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得到-學習-你每天90%的注意力被浪費了

文章出處:你每天90%的注意力被浪費了


最近有一句話很流行,叫做“就怕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
大名鼎鼎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有一次記者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小野的答案就兩個字“專注”,
說自己是把整個生命,投入到壽司製作中去,老頭兒70歲的時候,
每天早起去東京海鮮市場,親自挑魚,
一塊章魚在切片之前,要用獨特的手法按摩四十分鐘,
睡覺的時候想到一個捏壽司的新招,立刻起床就試。你聽聽,這是有多麼勤奮。
然而有些人說了,我也很勤奮努力,那為什麼還沒有成功,
有一種說法就是,你每天90%的注意力,都被浪費了!


身為一個普通人,資源不夠豐富,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它們聚攏起來,投入到一件事情上。
有一個著名的技能曲線表,像一座山的輪廓。
從山腳,到山麓,這個最漫長,坡度平緩的部分,是最開始的入門階段,也叫緩慢起步期,
這個階段門檻很低,人人都能進,上手也很快,但你只不過是個經驗技能都不足的菜鳥。

經過一段艱難的積累後,你會進入第二個階段,曲線突然轉向上,坡度陡峭,
這叫“快速提升期”,就是說你在這個領域裡,
已經超越了那些入門菜鳥,成了一個熟練工,技能大幅度提高,

最後,曲線上相當於山峰的第三期,也叫高原期,如果你攀登到這裡,
恭喜你,你已經是萬里挑一的高手,能夠對這項技藝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舉大家喜聞樂見的運動,籃球做例子,
很多人都會在閒暇時間拍兩下球,投個籃放鬆下,但也僅此而已。
和普通人相比,職業籃球運動員,不但有卓越的身體天賦,更通過勤學苦練,
邁過了第一階段,進入了第二階段,能夠依靠這項技藝養家糊口了。

然而,還有一群孤獨求敗的高手,在美職籃,拿著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美元的年薪,
讓我們來看看姚明,他在上海職業體校訓練的時候,是入門階段,
每月拿著幾千塊的補貼,進了CBA,就是第二階段,
收入曲線也隨著技能曲線,急劇上升,工資從每年10萬漲到幾百萬人民幣,
但是他到了NBA呢?一年薪水上千萬美元,算上廣告代言,更是不計其數,
這就是抵達了高原期所獲得的巨額回報。


讓我們把話題再移回到我們自己,
一個初級碼農,和谷歌頂級的軟件工程師,收入差距有多大?
估計不會亞於普通籃球運動員和NBA球員的差距。
站在這個收入金字塔塔頂的人,佔有大多數的財富,而且收入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碼農和谷歌工程師的區別在哪裡,天分固然是一個因素,但專注與否,也是重要原因
看看周圍很多人,表面上是很勤奮,但是精力,注意力都被無數事情分散,
一會在炒股,一會在應付本職工作,一會又想報個班學學外語,
還要抽空偷懶打遊戲,約妹子。

結果你就發現,在每一個感興趣的領域裡,
因為你的投入有限,就只能停留在第一階段,緩慢起步期。後果是什麼呢?
就是你要和大量同樣處在緩慢起步期的人,一起競爭比較初級的工作崗位,
然後你們一起,把這個領域的薪酬水平拉低。

那麼,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普通人,
如何把這90%的被浪費的注意力有效整合起來,投入到那個核心目標上?
這篇文章教了你以下幾招


第一,專注當下,做好計劃
大家知道,明星可以僱助理,幫助自己規劃時間,處理雞毛蒜皮的瑣事,
我們僱不起助理,但可以做自己的助理,把每天必須做的要緊事,列表記錄,
每天定時查看,檢驗完成度,完成了,可以自我獎勵,沒有完成,要自我懲罰


第二,遠離手機。這個大家都知道,手機,把我們的時間碎片化,
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也縮短了,
我們不知不覺在各種無用,瑣碎的八卦資訊裡,耗費了太多的時間,
所以,你不妨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工作黃金時間,關掉手機,切斷不必要的一切聯繫,
無論是互聯網娛樂資訊,淘寶,還是社交網絡上的朋友,集中注意力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要學會取捨,要完成你的主要目標,你就必須犧牲一些次要目標,甚至興趣
 “股神”巴菲特在1958年買了一棟別墅。一住就是五十多年。
在巴菲特看來,住宅的第一功能性,是居住,
過分追求投資,甚至舒適度,都會牽扯自己的精力,
自己的精力絕對應該投放在本行,就是金融投資分析這件事上。


第四個秘訣,就是在自己的空間裡,劃出一塊“工作區域”
別的地方亂糟糟不要緊,你工作的區域,一定要整齊,
避免出現過多的雜物牽涉你的注意力。
心理學家說,
如果你要在同一個桌子上完成兩個完全不同的項目,那就把桌子劃成兩個區域。
進入一個新的空間可以讓你的大腦重啟,讓你的創造力不受限制,
而治療輕度失眠的方法,
比如沒有睏意時不要臥床,不要在床上進行閱讀或者影音娛樂,運用的也是這個原理。

所以說,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在體力,智商方面的差距不大,
然而成功者始終只有少數,原因呢,就是大部分人缺乏專注力。
所以,如果你想成功,那麼就從今天開始,檢查自己的生活,去除所有不必要的干擾。
也許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成功並不遙遠。

本文源自:Linkedin中國,(你90%的注意力,都浪費在了雞毛蒜皮上)
稿:刁敏桓
來源:得到

得到-科技-大數據在什麼情況下不靠譜

文章出處:大數據在什麼情況下不靠譜


現在大數據離生活越來越近,我們也越來越依賴大數據做決策。
但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它就說,大數據這東西看起來挺好,但有時也會誤導我們。
這可不是說大數據本身有什麼問題啊,它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我們採集數據的方式。
一旦這個過程出了問題,大數據就反而會幫我們的倒忙
那採集數據的時候究竟可能會出什麼錯誤呢?下面咱們來具體說說。


第一種錯誤叫選擇誤差,如果選擇的樣本不平均,就會出現這類錯誤。
比如說,美國大選前都要做民意測試,
但根據這種方式預測的結果並不準確,因為測試的方式有問題,
調查民意時需要選民支付30美元才能參與,能來支付這筆錢的人也許是熱衷政治,
也許是中產階級,總之不能代表平均水平。
這類錯誤還有很多其他案例,
比如說在機場做消費問卷調查就可能有偏差,因為坐飛機的人相對來講比一般人更富裕些。
所以說,一旦選擇的樣本出錯,那得出的結論肯定有問題。


第二種錯誤叫倖存者誤差
就是說,選擇的樣本裡有過高或者過低數據,那得出的結論就會有問題。
打個簡單的比方,一個屋子裡如果坐著姚明,那屋子裡人的平均身高肯定就會偏高嘛。
美國的一所大學曾經有個報告,
說他們學校地理系的畢業生平均年收入水平最高,這就很讓人費解了,
因為地理系不是這個學校的熱門專業,也不是社會上的高薪職業,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原來啊,這是因為,NBA超級球星喬丹就是這家學校地理系畢業的,
他一個人就拉高了整個學校的平均水平。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倖存者誤差,
有時候做統計往往要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
再把平均下來的分數作為最終得分。


第三種錯誤叫回憶誤差。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選擇的數據樣本,會受到大腦回憶的影響,從而產生誤差。
這個誤差的形成完全是心理作用,我們都願意將現狀理解為過去發生的必然結果,
就是喜歡把現狀和過去用因果關係對應上,尤其是對一些特別糟或者特別好的情況。

比如說,哈佛大學曾經做了一個心理實驗,
找來一組患有乳腺癌的女性,還有一組健康的女性,讓她們共同回憶自己早年的飲食習慣。
結果發現,那些患病的女性回憶過去的時候,
覺得自己攝入的脂肪含量比實際上要高很大一截,但健康女性那組就沒出現這種情況。
這就是回憶誤差。如果你根據這個研究得出結論:
患乳腺癌的婦女在年輕的時候攝入了太多的脂肪。那就太荒謬了。


第四種錯誤叫健康用戶誤差
這個說法源於一個邏輯比喻,就是每天按時吃維生素片的人身體更健康,
但並不代表吃維生素這個舉動,就可以完全決定一個人是否健康。

比如說曾經有個研究證明,幼年時期穿紫色睡衣的孩子,長大後成才的概率更高,
98%的哈佛畢業生在小時候都穿過紫色睡衣,因為紫色更有助於幼兒大腦發育。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數據看起來也無法反駁,
但事實上犯了健康用戶誤差這個錯誤,最終能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多種多樣
年幼穿紫色睡衣可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


如果你逃過了以上四個錯誤,還有第五個最不容易察覺的在等著你,叫發表錯誤
以上那些都是我們在選擇數據樣本或者數據分析時容易犯的毛病,
而最後一個卻跟發表研究成果的“潛規則”有點關係。
從認知角度講,人們更喜歡正面的結果,所以傳播領域也傾向於發表這樣的東西。

比如說醫學界研究玩遊戲和患結腸癌之間的關係,
抽樣調查了100個數據,前99個數據都是沒什麼關係,
但有一個數據顯示可能有點聯繫,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99個沒有關係的數據沒什麼可吸引眼球的,
但如果說玩遊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結腸癌,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看到
所以說,發表錯誤的問題不在於數據本身,
而是你向公眾傳達的時候會以偏概全,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打開網頁滿屏幕都是標題黨的原因了。

你看,總的來說,數據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採集和對待數據的方式。
只有正確抓取和利用數據的人,才能通過它們提供的各種線索,接觸到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本文源自:微口網(數據不會說謊,說謊的是採集數據的方式)
稿:張帥冰
來源:得到

❤得到-心理-怎麼判斷你是不是被洗腦了

文章出處:怎麼判斷你是不是被洗腦了


傳銷大家都知道,它有個特點,那就是它能輕易對你洗腦,
讓你心甘情願地跟著他們做壞事兒,有時甚至把自己的家人都拉進來。

很多人就說,他們的洗腦手段也沒啥吧,很容易就能識破嘛,
無非就兩點:第一,形式強制,限制人身自由;第二,內容虛假,講的那一套都是騙人的。
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但你有沒有想過,既然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
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被傳銷機構洗腦呢?
對於這個話題,哲學家陳嘉映先生,就給大家做了更詳細的解釋,
教我們如何區分開什麼是洗腦,什麼是教育


首先他說,不能用傳統的限制人身自由、內容虛假騙人這幾點來判斷洗腦了
這個標準顯然已經過時了。就拿“強制,限制人身自由”這點來說吧。
傳銷當然是有強制性質,但有些洗腦卻不是強制的,
比如恐怖分子自殺襲擊,還有一些邪教組織集體自殺,好像都是自願的,沒人逼著他。
反過來,正常的教育,反倒有點強制,比如咱小時候背誦課文,背不過就得罰站;
做錯題,抄十遍。很強制吧,但這並不是洗腦。

再說第二點,內容虛假,騙人。
傳銷當然是騙人的,但有時候,你比如說基督教,
用咱唯物主義無神論觀點來看,那也是虛假的啊,因為上帝根本不存在嘛。
但你能說人家這就是騙人、洗腦嗎?當然不是,所以這個標準也不對。

你看,洗腦和正常的教育,還真沒咱開始想得那麼好區分。那到底該怎麼判斷呢?
陳嘉映先生說,可以看這麼幾點。


第一,被洗腦的人是不自覺的
也就是說,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洗腦了。
正常的教育,不論老師管得多嚴,是抄十遍還是一百遍,
咱都知道是在受教育,不是在洗腦。
但是,洗腦不一樣,他不知道自己被洗腦了,而且你要跟他說是洗腦他還不高興。
就有點像做夢的人不知道他在做夢,等到他知道自己在做夢的時候,一般是夢醒了。


那為什麼洗腦會這麼迷糊呢?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點,強制的程度不同
我們前面說了,洗腦和正常的教育,可能都會有強制,但是呢,強制的程度不一樣。
洗腦不允許有反對,但教育呢,卻不是這樣。
比如學習唐詩,老師從來不會說,你只能背我講的這幾首,其他的就不能讀了。
洗腦就不一樣,除了它想裝到你腦子裡的,其他的信息,它會盡可能屏蔽掉,不讓你接觸。

舉個例子,二戰時期,美國人和日本人都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但是不同的是,
美國允許報紙上有不同聲音,
比如反對戰爭,譴責美軍參戰,這些非主流的聲音,可以出現。
日本就不一樣,禁止一切反對聲音,
要有人和機構敢傳播這類信息,會被判刑,甚至判死刑
那相比來說,雖然都是愛國主義教育,但是我們會說,日本更像在洗腦,而美國就不是。


第三,洗腦會伴有暴力當然很多情況下,暴力並不明顯,但不說明它不存在
比如歷史上一些思想運動,雖然名義上叫思想教育,但其實會使用暴力。
你如果聽話,就會給你好處。如果你不聽話,
那不但不會給你好處,還會被打擊報復,進監獄。
所以洗腦往往是要有暴力手段來兜底,離開了暴力,光靠洗腦不會奏效。
當然,因為人有個特點,
就是被強迫做事不如自己主動做事心理上更能平衡,所以他們就容易把被迫轉換成主動
所以後來我們會感覺,有些人被洗腦好像是自願的,但實際上這裡面最終還是有暴力的。

當然還有最後一點,就是利益問題。你給我說一套觀點,到底是為你好呢,還是為我好呢?
這就是教育和洗腦的區別。你比如古代教育婦女要“三從四德”,
那算來算去,
都是要求女的要聽話。男的呢,卻還是想幹嘛幹嘛,那這當然就不是教育,而是洗腦了。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機構,
他給你講一套道理,乍一聽講的還頭頭是道,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你細想就會發現,一旦你接受了這個道理,他就賺大發了,而你呢,則虧透了。
這時候呢,你就要小心點。

所以總的來說,要判斷是不是洗腦,可以想想,
他是只允許聽他自己的,還是鼓勵你獨立思考;
你要是不同意他說的,會不會明裡暗裡地遭到報復;
再有,他嘚吧嘚說來說去,到底是為你好還是為他好。
這麼看看,就差不多知道了。
互聯網時代,我們經常面臨各種信息源的輪番轟炸,
而懂得對他們做個區分,還是挺有必要的


本文源自:“愛思想”網站(陳嘉映:現代社會中,洗腦還有作用嗎?)
稿:徐棄疾
來源:得到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得到-邏輯-四個方法,讓你的決策更正確

文章出處:四個方法,讓你的決策更正確


生活中,我們時刻都在做決策,
比如,打工還是創業?在大城市發展還是回老家?
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決策,往往對你的一生​​都會有影響。怎麼才能更正確地做決策呢?
公眾號“心理公開課”有篇文章,提供了這麼幾個有效的思路。


第一點,在做決策之前,
要給問題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弄清楚問題到底是什麼,
最好把大問題拆分成四個小問題:
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已經造成了哪些影響?
而且你一定要考慮到所有情況,不要有遺漏。

這裡有個很經典的例子,
美國華盛頓廣場有個大廈,牆上有裂縫,需要修復。
最開始人們覺得可能是酸雨腐蝕導致的,就制定了一套修復方案,但沒什麼效果。
於是請專家又進一步研究,發現不是酸雨,而是每天沖洗牆壁用的清潔劑腐蝕的。
然後專家就一步步討論,
為什麼要每天都要沖洗牆壁呢?因為牆壁上有很多鳥糞。
為什麼有很多鳥糞?因為大廈周圍有很多燕子。
為什麼有很多燕子?因為大廈牆壁上有很多燕子愛吃的蜘蛛?
為什麼有很多蜘蛛?因為大廈四周有蜘蛛喜歡吃的飛蟲。
為什麼有這麼多飛蟲?因為飛蟲在這裡繁殖特別快。
最後,專家發現,這裡的飛蟲繁殖特別快,
是因為大廈頂部開了一些窗戶,從窗戶進來的陽光太充足了,特別適合飛蟲繁殖。
真正的問題被發現了,就是窗戶,於是專家告大廈管理部門:
“把頂層的小窗子全關上,拉上窗簾!”問題就解決了。
你看,只有知道了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第二點,採取“事前驗屍”的方法,意思是,提前預測失敗的可能性

比如,美國有個心理學家組織了一個團隊,想要編一本教材。
編之前,大家在一起做了個評估,覺得兩年就能編完。
這個心理學家又諮詢了一個課程編制專家,
專家說,以前也有人編過這類的教材,
沒有一個團隊是少於7年的,最多的用了10年,而且40%的教材都沒編出來。
但當時這個心理學家和他團隊的人都太樂觀了,覺得自己沒問題,兩年肯定能編完,
結果一下子編了八年才編完,把他們其他的工作計劃都打亂了。
如果這個團隊用了“事前驗屍”的方法,出現問題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被動。
多考慮風險,提前想到失敗,反而會能幫助你更好地做決策。


