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得到-心理-心理學告訴你如何擺脫拖延症

文章出處:心理學告訴你如何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應該是最流行的“時代病”了,如今,不拖延的人恐怕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年輕人。
心理學博士李松蔚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重新解讀了拖延症。我們聽聽李老師是怎麼說的。

首先,咱們看看拖延症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李松蔚說,拖延症這個詞是一個經濟學家提出的,
這個經濟學家在印度的時候,想把自己的一些衣服寄回美國,
結果一天就能搞定的事情,這哥們儿拖了八個月。
後來他覺得這個狀態挺有意思,就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一下,
給起了個名,意思是一種把事物推向明天的傾向。
後來人們覺得拖延是一種心理障礙,就翻譯成了拖延症。

但李松蔚說了一個很新的觀點,就是過去我們都覺得,拖延這種行為是病根,
你過得不好,是因為你拖著不做事造成的,所以大家就把拖延這個事情本身當成是有病。
李松蔚提出了另一種翻譯方法,不叫拖延症,而是翻譯成明日迷。
一層意思是對此刻的逃避,執迷於明天;
另一層就是對於明天的幻想,像一種沉迷。而不是拖著不做。


其次,李松蔚老師分析了明日迷的幾個特點。
一個是不斷自責,因為覺得現在過得不好,渴望未來能解脫。
比如他現在再苦再累,都是為了將來賺錢買房子,然後生活就好了。
但是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他不會把一天的時間經歷放在這種幻想上,
他對於未來抱有希望,但不會執迷於對未來的幻想。

另外,
明日迷很矛盾,他經常會說我沒時間,希望把時間都用來幹正事兒。
我怕無聊,所以走路也要聽個英語單詞,吃飯的時候也要刷兩條新聞。
然後他會一直覺得自己浪費時間,就有負罪感。
這種人時間表會排的很滿,每天幾點到幾點做什麼都寫的很清楚,但實際上總是完不成

所以,李松蔚說,無論拖延,還是明日迷,並不是說我們怎麼能不拖拉,
而是說​​我們如何能夠從對於明天的這種幻想當中,擺脫出來,回到現在。

最後,我們怎麼才能擺脫明日迷的這種狀態呢?
李松蔚說,有兩個層面,拖延是一個行為的層面,而接納現狀是一個想法的層面。
想法上,你從幻想中解脫出來,接受現狀,因為你想太多,就沒空做事了。
行為層面上,從拖延的行為,變成開始行動的行為


具體做法很簡單:
第一,你的行動一定要有充分的內在動機,就是你自己要願意做這個事情
而且你認為這個事情對你是有意義的。什麼是內在動機呢?
有幾個小朋友在操場踢球,旁邊住個老人,一直被打擾。
他和小朋友說,不要在這踢了,但小朋友踢得更歡了。
後來老頭想了個辦法,說很喜歡小朋友在這踢球,而且給他們每個人一塊錢。
到了第二天,老頭就說,我沒那麼多錢,能不能給五毛,小朋友踢的已經有點不高興了。
到了第三天,老人說,我沒錢了,你們就當做好事,
免費給我踢球,結果小朋友說你想得美,從此再也不在這踢球了。
所以,沒有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消失了,你自己就不一定願意做這件事情了。


第二,如果我們不提將來的好處,只看現在,你還願意幹這件事情嗎?
很多事情,我們在做的時候,收穫的其實是很多負面情緒,
比如工作,每天都不想做,好像我們當下只能收穫這樣一些感受,
其實不見得,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轉換。

李松蔚舉了個例子,曾經有個媒體,採訪了很多各國的長跑運動員,
問他們在跑步的時候,到了體能極限的時候,
會在腦子裡說什麼樣的話,來支撐自己渡過難關。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受難是可以選擇的。
一般咱們都覺得,疼痛就是受苦受難,
就好像那些負面情緒,是讓人無法忍受的一種體驗。
其實不是的,疼痛是一種感官的刺激,而受苦是我們對這個刺激的理解。
我們換個例子說,比如苦和難吃,很多人覺得苦的東西難吃,
但有人就喜歡吃苦的,就像苦瓜,很多人都喜歡吃。
跑步這句話也是一個意思,你在跑的時候,肯定會累,但你不見得非得把這個累當成受難。

所以,如果真想要回到現在,
開始行動,擺脫“明日迷”的狀態,你就要仔細想想,
就是哪怕我在做一件看上去很垃圾的事,但是這個事情裡有哪部分的品質是我真正關心的?
這個你是騙不了自己的,你是否真的關心你在做的這個事情,決定了你是否能夠開始行動。


-------------
活在對明天的幻想中,
縱然今天已經很努力了,還是認為自己有罪惡感,在拖延。

❤得到-企管-你的核心能力會害了你(特化)

文章出處:你的核心能力會害了你


企業想活下來,必須有核心能力,這誰都知道。
最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它說,對一個企業來講,核心能力是福音,但也是詛咒。

核心能力造福企業,這個很好理解,為什麼會是詛咒呢?
這就得說一下生物學裡“特化”的概念了。

什麼是特化?就是說,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一個器官的進化,
往往意味著其他器官的退化。物種產生特化,也是為了適應某些獨特的生活環境。


不好理解的話,咱舉個例子。
鼴鼠就是生物“特化”的代表,大家都知道,鼴鼠長期生活在洞穴裡,
以蚯蚓和地下的昆蟲為食,所以鼴鼠的器官經過進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在地下生活中視力是多餘的,
視力強的鼴鼠並不比視力弱的鼴鼠擁有更多的生存優勢,
所以鼴鼠的眼睛就發生了嚴重的退化,以至於它一看到強光就會不適應,
甚至在陽光下呆太久,鼴鼠會死掉。

眼睛退化的同時呢,鋒利的爪子成了鼴鼠在地下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爪子鋒利的鼴鼠能刨出更多的蚯蚓,所以他們的生存優勢非常明顯。
而且,經過不斷的優勝劣汰,
為了在地下這種特殊的環境中生存,鼴鼠的爪子進化得越來越鋒利。

為了適應地下的特殊生存環境,
鼴鼠的爪子和眼睛發生了相應的進化和退化,這就是生物的“特化”。
這事兒不僅在自然界存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樣遵循著特化法則。


舉個例子:電腦品牌戴爾,十幾年前在電腦行業裡如日中天,
它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在幾乎沒有任何併購的情況下快速地成長,
迅速地獲得了行業領先者的地位。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戴爾的鼎盛時期是電腦行業的第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電腦的主要購買者是企業而不是個人,企業一下子就會採購成百上千台電腦。
那企業買電腦,會在乎什麼呢?在乎的是電腦的功能跟它的主營業務是不是匹配。
戴爾這時候就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需求,把企業不需要的設備、功能統統去掉,
這樣大大地降低了價格,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企業當然願意買它的電腦

戴爾的另一個明顯的優勢是:用戶買戴爾電腦時必須要提前支付
這又和其他電腦廠商截然不同,
其他廠商是首先採購大量的電腦零部件,
然後經過倉儲、運輸、組裝等等漫長的流程才開始銷售。
有人計算過:從採購零部件到最終商品的銷售至少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但是由於電腦行業零部件貶值速度非常快,
所以在這漫長的一個半月裡,實際上這些零部件已經貶值了。

而戴爾是在交易完成之後再為用戶組裝發售電腦。
這種商業模式不佔用大量的資金,也不產生昂貴的倉儲成本和折損成本。
所以當戴爾在每一個環節都比其他電腦廠商強的時候,
其他廠商就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

但是在2005年以後,巨無霸的戴爾,業績卻一瀉千里,
很快就從行業領先者的位置上跌落下來,後來竟然退市了。
如今的戴爾在PC行業裡已經處於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是一家隨時都有可能消失的企業。
為什麼這麼快就衰落了呢?這和企業的“特化”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剛才提到了,戴爾有一系列很明顯的特長:
它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它的商業模式,
讓它可以輕鬆地生產出售價格便宜、利潤豐厚的產品。
但是,咱們前面說了,任何一種能力特化的同時,其他能力也在退化。
戴爾的優勢太明顯,其他企業望塵莫及,但也正因為這樣,它喪失了培育其他能力的動力。

於是,到了2005年,個人買的電腦數量超過了企業,這給戴爾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因為個人使用的電腦,和公司使​​用的電腦,要求完全不一樣,
個人會要求電腦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和偏好,
這時候,電腦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廉價的工具了,
而是一種和用戶身份地位匹配的、有內涵的產品。

這就是電腦行業的第二個階段。
這時候,像蘋果電腦這種注重設計和體驗的產品,吸引了個人用戶,然後迅速脫穎而出。
而靠先天優勢在第一回合賺到大錢的戴爾,
卻在產品設計和體驗上幾乎沒有任何的研發投入,
也正是這種不注重產品設計和體驗的行業偏見,
讓戴爾在電腦行業第二個回合的競爭中迅速敗下陣來。


那麼,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該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呢?
首先,可以給自己列一張清單,列出自己公司最獨特的能力是什麼,
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然後在紙的背面,針對每一個優勢,
列出擁有這種優勢的同時,產生了什麼劣勢,獲得收益的同時,產生了什麼損失

這樣一份背面的清單,會讓一個企業經營者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
提醒自己在高歌猛進、春風得意的時候,要悄悄地還企業的“欠債”,
別讓企業在某項能力上出現嚴重的退化和弱化,
這可以讓你更好地面對商業生態環境突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所以你看,企業的核心能力進化的同時,也會導致其他業務能力相應地退化,
所以說核心能力是福音,也是詛咒。
一個合格成熟的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一種帶領企業從已有的優勢上激流勇退的能力,
這種偏離核心的能力,也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源自:公眾號“伯凡非常道”(“特化”的詛咒)
稿:安迪
來源:得到



---------
主旨:以戴爾電腦為例,談特化現象。

❤得到-教育-西遊記教你怎麼教育孩子

文章出處:西遊記教你怎麼教育孩子


美國有個叫奈德•赫曼的作家,寫了一本風靡全球的書,叫《全腦優勢》,
他在這本書裡說,人的大腦,有不同的思維偏好,比如說,有的人擅長分析邏輯;
有的人就擅長紀律和執行;有的人強在感覺和表現;
有的人擅長想像創造。根據這種不同,他創立了思維偏好理論。

這個理論被中國少兒科普作家泡爸發揚光大了,
他用大家都熟悉的唐僧師徒四人,重新詮釋了思維偏好,還把它用在了親子教育上。


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新理論。泡爸說,唐僧師徒四人各有不同的思維偏好。
比如,
為什麼唐僧取經路上那麼堅定堅強?因為他是邏輯型思維。
這樣的人,有頭腦、學習能力強,有競爭心。牛頓、巴菲特都是邏輯型思維,
大多數科學家、理論工作者都是這個天性,
你身邊那個愛打牌、愛爭論、愛講大道理的傢伙就是唐僧型的人。

而沙僧呢,規矩聽話,他屬於紀律型。
這樣的人,嚴謹務實、重細節、執行力強。像孔子、周恩來都是這個類型。
這類人喜歡動手,愛玩攝影,做家務必須一口氣幹完。
那些看電視劇,不管好不好看,看了就得看完的人,大多都是沙僧型的人。

豬八戒屬於表現型,那些情感豐富、有點八卦的人,都是這一款,
大多數演員都是豬八戒型,他們討厭數學、討厭邏輯公式、不喜歡競爭,討厭打牌,
還有認親不認理,所以,他們也是最講義氣的朋友,遇到事情,可以無條件地挺你。
這一點,唐僧型的人可做不到,他們認理不認親,你跟唐僧、牛頓訴個苦,
他表面上同情你,心裡想的卻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孫悟空屬於創造型,馬雲、李白、喬布斯都是這一類,
你身邊那個喜歡胡思亂想、滿腦子新鮮主意,天馬行空的傢伙就是孫悟空型的。
沙僧型的人最恨這類人,因為他們常常挑戰沙僧的規矩、流程。
同時,沙僧型的人也最愛這類人,因為他們有沙僧型的人最缺的活力和創造力。


講到這裡,可能一部分人還是沒搞清自己屬於哪種類型,
泡爸說,這部分人基本上都是豬八戒型啦,因為很明顯,這說明邏輯分析他們不在行。
不過,也正因為對這種事情不在行,他們才具有一系列的優點,
比如溫暖、關愛、有同情心。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為什麼西遊記經久不衰?
因為它寫出了四種典型的天性,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團隊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馬雲也說過,最經典、最理想的團隊模版就是唐僧團隊。


對家長們來說,知道了唐僧團隊的這四種天性,
對教育孩子是很有用處的,不同類型的孩子,適合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教育方式。

比如說,孫悟空型的孩子,你必須寬鬆地對待他。
因為想像和創造需要不斷試錯,需要自由空間。
如果你不給她空間、不尊重他的興趣,
只是逼著他耐心守紀律、完成指定的任務,那他一定會變得更難管。

像豬八戒類型的孩子,你就必須對他寬容。
千萬不能生硬地逼他,因為他重感情,感覺不到愛,他會很受傷。
壓力太大的話,他扛不住,就會用謊言來解決。
如果你不欣賞他的綿軟體貼,也沒有讓他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而是只想讓他上進,讓他勇敢堅強、努力拼搏。
你會發現,他的熱情、動力、勇敢,
最後會全被你毀掉,他會變得越來越膽小、委屈、壓抑。

但是,像唐僧那樣的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他來說,有目標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成績,有成績才有快樂。
沒有成就的人生,他是接受不了的。
這樣的孩子如果你不給他壓力,不給他目標,不去激發他的上進心、競爭心,
而是寵著慣著,他就會變得專橫跋扈、蠻不講理,還總覺得自己受委屈。

最後一種,沙僧這樣的孩子呢,天生鍾情於紀律和規範。
這是他的樂趣,所以你必須給他信仰和信條,否則他反而無所適從。
榜樣和權威,是他最需要的,如果你不給他好的榜樣,不以身作則,
他會看不上你這個家長。如果你不給他明確的規矩規範,而是哄著誇著,寬鬆自由,
隨他發揮,他就會變得惶惶不安,搞不好還會走上歪路。


你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性,而不同的天性,適合不同的教育方式。
但是,不懂天性差異的家長,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大多是自己的喜好,這樣會適得其反。

比如:一個唐僧式的家長,攤上一個豬八戒式的孩子,
他會覺得這個孩子缺乏上進心、競爭心、懶惰、愛撒嬌、不夠勇敢。
一個豬八戒式的家長,有個唐僧式的孩子,他會覺得這孩子愛較勁、認死理、沒眼色。
大多數家長,這時候會想補短、糾偏,膽量不夠拔膽量,情商不夠補情商。

然而,泡爸認為,補短糾偏,其實是最差的教育。
因為,補短項,必然抑制長項。補短糾偏的教育,本質上是在製造平庸、打擊自信。
比方說:無論怎樣強調細節規範,孫悟空也不可能像沙僧一樣嚴謹;
豬八戒再怎麼努力,也做不到跟唐僧一樣堅定堅強。
但是,孫悟空有孫悟空的強項,豬八戒有豬八戒的優勢。
只要優勢和強項能夠得到發揮,他們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所以說,教育不是標準化作業,順應孩子的天性,
把孩子的優勢和強項發揮出來,才是教育的真諦。

本文源自:《你的蜜糖,他的毒藥》:(泡爸:西遊記啟發我如何教育孩子)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補短糾偏,其實是最差的教育。
補短項,必然抑制長項。
補短糾偏的教育,本質上是在製造平庸、打擊自信。
教育不是標準化作業,順應孩子的天性,
把孩子的優勢和強項發揮出來,才是教育的真諦。

❤得到-工業-中國發明火藥卻用來造鞭炮?

文章出處:中國發明火藥卻用來造鞭炮?


70多年前,魯迅先生髮過一句著名的感慨,
它說外國用火藥來製造子彈用來打仗,中國卻用它做成爆竹來敬神。
大部分人挺認可這句話:是啊,我們比歐洲發明火藥早了500年,
可我們卻走了歪門邪道,浪費了優勢,這有點像龜兔賽跑,
中國是兔子,跑得快,但太過託大,路上開小差,浪費了領先,輸掉了比賽,讓人痛心。
這個分析似乎沒錯,但問題是,魯迅這句話並不符合歷史真相。


首先,西方人使用火藥不比東方人晚,中國人可沒兔子那麼大的優勢
我們的歷史書上說,中國發明火藥比西方至少早500年,這其實站不大住腳
一般人都認為,火藥是隋末唐初發明的,但也有些人出​​於民族自豪感,
認為在更早的東晉,煉丹術士葛洪就發明了火藥。
可事實上呢,古代的發明其實很難確認具體的時間,
而且古書上記載的“火藥”,和後來打仗、開礦用的火藥也不是一回事

比如說,
東漢的時候,就出現過把硝、硫、碳混在一起煉丹的方子,但當時是用水煉而不是用火煉。
東晉的葛洪​​做了什麼?他在這個基礎上前進了半步,他煉丹的時候,
把什麼硝石、豬大腸、松脂和雄黃放到一起燒,
可這沒造成爆炸或者爆燃的效果,所以硬說葛洪發明了火藥,是很牽強的。

那隋末唐初中國人發明了火藥,是不是就一定靠譜呢?
也不一定。比如說,唐朝末年的時候,史料出現了用火藥打仗的記載。
可是那時候的火藥怎麼用呢?軍隊圍攻一座城市的時候,弓箭的箭頭上綁了火藥球,
這樣射出去的箭就把城門燒了。很明顯,這種“火藥”只能作為燃燒劑,不會產生爆炸效果,
這和現代槍砲中使用的能爆炸火藥完全不是一回兒事。

真正意義上的會爆炸的火藥,是南宋時候出現的,
當時南宋人和金國人打仗,金國人拿出了一種鐵製外殼的炸彈,叫“鐵火砲”,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火藥,它爆炸產生的巨大殺傷力,讓南宋人聞風喪膽。
南宋人學會做這種炸彈是幾十年後的事兒了。
那歐洲人使用火藥打仗是什麼時候呢?只比南宋人晚5年而已
也就是說,在使用火藥上,中國人基本是和西方人齊頭並進的,沒什麼優勢可言。

所以,在使用火藥這件事兒上,不存在中國人曾經領先很多,
但不珍惜、被人反超的情況,也就沒什麼可嘆息的。


其次,用火藥造鞭炮,是軍事帶動的結果,並不是中國人玩物喪志。
鞭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很多人說,唐朝就有詩人在詩裡提到“爆竹”,
所以那時候就放鞭炮了。其實呢,
唐朝和北宋詩詞裡說的爆竹,指的是竹子燃燒的聲響,和今天我們說的爆竹是兩回事兒。
真正的鞭炮是南宋時候發明的,當時的鞭炮是受軍火的啟發發明的,
所以連名字都仿著戰場上的大砲來,叫“紙炮”

這就是說,
中國人一開始使用火藥,就是用來打仗的,
而鞭炮這類娛樂功能,是之後才發明的,不存在中國人把鞭炮替代了正經用途的情況。
所以,說中國人拿火藥造了鞭炮,就耽誤了中國人用火藥打仗,

這肯定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那麼,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東西方在火藥上的差距呢?答案是東西方的軍事環境存在巨大差別。

先看中國,中國不存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人造堡壘,
中國古代的大多數城牆是夯土的,一直到明朝才砌上了磚。
所以呢,大家都不會感受到研發先進軍械、勇攀科技樹的必要性,
把太多資源投入到這個方面,反而是不太明智的行為,
所以東亞戰爭的參與人數雖然遠遠多於西方,但裝備卻落後甚遠,
只有御林軍級別的軍人才配有鎖子甲。

