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為什麼微軟要雇用重度上癮的遊戲玩家為他們設計新產品?
為什麼耐克的設計師要和大學生打成一片?
為什麼哈雷摩托要在企業內部打造摩托車文化?
因為靠譜的商業直覺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用戶那裡總結出來的。
體會到用戶的感受,才能生產出用戶需要的產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共情。
那怎麼才能實現共情呢?
最近樊登讀書會推薦了一本書叫《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
第一,嘗試去體驗完全不同的生活,就能提高你的共情能力。
我們經常說換位思考,就是說只有你處在對方的位置上,
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受,共情能力就是通過換位培養出來的。
舉個例子:有個人專門做廚俱生意,他自己也特別愛做飯。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得了關節炎,握不住廚具了,
他就想請個設計師,專門為關節炎患者和老年人設計一套廚具,讓他們也能方便地做飯。
可是什麼樣的廚具適合這類人用呢?這個設計師就大量地做調查,
觀察關節炎患者是怎麼掙扎著使用廚具的。
但是他覺得這還不夠,所以他又把自己扮成了一個老太太,戴上手套、綁住腕關節去做飯,
專門體驗那種手不聽使喚的感覺。
經過不斷的嘗試他發現,廚具上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其實是把手,
因為一般的把手都太細,關節不靈活的人是握不住的。
於是,他就把原來又細又滑的把手改成了橢圓形、粗大的橡膠把手,
這樣,不僅一隻手可以握住,鍋還不會轉動。
後來,這個生意人自己成立了公司,把這種把手應用到了15種不同的廚具上,
不僅在銷量上特別成功,還讓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找回了自尊。
作者自己也做過類似的試驗。他在斯坦福大學的課上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
讓學生花時間實實在在地去扮演一個跟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農夫、馴獸師,
甚至是異性都可以。他自己也參與。
作者扮演的是一個生活在輪椅上的殘疾人。在這段時間裡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
比如無數次被輪椅的剎車劃破手,手臟得像乞丐,嘴裡還叼著東西,
簡直就像只可憐兮兮的小狗。最讓他難過的其實是心理上的痛苦,參加不了朋友聚會,
不能跟別人平視,所有人的聲音都飄在他的頭頂等等。
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憂鬱和沮喪才讓他明白了,原來殘疾人是這樣生活的。
第二,想實現共情要先學會隨機應變。
共情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滿足對方的需求,讓對方感到舒適快樂,所以你要根據對方的需求隨機應變。
舉個例子:耐克鞋一度在校園里特別火爆,因為它定位很清晰,
就是專業運動嘛,學生運動就穿它。
但是上世紀末的時候,耐克在校園裡的銷售陷入了困境。
他們發現,大學生現在都喜歡穿很寬鬆的牛仔褲,配一雙馬丁鞋。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耐克的設計師找到了原因。運動鞋不管多專業,都會被褲子擋住,不容易被看到;
可馬汀鞋就不一樣了,它雖然笨重,但是配褲子很好看。
所以耐克就像了個辦法,要把運動鞋設計成特別花哨鮮豔、不容易被忽視的顏色。
可是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一款鞋子本來就要生產13個不同的尺碼,
如果款式再做成特別多的顏色,就會耗費很大的庫存空間。
面對這種情況,耐克隨機應變實現了突破。
他們採用了高彈性材料,腳小的人穿上會收縮,腳大的人穿上會擴張,
這樣只需要5個尺碼就搞定了原來的13個尺碼,
一款8種顏色的鞋,卻只佔原來3款鞋的庫存,經銷商當然非常歡迎。
結果就是,這款顏色又顯眼,又秉承了專業跑鞋理念的鞋,一經推出,就火爆全球,
也幫耐克重新佔領了校園市場。在對顧客、老闆、經銷商三類人群成功做到共情的基礎上,
耐克隨機應變,最終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第三,想實現共情,還得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理解。
不管你多理解對方,如果對方感受不到的話,也是徒勞。
舉個例子:聖雄甘地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心目中的國父。可一開始,印度人並不推崇他。
甘地畢業於倫敦大學,那時候他就是一位西服革履的律師,和印度的百姓距離非常遠。
但是後來,在爭取獨立權的過程當中,甘地越接觸印度的上層人士就越發現,
這些人就是一群養尊處優的公子,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底層印度人的生活。
甘地就決定,從坐火車的三等車廂開始,去體會百姓的生活。
他發現,農民貧窮困苦、兒童流離失所、宗教陣營勾心鬥角,南北部不和,
這些問題原來一直都存在。從此以後,甘地就脫掉了西裝,穿上了印度腰布,
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那個甘地的形象,而自打他穿上了象徵印度窮苦人民的腰布之後,
他就一躍成為了印度人心目中的國父。
因為腰布讓印度人民感受到了,甘地確實是與我們同甘共苦的人。
所以選舉的時候,最終成功的人其實不一定是多能勝任這份工作的人,
而是能讓百姓感受到理解的人。
其實不僅在商業領域,在生活中、人際交往中,培養共情能力都非常重要。
有心的你不妨根據這幾個原則,多練習一下。
本文源自:《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稿:安迪
轉載:得到
為什麼微軟要雇用重度上癮的遊戲玩家為他們設計新產品?
