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得到-中史-為什麼天下師爺出紹興?

文章出處:為什麼天下師爺出紹興?

一提“師爺”兩個字,你想到的,
肯定是古裝電視劇裡那些穿著長衫,戴著書生頭巾,留著兩撇小鬍子,搖著紙扇的形象,
他們跟在縣太爺身後,搖頭晃腦,隨時出謀劃策,附庸風雅。
看上去,他們只是寄人籬下的顧問、智囊,
但人家卻能掌握相當大的權力,在官場裡如魚得水,
甚至能一手遮天,欺上瞞下,進行各種暗箱操作。
而且,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唯獨紹興籍貫的師爺,
能夠在明清兩代官場如魚得水,成為這個職業的最典型代表?
有本書叫《官府、幕友與書生——“紹興師爺”研究》,
作者是北京大學歷史學家郭潤濤,他就為我們詳細剖析了“紹興師爺”這個群體。

其實啊,用現在的話說,師爺是地方官員個人聘請的顧問秘書,
沒有正式編制,可他們通過包攬各種具體的行政事務,
比如財政統計、文件起草和案件審判,手裡積累了相當大的權力,
是官員們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物。那為什麼說天下師爺出紹興呢?


首先,紹興人本身就精明、活分、好交際,做師爺非常合適。

第二,明清兩代,被稱為江南的江蘇、浙江、江西這些地方,
是科舉考試大省,書香門第多,讀書人也多。
那問題就來了,每年通過科舉、走上做官之路的名額,是很有限的
讀書人的數量卻逐漸增多,那沒法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的讀書人,就
只好到衙門裡做師爺,這算是最能發揮自己才學特長的出路了。

最後一點,按照中國官場文化傳統,跟自己親近的人,用起來最得心應手
所以一個讀書人做了官,往往會選擇自己親友或者同鄉,當自己的幕僚師爺,
所以江南地區作為科舉大省,不但出的官員多,師爺幕僚也多,
其中不乏一些鼎鼎大名的人物,
比如曾國荃的師爺章世傑、張之洞的師爺馬家鼎、左宗棠的師爺程塤、
李鴻章的師爺樓春藩……這些人都是“紹興師爺幫”的高材生。


不過,要當好一名師爺實在不易,競爭強、淘汰率高,
沒有一番真功夫,是難以在步步凶險的官場中生存下來的。
用現在的職業來說,師爺,既是官員的秘書、顧問,也是他們的私人公關,
除了基本的四書五經和法律常識,還得口才好、會應酬,懂得察言觀色。
不僅如此,師爺具體職業的細分也很專業,
比如涉及案件審理、調查、調解的“刑名師爺”,想讀這個專業,得花三五年,
學習《大清律例》和《洗冤錄》這兩本書,
你得把這兩本書背得滾瓜爛熟,能夠做到活學活用,才能出師

出師之後,怎麼解決就業問題呢?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師父。
依靠師父推薦也就成了“紹興師爺”最主要的就業方式。
師父可以招攬學生、助手,跟著自己在衙門裡慢慢地實習、歷練,最後讓他獨擋一面。
或者呢,別的地方官要上任,身​​邊缺那麼一個幕僚班子,
這時候,跟他有交情的官員或師爺,就可以趁機推薦自己的學生就業。
師爺之間,也跟綠林好漢一樣,互相結拜成義兄弟,
不但可以互相照應,利用人情潛規則辦事,還可以互相推薦,
一個師爺要是失業了,通過義兄義弟的照應,基本可以保證再就業,不至於長期下崗在家。

舉個例子,被清代師爺當做楷模的紹興師爺汪輝祖,
一開始是在岳父手底下當差,後來有個知府要找師爺,
就請老同事,也就是汪輝祖的岳父幫忙推薦,那他當然推薦自己的女婿了啊。
後來,汪輝祖又拜師一位師爺界的大拿,叫孫景溪,
後來這個孫景溪當了縣令,汪輝祖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師爺,
甚至孫景溪的兒子以後做了地方官,也特地讓汪輝祖繼續在自己身邊出主意。

你別看師爺權力不大,但具體政務處理過程中卻離不開他,
尤其剛剛上任或者調職的官員,身為儒家士大夫,對四書五經、吟詩作句是很熟,
但是文案起草、財務審核、按律斷案這些高度瑣碎的行政技術工作,就不是很擅長了
而且,地方官員每到一地,對當地官場和地方勢力大戶,
比如大商人、大地主之間千絲萬縷的利害關係,肯定也不是很熟,
一切都得仰仗一位熟悉業務和本地人情世故的老師爺。
比如光緒時期,山東有個知縣,官位是穩如泰山,
秘密就是他自己的師爺和山東巡撫的師爺是表兄弟,
好多事情公對公往來不方便,底下讓這兩位師爺一勾兌,就解決了。

甚至有些時候,官員最後往往被自己強勢的師爺架空。
比如清朝咸豐年間,有個陝甘總督,除了騎馬射箭,就只會提籠架鳥,
他也是心大,索性把所有的奏摺文案工作全部委託給師爺。
這位師爺因此招搖撞騙,大權獨攬,審案的時候公開索取賄賂,吃了原告吃被告。
再比如前面提到過的汪輝祖,也是常常“垂幕聽案”,
就是當官的在大堂上擺個樣子審案,汪輝祖隱身在幕後旁聽,
迅速做出分析、判斷,然後主官就根據汪師爺的意見辦。

那有人問了,那麼多讀書人,前仆後繼去當沒有編制的師爺,圖什麼呢?沒錯,圖錢唄。
清代紹興師爺,有著一份令人眼饞的收入。

首先第一個,就是作為保底的基本工資,叫修金
汪輝祖剛當上刑名師爺的時候,這個基本工資就已經有超過二百六十兩銀子了,
在當時這已經算是一筆極為豐厚的財富了。
此外,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還會有官老爺或官老爺下屬饋贈的現金或禮品,叫敬禮
如果自己招收弟子,每年還可從弟子收入中獲得固定分成,這筆收入叫幕例
除了這三項,師爺還有賄賂等非法收入。
清代有個“官一幕二衙門三”的說法,就是指當時官員、師爺和書吏之間的分贓比例。


這麼看,紹興師爺算得上收入不菲。
可與此相對的是,消費也高得驚人,經常入不敷出。
這些開支包括交際應酬、接濟同僚,以及給自己的師父交“幕例”等等,
而且收入經常不穩定,如果說農民是靠天吃飯,師爺就是因人成事。
說白了,師爺是官員短期僱傭的臨時工,當官的,調職、罷官或者養老回鄉,
那師爺就有可能失業,你看汪輝祖,職業生涯轉會過十六次,伺候過十六任不同的官老爺,
你就能想到這份職業有多顛沛流離了。所以說,紹興師爺們的最高理想,
仍然是參加科舉考試,汪輝祖做了17年師爺之後,最後還是去考了科舉,
千軍萬馬擠過一條獨木橋,直到後來當上知縣做官,才算是穩定下來。


本文源自:《官府、幕友與書生——“紹興師爺”研究》
稿:王琪
轉載:得到

---------
主旨:
作者提出三理由,天下師爺出紹興。
其次,還介紹了官場當師爺的潛規則。
三理由分別是:
1. 紹興人本身就精明、活分、好交際
2. 紹興讀書人多,但做官名額很有限
3. 當官的很多也都是紹興人,
 跟自己親近的人(同鄉),用起來最得心應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