第三點,集思廣益,聽更多人的建議
有一個研究,研究人員找了一些學生,讓他們把自己的實習目標寫出來,
大多數人都寫了七八個目標,
比如,“讓我在尋找工作的時候更有競爭力”“提高我的領導力技巧”等等。
然後,研究人員把所有人的目標都列在一起,分給大家,問大家還有那些目標適合自己。
結果,每個學生的實習目標都增加了一倍。
而且,讓這些學生給他們的目標打分,他們給從別人那裡獲得的目標打的分數,
比自己原來的實習目標要高。所以,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對你自己做決策很有幫助。

當然,聽別人意見的時候,你要注意兩點:
一個是你要先有一個自己的目標這樣你才不會受到別人意見的限制
另一個是別太固執,覺得自己的看法不能改,這樣會限制你做決策的思路


第四點,從你現有的決策中(選項)跳出來
比如,創不創業?你就這麼兩個選擇,創業,或者不創業,
這時候,你可能就忽略了更好的方案。
有個美國的決策專家,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就是你有兩個左右為難的選擇的時候,
可以想一下,如果這兩個選擇都不存在了,你還有什麼別的辦法。

舉個例子,有個主管覺得公司的前台太內向了,不太會接待客人,想要開除這個人。
但這個人在公司還做其他工作,把他開除了,這些工作就沒人幹了,所以主管很發愁。
但如果用上面的方法,開除和不開除這兩個選擇都不存在,主管就能跳出來想別的方法,
比如讓公司其他同事輪流擔任前台,等等。
如果一直糾結在原來的決策裡面,你就沒辦法從別的角度考慮問題了。


我們再回顧一下上面四點。
一是要準確定義問題,把問題搞清楚;
二是事前檢驗,提前預測失敗的可能性;
三是多聽別人的意見,可以擴大你的思路;
四是從現有的決策中跳出來,找一個新的角度。
你看,有了有效的決策思路,你的每個決策都可以更加正確。


本文源自:公眾號“心理公開課”(哈佛研究:如何才能做出120%正確的選擇?)
稿:寶利
轉載:得到

得到-生物-動物也講集體主義

文章出處:動物也講集體主義


大家都知道,集體主義可不只在人類社會中存在,很多動物也有非常強的集體主義精神。
比如,螞蟻、蜜蜂、角馬、大雁等等,都是成群結隊,整齊劃一,是團體行為的動物楷模。
問題是,它們沒有人類這樣的意識和覺悟,是怎麼做到井然有序、看起來那麼協調的呢?
其實啊,動物群體雖然沒有跟咱們一樣的思想境界,
但人家也遵循著三個基本原則和規範,所以才會有非常強的集體主義精神。

第一個原則叫就近原則。這是專門針對沒有領袖的動物群體用到的。
比如,有種鳥叫椋鳥,它們就以密集成群飛行而著稱,
可是它們又沒有一個領袖一樣的鳥引路,是怎麼做到齊刷刷地密集飛行的呢?
科學家發現,原來,椋鳥只是履行著一條非常簡單的原則:
彼此只看周圍大約 6 只同伴的行為,只要和它們保持一致就行了。
因為每隻都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就能看到,
在天空飛行的椋鳥,都是彼此牢固地粘在一起

這個原則和我們人類社會的“六度分隔理論”有相似的地方。
所謂“六度分隔理論”,就是說,世界上所有互不認識的人,
最多只要通過 6 個中間人,就能夠互相認識了。
後來,又有數學家利用數學模型也證明了這個理論。
所以你看,鳥類也像我們人類那樣,遵循著這個“六度分隔理論”,
通過另外 6 隻鳥,就能跟整個群體保持一個步調。
這就是動物團體的第一個簡單原則——就近原則。


第二個原則叫逃避原則。咱們就拿蝗蟲來舉例吧。
我們都知道,蝗災非常可怕,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所向披靡,
它們飛過的地方,糧食都被吃光了。
但奇怪的是,蝗蟲獨處的時候,膽子非常小,一不小心就被嚇跑了,
那為什麼它們成群結隊遷徙的時候,就一下子變成了土黃色的敢死隊,殺傷力那麼強呢?

科學家做了個有趣的實驗。他們發現,在一個場地裡,當蝗蟲數量是 20 隻的時候,
它們就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跳躍,這時候是無序狀態。
可是當蝗蟲數量增加到 60 隻的時候,有序的群體行為就出現了
蝗蟲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移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蝗蟲由於擁擠互相碰撞,
導致情緒變得非常惡劣,甚至相互撕咬,最後一隻蝗蟲就被吃掉了。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用刷子持續刷蝗蟲的後腿,它們就變得異常焦躁
刷其他部位,它們會後退著躲到一邊。這就說明,蝗蟲的後腿是它們變身的開關之一。
原來,蝗災之所以發生,罪魁禍首竟然是因為恐懼
蝗蟲數量太多的時候,它們的後腿就會受到劇烈的碰撞,
由於害怕被同伴吃掉,所以就拼命向前飛。這樣一來,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就形成了

其實啊,蝗蟲的這個群體行為,跟我們人類造成擁擠的時候很類似。
人群稀疏的話,大家彼此離得很遠,
但是一旦突然變得擁擠,人群沒法流動了,就容易造成踩踏事件。
每個人其實都是迫不得已變成了兇手,大家只是想要逃離恐懼。


接下來我們再說第三個原則,節省原則
拿螞蟻來舉例。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螞蟻外出覓食,
總是能走一條捷徑,而不是四面八方到處尋找。
可是它們根本看不見遠處啊,怎麼做到這麼高效的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它們是靠信息素導航的,
這是螞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標記,就像小狗走到路邊要撒​​尿做標記一樣。

比如說,為了找到一塊餅乾,螞蟻從窩裡出發,分頭尋找,
走了ABC三條路線,其中B路線最短。
 A是一條不歸路,那條路上什麼都沒有,顯然,螞蟻就不會總是在這條道上來回走;
而B路線呢,幾分鐘就能到達有餅乾的地方,所以螞蟻能迅速搬回餅乾渣,馬上又出發,
於是它們就能在這條路上走很多遍,每一次都在塗抹信息素,這樣一來當然塗抹的最多。
而走C路線呢,繞了幾個彎最後也發現了餅乾,但速度慢了不少,
所以往返的螞蟻不多,信息素塗抹得肯定也就不多。
就這樣,一段時間之後,B 路線因為最高效,信息素最濃,
所以螞蟻大軍就逐漸集中,最後只有這一條隊伍了。

再說得通俗點,這有點像我們人類在爬山的時候,
經常會看見橫空出現的一條捷徑,道理也很簡單,“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這也是節省原則,不過我們人類是靠眼睛,而螞蟻靠的是辨別信息素。


你看,其實動物之所以有團體行為,
是因為它們也在遵循著一些簡單的原則和規範,
而這些原則和規範,在咱們人類社會中也能看到踪跡。
所以說,了解動物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洞察到人類行為自身的進化軌跡。

本文源自:科普中國(三個極簡規則看懂動物的團體行為)
稿:曾翔
轉載:得到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得到-飲食-你真的了解酸奶嗎?

文章出處:你真的了解酸奶嗎?


經常有人會問,哪種酸奶好呢?某種品牌的酸奶加了某某成分是不是更健康?
很多流傳的關於酸奶的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
最近,公眾號丁香醫生總結了幾點有關酸奶的傳聞與真相。

第一,我們經常會看到酸奶、發酵乳、優酪乳,它們都是酸奶嗎?
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它們都是酸奶
如果你想確認一下,直接看包裝上的“產品類型”就行了,上面只要寫著“發酵乳”,就是酸奶
如果酸奶裡加了果汁、果粒、麥芽、雜糧這些其他的配料,就叫“風味發酵乳”。
知道了這些,當你在超市購買酸奶的時候,
無論包裝袋正面的名稱多麼新穎,你也能知道它是不是酸奶。


第二,加了添加劑的酸奶安全嗎?
酸奶中的添加劑主要是增稠劑,比如:果膠、卡拉膠、改性纖維素等。
這些配料都是無毒無害的,
其中有些還能幫我們降低餐後的血糖反應, 排除飲食中的重金屬物質
這裡要說的是,如果有些酸奶為了味道更好,會加入香精或者甜味劑,
當然這些添加劑也是無害的。那麼有沒有“純天然”和“無添加”的酸奶呢?
當然有,不過這種酸奶口味比較平淡,不如那些有添加劑有糖的酸奶好喝。


第三,布丁、慕斯、希臘酸奶等等,和普通酸奶有什麼區別呢?
這裡還是建議大家好好看看包裝上的“產品類型”。
其實布丁也好,慕斯也好,都是含奶的甜點,不屬於酸奶類型
它們的特點是蛋白質低於普通酸奶,而脂肪比普通酸奶高得多,糖分也相當足。
營養價值方面,它們都比正常的酸奶低得多,用來滿足口感還可以,但沒辦法代替酸奶。還有大家不要迷信外國的酸奶品牌,買的時候要看一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錶,
看看蛋白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一般來說,蛋白質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低的酸奶最健康。


第四,很多超市把酸奶放在室溫下賣,其中的乳酸菌會死掉嗎?
是的,活菌酸奶在室溫下會持續產酸,最終活菌自己的生長也受到抑製而逐漸死亡。
為了延緩活菌數的下降速度,並避免產品過酸,
活菌酸奶必須用冷藏車運輸,並放在冷櫃裡儲藏和銷售。
但過了一周之後,活菌數會下降很多。
所以如果你在乎活菌數,酸奶要盡量買新鮮的才合算。


第五,很多超市有賣長保質期的常溫酸奶,值得買嗎?
這是值得買的,因為現在很多企業開發了“滅菌型酸奶”,
這些酸奶是乳酸菌發酵製作出來的,酸奶裡曾經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但在出廠之前,這些菌都被殺死了,在無菌狀態裝到盒子裡。
殺死所有活菌之後,就不會產酸,也不用冷藏了。
這樣一來,運輸也好,儲藏也好,銷售也好,都在常溫下,不用放進冷櫃,
能節省很多成本,而且這種酸奶的保質期長,品質穩定,不會變酸,
在室溫下存放幾天口味也不會變化,
在不能冷藏的時候,比如旅行的時候,帶著很方便。
對那些怕涼的人來說,有了這種酸奶也方便多了。
所以滅菌酸奶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更方便的選擇。


第六,酸奶中的益生菌和益生元是怎麼回事?
益生菌是一種對人體有好處的菌類,
酸奶製作只有兩種菌是必須添加的,就是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
其他的菌種都不是做酸奶所必須的
到底是否需要購買含有其它益生菌的產品,只能取決於個人選擇。
另外益生元不是菌,它們是一些促進人體腸道中有益菌增殖的成分,
食品中常用的是低聚醣類,比如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等
這些成分都是無毒害的,類似於“補品”。培養益生菌成本很高、難度很大,
而加點益生元成本不高操作也比較簡單。
不過,益生元也需要有一定的數量才能產生作用,所以喝一點點酸奶未必能起到很大作用。


本文源自:公眾號“丁香醫生”(看完這篇,你可能是朋友圈中最會買酸奶的人)
稿:饒健
轉載:得到

❤得到-醫健-醫生能判斷誰是精神病嗎?

文章出處:醫生能判斷誰是精神病嗎?


大家可能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被關到精神病院,你該怎麼和醫生解釋說你沒病呢?
網友們也是各種討論,有的說不要瘋鬧,安安靜靜坐著就好;
還有的人說,越是著急證明自己不是瘋子,就越會被人當成瘋子。
到底該怎麼辦呢?答案是沒辦法,只要你被關進精神病院,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這可不是胡說,有本書叫《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裡面介紹了心理學歷史上一項有趣的研究成果,咱們一起來看看


有一個心理學家羅森漢,他很好奇,精神病醫生到底能不能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精神病呢?
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先是召集了幾個人,假扮成精神病混進了精神病院。
進入之後他們就開始恢復正常,和醫生解釋說自己是正常人,希望能早點出院,
但是醫生們壓根兒就不相信他們說的話,
這些假病人在醫院平均住了19天,才被放了出去,最長的一個竟然在醫院住了52天。

在這個研究中,那些假病人發現,在精神病院裡面,病人和醫生之間的交流非常少,
而且當病人去找醫生交流的時候,醫生總是敷衍。

比如說,當時有一個假病人很禮貌的問醫生:麻煩問您一下,我什麼時候才能康復呢?
醫生的回復是:早上好,戴夫,你今天感覺如何?
然後沒等病人說話,醫生就自顧自的走了。
這些假病人還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
說有女護士會在全是男病人的休息室裡,解開制服調整自己的胸罩。
當然,女護士這麼做,不是要挑逗病人,而是她壓根沒把精神病人當人來看。


羅森漢的這個研究說明,
在精神病院裡,即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也很難分得清誰是病人,誰是正常人。
這是因為,精神病院這個環境,會影響到醫生們的判斷,
羅森漢把這種行為叫​​“貼診斷標籤”,
就是說,一個人一旦被貼上了“精神病”的標籤,
那這個人不管幹什麼,醫生都瞅著像精神病。

比如說,
在精神病院裡面,好多病人離吃飯還有半個小時,就跑到自助餐廳外面排隊去了,
這時候醫生們就解釋說了,病人的這種等待行為,
就是“精神分裂症”中的“口唇需求”,這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可事實真是那樣嗎?
在精神病院裡,除了吃飯也基本沒啥別的事可做了,早一點去餐廳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除此之外,被貼了診斷標籤的病人,還會被醫生曲解生活經歷
比如,參與實驗的一個假病人和醫生說,他現在和妻子關係還不錯,
除了偶爾吵架之外,很少發生衝突,和孩子關係也挺好,基本上也不會去體罰孩子。
這是挺正常的一段描述,可你知道醫生是怎麼解讀這段陳述的呢?
醫生說,病人是在試圖控制住對妻子和孩子的情緒,
但還是忍不住發脾氣,失控的時候就會打孩子。
其實呢,夫妻之間吵個架、鬧個彆扭,孩子太淘打幾下,
這在我們正常人的生活中不也時有發生嗎?這怎麼能解釋為精神不正常呢?


羅森漢的這項研究成果發表之後,有一家精神病醫院的醫生很不服,
他們說,你挑的那幾家精神病院太差,大夫水平低,
你來我們醫院試試,保准能把你的假病人給識破了

羅森漢立刻接受了這家醫院的挑戰,
好,我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派一些假病人混進這家醫院,到時候給我識破識破。
在之後的三個月裡,這家醫院有23人被專家懷疑是假病人,19人被確診為假病人。結果呢?
羅森漢鬼著呢,這三個月他壓根一個假病人都沒派過去,那家精神病院的臉可被打腫了,
這也坐實了羅森漢的研究成果。

隨著精神病學的發展,也有專家提出,精神疾病並不是病,
有時候人表現出來的“瘋言瘋語”,也可能只是別人的不理解而已等等。

總之吧,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一個硬指標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精神病。
但有一點你要記住,千萬別被關到精神病院,只要被關進去,你渾身是嘴都說不清了


本文源自:《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稿:王海
轉載:得到

❤得到-讀書-為什麼說讀書計劃是懶惰的勤奮

文章出處:為什麼說讀書計劃是懶惰的勤奮


朋友圈裡,經常會有人曬自己一年看了多少本書。
不過,這種讀書計劃的背後,有這麼兩種情況,
一種是的確有很多牛人,讀的書越多水平越高,
還有一種情況是,很多人也讀了不少書,但水平並沒有提高。

這是怎麼回事呢?最近,公眾號“千古劉傳”提出了一個觀點說,
因為做讀書計劃很可能是一種懶惰的勤奮。


什麼叫懶惰的勤奮
意思是說,有時候我們會
一種很簡單的思考方式想問題,覺得只要提出問題,然後找到解決方案就行了
比如,
當你想減肥的時候,​​你的問題就是“我太胖了”,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是“多跑步少吃飯”。
但你努力的結果卻是,不僅沒瘦,膝蓋也受傷了,因為飲食不正常,胃病也犯了。
問題就出在,你並沒有理解減肥的生物學原理,執行了違背原理的方案,當然效果不好。

讀書量計劃也是這樣,
我們制定計劃多半是因為,看別人讀了那麼多,我不讀,心裡著急啊。
而且那些一年讀好多書的人,大多還都是知名的企業家,或者我們身邊的學霸。
當我們看到他們用多讀書這個方法獲得了成功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幻覺,
如果我也讀那​​麼多書,我就能和他們一樣厲害,他們讀了上百本,我也要讀上百本。

這個時候,你的問題是“我不夠牛”,解決方案是“那就多讀書”。
執行了方案之後,你又有了一個新問題,
雖然我看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那讀書的意義在哪兒呢


實際上,這種簡單的思考方式帶來的改變,都是第一序改變
什麼是第一序改變呢?
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就是說,某一個改變是發生在系統內部的,系統本身並沒變
比如說,一個做惡夢的人,在夢裡可以奔跑,可以躲避,可以大喊大叫,
但無論他怎麼改變自己的行為,都不能從夢裡醒來。
上面的減肥計劃就是典型的第一序改變,無論你跑步還是節食,體重都沒變;
多讀書也是一樣,無論你讀了多少本書,原本的認知水平都沒變