西方就不一樣了,西方有堅固的城堡,能擋住騎兵的衝擊。
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搬出了巨砲,轟開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
那時候的土耳其巨砲,發射過程很複雜,搬運起來又不方便,需要幾十匹馬加200多人,
但它的威力太大了,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防,遇到大砲卻很快就淪陷了。

冷兵器時代,久攻不下的城堡,用大砲輕易就拿下了,
這事兒刺激了西方人研究武器,也一舉扭轉了東西方軍火實力的對比。
到16世紀的時候,西方軍事科技突飛猛進,他們已經能鑄造一體成形的砲筒,
發射火砲因此更安全,射擊的威力也更大,
後來他們又開始出版了一些理論著作,
把槍砲從原來的巫術,拉到了計算與實驗的科學世界。

所以,是不同的軍事環境,讓東西方的火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其實,戰場和市場經濟是一樣的,只有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大家才有動力去搞發明創新。

-----------
主旨:
1. 火藥發明,中西同時
 西方人使用火藥不比東方人晚,中國人可沒兔子的優勢
2. 中國人製造火藥,是為了軍事,不是為了玩鞭炮
 用火藥造鞭炮,是軍事帶動的結果,並不是中國人玩物喪志
3.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東西方在火藥上的差距呢?
 答案是東西方的軍事環境存在巨大差別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得到-科技-霍金為什麼反對人工智能

文章出處:霍金為什麼反對人工智能


最近比較火的一個概念是“人工智能”,像谷歌啊、IBM啊、Facebook啊這些大公司,
都在這個領域早早佈局,搶占產業風口。
而且,它們開發的產品真的越來越智能,甚至人類幹不了的事兒,他們也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呢,你可別以為這就是個絕對的好事兒啊,好多人都擔心,這個機器人越來越智能了,
萬一不聽人類指揮了咋辦?而且,反對人工智能的還都是腦袋最好使的大佬級牛人,
比如霍金啊、比爾•蓋茨啊、埃隆•馬斯克這些人,
他們警告說,人類有一天可能會被人工智能給滅掉。真有這麼嚴重嗎?答案是,真的


首先,給你介紹一個概念,叫“加速回報定理”。什麼意思呢?
就是整個人類文明是加速前進的。比如說,如果我們把一個三百年前的清朝人拉到今天,
他看到汽車飛機,還有滿大街的手機,肯定嚇尿了。
那麼,如果這個清朝人也想嚇唬一下他的前人,他該回到多少年前呢?
三百年肯定是不夠的,清朝和明朝的差距跟本沒法把一個明朝人嚇尿。
他至少需要回到一萬年前,去找一個剛脫離原始社會的古代人,
讓這個古代人看到宏偉的宮殿,車水馬龍的集市,才有可能把他嚇尿。
同樣,如果這個古代人也想嚇唬一下他的前人,他就不能只回到一萬年以前,
而是要回到幾十萬年以前找一個原始人,
然後用火以及它們用語言交流的能力,把那個原始人嚇尿。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一個加速回報的過程。
第一台電腦誕生到現在才不過五十多年時間,你看它的運算能力都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人家還學會了對外界進行簡單的判斷,
比如篩選垃圾郵件啊,根據人的品味推薦軟件啊等等。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也像生物那樣,不斷朝高級階段演化。
但問題是,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幾乎是生物的幾千萬倍,
人類成千上萬年完成的進化,它們幾十年就完成了。
而且,根據加速回報定理,它們進化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昨天我們可能還覺得機器人像黑猩猩一樣呆萌,第二天它可能就推導出廣義相對論了。
所以用不了多久,聰明得沒法理解的人工智能就可能主宰整個人類的命運。

你可能會說,就算電腦再聰明,他們也不一定很壞啊?
問題就在這裡,對於人工智能而言,不存在好壞的概念,而只有道德與非道德的區別

打個比方,從基因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就很像機器人,
基因有一條核心代碼——要想辦法把它傳遞下去,反映到我們人類的行為上,
就是男性會通過送花這樣的形式來追求女性,
而女性也會精心打扮自己的髮型來努力吸引男性,一切就是那麼自然。
但你想過沒有,對於被摘掉的花和剪掉的頭髮而言,我們有考慮到對它們是否道德嗎?
沒有,我們純粹只是為了完成基因內在的目標而已。

同樣,人工智能可能為了實現它的核心目標,而需要傷害、利用甚至消滅人類
就跟我們摘花剪頭髮一樣,壓根沒有什麼道德可言,也不需要它們很邪惡。
拿一台會下棋的人工智能為例,它的核心代碼可能很簡單,就是不斷打敗對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它會學習棋藝,會連接互聯網讀取棋譜,
進一步它可能會觀察人類心理以壓迫對手,
然後它可能會意識到有的人想拔掉它的電源,斷它的網。
那為了避免斷網,它就可能會採取手段,來奴役甚至消滅那些潛在威脅的人。
原因也不是別的,就是因為它想下棋而已。


你可能會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嘛,
一開始設計它們的時候,別有Bug,這樣它不就按照咱們人類預想那樣進化了嗎?
很遺憾,根本就做不到。人類創造所有軟件的1.0版本幾乎都是有Bug的,
咱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最初以為完美無缺的代碼,後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比如,我們最初設定人工智能的唯一目標是要讓人類快樂,
但它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大腦植入電極來刺激快樂中樞,
結果就演變成了黑客帝國裡那樣,所有人類都被人工智能奴役到一個虛擬世界中去了。
而且,人工智能又跟過去的軟件不一樣,一旦他發展成了超級智能,
那我們人類也就拿它們沒辦法了,不可能再把它停下來打補丁修改代碼。
任何人工智能的1.0版本,都很有可能是終極版本。


所以,
霍金、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這些人,
不可能沒有意識到人工智能蘊藏的巨大商業價值,
但他們依然公開表示要謹慎,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
我們在享受技術進步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
也得對這些我們製造出來的智能玩意兒,保有一份警惕心。


本文源自:美國科普網站wait but why
稿:李程遠

-----------
主旨:
為什麼反對的原因有
1.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個加速回報的過程,人無法預估
 人類成千上萬年完成的進化,它們幾十年就完成了
2. 機器人不存在好壞的概念,只為了實現它的核心目標
 拿一台會下棋的人工智能為例,
 它的核心代碼可能很簡單,就是不斷打敗對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它會學習棋藝,會連接互聯網讀取棋譜,
 進一步它可能會觀察人類心理以壓迫對手,
 然後它可能會意識到有的人想拔掉它的電源,斷它的網。
 那為了避免斷網,
 它就可能會採取手段,來奴役甚至消滅那些潛在威脅的人。
 原因也不是別的,就是因為它想下棋而已。
3. 不能按照咱們人類預想那樣進化
 人工智能又跟過去的軟件不一樣,一旦他發展成了超級智能,
 那我們人類也就拿它們沒辦法了,
 不可能再把它停下來打補丁修改代碼。
 任何人工智能的1.0版本,都很有可能是終極版本

❤得到-企管-外賣小哥怎麼做到從不出錯?

文章出處:外賣小哥怎麼做到從不出錯?


經常點外賣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明明約好了幾點送到,
可是外賣小哥就是遲遲不來,等上兩三個小時那是家常便飯。
而且,就算是準時送到了,卻發現送錯了,送來的根本就不是你點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感慨:外賣真是不靠譜啊。

不過最近,微信公眾號“中歐商業評論”發了一篇文章,
說在印度孟買,有一群非常靠譜的外賣小哥,​​靠譜到什麼程度呢?
一個5000人左右的團隊,每天將近送出20萬份午餐,
沒有現代通訊手段,也沒有高級的交通工具,
但卻可以準確無誤地送達,錯誤率只有800萬分之一,很多現代的跨國速遞都自愧不如啊。

孟買人管這些專業送飯工叫達巴瓦拉
他們的職責就是專門給那些上班族送午飯,這項服務已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
孟買這個城市是狹長型的,北邊是居民生活區,南邊是辦公和商業區,
不少上班的白領和小職員都是白天在南部上班,晚上回北部居住。
而且,他們還保留著午餐要吃家裡飯菜的習俗,那總不能中午跑回家吃吧,
時間根本來不及。怎麼辦呢?就由家里人做好,然後讓達巴瓦拉給送過去。
孟買恰好有個城郊鐵路系統,達巴瓦拉就沿著這條鐵路,以各個火車站為餐盒集散地,
對送餐地區形成輻射,成本非常低廉。


那你可能要問了,他們是怎麼做到不出差錯的呢?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首先,達巴瓦拉有一個簡單、高效又實用的快遞流程,業務分工非常精細
午餐從客戶家送到辦公室,得經過5位快遞員之手,
有人從城​​郊的顧客家取飯盒,有人在城郊的火車站分揀,有人通過火車送貨,
有人在目的地站口分揀,最後還有一個人送貨上門。
等客戶吃完午飯,再把這個流程倒過來走一遍,把飯盒送回到客戶家中。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達巴瓦拉只參與其中一個環節,這樣既能保證效率,又不容易出錯。
另外,因為送餐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餐盒上沒有繁瑣的文字,
而是用了一套簡單的編碼機制來代替。
比如,紅色表示某個匯合的車站;M表示米塔爾大廈;16表示16樓等等。
看上去很簡單,但卻很實用,用這樣簡單、直觀的編碼來代替複雜的文字,
能讓達巴瓦拉快速找到客戶的位置。


第二,達巴瓦拉有著扁平、高效的組織結構
你別看達巴瓦拉人挺多,但人家實行扁平化管理,只有三個層級。
最高層是執行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處理緊急事務;
第二層是小組負責人,管理25到30個人,監管小組日常運作。
第三層就是具體負責送餐的達巴瓦拉了。
沒有過多層級的觀念,所以在送餐遇到問題的時候,每個小組就地解決,
也不需要向總部匯報。要是午餐給送丟了,委員會就會啟動調查。

要是屬實,那顧客就可以不給錢,要是顧客的投訴證據不足,那也沒關係,
也不會把他拉入黑名單什麼的,而是對顧客絕對地寬容,
下次換個達巴瓦拉給他送餐就是了。
不過,他們對達巴瓦拉成員卻管理得很嚴格,
如果有人工作時間不穿白色傳統服裝,二話不說,馬上罰款100盧比。


另外,達巴瓦拉每個小組都是財務獨立的
所有的送餐收入由小組成員平均分配。
即便是同一個小組成員,你服務30個顧客,我服務40個顧客,
最終我們拿到手的報酬依然是一樣的,小組內部從來不競爭,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

那你可能會問,這不是傻嗎,明明幹的活多,卻跟幹活少的人拿同樣的報酬,憑什麼呀?
這裡就得說說第三點了。你別看咱們前面說,達巴瓦拉的組織架構很精簡,
業務流程設計也很清晰,但最關鍵的,還是執行這套系統的人非常靠譜。
達巴瓦拉絕大部分成員都來自印度同一個部族,
這個部族天生就有樂觀的傳統和虔誠的信仰。
在他們眼裡,給人送餐可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他們也不是在給人打工,而是在做自己的生意。
所以,儘管這些達巴瓦拉累死累活每天工作12小時,
除去費用花銷,每個月純收入不超過600塊人民幣,但他們依然很高興,從不嫌掙得少。
說直白點,人家在職業操守方面有天然的優勢。

現在,達巴瓦拉已經成了印度的一張名片了,那可是遠近聞名。
一些品牌廠商看到它們的影響力,紛紛前來尋求合作。
比如,微軟就曾請達巴瓦拉來幫他們快遞軟件,印度電信公司也請他們快遞電信設備。
甚至,像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德•布蘭森這樣的大佬,還專門來孟買探望這些送餐小哥。


英國那個查爾斯王子訪問印度的時候,也點名要見見這些達巴瓦拉。
不過,這些達巴瓦拉不怎麼給面子,
也就是在一個送飯匯合的車站簡單地見了見王子,
因為這樣就不會影響他們每天的送餐流程。

你看,在互聯網和訂餐App這麼發達的今天,
達巴瓦拉就是靠著非常傳統的手段,做得比絕大多數快遞公司都要好,
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這真是一個傳統戰勝現代技術的經典案例啊。
所以,不管你是做快遞行業的,
還是從事管理或其他工作的,都能從達巴瓦拉的成功中收穫不少啟發吧。



----------------
主旨:
「達巴瓦拉」的經營模式,
1. 一個簡單、高效又實用的快遞流程,業務分工非常精細
2. 扁平、高效的組織結構
 每個小組都是財務獨立
3. 對工作有榮譽感
 這個部族天生就有樂觀的傳統和虔誠的信仰。
 在他們眼裡,給人送餐可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而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得到-職場-工作幹得好,邏輯很重要

文章出處:公眾號“LinkedIn中國”
(麥肯錫告訴你: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你的職場上限、麥肯錫告訴你:
 如何培養出高薪人士的思維能力)

工作的時候,你肯定想過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你的職場上限?
答案很簡單,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決定了你的工作​​幹得好不好。
下面,給你介紹四種提高職場邏輯思維的方法。


第一點,麥肯錫有一個重要原則,叫MECE,翻譯成中文就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意思是說,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先從高到低進行分解,
先找到你要解決的問題,然後拆成幾個子問題。
而且這幾個子問題不​​能重疊,也不能互相干擾,
同時要把你想到的所有子問題都列出來。

具體怎麼做呢?你只要不停地問自己兩個問題就行了。
首先,是不是把所有的可能因素都考慮到了,有沒有遺漏的?如果有,再去找。
比如,要是買房子,你會考慮什麼?是地段,
還是價格,或者是戶型,交通,升值空間,等等,一定要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全了。

其次,你要看看這些因素之間有沒有互相重疊的部分?如果有,進行去重。
還是拿房子舉例,比如,你為什麼不買房子?首付太高,工資太少,優惠不給力,
其實都可以歸到一個原因,那就是沒錢。


第二點,你要依靠歸納和演繹這兩條基本邏輯法則
歸納就是把屬性相同的事物都列出來,找共同點;
演繹就是把互相影響的因素,按照因果順序、時間順序、重要程度排列出來,再找突破口。

有些工作,也可以用歸納演繹的方法來解構,而且經常和MECE搭配使用。
比如,你的工作是助理,老闆讓你給他訂週日的機票飛北京,
可你發現週日的機票差不多都賣光了。
而且你手上還有三封郵件沒有發,下午還有個會議要參加。
用歸納演繹法,你就可以這麼做:

先看看核心問題是什麼?老闆週日去北京,可機票都差不多都賣光了。

這個問題的背景是什麼?
週日北京有個宣傳活動,老闆週日之前要趕到,老闆週五下午沒事了,
所以周五下午和周六老闆可以去機場。

和現在這個問題有關的人物和因素有哪些?
只有你一個人負責訂票。老闆要坐飛機,因此關鍵因素是周末還有哪些飛北京的航班。

導致這個問題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你知道這個事情的時間太晚了,所以錯過了最佳訂票時間。

哪些是次要原因?
最近是旅遊旺季,週末前往北京的人很多,導致航班緊張,但不能改期。

解決這個問題有哪些方法?
自己訂票;找朋友幫忙;準備備選方案,比如是否可以坐高鐵。

解決這個問題,你現在缺什麼資源?
缺時間。
錯過了最佳訂票時間,所以需要盡快在網上搜尋剩餘的航班座次信息你需要人幫忙。

如何去彌補這些條件上的欠缺?
叫同組的同事或者實習生一起幫忙。

最後你就可以規劃一下時間,看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找一個解決方案。


第三點,說話的時候,要先說結論,一開始就要把觀點亮出來
麥肯錫有個著名的電梯理論,在進電梯的30秒之內,把自己的方案賣給客戶。
時間這麼短,沒人想聽廢話,
所以第一句話你就要亮出核心觀點,你的方案是什麼,以及它為什麼是最佳的選擇。
就像上面那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告訴老闆,週六出差坐高鐵去比較好。
說完核心觀點之後,你再站在老闆的角度進行解釋,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做。
你可以說:“因為周六可能天氣不好,容易誤機;
而且現在是旅遊高峰期,只有早上和晚上的機票,會耽誤您休息。
”就像寫論文一樣,首先是核心論點,接下來是支持核心論點的分論點,
然後是二級分論點,依次向下排列。
先講結論,你一開始就能抓住別人的注意力,然後在一層一層論證,聽的人就會很清楚。


第四點,培養你的洞察力。洞察力就是追究事物的原因,你要學會看清本質
比如,當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在一個團隊裡,你就可以想想為什麼項目之間不一樣,
有什麼常規做法和特殊做法,為什麼這麼做,背後有什麼因素,等等。
當你開始當領導了,你可以思考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
怎麼管理人,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和什麼樣的人一起工作,
如何調動起手下人工作的積極性,等等。

你的崗位不同,需要洞察的事物就不同。
這時候就需要開腦洞了,別給自己限制,發散去想:事物的現狀是怎樣的?
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原因?哪些原因是客觀的,哪些是主觀的?
如果改變其中一個因素,事物會怎麼發展?如果改變兩個因素,又會怎麼發展?


