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得到-軍事-戰場上投降可恥嗎?

文章出處:戰場上投降可恥嗎?


經濟學家熊秉元寫過一本書,叫《解釋的工具》,他在書裡談了戰爭史上一個有趣的現象。
什麼現象呢?就是美、英、法、德這些老牌的西方國家,
打仗的時候,一旦部隊死傷慘重,
或者陷入包圍、彈盡糧絕、和外界斷了聯絡,他們就可以投降,也應該投降。
而且,在西方人看來,打不過的時候,指揮官領著部隊投降,一點兒也不丟人。


這裡有一個經典的例子。
當年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華盛頓帶領大陸軍勢如破竹,打的英軍節節敗退,
英軍指揮官康華利看大勢已去,就帶著英軍投降了,後來這些投降的士兵回國了,
你猜怎麼著?他們不但沒被批評,反而受​​到了英國人的熱烈歡迎。
這只軍隊可是打丟了一塊大陸啊,在我們看來,這簡直無法想像


而在中國和日本這樣的東方國家,就完全是另一套價值觀了。
日本軍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是出了名的,他們可以切腹、跳崖、投海,但就是不能投降。
甚至,二戰時候的日本軍隊,基本上不配備軍醫,受傷了打殘了都沒人管,
就讓士兵自生自滅。中國自古也講究血戰到底,
和敵人同歸於盡是軍人至高無上的榮譽,要是投降,你就等著背負萬世罵名吧


為什麼東西方在軍隊投降這件事兒上,看法差別這麼大呢?熊秉元給了一種全新的解釋。

大家想想,你平時下棋、打撲克的時候,
如果某一局已經贏不了了,沒辦法起死回生了,你會怎麼辦?大部分人都會放棄這一局,
然後再重新開始,下個回合再扳回來。
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個多回合的比賽,輸一局其實沒那麼重要,大不了下一局再贏回來。
按照這個道理,我們再看東西方的戰爭態度,就很清楚了。


先看東方,就拿中國來說吧,中國東面和南面是海,西面有西藏和新疆的高原、
山脈阻擋,北邊是嚴寒的荒漠,這就是說,中國處在一個相對完整、自給自足的區塊裡,
和什麼歐洲、印度之類的交流並不多,對外征戰的機會也很少,
中國太強大,周邊的鄰居都是藩屬國,基本不可能和中國打仗。

這樣呢,整個東亞就是一種比較單一的文化,文化認同感很強烈,民族融合也很迅速,
真正的衝突其實多半是內部摩擦
但內部摩擦卻更殘酷,你看王朝末年一般都是群雄並起、逐鹿中原,
內部戰爭的目的就是推翻舊王朝,就是奪權,
所以一定是成王敗寇、你死我活,輸贏在此一舉,完全不是多回合賽局的概念,
不可能這次我輸了,下次再打,因為輸了就必死無疑,所以必須血戰到底。


相比之下,
歐洲大陸地區的國家之間打仗就很多。既然經常打仗,肯定就有勝有負啊。
這次輸了,下次再來,也用不著玉石俱焚,也不講究什麼不成功便成仁
你看,英法百年戰爭一打就是一百多年啊,中間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這種打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彼此都接受的遊戲規則:
戰爭死傷到了一定程度,就投降了事。所以人也就想通了,投降沒什麼可恥和屈辱的,
反而保存了有生力量,過兩年咱們再捲土重來。

很多人心裡還是會嘀咕,到底哪一種文化傳統更好呢?
其實,文化傳統都是特定環境和相關條件的產物,無所謂好壞。
不過呢,社會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給這個問題帶來了新意,
比如,現在不都說“地球村”嘛,交通和通訊的發展,
讓地球像一個村子一樣聯繫緊密、頻繁交流,任何一個社會都在和外界進行頻繁的互動,
古代那種封閉環境下形成的信仰,
比如“漢賊不兩立”“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也許未來會慢慢被人拋棄了


本文源自:熊秉元《解釋的工具》
撰稿:徐亞聖
來源:得到

---------------
主旨:
中國自古講究血戰到底,和敵人同歸於盡是軍人至高無上的榮譽,
要是投降,你就等著背負萬世罵名吧。
歐洲大陸地區的國家之間打仗就很多。既然經常打仗,肯定就有勝有負啊。
這次輸了,下次再來,也用不著玉石俱焚,也不講究什麼不成功便成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