第一序改變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處理問題方式,
比如天熱開空調,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我們給自己設定一系列的KPI去考核結果。
比如,減肥的時候,​​你最關注的KPI是體重;
讀書的時候,你關注的KPI是讀了多少本書。
為了完成這些任務,人們拼命努力,減肥的人傷了膝蓋,傷了胃;
讀書人說不出學過哪些知識。

但你可能會問,也有很多人像這樣減肥讀書啊,而且他們都成功了,這怎麼解釋?
表面上看,他們做的事情是一樣的,但有些人是在無意中觸發了第二序改變。
這種改變是發生在系統外部的,它讓系統轉換到了另一種不同的狀態。

比如說,減肥的第二序改變,
是從高體脂到低體脂的改變,想減肥就要先搞清楚體脂降低的原理。
那些不懂健身理論的人,也許是他們的訓練飲食方法,恰好符合了生理學原理,
比如他們會進行高強度間歇跑,或者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那怎麼發生第二序改變呢?
拿讀書來說,制定讀書量計劃的人,都是想從低認知狀態,變成高認知狀態
這時候就不應該關心讀了多少書,而要關心認知迭代的次數
認知迭代的標準是,這個知識有沒有拓寬和顛覆你原來的認知
真正能幫你完成認知迭代的,都是非虛構類的書籍,比如經濟學、心理學、商業理論這些不是說虛構類的作品不好,它能影響你的審美和品味,
但你看一千本名著小說,很難重塑你認知的概念。
你看,當我們真正關注認知迭代時,再關注讀多少書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如果想真正有效率地解決問題,
你就不要在繼續懶惰的勤奮了,而是要從第二序改變開始做起。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千古劉傳”(為什麼說讀書量計劃是一種懶惰的勤奮?)
稿:谷悅
轉載:得到

--------------
主旨:
什麼叫懶惰的勤奮?
意思是說,有時候我們會
用一種很簡單的思考方式想問題,覺得只要提出問題,然後找到解決方案就行了。
例如制定讀書量計劃也是這樣,看別人讀了那麼多,我不讀,心裡著急啊。
而且那些一年讀好多書的人,大多還都是知名的企業家,或者我們身邊的學霸。
當我們看到他們用多讀書這個方法獲得了成功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幻覺,
如果我也讀那​​麼多書,我就能和他們一樣厲害,他們讀了上百本,我也要讀上百本。

你的問題是“我不夠牛”,解決方案是“那就多讀書”。
執行了方案之後,你又有了一個新問題,
雖然我看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那讀書的意義在哪兒呢?
實際上,這種簡單的思考方式帶來的改變,都是第一序改變。
什麼是第一序改變呢?
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就是說,某一個改變是發生在系統內部的,系統本身並沒變。

比如說,一個做惡夢的人,在夢裡可以奔跑,可以躲避,可以大喊大叫,
但無論他怎麼改變自己的行為,都不能從夢裡醒來。
減肥計劃就是典型的第一序改變,無論你跑步還是節食,體重都沒變;
讀書計劃也是一樣,無論你讀了多少本書,原本的認知水平都沒變。



但你可能會問,也有很多人像這樣減肥讀書啊,而且他們都成功了,這怎麼解釋?
表面上看,他們做的事情是一樣的,但有些人是在無意中觸發了第二序改變。
這種改變是發生在系統外部的,它讓系統轉換到了另一種不同的狀態。
比如說,減肥的第二序改變,
是從高體脂到低體脂的改變,想減肥就要先搞清楚體脂降低的原理。
那些不懂健身理論的人,也許是他們的訓練飲食方法,恰好符合了生理學原理,
比如他們會進行高強度間歇跑,或者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那怎麼發生第二序改變呢?
拿讀書來說,制定讀書量計劃的人,都是想從低認知狀態,變成高認知狀態。
這時候就不應該關心讀了多少書,而要關心認知迭代的次數。
認知迭代的標準是,這個知識有沒有拓寬和顛覆你原來的認知。
真正能幫你完成認知迭代的,都是非虛構類的書籍,比如經濟學、心理學、商業理論這些。不是說虛構類的作品不好,它能影響你的審美和品味,
但你看一千本名著小說,很難重塑你認知的概念。

你看,當我們真正關注認知迭代時,再關注讀多少書就沒有意義了。

❤得到-職場-為什麼你越來越忙

文章出處:為什麼你越來越忙


經濟學家凱恩斯有個預言,他說隨著科技的發展,
到2028年,我們每天只需要工作3小時,其餘時間都可以用來玩了。
現在,很多人都把凱恩斯的這個預言當成笑話來看,
因為很明顯,看這態勢​​,我們不僅沒有更多的放鬆時間,反而感覺越來越忙了,
忙著工作、忙著學習、忙著社交,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

那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像凱恩斯預言的那樣越來越閒,反而越來越忙了呢?
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有一篇文章,就給我們解釋了原因。

首先,按平均值來算的話,我們的閒暇時間確實增加了。
即便是在生活節奏最快的美國,比起40年前,平均每週的工作時間也減少了12個小時。
問題在於,不是所有人都閒了,而是閒的人更閒了,而忙的人更忙


哈佛大學就有一個調查,發現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覺時間不夠用。
那些職場精英,有94%的人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
甚至有一半的人每週工作時間超過65個小時,不算週末的話,平均每天工作13個小時。
有個經濟學家專門為這種現象創造了個概念,叫“受折磨的有閒階級”,
意思是,他們本來是最該擁有閒暇時間的人,但卻養成了最​​忙碌的生活習慣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他們比那些閒的人更能感受到時間的經濟價值。
換句話說,忙碌的原因是,他們懂得時間更值錢,所以捨不得浪費


那你可能會說:
我好像沒那麼多工作要完成,也沒創造多少價值,可為什麼還是總覺得自己很忙呢?
這裡咱們就得說你感覺忙的第二個原因,
休閒與工作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你很少有完全不工作的時間。
現代人基本上都是多線程工作,比如你會一邊發微信,一邊回工作郵件,一邊做表格。
而研究發現,跟那些專心做一件事兒的人相比,
那些同時做很多事情的人,會感覺自己更忙碌。
說白了,忙是一種主觀感受,而現在幾乎沒有完全不工作的時間了
即便你在空閒的時候,偶爾也會有些工作要處理,
那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在忙,而不是在休息。
這樣,你就會覺得好像自己每時每刻都在忙碌。


第三個原因是,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面臨各種選擇
而當你在很多選擇中決定吃什麼、買什麼、做什麼的時候,就給自己增加了額外壓力。
比如你會覺得,自己有很多書沒有讀,很多地方沒有去,
而遇到App閃退這種事兒的時候,也會很不耐煩,想著要不要卸載或者找個更好的替代品。
就這樣,因為選擇太多,
你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思考“該做什麼”上,當然就會覺得自己很忙了

所以你看,
凱恩斯之所以預測我們將越來越閒,是從科技進步的角度說的,本身沒有錯,
但他沒考慮到我們主觀感受這個因素。最終的結果是,
我們不僅沒變閒,反而是越來越忙了。

不過呢,你也別以為忙就是件什麼壞事兒,其實忙對我們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因為儘管人類的本性是閒著無所事事,但忙碌卻會提高咱們的幸福感


另外,
問你個問題,如果你想找人幫你辦件事,那你是找那些很忙的人,還是找有很多時間的呢
估計很多人都會選後者,因為那些大忙人,可能抽不出時間來幫我嘛。

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錯了,你應該找那些本來就很忙的人來幫你
他們不僅完成任務的效率高,還能很好地對抗拖延症。
科學家發現,比較閒的人,如果錯過了任務截止時間,就會慢慢拖著做,甚至乾脆放棄了。

但忙的人就不會,他們一般都會在任務截止前很好地完成一項任務,
要是沒完成,也會積極調整好狀態,趕快彌補回來,很少有沮喪情緒或者放棄的情況出現。


你看,如果你覺得自己太忙、時間不夠用,千萬別焦慮,因為這可是件大好事兒,
它一方面說明,你正在往更高收入的群體靠近。
另一方面,也說明你在幫朋友忙這件事兒上,比那些閒人強出了一大截。
所以說,快讓自己忙起來吧。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 “KnowYourself”(為什麼越是有能力悠閒生活的人,越是選擇忙?)
稿:蔡曉雨
轉載:得到

----------
這一段最有趣:
如果你想找人幫你辦件事,
那你是找那些很忙的人,還是找有很多時間的呢?
答:
你應該找那些本來就很忙的人來幫你,
他們不僅完成任務的效率高,還能很好地對抗拖延症。
科學家發現,比較閒的人,如果錯過了任務截止時間,
就會慢慢拖著做,甚至乾脆放棄了。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得到-中史-成語裡也有地圖炮

文章出處:成語裡也有地圖炮


大家都知道,很多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比如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等等。
但是你知道嗎,很多成語的背後,其實都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視。
最近,網上有篇文章,盤點了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成語裡被黑的最狠的國家。

我們先來看看,被地圖炮打的最狠的國家。

如果在春秋戰國時代,你要問哪個國家的人最蠢,
當時的大思想家們會異口同聲的告訴你,是宋國。

比如,成語拔苗助長,那個想讓禾苗長得快一點,就把它們都拔高的農夫,是宋國人;
成語守株待兔,那個守在樹旁,等兔子撞上來的農夫,也是宋國人。
而且呢,這些故事都是什麼孟子、韓非子、列子之類的大思想家的著作裡記載的,
這就是說,當時的社會名流爭先恐後的黑宋國。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候,宋國人這麼招人黑呢?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宋國人出身不好。宋國是怎麼來的呢?
當年周武王滅了商紂之後,沒把殷商的後裔趕盡殺絕,還把他們分封了宋國這個地方,
而且給了最高的爵位,所以宋國人是殷商的後裔。
可周天子這麼一分封,其他國家的人就不幹了,
你們一群亡國之民,憑什麼有這麼高的爵位?
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打下了天下,封的爵位還不如這幫宋國人高,簡直豈有此理。
於是,大家就拼命的黑宋國人解氣。


第二,宋國人文化傳統和別的國家不一樣
前面說了,宋國人是殷商的後裔,所以他們在文化上保留了商朝人的特點。
商朝人是什麼特點呢?愛經商,骨子裡是商業文明
商代有個著名的婦好墓,這個墓出土的時候,裡面發現了七千多枚貝殼貨幣,
從這你就能看出商代文化的商業色彩。宋國人繼承了這種文化,熱烈奔放,嗜酒如命,
可其他國家是典型的農耕文明,農耕文明衍生出來的文化是文質彬彬的禮樂制度。
這些文化差異,造成其他國家都嘲笑宋國。


第三,宋國人本身的確有點迂腐的味道
連司馬遷都在《史記貨殖列傳》裡說宋國“重厚多君子”。
要知道,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君子”就是“迂腐”的代名詞,
簡直和“好欺負”沒什麼兩樣。時間長了,人們在腦海裡就把“愚蠢”和“宋國人”畫上了等號。

以上就是宋國被黑的原因。那除了宋國,還有沒有其他國家被黑呢?

當然有,比如鄭國,大家應該都聽過“鄭人買履”的故事,
其實“買櫝還珠”的主角也是鄭國人,還有幾個知名度不太高的故事,
比如,
有個叫屈公的鄭國人,一聽敵人來了,立刻被嚇死了,等敵人走了,又馬上活了過來。
再比如,一個鄭國人讓妻子給他做褲子,
妻子問他做成什麼樣,他說,和我那條舊褲子一樣就好。
結果妻子做好之後,居然照著舊褲子破的地方,在新褲子上也戳了幾個窟窿。

再比如楚國。楚國的黑歷史主要表現在“智商是硬傷”上
春秋時候,楚國和晉國爭霸,楚國總被晉國耍。
比如城濮之戰,晉國人退避三舍,楚國人就被牽著鼻子跑了近百里路,
晉國人給戰馬蒙上老虎皮,又差點沒把楚國人嚇破膽。

再比如,有一次晉國戰敗,車子卡在了路上,楚國人居然追上去,教他們怎麼逃跑。
晉國人就嘲笑他們說,看來還是你們逃跑有經驗啊。

另外,像“濫竽充數”的齊國人,“邯鄲學步”的燕國人,“掩耳盜鈴”的晉國人,
“南轅北轍”的魏國人,都是開地圖炮的成語,而且這些故事大都出自諸子百家之手。
為什麼諸子百家這麼愛開地圖炮呢?

這和“寓言”這一體裁本身有關。大師們為啥要講寓言?
因為寓言故事好玩,聽完故事,聽眾更容易接受你的學說。
莊子就說過,假如你引用先賢的一句名言,也許十句裡邊會有七句聽眾能信;
但假如你講一個寓言故事,十句中有九句讓人信了。

那為了“讓人信”,自然要在細節上真實具體,
比如故事的主角,最好是大家都知道也都熟悉的,所以名人的段子是最受歡迎的,
韓非子就總愛在書裡編排各位君王和先賢,孔子就經常被他黑。

大部分時候,寓言講的不是名人
這時候主角的信息要盡量明確,你想想相聲裡邊,
你說“從前有個人”,效果肯定不如說“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效果好。
所以,大師們就總是拿某個國家的人開涮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十五言”(刻舟求劍、揠苗助長…我們學過的成語竟都是地圖炮)
稿:谷悅

轉載:得到

❤得到-政治-為什麼德國房價這麼低

文章出處:為什麼德國房價這麼低


在北上廣工作的年輕人,基本都因為高昂的房價發過愁。
但你知道嗎,德國和中國的人口密度差不多,
德國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五六倍,但德國的房價卻比中國低很多。

房價最貴的是慕尼黑,折合人民幣每平米才2萬3,郊區的別墅價格每平米只要三四千塊。
德國那些你耳熟能詳的大城市,房價不過是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水平。
你是不是很震驚?媒體人秦朔前不久在一期節目裡,總結了德國房價低的5個原因。

第一,德國的房子定位是公共福利而不是投資品

德國的法律規定:住房的面積和租金都要符合老百姓的基本需求。
而且德國人認為即使絕大部分人有房可住了,
但還有經濟收入低的家庭買不起房,為了保障這部分群體的利益,
德國的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是作為一種基本的福利而存在的。

而在中國,房地產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支柱產業,房產在中國是重要的投資品。
所以每當中國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時,政府就會刺激房地產市場,
雖然簡單粗暴,但確實行之有效。

所以,為了讓中低收入的老百姓擁有自己的住房,
德國政府在戰後60多年竟然先後籌建了一千萬套福利住房。
而在中國,發展經濟是第一位的,需要住房市場越來越繁榮,
這就帶動了房價和地價的節節攀升,這樣政府可以籌集大量土地出讓金來支持城市建設。
你看,這就是定位不同帶來的差距。

第二,德國靠政策限制房地產富豪

在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是佔比最高的富豪群體。
可德國既沒有房地產富豪,也沒有非常大的房產開發商,這是因為德國政府規定:
無論開發商還是個人,只要你想獲得長期的無息、低息貸款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
就必須在房子建成後,以成本價租給政府,由政府來統一分配,
或者成為公共租賃市場的房源

你看,德國政府對住房市場和開發商的定位,就決定了在德國蓋房子是掙不到大錢的。
開發商只能乖乖地跟政府合作,然後等著合同期滿後,再把房子以市場價出售。
中國哪有開發商會讓政府這麼折騰呀!所以德國不像中國會有那麼多大開發商。

第三,德國打擊炒地皮行為

2003年以後,
為了讓土地出讓更加有序,中國所有的土地出讓全都交給地方政府統一執行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過去歸地方、集體和部隊的比較混亂的出讓權,
現在統一歸口,變得有秩序了。
壞處是,這讓中國的土地出讓價格從2003年後一路攀升。

於是,被價格“綁架”了的土地開發商們,就把成本轉移給了市場。
比如,北上廣的開發商就經常抱怨:
地價已經三五萬了,稅費還那麼高,如果不賣到6-10萬是沒法賺錢的。
你看,北京的天價房其實是“被豪宅”了。

而在德國,土地是私有的,人人都有土地的出讓權,
而且政府也允許大家進行各種形式的住房開發。
比如,德國人既可以選擇自己蓋房子,又可以選擇合作建房。
並且政府禁止土地市場的壟斷,這就有效地抑制了人為炒作的高房價。

第四,德國鼓勵租房不鼓勵買房

德國有57%的人至今仍在租房,只有43%的人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德國政府通過了很多法律,保障租房子的人的利益。

比如,德國法​​律規定:首先,租房合同是無限期的。
除非房東要把房子收回來自己住,否則就不能隨意地把租客趕走。

其次,房東不可以隨意漲價
舉個例子:2015年以前,德國《房屋租賃法》規定:
房租上漲幅度不能超過20%,這受法律保護,房東膽敢違法漲價,是要被判刑的。
這在咱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但就算這樣,德國租客還是不滿意,
2015年,大批德國人上街遊行抗議房租上漲,德國政府只好修訂法律,
規定房租三年內漲幅不能超過10%。
而且呢,最奇葩的是,法律說,為了減輕租客的生活負擔,房屋中介費必須由房東來承擔

除了這些,德國政府還對中低收入人群進行了租房補貼。
比如:2009年,月收入在2200歐元以下的單身家庭和月收入低於4100歐元的三口之家,
都可以申請租金上漲補貼,上漲租金的90%由政府來承擔。
比如:德國的科隆市有一百萬人口,其中有十萬人享受到了政府的住房補貼,
一萬人住進了福利房。這麼好的租房福利,誰還願意去買房啊?

