陌生人面前,他就表現得內向;
如果這個人在熟人面前,他就表現得外向;如果這個人面對壓力,他會表現得有點內向;
如果這個人在辦公室裡,他會表現得特別外向”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問我這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我得先問你關心的是什麼情境。
心理學家還進一步認為,不但內向/外向是情境相關的,
就連誠實、忠誠、善良這些的品德,也是情境相關的。
一個人可以在某些情境下表現得非常善良,卻在另一種情境下很無情;
一個人可能在同事面前很友好,卻在家裡表現得冷酷;
一個人也許會在超市裡偷東西,但在考場上並不作弊;
一個小孩在家長面前非常溫順,但在學校裡卻有霸凌行為……
所以情境派認為,人其實沒有什麼“本性性格”。
最新的心理學觀點是反對性格類型劃分這種平均主義的東西。
最後從人的能力來看,過去篩选和管理優秀人才的方法,
都是在按某項能力的平均值評判,比如學習成績、畢業院校的水平等等。
但人的能力也是多維度的,拿一個平均指標評價人的能力也發現不了優秀人才。
企業招人時候考察人才的標準,同樣不能用平均主義。
比如書中說,谷歌公司做了一個內部研究,想找出招聘員工時到底哪些指標是真正有效的。
研究者考察了300項指標,結果其中沒有一個是特別好用的。
不過他們發現了這樣一些事實,對一般公司都有用:
一是一個人的高考成績和畢業院校跟他的工作能力並沒有關係;
二是是否曾經在編程比賽中獲獎,也和工作能力沒關係;
三是在大學的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有關係,但只在畢業三年內有效。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畢業超過三年,再看他在大學裡的學習成績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搞平均主義、標準人那一套了。
以上就是《平均的終結》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平均的終結》
音頻稿:王繼玲
講述:成亞
--------------------
主旨:
1. 人的生理
根本不存在標準身材、標準長相、標準性格之類的概念。
曾經有一個知名婦科學家,用了15,000個美國青年女性的身體數據,
取平均值,算出一個“標準美國女青年”身材,並塑造了一個雕像。
這個雕像的身材很漂亮,被當作完美女孩,後來有機構還舉辦了一個選美比賽,
青年女性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數據寄給主辦方,看看誰的身材最像這個標準人,
就能拿一大筆錢。可結果是:跟雕像數據大致一樣的人,一個都沒有。
2. 人的心理
我們一般都會先聊某個人是什麼性格,這就是一種對心理的平均化說法,
但性格也絕不能一概而論。其實,最科學的方法是要注意到不同的情境,
用“如果……就……”的句式來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特徵。
如果你要問我這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我得先問你關心的是什麼情境。
心理學家還進一步認為,不但內向/外向是情境相關的,
就連誠實、忠誠、善良這些的品德,也是情境相關的。
一個人可以在某些情境下表現得非常善良,卻在另一種情境下很無情;
一個人可能在同事面前很友好,卻在家裡表現得冷酷;
一個人也許會在超市裡偷東西,但在考場上並不作弊;
一個小孩在家長面前非常溫順,但在學校裡卻有霸凌行為……
3. 企業招人時候考察人才的標準,同樣不能用平均主義。
谷歌公司做了一個內部研究,想找出招聘員工時到底哪些指標是真正有效的。
研究者考察了300項指標,結果其中沒有一個是特別好用的。
不過他們發現了這樣一些事實,對一般公司都有用:
一是一個人的高考成績和畢業院校跟他的工作能力並沒有關係;
二是是否曾經在編程比賽中獲獎,也和工作能力沒關係;
三是在大學的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有關係,但只在畢業三年內有效。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畢業超過三年,再看他在大學裡的學習成績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搞平均主義、標準人那一套了。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平均指標為什麼不靠譜。
2016年,美國出了一本書叫《平均的終結》,
作者是哈佛大學的教育學教授托德·羅斯,專注於研究人類的行為和個性。
“得到”的《每天聽本書》欄目和訂閱專欄《精英日課》都介紹了這本書。
書中認為,複雜的現代社會背後有個底層邏輯,那就是平均主義,
但從現代科學來看,人是太過複雜的東西,各種自由度實在太多,
根本沒法被平均,換句話說,很多平均值是沒有意義的。
下面就從人的生理、心理和能力三個角度給你說說,為什麼平均指標不靠譜。
先說從人的生理來看,根本不存在標準身材、標準長相、標準性格之類的概念,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我們想像中大得多,根本沒有人真的符合所謂的“標準”。
書中講了一個用平均值審美的故事。
用平均值審美,這個概念早在1945年美國人就玩過了。
書中說,曾經有一個知名婦科學家,用了15,000個美國青年女性的身體數據,
取平均值,算出一個“標準美國女青年”身材,並塑造了一個雕像。
這個雕像的身材很漂亮,被當作完美女孩,後來有機構還舉辦了一個選美比賽,
青年女性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數據寄給主辦方,看看誰的身材最像這個標準人,
