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得到-醫健-為什麼營養學家經常自相矛盾?

文章出處:為什麼營養學家經常自相矛盾?


今天我們越來越重視健康,
有很多營養學家會告訴你,吃什麼對身體好,什麼能多吃,什麼能少吃。
但最近公眾號環球科學有篇文章說,其實今天的營養學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很多問題專業人員都沒辦法下結論,
比如西紅柿是抗癌還是致癌,酒精對身體到底好不好,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呢?
文章說了幾個營養學遇到的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營養學中的很多問題,沒辦法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
比如,讓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食物,讓他們長期堅持這種飲食習慣,
然後判斷這些食物會不會引發疾病,這基本上不可能。
有個英國醫生就說,在理想狀態下,他會找1000個嬰兒,
然後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一輩子只能吃水果和蔬菜,
另一組一輩子只能吃培根和火雞。這樣就能觀察,
誰更容易得癌症或者心臟病,誰死得更早,誰的皺紋更多,誰更聰明,等等。
但這種試驗永遠做不到,因為你能讓500人一輩子只吃水果和蔬菜嗎?


第二個難題,營養學必須依賴觀察性試驗,但這些試驗都是不確定的
通常來說,這些研究會持續好幾年,一般都是找一些有特殊飲食習慣的人,
定期給他們檢查身體,看他們有沒有得某些病。
但問題來了,這些調研不是在實驗室裡做的,你會受到很多干擾。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比較那些經常吃紅肉的人和吃魚的人,
看他們在幾十年裡會有什麼不一樣,就會遇到很多干擾。
比如,吃魚的人可能收入更高,學歷更高,或者健康意識更強,這些都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雖然研究人員能控制一些干擾,但他們肯定沒辦法把所有的干擾都搞定。


第三個難題,就是營養學的食物調研經常是不準確的
因為科學家沒辦法盯著每個人,看著這些人每天吃什麼,只能聽他們說自己吃了什麼。
這顯然不太可能,你能記得前天都吃了什麼嗎?
就算你記得自己吃了沙拉,你能記得飯後自己吃沒吃零食嗎?
很明顯,大多數人都記不住,但今天很多營養學研究,都是根據人們的回憶來進行的。
如果你都記不住自己吃了什麼,營養學家拿什麼來研究呢?


第四個難題,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吃一樣的食物,反應也不一樣
最近,美國的《細胞》雜誌發表了一個研究,科學家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觀察了800多名受試者,監控他們體內的血糖水平,觀察不同的人對同一種食物的反應。
研究發現,即使吃的東西一樣,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而且,同一種食物的營養成分,也可能不一樣。

比如,本地的新鮮胡蘿蔔,可能比超市袋裝的胡蘿蔔營養價值高;
快餐店的漢堡和家裡自己做漢堡,脂肪和鹽含量都不一樣。
此外,還有個食物替代的問題,
意思是說,當你吃某種食物的時候,通常就會少吃其他的食物。
比如,如果一個人主要吃豆類食品,他可能就會少吃肉類食品。
這時候研究他的健康狀況,就會找不到原因,
到底是因為吃了很多的豆類食品,還是因為沒吃肉類食品?


營養學研究遇到的第五個難題是,獨立經費太少
很多營養學的研究,都是食品和飲料生產商資助的。
雖然資助對研究是有好處的,但資助太多了,衛生專家和公眾就會懷疑你的研究成果。
比如,《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篇文章說,那些經費獨立的研究
,都發現含糖飲料對健康不好,但有飲料企業資助的研究,卻沒有得出這個結果。


最後文章說,雖然營養研究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對我們還是有幫助的。
至少可以這麼說,某一種“飲食結構”可能是“健康”的,
比如,健康飲食結構,你就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
成年人可以適量飲酒,等等。
但如果有人和你說,一定要吃某種食物,或者完全不吃某種食物,你就不要相信了。
這可能不是科學的結論,因為,就目前來說,那樣的科學研究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


本文源自:營養學家的建議自相矛盾,讓你無所適從?他們也有苦衷啊!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營養學家經常自相矛盾,是因為有四個難題:
1. 沒辦法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
2. 營養學必須依賴觀察性試驗,但這些試驗都是不確定
 (長時間飲食對人的變化,不能在實驗室進行)
3. 營養學的食物調查研究經常是不準確的
 (讓受試者回憶吃過的食物,經常不精準)
4.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吃一樣的食物,反應也不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