第五,德國靠高額納稅打擊炒房

中國的高房價有政策導向的原因,更少不了投資者的推波助瀾。
而在德國,買房必須繳納高額的綜合稅。

比如:
在德國買一套房,需要繳納佔房屋估值1%~1.5%的不動產稅,
房屋交易的時候,還要再繳納3.5%的交易稅。
如果賣房子盈利了,那你還得繳納15%的價差盈利稅;
如果買房子不到七年就交易,還需要繳納50%的各種綜合稅

更可怕的是,德國的房子也不允許你有繼承權
因為在德國房子是一種福利產品,如果想繼承必須繳納超額累進稅或者遺產稅、贈與稅
而且,房子一旦交了鑰匙,房主就必須承擔30年的維修和養護費
所以在德國,房屋買賣實在沒什麼油水,開發商為了讓大家買房,
必須一心一意、專注建造出低成本、高品質的住房,才可能有人買。


所以呢,如果總結一下德國這一系列手段,
我們就會發現,德國的政策說到底,其實是讓基本住房從商品變成社會福利品。
從技術上看,德國政策上不准炒地皮、高稅收抑制炒房、法律上鼓勵租房,
 這其實都是慣常的調控路數,中國人並不陌生。
兩國房價完全不同的走勢,取決於兩國對待房地產的基本前提不同:
一個把房地產定位成投資品,一個定位成福利品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遏制高房價,向德國學什麼?)
稿:安迪
轉載:得到

得到-創新-適度的拖延更容易產生創造力

文章出處:適度的拖延更容易產生創造力


摘要:
從歷史上看,不少大師就是拖延症患者。
最典型的就是達芬奇,一幅《蒙娜麗莎》他花了16年才完成,
他拿起畫筆又擱下,一度覺得自己很失敗。
後來他在研究光學理論的時候,
發現能把光學知識運用到改進《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光感上,
因此拖延給了他改進的時間,並能讓他不斷加入新的視角。

所以說,適度的拖延確實能提高創造力和成功的可能性。
這就啟發我們,做事時,要“快速開始,緩慢收尾”

比如,如果你要寫一篇論文或者是文案,
你最好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馬上就開始寫初稿,
如果寫完了,不要急著提交,先乾點別的事兒,之後再回來改稿子。
這麼擱一段時間,不僅能讓你改稿子的時候,視角更客觀,而且還能加入一些新想法。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得到-音樂-玩樂器能讓你變聰明

文章出處:玩樂器能讓你變聰明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發現,
音樂家或者會樂器演奏的人往往更聰明,他們記憶力更強,協調性更好。
愛因斯坦就曾經說過:“如果不是物理學家,那麼我可能就是個音樂家了。
我經常用音樂思考”。為什麼音樂能讓人變得更聰明,
公眾號譯言最近就發表了一篇科普文章,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給出了答案。


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座工廠,那麼聽音樂和演奏樂器對於這座工廠來說,是一項大工程,
許多個重要的車間都會被調動起來。
科學家們曾經用核磁共振技術掃描過樂手,或者聽音樂人的大腦,
發現各個重要的大腦區域,都對音樂產生了強烈反應

比如,對於彈鋼琴之類,需要雙手進行的樂器演奏,就刺激鍛煉了胼胝體,
這個部分連接了大腦左右兩側半球,非常重要,
如果長期受到刺激,人的協調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人在演奏樂器或者跳舞時的觸覺反應,
刺激了大腦中的運動皮層,這個部門專門控制人的肢體運動。

除此之外,參與的其他部分還有,
負責記憶功能的海馬體,負責情緒控制的杏仁核,負責視覺感受和反應的視覺皮層等等,
這些重要部位,在音樂聲當中,共同運作,
產生了和諧的腦電波,使得腦功能達到了最優化狀態。

當然,如果你對學習樂器演奏望而生畏,
常常聽聽音樂,對大腦也是獲益匪淺,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實驗證明,
音樂,尤其是複雜的古典音樂,對大腦各種功能也能產生良性刺激


第一是增強我們的空間分析能力
舉例來說,像解決特別困難的問題,安排複雜的事情,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聯,
解答謎題之類的活動,都需要我們的空間信息想像和處理能力。
研究表明,進行空間分析的腦力活動和聽古典音樂是相同的
所以,當我們欣賞古典音樂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好像在處理空間信息,
在不知不覺中,大腦得到了鍛煉。
我們可以通過聆聽巴赫的作品起到這樣的效果,
如果聽巴赫的作品所起的效果還不夠好,那麼就學習演奏樂器吧。
學習演奏樂器時間越長,這種能力提高得越多,最多可以提升30%。

第二是增強我們的聽覺處理能力
音樂家們的聽覺能力顯然比普通人更強,他們的聽覺注意力,
就是區分不同聲音的能力和聽覺記憶力,就是能記住所聽見的內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
這是因為音樂改善了大腦功能。
普通人如果提高了這些能力,對考試、記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語言回憶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第三是增強我們的運動功能
我們可以注意到,那些從小就開始讀樂譜,練習樂器的孩子,
他們的視覺功能和運動技巧都會優於同齡人。
當然,成年人學習讀樂譜,練習越多,視覺功能和運動技能強化得就越明顯。


另外,演奏樂器還有其他好處:
雙手練習樂器,如彈鋼琴或拉小提琴,可以刺激兩側大腦發育,讓大腦功能增強。
在演奏樂器時同時唱出來,可以幫助人學得更快並且不容易忘掉。
聆聽或演奏激揚的音樂會讓大腦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被稱為“愉悅激素”
從而改善我們的情緒,讓我們高興。
當我們高興時,大腦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不同的想法,
促進形成更好的工作習慣,創造更優異的結果。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朋友圈中的“超級大腦”,就馬上開始學習鋼琴或其他任何樂器吧。


本文源自:譯言網(演奏樂器能使你更聰明)
稿:梓鹽
轉載:得到

❤得到-教育-孩子說謊了,你可以這麼做

文章出處:孩子說謊了,你可以這麼做


有句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意思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的行為舉止,可能表示他今後會長成什麼樣的人。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撒謊,很多家長就會很緊張。
最近,親子公眾號“常青藤爸爸”有篇文章就談到了孩子撒謊這個話題。


第一,孩子很早就撒謊不一定就是壞事
國外有個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越早說出讓人相信的謊言,
那他可能會在同齡人中表現更優秀。因為想說一個讓人相信的謊言,需要這麼兩個條件:

一是孩子要理解別人的想法
因為大部分孩子在三歲之前,都不會換位思考,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兩個三歲的小孩在玩玩具車,一個小孩趁另一個不注意
,把玩具車藏沙發底下了,他不知道這樣對方就找不到玩具車了,
而是認為自己把玩具車藏起來了,對方也應該知道玩具車藏哪了。
很多小孩子因為找不到玩具吵起來,就是因為這種思考方式。
所以如果三歲小孩有換位思考的能力,智商肯定很高

另一個是他要把自己真實的想法緩存起來
這種大腦的緩存能力可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的。
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說謊,但能“騙過”大人的孩子不多。
那些能說出讓人相信的謊言的孩子,大腦執行功能比別的孩子強。
這個腦部的功能讓他們篩選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更強,
所以他們能把一些信息存在大腦裡,用更高層次的腦部思維來撒謊。


第二,我們看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要撒謊

兩到三歲的孩子語言能力剛起步,話都說不完整,
經常滿嘴跑火車,所以容易讓人覺得他們在撒謊。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分不清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想像的。
比如,他把餅乾吃了之後,
可能會和媽媽說“爸爸吃了我的餅乾”,而且反復強調是爸爸吃的。
這其實不是在撒謊,而是因為他分不清想像和現實,覺得餅乾可能是爸爸吃的。
所以3歲之前的孩子撒謊,家長用不著那麼緊張。

孩子四歲說謊就和三歲不一樣了,這時候他們已經能區分現實和想像了
四歲是學語言的最好階段,孩子撒謊更像是一種炫耀,家長不用大驚小怪,
但孩子撒謊的時候,
要告訴他說實話和說謊話之後別人的感受,讓他知道自己說的話會影響別人。

如果孩子5到8歲了還總說謊,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研究表明,孩子常常為了逃避一種不好的感受而說謊。
家長這時候除了關注這種行為本身,更需要看到孩子謊言背後的需求。


第三,遇到孩子撒謊該怎麼處理呢
這裡有個孩子撒謊的案例。有個家長說自己6歲的孩子學會偷錢和藏錢了,
但孩子不承認自己偷錢,家長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
這時候,我們先要知道為什麼孩子要偷錢藏錢。
因為6歲的孩子用不著花錢,錢對他來說沒什麼意義。
後來發現,原來是幼兒園做了個主題活動,
孩子們可以用錢換東西帶回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了解錢的用途。
所以孩子其實不是喜歡錢,而是因為錢能換東西。
而且孩子用錢換東西之後,還會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
所以他想用錢換更多讓家長開心的東西,並且得到誇獎。那為什麼要用偷和藏呢?
主要是因為這是孩子目前能得到錢的唯一方式。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知道偷錢會讓父母傷心,他們沒辦法把行為與別人的情感聯繫起來。


所以,在這個例子裡面,家長要先搞清楚孩子撒謊的動機,
等孩子解釋之後,告訴他撒謊對父母情感的直接影響,
要給孩子台階下,別糾結孩子承不承認撒謊,重要的是讓他知道家長的感受是什麼
別說撒謊的懲罰,告訴他說實話的好處。


第四,文章針對孩子早期的撒謊提了幾條建議
一是家長平時要多“說實話”;
二是交流前要確認自己的情緒是平靜的;
三是別想一勞永逸,孩子早期的撒謊,主要是分不清真實和想像。
 不要總是責備孩子“撒謊”,而是幫他們區分理解的誤區。
四是盡量別把孩子的早期撒謊行為上升到道德高度,
 要告訴孩子撒謊會讓聽的人不愉快,在孩子撒謊的時候,讓他自己想想解決方案;
五是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如果他覺得家長把他當成一個“騙子”,
 他可能就不願意說實話了,你要根據每次的實際情況去幫孩子解決問題

本文源自:公眾號“常青藤爸爸”(孩子說謊了怎麼辦?各年齡段孩子說謊的不同原因及對策)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得到-外史-拿破崙為什麼會輸給威靈頓

文章出處:拿破崙為什麼會輸給威靈頓


大家都知道,要經營好一個公司,不但要配置好人才,也要配置好資源,
我們常說的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不單是經營企業做生意,戰爭對人才、資源的配置,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最近得到上架的解讀版電子書《滑鐵盧》,就深入剖析了滑鐵盧戰役,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解釋了戰無不勝的拿破崙,怎麼就敗給了威靈頓公爵。


首先,說說這場戰役中人才的錯位
本來,拿破崙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參謀長,他和拿破崙配合得十分默契,
總是能夠對拿破崙的作戰意圖心領神會,並把這些最高戰略,
分解成一個個小的作戰任務,安排給不同的部隊去完成,最終實現拿破崙的戰略計劃。

但不幸的是,在滑鐵盧戰役的前夕,這位優秀的參謀長去世了,
拿破崙沒辦法,只能啟用另一個叫蘇爾特的人做新參謀長。
問題就出在蘇爾特身上,這個蘇爾特,說起來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戰功卓著。
但他是一個帥才,只適合做將軍,做不了參謀長,因為他只會領兵打仗,不會做戰略部署。
所以,當滑鐵盧戰役打響的時候,
拿破崙本來的意思是要把英國軍隊、普魯士軍隊、奧地利軍隊和俄羅斯軍隊各個擊破,
蘇爾特就應該先安排一支部隊去阻擊普魯士軍隊,把他們打跑,
讓他們沒法回來支援英國軍隊,然後再回來打英國。

結果呢,蘇爾特對部隊下的命令是:
既要把普魯士軍隊打到遠處去,又不能離法國軍隊太遠。
相信你肯定聽出來了,這個指令明明自相矛盾啊!
所以當時士兵們也蒙了,怎麼辦呢,那就截取指令的一部分,盡量遠地驅逐普魯士吧。
結果,他們跑得太遠了,根本沒趕回來參加戰役,法國軍隊的力量就被大大削弱了。

這種事在戰役中還不止發生了一次。
打英軍的時候,拿破崙本來的計劃是先攻擊英軍中路,然後派一支部隊牽制英軍的右翼,
阻止他們去支援中路,最後集中兵力把英軍的中路拿下。
結果呢,負責牽制英軍右翼的這支部隊,也沒搞清楚拿破崙的意思,
打英軍右翼打得太投入,完全忘了和主力匯合的事,法軍力量就更弱了。


第二點,說說戰役中兵種和隊形配置的錯位
法軍在攻打英軍的過程中,排兵布陣一直被英軍秒殺。
一開始,法軍要去攻打英軍,穿過山谷的時候,法軍是縱隊的隊形,
結果遭遇了英軍一連串的砲火攻擊,損失已經很慘重了。

可是等到法軍好不容易衝上了英軍所在的山峰,英軍已經擺好了克制步兵縱隊的橫隊,
相當於拿破崙出了個剪刀,威靈頓公爵出了個錘子,對法軍又是一次迎頭痛擊。
等到法軍好不容易東倒西歪地把縱隊隊形改成橫隊的時候,
英軍這邊已經派出了克制步兵橫隊的騎兵,
相當於拿破崙換成了布,可是威靈頓已經換成了剪刀,又把法軍打的是落花流水。

排兵布陣方面,法軍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就是把英軍陣地後方後撤的傷員和補給人員當成了逃兵,也不知道從哪兒來的自信,
認為英軍正在節節敗退,就派出了騎兵,準備乘勝追擊,
結果騎兵上了山才發現,英軍克制騎兵的方陣已經等候他們多時了。
法軍的騎兵就這樣冒著炮火沖進了英軍的方陣,又被英軍打敗了。

你看,一旦人才和資源配置用錯了位置,
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拿破崙,帶著訓練有素的法國軍隊,
也一樣會敗給名不見經傳的威靈頓公爵。


本文源自:解讀版電子書《滑鐵盧》
稿:羅小蔓
轉載:得到

❤得到-工業-中國為什麼沒有工匠精神

文章出處:中國為什麼沒有工匠精神


說起工匠精神,大家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德國、日本這樣的國家,
而咱們中國,往往是作為“工匠精神”的相反面出現的。
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在這方面就遠不如德國和日本呢?
普遍的說法是,人家日耳曼民族和大和民族歷來就講究嚴謹,是民族性決定的
但這種說法也有問題。你比如說,
東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但當年東德經濟崩潰,
最重要原因就是產品質量差,抵不過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
難道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還要分村東頭村西頭?