你還可以建個“資料庫”,看到好的文章,好的圖片,好的視頻,甚至好的段子,
蒐集起來,保持大腦一直有新東西,當你尋找洞察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靈感。

------------
主旨:介紹麥肯錫五個工作邏輯
1. MECE:
 將要解決的問題,然後拆成幾個子問題。
 子問題不​​能重疊,也不能互相干擾,
 同時要把你想到的所有子問題都列出來。
2. 歸納和演繹這兩條基本邏輯法則
3. 電梯理論(30秒說話時間):
 說話的時候,要先說結論,一開始就要把觀點亮出來
4. 培養你的洞察力。
 洞察力就是追究事物的原因,你要學會看清本質
5. 建個“資料庫”
 看到好的文章,好的圖片,好的視頻,甚至好的段子,
 蒐集起來,保持大腦一直有新東西

❤得到-外史-意大利軍隊為什麼這麼弱

文章出處:大象公會:意大利軍隊為什麼弱


咱們都知道,二戰時有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德國和日本的戰鬥力非常強,而意大利呢?
那簡直不敢恭維,誰都打不過,後來早早就投降了。
比如,法國都已經被德國打敗了,這時候養精蓄銳的意大利才宣布對法國開戰,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它也始終沒能突破法軍的防線,這戰鬥力得弱到啥程度?
後來,它又入侵埃及,僅僅兩個月就被不到4萬英軍給擊潰了,超過13萬人投降。
意大利人還不死心,又從阿爾巴尼亞入侵希臘,
結果不到一個月,又被打回阿爾巴尼亞境內……
可以說,整個二戰,意大利軍隊就沒取得過什麼大的勝利,基本上就是一連串的失敗。
英國有個笑話,說意大利軍旗長啥樣?答:繡著白色十字架的白旗。


不光二戰,回顧整個意大利國家史,他們的軍事成就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
比如,19世紀60年代,跟奧地利開戰,結果敗得那是一塌糊塗。
好,跟強國打不過,只好拿弱國出氣了,19世紀末,它派遠征軍進攻埃塞俄比亞,
你猜怎麼著?不僅全軍覆沒,還給人家賠了一大筆錢,
這可是創下了歐洲國家對非洲國家停戰賠款的紀錄啊,把歐洲列強的臉都給丟盡了。
就連對付那麼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意大利軍隊也沒佔著什麼便宜,
本想強佔浙江三門灣,不料想也被打敗了。
清政府以前那是遇到一個列強就得給人家割地賠款,
沒想到還有一個這麼弱的,連他們自己都驚呆了。

20世紀初的時候,奧匈帝國跟俄國開戰,被打得落花流水,
這時候意大利落井下石,趁機對奧匈帝國宣戰,
沒想到卻被人家打得慘敗,最後還是靠著奧匈帝國的內部崩潰才勉強取勝。


那問題來了,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為什麼就這麼弱呢?這還得從歷史上說起。
首先,意大利一開始就不是現代民族國家,政治上的分裂拖累了軍事戰鬥力
羅馬帝國滅亡後,亞平寧半島一直分裂,各個城邦你顧你的,我顧我的。
但長期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
所以,有個叫撒丁王國的城邦,它就站出來,
說咱們得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不能再這麼割據下去了。
後來,他們就形成了個統一派的大本營,打了好幾年仗,
終於收服了各個城邦,建立了統一的意大利王國。

但這個王國問題可不少,它完全繼承了原來撒丁王國的舊制度,
包括憲法啊軍隊啊議會啊甚至國旗啊,都沒變,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嶄新的國家。
所以,被征服的城邦有很多人都不服氣。
更關鍵的是,
人家羅馬教皇的聲望比這個新王國大了去了,他煽動民眾拒絕參與新政府的任何投票
結果,這個新王國的議會和政府,
就被一小撮政治精英牢牢控制著,只代表原來撒丁王國中產階級的利益。

政治上有分歧,軍事上當然就被拖累了。
它們軍隊的製度跟文化,也是從原來撒丁軍隊那裡照搬來的,
高級將領都是保守無能的貴族子弟。後來安插進來的其他城邦的軍官,
也是各自為戰,不聽指揮,軍隊結構非常混亂,官兵間的隔閡也極深,
戰術能力更是不用提了,戰鬥力弱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這個意大利王國不是民族認同感不夠嗎,
那政府後來乾脆想了一個餿主意,說我可以“以戰促統”。什麼意思呢?
就是派軍隊挑起跟其他國家的戰爭,用這種方式來強化民眾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感。
軍隊戰鬥力原本就不強,指揮還很混亂,
這種情況下你還撩撥外國人去打仗,肯定贏不了啊。
咱們剛才在前面提到的,意大利跟奧地利的戰爭,
派遠征軍進攻埃塞俄比亞等等這些敗仗,都是這種“以戰促統”思潮下的產物。

其中,在跟奧地利打仗的時候,意大利國王親自率領的王家大軍,連吃好幾次敗仗。
原本,國王是最高軍事指揮者,但反過來說,你也要承擔作戰失利的全部責任。
那現在你國王跟外國打仗,每次都輸,這不有損國體嗎?你得承擔責任啊。

於是,這個國王就退居幕後,不再參與具體軍事決策。
這樣一來,意大利軍隊就更亂了,
就逐漸形成了文官主掌的內政外交,跟軍人主掌的軍事逐漸脫節的局面。
比如說,一戰爆發的時候,意大利內閣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就決定保持中立。
但陸軍參謀長卻跟國王商量要聯德抗法,還定好了作戰計劃,差一點就執行了。
這還不算,又過了一段時間,
這位參謀長忽然發現,外交部長已經背著他們跟英法達成協議了,
說要一起對奧匈帝國開戰,軍隊一點準備都沒有。
好,開戰就開戰吧,軍工生產你得跟上吧?
可是一直等到被打敗了,意大利的軍工生產才進入正軌,黃花菜都涼了。
像這種讓自家人比敵人還摸不著頭腦的政治配合,怎麼可能取得勝利呢?


第三,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上台後,讓意大利軍隊雪上加霜
原來的時候,意大利軍隊雖然說表現差點,但也說得過去,
畢竟人家軍費開支比英、法、德這些國家低多了,打敗仗情有可原。
但墨索里尼上台後,意大利的軍費一路高漲,跟一流強國基本差不多了,
但它的戰鬥力不僅沒變強,反而更弱了。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墨索里尼太腐敗了,他把軍費都用在收買軍人、培植親信上了。
這樣一來,意大利軍隊幾乎成了世界上最腐敗的軍事組織。
兵工廠偷工減料,用普通鋼板頂替巡洋艦的裝甲特種鋼,挑選砲彈應付軍方抽查,
陸軍的訓練科目僅僅是長途行軍,就連年度演習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一旦真正打起仗來,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打贏?

另外,意大利原來只有陸軍和海軍,空軍是一戰後才成立的
但很快就被法西斯給霸占了,而且它還強調獨立性,從來不跟陸軍和海軍配合

比如,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海軍一直計劃建造航空母艦,
但就是沒被批准,原因很簡單,建航空母艦你得需要飛機啊,但飛機都被空軍壟斷著呢。
空軍甚至拒絕跟海軍聯合建立魚雷機部隊,結果二戰的時候,被英國海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而且,墨索里尼這個人,能力不咋地,但野心不小,
陸海空三軍部長都是他一個人幹,所有的軍事決策也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就連成立個有實權的總參謀部,他都不同意,生怕有人的影響力能超過自己。

二戰的時候,海陸軍參謀部覺得準備不足,得等到1942年後才能參戰,
墨索里尼提前兩年突然宣戰,在軍隊準備不足的情況下,
冒然向法國、埃及、希臘四面出擊。更糟糕的是,沒有總參謀部,
意大利所有的作戰計劃都是分頭制定的,完全沒有系統
海軍只顧著跟法國艦隊決戰,根本不考慮給非洲的陸軍護航;
陸軍則在沒通知海軍的情況下,計劃襲擊蘇伊士運河……
結果可想而知,每次都大敗而歸,很快就被收拾得投降了。

所以,意大利軍隊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後天畸形,
每一步都走在錯誤的道路上,戰鬥力弱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
主旨:
這一百多年來。
第一個時期:
 停留在城邦概念,政治上的分裂拖累了軍事戰鬥力
第二個時期:
 以戰促統,發動對外戰爭(愛國心),來促成統一,
 但軍備跟不上
第三個時期:
 墨索里尼貪汙、用人唯親,再加上空軍與陸、海軍各自為政,
 而軍備依舊跟不上

❤得到-心理-你為什麼忘不掉初戀?

文章出處:你為什麼忘不掉初戀?


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初戀情結,總覺得失去的就是美好的。
白居易就說“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張愛玲也說,得了紅玫瑰就想白玫瑰,得了白玫瑰就念叨紅玫瑰。
其實啊,這還真的不是吃著碗裡的,惦記著鍋裡的。
《意志力》這本書解釋道,我們忘不了初戀是因為心理學上的“蔡氏效應”。

什麼是“蔡氏效應”呢?發明這個效應的人是德國的心理學家蔡戈尼克,
所以也叫“蔡戈尼克效應”。意思是說,相對於已經完成的事來說,
無論結局如何,人都會對未完成的事印象更深刻。這麼說有什麼依據嗎?

蔡戈尼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被試做22件特別簡單的工作,比如寫下一首你喜歡的詩啊,
從55倒數到17啊等等,需要花費的時間長度都差不多。
但是在這些工作裡,只允許他們完成一半,另一半會派人中途去打斷他們。
每個人的工作裡,哪些能做完,哪些不能做完都是隨機排列的。

實驗結束之後,在這些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再讓他們回想剛剛都做了什麼。
結果發現,在沒完成的工作裡,他們能想起來68%,而已完成的只能想起來43%。
也就是說,人的記憶天生就對未完成的事更敏感。
所以初戀也是一樣。第一次戀愛就能白頭偕老的機率太低了,
大多數人的初戀都是未完成的,不成功的,
所以才會深深地存在在我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其實不單是初戀,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也充滿了蔡式效應。
比如說,你聽歌的時候,中途被打斷了,腦海裡就會一直迴響這首歌的旋律,
或者別人唱了一首歌的上半句,你就希望他把下半句唱完,
不然旋律就會一直在你腦海裡揮之不去,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朵蟲”;
再有,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當中,如果你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還沒完成的任務清單,
你會發現,你很難專心做眼前的事,因為思維總是忍不住在沒完成的這些事中間跳來跳去。
大腦會不斷地提醒你,還有這件事、那件事和那件事還沒有做完。
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蔡氏效應。


那蔡氏效應有沒有破解方案呢?當然有。
方案就是不要只記下沒完成的事件,而是確定好下一步要做什麼,
只有下一步就夠了,截至日期和進度都不需要。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要寫封感謝信,那下一步動作就是找出紙和筆;
目標是要去拜訪一位客戶,下一個動作就是拿出電話預約時間。
這個原理就在於,人的大腦是分為有意腦和無意腦的,就是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意思。
你忘不了那件沒完成的事,
是因為你的無意腦一直在催你的有意腦制定一個解決方案,好去實施
那如果你有了具體計劃了,
無意腦就不會再來煩有意腦了,你也就不會控制不了地一直想這件事了。

所以說,忘了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完成它,或者至少明確你要怎麼去完成它。


---------------
主旨:
蔡戈尼克效應”:人都會對未完成的事印象更深刻。
那蔡氏效應有沒有破解方案?
有。不要只記下沒完成的事件,而是確定好下一步要做什麼,
只有下一步就夠了,截至日期和進度都不需要。

❤得到-科學-科學研究能當飯吃嗎?能

文章出處:科學研究能當飯吃嗎?能


我們都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但是啊,有些基礎科學看起來跟咱生活半點關係都沒有。
比如說那些搗鼓粒子物理的科學家,動不動就花幾十億美元,造超級長的加速器;
前陣子火得要命的引力波,你知道嗎,為了探測到它,美國可是沒少花錢;
另外,天文學家甚至已經開始造幾十米長的望遠鏡了,
這玩意兒燒錢得很,得好幾個國家一起投資才能建起來。

那麼,不少人就會對這些耗費人力財力的科學研究嗤之以鼻:切,有什麼了不起?
這玩意研究出來,能當飯吃嗎?對咱們生活有啥影響嗎?你還別說,影響大了去了。
回顧下歷史,你就會發現,科學研究的價值,往往超乎了人類的預期。
咱們這些小老百姓,
用日常生活的眼光來評價這些高大上的科研項目,實在是圖樣圖森破了。

首先咱們先看看歷史吧。
19世紀80年代,著名的物理學家赫茲,就通過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
當時他的學生問他,這玩意兒有什麼實用價值嗎?
赫茲的回​​答是,沒有什麼卵用……
不過你看現在,電磁波技術已經無處不在地影響了咱們的生活,
也包括您現在正在聽音頻使用的手機。
你看,就連赫茲這個大牛自己,都沒預料到發現電磁波的重要性,
他的學生和當時的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誰又能想到,這項發現將來會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還有啊,關於愛因斯坦有一部老電影,叫《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其中就回顧了愛因斯坦生平的一段故事。
當愛因斯坦在思考相對論中,關於時間啊空間啊這些亂七八糟東西的時候,
德國和英國正在打仗,德國科學院當時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把精力投入到戰爭中去了,
比如計算導彈軌道啊,研究毒氣啊等等。
愛因斯坦有個同事很看不起他,就問:
你這研究時空啊引力啊,能有啥用,可以用來打仗嗎?
結果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僅徹底在認知上改變了人類的世界觀,實用價值也遠遠超出了預期,
後來原子彈的發明更對第二次世界大仗的結束作出了重大貢獻。
想想看,那個說愛因斯坦研究對打仗沒用的科學家,估計臉都被打腫了吧。


你可能會說,赫茲和愛因斯坦多牛啊,還是說點實在的。
咱們現在整這些大機器大設備這麼燒錢,對日常生活到底有啥用呢?

當然有用。比如說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科學家花了好幾十億美元,
目的是為了尋找某種跟萬物起源相關的粒子,看起來跟生活沒啥關係吧?
但是你知道嗎?咱們現在上網要用的www萬維網,
最初就是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家為了傳輸數據發明的。
這個粒子加速器實在是太燒錢了,科學家經常因為經費不足而被迫關閉它,
當時就有人開玩笑說,早知道咱們能整出互聯網這麼牛的東西,
當時就應該申請專利,現在就不愁沒經費做實驗了。

再比如粒子加速器,這裡面用到的X光激發技術,
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治療癌症啊、預防恐怖襲擊啊,以及製造精密材料等各個領域了。
咱之前不是說科學研究這玩意兒不能當飯吃嗎?
現在就給你個反例。西方國家在復活節的時候都要吃火雞,
而火雞外面裹著的保鮮材料,就是利用粒子加速器的X光技術製成的。
你看,這項研究是不是也成為吃貨的福音了?

所以,你別看大型科學研究,表面上看跟咱們離得很遠,
但其實,它對生活的影響和改變,那可是無處不在。
無論哪個國家,只要在這方面下足夠多的血本,那就總會獲得不菲的回報。
有句諺語說得好,上帝總會獎賞那些追求純粹知識和理性的民族。

本文源自:泛科學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大型科學研究,表面上看跟咱們離得很遠,
但其實,它對生活的影響和改變,那可是無處不在。
時間可能是馬上,也可能在將來。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得到-統計-未來,統計學很有用

文章出處:未來,統計學很有用


統計學有什麼用?可能在大多數人看來,它就是個枯燥的跟數字打交道的學科而已。
會讀書寫字,會說英語,對生活還有點幫助,會統計學,有什麼用武之地呢?
但是你想過沒,倒退個幾十年,什麼開車,什麼電腦,也都沒有用。
所以,換個角度想,統計學,或許就是你進入下一個時代的入口。
那統計學到底有什麼用,怎麼用呢?
解讀版電子書《赤裸裸的統計學》的作者從書裡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

我們先來說說統計學有什麼用。

第一,它可以協助警察來管理治安。 
《紐約時報》曾經有過這樣一篇報導:美國有個小鎮叫聖克魯斯,當地的警察局發現,
大多數暴力犯罪都是團伙作案,而且作案手法和作案時間都很有規律。
於是,他們就請來了兩位數學家、一位人類學家和一位刑事學家,
讓他們一起設計一套電腦程序來預測下一次犯罪的時間和地點。
結果這些人還真做成了這個程序,把以往的案例都輸進去之後,
果真就預測出:鬧市區的某個停車場即將有案件發生。
警方按照程序計算的時間趕到了這個停車場,
果然當場逮捕了兩個正在偷瞄車窗的女人,阻止了一起汽車盜竊案的發生。
這兩個人裡,一個是警察局的常客,另一個身上還帶著毒品。


第二,它可以給你的生活提供一些小竅門。
比如說,幫你快速找到一個商場的入口啊,幫你快速判斷一個學校裡學生的成績啊等等。
統計學裡有個概念叫正態分佈,意思是說,
數據的分佈就像一個鐘罩的形狀,總是兩邊低,中間高,大部分數據都在平均數附近。
那商場附近停著的車的數量也是呈正態分佈,
也就是說,正對商城入口的地方車最多,越往兩側,車的數量就越來越少。
所以,當你來到一家陌生的商場的時候,找到入口最快的方法就是哪車多就去哪。
那既然數據是對稱地分佈在平均值附近的,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學校所有學生的平均成績,
只需要掌握正確的樣本抽樣方法,選對100個人,就能算出所有學生的平均成績了。


第三,它可以協助醫學找出病因
比如說自閉症。以往的各種調查研究都把自閉症的原因指向什麼超聲波、疫苗啊等等。
但是統計學發現,跟這些原因相比,自閉症跟大腦的腦容量關係更密切。
研究人員經過統計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腦容量幾乎​​要比一般兒童高出10%。
所以說,自閉症很可能就是腦容量的差異造成的。


但是,統計學也是把雙刃劍。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一個認知:精確的就是準確的。
統計學都是數字,數字那麼精確,那統計學就應該可信。
但事實是,如果你沒有抓對數據的要義,就很可能被它騙。
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以及統計學”。
下面就說說統計學是怎麼欺騙我們的。

先舉個例子。如果我跟你說,今年國家稅收裡,
用來支持肺結核養老院的金額比例上升了527%,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怎麼給這麼多錢!
我要抗議!但是我告訴你,實際增長的數額連一個三明治都買不來。
之所以會出現增長527%,是因為原來的基數實在是太小了。
再有,說美國2013年軍費開支增長了4%。 4%不多吧,
但是考慮到基數是7000億美元,4%就是280億美元,
這比NASA的全部預算還要多,相當於美國勞工部和財政部預算的總和。
所以說,如果你單看統計學的的某個數字,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有欺騙性的。
下次,如果你的老闆跟你說,“新一年每人將加薪10%”,
你心裡要明白,老闆增加的薪水很可能是你的20倍哦。

再舉個例子。一家酒吧里坐著10位顧客,他們的年收入都是3.5萬美元,平均下來還是3.5萬。
這個時候,比爾·蓋茨走了進來。
假設蓋茨當時的年收入是10億美元的話,
這個酒吧裡顧客的平均年收入就上升到了9100萬美元。
但是你會發現,這9100萬根本不能代表這些人的收入水平。
所以說,我們雖然最愛關注平均數,但是很多時候,平均數是有迷惑性的。
那平均數不靈的時候怎麼辦呢?可以看中位數,也就是這組數字裡佔中間位置的那個數。
在這個例子裡,這群顧客年收入的中位數就還是3.5萬美元,
顯然,這個數字更能代表他們的收入水平。

你看,統計學其實有點像經濟學,學了之後可能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它能給你提供一種看問題的思辨的視角,讓你離真實的世界更近一點。

本文源自:解讀版電子書《赤裸裸的統計學》
稿:羅雪
轉載:得到

得到-表達-怎麼讓你的文章篇篇10萬+

文章出處:怎麼讓你的文章篇篇10萬+


大家都說,互聯網時代,依然是內容為王,
好的內容是個天然的渠道入口,是低成本獲取用戶的最好辦法。所以你也看到了,
很多互聯網公司,不管是什么生意的,都有一個自己的公眾號,
希望藉著這種方式,組建社群,抓取用戶和流量。
但問題是,有些人做得挺成功,動不動就有10萬+的點擊量。
而大多數人做得卻並不好,點擊量也就幾十幾百,少得可憐。那這裡面有什麼訣竅嗎?
“開始眾籌”創始人徐建軍,就給大家分享了讓文章點擊量變高的幾點心得。

他把公眾號文章分為了幾個層級。

低級的是,純粹為了文章而文章,沒有任何的技巧和處理。
結果你發一篇文章,根本沒人閱讀。你還得到處求爺爺告奶奶,遊說朋友幫忙轉發。
可就算是朋友幫轉了,依然沒啥效果,傳播鏈條也就僅僅局限在你的朋友圈而已,
這能有幾個點擊量啊?這種就是不成功,微信裡面90%的文章都是這個級別的。


第二級是標籤類的文章。什麼是標籤類呢
簡單說就是站隊,把人群區分開,你是這類的,我是那類的。
這對轉發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手段,因為微信文章的一大特徵就是站隊。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還記得這麼個事,說有個原本很俊俏的歌星叫竇唯,
他有一天在地鐵上被別人拍了張照片,顯得很邋遢、很頹廢,人也胖了,肚子也大了,
大家就都對這個事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那關於這個事兒,就有一篇公眾號文章,有非常高的點擊量,
它的標題就是:《竇唯如果都不體面那誰還體面》,後台有十多萬的轉發數。
覺得竇唯體面的人,就會自動轉發,而覺得竇唯不體面的人就不會轉發。
你看,這就是標籤類的文章,大家很容易就會站隊,
跟文章有相同觀點的,基本上就會轉發你的文章。好,貼標籤,這是第二級的文章。

第三級的文章,傳播更廣,那就是生活化體驗加上價值觀的傳遞
為什麼這類傳播最廣呢?
因為價值觀就是你對社會啊對世界啊對人啊的理解和感受,
那文章要是跟你的理解和感受一致的話,你就會從心底裡認同,當然就會轉發了

還是舉個例子吧。有一篇公眾號文章,說紐約一名理髮師,
原本是給名流和社會上層理髮的,結果他卻給那些流浪漢理髮去了,講的就是這麼個故事。
這篇文章的閱讀量,最開始只有兩萬左右。
可是後來,另外一個賬號,把這個故事加工了下,加入了一個簡單的價值觀,那就是:
第一,每個人都是美麗的;
第二,高級的人做低級的事兒;
第三,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
結果,文章的閱讀量達到了400萬。
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這篇文章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價值觀嘛,
所以大家就想通過轉發文章來彰顯自己:看,我也是這麼看的。
這就是第三級,價值觀類的文章。

但這類文章也有天花板,它還不是最好的傳播方式。
那最好的是什麼呢?那就再上一個級別,第四級——情感驅動
咱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喜怒哀樂啊悲傷孤獨啊等等,
那你的文章要是能把人的底層情感調動出來的話,大家就會有極強的認同感。

比如,有篇文章,講一個設計師改造西湖邊一個房子。
那個房子很小,家裡又亂,所以他的兒子就離家出走了。
後來,有個電視欄目決定幫他們裝修,把房子改造得很漂亮,
兒子看到後又回家了,結果跟媽媽在電視裡痛哭。
那這個故事講完以後,這個公眾號就在文末又加了一句話:
“家不需要是一個很大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有人等你回來。”
結果,這篇文章瞬間就引爆了朋友圈,
因為後面這句話觸發了人類心底最本質、最樸素的情感。
所以你看,你的文章要想點擊率高,就得至少有三到五個情緒點,
讓大家看完以後,
要么很感慨,要嘛很認同,要嘛覺得孤獨,要嘛覺得傷感,要嘛覺得高興……
有了這些情緒的驅動,他們就會轉發了。


好,現在你知道怎樣才能讓你的文章點擊量更高了吧?
但對於很多互聯網公司來說,這才只是第一步,有了足夠多的閱讀量之後,
你就可以通過這個便捷的渠道,建立用戶群,並且進行幾輪篩選,把最核心的用戶篩出來,
跟他們建立起連接。比如興趣愛好啊、價值觀啊、生活方式啊這些東西,
只有讓你的產品在這些層面跟用戶對接好了,你才有可能成功嘛。

所以說,好的公眾號內容可不僅僅是個內容武器,
它還是個生意武器,是個顛覆性的生意武器,會讓你更快取得成功。

本文源自:公眾號“金錯刀”
(3個月百萬粉,6千萬認籌,4億傳播量,創始人揭秘:10萬+是個顛覆性武器)
稿:歸小無
轉載:得到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得到-飲食-德國啤酒被神話了?

