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得到-風俗-為什麼美國人對荒野情有獨鍾?

文章出處:為什麼美國人對荒野情有獨鍾?


如果你經常看美國電影或者電視劇,就不難發現有這麼一個現象,
那就是,美國人對荒野題材特別熱衷,比如電影《荒野獵人》,不僅票房大賣,
而且還讓“小李子”,也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萊昂納多拿到了奧斯卡獎杯。
再比如電影《荒野有情天》、《荒野生存》、《荒島餘生》,
還有電視節目《荒野求生》什麼的。那為什麼美國人對荒野題材這麼熱衷呢?
公眾號“壹讀”有一篇文章,作者彥也給我們分析了這事兒:

美國人偏愛“荒野”題材,首先是因為這與真實的美國歷史緊密相連。
當年獨立戰爭結束以後,有大批移民到美國西部去謀生。
雖然西部有特別豐富的自然資源,但那個時候,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呢。
這些移民,就開始了艱辛的“拓荒”。

為了在西部這片荒野上存活,
他們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開墾荒地,別看我們現在說起來好像挺容易的。
但實際上,當年一個拓荒家庭,一年也清理不出來多少地,拓荒者的物質生活極為貧乏。
有的時候只能吃野物,還得自己做衣服和被褥。他們常常只能穿粗糙的麻質衣服,
房屋也特別簡陋,住的都是茅草房或者小木屋,有些甚至連這個都住不上,
只能用硬紙板和油氈搭一搭,弄個棚屋湊活著。


雖然條件特別艱苦,但是呢,這群拓荒者始終沒放棄,一直堅持耕作。
皇天不負苦心人啊,在他們的努力下,大量荒地變成了商業化農場,
同時大規模穀物種植業和畜牧業也開始飛速發展起來,
後來又帶動了製造業、運輸業、食品加工業的崛起。
那一輩拓荒者們算是成功完成了征服荒野的雄心,
他們身上那種不畏困難、一心追求成功的精神,勇於嘗試和創新的品格,
後來也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象徵,一代又一代美國人都從中獲得了力量和鼓勵。


其次呢,
經過文人雅士的浪漫化、詩意化想像以後,
“荒野”已經成了美國人克服現代性焦慮的一個出口
什麼叫“現代性焦慮”呢?就是說隨著工業文明不斷發展,
自然環境被大肆破壞,人與自然已經徹底分離了,
人類呢就開始有精神困惑,很多文學家和藝術家,
就在他們的作品裡把荒野描述成“未受污染的、純樸的、美好的自然狀態”,
用來抨擊“邪惡的工業世界”。

比如說馬克-吐溫的作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傑克-倫敦的作品《荒野的呼喚》,福克納的作品《熊》,都盛讚過荒野。
他們都認為,荒野能幫助人類擺脫文明的虛偽,擺脫循規蹈矩的社會約束。

這些荒野題材給生活在現代城市裡的美國人帶來了特別的體驗,
這些都是他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很難找得到的,
就算不能親自去荒野,也能讓他們暫時逃離現實生活。
就像現在在咱們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嚮往自然、崇尚淳樸一樣,
只是美國人在這方面比我們走的更早也更遠一點。


荒野題材表現出的這種理想主義色彩,
成了追尋詩意生活、擺脫世俗束縛的象徵,
在現如今這個鋼筋水泥堆砌的現實生活裡,能有這麼一片讓人感到自由的空間,
人們偏愛荒野題材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本文源自:公眾號“壹讀”(為什麼美國人熱衷各種荒野? )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