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得到-職場-職業生涯規劃的三個策略

文章出處:職業生涯規劃的三個策略


很多大學生畢業前都要上一門課,叫職業生涯規劃,
進入職場後,HR也常常給白領一套職場指南,
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套路聽起來玄乎,可一旦用起來通常不怎麼奏效。
最近,李叫獸發了一篇文章說,職業生涯規劃其實要基於三個策略,
分別是尋找缺口,揚長避短,行動協同
有了這三把斧,才能讓你輕鬆在職場上大展拳腳,打怪升級。


首先是尋找缺口。什麼叫尋找缺口呢?
顧名思義,就是尋找市場真正缺少的東西,這聽起來挺簡單,
似乎你我都知道,但你仔細想想,現實中大多數人是不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說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考公務員,可公務員最缺人的時候,
家長通常不鼓勵你去,只有當公務員成了大熱門的時候,家長才逼著孩子去考,
結果造成了幾萬人搶一個職位的慘象。
公務員已經不是缺口了,你選擇與幾萬人競爭,顯然不是個好策略。

再比如,很多頂尖大學的畢業生選擇投行的工作,可事實上投行也不是一個缺口,
十幾年前很多國際投資銀行剛進中國,非常缺優秀的分析師,
那時候進入的難度很小,收益和職業成長性也比現在好,
但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很少有人願意進這個行當。
而現在,投資銀行早就不缺人了,有的投行每年只招4個人,
要從成千上萬的申請者裡挑,這時候名牌大學的學生擠破頭的想進去。

這兩例子說明,在做職業規劃的時候,首先就要建立“缺口思維”,
比如你想去當騰訊的HR, 那麼按照“尋找缺口”的邏輯,你就得問問自己:
騰訊是不是非常缺優秀的HR?是不是缺乏優秀的HR這個現實,已經制約了騰訊的發展?
如果都不是,那你得好好琢磨琢磨了,到底什麼公司裡,優秀的HR才非常關鍵,
而且非常缺乏?這才是你真正需要花大力氣研究的,
而不是盯著你們專業的其他學生去哪了,然後跟風。

事實上,“尋找缺口”這個策略也可以用在商業上,
因為一個好的策略和邏輯,不僅能自洽,還可以他洽。
比如說,美國有個商人在輪船運輸業剛興起的時候,就進入了這個行業,
而在整個行業最火爆的時候,他卻把所有輪船賣掉了,
因為他覺得當時美國的輪船並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大批的商人用很高的價格從他手裡接過輪船業務,
這個商人把這些資金投入到他認為的缺口,也就是鐵路上,
後來他成了美國的鐵路大王,這個商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德比爾特。


第二個策略叫揚長避短,就是說你要找到一個領域,發揮自己的長處,限制短處。
先舉幾個成功揚長避短的例子。
比如當年美蘇爭霸,美國在導彈精準度、潛艇靜音等軍事科技佔據優勢,
為了“揚長避短”,美國就大力宣傳和鼓吹這些技術的重要性,
蘇聯害怕落後,就跟進了這個策略,
但蘇聯國內缺乏研發這些科技的資源,所以不得不投入十倍於美國的成本來跟進。
結果,蘇聯把本來就稀缺的資源源源不斷地投到這個無底洞裡,嚴重拖累了經濟,
這加速了蘇聯後來的解體。

再比如,有一年京東宣布圖書全線降價,噹噹網不得不迎戰,也跟著降價,
但是京東主營的不是圖書,圖書降價後還可以靠其他優勢品類盈利,
降價圖書還正好給其他品類吸引了客流量。
而噹噹主營幾乎全部是圖書,降價後損失巨大,所以這次價格戰,噹噹不可能贏。

對於個人也一樣,李叫獸就從這個策略受益匪淺。
他說,建立人脈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傳遞知識”和“情感認同”
他認為自己顯然適合於傳遞知識,
因為在情感認同上,他既不擅長和別人聯絡感情,也沒什麼顯赫的背景,
但他讀1小時書的收穫,別人需要讀10小時,
這就意味著,在讀書轉化知識的能力上,他的競爭對手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所以李叫獸利用自己這個優勢,很快就成了知名的商業分析自媒體人。


第三個策略是行動協同,一旦你找到了一個“市場缺口”,又能“揚長避短”,
那你下一步就要設計一連串相互協同的行動,並且放棄那些不能協同的行動
如果你既當學生會主席,又要考雅思托福;既花費大量精力申請實習,
又參加項目準備創業;既備戰公務員考試,又想申請產品經理職位,
動作太多的結果不是小步快跑,而是原地踏步。

這就好比軍事戰略,一定要清晰,如果你想“誘敵深入”,
就不得不放棄“迎頭痛擊”的機會,然後必須安排一連串相互協同的行動。
比如,你要故意前線失利、安放內奸、沿路埋伏等等。
“赤壁之戰”就是這樣一個協同體系,什麼借東風、周瑜打黃蓋、火燒連營等,
這些環節少一個都不行,同時又放棄了硬碰硬幹掉敵人的戰略目標。

總之呢,牢記“尋找缺口”,“揚長避短”,“行動協同”這三個藥方,
做職業規劃才不會跑偏。

本文源自:職業生涯真的可以規劃嗎?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