文章出處:德國啤酒被神話了?


對很多啤酒愛好者來說,
喝一大口裝在木桶裡的德國純釀啤酒,應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享受了吧?
很多德國的啤酒廠商,也都宣稱自己品質如何如何好,歷史怎麼怎麼悠久,
說我們在500年前就對啤酒的品質進行管理了,還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條食品衛生法令。
他們說的這條法令,就是指《啤酒純釀法》,到現在已經整整500年啦。
這些啤酒廠商就說,《啤酒純釀法》中對德國啤酒的原料啊、選材啊、釀造工藝啊,
都有十分嚴格的規定,所以他們啤酒的品質和口感才是世界上最好的。
不過,其實啊,德國啤酒的品質跟這條被大吹特吹的法令沒有一毛錢關係
它也根本就沒大家想得那麼神。

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來回顧下德國啤酒的發展歷史就知道了。

啤酒最早誕生在兩河流域,大概在5000年前,
日耳曼和凱爾特部落把這種飲料帶到了歐洲,
並且在麥汁釀造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一些香料和花草。
這樣一來,啤酒的麻醉作用變得更強,口味也更豐富。
當時,恰好羅馬帝國北部的氣溫下降得很厲害,
葡萄產量下降,釀造葡萄酒很不容易,成本也高
所以啤酒這種用穀物釀造的神奇​​飲料,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像今天的荷蘭、比利時和德國南部都是當時帝國的勢力範圍,
痛痛快快地喝一大杯啤酒,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之後,基督教的興起,又幫助啤酒在大紅大紫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基督教規定,每年冬春之交的時候,
為了侍奉上帝,要舉行齋戒,僧侶們都不能吃固體食物。
可是,這個時期天氣特別冷,僧侶們又冷又餓的,肚子抗不了餓,該怎麼辦呢?
一些聰明的吃貨就發明了很多替代食物,其中就包括用小麥做原料的啤酒。
他們還給啤酒起了一個愛稱,叫“液體麵包”。
所以,在齋戒期間,每個修道院都在咕嚕咕嚕的餓肚皮聲中,專心研發屬於自己的啤酒。
所以,各種口味的啤酒就在僧侶們的大力研發下,在歐洲大地上遍地開花


可是,隨著啤酒變得越來越流行,釀造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新的問題就產生了。
首先,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啤酒廠很多,
大量收購釀酒的原材料,這造成啤酒原材料價格上升
而啤酒廠太多了,競爭激烈,
啤酒的價格卻不斷下降,釀啤酒不是很掙錢,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最簡單的經濟學道理。
同時,雖然啤酒作坊遍地開花,但是有的根本不加入酒業行會,
因為加入行業協會要交很貴的會費和賦稅。不加入行業協會,就沒人監督了,
所以很多酒廠使用劣質原料瘋狂生產,又便宜賤賣
完全是黑心小作坊,既不交稅又不管消費者權益,貴族領主很頭疼。

還有一點,那就是啤酒的瘋狂生產讓不少老百姓都餓了肚子。
因為在早期,啤酒釀造主要用的就是大麥、小麥、黑麥和玉米。
然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小麥特別金貴,黑麥又是老百姓日常食用麵包的原料,
你都用來釀啤酒了,那麵包不就不夠吃了嗎?
德國有一句諺語就說,烤麵包和釀酒難以兼得
啤酒釀造拉動了這些糧食價格的上漲,老百姓很容易就餓肚子,
飢腸轆轆的老百姓可是很容易鬧事的。


歐洲的貴族可是為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筋,最後怎麼辦呢?
關鍵時刻,一種非常重要的啤酒原料登上了歷史舞台,它就是啤酒花
我們在前面說過,早期的啤酒只是一種麥汁發酵的產物,
喝起來不僅酒香不濃,沒有酒臭就謝天謝地了。
後來,德國的修道士發現,把這種啤酒花放到煮沸的麥汁裡面,啤酒竟然變得香氣四溢。
而且呢,啤酒花是一種挺嬌貴的植物,不是在什麼地方都能野蠻生長的。
那跟現在很多地方先壟斷農產品的特殊產地,然後就坐地起價一樣,
貴族們很輕易就控制住了所有的啤酒花產地,
然後頒布法令,規定“釀造啤酒的原材料必須是大麥、啤酒花和水”,
這就是所謂《啤酒純釀法》
這樣,所有的啤酒釀造都必須使用啤酒花,就不用擔心小作坊逃稅了,
收稅員只用坐在啤酒花種植場的門口收稅就可以了。
而且呢,歐洲貴族也不用擔心老百姓沒有麵包吃了,因為釀啤酒可以不用小麥跟黑麥了。

所以你看,這條法令的誕生根本就不是為了提高啤酒品質,
而是領主們缺錢花了,同時為了安撫老百姓,怕他們鬧事
而且,這條法令除了粗略規定了啤酒的原料,根本就沒有涉及釀造工藝。
它被稱作“世界上第一條食品衛生法令”也有點誇大其詞。
所以,這條被大吹特吹的《啤酒純釀法》,
並不是廣告詞裡說的那樣神乎其神,甚至有點偷換概念的意思。


更關鍵的是,這條法令還把很多其他的釀酒工藝給滅絕了。
到19世紀的時候,頒布《啤酒純釀法》的巴伐利亞人,
竟然把它提交給了德意志聯邦會議廳,要求其他地方也按照這個規矩來釀酒。
更搞笑的是,這個決議竟然被通過了,
然後整個德意志聯邦都必須按照《啤酒純釀法》規定的方式來釀酒。
這樣的話,很多原生態的美味啤酒就瞬間消亡了。
比如,柏林地區原來就有一款非常著名的櫻桃啤酒,就是因為這個法案而失傳的。

所以,下次誇德國啤酒口感好的時候,千萬別拿《啤酒純釀法》來說事兒。
要不是因為這個法案,我們今天或許還能喝到更多品種的啤酒呢。


本文源自:公眾號“十五言”(德國啤酒的純釀神話,是時候被打破了?)
稿:管智爽
來源:得到

-----------
主旨:
德國啤酒史的由來及制定《啤酒純釀法》的原因。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得到-語言-學一門外語,換一種人格

文章出處:學一門外語,換一種人格


最近,果殼網發了篇文章說,我們說話的方式和思考方式是相互影響的,
你學習了一門外語,實際是轉換了一種人格。
如果沒有語言的話,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各種思維活動,就不可能存在。

其實,很多人早就發現過,說不同的語言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行為。
比如說,說英語的人在提到未來的事情時,會下意識地把身體前傾。
在希伯來語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比其他人更早出現性別意識。


你可能要問了,憑什麼認定,這些思考和行為方式的不同,一定是語言帶來的呢?
科學家做實驗證明了這點,他們找來很多可以流利地使用兩種語言的人,
結果發現,他們會根據自己正在使用的那種語言,轉換看待世界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死對頭。
科學家找了一批同時會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的人做實驗,
讓他們分別看一些猶太人或者阿拉伯人的名字。
結果呢,科學家就發現,
當這個人用阿拉伯語交流的時候,
他看到猶太人的名字,就會有偏見,看到阿拉伯名字反應就很正面。
當他改用希伯來語交流,
看到猶太人的名字,他就是很正面、很積極的反應,看到阿拉伯名字就歧視。
這個實驗,在別的語種上也成立。

你看,種族歧視這種心理,我們原本以為是和歷史傳統、民族文化什麼的有關係,
但是這個實驗卻證明,歧視和偏見其實就藏在語言裡,
你換一種語言偏見就沒有了,轉換語言就能轉換人格。

而且,語言不僅能帶來歧視,還能干擾思考。
比如,科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找來一群人,先給他們看一遍《新聞聯播》,
看完之後呢,在一塊大屏幕上畫了很多點,然後讓大家數數有多少個點。
但是在他們數之前,讓他們默默想一遍剛才的新聞聯播講了啥,然後才開始數點。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大家數數的速度大大降低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啊,數數也是有一個自然的語言過程的,
但這個語言過程被《新聞聯播》那種語言干擾了,佔據了大腦,然後你的思維就卡住了。

另外呢,特定語言中存在的詞彙,能參與到語言之外的其他思維活動裡。
這在區分顏色的時候也很明顯。
比如,如果你的語言裡有“綠”和“藍”兩個詞語,
這種詞彙上的範疇劃分,就能幫你區分出綠藍兩個顏色,
但是如果你看到綠藍兩個顏色的時候,大腦的語言區被其他語言任務佔用了,
那你就要花更多時間來區分綠藍。

所以說,語言不僅僅是個表達意思的工具,它還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學一門外語,就等於學到了另一種思考方式。


本文源自:學一門外語=開啟另一個人格?說誰的話,決定我們為誰說
稿:谷悅
轉載:得到

-------
看下例,便能明白:
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死對頭。
科學家找了一批同時會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的人做實驗,
讓他們分別看一些猶太人或者阿拉伯人的名字。
結果呢,科學家就發現,
當這個人用阿拉伯語交流的時候,
他看到猶太人的名字,就會有偏見,
看到阿拉伯名字反應就很正面。
 
當他改用希伯來語交流,看到猶太人的名字,
他就是很正面、很積極的反應,看到阿拉伯名字就歧視。
這個實驗,在別的語種上也成立。

❤得到-軍事-蒙古軍隊橫掃歐洲靠的是啥?

文章出處:蒙古軍隊橫掃歐洲靠的是啥?
類似文章:得到-軍事-蒙古軍隊戰鬥力為啥這麼強?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蒙古人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不僅打遍亞洲無敵手,
甚至差點把歐洲大陸也給統一了。那蒙古軍隊為什麼能這麼牛呢?
最近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發了一篇文章,
通過對比中西方軍隊,揭開了蒙古軍隊所向披靡的秘密。

首先我們來看看西方軍隊,西方人講邏輯,講理性,講分工,
所以軍隊佈置成嚴密的方陣,戰鬥力和防禦性都很強。
《羅輯思維》之前有一期節目就專門介紹過西方的方陣,
西方的戰爭就是在戰場上擺開陣勢,列成方陣,然後互砍,
根本不用什麼計謀,完全是正面肉搏。
比如馬拉松戰役,希臘人只有對方兵力的十分之一,
但希臘人居然選擇了馬拉鬆平原那一片開闊的地區,列方陣和對方死磕。
所以,列方陣對打,幾乎是西方人唯一的作戰方式。

而蒙古人擅長騎射,在沒有槍砲的年代,弓箭就是當時最牛的遠程武器,
據說蒙古人的弓箭可以射殺300米之內的敵人,力道也很強,最厚的盔甲都能射穿。
蒙古軍隊作戰時,不追求隊形嚴整,講究的是整個部隊的靈活性。
都是亞洲人嘛,肯定會受《孫子兵法》的影響,所以蒙古軍隊講究“兵不厭詐”,
而不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作戰。在這種戰術思想的影響下,
軍隊的單位攻擊力和防護力其實並不太強,
所以如果是對付西方軍隊密集的步兵方陣,採用正面作戰的方式根本是沒好果子吃的。


那既然蒙古軍隊的攻擊力和防禦性都不如西方軍隊,
為啥蒙古軍隊還能把歐洲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呢?
那是因為西方軍隊每個士兵都是穿著厚重的盔甲,防禦力高是高啊,
但是肯定就不靈活,甚至轉個頭都費勁得很。而蒙古軍隊呢?
好馬加勁弓,主要的優勢就是靈活。所以,蒙古軍隊根本不和西方軍隊正面作戰。


蒙古人的作戰方法,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
就是蒙古騎兵一邊逃,一邊向後面追的敵人射冷箭。
這種打法的好處有三點,
第一是能遠距離地打擊敵人;
第二是可以多次的打擊敵人;
第三是不給敵人任何還手的機會。
面對這樣的打擊,西方軍隊是毫無還手之力,配再厚的盔甲,再鋒利的長矛都不管用,
因為根本就碰不著蒙古軍隊,所以只能被當成活靶子射。
而且,蒙古騎兵不像西方軍隊那樣完全依賴強攻,
他們一般都是先用弓箭把敵人殺的差不多了,才和敵人近身肉搏。
比如說1241年,蒙古騎兵就是用這種戰術,在多瑙河畔大破十萬匈牙利大軍,
殺掉了七萬多的匈牙利人,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兵力。

蒙古人不僅在野戰中戰無不勝,除了騎兵之外,“回回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他們有一種專用的攻城利器,一種叫“回回炮”的投石機,
書記載,這種投石機投出的石頭能入地七尺,
再堅固的城牆在這種投石機面前都像紙糊的一樣。
1273年,蒙古人就是靠著這種投石機打下了襄陽城,
當時蒙古人的投石機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陽城單是護城河就就150米,根本打不到城裡。
所以蒙古人從波斯請來了幾個工匠,對投石機進行了改造,改進後的投石機能射200米左右,
蒙古軍隊靠著改進過的投石機一舉攻下了襄陽城。
當時,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
所以,蒙古人南征北討,幾乎百戰百勝。


本文源自:戰無不勝!蒙古橫掃歐洲的原因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追求隊形嚴整,講究的是整個部隊的靈活性(騎兵)
2. “安息人射箭法”,
 就是蒙古騎兵一邊逃,一邊向後面追的敵人射冷箭
3. “回回炮”
 這種投石機投出的石頭能入地七尺,
 再堅固的城牆在這種投石機面前都像紙糊的一樣

❤得到-科技-不要讓大數據主宰我們的生活

文章出處:不要讓大數據主宰我們的生活


前兩年,有本書叫《大數據時代》風靡世界,作者在書裡提出了大數據的三大思維,
一是要全集不要採樣,二是要混雜不要精確,三是要相關性不要因果性。
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
在混沌研習社進行了一次演講,對上面三大思維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以下三個觀點。


第一,不是說數據越多預測就越準確。
傳統採樣是這麼做的,一萬個樣本,我選一百個來處理,
這樣做,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變快了,但有些重要的數據可能我們採不到。
所以《大數據時代》這本書裡才說,要全集不要採樣。
但今天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數據,所以想要拿到所有的數據基本上很難。
另外,如果真的採集到了所有的數據,投入是非常高的,但是產出卻沒那麼大。
大數據就像一個貧礦,價值密度很低,如果沒把握,最好不要採集全部數據。

第二,吳甘沙說,如果數據沒有辨識度,就沒有意義
 《大數據時代》說,要混雜的數據,不要精確的數據,
因為現實中的數據都是混在一起的,所以沒辦法避免混雜。
確實,混雜性是客觀存在的,但不一定就是我們需要的。
因為數據的價值,就在於它的真實性、辨識度和準確性。
所以,數據的質量依然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辨識度,這個數據就沒有意義了。

舉個例子,我們上網的時候,瀏覽過什麼網頁,都會被記錄下來。
但過了兩個月,我的網頁改版了,這些信息就沒有用了,
這些缺乏辨識度的數據就應該扔掉了。

再舉個例子,谷歌曾經用搜索來預測流感,
因為谷歌發現,
如果一個地方很多人都在搜索“流感”這個詞的時候,這個地方很可能正在發生流感。
所以,根據流感的搜索次數,谷歌就能知道哪裡發生流感了。
但後​​來谷歌的很多預測都是不準確的,有些沒發生流感的地方,也被預測得了流感。
這是因為,那些搜索流感的人,不一定就得了流感。
就算是去醫院看流感的人,大部分也都沒得流感,谷歌的預測就不準了。
所以,谷歌這個預測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混雜性很高
因為有了“發燒、打噴嚏”這樣的數據,不代表一個人得了流感,這麼測就是不准的。


第三,《大數據時代》說,有了大數據思維,只需要相關性,就不需要因果性了。
吳甘沙認為,不能讓這種相關性主宰我們的生活。
今天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知道是什麼就行了,不用知道為什麼。
比如,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賣,賣得很好,但為什麼賣得好,
你用不著知道,直接放一起賣就行了。
還有人說,男人一看球,女人就網購,這也是一種相關性,
你也不用知道為什麼,營銷上直接利用這一點就是了。

其實,如果只是根據表面的相關性,得出一個結論,是有問題的。
舉個例子,美國印地安納州,是美國肺癌死亡率最高的州。
你馬上就會覺得,這個地方空氣肯定不好。
其實,這裡空氣特別好,就是因為空氣太好了,
所以很多肺癌病人都搬到那裡了,而且都死在那裡,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數據。
如果你不明就裡,拿著空氣淨化器跑來推銷,很明顯會失敗。
所以,你必須了解數據背後的因果性。

以上就是吳甘沙對大數據的三個反思。


本文源自:前Intel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不要讓大數據的相關性主宰我們的生活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不是說數據越多預測就越準確
 大數據就像一個貧礦,價值密度很低,如果沒把握,最好不要採集全部數據。
2. 數據的質量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辨識度,這個數據就沒有意義
3. 只需要相關性,就不需要因果性
 舉例說明(錯誤的因果關係):
 美國印地安納州,是美國肺癌死亡率最高的州。
 人馬上就會覺得,這個地方空氣肯定不好。
 其實,這裡空氣特別好,就是因為空氣太好了,所以很多肺癌病人都搬到那裡了,
 而且都死在那裡,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數據。
 如果不明就裡,拿著空氣淨化器跑來推銷,很明顯會失敗。
 所以,必須了解數據背後的因果性。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得到-行銷-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文章出處: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為什麼微軟要雇用重度上癮的遊戲玩家為他們設計新產品?
為什麼耐克的設計師要和大學生打成一片?
為什麼哈雷摩托要在企業內部打造摩托車文化?
因為靠譜的商業直覺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用戶那裡總結出來的。
體會到用戶的感受,才能生產出用戶需要的產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共情。
那怎麼才能實現共情呢?
最近樊登讀書會推薦了一本書叫《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