所以說,這工匠精神,跟所謂的民族性沒多大關係
其實啊,中國企業的工匠精神很差,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不想做或不能做。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第一點,就是中國過去跑得實在太快了。
我們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道路。
這麼個發展速度,自然不可能那麼精益求精。就像博爾特跑百米,
你既想讓他破紀錄,還想讓他保持姿勢優雅,順道還欣賞下沿途風景,這當然不可能。

企業也是這樣,雖然沒有工匠精神、質量優勢,但是卻把速度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舉個例子,北京有家公司,原本是給意大利品牌做代工,08年金融危機,客戶資金緊張,
他們就順勢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質略低,但是價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
結果短短一年時間,就把這家意大利公司趕出了中國市場。
緊接著第二年他們又去了海外,把意大利公司在印度的市場也給佔了。

所以說,在市場競爭中,領跑者當然要精耕細作,
但是追趕者就要忽略細節因素,通過急速擴張占領市場。
中國過去就處於追趕者的位置,它不需要什麼工匠思維,需要的是速度為王。


第二點,是中國的機會太多了
過去這三十多年,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變化特別快、機會特別多。
 80年代你剛當個體戶發了財,90年代股票就起來了;
你剛玩上股票,2000年房地產又暴漲了;
你房子還沒捂熱乎,互聯網又來了。
從打火機、電風扇,到電腦、手機、汽車、無人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等等,
社會上到處是機會,大家自然不願把時間浪費在一件產出低、又可能隨時被替代的事情上。
所以中國過去強調的是把握機會,而不是什麼工匠精神。
當更好的新機會不斷出現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固執地守在自己那個世界裡精益求精


第三點,就是中國企業家普遍沒有安全感。
中國企業過去大部分是資源型、關係型企業,誰有資源、關係,誰就有機會。
再加上製度、政策方面的原因,中國企業家普遍缺乏安全感。
一隻腳在監獄,一隻腳在國外,
自然是想撈一把就走,根本沒心思去想什麼嚴謹專注、工匠精神這些東西。

所以說,中國沒產生工匠精神,並不奇怪,
因為過去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社會大環境,
並不鼓勵工匠精神這玩意,這也就決定了大家沒必要在那上面花太多時間。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降下來了,規模也有了,
是不是應該追求一下工匠精神、在產品的精細化上多下點功夫了?當然是的。
不過,追求工匠精神,只喊口號沒用,你得從競爭標準和評價制度層面入手。

舉個例子。
中國的互聯網產品經理對質量要求非常高,一個產品要經過十幾版甚至幾十版的迭代,
這認真勁頭,讓美國同行都​​感到驚訝。那為什麼中國製造業就好像沒這勁頭呢?
原因就是,互聯網行業非常開放,評價標準完全靠用戶投票,你體驗不好就沒人用。
而製造業卻還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
評估專家們靠關係投票,體驗好不好根本不重要,也就談不上什麼工匠精神。

所以說,追求極致、精益求精這件事,是由競爭的標準和評價制度決定的
德國和日本,他們有工匠精神,
是因為它們有一整套高品質高標準的評價制度違規者會遭到嚴厲懲罰
制度養成了精益求精的習慣,習慣就變成了精神。
這就是為什麼當年僅一牆之隔,西德以高品質聞名於世,而東德的產品卻質量糟糕。
不是因為民族精神,而是因為制度

所以說,光靠宣傳提倡,沒有透明嚴格的評價標準,
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不會有工匠習慣,也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們真正要學的,首先是建立工匠制度,
然後用制度養成製造業的工匠習慣,最終把工匠習慣,昇華為工匠精神。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兔哥”( 別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稿:徐棄疾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國之所以沒有「工匠精神」原因有三
(1)中國要用十幾年,追上西方上百年的進步
(2)中國的賺錢機會太多,不想花心力經營
(3)沒安全感,想撈一把就走
然而,
只要健全「競爭的標準和評價制度」,仍是可迎頭趕上。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得到-商業-霧霾也不全是壞處

文章出處:霧霾也不全是壞處

摘要:
霧霾的好處:
(1)觀光(迷信的部分就不說了)
每年的11月和12月是倫敦霧氣最重的時候,白天外面一片黑暗,還需要開燈,
 這就是倫敦的奇觀,可是就在每年的這個時候,跑去倫敦看霧霾的人最多

(2)文學與藝術的正面影響
英國霧霾的存在影響了很多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
首先在文學上,很多作家喜歡把霧霾、濃霧作為一種文學背景,《霧都孤兒》就是這樣。
還有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幾乎所有的倫敦背景都是有霧的,
因為這樣更容易營造出一種神秘、懸疑的氣氛。

(3)商業
霧霾對倫敦的生態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英國以園藝著稱,倫敦人特別喜歡在自家的院子裡種花種草。
但是自從有了霧霾以後,很多植物都大量地死掉了。
這個時候,倫敦突然出現了一本書特別暢銷。書
裡給大家推薦的都是在霧霾中生命力也很頑強的植物,然後教大家怎麼種。

❤得到-讀書-知識也能讓人變蠢

文章出處:知識也能讓人變蠢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你知道嗎?知識也有好壞之分。
最近有篇文章說,知識分活性知識和惰性知識
活性知識是你人生的摯友,惰性知識是豬隊友,它會讓你變蠢,你要學會避開惰性知識。

什麼是惰性知識?它是指那些碎片化知識,
你想想,頭腦中是不是有很多知識點,聽起來可能很高大上,
但沒什麼實際用途,也沒法和現實結合,
它們在你大腦中孤立的存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任何活力

比如,金魚的記憶只有幾秒鐘,這樣的冷知識就屬於惰性知識。
活性知識呢,就是你大腦中已經穿成線的知識,
它們成體係並且有條理,能在你的大腦中自如運行,
而且自有一套完整的思維體系,比如說你學會的某一門語言,就是這樣的活性知識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大物理學家普朗克當年獲了諾貝爾獎後,每天奔波於各種演講現場。
講了一段時間後,給他開車的司機都把演講內容背的滾瓜爛熟了,
他就跟普朗克說,你講的這些我也能講,不信咱實驗一次。
普朗克一聽,有意思,那下次演講你替我,我給你當司機。

於是下一次演講,普朗克的司機就登上了演講台,
他洋洋灑灑的講了一晚上,內容和普朗克一模一樣。
但演講完後要和觀眾互動,台下一個教授舉手,請教了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
司機當然答不上來,他就抖了個機靈說,這個問題太小兒科了,
讓我的司機回答吧,於是真正的普朗克上台回答了問題。

這個故事常常被人拿來說明司機多聰明、普朗克多有大師風範等等。
但如果嚴肅討論的話,普朗克無論是在台上還是台下,
他的腦子裡都是關於物理學的活性知識,面對不同場景能調出不同的知識來應對。
而司機掌握的是惰性知識,只是會表演而已,
情況稍稍有點變化,就是超綱了,再也回答不了。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不知不覺的陷入惰性知識的陷阱中,
比如說,現在網絡很發達,只要能上網搜索一下,知識點就可以隨意抓取,
可屏幕一關,你的大腦好像依然什麼都不會,沒什麼長進,
惰性知識讓人越來越像普朗克的司機。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避免惰性知識的干擾呢?作者給出了三個步驟。

首先,專注核心知識
你要知道,真正核心的知識其實只有三類,第一類是數學,第二類是邏輯,第三類哲學
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建立在這三類基礎上,這三類知識的特點就是精確,
比如說數學上的1+1等於2,在哪裡都是等於2。


第二,正確的看待知識
你要知道,除了數學、邏輯和哲學這三門學科之外,
其餘的所有學科都只是個假說,沒法確定它是不是正確。

所謂的科學,就是不斷證偽,讓它錯誤的含量降低一點。
比如說西醫並不一直都正確,
在現代醫學出現前的2000多年,西醫一給人治病就是放血,
因為當時的醫學理論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血液太多。
所以不管你感冒發燒還是腿斷骨折,進醫院先拉你一刀、放放血。
甚至,西醫會用水蛭給人吸血。

第三,要學會用數學或邏輯工具,
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把惰性知識轉為活性知識

比如,你可以改變你的網絡搜索習慣,從單純的搜尋一個結論改為體系性搜索。
像前面提到的“金魚的記憶只有幾秒”,這個知識點毫無價值,
但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到科學家的證明工作,
從最初的觀察開始,分析、預判、行動、再到最後的結果被你獲知,
那記憶這一切就變得有價值了,你對這個過程熟悉了,
大腦就會潛移默化,形成了體系化的認知能力

所以,運用網絡構建體系,
把惰性知識變成能活用的活性知識,才是互聯網長知識的正確姿勢。
否則,網上的惰性知識會讓你變蠢。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霧滿攔江”(什麼知識使人愚蠢)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
感想:
網路上有人支持碎片化閱讀,有的人不支持碎片化閱讀。
所謂的碎片化,指示的知識是片片斷斷的,

比如此文說提的:
「金魚的記憶力只有幾秒鐘」,
這種很孤立化的知識,與你其他知識無法做有效連接,必須要有系統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而這篇正是否定「碎片化閱讀」。
 
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理由是現今社會充斥著碎片化,
詳盡,要怎麼才叫詳盡,講求實用就好了吧,就好像,我要喝牛奶,我幹嘛養頭牛。

得到-軍事-蘇聯打贏德國,嚴寒幫了多少忙

文章出處:蘇聯打贏德國,嚴寒幫了多少忙
參考資料:鉤沉|蘇德之戰,納粹軍隊真的是被蘇聯的酷寒擊敗的嗎?

感想:個人不是很能接受這說法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蘇德戰爭正式爆發。
很多人都認為,蘇聯打贏納粹德國,寒冷天氣幫了很大的忙。
最近,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有篇文章說,寒冷天氣並沒有給蘇聯幫多大的忙。

第一點,寒冷的天氣讓蘇聯判斷錯了德國的進攻時間
咱們都知道,蘇聯德國曾經簽了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
但蘇​​聯自己很清楚,德國早晚會打過來。
那為什麼德國發動進攻的時候,還是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呢?

就是因為寒冷的天氣,斯大林就覺得,這數九寒冬的,
希特勒不會蠢到不准備好過冬的補給就開打。蘇聯情報機構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理由是如果希特勒要大規模進攻蘇聯,必須要準備應對蘇聯的嚴寒。
所以德軍至少需要採購600萬件羊皮襖,這就意味著要殺數百萬頭綿羊。
殺了這麼多羊,肯定有大量羊肉進入歐洲市場,從而引起羊肉價格下降。
蘇聯情報人員一直監控著歐洲各地羊肉的價格,
沒發現什麼異常,所以覺得德國肯定沒準備好
蘇聯情報局還覺得天氣太冷,德國用的擦槍油會凍上,
要和蘇聯打仗,就要換冬天能用的擦槍油,但直到德國打蘇聯的時候,擦槍油都沒換
雖然蘇聯情報局大部分判斷都是對的,
但由於希特勒覺得蘇聯不堪一擊,想用閃電戰打垮蘇聯,迅速發動了戰爭,
根本沒考慮過冬的事情,反倒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點,寒冷中的大雨幫了德軍的忙
一開始,德軍“閃電戰”確實管用,一路勢如破竹。但打了兩週,德軍就感到壓力了。
為了在冬天到來之前解決戰鬥,德軍開始大規模進攻。
就在10月份之後,德軍覺得就要打贏了,嚴寒中的一場大雨讓蘇聯的領土變成了一片泥地。
有人說是那場雨壞了德國的好事,
但實際上德軍只是被拖住了一些進攻的時間,蘇聯損失更大。
因為當時蘇軍有一種坦克無論是數量還是技術,
都絕對領先德國,德國的坦克根本無法抗衡。
但大雨造成的泥濘,讓蘇聯的坦克和重型火砲受到了限制,德軍才逃過一劫。


第三點,戰爭最關鍵的時期,嚴寒天氣挽救了德國
11月的時候已經比較冷了,寒冷對德軍是更有利的。
因為在武器方面,德軍的坦克是汽油發動機,蘇軍的坦克是柴油發動機
柴油發動機比汽油發動機更容易被凍壞
德軍用的是氣冷機槍,蘇軍用的是水冷機槍,溫度降到零下以後,水冷機槍更不穩定
而且從事後看來,莫斯科會戰以後,德軍沒有全線崩潰,寒冷的天氣起了很大作用。
因為天太冷了,德軍為了取暖燒掉了不少汽油,坦克和卡車都開不了了,
大部分軍隊只能選擇原地防守,這樣就穩住了陣線,讓德軍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所以,寒冷天氣並沒有幫蘇聯很大的忙。
之所以有“嚴寒挽救了蘇聯”的說法,
是因為當時冷戰的環境下,西方國家為了反甦的需要提出來的。
還有就是希特勒的部下打了敗仗之後,為了挽回名譽,把自己的失敗推給了天氣。


本文源自: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鉤沉|蘇德之戰,納粹軍隊真的是被蘇聯的酷寒擊敗的嗎?)
稿:饒健
轉載:得到

❤得到-教育-中日韓的教育效率為啥都很差?

文章出處:中日韓的教育效率為啥都很差?


你可能經常聽到有人批判現在的教育制度,
說應試教育磨滅了學生活力,對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害。
不過,你可別以為只有咱們國家才這樣,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就說,整個東亞的教育制度都有這個問題。

比如韓國,它們的應試教育非常誇張,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要上補習班,
韓國家庭每年給孩子補習的投資甚至超過了三星公司的總盈利
中村修二批評說,東亞國家現在還​​有普魯士教育制度的殘餘,
學生為了提高應試能力,浪費了太多用來發展其它能力的精力


那什麼是普魯士教育制度呢?
其實啊,19世紀之前,世界上的學習制度都差不多,就是一個老師帶幾個學生
不過,後來工業化了,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今天的教育制度就誕生了:
學生們不再只有一個老師,學習的知識也被分割為不同的科目,
學生早出晚歸,模塊似地學習不同的科目,課後還有大量的作業

這樣的教育制度最先源於普魯士,就叫普魯士教育制度
它在工業化時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與工廠的流水線幾乎無縫對接
但是,時代在變化啊,
今天咱們需求的是那些有大量融會貫通知識的人,最好還得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很顯然,普魯士教育制度已經不適合當代的社會。

可問題是,為什麼其他國家都已經走出這種普魯士模式了,
唯獨東亞依然還有這種殘餘呢?
這是因為啊,東亞國家普遍受儒家思想跟科舉制度的影響


首先,東亞國家經常就把大學考試跟科舉制度給混淆了
其實啊,這兩種制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科舉制選拔的是古代的官員,它不要求人有很高的創新性,
只要能將儒家學說背得滾瓜爛熟,就可以成為管理地方百姓的官僚工具。
但大學考試就不一樣了。它選拔的是可塑性強的人才,
你再用科舉制度那一套來指導大學選拔,就不可避免地會扼殺人才。

比如,可汗學院公開課的創始人薩爾曼就指出,
為了通過代數考試,
很多東亞考生的思維模式就變成了某種計算機模式,也就是給他們輸入然後求輸出的模式,
考生深陷於計算海洋中,很難理解代數本身的魅力以及獲得深刻的體驗

其次,東亞國家還有一個不好的傳統,那就是對複習過於重視
複習本身不是壞事,但過度複習就會讓學習效率特別低下
這是因為,
人的學習有一個邊際效應遞減的過程,
只要學生認真聽課,他大概就能考六七十分,
如果他再複習一遍,就可以掌握85分左右的知識。
為了考90分,他或許就得複習兩遍,為了考95分,他就得複習四遍,
為了更加接近滿分,他得不厭其煩地複習七八遍甚至上十遍,
每複習一遍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是一樣的,
但是帶來分數的提高則越來越少,這就是邊際效應遞減
為了考滿分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足以支持一個學生學習三到五門新的課程,
可想而知,過度複習肯定就犧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所以你看,儘管東亞學生考試分數很高,但獲得這一高分的效率卻十分低下。


最後,東亞國家普遍有種平均主義心態,
過分強調公平,這種一刀切就壓制了不同類型的人才發展途徑

舉個例子。像英國這樣的歐洲國家
歷史上教育制度非常不公平,有些出身好的孩子,
哪怕不經過考試,也能很早就不慌不忙地淫浸在學術中,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反過來,東亞國家就追求絕對的公平,想上好大學必須經過嚴格的統一考試,
對所有人都不例外,這就讓所有學生都把精力放在備​​考上,優質人才出現的概率就降低了

道理很簡單,當人陷入稀缺狀態時,稀缺會俘獲人的大腦,影響人的認知和注意力
什麼意思呢?比如說當學生處於激烈的競爭中,為了追求完美,他們會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這個時候他們的大腦就被這種稀缺感俘獲了,這反而會在長遠目標上影響學生的規劃

在教育界有個“第十名現象”,意思是,
學生時代名次在第十名左右的孩子,長大之後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更高
這是因為,那些第一第二的孩子長期處於“想贏怕輸”的焦慮之中,
大腦就沒法分出更多精力來提高自己
相反,
第十名左右的孩子在智力上並不比第一第二的孩子差,也沒有力求完美的束縛,
這就使得他們能更加長遠地發展自己,也就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咱們再來看看人家美國是怎麼做的。
它們的教育制度從來不會鼓勵學生在考試上花太多精力。
考試分數只是諸多考慮因素裡的其中一項。
而且,你每年有6次考試機會,一兩次考不好沒關係,以後可以接著考。
這樣的話,學生就可以有更多精力放在其他感興趣的事情上


所以你看,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
我們這些東亞國家,應該儘早把孩子們從流水線一樣的教育方式中解放出來,
不要讓他們把精力都放在復習和考試上。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更有創造力。

就拿中村修二先生來說,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但讀的卻是一所三流大學,甚至連物理係都沒有,
恰恰因為這樣,他靠自我學習提高了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最終發明了藍光二極管,獲得了諾貝爾獎。


本文源自:公眾號“社會學了沒”(諾貝爾獎得主:東亞教育浪費了太多生命)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讓天賦自由》的作者羅賓森先生,對於教育的觀點,也類似於此。
他認為普魯士式的教育,
就是為了搭配工業社會,而產生「流水式產線」教育。
不停地將每個孩子大腦複製成相同,如此,會抑制人類的創新性。

就向那句俗諺一樣:「每個人出生都是原創,活著活著卻活成了盜版」。
應該鼓勵多元化,正如羅賓森先生在TED演講所言:
「現在的出生的孩子,將會在65年後退休,
 請問你怎麼知道他應該學什麼技能,去搭配產業?」
這就如同在網路沒出來之前的五年,

你怎麼知道要學哪門學問,來搭配網路呢?
在iphone未出之前,
你能預期人們「想要Iphone」這麼便利好用的東西,
你又該先去儲備何種知識適應市場呢?
  
