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所向披靡的蒙古為啥打不下日本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領土最廣的朝代,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是蒙古人的地盤。
但是,驍勇善戰的元朝,兩次東征日本,統統吃了敗仗,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道理很簡單啊,蒙古騎兵擅長的是陸地戰爭,一打海戰肯定就不行了唄。
不過呢,最近有本新書,叫《蒙古帝國的興亡:世界經營的時代》,
作者就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解釋。具體來說,他總結了以下四點。
首先,日本軍隊作戰確實勇猛。蒙古第一次遠征日本的時候,南宋還沒滅亡,
蒙古打日本的主要目的,其實是警告日本,不要出兵支援南宋,所以只派出了兩萬多人。
這場戰爭一開始,蒙古和朝鮮聯軍佔很大優勢,因為日本是個小國嘛,
他們只擅長小規模戰鬥,不適應大規模集團作戰。
而且在裝備上,蒙古人有威力強大的鐵炮,蒙古弓箭的射程也是日本弓箭的三四倍,
一陣炮火和弓箭亂射,日軍死傷慘重。但是日本人的反抗非常強悍,
他們很快熟悉了蒙古人的作戰方式,靠主場優勢經常能發動一些突襲。
最後呢,雙方打了快一年,蒙古人也沒占到什麼便宜,就提前撤退了。
所以呢,這場戰爭雙方差不多是打了個平手,
但是日本人估計蒙古人以後還會再來,所以就做了很多戰爭準備。
其次,遠征日本的時候,蒙古人根本就沒有派出精銳部隊。
第二次打日本的時候,他們先把南宋滅了,大概有一百萬宋朝軍隊投降了蒙古人。
可這些漢人士兵很難處理,吃了那麼多年軍餉,一時半會也學不會種地,
不種地的話,就都是無業遊民,這些人聚在一起鬧事,弄成暴動怎麼辦?
所以蒙古人非常頭疼。最後他們想了個轍:
先把漢人士兵裡最優秀的選拔出來,編進忽必烈的禁衛軍,或者送到中亞打仗;
差一點的呢,派去廣東、廣西、東南亞一帶當炮灰。
最後還剩一些最弱的老兵和傷兵,編一隻“江南軍”,統統派去打日本,
這些人戰鬥力本來就不行,那還不被凶神惡煞的日本武士打得全軍覆沒啊。
但對蒙古人來說,輸了也無所謂,
借日本人之手,處理掉這些宋朝士兵,本來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第三,蒙古打日本的軍隊,武器裝備和指揮也跟不上。
第二次東征日本的時候,蒙古派出的部隊其實有兩支。
一隻是咱們前面說的,從寧波出發的十萬“江南軍”,這些人本來就是挑剩下的,
不但戰鬥力弱,裝備還很差,除了少數負責監視漢人的蒙古人外,
很多人帶的都不是正經武器,而是種田用的鋤頭、鏟子之類的農具。
遠遠看去,這支部隊更像是移民的,而不是去打仗的。
另一支部隊是從朝鮮出發的“東路軍”,這支部隊由蒙古、女真、朝鮮族士兵組成,
戰鬥力就強得多,是主力部隊。
但這兩支軍隊的指揮很混亂,日本那邊很早就得到了情報,
提前在元軍海灘上建起了石牆,還密密麻麻佈置了警戒線。
結果“江南軍”和“東路軍”雖然會師了,但根本上不了岸,作戰計劃被完全打亂。
第四,颱風幫了日本很大的忙。蒙古聯軍雖然很多上不了岸,
但畢竟人多勢眾,作戰經驗豐富,要是就這麼耗著,最後勝負還很難說。
但不走運的是,日本夏天颱風特別多,
就在幾十萬蒙古聯軍乘著五千多艘船準備登陸的時候,一場超強颱風來了,
很多蒙古軍隊還沒見著日本人,就被吹進海裡淹死了。
這下日本人可高興壞了,他們把這場颱風叫做“神風”,世世代代當做神供奉。
後來二戰末期的時候,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
海外殖民地一個個被佔領,最後都退到沖繩了,眼看著本土就要失守。
這時候,日本軍隊就組織了一個“神風特工隊”,
讓那些受過訓練的飛行員駕駛飛機往美軍航空母艦上撞,這叫自殺式襲擊。
“神風特工隊”裡面的這個“神風”,就是指600多年前打退蒙古人的那場颱風。
所以,在元朝統治時期,整個東亞地區只有日本沒有被蒙古人打下來,
可以說是有天時、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文源自:《蒙古帝國的興亡》
稿:尹敏志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打日本的目的,出於警告,沒用全力
2. 消耗歸降的漢人士兵
3. 武器裝備和指揮也跟不上:
漢兵武器裝備差,蒙古兵與漢兵共同作戰的指揮混亂
4. 颱風因素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領土最廣的朝代,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是蒙古人的地盤。
但是,驍勇善戰的元朝,兩次東征日本,統統吃了敗仗,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道理很簡單啊,蒙古騎兵擅長的是陸地戰爭,一打海戰肯定就不行了唄。
不過呢,最近有本新書,叫《蒙古帝國的興亡:世界經營的時代》,
作者就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解釋。具體來說,他總結了以下四點。
首先,日本軍隊作戰確實勇猛。蒙古第一次遠征日本的時候,南宋還沒滅亡,
蒙古打日本的主要目的,其實是警告日本,不要出兵支援南宋,所以只派出了兩萬多人。
這場戰爭一開始,蒙古和朝鮮聯軍佔很大優勢,因為日本是個小國嘛,
他們只擅長小規模戰鬥,不適應大規模集團作戰。
而且在裝備上,蒙古人有威力強大的鐵炮,蒙古弓箭的射程也是日本弓箭的三四倍,
一陣炮火和弓箭亂射,日軍死傷慘重。但是日本人的反抗非常強悍,
他們很快熟悉了蒙古人的作戰方式,靠主場優勢經常能發動一些突襲。
最後呢,雙方打了快一年,蒙古人也沒占到什麼便宜,就提前撤退了。
所以呢,這場戰爭雙方差不多是打了個平手,
但是日本人估計蒙古人以後還會再來,所以就做了很多戰爭準備。
其次,遠征日本的時候,蒙古人根本就沒有派出精銳部隊。
第二次打日本的時候,他們先把南宋滅了,大概有一百萬宋朝軍隊投降了蒙古人。
可這些漢人士兵很難處理,吃了那麼多年軍餉,一時半會也學不會種地,
不種地的話,就都是無業遊民,這些人聚在一起鬧事,弄成暴動怎麼辦?
所以蒙古人非常頭疼。最後他們想了個轍:
先把漢人士兵裡最優秀的選拔出來,編進忽必烈的禁衛軍,或者送到中亞打仗;
差一點的呢,派去廣東、廣西、東南亞一帶當炮灰。
最後還剩一些最弱的老兵和傷兵,編一隻“江南軍”,統統派去打日本,
這些人戰鬥力本來就不行,那還不被凶神惡煞的日本武士打得全軍覆沒啊。
但對蒙古人來說,輸了也無所謂,
借日本人之手,處理掉這些宋朝士兵,本來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第三,蒙古打日本的軍隊,武器裝備和指揮也跟不上。
第二次東征日本的時候,蒙古派出的部隊其實有兩支。
一隻是咱們前面說的,從寧波出發的十萬“江南軍”,這些人本來就是挑剩下的,
不但戰鬥力弱,裝備還很差,除了少數負責監視漢人的蒙古人外,
很多人帶的都不是正經武器,而是種田用的鋤頭、鏟子之類的農具。
遠遠看去,這支部隊更像是移民的,而不是去打仗的。
另一支部隊是從朝鮮出發的“東路軍”,這支部隊由蒙古、女真、朝鮮族士兵組成,
戰鬥力就強得多,是主力部隊。
但這兩支軍隊的指揮很混亂,日本那邊很早就得到了情報,
提前在元軍海灘上建起了石牆,還密密麻麻佈置了警戒線。
結果“江南軍”和“東路軍”雖然會師了,但根本上不了岸,作戰計劃被完全打亂。
第四,颱風幫了日本很大的忙。蒙古聯軍雖然很多上不了岸,
但畢竟人多勢眾,作戰經驗豐富,要是就這麼耗著,最後勝負還很難說。
但不走運的是,日本夏天颱風特別多,
就在幾十萬蒙古聯軍乘著五千多艘船準備登陸的時候,一場超強颱風來了,
很多蒙古軍隊還沒見著日本人,就被吹進海裡淹死了。
這下日本人可高興壞了,他們把這場颱風叫做“神風”,世世代代當做神供奉。
後來二戰末期的時候,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
海外殖民地一個個被佔領,最後都退到沖繩了,眼看著本土就要失守。
這時候,日本軍隊就組織了一個“神風特工隊”,
讓那些受過訓練的飛行員駕駛飛機往美軍航空母艦上撞,這叫自殺式襲擊。
“神風特工隊”裡面的這個“神風”,就是指600多年前打退蒙古人的那場颱風。
所以,在元朝統治時期,整個東亞地區只有日本沒有被蒙古人打下來,
可以說是有天時、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文源自:《蒙古帝國的興亡》
稿:尹敏志
轉載:得到
--------
主旨:
1. 打日本的目的,出於警告,沒用全力
2. 消耗歸降的漢人士兵
3. 武器裝備和指揮也跟不上:
漢兵武器裝備差,蒙古兵與漢兵共同作戰的指揮混亂
4. 颱風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