第一,嘗試去體驗完全不同的生活,就能提高你的共情能力。
我們經常說換位思考,就是說只有你處在對方的位置上,
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受,共情能力就是通過換位培養出來的。
舉個例子:有個人專門做廚俱生意,他自己也特別愛做飯。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得了關節炎,握不住廚具了,
他就想請個設計師,專門為關節炎患者和老年人設計一套廚具,讓他們也能方便地做飯。
可是什麼樣的廚具適合這類人用呢?這個設計師就大量地做調查,
觀察關節炎患者是怎麼掙扎著使用廚具的。
但是他覺得這還不夠,所以他又把自己扮成了一個老太太,戴上手套、綁住腕關節去做飯,
專門體驗那種手不聽使喚的感覺。
經過不斷的嘗試他發現,廚具上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其實是把手,
因為一般的把手都太細,關節不靈活的人是握不住的。
於是,他就把原來又細又滑的把手改成了橢圓形、粗大的橡膠把手,
這樣,不僅一隻手可以握住,鍋還不會轉動。
後來,這個生意人自己成立了公司,把這種把手應用到了15種不同的廚具上,
不僅在銷量上特別成功,還讓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找回了自尊。

作者自己也做過類似的試驗。他在斯坦福大學的課上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
讓學生花時間實實在在地去扮演一個跟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農夫、馴獸師,
甚至是異性都可以。他自己也參與。
作者扮演的是一個生活在輪椅上的殘疾人。在這段時間裡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
比如無數次被輪椅的剎車劃破手,手臟得像乞丐,嘴裡還叼著東西,
簡直就像只可憐兮兮的小狗。最讓他難過的其實是心理上的痛苦,參加不了朋友聚會,
不能跟別人平視,所有人的聲音都飄在他的頭頂等等。
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憂鬱和沮喪才讓他明白了,原來殘疾人是這樣生活的。


第二,想實現共情要先學會隨機應變。
共情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滿足對方的需求,讓對方感到舒適快樂,所以你要根據對方的需求隨機應變。
舉個例子:耐克鞋一度在校園里特別火爆,因為它定位很清晰,
就是專業運動嘛,學生運動就穿它。
但是上世紀末的時候,耐克在校園裡的銷售陷入了困境。
他們發現,大學生現在都喜歡穿很寬鬆的牛仔褲,配一雙馬丁鞋。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耐克的設計師找到了原因。運動鞋不管多專業,都會被褲子擋住,不容易被看到;
可馬汀鞋就不一樣了,它雖然笨重,但是配褲子很好看。
所以耐克就像了個辦法,要把運動鞋設計成特別花哨鮮豔、不容易被忽視的顏色。
可是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一款鞋子本來就要生產13個不同的尺碼,
如果款式再做成特別多的顏色,就會耗費很大的庫存空間。

面對這種情況,耐克隨機應變實現了突破。
他們採用了高彈性材料,腳小的人穿上會收縮,腳大的人穿上會擴張,
這樣只需要5個尺碼就搞定了原來的13個尺碼,
一款8種顏色的鞋,卻只佔原來3款鞋的庫存,經銷商當然非常歡迎。
結果就是,這款顏色又顯眼,又秉承了專業跑鞋理念的鞋,一經推出,就火爆全球,
也幫耐克重新佔領了校園市場。在對顧客、老闆、經銷商三類人群成功做到共情的基礎上,
耐克隨機應變,最終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第三,想實現共情,還得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理解。
不管你多理解對方,如果對方感受不到的話,也是徒勞
舉個例子:聖雄甘地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心目中的國父。可一開始,印度人並不推崇他。
甘地畢業於倫敦大學,那時候他就是一位西服革履的律師,和印度的百姓距離非常遠。
但是後來,在爭取獨立權的過程當中,甘地越接觸印度的上層人士就越發現,
這些人就是一群養尊處優的公子,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底層印度人的生活。

甘地就決定,從坐火車的三等車廂開始,去體會百姓的生活。
他發現,農民貧窮困苦、兒童流離失所、宗教陣營勾心鬥角,南北部不和,
這些問題原來一直都存在。從此以後,甘地就脫掉了西裝,穿上了印度腰布,
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那個甘地的形象,而自打他穿上了象徵印度窮苦人民的腰布之後,
他就一躍成為了印度人心目中的國父。
因為腰布讓印度人民感受到了,甘地確實是與我們同甘共苦的人。
所以選舉的時候,最終成功的人其實不一定是多能勝任這份工作的人,
而是能讓百姓感受到理解的人。

其實不僅在商業領域,在生活中、人際交往中,培養共情能力都非常重要。
有心的你不妨根據這幾個原則,多練習一下。

本文源自:《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稿:安迪
轉載:得到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得到-科學-你見的那些“鬼”到底是咋回事

文章出處:你見的那些“鬼”到底是咋回事


從小到大,咱們都聽說過各種各樣的靈異事件,很多人都驚呼自己見了鬼了。
最近,微信公眾號“大科技”就發了篇文章說,大家平時遇到的靈異事件,
也就是遇到的那些所謂的“鬼”,用自然原理就能解釋得通,而且特別簡單。
那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


首先,要明白這種超自然現象的機理,我們要知道兩個東西,
一個是次聲波,一個是磁場。其實,很多情況下,靈異事件的發生都是跟這兩個東西有關。

咱們先來說一說次聲波。人正常的聽力範圍是20到2萬赫茲,低於20赫茲的就叫次聲波。
別看次聲波頻率低,它可是威力極大而且穿透力超強。
次聲波一般都伴隨著風暴啊、海嘯啊、地震啊、極光啊等等自然現象,
比如,19世紀末,印尼一次火山爆發產生的次聲波,
就繞地球轉了三圈,持續了108小時,夠持久吧?


那次聲波和靈異事件有什麼關係呢?科學家研究發現,
當聲音頻率低於人類正常接受的20赫茲的範圍時,就很容易出現鬧鬼事件。
英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員,在醫療器械實驗室裡發現,
一個器材像中邪似的躺在地上發抖,當時也覺得非常恐怖,但仔細觀察以後發現,
其實原因很簡單,罪魁禍首竟然是附近樓道裡有一個換氣扇。
換氣扇工作的時候,在房間裡創造出頻率是18.98的次聲波,
非常接近人眼球的震動頻率——18赫茲,所以就產生了共振,讓人產生了幻覺。

所以你看啊,由於次聲波的頻率與人體器官的固有頻率非常接近,就很容易發生共振
比如刺激到耳朵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你出現幻聽,
刺激到腹腔的時候,可能導致肺部和心臟的共振,而
這個案例中就是刺激到了人的眼球,導致人看到了本來不存在的東西,
甚至會讓人出現不安、緊張的感覺。
在次聲波的這種干擾下,人們很容易就相信自己發現了鬼魂。


咱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因素:磁場
磁場對於我們而言並不陌生,可是大部分人可能並不知道,磁場還是靈異事件的元兇。
加拿大的一位認知神經科學家,曾經經歷過這麼一個故事,
說是有一個女孩兒時常覺得自己左肩上坐著一個嬰兒。
但後​​來他調查發現,這個女孩兒早期腦部受過傷,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女孩兒的床邊放著一個鬧鐘,
這個鬧鐘的脈衝電磁波,與患有癲癇病的老鼠發出的電磁波很相似,
結果把鬧鐘一關,女孩的靈異幻覺一下就沒有了

後來啊,這位科學家又研究發現,之所以磁場會產生影響,
是因為電磁場會影響大腦裡一個叫顳(nie,四聲)葉區域的正常活動
這個顳葉呢,就在​​咱們大腦​​兩側靠近耳朵的地方,發揮著整合信息的功能,
一旦它紊亂了,就會影響人的意識,讓人產生“房間裡有別的東西”的錯覺。
得出這個結論後,科學家團隊甚至直接嘗試了人造鬼實驗,
成功地用磁場召喚了鬼魂,最終還真就成功了。

所以你看,靈異事件並不靈異,只是一些簡單的科學現象罷了。
掌握了科學這個工具,咱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讓人疑惑的謎題,也就都能解開了。


本文源自:靈異事件,科學如何解釋?
稿:任筱寒
轉載:得到

---------
主旨:
靈異事件的發生都是跟兩東西有關,
1. 次聲波:
 次聲波的頻率與人體器官的固有頻率非常接近,
 就容易發生共振,像是刺激到了人的眼球,
 導致人看到了本來不存在的東西。
2. 磁場:
 電磁場會影響大腦裡顳(nie,四聲)葉區域的正常活動,
 這個顳葉,就在​​人大腦​​兩側靠近耳朵的地方,
 發揮著整合信息的功能,一旦它紊亂了,就會影響人的意識。
 例如會讓人產生“房間裡有別的東西”的錯覺。

❤得到-科技-衛生巾(衛生棉)的進化史

文章出處:衛生巾的進化史


女性來月經的時候都會用衛生巾。
但是月經、衛生巾這些詞都屬於比較隱私的話題,沒有人會在公共場合提起,
所以它們的發展歷史也很少有人知道,就連女性自己也未必清楚。
最近,清華大學的教師吳強先生寫了一篇文章,
介紹女性的月經和衛生巾跟社會發展的聯繫,有幾點特別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文章中說,在人類社會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的時候,
女性來了月經其實是遭人歧視的,甚至還會被轉移到特定的房間關起來。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聖經》裡面寫過,夏娃偷吃了禁果之後有了月經,
人們就認為月經是上帝對夏娃的懲罰。
上帝要懲罰所有的女性,就讓女性都來月經。經血就是罪惡的象徵;
第二,大多數女性在來月經的前幾天都會有一些特別的症狀,
比如乳房脹痛、性慾高漲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女性體內的孕激素上升導致的。
但是在傳統的男權社會裡,女性的性慾是受到歧視的,是不應該有的。
所以經血自然也就被當成不乾淨、不純潔的東西。
直到現在,有些原始部落還是會把來月經的女性關到一個屋子裡,幾天都不能出來。


第二,衛生巾的出現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的。
中世紀,貧窮的女性來月經的時候什麼都不用。
就讓經血隨意流出來,最多就是穿一條紅裙子,這樣染了經血,別人也看不太出來。
為了掩蓋經期的體味,她們還會在身上戴著大蒜之類的東西。
但是還有一些女性會使用一種叫衛生帶的東西,就是用破布做成的一條帶子。
衛生帶既不貼身也沒有彈性,所以很容易在街上走著走著就掉下來了,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經血隨意流出的作用。

還有一種方法防止經血流出來的方法,就是把曬乾的泥炭、苔蘚之類的東西,
塞進陰道來吸收經血。當然吸收效果也並不好。但是這些都是現代衛生巾的雛形。
其實在當時,女性對於衛生巾的需求並不是很大,
因為大部分中世紀女性都營養不良,皮下脂肪不足,所以經期也不穩定。
而且,中世紀女性絕經也比較早,通常三十幾歲就停止排卵了。
絕經之前大量的時間還在生育和哺乳,所以也不是特別需要衛生巾。

工業革命之後,女性改良了衛生帶,
拋棄了骯髒的破布,換成了棉花、紗布之類更容易清洗也更舒適的材料。
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更多女性進入社會,進入工廠,
月經就沒有原來那麼見不得人了,女性的權利意識也在逐漸加強


現代衛生巾真正的開端是在20世紀初
一戰期間,用紗布和繃帶製作的衛生巾出現;
後來,美國、德國正式向大眾推出品牌衛生巾,像高潔絲、丹碧絲,
都是當時出現的,衛生巾開始大規模實現商業化。

但是20世紀初的女性也並沒有完全接受衛生巾。
一方面,年輕女性不習慣衛生巾和自己的身體接觸;
另一方面,保守的醫療界擔心,衛生巾會通過摩擦陰蒂而刺激女性的性慾,
還有衛生棉條,可能會直接改變女性接觸陰道的觀念,喚醒女性的性意識。

但是,這些批評和擔心並沒能阻止衛生巾市場的擴張。
隨著女性權利的一步步提升,衛生巾的市場也越來越繁榮。

所以你看,一個小小的衛生巾,
它不僅是科技發展給女性的福利,也象徵著女權意識的覺醒和社會文明的進步

本文源自:衛生巾的政治,一項女性用品的技術演變
稿:饒健
轉載:得到

-------
當作故事看,講的是:
科技發展給女性的福利,及女權意識的覺醒和社會文明的進步。

❤得到-職場-公式預測(score card)

文章出處:給你個公式,算算你會不會離婚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經常就根據自己多年的職業經驗,對一些事兒作出預測。
比如,醫院裡頭接生的醫生和護士,經常通過觀察嬰兒的體徵,來預測他未來的存活概率。
可問題是,這些預測都是憑藉主觀印像給出的,準確率有多高?
有本書叫《思考,快與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就在裡面說,
很多時候,這種基於專家主觀印象的預測,甚至只比隨機預測強那麼一點點。
如果你能從這些預測對像中,抽像出一些共同因素整合成一個公式,
那即使看起來簡單粗暴,有時候也會比考慮周全的專家預測得更準。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
美軍的飛行學校裡,往往配有訓練有素的輔導員,每個學期初,他們會找每個學員談話,
還做能力測試,再加上每個學員還要交一份個人陳述以及上個學期的成績,
輔導員就根據這些信息來對學員本學期末的成績進行預測。
不過,有個心理學家換了種預測方法,
他發明了一個公式,只選取最直觀的能力測試成績,
和上學期末的考試成績,其餘的什麼談話啊個人陳述啊統統不要。結果你猜怎麼著?
預測的準確率竟然遠遠高於輔導員的那種方法

你可能會問,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預測的準確率竟然比專家更靠譜,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專家畢竟是人嘛,是人就會有偏差,
即便是對同一件事作評價,不同的時間,給出的答案往往也不一樣。

比如,一個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生,
在不同場合看同一個片子,有20%的概率他們會給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另外一個原因是,專家實在是太聰明了。的確,影響事物的因素有很多,
但是主要的就那麼幾個,而專家卻把雜七雜八的所有因素都考慮進來,
那最後的結果十有八九就降低了預測的準確性。

比如,預測一對新婚夫婦未來婚姻是否穩定,專業的婚姻顧問,
往往會考量家庭環境啊、性格因素啊、收入水平啊、受教育程度啊這些因素。
後來有個心理學家,就乾脆整合出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來預測,
那就是:婚姻的穩定程度,跟夫妻雙方做愛的次數減去吵架的次數成正比。
就這麼簡單一句話,預測婚姻生活的水平,就秒殺了那些婚姻專家和居委會大媽。


你看,如果你在生活中用公式來做推算和預測,說不定會比依靠專家強得多。
再比如,咱們之前提到的,醫生和護士通過主觀判斷來預測嬰兒的存活率,
雖然也能挽救一部分嬰兒,但因為每個人評價標準不一樣,
所以就經常發生由於判斷失誤而導致嬰兒夭折的情況。
而現在醫院換了種方法,他們不是再根據直覺來判斷了,
而是給嬰兒的心率啊皮膚顏色啊等五個變量打分,每個是0到3分,
要是一個嬰兒的總得分大於8分,那他就體徵良好。
要是低於4分,那就得立即搶救。你看,引入這個評估公式後,嬰兒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

現在,大家對用公式做預測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了。
比如買書的時候,多少都會受軟件推薦的影響。
一個App甚至能計算出你的口味,然後給你推薦各種產品。
就連在體育界,公式也比人做得更好,
公式可以告訴職業球隊經理該給新隊員開多少薪水,才能最大程度發揮他的價值;
在一場比賽的什麼時候踢一個凌空球,球隊獲勝的概率會最大等等。
這一切改變,都是從引入公式開始的。


本文源自:《思考,快與慢》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本文介紹ScoreCard的好處。
由於文章醫院的例子,我從前曾讀過,印象深刻,故收錄這篇。
 
醫生和護士通過主觀判斷來預測嬰兒的存活率,
雖然也能挽救一部分嬰兒,但因為每個人評價標準不一樣,
所以就經常發生由於判斷失誤而導致嬰兒夭折的情況。
而現在醫院換了種方法,他們不是再根據直覺來判斷了,
而是給嬰兒的心率啊皮膚顏色啊等五個變量打分,
每個是0到3分,
要是一個嬰兒的總得分大於8分,那他就體徵良好。
要是低於4分,那就得立即搶救。
引入這個評估公式後,嬰兒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

得到-創新-傅盛:改變世界的是邊緣人

文章出處:傅盛:改變世界的是邊緣人


世界成為今天這個樣子,誰的功勞最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是耶穌、釋迦牟尼之類的宗教人物,
有人說是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大科學家,也有人說是華盛頓、戴高樂之類的政治領袖。
但是不管是誰,大家基本都認同一點,那就是這個世界是被精英人物改變的。

但是,改變世界的真的是精英嗎?
前一陣,傅盛在他的公眾號里分享了一篇文章,
文章說,改變世界的不是社會中心的精英,而是邊緣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幾個原因。


第一,好的想法往往是邊緣人想出來的。
邊緣人相對於精英來說,往往更靈活,他們工作是興趣驅使的。

不信,咱們可以做個思想實驗。
如果美國政府想要找一個作家,寫一本主旋律小說《偉大的美國》,
你覺得政府會找誰來寫呢?