就能拿一大筆錢。可結果是:跟雕像數據大致一樣的人,一個都沒有。
另一個例子來自美國空軍。就在同一時期,美國空軍認為飛機戰損率過高,
判斷是駕駛艙的設計有問題,飛行員身處其中感覺特別彆扭,操作不順手。
所以,空軍總共調查了四千多名飛行員,每人測量10個數據,再對這些數據取平均值,
算出了一個美軍“標準飛行員”的身材,
這次,他們還給每個數據都設定了一個比較寬鬆的誤差空間。
結果,在這四千多個飛行員中,全部十項指標都符合平均值的,也是一個都沒有。
也就是說,事實上沒有人是標準人。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算平均值是沒有意義的。
接下來看看人的心理。
一談到心理呢,我們一般都會先聊某個人是什麼性格,
這就是一種對心理的平均化說法,星座血型之類的分析就是這樣。
但書中說,性格也絕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最科學的方法是要注意到不同的情境,
用“如果……就……”的句式來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特徵。
舉個例子:一個人性格可能時而外向,時而內向,
那你可以說“如果這個人在陌生人面前,他就表現得內向;
如果這個人在熟人面前,他就表現得外向;如果這個人面對壓力,他會表現得有點內向;
如果這個人在辦公室裡,他會表現得特別外向”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問我這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我得先問你關心的是什麼情境。
心理學家還進一步認為,不但內向/外向是情境相關的,
就連誠實、忠誠、善良這些的品德,也是情境相關的。
一個人可以在某些情境下表現得非常善良,卻在另一種情境下很無情;
一個人可能在同事面前很友好,卻在家裡表現得冷酷;
一個人也許會在超市裡偷東西,但在考場上並不作弊;
一個小孩在家長面前非常溫順,但在學校裡卻有霸凌行為……
所以情境派認為,人其實沒有什麼“本性性格”。
最新的心理學觀點是反對性格類型劃分這種平均主義的東西。
最後從人的能力來看,過去篩选和管理優秀人才的方法,
都是在按某項能力的平均值評判,比如學習成績、畢業院校的水平等等。
但人的能力也是多維度的,拿一個平均指標評價人的能力也發現不了優秀人才。
企業招人時候考察人才的標準,同樣不能用平均主義。
比如書中說,谷歌公司做了一個內部研究,想找出招聘員工時到底哪些指標是真正有效的。
研究者考察了300項指標,結果其中沒有一個是特別好用的。
不過他們發現了這樣一些事實,對一般公司都有用:
一是一個人的高考成績和畢業院校跟他的工作能力並沒有關係;
二是是否曾經在編程比賽中獲獎,也和工作能力沒關係;
三是在大學的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有關係,但只在畢業三年內有效。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畢業超過三年,再看他在大學裡的學習成績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搞平均主義、標準人那一套了。
以上就是《平均的終結》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平均的終結》
音頻稿:王繼玲
講述:成亞
--------------------
主旨:
1. 人的生理
根本不存在標準身材、標準長相、標準性格之類的概念。
曾經有一個知名婦科學家,用了15,000個美國青年女性的身體數據,
取平均值,算出一個“標準美國女青年”身材,並塑造了一個雕像。
這個雕像的身材很漂亮,被當作完美女孩,後來有機構還舉辦了一個選美比賽,
青年女性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數據寄給主辦方,看看誰的身材最像這個標準人,
就能拿一大筆錢。可結果是:跟雕像數據大致一樣的人,一個都沒有。
2. 人的心理
我們一般都會先聊某個人是什麼性格,這就是一種對心理的平均化說法,
但性格也絕不能一概而論。其實,最科學的方法是要注意到不同的情境,
用“如果……就……”的句式來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特徵。
如果你要問我這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我得先問你關心的是什麼情境。
心理學家還進一步認為,不但內向/外向是情境相關的,
就連誠實、忠誠、善良這些的品德,也是情境相關的。
一個人可以在某些情境下表現得非常善良,卻在另一種情境下很無情;
一個人可能在同事面前很友好,卻在家裡表現得冷酷;
一個人也許會在超市裡偷東西,但在考場上並不作弊;
一個小孩在家長面前非常溫順,但在學校裡卻有霸凌行為……
3. 企業招人時候考察人才的標準,同樣不能用平均主義。
谷歌公司做了一個內部研究,想找出招聘員工時到底哪些指標是真正有效的。
研究者考察了300項指標,結果其中沒有一個是特別好用的。
不過他們發現了這樣一些事實,對一般公司都有用:
一是一個人的高考成績和畢業院校跟他的工作能力並沒有關係;
二是是否曾經在編程比賽中獲獎,也和工作能力沒關係;
三是在大學的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有關係,但只在畢業三年內有效。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畢業超過三年,再看他在大學裡的學習成績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搞平均主義、標準人那一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