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得到-語言-學一門外語,換一種人格

文章出處:學一門外語,換一種人格


最近,果殼網發了篇文章說,我們說話的方式和思考方式是相互影響的,
你學習了一門外語,實際是轉換了一種人格。
如果沒有語言的話,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各種思維活動,就不可能存在。

其實,很多人早就發現過,說不同的語言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行為。
比如說,說英語的人在提到未來的事情時,會下意識地把身體前傾。
在希伯來語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比其他人更早出現性別意識。


你可能要問了,憑什麼認定,這些思考和行為方式的不同,一定是語言帶來的呢?
科學家做實驗證明了這點,他們找來很多可以流利地使用兩種語言的人,
結果發現,他們會根據自己正在使用的那種語言,轉換看待世界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死對頭。
科學家找了一批同時會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的人做實驗,
讓他們分別看一些猶太人或者阿拉伯人的名字。
結果呢,科學家就發現,
當這個人用阿拉伯語交流的時候,
他看到猶太人的名字,就會有偏見,看到阿拉伯名字反應就很正面。
當他改用希伯來語交流,
看到猶太人的名字,他就是很正面、很積極的反應,看到阿拉伯名字就歧視。
這個實驗,在別的語種上也成立。

你看,種族歧視這種心理,我們原本以為是和歷史傳統、民族文化什麼的有關係,
但是這個實驗卻證明,歧視和偏見其實就藏在語言裡,
你換一種語言偏見就沒有了,轉換語言就能轉換人格。

而且,語言不僅能帶來歧視,還能干擾思考。
比如,科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找來一群人,先給他們看一遍《新聞聯播》,
看完之後呢,在一塊大屏幕上畫了很多點,然後讓大家數數有多少個點。
但是在他們數之前,讓他們默默想一遍剛才的新聞聯播講了啥,然後才開始數點。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大家數數的速度大大降低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啊,數數也是有一個自然的語言過程的,
但這個語言過程被《新聞聯播》那種語言干擾了,佔據了大腦,然後你的思維就卡住了。

另外呢,特定語言中存在的詞彙,能參與到語言之外的其他思維活動裡。
這在區分顏色的時候也很明顯。
比如,如果你的語言裡有“綠”和“藍”兩個詞語,
這種詞彙上的範疇劃分,就能幫你區分出綠藍兩個顏色,
但是如果你看到綠藍兩個顏色的時候,大腦的語言區被其他語言任務佔用了,
那你就要花更多時間來區分綠藍。

所以說,語言不僅僅是個表達意思的工具,它還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學一門外語,就等於學到了另一種思考方式。


本文源自:學一門外語=開啟另一個人格?說誰的話,決定我們為誰說
稿:谷悅
轉載:得到

-------
看下例,便能明白:
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死對頭。
科學家找了一批同時會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的人做實驗,
讓他們分別看一些猶太人或者阿拉伯人的名字。
結果呢,科學家就發現,
當這個人用阿拉伯語交流的時候,
他看到猶太人的名字,就會有偏見,
看到阿拉伯名字反應就很正面。
 
當他改用希伯來語交流,看到猶太人的名字,
他就是很正面、很積極的反應,看到阿拉伯名字就歧視。
這個實驗,在別的語種上也成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