現在的商業已經不是找人們的需求,來知道市場在哪呢?
而是「創造需求」來營利,此時,創新更顯其重要。
 
這也是我偏於反對台灣聯考恢復從前一次式的理由。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得到-讀書-雕爺:推薦兩本賺錢方法論

文章出處:雕爺:推薦兩本賺錢方法論


羅振宇:今天我們讓你推薦的兩本書,
你推薦的《喬布斯傳》居然是這個版本,叫《活著就為改變世界》。

雕爺:是這樣的,這本書呢,對我來講呢,
它的意義在於,它是我讀到的第一本完整的喬布斯生平的傳記,
它對我的觸動或者說對我一生,人生軌蹟的轉變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我當時啊,這個人生吧,以前說賺到錢最重要,賺到錢之後當然就可以吃喝玩樂了,所以我也就這麼想的,也就這麼做的。

但是有一天,把這本書讀完了之後,感觸還是挺大的。
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點題了,《活著就為改變世界》。
第一次如此完整的看到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個人,喬布斯,
你說他為了錢,二十幾歲就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
為了名,上來、名滿天下,
還有人的解讀,是說喬布斯後來的努力是為了報復把他從蘋果趕走的那群人。
但是這本書你通讀完你會發現另一個答案,至少他不是為了報復,
因為仇恨的力量很強大,但是不會大到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如此地燃燒。

從這齣發,我個人因此也改變了不少。
我覺得那個起點多少來自於這本書,乃至於我後來幹的河狸家也是,
不斷地問自己一句話,你改變什麼了?

喬布斯給我的另外一個啟發,
除了說他這個人生觀、使命感,其實商業的這些成功跟你是什麼性格的人,沒什麼關係
暴君,經常我們說在很多做人做事那些小瑕疵,他不是一星半點,非常的多,又怎麼樣呢?
所以我就覺得,不拘一格是另一個啟發,
就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也可能都去改變世界,沒有一個模子在裡邊。

羅振宇:好,那我們說另外一本書吧,今天你推薦的《萬萬沒想到》。

雕爺:其實整本書很好看,但是呢,這裡邊有一個事關方法論的一篇文章,
講個什麼東西呢?刻意練習、微小改進、及時反饋、高水平重複一萬小時。
當然,一萬小時這個理論呢,是來自於《異類》那本書,
我對這本書的推崇就源於那篇文章,我讀完了之後,抽了自己一個嘴巴,之前白讀了。
我一直以來都以為,
刻意練習是第一件事,我要刻意練習,
我第二件事微小改進,我第三件事去找出那個反饋,錯了。

你如果好好讀這篇文章才知道,它是一件事同時具備這三個維度,
你要先找出你刻意練習的那件事,你把它分解成一個碎塊,
這件事包含幾個塊,然後針對這個小的區塊做微小的改進。
在這個過程當中,
你必須有一個所謂的教練在旁邊盯定,否則的話我怎麼知道你改進了沒有。

舉個簡單的例子,劉翔的教練並不是跨欄,比劉翔跨的更好,
甚至於對跨欄這件事他也不見得比劉翔懂得更多,
他就是個錄像機,他把劉翔所有的動作,及時反饋給劉翔,每一個動作該怎麼去改進。
而且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之下,不是拼時間的,它的核心可能一天就那幾個小時,
但是你只要把它拆碎了,就是化解成每一個小的區塊,
然後微小的改進,並且同時配觀察員。

我覺得這件事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商業體系,是一個萬能的武功的招數,
它從你練小提琴到打籃球,到個人讀書,到一個企業的運作,
就是說你只要想提高,這套招數,用著都管用。


那有人就會問,很多事我都一萬小時了,舉個例子,
出租司機開汽車,很多人夠一萬小時了,您上個F1賽道我看看,跟不會是一樣的,對嗎?
那為什麼呢?本質上講,就是您那一萬小時其實沒有任何的微小改進,
我們講什麼是刻意練習呢?先找出這個拉伸區,而不是你原本的舒適區。
這個第一步如果你都沒做到的話,你五萬小時也沒有用啊

但是找出拉伸區也沒用,因為我們剛才所講的第二件和第三件事,
如果他不夠完美的配合的話,是不長進的。
我們說武功的精進,事實上光靠量取勝肯定是不對的,
而是剛才說那個三位一體,把它做到了。
當然了,時間再拉久一點,後邊的兩條再加一個高水平的重複和一萬小時,
但是對不起,如果前三件事沒做對的話,後兩件事不存在嘛。好,謝謝。


雕爺推薦書目:《活著就為改變世界》、《萬萬沒想到》
來源:得到

得到-讀書-黃磊:梅菜扣肉裡的知識結構

文章出處:黃磊:梅菜扣肉裡的知識結構


我推荐一個菜譜,叫“黃小廚的美好日常”,
是因為之前我們做了一個公號,裡邊都是我平常做的一些東西,主要是吃的。
讀書日,其實要讀點有用書的話,就讀個菜譜,可
以讀完之後還可以把這書做成飯給吃了,推荐一下這本書。

其實就是知識可能或者讀書,最大的一個部分就是,
給我們一些窗口或者渠道讓我們去了解這東西,要不然你說你要自己去研究這個,
你說我今兒買一個,你說味噌,你說我要買一個,弄個味噌湯,
你到那個超市裡邊你也搞不清這個味噌和那個味噌有什麼區別。
但事實上你要去研究的時候,你可能就脫離了是要喝味噌湯的級別了,
你可能就要美食研究啊,或者是成為一個什麼美食評論家,要幹這個。


但是我覺得,所有不管美食還是別的東西,
可能大家最後大家都會把它弄成一系統,我原來還看過一本書叫《春膳》,
是南美的一個作家寫的,叫阿言德。
她後來寫了本書寫的什麼呢,就寫性和食材的關係,
就是哪些食材是可以讓你可以春情蕩漾的。

其實這種知識就是個系統,讓我們去更好地接觸這些東西。
但是我們讀書也不光是讀菜譜,讀書是什麼?
我們事實上建立的今天每個人的樣子,就是這個知識結構,
很大程度上除了我們的環境、養成啊,父母,還有一大部分是知識結構的。

所以讀書真的是,不管是看菜譜能做飯,還是說我們喜歡看什麼樣的書,
我覺得最後建立的就是一個,其實讓我們怎麼更如常,更平常,然後更正常
我覺得這是一個讀書最大一個部分,我們不會讀著讀著讀神經了,我覺得這可能性不大,
但是好的結構帶給我們的,其實好的結構,就像你說吃什麼也是這樣。
我們也是不斷地因為環境、家庭、父母的影響,
包括我們去平常交往接觸,慢慢地也會選擇。


我記得原來有一個什麼理由,
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是什麼,我覺得這挺有道理。
中國人的吃法就決定中國人是這樣,就這麼個思維方法或者這麼一個生活方式。

我這裡邊最典型的什麼,就是我的家,
這是我最熟悉的我父親從小做了給我吃的菜,我現在做給我的小孩吃,
因為這裡有幾個菜是我最熟悉的,
比如說咖哩土豆牛肉、梅菜扣肉、紅燒五花肉、紅燒帶魚、糖醋小排,
這些都是我父親一定會每隔一段,我們家的菜,我們的飯桌上就會出現這些菜,
尤其像梅菜扣肉這種菜。我就覺得小時候那個,我父親就像一個表演一樣的,
就他最後扣那一下的時候,
我父親是演員,每次他扣肉那個時候的感覺就像是他上台謝幕似的。

那你說這個系統是什麼,這個系統特別簡單,
所有的美食都跟記憶、跟家庭,我們留下的味覺都關聯特別大,
這些你說它的系統其實就是我對我父親、母親、對我家裡的飯,
對我那個味覺給我留下的那個印象


比如說我裡邊寫了一個粢飯糰。上海,我印象特別深就是那時候,
我在大學的時候拍電影,然後早上拍了一夜,拍到天亮,路邊有一個老奶奶賣粢飯糰,
她用毛巾弄了一個粢飯糰,我就開始吃,我一輩子都記得那個飯糰的味道,
因為有那毛巾的味道,但那毛巾我不是說它是怪味,就是覺得有她手的味道,

我後來到了日本去吃了一次米其林,就是那壽司之神,我就去吃那個。
人家就這樣,弄完之後,他往那一放,米就會有一個鬆懈的,
鬆軟的過程,那個過程的當中,你就要把它放到嘴裡,
然後他弄一個你吃一個,而且你馬上得吃,你不吃他不高興。

我就在想,其實那個壽司之神手的味道,
跟那個老奶奶用那個毛巾在弄糯米的粢飯的時候,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它都帶著一個人給另外一個人做吃的感情在裡面,我為你做了一個東西吃。

我父親很愛做吃的,那他為什麼那麼愛做吃的呢,
因為他小的時候家裡條件特別好,所以他就特別愛吃特別多的好東西。
後來呢,就不好了,困難時期,啥也沒有,又沒錢,他也沒法去外邊吃去,
所以他就憑著記憶,對自己童年那些美好食物的記憶,就開始去做,
他做給誰吃,做給我吃,我印像中我們家別的不行,但我們家那個伙食特別好。

我印像中我父親做獅子頭,切這個馬蹄,荸薺,切成那個小丁,肥肉切成那石榴米
,自己在那弄,特認真,然後炸,炸完之後裹上醬油汁。
每年我就印像中過年的時候,我父親就在做獅子頭的時候那個認真,
我就在旁邊看,我就等啊。


那個你說是食物嗎?
其實還有系統,那個系統其實是你對家,中國其實是一個信仰家庭的一個國家,
我們最大的信仰就是家庭,對親情的信仰。
所以其實可能透過吃這件事情,再析出了別的東西在裡面


黃磊推薦書目:《黃小廚的美好日常》
來源:得到

得到-讀書-王潮歌:人到底應該怎麼活著

文章出處:王潮歌:人到底應該怎麼活著


今天想跟大家說本書,它的名字叫《浮士德》,歌德寫的。
這本書講得故事很簡單,一共就倆人物,
一個叫梅菲斯特,他是個魔鬼,一個叫浮士德,他是一個人。
通篇這講這倆人怎麼進行交換,你比如說浮士德年邁,馬上就要走到人生的盡頭了,
在特別落寞的時候他就想,什麼時候我能重回我的年輕,重回我絢爛的日子呀?
魔鬼梅菲斯特說,好啊,我能幫你辦到啊,浮士德說,難道你真能讓我再年輕一回嗎?
梅菲斯特說沒問題我可以的,但是我們互相要有一個交換,
浮士德說你要能讓我年輕,你換我啥都行,
梅菲斯特“行,我們就交換”,浮士德瞬間還真年輕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慢慢慢慢地就迷上了這個魔鬼,迷上了梅菲斯特,
他生活中遇到很多事情,他都會想,我能不能再要一個,
比如說他看到一個叫海倫的姑娘,他一眼就愛上她了,
就想,這姑娘要歸我多好,但是姑娘不理他,他怎麼辦呢?
他就找魔鬼說,你能不能用一個什麼東西把她換過來給我,依然如願。
好像他的青春,他的愛情,他的錢財,他各種各樣的東西,魔鬼都能提供給他,他都換了。

《浮士德》就講這樣的事情,想不想知道後邊的結果啊?
後邊的結果就是當你以為你得到了你想得到的一切的時候,
往你自身、往你的身體、往你的心裡看一眼,你發現你失去的更多。
你用於跟這些東西交換的、換走的東西,你再也沒有的東西,
其實不能跟你想換來的那些物質作等換、等價、等號了,挺殘酷的。


《浮士德》講了一件我們看似深奧,但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甚至是充斥於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的,提供給我們的人生難題,

就是您有願望,可以說慾望,你想要的,這個有錯沒錯?

你想通過更容易的方法把它得到,這個有錯沒錯?

當你得到了這些,你發現你失去了這些東西的時候,你該後悔嗎?

有什麼東西是你不能換的?

有什麼東西到你人生的最後,你覺著它無比珍貴,不應該拿它去換了別的,那東西是什麼?
這事你一定思考過。

比如說我殘忍點,我現在跟你說,
你想要一棟大別墅,你想要一個跑車,你想要一個漂亮的異性,你想要一個好工作,
我都可以給你,但是用於交換的是你母親的壽命,你換不換?
你“啪”一個大嘴巴你能抽過來,這東西怎麼能換呢?

對的,有不能換的了,你親人不能換,那我換你的,剁你一個小手指頭,你換嗎?
啊,這也不能換。那我說,我換你一點善心眼行嗎?
從今以後你所有要的東西我都給你,但是我就讓你的心包上鐵皮了,沒有情感了?你幹嗎?
猶豫了吧,你興許想幹了,但是我跟你說,太危險了。
如果你敢這麼換,也許你就是擁有了所有的行屍走肉,
你擁有了所有的再不是人的那個人,你擁有了一個不再能感受到春天、不再能感受到愛戀、
不再能感受到悲傷、不再能感受到慈心、不再能感受到溫暖的日子。你幹還是不幹?

你以為浮士德是誰?就是你,你以為梅菲斯特是誰?魔鬼?
就是你。這就是我讀《浮士德》想到的。


商業上經常說一個原則,什麼都可以用來買賣,無外乎價錢高低。
但是我想說,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是不能拿來交換的,無論你價錢高低。
活一個這樣的人多坦蕩!
如果我說的這些話,你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點頭讚許的,請讀一本書它叫《浮士德》,
在這本書裡,
詳盡地描述了人類跟魔鬼之間的交換的生意,詳盡地描述了當你換取了非常多的東西,
到後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一無所有是多麼可怕。
精神的、靈魂的空虛,當靈魂被賣出去的時候,
剩下一個肉體的軀殼在享受那些物質,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


你說這本《浮士德》是小說嗎?我說不是,它已經脫離了文學,到達了哲學思辨的層面。
在這裡他們探討的是人到底怎麼活著,同意我的看法,回去讀一讀叫《浮士德》的這本書。
雖然很晦澀、很難懂,雖然有可能讀一遍沒太明白,您可以讀第二遍、第三遍,
雖然也許你跟我一樣,也許都比較大了,覺著讀這本書好像沒什麼意思,
您依然可以拿來翻翻,它可以作為人生的總結,也可以作為年輕人怎麼活著的指導。


王潮歌推薦書目:《浮士德》
來源:得到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得到-行銷-什麼樣的東西能流行?

文章出處:什麼樣的東西能流行?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自從互聯網時代以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樣東西特別火,
這個東西可能是一句話,一個產品,甚至就是一個表情。
為什麼這些東西會迅速地在大江南北火起來?
這些像病毒一樣蔓延的東西背後有沒有什麼共同的特性?
沃頓商學院的市場營銷教授、病毒理論的提出者喬納•伯傑針對這個問題寫了一本書,
叫《瘋傳》。他說,一切能瘋傳的事物都遵循了六個原則,
分別是: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和故事


先來說第一個,社交貨幣。能瘋傳的東西一定具有社交貨幣的屬性。什麼是社交貨幣?
就是分享出去之後,能讓別人覺得我更優秀、更優越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大家都願意分享。比如說,有一個生產飲料的公司叫斯納普,
他們就利用社交貨幣為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營銷。
他們在瓶蓋里面印了一些反常識的小知識,比如“據說袋鼠可以向後跳躍”,“
據報導,每個人一生中都平均要花兩週的時間等紅綠燈”等等。
這樣的小知識既開腦洞,又有趣,只要你買了飲料打開瓶蓋就能看見,沒買的人就看不到。
所以,就會有很多人買了飲料之後把瓶蓋的內容分享出去,就形成了傳播。


再說第二個,誘因
這個誘因起到的就是激活你購買慾望的作用,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你是無意識的。
舉個例子:實驗發現,超市裡放法國音樂的時候,人們買法國紅酒的機率高;
播放德國音樂的時候,買德國紅酒的就多,也就是說,音樂能在無形當中影響商品的銷售。
還有一個特別經典的案例,就是1997年的夏天,瑪氏突然發現巧克力條銷量猛漲,
但是他們並沒有做任何市場營銷,甚至連促銷活動都沒有做。
後來他們發現,銷量突然上漲的原因是宇航員登陸火星了。
火星的英文恰巧和瑪氏是同一個詞。
當媒體鋪天蓋地報導火星的時候,消費者買瑪氏的慾望也被激活了。
這就是誘因對事物瘋傳起到的作用。


接下來說第三個,高喚醒情緒
高喚醒情緒既包括積極情緒也包括消極情緒,
敬畏、幽默、興奮,生氣、擔憂都是典型的高喚醒情緒,
這些情緒會自然而然地喚起人們傳播、分享的衝動。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蘇珊大媽。
第一次參加英國“達人秀”節目的時候,蘇珊就是一個俗氣、豐滿的家庭主婦,
並不是招人喜歡的類型,但是,當蘇珊一開口,全場都被她的歌聲震驚到了,
不禁對這個土里土氣的家庭主婦心生敬畏之情。
果然,沒多久網上就到處是蘇珊大媽的視頻了。


事物能瘋傳,必不可少的第四個因素就是公共可視性
就是必須能在公開場合討論、看到。
這樣一來增加了口碑傳播的機會,二來有實物還能刺激人們購買。
舉個例子,耐克在2003生產了一批黃色的腕帶,六個月就賣掉了500萬條,
最終一共賣掉8500萬條,銷量驚人。這個事件的公共可視性就很強。
第一,它背後有個大眾樂於傳播的故事:
著名環法自行車賽車手蘭斯,被診斷出得了癌症,只有四成活下去的機會,
但是,他不僅戰勝了病魔,還重返賽場,連續獲得了5屆環法自行車賽的冠軍,
而這個黃腕帶正是為他設計的;
第二,黃色沒有性別限制,而且閃亮耀眼,很容易在大街上形成群體效應,
你看到大家都有,你也會想買。
所以最終,腕帶供不應求,價格甚至一度炒到了原價的10倍。


