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交流為什麼必須用英語?
去年,北京大學搞了一個面向全球的教育項目,
燕京學堂,要求老師授課,都必須用英文,引發了軒然大波。
不過這也折射出一個現實,就是英語,不僅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
也是科研學術界的通用語言,你要不懂英語,
對不起,學霸的世界就和你無緣,因為你沒辦法介紹你的成果,也沒有辦法和同行交流。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英語打敗了其他語言,成了全球學術科研的通用語,
最近,《環球科學》就發布了一篇文章,為我們詳細分析了來龍去脈。
其實,英語稱霸學術界的時間並不算長,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十年。
在此之前,學霸們共用一種語言交流的時代,還要回溯到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因為科學發展緩慢,大多數學科的基本理論還是古希臘羅馬那一套,
所以貴族知識分子在寫書,交流的時候,都用古代羅馬的語言,高大上的拉丁文。
拉丁文當時並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母語,
這反而讓全歐洲的知識精英,甚至他們的阿拉伯同行,都能在一種平等的語境下交流。
文藝復興運動之後,歐洲科學進入了蓬勃發展期,再加上各國民族主義抬頭,
科學家們越來越願意在研究和寫作時,採用自己的母語。
伽利略在發表關於木星衛星的發現時,用的還是拉丁語,
但此後,他就用意大利文開始寫作了,為的是讓自己的意大利同胞們多捧場,傳播贊助。
牛頓那本著名的《光學》也是用英語寫成出版的。
不過到了19世紀,問題就出來了,各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語言不同,讓彼此交流有了隔閡,
寶貴的時間得放在科研上,拿來學外語多麼的浪費啊!
所以在1850年前後,科學界出現了英法德三種語言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
基本上就是科研水平哪家強,哪家就有話語權,搞科研搞交流,就用哪國語。
舉個例子,德國化工業特別發達,因此歐洲化學研究,首推德國,
德語也就成了化學家們學術交流的通用語言。
有些很天真的科學家曾經呼籲,讓大家用一種世界語,可他們忘記了,
這世界語,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外語,壓根就沒什麼人有熱情去學。
接來下,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一戰後,
戰敗國德國,連同它的科學家,灰溜溜地靠邊站了,
學術科研就不帶他們玩了,德語也就邊緣化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很多德國,法國等歐洲科學家,背井離鄉,流亡到大洋彼岸的英國,美國。
為了繼續搞研究,和英美同行切磋,這些流亡的科學大師開始學英語,用英語。
二戰後,美國成了超級大國,經濟實力,帶動了科研。
英美兩家合在一起,就讓英語,在世界科研學術界,有了壓倒性的話語權。
歐洲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也逐漸開始接受英語作為通用語言。
共用一種語言,也是科學研究發展的客觀需要,
因為研究越深入,就要求全球科學家跨越國界,分工協作。
到了80年代初,全球百分之80的自然科學論文著作,是用英語寫成的。
研究者還說,即使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下降,
甚至變成一個普通的國家,這個英語在學術界的通用地位,
也還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錨定效應,
說得就是人,在進行思考認知活動時,通常傾向於依賴自己思維里最初得到的信息,
英語就像科學家們腦海中存在的一種思維模式和慣性,這種慣性,估計還要延續很久。
本文源自:英語在學術界的統治地位,是怎樣形成的
稿:陶玉榮
轉載:得到
----------
主旨:
1850年前後,科學界出現了英法德三種語言三足鼎立。
但因兩次世界大戰、法、德科學研究受到中斷,
科學家有些又逃往本土沒戰事的美國。
加上二戰後,美國成了超級大國,經濟實力,帶動了科研。
英美兩家合在一起,就讓英語,
在世界科研學術界,有了壓倒性的話語權。
去年,北京大學搞了一個面向全球的教育項目,
燕京學堂,要求老師授課,都必須用英文,引發了軒然大波。
不過這也折射出一個現實,就是英語,不僅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
也是科研學術界的通用語言,你要不懂英語,
對不起,學霸的世界就和你無緣,因為你沒辦法介紹你的成果,也沒有辦法和同行交流。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英語打敗了其他語言,成了全球學術科研的通用語,
最近,《環球科學》就發布了一篇文章,為我們詳細分析了來龍去脈。
其實,英語稱霸學術界的時間並不算長,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十年。
在此之前,學霸們共用一種語言交流的時代,還要回溯到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因為科學發展緩慢,大多數學科的基本理論還是古希臘羅馬那一套,
所以貴族知識分子在寫書,交流的時候,都用古代羅馬的語言,高大上的拉丁文。
拉丁文當時並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母語,
這反而讓全歐洲的知識精英,甚至他們的阿拉伯同行,都能在一種平等的語境下交流。
文藝復興運動之後,歐洲科學進入了蓬勃發展期,再加上各國民族主義抬頭,
科學家們越來越願意在研究和寫作時,採用自己的母語。
伽利略在發表關於木星衛星的發現時,用的還是拉丁語,
但此後,他就用意大利文開始寫作了,為的是讓自己的意大利同胞們多捧場,傳播贊助。
牛頓那本著名的《光學》也是用英語寫成出版的。
不過到了19世紀,問題就出來了,各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語言不同,讓彼此交流有了隔閡,
寶貴的時間得放在科研上,拿來學外語多麼的浪費啊!
所以在1850年前後,科學界出現了英法德三種語言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
基本上就是科研水平哪家強,哪家就有話語權,搞科研搞交流,就用哪國語。
舉個例子,德國化工業特別發達,因此歐洲化學研究,首推德國,
德語也就成了化學家們學術交流的通用語言。
有些很天真的科學家曾經呼籲,讓大家用一種世界語,可他們忘記了,
這世界語,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外語,壓根就沒什麼人有熱情去學。
接來下,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一戰後,
戰敗國德國,連同它的科學家,灰溜溜地靠邊站了,
學術科研就不帶他們玩了,德語也就邊緣化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很多德國,法國等歐洲科學家,背井離鄉,流亡到大洋彼岸的英國,美國。
為了繼續搞研究,和英美同行切磋,這些流亡的科學大師開始學英語,用英語。
二戰後,美國成了超級大國,經濟實力,帶動了科研。
英美兩家合在一起,就讓英語,在世界科研學術界,有了壓倒性的話語權。
歐洲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也逐漸開始接受英語作為通用語言。
共用一種語言,也是科學研究發展的客觀需要,
因為研究越深入,就要求全球科學家跨越國界,分工協作。
到了80年代初,全球百分之80的自然科學論文著作,是用英語寫成的。
研究者還說,即使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下降,
甚至變成一個普通的國家,這個英語在學術界的通用地位,
也還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錨定效應,
說得就是人,在進行思考認知活動時,通常傾向於依賴自己思維里最初得到的信息,
英語就像科學家們腦海中存在的一種思維模式和慣性,這種慣性,估計還要延續很久。
本文源自:英語在學術界的統治地位,是怎樣形成的
稿:陶玉榮
轉載:得到
----------
主旨:
1850年前後,科學界出現了英法德三種語言三足鼎立。
但因兩次世界大戰、法、德科學研究受到中斷,
科學家有些又逃往本土沒戰事的美國。
加上二戰後,美國成了超級大國,經濟實力,帶動了科研。
英美兩家合在一起,就讓英語,
在世界科研學術界,有了壓倒性的話語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