為什麼耐克的設計師要和大學生打成一片?
為什麼哈雷摩托要在企業內部打造摩托車文化?
因為靠譜的商業直覺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用戶那裡總結出來的。
體會到用戶的感受,才能生產出用戶需要的產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共情。
那怎麼才能實現共情呢?
最近樊登讀書會推薦了一本書叫《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
第一,嘗試去體驗完全不同的生活,就能提高你的共情能力。
我們經常說換位思考,就是說只有你處在對方的位置上,
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受,共情能力就是通過換位培養出來的。
舉個例子:有個人專門做廚俱生意,他自己也特別愛做飯。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得了關節炎,握不住廚具了,
他就想請個設計師,專門為關節炎患者和老年人設計一套廚具,讓他們也能方便地做飯。
可是什麼樣的廚具適合這類人用呢?這個設計師就大量地做調查,
觀察關節炎患者是怎麼掙扎著使用廚具的。
但是他覺得這還不夠,所以他又把自己扮成了一個老太太,戴上手套、綁住腕關節去做飯,
專門體驗那種手不聽使喚的感覺。
經過不斷的嘗試他發現,廚具上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其實是把手,
因為一般的把手都太細,關節不靈活的人是握不住的。
於是,他就把原來又細又滑的把手改成了橢圓形、粗大的橡膠把手,
這樣,不僅一隻手可以握住,鍋還不會轉動。
後來,這個生意人自己成立了公司,把這種把手應用到了15種不同的廚具上,
不僅在銷量上特別成功,還讓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找回了自尊。
作者自己也做過類似的試驗。他在斯坦福大學的課上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
讓學生花時間實實在在地去扮演一個跟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農夫、馴獸師,
甚至是異性都可以。他自己也參與。
作者扮演的是一個生活在輪椅上的殘疾人。在這段時間裡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
比如無數次被輪椅的剎車劃破手,手臟得像乞丐,嘴裡還叼著東西,
簡直就像只可憐兮兮的小狗。最讓他難過的其實是心理上的痛苦,參加不了朋友聚會,
不能跟別人平視,所有人的聲音都飄在他的頭頂等等。
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憂鬱和沮喪才讓他明白了,原來殘疾人是這樣生活的。
第二,想實現共情要先學會隨機應變。
共情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滿足對方的需求,讓對方感到舒適快樂,所以你要根據對方的需求隨機應變。
舉個例子:耐克鞋一度在校園里特別火爆,因為它定位很清晰,
就是專業運動嘛,學生運動就穿它。
但是上世紀末的時候,耐克在校園裡的銷售陷入了困境。
他們發現,大學生現在都喜歡穿很寬鬆的牛仔褲,配一雙馬丁鞋。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耐克的設計師找到了原因。運動鞋不管多專業,都會被褲子擋住,不容易被看到;
可馬汀鞋就不一樣了,它雖然笨重,但是配褲子很好看。
所以耐克就像了個辦法,要把運動鞋設計成特別花哨鮮豔、不容易被忽視的顏色。
可是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一款鞋子本來就要生產13個不同的尺碼,
如果款式再做成特別多的顏色,就會耗費很大的庫存空間。
面對這種情況,耐克隨機應變實現了突破。
他們採用了高彈性材料,腳小的人穿上會收縮,腳大的人穿上會擴張,
這樣只需要5個尺碼就搞定了原來的13個尺碼,
一款8種顏色的鞋,卻只佔原來3款鞋的庫存,經銷商當然非常歡迎。
結果就是,這款顏色又顯眼,又秉承了專業跑鞋理念的鞋,一經推出,就火爆全球,
也幫耐克重新佔領了校園市場。在對顧客、老闆、經銷商三類人群成功做到共情的基礎上,
耐克隨機應變,最終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第三,想實現共情,還得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理解。
不管你多理解對方,如果對方感受不到的話,也是徒勞。
舉個例子:聖雄甘地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心目中的國父。可一開始,印度人並不推崇他。
甘地畢業於倫敦大學,那時候他就是一位西服革履的律師,和印度的百姓距離非常遠。
但是後來,在爭取獨立權的過程當中,甘地越接觸印度的上層人士就越發現,
這些人就是一群養尊處優的公子,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底層印度人的生活。
甘地就決定,從坐火車的三等車廂開始,去體會百姓的生活。
他發現,農民貧窮困苦、兒童流離失所、宗教陣營勾心鬥角,南北部不和,
這些問題原來一直都存在。從此以後,甘地就脫掉了西裝,穿上了印度腰布,
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那個甘地的形象,而自打他穿上了象徵印度窮苦人民的腰布之後,
他就一躍成為了印度人心目中的國父。
因為腰布讓印度人民感受到了,甘地確實是與我們同甘共苦的人。
所以選舉的時候,最終成功的人其實不一定是多能勝任這份工作的人,
而是能讓百姓感受到理解的人。
其實不僅在商業領域,在生活中、人際交往中,培養共情能力都非常重要。
有心的你不妨根據這幾個原則,多練習一下。
本文源自:《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稿:安迪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