首先,大多數最優秀作家都會被排除,因為他們派系劃分鮮明,容易觸犯到其他派系。
而在剩下的那些人當中,真正聰明的人會選擇拒絕,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接受。
然後,政府會挑選一個正處於創作巔峰的人,
就是已經有些名氣、有成功作品的人,然後交代給他無數個政府的禁忌,各種條條框框,
告訴他要正面、要積極,然後給他搬來許多參考文獻。
然後這個悲催的作家,會坐在電腦前面,背負著巨大壓力,中規中矩的完成任務。
而這樣被創作出來的小說,你會看嗎?
只要是個正常的讀者,你肯定不會看,只有為美國政府買單的人才會去看。

最可怕的是,這類工作更可能成為一種責任,而不是樂趣。
所以這就是內部人和邊緣人的差別,內部人眼裡它是責任,是任務,
邊緣人把它當成樂趣,去創造。


第二,精英的選拔方式有問題,邊緣人可以乘虛而入
現在社會上挑選精英的辦法,有個最大問題是,
所謂的精英,通常不是按你的業務水平挑選的,而是按你通過精英測試的水平定的

這話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想在大公司裡晉升,
你往往需要懂一些辦公室政治之類的、和業務沒什麼關係的東西,
而真正有想法、痴迷於創造的人,卻很少有時間花在這些不太相關的事情上。
也就是說,大公司的精英,未必全是靠業務水平選拔出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邊​​緣人,
打敗大公司的最佳時機就是,在那些用腐化方式選拔出無能精英的領域,做出點成績來。


第三,精英不敢冒險,而邊緣人冒險的成本很低。
這點很好理解,邊緣​​人嘛,沒什麼失去的,因為你本來也沒有什麼
你可以去冒險,去嘗試,即便失敗又怎樣,沒有什麼成本,怕什麼。
甚至,都很少有人在意你的失敗。
相反,成功的精英會被他們取得的成績拖垮。
就像是人穿了一套不怎麼樣的西裝,外表看上去還可以,但穿著它的人就會受它束縛,
這些精英穿上西裝,自然不會去做一些看上去很蠢的事情,
最可怕的事情,他們大多不願意把這身西裝脫下來。


第四,精英太忙了,他們往往沒有時間做到親力親為,這會限制人的創造力
越是成功的人,心理壓力越大,因為他的成功讓他成為自身的囚徒。
如果你去問那些精英、成功人士,他們生活中出了什麼問題,
他們首先會抱怨:我很忙,沒時間。傅盛有一個朋友在谷歌做高管,
他的財富已經積累到完全可以不用工作了,但每次問他,你會容忍一份工作的種種苦惱嗎?
他說最大的煩惱就是,要處理那些多到處理不完的郵件。

精英們分身乏術,所以他們只好通過管理別人,來應對自己沒有時間的問題,
所以,精英身邊往往被一群菜鳥包圍,他們幫助精英工作。
但是這個方法其實是沒法解決問題的,因為解決問題所要求的能力,都在一個人的腦袋裡。
菜鳥永遠不能代替你去解決問題。

比如,著名玻璃藝術家戴爾·奇休利成名幾十年,他有很多助手替他工作,
可是,在視覺藝術中最有價值的創造,往往是不會通過“中介”來實現的,
所以他成名後的27年來,再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藝術品問世。

邊緣人就不同了,什麼都要自己做,這更能發揮出創造性,
比如,和喬布斯一起創辦蘋果的沃茲尼亞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他沒錢僱傭助手,就靠自己做出了蘋果二代電腦的所有東西,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

再比如,在大公司中,程序設計、製作和發行,是由三批不同人完成。
而在創業公司,通常只用一個人來完成。雖然創業者常常感覺到壓力山大,
但這也正是創業公司勝出的原因之一:
能夠快速發現和滿足客戶需求,因為他都只需要一個大腦來完成。


第五,精英人士會聚焦在自己的領域,特別專業化
你可能會奇怪了,聚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這有什麼不對的嗎?做事不就要專注嗎?
沒錯,專業是沒錯的,但問題是,他越專注於專業本身,
就越容易忽略這一領域之外的世界,在其他領域,精英變得一無所知。

許多成功企業就是這樣,他們唯一弱點,
就在於他們不會想要去打破它現有狀態,他們習慣了現有的狀態並且安於現狀。
但許多創新,其實只是用一個更廉價的選擇,來代替目前選擇,
成功的公司不想這樣嘗試的原因在於,他們只看到了短期內可能會被犧牲掉的利益。

所以,作為一個邊緣人,你應該努力去找那些內行人覺得不行、冷門的東西,
而不是去做那些別人已經做得很好的東西,也不要去模仿他們方式,試圖做得比他們更好。


第六,精英一出手都是大手筆,不會去做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他們不會去建造花園裡的小花棚,只會去建造那些大型藝術博物館,
而他們做大事的原因,
一個是因為他們有能力做到,另一個是因為,那些精英人士手底下總會圍著一些人,
人家靠著他們吃飯,做足夠大的事才能養活這幫人。
邊緣人就完全沒有這種顧慮了。他們可以從小東西做起,
即便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這也是很好的。
因為它足夠小,就不容易出問題,也更容易發揮主觀去創新,週期更短。

比如,前面說的沃茲尼亞克,在設計出了蘋果二代電腦後,
曾經把這個新產品交給他的老東家惠普,誰知惠普毫不留情的駁回了他的設計,
因為他們發現,沃茲尼亞克設計出的蘋果二代,竟然需要藉助電視作為顯示器,
他們可不能生產這麼低等糟糕的產品。實
際上呢,沃茲尼亞克使用電視作為顯示器,只是因為他個人在設計期間,
沒有多餘資金用來設計顯示器,只要加上顯示器,它就是個偉大的產品,
但精英們對小事情不屑一顧,讓他們錯過了一個偉大的產品。

文章的最後,傅盛講了一個故事。
在一家銀行大廳裡,開了三個窗口,三個窗口前面都排了長長的隊伍,
這時候,第四個窗口打開了,是誰最先站過去?
很顯然是那些排在隊伍最後面的人。因為他們足夠機警,總是在觀察周圍的環境。
他們不在前排,沒有那麼多誘惑,沒有那麼多束縛,他們就站在邊緣,隨時可以靈活改變。

這個故事再次說明,改變世界的不是精英,是邊緣人。

本文源自:傅盛分享:怎樣確定自己走上了一條正確的路?
稿:王海
轉載:得到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得到-科學-學霸交流為什麼必須用英語?

學霸交流為什麼必須用英語?

去年,北京大學搞了一個面向全球的教育項目,
燕京學堂,要求老師授課,都必須用英文,引發了軒然大波。
不過這也折射出一個現實,就是英語,不僅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
也是科研學術界的通用語言,你要不懂英語,
對不起,學霸的世界就和你無緣,因為你沒辦法介紹你的成果,也沒有辦法和同行交流。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英語打敗了其他語言,成了全球學術科研的通用語,
最近,《環球科學》就發布了一篇文章,為我們詳細分析了來龍去脈。


其實,英語稱霸學術界的時間並不算長,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十年。
在此之前,學霸們共用一種語言交流的時代,還要回溯到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因為科學發展緩慢,大多數學科的基本理論還是古希臘羅馬那一套,
所以貴族知識分子在寫書,交流的時候,都用古代羅馬的語言,高大上的拉丁文。
拉丁文當時並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母語,
這反而讓全歐洲的知識精英,甚至他們的阿拉伯同行,都能在一種平等的語境下交流。

文藝復興運動之後,歐洲科學進入了蓬勃發展期,再加上各國民族主義抬頭,
科學家們越來越願意在研究和寫作時,採用自己的母語。
伽利略在發表關於木星衛星的發現時,用的還是拉丁語,
但此後,他就用意大利文開始寫作了,為的是讓自己的意大利同胞們多捧場,傳播贊助。
牛頓那本著名的《光學》也是用英語寫成出​​版的。


不過到了19世紀,問題就出來了,各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語言不同,讓彼此交流有了隔閡,
寶貴的時間得放在科研上,拿來學外語多麼的浪費啊!
所以在1850年前後,科學界出現了英法德三種語言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
基本上就是科研水平哪家強,哪家就有話語權,搞科研搞交流,就用哪國語。
舉個例子,德國化工業特別發達,因此歐洲化學研究,首推德國,
德語也就成了化學家們學術交流的通用語言。
有些很天真的科學家曾經呼籲,讓大家用一種世界語,可他們忘記了,
這世界語,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外語,壓根就沒什麼人有熱情去學。


接來下,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一戰後,
戰敗國德國,連同它的科學家,灰溜溜地靠邊站了,
學術科研就不帶他們玩了,德語也就邊緣化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很多德國,法國等歐洲科學家,背井離鄉,流亡到大洋彼岸的英國,美國。
為了繼續搞研究,和英美同行切磋,這些流亡的科學大師開始學英語,用英語

二戰後,美國成了超級大國,經濟實力,帶動了科研。
英美兩家合在一起,就讓英語,在世界科研學術界,有了壓倒性的話語權。
歐洲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也逐漸開始接受英語作為通用語言。
共用一種語言,也是科學研究發展的客觀需要,
為研究越深入,就要求全球科學家跨越​​國界,分工協作。

到了80年代初,全球百分之80的自然科學論文著作,是用英語寫成的。
研究者還說,即使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下降,
甚至變成一個普通的國家,這個英語在學術界的通用地位,
也還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錨定效應,
說得就是人,在進行思考認知活動時,通常傾向於依賴自己思維里最初得到的信息,
英語就像科學家們腦海中存在的一種思維模式和慣性,這種慣性,估計還要延續很久。


本文源自:英語在學​​術界的統治地位,是怎樣形成的
稿:陶玉榮
轉載:得到

----------
主旨:
1850年前後,科學界出現了英法德三種語言三足鼎立。
但因兩次世界大戰、法、德科學研究受到中斷,
科學家有些又逃往本土沒戰事的美國。
加上二戰後,美國成了超級大國,經濟實力,帶動了科研。
英美兩家合在一起,就讓英語,
在世界科研學術界,有了壓倒性的話語權。

❤得到-經濟-是什麼催生了資本主義?(複式記賬法)

文章出處:是什麼催生了資本主義?


如果我問你, 對近代工商業產生過重大影響的發明都有啥?
有人會回答輪船,因為它開啟了人類的大航海時代;
有人會回答集裝箱,因為它促進了全球貿易,打通了世界的任督二脈;
還有人說蒸汽機,因為沒有蒸汽機就沒有工業革命。
最近,大象公會有一篇文章說,除了這些硬實力之外,
推進工商業文明進步的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軟實力,就是複式記賬法。

複式記賬法其實就是會計的一種記賬方法,是相對於單式記賬法產生的,
還有個別名叫借貸記賬法。它怎麼用呢?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今天,你朋友從你那借了500塊錢,你要記賬,
用單式記賬法的話,你就記下“借給朋友500塊錢”就行了;
但如果用複式記賬的話,你就必須同時記下兩項,
一項是“從銀行取款500塊”,另一項是“借給朋友500塊”。
也就是說,一筆業務,你要把它的來龍去脈都記下來。
就是這樣的一個記賬法,對近代工商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複式記賬法奠定了商業發展的基礎。
 1300年前,一個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人帕喬利發明了這種記賬法
如果你不知道帕喬利,那你肯定知道達·芬奇。
帕喬利就是達·芬奇的數學老師,還跟達·芬奇鬧過同性戀的緋聞。
他寫了一本書,系統地歸納了複式記賬法還有它的用法。不用不知道,一用真奇妙。

原來的記賬法就是一個流水賬,進行不了複雜的運算,一旦經營方式複雜一點,
貨物倒手次數多一點,就記不清楚了。
而復式記賬法,不僅可以幫商人分清成本和盈利,
還可以從多個維度記錄交易,給商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基本的可能。
最開始嚐到甜頭的是金融業,然後就是在當時和金融業聯繫最緊密的航海業,
最後才是工商業。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地區是最先採用複式記賬法的,
結果,在隨後的一百年,這兩個地區就一躍成為了當時歐洲的金融中心。
日本第一個使用複式記賬法的企業,就是後來成為日本第一大財團的三菱集團。


其次,複式記賬法奠定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
甚至可以說,複式記賬法誕生之後,會計制度的發展歷程,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進化歷程。
比如說,股份制公司是怎麼誕生的,
就是十七世紀中葉的時候,當時的商業巨鱷英國東印度公司,簽發了永久股份,
把航海冒險變成了長期投資,然後改變了會計的結算方式,
從單次清算變成年度分期核算,股份制公司就出現了

再比如,所有權跟經營權是什麼時候分離的
就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會計領域誕生了一個新的概念——固定資產折舊率,
才讓所有權跟經營權的分開才成為了可能。

要說上個世紀美國的商業巨頭,什麼洛克菲勒、摩根、卡耐基、杜邦,
這些人的共同點,除了超級有錢之外,就是他們年輕的時候,都學過複式記賬法
卡耐基還是個學徒工的時候,就每天工作12個小時,還跑到幾英里以外的夜校學會計;
洛克菲勒最早的職業就是會計員。所以說,這些商業巨頭的成功裡都有復式記賬法的功勞。


本文源自:《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帳》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得到-兩性-和女孩聊天,千萬別犯這些錯誤

文章出處:和女孩聊天,千萬別犯這些錯誤


男生和自己喜歡的女生聊天,經常會有這種情況,
比如,加了女生的微信,但女生不怎麼愛說話,男生怎麼打開話題呢?
或者,有的男生和女生聊天,聊一次就被拉黑了,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被拉黑。
近,社交培訓師阮琦發了篇文章,總結了四個聊天中常見的錯誤,給男生們參考一下。

第一個錯誤是連續提問
很多男生遇到喜歡的女生,一上來就開始連續提問,
希望這麼做能讓女生對自己有好感,或者讓自己有一種聊得不亦樂乎的錯覺。
但如果你真這麼做了,其實是在透支對方的禮貌和耐心。
可能一開始,女生出於禮貌,回答你幾個問題,
但如果你一直問,沒有反饋,對方就會覺得不舒服。

怎麼糾正這個錯誤呢?
其實聊天的時候找話題,提問的方法挺管用的,但你不要用連續提問給對方帶來壓力。
比如,你可以等對方回答之後,說說自己的感受。假設你問對方“現在畢業了嗎”,
對方回答之後,你可以這麼說:
“我是前年畢業的,工作了兩年,正想著要不要回去讀個研呢。”然後再聊下一個問題。
但也有例外,就是對方明顯是在向你傾訴的時候,
比如,對方說,今天遇到了一個奇葩,你就可以不停地問,在哪裡遇到的?他怎麼奇葩了?讓對方盡情表達就好了。


第二個錯誤是不說自己。
很多男生都覺得,自己的生活沒什麼可說的,所以就喜歡談論對方或者第三方。
比如女生問,你現在做什麼工作呢?男生回答,我們公司是做建築的。
這就是完全不談自己,明明應該介紹自己,結果變成了介紹公司。
再比如,女生問,你多大了?男生回答,83年的。一帶而過,問什麼說什麼。
正確的做法是,在回答時多用狀態加感受的方法。
比如女生問,你做什麼工作的?可以回答,我做審計的,其實就是找人算賬的。
如果對方感興趣,你就可以深入聊下去了。


第三個錯誤是情感過度,就是在聊天時傳遞出來的情感,
超出了你們現有的關係,讓對方覺得很彆扭。表現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什麼瑣碎的都說
比如你今天做了什麼、吃了什麼、看了什麼,但對方可能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
還有一種是表達感受的時候過分強烈了
比如,男生對一個剛認識不久的女生說,今天滿腦子想的都是你。女生可能就會尷尬。

那麼,怎麼避免感情過度呢?
這裡教你個很謹慎的做法,就是聊天時,用比你覺得安全的程度,再輕一點去表達。
因為人和人的感受是有差別的,你覺得恰好安全的程度,
到了對方那裡,可能會被放大一級。
而且,就算你覺得“滿腦子都是你”是安全的,為了保險起見,也應該把程度降低一點。


第四個錯誤是隨意評價
這個是最嚴重的。一般來說,聊幾次就被拉黑的,基本上都是因為隨意評價。
比如,男生給女生打電話,你在幹什麼呢?女生回答:在逛街。男生說:好愜意啊。
這就是隨意評價。如果女生剛好失戀了,你來這麼一句,不拉黑你拉黑誰。

隨意評價的問題就在於,你自己設定了一個前提,然後再用想像延伸一個意思
但問題是,這個前提常常不是事實,就會讓人覺得你很自以為是。
就算你的前提是對的,如果兩個人不熟,對方也不願意被你評價。

因為我一旦承認了你對我的主觀評價,接下來就會限制我的交往自由。
比如說,我剛剛承認我喜歡喝咖啡,然後你馬上就邀請我去喝一杯,
可是我現在根本不想和你出去。這時候,拒絕起來就很麻煩,好像我是個表裡不一的人。

那怎麼做到不隨便評價呢?有個心理學技巧,叫用客觀事實淡化主觀意願。
比如你剛認識一個女孩,很愛喝咖啡,
你不要直接問她“你喜歡喝咖啡嗎”,而是問“你經常喝咖啡嗎”?
問客觀事實,更加容易得到肯定的回答,也讓你更容易提出第二個請求。

如果你和女生聊天的時候,也遇到過這類問題,
不妨下次試試換一種說法,美好的愛情或許就會來到你身邊了。


本文源自:這麼說話你還想撩妹——聊天四大常見錯誤
稿:谷悅
轉載:得到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得到-溝通-吵架也得講點科學規範

本文出處:吵架也得講點科學規範


你可別奇怪,沒法好好討論這事還真是人類的通病,
在美國,關於該怎麼和人討論問​​題就被寫進了初中生的課本,
美國議會甚至還出台了一個《羅伯特議事規則》,專門指導那些議員們正確地撕逼。
它在裡邊還提出了文明討論的三個原則。
第一條原則,也是最小兒科的,那就是——不許人身攻擊!

這個沒啥可說的,我們看第二條:不得在討論時質疑對方的動機、習慣或者偏好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柴靜拍的關於中國霧霾的紀錄片,您一定還有印象吧。
後來,就有人在微博上反對這個紀錄片,
說柴靜是一個美國孩子的母親,開的又是大排量的汽車,
而且她還抽煙,她這紀錄片是美國基金會支持拍出來的,肯定夾了私貨。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質疑對方動機的例子,
要反駁柴靜的紀錄片,應該從紀錄片本身的邏輯和事實來分析,
而不是去質疑柴靜背後藏著什麼動機,這違背了就事論事的原則。


文明表達的第三個原則是不能轉移問題
比如有人倡導保護環境、綠色出行,這時候他的反對者說,
這人離過一次婚,有家庭暴力傾向,他說的話不能聽。
這就是典型的轉移問題,
就算這人真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劣跡,也不能就此說明他所倡導的環境話題是錯誤的。

上面這三條原則,就是關於該怎麼討論、撕逼的一些規範。
不過,要正確討論問題,態度好只是前提,接下來要說的才是重點,那就是——邏輯。
那有哪些需要在邏輯上注意的規範呢?


首先,不得歪曲對方的觀點進行反駁
舉個例子。有人說,中醫配方在沒有經過臨床測試的情況下,不應該給患者使用。
這時就有人反駁了,你怎麼能這樣呢,這不是要丟掉了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嗎?
你看,這就是在歪曲對方的觀點,
第一個人的觀點是,不能使用沒有經過臨床測試的中藥,
而第二個人把他的觀點歪曲成為了“要丟掉中華民族的傳統遺產”。

其次,有時間先後順序的事情,未必有因果關係。
比如有人說,要治療癌症,不要吃轉基因食品。
我得了癌症之後一直在化療,後來我只吃有機食品,你看,現在我的腫瘤已經消失了。
這其中就有歸因錯誤,吃有機食品和腫瘤消失雖然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
但並不代表二者有因果聯繫,腫瘤的消失還有可能是因為藥物起效了。


第三,不能把可能推向極致。
比如說,當有人跟你討論偶像崇拜值不值得鼓勵時,
反對者說,有些青少年為了追星耽誤了學習,
還大手大腳花父母的錢,你怎麼會覺得偶像崇拜值得鼓勵呢?
這就是把可能推向極致的邏輯錯誤
那位反駁者通過舉出一些極端的例子,把本來應該談論的偶像崇拜扭曲成了盲目崇拜
實際上,人們的偶像崇拜大部分都是理性的。
不能簡單地因為吃飯有可能被噎死,就說吃飯不值得鼓勵,你說對不對?