事物瘋傳的第五個特徵,是實用性。毋庸置疑,有用的東西大家都愛看,也都愛分享。
比如說,美國有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民,沒什麼特別,唯一的特點就是只靠吃玉米為生,
幾乎吃遍了所有玉米能做的食物。網上有一個關於他的視頻,點擊量超過了500萬。
視頻的內容就是教你怎樣用5分鐘,毫不費力地去掉玉米上的玉米穗。
這個視頻是他的兒媳婦給他錄的,一放到網上,就成為了熱點視頻,因為實用性強嘛。


最後一個,有故事的事件更容易流行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沒穿幾天發現拉鍊壞了,
就問客服,要翻修的話要多長時間、多少錢,
這時候,一般人都會害怕對方說是自己弄壞的,不在保修範圍。
但是,如果對方立即跟你表示,沒關係,我重新寄一套新的給你,免費,
而且兩天之後,你就收到了這件衣服,那你肯定會對這家店印象特別深刻,
遇到朋友就給他講這次愉快的購物經歷。傳播就這樣開始了。


事物瘋傳必備的六個原則就說完了。聽完這六點,
您不妨回想一下,身邊流行的這些思想、事件、產品,是不是都具有這六個特徵。


本文源自:《瘋傳——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
稿:白潔
轉載:得到

---------
主旨:
什麼樣的東西能流行?
1. 社交貨幣
 分享出去之後,能讓別人覺得我更優秀、更優越的東西,
 這樣的東西大家都願意分享。
2. 誘因
 激活你購買慾望的作用
3. 高喚醒情緒
 包括積極情緒也包括消極情緒
4. 公共可視性
 必須能在公開場合討論、看到。
 這樣一來增加了口碑傳播的機會,
 二來有實物還能刺激人們購買。
5. 實用性
6. 有故事的事件更容易流行

❤得到-語言-英語法語之間的愛恨情仇

文章出處:英語法語之間的愛恨情仇


英語,是世界第一通用語言,大家基本都學過,
不過關於英語,有很多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小知識,
比如,現代英語單詞量在100萬以上,相當於法語與德語單詞總和的兩倍還多。
英語和法語分屬兩個語言族,直到今天,法國人對英語依舊十分排斥,
可英語中最常用的兩萬單詞裡,有81%來自法語和拉丁語。

英語和法語這一對歡喜冤家,它們是怎麼結緣的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英倫三島,最早的一批居民,是凱爾特人,說的是古凱爾特語,
今天的英語裡,還有保留著少部分凱爾特詞彙的地名,比如泰晤士河。
從五世紀開始,來自歐洲大陸的日耳曼人部落,先後跨越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倫三島,
其中最大的一支,是盎格魯人和薩克森人,
英文中,英語,English這個單詞的原意,就是盎格魯人的語言。

 8到11世紀,北歐的維京人,就是我們常常俗稱的北歐海盜,也多次登陸英國,掠奪財富,
而基督教信仰,也逐漸從羅馬帝國,擴展到了歐洲,英倫三島上流行的語言,
又融合了日耳曼語,維京人的斯堪的納維亞語,和少量拉丁文,
原本粗糙單調的古英文開始變得豐富複雜起來。


英國本土居民打敗北歐海盜沒多久,卻來了一個更厲害的對手,來自法國的諾曼人。
 1066年,法國來的諾曼底公爵威廉,自己加冕,宣布當上了英國國王。
當時法國的經濟文化水平,比英國高,又來了一個法國國王,
所以英國的貴族上流社會,都以說法語為榮。
12世紀,英國大名鼎鼎的狮心王理查,當了十年的英國國王,
卻只有六個月時間呆在英國,一輩子沒有說過一句英語。
普通人為了攀龍附鳳,結交上流社會,開始學法語,許多法國單詞和語法習慣,
逐漸自上而下,擴散到了民間,
比如政府government,帝國empire,稅收Tax,宗教religion等等,都是挺高大上的詞兒。


1337年爆發的百年戰爭,導火索是法國王位繼承問題,
英法兩個隔海相望,來往密切的歐洲國家成了仇人,
為了激發民族自豪感,英國王室和貴族開始逐漸擺脫法語,改說英語
1362年,英國議會立法規定,法庭上必須使用英語;
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成了第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國王。

既然皇室和貴族都說英語了,英國的學者,藝術家,也開始覺得用英語寫作,
不算什麼丟人的事兒,早期開始主動用英語的,
比如著名思想家,《烏托邦》的作者托馬斯·莫爾,還有著名戲劇大師莎士比亞。
學者和藝術家開始用英語,也逐漸豐富了英語的詞彙量,完善了語法,
越來越多的拉丁文,法文學術,藝術名作,開始被翻譯成英文,
這說明英文已經能夠表達複雜的含義和深刻的思想了。
 1568年,英國宣布,國內的基督教僧侶和普通人,必須使用英文版的聖經。


此後的三百年,英國通過海外殖民,成了歐洲第一流的強國,
隨著貿易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英語繼續保持它兼容並包的個性,
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希臘語裡不斷吸收各種詞彙。
當然啦,法國人還是不大喜歡英語,
這不僅是因為法國人自認是歐洲文化的中心,對英倫島國不屑一顧,
也是因為在此期間,法國屢次想依靠武力,成為歐洲霸主,每一次都被英國阻止,
從路易十四代,一直到拿破崙,法國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到最後也沒有翻身。

19世紀,英國綜合國力達到頂峰,這時候的英語已經成熟完整。
伴隨英國海外殖民地的擴張,英語也逐漸發展為世界通用語。
二戰後,美國進一步擴展了英語影響力。
目前全球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就有70多個,人口超過20億。

縱觀1500年的英語發展歷史,英國屢遭侵略,
但英語卻從一個小小的島國方言變為全球通用語言,
這和不列顛民族的開放性、包容性是密不可分的
無論是語法結構,還是詞彙量,英語都向其他語言大膽借鑒,保持了相當的活力。
英語吸取養分最多的法語,卻相對封閉、刻意要保持它的純潔性,
也因此使得法語使用人數增長緩慢,影響力逐步走低
這也許就是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民族性和地理環境所決定的吧。


本文源自:微信公號冷熱軍事史(英語單詞著名那麼多,以及為何法國人不說英語)(一個英國國王不說英語,也不在英國統治,他忙什麼呢)
稿:盧克
轉載:得到

----------
摘要:
英語和法語分屬兩個語言族,
直到今天,法國人對英語依舊十分排斥,
可英語中最常用的兩萬單詞裡,有81%來自法語和拉丁語。


英倫三島,最早的一批居民,是凱爾特人,說的是古凱爾特語。
從五世紀開始,來自歐洲大陸的日耳曼人入侵英倫三島,
其中最大的一支,是盎格魯人和薩克森人。
8到11世紀,北歐的維京人,就是我們常常俗稱的北歐海盜,
也多次登陸英國,掠奪財富。
英倫三島上流行的語言,
又融合了日耳曼語,維京人的斯堪的納維亞語,和少量拉丁文,
原本粗糙單調的古英文開始變得豐富複雜起來。
 
1066年,法國來的諾曼底公爵威廉,
自己加冕,宣布當上了英國國王。
所以英國的貴族上流社會,都以說法語為榮。
 
1337年爆發的百年戰爭,導火索是法國王位繼承問題,
英法兩個隔海相望,來往密切的歐洲國家成了仇人,
為了激發民族自豪感,英國王室和貴族開始改說英語;
1362年,英國議會立法規定,法庭上必須使用英語;
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成了第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國王。
 
17~19世紀,英國通過海外殖民,成了歐洲第一流的強國,
隨著貿易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英語繼續保持它兼容並包的個性,
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希臘語裡不斷吸收各種詞彙。
而法國人自始至終不大喜歡英語,
這不僅是因為法國人自認是歐洲文化的中心,
對英倫島國不屑一顧,
也是因為在此期間,法國屢次想依靠武力,成為歐洲霸主,
每一次都被英國阻止,從路易十四代,一直到拿破崙,
法國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到最後也沒有翻身。
 
縱觀1500年的英語發展歷史,英國屢遭侵略,
但英語卻從一個小小的島國方言變為全球通用語言,
這和不列顛民族的開放性、包容性是密不可分的。
而英語吸取養分最多的法語,
卻相對封閉、刻意要保持它的純潔性,
也因此使得法語使用人數增長緩慢,影響力逐步走低。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得到-政治-賭徒康有為害了戊戌變法

文章出處:賭徒康有為害了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大家都知道,是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政府發動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
不過只堅持了103天就失敗了,咱們的歷史教科書上說,
領導改革的康有為,梁啟超,和犧牲的譚嗣同等等戊戌六君子,是推進改革的主力,
但是觸犯了慈禧太后和一幫滿清頑固派大臣的利益,所以失敗了。
然而歷史真相果真如此嗎?最近,著名歷史學家,專欄作家端木賜香就寫了一篇文章,
說,改革之所以失敗,作為領導者之一的康有為,要負主要責任,
正是因為他的過分狂熱,不顧後果和異想天開,毀了這場本來可以有所成就的改革。


康有為是怎麼一下子能跳到歷史舞台中央的呢?
歷史教科書上告訴我們,是因為一次著名的請願活動:
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
正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康有為聯繫了來自18個省,上千名舉人,向滿清朝廷設立的信訪辦——
都察院遞交了請願書,提出了變法,遷都等一系改革主張,
因為都察院被守舊派大臣孫毓汶把持,這封請願書被拒收了,
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公車上書”,被看做是醞釀戊戌變法的前奏。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查看這個原始檔案史料,就會發現,
公車上書,完全是康有為一個人吹噓出來的大事件,
目的呢,也是為了擴大自己個人的影響,為自己以後的官場仕途做原始積累。

實際上呢,當天根據檔案記載,都察院根本沒有接到這樣一封請願書,
康有為是把4月份,其他省份舉人遞交請願書這個功勞,攬到了自己頭上,
顯得自己是這一次請願活動的領袖,而且都察院並沒有拒收請願書,
在整個四月,一共有幾十封來自趕考舉人的請願書送到了都察院,
這些信件都被轉交到了朝廷內閣中樞

第二,康有為說朝廷裡一片死水,大臣們都對議和這事兒不關心,只有自己憂國憂民,
這也不符合事實,上書反對馬關條約,和日本議和的實力派大臣很多,
比如山東巡撫李秉衡、兩江總督張之洞、河南巡撫劉樹棠等等


用通俗一點的話講,康有為是個身無分文,特別能忽悠,能量超大的連續創業族,
在自己的小公司被大清朝這個超級企業併購之後,開始想通過公司架構改革奪取實權,
途徑就是通過忽悠公司總經理,光緒皇帝,來扳倒退居二線的董事​​長慈禧,
還有慈禧手下一幫董事會成員和公司高管。

由於受到《馬關條約》的刺激和這一次舉人上書的影響,
大清帝國這家公司的高管,從董事長慈禧,總經理光緒,到地方分公司總經理王文韶,
李鴻章,張之洞,陳寶箴,都知道,不改革不成了。
當時康有為,梁啟超等等變法派知識分子,
在北京成立了宣傳變法,要朝廷改革圖強的強學會,
受到了高管們的大力支持,紛紛捐款,康有為也加緊了忽悠光緒的節奏和力度。
不過大清朝裡最聰明,也開明的高管加董事會成員,恭親王奕䜣,
曾經警告光緒,公司改制這個事很複雜,不可輕信小人,
光緒的老師翁同龢,雖然推薦了康有為,可也說康有為居心叵測
當時長期缺乏實際權力,鬱鬱不得志的光緒,根本聽不進去,
因為他覺得,滿朝文武大員,都是母后董事長慈禧的人,
自己要真正臨朝執政,就要有自己的班子,所以對待這批主張變法的在野知識分子,
就像撈到了寶貝,恭親王奕䜣死後不到半個月,
1898年6月11日,康有為主導的公司改制就正式上演了。


作為執掌公司數十年的董事長,慈禧太后一開始並不反對變法,
他曾經對光緒說,只要不把大清朝列祖列宗的牌位砸了,不把大家頭上的辮子剪了,
其他事情你放手去辦,當然了,防止公司運營出大錯慈禧太后也做出了人事佈局,
比如,軍權要歸自己的親信榮祿,二品以上高官的任免,得自己點頭之後才算數。
從公司運營的角度看,光緒這個終於拿到實權的總經理,
就應該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團結大多數高管,
把這個改革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去,細水長流,才有成功的希望。

不過呢,因為意外機會,突然能夠進入權力中心的康有為已經完全矇了。
在他滿腔熱情的折騰下,變法運動迅速變成了一場盲目加速的大躍進。
我們知道,任何公司機構改革,必須要有三個前提條件,
強有力的主導者,有執行力的下屬,還得把握好節奏,可戊戌變法,一樣都沒有。

怎麼說呢,首先,在變法103天的過程中,
康有為攛掇光緒連續發了一百多道關於改革的詔書,
包括改官制、廢科舉、辦學堂、振興工商業、裁軍練兵等措施,
讓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官員,迅速上馬出成績。

大家知道,這麼傷筋動骨的大改革,實在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
那時候中國因為身上背著很多不平等條約的賠款,很難擠出那麼多預算來做各種改革,
各種熟悉這種新鮮事物的人才也很缺乏,可光緒皇帝和康有為不管,
接著就走了第二步臭棋,認為改革不能立刻見效,是朝廷裡的守舊派在搗亂,
於是光緒就在康有為的鼓動下,再上一個台階,搞大規模機構改革,
一下子撤掉了詹事府在內的六個衙門,還有湖北,廣東,雲南三省的巡撫。
平心而論,很多衙門確實是功能陳舊,跟不上時代變化的部門,而且功能重疊,
但是大家都知道,
公司大規模裁員,成功有兩個條件,一是理由得明確,二是善後得做好
光緒和康有為不管,就要一刀切,等於把相當多的中下層員工,趕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在公司上層呢,光緒和自​​己的維新派​​班底也不大受高管待見,
光緒提拔了譚嗣同,林旭,楊銳等幾個年紀輕輕的維新派,當了四品軍機處章京。
這個職位,可以參與軍國大事,起草聖旨。
雖然官不大,但每天能見到皇帝的面,算是皇帝的顧問加秘書,這已經很讓大臣們火大。
緊接著,光緒又想效法康熙乾隆,在懋勤殿辦公,再招幾個議政顧問。
不用說,這個主意也是康有為的,一是打算讓皇帝徹底撇開軍機處等傳統機構和大臣,
在朝廷裡設立一個全新的權力中心,二是推薦自己當這個顧問,
天天可以見到皇上,加強對光緒的影響控制,
這下慈禧可徹底不幹了,等光緒去頤和園請安的時候,
開始訓誡這個熊孩子,說你這麼搞是要出大​​事兒的。
光緒沒辦法,只好給維新派裡面情商最高,最有腦子的楊銳下了一道密詔,問該怎麼辦,
既能把新政推行下去,又不惹董事長慈禧不高興,
同時,他又下了一道詔書,讓康有為離京,去上海,
這說明,總經理光緒已經對這個暴發戶康有為支的敗招不滿了


然而康有為並沒有醒悟,一不做二不休,決心把事情鬧大,
他立刻召集了譚嗣同等同志,把密詔內容來了個大篡改,這一點很有韋小寶的作風,
細節正確,關鍵部分偷天換日。
他說,光緒的密詔是下給自己的,內容是皇帝感覺自己的皇位都要保不住了,
而敵人,就是慈禧和朝中的守舊派大臣,這件事已經到了必須用武力解決的地步。
也許是小說和戲曲看多了,康有為拿出的方案就是勸說在天津小站練新軍的袁世凱,
打算勸說袁世凱帶兵進北京,包圍頤和園,把慈禧囚禁或者乾脆解決掉。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層幹部袁世凱捨不得自己在大清公司的遠大前程,選擇了告密。
這一場操之過急的百日維新,以光緒被囚禁,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成仁,宣布結束。


搞砸了一切的康有為,逃跑基因卻很發達,一溜煙跑到了香港,
最後輾轉到北美,繼續用自己偽造的光緒密詔斂財,
又過了三年,簽訂了辛丑條約的大清朝,被時事所逼,開始了名為“新政"的改革,
內容基本也都是戊戌變法裡,維新派提出的方案,只是人心,時機都已經一去不復返。

回顧歷史,很多人會嘆息,如果戊戌變法的推動者不是偏執,又急躁的康有為,
說不定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會非常不一樣。


來源:微信公號”今日值得花時間“(戊戌變法,激進的狂賭)
稿:陶玉榮
轉載:得到

❤得到-理財-防守做得好,躺著也能贏

文章出處:防守做得好,躺著也能贏


摘要:
“結硬寨,打呆仗”這個方法在投資界也一樣適用。
有一種說法是投資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投”,
多數投資者的失敗,都在於過於敏感,交易過於頻繁了。
我們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手持現金,耐心等待,
等果子熟透,自己掉下來。因為市場無效的時候太多了。

比如:股神巴菲特從來不投資那種看起來能漲很多倍的股票,他買的股票,
是他認為5年後還能活著的公司,這樣雖然他不會馬上盈利,
但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可以做好防守,然後靠時間的積累去贏得財富。