第四,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什麼意思呢?
就是兩件事情其中一個變化,另一個也同時變化,
就認為二者之間存在因果聯繫,這就是錯誤地把相關性等同成了因果性
比如說,夏天來了,冰淇淋的銷量猛增,同時呢,溺水死亡的人數也在上升,
那是不是就可以說,是由於人們吃冰淇淋導致了溺水的發生呢?當然不是。


最後一條邏輯錯誤是訴諸權威
比如說動不動就引用名人名言,實際上是很不理性的討論方法。
咱且不說權威說的話未必是正確的,很多時候,權威的話也未必適用於特定的討論情境。
比如說,柏拉圖曾經說過,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這句話後來就成了著名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了。

所以你看,跟人吵架撕逼,咱誰都免不了,
但吵架撕逼也得有個規範,千萬不能掉進別人給你設置好的邏輯陷阱裡邊去。


--------
主旨:
文明討論的三原則
1. 不許人身攻擊
2. 不得在討論時質疑對方的動機、習慣或者偏好
3. 不能轉移問題
邏輯原則:
(1)不得歪曲對方的觀點進行反駁
(2)有時間先後順序的事情,未必有因果關係
(3)不能把可能推向極致
(4)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
(5)不能訴諸權威

得到-哲思-做決策時,注意避開這幾個陷阱

本文源自:做決策時,注意避開這幾個陷阱


最近,《商界評論》雜誌的微信公眾號上發了篇文章,
作者說了個我們做決策時很容易犯的錯誤,叫用錯誤為錯誤買單。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作者在日本,開車去東京的成田機場,遇到一個關卡,
要求出示護照。這就奇怪了是不是,我們知道出境才需要出示護照,
那怎麼進機場也要出示呢?我要是來接人呢,難道還得帶著護照?
明顯不合理嘛。原來啊,這成田機場在建的時候,附近居民覺得有噪音,
就經常過來抗議,政府沒辦法,就設了個關卡,憑證進入,這樣那些鬧事的就進不來了。
後來機場建好了,關卡也保留了下來,那得發揮點什麼作用啊?於是就改成了檢查護照。
所以你看,本來機場建好後關卡就沒用了,沒把它拆掉,本身就是錯誤;
那為了不讓它閒置,用來檢查護照,就又犯了一個錯誤,這就是用錯誤為錯誤買單。

這個事聽起來很好笑,但其實是個很常見的心理陷阱,叫錨陷阱。
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像船拋了錨,容易被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給固定住了。
如果這個最初的想法是錯的,我們就容易一錯再錯,惡性循環。
這種錨陷阱有這麼幾種情況。

第一是用肯定證據來強化錯誤的想法。
當我們心裡有了一個想法時,就會不自覺地收集各種肯定的證據,來支持這個想法。
還是說那個機場的例子,機場工作人員總是會找各種理由,
比如說這是為了提醒旅客別忘記帶護照,或者是為了安全啊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站不住腳的。你快到機場了再提醒旅客別忘了帶護照,不是太晚了嗎?
再說,檢查護照也不能保證安全啊,難道恐怖分子都沒有護照嗎?
所以這不過是用來強化自己錯誤的證據罷了。


錨陷阱的第二種情況是被錯誤的假定給框住了。
舉個例子,你在北京工作,有一天一位同學來電話說,他也要來北京工作了,
請你幫他在你家附近租個房子。你聽完非常熱心,在你家附近看了不下十多套房源。
表面上看,你做得很夠意思。但實際上,朋友說在你家附近,可能就是隨口一說,
其實你該再具體問一下,他上班的地方是在哪個區,在西單呢還是在團結湖,
還有孩子上什麼學校有沒有要求等等。
那如果只按朋友說的在你家附近找,就是掉進了這個框架的陷阱,
被你腦子裡的這個最初信息給局限住了,忙活了好幾天,
對同學的幫助卻沒你想的那麼大,甚至有可能是幫了倒忙。


咱們都聽過一句話,“一個謊言必須用十個謊言來圓”,
犯錯也一樣,一旦你陷入上面說的錨陷阱裡邊,就會犯一個接一個的錯誤,陷入死循環。
這種情況在管理決策方面很常見,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下面這幾個陷阱裡邊去。


第一個陷阱是,讓問題推動決策舉個例子。
作者是IBM高管,接管IBM亞太區市場的時候,當時的預算分配是:
日本佔80%,其他13個國家佔20%。
可問題是,日本當時的總收入並沒有那麼高,結果卻佔預算的80%那麼多,
那這個分配就有問題,應該把資源向新興市場傾斜。
恰好,那時候IBM總部要求,所有地區、部門預算縮減5%。
要按正常的理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平攤,每個國家縮減5%,大家都省事。
但作者就沒這麼幹,他根據未來目標重新分配了預算,
新興國家的不僅沒有縮減,反而增多了,而日本則大大縮減了。

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來看一下,總部要求預算縮減5%,這是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平攤,不容易引起爭議。
但這麼做,就是典型的問題推動決策,決策成了簡單地解決問題,而不產生效益。
而作者的做法就避開了這個陷阱,還把問題變成了機會,實現了預算的合理化。
這就是德魯克說的,有效的管理者著眼於機會,而不是著眼於問題


管理決策的第二個陷阱是,在一個方案裡做決定
接著上面的例子說,預算調整,如果這時候有個國家的負責人,
比如說韓國區經理吧,提了個投資方案,申請更多的資源,理由是韓國發展得非常快。
那大家就來討論,最後表決投資或者不投資。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陷阱。因為只有一個方案,沒有其他選擇,不可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爭論來爭論去,最後這個方案本身可能被完善了,
但它仍然只是一個方案,沒有其他選擇。所以決策者不要被建議者牽著走,
要跳出陷阱,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你看,不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用錯誤給錯誤買單的心理陷阱,還真不少。
我們還是需要保持警惕,在做決定時經常想想,別一不小心掉進去。

得到-行銷-五個角度擊穿廣告創意

文章出處:93.3%的廣告創意,來自這5個角度的洞察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從海量的信息中脫穎而出,創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最近,資深互聯網媒體人卞海峰先生寫了一篇長文,
告訴我們,只要考慮好五個方面的問題,就可以擊穿廣告創意。

第一個角度是感知,說白了就是人們的生理、心理需求。
好的創意要能喚醒人的感知。
比如說,在iPhone出現之前,人們對手機的感知是非常有限的,
覺得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而已。 iPhone出現以後,就喚醒了人們對智能手機的感知。

那怎麼喚醒感知呢?
一般來講,一個好的創意都會暗示消費者,
你是有問題的,而我們的產品可以幫你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佳洁士的廣告就是這樣,你以為你的牙齒已經清潔乾淨了嗎?
做個檢查吧,然後電視裡就會出現牙齒細菌的畫面,
而“佳洁士牙膏”正可以有效殺死細菌。這就叫喚醒消費者的感知。


第二個角度是動機,也就是一個人做事情的目的。
一個好的創意,要能夠洞察消費者真實的動機,並且提供解決方案。比如說,
在市場營銷界有一個常說的“電鑽案例”,
你以為用戶買電鑽是為了電鑽本身嗎?
他們要的是電鑽打出的那個洞眼,洞眼才是他們的真實動機。
所以你的創意要圍繞這個洞眼來展開,而不是圍繞電鑽。


那怎麼洞察動機呢?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人的行為路徑和環境變化來觀察。
舉個例子,很多男生上小學的時候,喜歡拽女生的辮子。
那我們先拆解男生的行為路徑:拽女生頭髮,然後被女生關注並討厭。
那環境變化是什麼呢?因為拽頭髮,女生報告老師,男生被處罰。
下次,他繼續拽女生頭髮……這樣不斷循環,樂此不疲。
所以你就明白了,男生拽女生頭髮是為了獲得關注。
這就是動機。至於討厭,男生以為討厭是另一種喜歡,或者壓根沒有感知到討厭。


第三個角度是需求。這就不用多解釋了。
你看很多字正腔圓的廣告,其實都是著重強調需求。
比如說,買火車票就上12306;再比如,某某學校學區房,最後10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都不能叫廣告,只能叫通知。
所以一般土豪型、壟斷型的企業,才這麼做廣告。


第四個角度是品類
意思是說,大眾看完這個廣告創意,就可以根據自身經驗,聯想到產品的樣式和功能。
先舉兩個反例,很多企業把自己定義為移動出行平台,
或者什么生活服務平台,其實在用戶眼裡,
移動出行平台就是打車App,生活服務平台就是吃飯能打折的手機App。
所以,要是這麼做廣告,你想傳達的意思,消費者根本就Get不到。

那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聯想到產品的品類呢?
有一個辦法,就是基於數據和事實,強調在細分市場,你有多牛逼。什麼意思呢?
比如錘子手機早期的廣告文案: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
這個東半球就是強調細分,至於好用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再比如,加多寶的廣告文案是,涼茶領導者加多寶,
全國銷量領先,每賣出幾瓶就有一瓶加多寶之類的。
你看,這個文案裡,就是以品類地位做創意,暗示自己在細分市場裡的領導地位。


最後一個角度是品牌(口碑)
這裡的品牌跟平常說的品牌不太一樣,從創意的角度來考慮,
品牌其實是指,用戶真正在意的細微差異。說起來有點繞,什麼意思呢?
舉個反例,早年雷克薩斯曾經做過一個和寶馬的對比廣告,
結果它在廣告裡列舉了一大堆技術參數,說明雷克薩斯比寶馬好。
事實上,用戶並不一定買賬,
因為普通消費者對於汽車的技術細節並不在意,他們只在乎感受和價格。


那怎麼能抓住品牌的細微差異呢?方法就是,從自己出發,總結使用感受。
舉個正面例子,
杜蕾斯超薄系列的那句廣告詞,叫做“讓彼此更親近”。
這就找著了重點,因為相比起避孕套的材料、堅韌程度這些內容,
用戶最關心的其實就是一件事——爽不爽。

所以你看,從感知、動機、需求、品類、品牌這五個角度考慮廣告創意,
找出一款最適合自己的思路,你就總能做出讓人尖叫的創意。


-------------
第四個,就是快速告訴消費者,你是什麼種類
第五個,就是口碑,一看到什麼,就知道要用你的品牌才是高檔。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得到-溝通-兩個人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文章出處:兩個人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最近,心理學博士李松蔚在一次演講中,談了一下兩個人應該怎麼用共情這種方式來對話。
首先,我們看看兩個人說話都會怎麼說?
李松蔚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冬天早上太冷了,你的室友不願意起床,然後就和你抱怨了一句:
“我想睡懶覺,不想上班。”這時候你會怎麼說呢?

李松蔚說了七種。

第一個是:“不想上班就別上了,辭職唄!”

第二個挺理性:“不上班,你怎麼掙錢養活自己?”

第三個是:“你跟我說這個有什麼用?我又不是你老闆。”

第四個是:“我比你更睏,更不想上班。”

第五個聽起來挺有智慧的:
“我也這麼想過,但後來我想了想,覺得睡懶覺其實挺好的……”然後講了一堆道​​理。

第六個是:“你睡得太晚了,下次早點睡。”

第七個是:“每天早起確實挺辛苦的。”這個是李松蔚的標準答案。你發現了嗎?

從第一個回答到第六個回答,都是從不同角度提供信息的,
只有第七個,沒什麼信息含量,就是一句廢話。
李松蔚說,這種回應方式,就是共情,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同理心。


那為什麼共情管用呢?因為共情能讓人覺得自己被看到、被了解了。
比如,一個小孩在學走路,摔了一跤,然後哭了。
這時候,媽媽如果說“哎呀你摔了一跤,你好疼啊。”
這個孩子哭了之後可能就繼續走。因為他知道媽媽看見自己摔疼了。

但很多家長經常這麼說,“你下次小心點”,
或者說“不疼不疼,沒事”,“男孩子不要哭,堅強一點”……
如果這麼說,孩子就會覺得疼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和家長沒有連接。
這種失去連接的狀態,會讓很多人長大後感到孤獨,因為他沒法讓人看到

既然共情這麼好,為什麼我們平時很難做到共情呢?
因為情緒。就像開始說的,別人起不來,你給了一堆建議,這樣說就是否定了他的情緒。
但平常我們會經常這麼跟對方溝通,因為我們真的覺得能幫到對方。
所以其實共情的核心,在於你面對這些情緒的時候,同時還能坐得住。


舉個例子,太太看到別人家買車了,就和先生說,某某家換了一輛新車,然後嘆了口氣。
先生可能有這麼幾種理解,
一個是太太想換車了,可能就會說:“咱們家車挺好的,沒必要換。”

或者先生覺得太太在問要不要換車,就會這麼說: “那我們想辦法存錢吧。”

要是覺得是太太虛榮,可能這麼回答:“車車車,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虛榮。”
但要是你有個共情的態度,你就會知道,太太說這句話,其實未必是想買車,
或者說先生賺得少,可能只是表達不開心。

如果你覺得她在表達不開心,就直接回應這種情緒,
說:“哎,我知道。”或者“我知道,你有點不高興。”
你把這種情緒說出來就行了,沒有必要真買車。

所以,李松蔚說,
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共情,是因為忘不了我們自己。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
比如說利益的衝突,你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你想拯救對方,
你想扮演一個完美的形象,你想保護自己,等等。
這些東西,都會讓我們不能很好地去理解對方


那如何培養一個共情能力?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願意聽你說。”表示我接納你了。
你還可以問對方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不評判,不打斷,不揣測,去理解他的經歷
另外,什麼都不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共情態度,因為沈默是金。
共情絕不是讓你去表演,因為共情不是為了去操縱對方,而是為了更好地去理解對方。


本文源自:二人世界中的共情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人跟人對話,最重要的是在"培養共情(同理心)"
那如何培養一個共情能力?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願意聽你說。”表示我接納你了。
你還可以問對方說,“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評判,不打斷,不揣測,去理解他的經歷。
另外,什麼都不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共情態度,因為沈默是金。
但共情絕不是讓你去表演,
因為共情不是為了去操縱對方,而是為了更好地去理解對方。
 
感想:
這不只適用於兩性溝通,而是所有溝通皆應如此

❤得到-兩性-為什麼女人生氣的時間比男人長

文章出處:為什麼女人生氣的時間比男人長
影片出處:腦科學揭露女人思考的秘密@TEDxTaipei 2015


最近,有一個很火的Ted演講,
在演講裡,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說,
男人和女人看起來很不一樣,其實和我們的大腦有關係

第一點,咱們都知道,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聊天。
比如,很多女人都抱怨,先生一回家就不說話了,
男人也抱怨,自己一回家太太就說個不停。
因為男人平均每天說七千個字,女人平均每天說兩萬個字
所以男人七千個字,每天在辦公室就說完了,回到家就沒話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洪蘭教授說,這和我們的荷爾蒙分泌有關係
男孩出生八個月,就不分泌雄性荷爾蒙了;
女孩由於有卵巢,雌性荷爾蒙一直會分泌到兩歲,
這就導致了女孩在語言和表情等方面,都比男孩快得很多。

比如,在幼兒園,一個四歲的女生和老師說,剛才有個男生,做了什麼壞事,說的很清楚。
老師問男生是這樣嗎?同樣是四歲,這個男生話都講不出來。
所以小學六年級以前,很多班長都是女生,到了中學之後,就會換成男生,
因為成長曲線變了。

再比如,高中女生放學回家,會和家裡人說學校都發生了什麼事。
但高中男生就不一樣了。家裡人問,今天學校怎麼樣?他說還好。
再問別的事情,他說不知道,回答基本不超過三個字。


而且,科學家用核磁共振發現,男生說話的時候,左腦前區亮,女生說話兩邊的腦區都亮。
我們知道,情緒在右邊,語言在左邊,所以女生比較喜歡用語言表達情緒。
女生心情不好,會給同學打電話聊天;男生心情不好,會關起門生悶氣。
所以男女在情緒處理上是很不一樣的。


第二點,洪蘭教授說,女生問路的時候,最好是問女生,不要問男生。
因為女生的大腦更擅長處理顏色和地標
所以你問一個女生,哪哪怎麼走,她會說,你往前走,看到711便利店往右轉,
到了麥當勞再往左轉,在你右手邊那個白色的教堂後面,有個紅房子,就是你找的地方了
但是男生的大腦更擅長處理距離和方位
如果你和一個男生問路,他肯定會這麼說,沿著這條路走五公里,然後朝北轉,就到了
很多女生是不分東南西北的,也不知道五公里有多遠,這個信息給女生就不好用。


第三點,女人容易憂鬱,情緒調整比較慢,也和大腦有關係
洪蘭教授做過一個實驗,讓女生躺在核磁共振裡,想不開心的事情,
這時候她整個腦區都亮起來了。
要是換成了男生,也想不高興的事情,腦區只亮了幾個點。
所以,女生憂鬱症比男生要嚴重。
另外,我們知道,血清素和我們的動機、睡眠、情緒、記憶都有直接的關係。
血清素多的時候,你的情緒比較好。
實驗發現,男人製造血清素的速度比女人快了52%
所以,先生和太太吵架,太太還生氣呢,先生已經睡著了。
因為男人的血清素先出來了,他的情緒就好了,就去睡了。


第四點,我們都說女人有第六感,這是真的,主要和我們的潛意識有關
科學家發現,因為男女大腦的不同構造,女人潛意識裡面的信息,要比男人更廣泛。
而潛意識其實會影響你的決策。洪蘭教授講了一個她自己的例子。

70年代,洪蘭教授在美國讀大學,她們學校有個女教授,去ATM取錢被搶了。
因為太緊張,沒看清劫匪長什麼樣,報警也沒抓到那個人。
過了一個禮拜,女教授突然很討厭自己的研究生,
說這個研究生吃漢堡加洋蔥,臭的要命,不洗澡,怎麼怎麼樣。
要知道,美國研究生都是導師自己面試選的,​​
這個研究生來的時候就這樣,胖胖的,頭髮到肩膀上,穿那種農夫的褲子,光著腳。
當時你收了這個學生,為什麼到現在才覺得他討厭。

三個月之後,警察找到了這個女教授,說在學校附近抓到一個搶錢的人,讓她去指認。
結果這個女教授一到警察局,就認出了搶錢的人。
這個劫匪跟她的研究生很像,也是胖胖的,頭髮到肩膀上,穿那種農夫的褲子,光著腳。
其實,當時女教授看到了劫匪,只不過太緊張,劫匪的印象就留在她的潛意識裡了。
所以她才突然討厭自己的學生。可你是老師,不能隨便趕走學生,
大腦就給她找了個理由,說學生吃漢堡加洋蔥,很臭。其實是潛意識的感覺讓她做的決策。


所以,洪蘭教授說,我們的行為要從大腦來看,才知道它是為什麼。
真正的平等,不是讓男性去做女性的事,也不是讓女性去做男性的事,
而是讓大家做各自擅長的事情。


本文源自:Ted演講:腦科學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得到-學習-要想成績好,課外運動是個寶

文章分享:要想成績好,課外運動是個寶


最近《環球科學》就刊登了一篇報導,
課外運動影響學習,是一種不科學的偏見,不僅如此,它還會相當有效地促進學習

首先,體育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你看,聰明的嬰幼兒,在玩搭積木,橡皮泥,或者兒童工具的時候,都會比同齡人要快,
在運動中,也很少摔倒受傷,這是因為運動神經發達的孩子,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
和歸納演繹能力,都比較強。
團隊型體育項目,比如這個足球籃球之類的,還能提高兒童的計劃執行和協調能力。
美國學者做過一個實驗,讓幾百個三四年級的小學生,
每天在老師帶領下額外多做20分鐘的戶外體育運動,
結果在訓練八週之後,孩子們聽課時保持專注的時間平均增加了8%。

鍛煉能夠加強學習能力,這是為什麼呢?
通過小白鼠試驗,科學家發現,
體育鍛煉,能刺激大腦裡一些蛋白質含量的增高,
這些蛋白質對於大腦負責學習能力部分的生長,至關重要。
還有,體育活動可以鍛煉大腦中一個特殊的部分,叫海馬體,
這個海馬體,是我們大腦裡掌管記憶的總機,
如果運動達到一定強度,這個海馬體就會和肌肉一樣,受到刺激而開始生長。

美國一些專家就發現,從大數據樣本來看,
兒童的數學,和閱讀相關測試成績,跟他們的有氧運動水平,是正相關的。


所以說,運動明星未必都是腦弱體強,
著名的科學家也未必都是弱不禁風的宅男,著名科學家何炳棣,在南開中學時期,
那可是運動明星級的校草,荷蘭足球明星羅本,在校讀書時期也是學霸,
還是天才級的國際象棋棋手,這都說明了運動和腦力勞動,並不是水火不容的仇家。

因此專家們建議,中小學在安排課程時,應當每天,至少給體育鍛煉留出1小時。
表面上看,體育鍛煉會佔用學習的時間,
但多增加體育鍛煉往往能夠提高學習成績,既然愛跑、愛動是孩子的天性,
那麼我們就應該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在快樂中,得到全面發展。


本文源自:課外運動影響孩子成績?這是個不科學的偏見
稿:王馨逸
來源:得到

--------
主旨:
運動會鍛鍊海馬體,這與記憶有關。
中小學在安排課程時,應當每天至少給體育鍛煉留出1小時。
表面上看,體育鍛煉會佔用學習的時間,
但多增加體育鍛煉往往能夠提高學習成績,
既然愛跑、愛動是孩子的天性,那麼我們就應該因勢利導,
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在快樂中,得到全面發展。

❤得到-心理-為什麼會有選擇恐懼?

文章出處:為什麼會有選擇恐懼?


首先,我們來說說,人為什麼會產生選擇恐懼。總結起來,可以有三點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選擇太多大腦的認知壓力太大
每做一個選擇就痛苦一次,自然會害怕做選擇。
舉個例子,你要買一件衣服,結果剛到商場就看到一件還不錯的,你肯定不買,
因為想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嘛,甚至恨不得全部看完再做決定。
所以,你就一直逛,一直逛,結果越逛越焦慮,到最後,可能焦慮的都不想買了。
針對這個問題,有個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
讓兩組人分別從6種果醬和24種果醬裡選一種買。
結果發現,選項少的那組人最終買了果醬的機率明顯更高。
也就是說,選項太多,真的會讓人焦慮到放棄。
因為每一個選項都會佔用你一部分的認知資源,當你的大腦意識到,
這個活動可能要佔用特別多的資源,耗費特別多精力的時候,就會喪失選擇的動力。

這個結論還可以解釋一個問題,
就是為什麼不理智的人做選擇更難,因為他們的認知壓力更大。
理智的人是在兩個最優選項裡選一個,機會成本就是僅次於最優選項的那個選項,
但是不理智的人覺得,所有的選項都是自己的機會成本,
做了一個選擇,就要失去其它所有的選項,所以他們會更痛苦,更容易放棄。


第二個原因是選項太好了,怕做錯了選擇後悔
神經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給一群學生一堆東西讓他們選。
這些東西裡面什麼價值的都有,從瓶裝水到T卹再到相機。
實驗發現,讓學生從兩個價值差距比較大的東西裡選,沒什麼問題,都選貴的嘛;
讓學生從兩個便宜的東西裡選一個,也沒什麼問題,雖然沒有很開心,但也不會焦慮;
是,如果讓他們從兩個貴的裡選一個,焦慮就出現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選了。
也就是說,選項越誘人,越怕選錯,越難做出選擇。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對選擇的結果期望太高
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做的選擇是對自己最有利,又能讓自己最幸福的。
但這不可能同時達到。比如說,我給你兩個選項,
一個是:你月收入三萬,你朋友比你多三千;
另一個是,你月收入兩萬,你朋友比你少三千。你會怎麼選?
大多數人都會選第一個,三萬塊。可如果我問你,哪個選擇更能讓你感到幸福?
肯定是第二個,因為我比別人賺得多這件事,是可以直接轉化成幸福感的。
也就是說,你的選擇不一定會讓你幸福,所以你怕做選擇。


那面對這種選擇恐懼,我們能怎麼辦呢?教大家兩個辦法。
一個是降低標準,接受選擇就會有所損失這個事實。
因為大多數的選擇恐懼都是來自於怕選錯嘛,擔心後面還有更好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你不可能把所有選項都考慮到。
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還不錯的選項,而不是一定要最好的選項。
要知道,這樣節省下來的時間,無論用來做什麼,都足以彌補你的遺憾了。
另一個方法就是減少選項
去超市買東西,就帶好清單;不知道怎麼選,就採用達人的推薦;
或者直接選擇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不需要的東西就不要花費精力在上面。
其實沒選擇不痛苦,選擇多才最痛苦。


本文源自:沒選擇不痛苦,有選擇才痛苦|選擇恐懼症是怎麼回事?
稿:谷悅
來源:得到

-------
主旨:
會恐懼的理由有三,
1. 選擇太多,大腦的認知壓力太大
2. 選項太好,怕做錯了選擇,會後悔
3. 我們對選擇的結果期望太高
作者認為的解決之道
1. 降低標準
2. 減少選項

❤得到-學習-“專心致志”會阻礙學習

文章出處:“專心致志”會阻礙學習


摘要:
有一本叫《專念學習力》的書,
提出三個觀點:
第一,練習題做的滾瓜爛熟,會阻礙我們的進步;
第二,所謂的專心一致,事實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成績好就能獲得獎勵,只能讓我們越來越討厭學習。

第一:
有一個關於彈鋼琴的實驗。實驗是這樣的,把一些學生分成兩組,
第一組老師先給學生們做示範,然後和學生們說,
老師希望你們不要死記硬背這些彈琴指法,要多嘗試一些新的演奏技巧。
另一組老師只是做示範,不會引導學生們去嘗試新的方法。
學習一段時間後,
研究者發現,第一組學生們彈的曲子不管是技巧還是創意,都比第二組要好。
這個實驗證明,學習的時候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而不是死記硬背


第二:
我們以為,專心指的就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不胡思亂想,
就像是拍照要聚焦一樣。但實際情況是,長時間的專註一件事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我們盯著一幅畫不動,一會兒畫就會變模糊甚至消失。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專注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一個點上,
而是指我們不斷的在尋找新東西,不斷的切換注意力。

有一個研究可以證明這個觀點,研究者給兩組人講同一個故事,
第一組人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故事,甚至改寫結尾。
另一組只要求他們專注的分析故事裡的3個特徵。
過段時間再問他們故事細節的時候,
第一組人還能講出很多的細節,第二組的人基本都忘掉故事在說什麼了。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用不同的視角看故事,
相當於給故事添加新意,在新東西的刺激下,人們更容易記住這個故事的內容。
所以想要專心的做一件事情,
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一個點上,而是要不斷的尋找這件事中有趣的點。


第三:有一個實驗,研究者讓一些人整理漫畫,然後告訴一部分人說這是遊戲,
和另一部分人說這是工作,就這麼簡單的區別,
當人們完成任務之後,把整理漫畫當遊戲的人很享受這個活動,
而當工作的人卻在整理漫畫的過程經常走神。

總而言之呢,熟能生巧,專心一致,考得好有獎勵,這些傳統的觀念,​​對學習未必有好處。
保持開放的態度,多元的視角和趣味的心態,才是正確的學習姿勢。


----------
主旨:
熟能生巧,專心一致,考得好有獎勵,
這些傳統的觀念,​​對學習未必有好處。
保持開放的態度,多元的視角和趣味的心態,
才是正確的學習姿勢。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得到-商業-慈善組織就該理直氣壯地做廣告

文章出處:慈善組織就該理直氣壯地做廣告


社會上一直有這樣一種看法,商業機構賺錢就是天經地義的,
但公益組織這樣的慈善事業就不能去賺錢,你一賺錢,大家就會覺得你的動機有問題。
最近,公眾號領教工坊發了一篇Ted演講,一位慈善組織的從業者說,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用不同的標準來對待商業機構和慈善機構,這麼做其實是錯的


第一點,他說,在制定薪水的時候,我們採用的就是雙重標準。
商業部門和非營利部門的收入,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美國《商業周刊》做過一個調查,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MBA,
畢業十年之後,平均年薪40萬美元。
但如果你是個醫療健康領域非營利組織的CEO,只能掙到23萬美元,
甚至有些很冷門的非營利組織的CEO,掙得更少,可能只有8萬美元。
薪水差別這麼大,就算你是個再有理想的人,估計也不願意一直掙得比別人少吧。

而且,那些拿著高薪的企業高管,就算每年捐個10萬美元給非營利組織,
剩下的還是比非營利機構的CEO掙得多,而且還能落個慈善家的美名,
不僅能進入非營利組織的理事會,還能指揮那些苦命的CEO。
有了這麼名利雙收的好事,
那些聰明人肯定都去商業部門工作了,非營利組織怎麼能招到人才呢


第二點,我們通常覺得,慈善也不能花太多的錢去做廣告,搞營銷
如果是一個商業公司,花再多的錢做廣告,搞營銷,也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要是個慈善機構,別人會說,你怎麼能用捐款來做廣告呢?
但其實慈善也需要廣告和營銷。這位演講人就曾做過一個關於艾滋病的案例,
他用了五年時間,從18萬人那裡籌集了6億美元。
為什麼這麼多人捐了這麼多錢,靠的就是廣告宣傳
他在報紙上做整版的廣告,在電視和廣播的黃金時間做廣告。
如果為了省成本,只是在大街上發個傳單,或者乾脆不做廣告,
能有多少人知道你的慈善項目呢?


第三點,很多時候,慈善也想創新,但創新的風險太大了。
比如,迪斯尼花兩億美元拍了個電影,
結果票房不好,錢都打了水漂,大家都覺得這挺正常的。
但如果你進行了一次給窮人捐款一百萬的活動,
一年都沒什麼效果,大家就會懷疑你募捐的動機,甚至質疑你的人品。
所以,與其做得越多,錯得越狠,做慈善的人就都不去創新了。
如果沒有創新的精神,就沒辦法籌到更多的錢,一個慈善機構也很難越做越大


第四點,是時間的問題。
比如,亞馬遜成立了6年都沒有盈利,
但投資人捨得花錢,也能往遠處想,給亞馬遜時間去打好基礎。
如果換成一個慈善組織,想要花6年時間去實現一個大夢想,捐款的人肯定不願意。

第五點就是盈利的問題
慈善組織的盈利,不能用於分紅,直接的影響就是,沒人願意投錢,
也就沒法實現資本流轉增值的滾雪球效應。
商業公司輕鬆就能搞定萬億資本,用來擴大發展,這一點慈善組織就做不到。


由於有了上面五點原因,慈善組織很難發展成商業公司那樣的規模。
所以,這位演講人說,我們應該消除這種對慈善的誤解。
不要老是覺得運營和慈善是對立的,覺得運營支出多了,支持善業的資金就少了。

如果運營支出能讓慈善做得更大,吸引更多的資金,那不是更好嗎?
比如,他們公司就曾經用5萬美元發起了一個募款活動,
9年一共募集了1億多美元,讓啟動資本翻了兩千多倍。

過去大家都覺得,
善籌款的費用不能超過5%,一旦破了5%的界,好像這個機構就有問題了。
但演講人的公司就曾經募集了7100萬美元的捐款,
但他們用了40%的運營費,
結果他們的客戶沒頂住外界壓力,終止了合同,他的公司倒閉了。
他覺得這是種道德綁架,因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一筆賬了,
一個是運營支出只有5%的義賣活動,雖然成本低,但收入可能只有幾十美元,
一個是運營支出40%的慈善組織,收入達到7100萬,你說哪個對慈善的貢獻大

最後他說,如果我們能有勇氣和胸懷改變這些觀念,
發展出一個很大的慈善機構,發揮它真正的作用,這才是真正的社會創新。


本文源自:Dan Pallotta:我們對慈善的理解大錯特錯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關於經營,慈善組織比一般營利企業劣勢的地方是
1. 與同規模的一般企業相比,不能高薪
 舉個例,同樣是CEO,一般企業的領100萬美金,捐50萬。
 比慈善組織CEO領50萬,捐0元,更能名利雙收。
2. 慈善也不能花太多的錢去做廣告、搞營銷
3. 慈善也想創新,但創新的風險太大了
 做失敗了,被眾人指責的力道,遠大於一般企業的股東
4. 得時間不停斷地投注
5. 不盈利,造成投資人少
 
作者曾經募集了7100萬美元的捐款,但用了40%的運營費,
結果他們的客戶沒頂住外界壓力,終止了合同,他公司倒閉了。
他問:
一個是運營支出只有5%的義賣活動,雖然成本低,但收入可能只有幾十美元,
一個是運營支出40%的慈善組織,收入達到7100萬,你說哪個對慈善的貢獻大?

❤得到-人物-清官海瑞為何救不了明朝?

文章出處:清官海瑞為何救不了明朝?


我們都知道,海瑞是明朝最有名的的清官。
海瑞在明朝的職位大致相當於現在副部級,也算很高的官位了,
可他一生清貧的讓人不敢相信。海瑞沒有兒子,
他死後,家連出殯的錢都拿不出來,還是海瑞的同僚湊份子給海瑞下的葬。
有一個叫朱海樓的御史,當年曾被海瑞整治,對海瑞是恨之入骨。
海瑞死後朱海樓到了他家裡一看,呆了好久才說了一句話:我現在不恨他了。


不過呢,最近,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發布了篇文章,提出了幾個顛覆海瑞形象的觀點。

第一,面對世道變遷,海瑞不懂變通
海瑞評價官場同行是“虎狼”,他們不但行賄受賄,而且想盡辦法搜刮民財、欺凌百姓。
而他對抗這些虎狼的武器是祖制,祖上留下的制度,
也就是當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的條條框框,他總是把這倆字掛嘴上。
比如海瑞在南京當官的時候,當地有個御史請了一群戲子來家裡演戲。
本來這就是正常的娛樂,但海瑞知道之後,居然把這個御史當眾打了一頓。
無論別人怎麼求情,海瑞都不為所動,他的理由很堅定,這是太祖定下的祖制。

要知道,這個時候離明朝開國已經有兩百多年了,
海瑞卻總像一個從朱元璋時代穿越過來的人,一舉一動都要按照200年前的老規矩來,
從來不知道與時俱進。從理論上說呢,祖制在明朝地位崇高,就跟現在的憲法一樣,
所以呢,海瑞就感覺自己佔據了道德至高點,
他批評別人,別人也沒法還嘴,只好都躲著他。
所以,海瑞在官場上的人緣是相當差的,沒人願意和他說話。
就連仰慕他的人,也不認同他說的那套。
有一個叫王弘的官員說,海瑞這人的品格確實沒人比得上,
但他要是掌了大權,現在的官僚體系,他也不能把它怎麼樣。
還有一個何良俊的同僚也誇過海瑞,
說他既不怕死,也不要錢,真是條漢子,但如果他執政的話,一定會壞了國家大事。

其實呢,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本身就有很多行不通的地方。
比如禁止高利貸,海瑞當巡撫時也嚴格執行。
但高利貸的根源是銀根緊,老百姓借貸困難,這時候應該想辦法解決貨幣供應的問題,
光禁了高利貸,治標不治本,讓老百姓去哪裡借錢呢?
朱元璋當初就沒考慮這個問題。海瑞也死心眼的執行,弄得老百姓日子更不好過。


第二,很多人把海瑞誇成一個道德模範,可這個道德模範的個人生活問題也不少
比如說,海瑞幾乎沒什麼朋​​友。
一方面是因為他跟官場作對,另一方面就是海瑞性格的問題了。

舉個例子,當初海瑞因為批評皇帝被逮捕後,戶部司務何以尚想救他,結果也被抓進監獄。
海瑞在監獄裡倒沒怎麼受刑,何以尚卻被打得遍體鱗傷。
後來,海瑞出任吏部右侍郎,何以尚正巧是他屬下。
兩人相見,海瑞還用長官接見下屬的禮節接待。
何以尚就問他,咱倆當年同生共死,你就不能把我當朋友嗎?
海瑞回答,朝廷的規定就是這樣。氣得何以尚當場和他絕交。

他的家庭生活更糟糕。
第一個妻子過門剛一個月,和婆婆發生了矛盾,海瑞不分青紅皂白,毫不猶豫地休了妻子。
53歲的時候,他的妾韓氏忽然上吊自盡,
11天后,海瑞的太太跟著也自殺了,沒人知道是什麼原因。
他的女兒也死得很奇怪,據說,女兒五歲的時候,曾經從一個男孩子那兒接了一個餅吃。
海瑞看見了,勃然大怒,說男女授受不親,你不是我的女兒!
你要是能餓死,才配是我的女兒。然後女兒就開始不吃東西,家人怎麼勸也沒用,
最後活活餓死。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假存在一些爭議,
但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海瑞要為女兒的死負責。


第三,海瑞辛苦了一生,卻沒有給後世帶來什麼正面的、永久性的改變。
海瑞當官那麼多年,最大一項政績就是疏通淞江口的河道。
這事在海瑞傳記上被大書特書,據說他坐著小船,親自帶著鐵鍬和簸箕,監督施工。
沒幾個月的功夫,工程就完工了。
但如果我們翻翻顧炎武的書,就會發現這個“萬世之功”後來的效果並不咋樣。
一位縣令對顧炎武抱怨:“海瑞大人的工程,花了四萬多兩銀子,不到三年就又堵了。”

這就是海瑞一生的縮影,辛苦一輩子,卻沒有帶來什麼改變。
官員照樣腐敗,河道照樣擁堵,明帝國照樣崩潰,沒有什麼因為他變得更好。
這事兒的原因是什麼呢?說白了,海瑞面對官僚體系的態度,有點像不切實際的堂吉訶德


比如,海瑞掛在嘴上的祖制,根本上來說是這個樣子的:
皇帝要像朱元璋一樣,大權獨攬,對官僚集團嚴刑峻法,
讓他們嚴格遵守規則,不敢侵害百姓。但這套東西在當時已經無法操作。

在理論上,官員是為朝廷和人民服務的。
他們心裡頭應該首先裝著人民,然後才裝著自己。
儒家經書上是這麼教導的,祖制也是這麼規定的。
當然,個別官員也確實這麼做了,比如海瑞就是一個。
但是作為一個整體,官員們追求的是自己的利益。
們心裡頭首先裝著自己,如果還有富餘的地方,才會順便再裝一點人民百姓。
這不是哪一個人兩個人的道德問題,這是普遍的人性。

官員和人民的利益並不一定吻合。
你可能會說,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裕了,官員也許會得到一點好處,
但這點好處虛無縹緲,哪裡有貪污受賄來得快,來得多呢?
如果貪污受賄沒人管,那你海瑞又憑什麼要求人家不貪污,不受賄?

對這個問題,理論上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讓皇帝來管。
既然全體老百姓都是皇上的,生殺予奪都由著皇上,
那我們老百姓和皇上總是利益吻合的吧?他們偷我們的,不就等於偷皇上的嗎?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解決辦法,實際上根本沒用。

很多皇帝並不稱職,他們可能昏殘暴虐,或者麻木不仁。
海瑞卸任的時候,就痛心疾首的上書罵過嘉靖皇帝。
海瑞之所以對嘉靖如此痛心疾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對皇帝寄望過高。
但海瑞實在高估了嘉靖的力量。王朝開創時,以前的小團體被暴力橫掃一空。
新生的官僚集團還是個雛兒,皇帝們往往能操縱它。
但隨著時間推移,官僚集團獨立性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腐壞,
皇帝可以誅殺其中的成員,但無法改變它的運轉模式。

一般來說,到了王朝中期以後,這個集團就已牢不可破。
嘉靖即便“一振作”,拍案而起直奔朝堂而去,他又有什麼能力去扭轉頹勢?
他可以殺幾個官員,但大明朝地大物博,官員眾多,如何殺得絕?
殺絕了政府如何運轉?
再說,官員們可以聯手欺騙皇上,被推出去殺頭的倒可能是稱職的清官。
顧炎武就悲觀地說過,這個死局,
即便堯舜復活也無可奈何,更何況一個生長於深宮的皇帝

顯然,這個死循環其實是所有大一統王朝的死結,
海瑞用恪守祖制、苛​​求個人道德的方法,是不可能解開這個結的。

本文源自:清官之死:虎狼世界裡的堂吉訶德
稿:谷悅
轉載:得到

--------
主旨:
作者認為,海瑞的真實形象是
1. 面對世道變遷,海瑞不懂變通
2. 很多人把海瑞誇成一個道德模範,可他個人生活問題也不少
3. 海瑞面對官僚體系的態度,有點像不切實際的堂吉訶德
 
明朝末年的官僚集團獨立性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腐壞,
皇帝可以誅殺其中的成員,但無法改變它的運轉模式。
這個死循環其實是所有大一統王朝的死結,
海瑞用恪守祖制、苛​​求個人道德的方法,
是不可能解開這個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