在股票市場上,很多人會頻繁的調整投資組合,他們總是害怕錯過每一個似是而非的機會。
但你換個思路想,假如你所有的投資機會都踏空了,​​那你的收益就是0%。
而股票市場上,90%以上的股民長期來看都是虧損的,
就憑0%的收益率,你就可以成功地殺入市場的前10%了。

所以,你知道防守的力量了吧。
最好的進攻就是防守,耐心等果子熟透掉下來,是最笨卻最保險的成功路徑。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港股那點事”(博弈的精髓:結硬寨,打呆仗)
稿:安迪
轉載:得到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得到-生物-人體那些要命的“設計缺陷”

文章出處:人體那些要命的“設計缺陷”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說“人是萬物之靈”,人體之美,是審美的最高境界。
科學上的進化論,一開始似乎也證明,
人體的結構功能是大自然精密,複雜的設計,趨向完美。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 這種完美的幻想被打破了,
我們越來越發現,我們的身體與其說是按照一種完美的設計原則在進化,
倒不如說是在按照外部環境的短期要求,在演化,
說白了就像一輛二手車那樣,一路毛病故障不斷,小修小補。
最近,科學美國人雜誌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歷數了我們身體上那些讓人頭疼的“設計缺陷"


第一個,是我們人體的中軸,脊椎
我們的祖先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四肢行走,所以脊柱能夠承受內臟的重量。
而直立行走時,脊柱成了柱狀,腰部的脊柱向前彎曲,靠近頭部的脊柱需要向後彎曲,
這給人體的脊柱下部帶來巨大的壓力。
而且,由於人類的演化,導致大腦體積不斷增大,我們的整個顱骨重量也在增長,
為了在直立行走時支撐頭部,脊椎最上端的頸椎也長期不堪重負
據統計,全球80% 的成人都有腰痛的問題,大約10%的成人有頸椎病。
科學家們悲觀地說,
唯一的解決辦法,只能是脊椎回復到拱形狀態,
也就是說,我們得返祖先,回到四腳著地的行走狀態


第二個設計瑕疵,是我們的膝蓋
人類的膝關節在進化中並沒有完善。
當人類的遠祖開始用兩腳站立時,膝蓋並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大的力量。
這一點,從人類膝關節韌帶及軟骨的脆弱性可以看出。
我們每個膝蓋都有兩個半月板來承擔身體重量,
但這麼兩個重要的部件,居然沒有進化出能夠輸送養料的大血管,
搞得半月板一旦磨損,就無法修復

此外,膝蓋結構複雜,且關節窩較淺,需要大量周圍韌帶軟組織來維持穩定,
這些軟組織又極端脆弱,幾乎無法抵抗來自側面的撞擊
運動生理學家和人類學家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任何能夠有效的辦法來避免這些問題,
說除非用球體與凹槽這樣的機械結構來代替,否則我們的膝蓋始終會是一個不確定的隱患。


第三,是我們過於狹窄的骨盆。這一點婦女同志們感受更深,生孩子很疼。
女性骨盆的寬度已經20萬年沒變過了,為的是防止人類在幼兒時期頭部顱骨無限制發育。不過這個缺陷好歹有解決方案,科學家們說,
孕婦可以在懷孕早期通過理療,運動拉寬骨盆,或者在未來,
索性把整個受精和胚胎髮育過程放到實驗室裡進行,遠離人體。


第四,牙齒太多:一般來說,人類上下左右的牙床後部都各有3顆臼齒。
當我們的大腦迅速變大時,我們的下頜變得更寬更短,
使得最裡面的第三顆臼齒沒有了生長的空間。
人類在學會烹調食物前,這些有尖凸的臼齒,對撕裂生肉倒是挺有用的。
但是現在,它們變成了沒用的,潛伏在牙齦裡的“智齒”
除了讓你疼痛,沒別的用處,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去醫院拔掉它們。


第五個,是我們的動脈血管,大家都知道,為了讓血液順利流動到人體各個位置,
動脈就像鐵路一樣,必須分叉,有的地方會圍繞著骨頭形成環路,並和神經結合成束。
那麼問題就來了,自然就好像是個粗心大意的管道工或者電工,
埋設這種人體重要“管道”的時候,沒選好位置
比如在肘部,淺淺的皮膚底下,動脈的分支會與驅動你小指的尺骨神經相遇。
輕輕一碰,就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和麻木感,更別提其他更嚴重的傷害了。

怎麼解決呢,沒啥好辦法,一些神經學和解剖學專家說了
,要不等未來科技足夠發達的時候,通過給人體植入人造血管來解決吧! 


第六個缺陷,你可能想不到,是我們的喉嚨,它是錯位的!(我從前讀過)
氣管和食道的開口陰錯陽差地變成了同一處,也就是咽部,這個鼻子嘴巴與喉之間的部位。
為了防止食物進入氣管,人吞嚥時,一個由軟骨和黏膜組成的蓋子,叫“會厭”,
就會條件反射性地蓋住喉部開口
但我們知道了,會厭的反應​​速度不夠快,食物有可能滑入氣管堵住呼吸道,導致窒息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腦洞大開的科學家說,要不等未來科技發達了,
我們參照鯨魚的生理構造,把人的喉移到鼻子裡,使用兩條獨立的管道。
不過代價就是,我們會失去說話的能力,
只能像鯨魚一樣,通過瓮聲瓮氣地唱歌來交流,哎真是有一得必有一失。


在人體的設計缺陷裡,最大的一個麻煩,還是我們的大腦
因為它是步演化而來的,所以有點像一個拼湊出來的東西
有時候大腦就好比一個功能失調的工作間,不同的部分分管不同的區域,
這就容易產生抑鬱症、瘋癲之類的毛病,也可能帶來不可靠或選擇性的記憶,
只蒐集對自己觀點有利的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信息。
至於解決辦法嘛,不好意思,連腦洞式的幻想方案都沒有,認命吧,人類


本文源自:環球科學家微信公眾號(人體十個最大的設計缺陷)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中軸,脊椎
 直立行走時支撐頭部,脊椎最上端的頸椎也長期不堪重負
2. 膝蓋
 (1)每個膝蓋有兩個半月板來承擔身體重量,
  但這麼兩個重要的部件,
  居然沒有進化出能夠輸送養料的大血管,
  搞得半月板一旦磨損,就無法修復。
 (2)關節窩較淺,需要大量周圍韌帶軟組織來維持穩定,
  這些軟組織又極端脆弱,幾乎無法抵抗來自側面的撞擊
3. 狹窄的骨盆(女性有難產問題)
 女性骨盆的寬度已經20萬年沒變過了,
 為的是防止人類在幼兒時期頭部顱骨無限制發育
4. 牙齒太多
 潛伏在牙齦裡的“智齒”,除了讓你疼痛,沒別的用處
5. 動脈血管
 埋設這種人體重要“管道”的時候,沒選好位置
 比如在肘部,
 淺淺皮膚下,動脈的分支會與小指的尺骨神經相遇。
 輕輕一碰,就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和麻木感,
 更別提其他更嚴重的傷害了。
6. 喉嚨是錯位的(為了演化出講話能力)
 為了防止食物進入氣管,
 人吞嚥時,一個由軟骨和黏膜組成的蓋子,叫“會厭”,
 就會條件反射性地蓋住喉部開口。
 會厭的反應​​速度不夠快,
 食物有可能滑入氣管堵住呼吸道,導致窒息
7. 大腦
 它是分步演化而來的,所以有點像一個拼湊出來的東西
 不同的部分分管不同的區域,
 這就容易產生抑鬱症、瘋癲之類的毛病。

❤得到-行銷-便利店裡藏著這些秘密

文章出處:便利店裡藏著這些秘密


大家平時都經常去便利店買東西,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兩年實體店普遍不太景氣,但像全家、7-11這些便利店卻好像沒怎麼受影響呢?
當然了,大家對便利店的需求一直都在,這個是它一直沒受影響的最關鍵原因。
除此之外,人家還有一些經營秘訣,這也是它們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首先,這便利店的商品選擇可是大有文章。
咱們都知道,便利店面積不大,一家標準的便利店,
使用面積也就 100到120 平方米,商品大概有兩三千種。而市場上的商品動輒就幾十萬種,
那便利店該選哪些賣呢?簡單說這秘訣就是:高變化、高周轉、高毛利。


高變化是說,便利店的商品更新很快。以7-11為例,每個店大概是2000種商品,
其中每年新上的大約就有1300種,算下來它平均每天要更新三四種商品。
為什麼更新這麼快?有兩個原因:
一是讓顧客保持充分的新鮮感,因為來便利店的年輕人居多,他們購物除了圖方便,
也愛找新鮮感,那便利店的商品就得經常調整,讓顧客既能買到最流行的商品,
還能常碰到些別的地方見不著的東西,這樣他們就喜歡來了。

商品經常更新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證商品銷售快,周轉率高
那些不好賣的商品,會定期被末位淘汰掉,騰出貨架擺上新進的商品。
而且,便利店選擇的商品一般都是高毛利型的,
比如小包裝的餅乾,因為來便利店購物的顧客,
往往對價格不太敏感,心理上也比較接受這裡的商品貴一點。
這樣,通過經常性的商品更新,就保證留下來的商品既賣得好,利潤還高,
顧客還感覺新鮮,便利店生意做得好就不奇怪了。


第二,便利店商品怎麼擺放也很有門道
在大超市裡邊,一般都有一條主動線,也就是顧客進店以後行走的主要路線,
而便利店的主動線設計得非常巧妙,會讓你不知不覺就繞著店裡的貨架走上一圈。

具體每節貨架上商品的擺放也很有技巧。
比如,商品陳列一般講究“上小下大”,小包裝的擺貨架上面,大規格的放貨架底下,
這麼擺既可以避免頭重腳輕看著不舒服,又可以避免小件的商品放底下不容易被發現。
當然,這個標準也不絕對,那些目的性強的商品就可以放下面,
比如打火機、絲襪,還有夏天時的冷飲,顧客要買的話肯定會到處找,放哪兒他都會發現。
而那些目的性相對不那麼強,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衝動性購買的商品,就盡可能地放顧客眼前頭,
所以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那些熱氣騰騰的關東煮、烤腸、煮玉米等都放款台邊上,
就是為了讓你在排隊交款時忍不住就想買了。
另外,有些商品在擺放時還會特別注意,讓商品顯得更豐滿、直觀,
比如裝麵包或者便當的盒子,傾斜的角度就和貨架傾斜度匹配,
讓顧客一眼就能看清楚包裝的全貌。


第三,便利店還有一個你可能沒注意的武器:特殊貨架,
也就是進門後,面朝收銀台的第一個貨架,這是顧客的必經之地,
排隊結賬的時候也得在這兒,所以這裡是便利店的“黃金地段”,
擺放的都是節日促銷或者店裡新上的商品,目的是讓顧客了解它們,培養持續購買的習慣。
這裡也是更新頻率最高的,平均2到3 週就會更新一次。


當然,便利店裡的秘密還有很多。
比如,冬天熱飲櫃裡為什麼都是小瓶裝?
因為冬天大家喝水少,一下子喝 500 毫升有點壓力,所以熱飲都訂小包裝的。
再比如,便利店裡為什麼那麼多小包裝?
除了咱們前面說的高毛利因素,還有一點就是,顧客很多是白領,他們喜歡少食多餐,
對他們來說,一次吃下一整條奧利奧壓力有點大。

你看,零售行業有句話叫零售即細節,在便利店裡,這句話表現得淋漓盡致。
你別看人家看上去很小,但裡面的門道卻一點也不少。


本文源自:好奇心日報(便利店裡的東西要怎麼擺,才能抓住你的眼、心和錢)
稿:徐棄疾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賣什麼商品:秘訣就是:高變化、高周轉、高毛利。
 以7-11為例,每個店大概是2000種商品,
 其中每年新上的大約就有1300種,
 算下來它平均每天要更新3、4種商品,為什麼更新這麼快?
 有兩個原因:
 (1) 讓顧客保持充分的新鮮感
 (2)保證商品銷售快,周轉率高(賣不好的商品馬上淘汰)
2. 商品怎麼擺放
 (1)上小下大”:小包裝的擺貨架上面,大規格的放貨架底下
 (2)衝動性購買的商品,放顯眼處
  熱氣騰騰的關東煮、烤腸、煮玉米等都放款台邊上 
3. 特殊貨架
 面朝收銀台的第一個貨架,是便利店的“黃金地段”。
 擺放節日促銷或者店裡新上的商品,
 這裡也是更新頻率最高的,平均2到3 週就會更新一次。
當然,便利店裡的秘密還有很多。
比如,冬天熱飲櫃裡為什麼都是小瓶裝,
因為冬天大家喝水少,一下子喝 500 毫升有點壓力,所以熱飲都訂小包裝的。

❤得到-教育-歐洲大學PK中國科舉

文章出處:歐洲大學PK中國科舉


科舉,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作為一條獨特的社會階層流動渠道,
它給了古代出身貧寒的讀書人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也能通過相對公平的統一考試,為歷代王朝選拔各級官員,
直到今天,我們還形像地把高考稱為“當代科舉”。
你看,《儒林外史》裡,范進昨天還被丈人胡屠戶各種埋汰,羞辱,還挨了一巴掌,
可隔天中舉之後,立刻有鄉紳送住宅銀兩,有下層百姓自願投靠為奴,
老丈人胡屠戶也改口,稱自己的女婿是天上的星宿。

近代以來,不要說中國歷史研究者,就連西方啟蒙時代的許多思想大家,
比如伏爾泰,也盛讚中國的科舉考試,
說它比西方封建社​​會裡貴族依靠血統家族的統治,更高明,更公平,
還說西方現代國家中的文官選拔制度,正是藉鑑了來自東方的科舉考試,
這個觀點,一直讓中國人很自豪,也很受用,但是歷史真相果真如此嗎?
北大著名歷史學教授彭小瑜,最近就寫了一篇文章提出,
近代之前的歐洲,並沒有想像中落後,
它的大學,和中國古代科舉一樣,發揮著調節社會階層流動的功能。


首先,彭教授簡單回答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歐洲古代沒有發展出類似中國科舉的統一考試制度,
這是因為歐洲自古分裂不斷,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
各國之內,也是封建貴族,半獨立的割據,所以統一性的考試,無從談起
國王,貴族,城市富商,還有教會,它們都是相對獨立的政治力量,
 所以它們對官員的選拔,標準不一樣,是多元的,
比如國王和貴族,都是武士出身,肯定招收手下的時候,希望對方血統高貴,會舞槍弄棒。
城市官員,都是手工業者或者商人,
那麼選拔繼任下屬的時候,肯定希望是能寫會算,八面玲瓏,做買賣靈光的人,
教會,肯定是要從修道院僧侶裡選,虔誠信奉上帝的,在神學,哲學思辨上有造詣的。

同樣,歐洲的大學的情況,它的重要性,是被長期忽視的,普通中國人就更不會關心了,
我們歷史教材上,一談到歐洲中世紀,就是黑暗啊,愚昧啊,專制啊!
但是它這個教育,學術研究的傳統,和機構一直都在,
客觀來說,中世紀歐洲大學數量不多,也就幾十所,
數量上沒法跟中國的大學、還有遍布全國的私塾、書院相比,
但是它本身很多元化,有些是教會建立的,有些的國王下令建立的,
有些索性是城市裡的富裕階層,商人甚麼的建立的,這就導致了中世紀歐洲的大學,
從老師,到學生,也和中國的讀書人一樣,出身五花八門,
有貴族家的,有商人家的,有神父家的,也有出身貧窮的,
根據統計,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超過六成的學生,來自貧苦家庭,
這個比例可比我們今天的北大清華還要高,但不同點在哪裡呢?
最近,一些西方史學家就用統計學,
研究這個巴黎大學等等歐洲古代著名高等學府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就發現幹什麼的都有,
有畢業以後從政,在國王手下當官的,有進入教會,當高級神父的,
也有直接去城市里當律師,給商人當書記會計的,或者開業當醫生的,
他們都實現了社會階層的上升,而且出路比起中國傳統讀書人來說要豐富。


歐洲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考公務員,
這也是歐洲社會多元化的結果,提供飯碗的甲方不止一個,
國王,貴族,教會,獨立城市,這一下就有四大雇主,
而且歐洲國家多,中間教會與貴族領地犬牙交錯,你可以隨時挑選看得上眼的甲方簽約。
社會多元,價值取向也多元,當不了官,封不了貴族也不丟人,
可以進教會當上帝的僕人,那是精神貴族,
或者去經商,當律師,做職業人士,掌握了錢袋子,國王和教會也會對你畢恭畢敬,
不像在中國,讀書人沒有個功名,沒有一官半職,就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


那麼有人要問了,既然歐洲中世紀還是本質上講究出身,
出身不高的大學畢業生為什麼在中世紀還被重視呢?
這個歷史學家就說了,因為隨著​​經濟發展,國家規模的擴大,
這個政府就需要很多專業的人才,比如法律,財政,外交
以認字為恥,只會舞刀弄槍的封建貴族對這些新鮮玩意,既不大感興趣,也學不會,
這就給了城市商人,平民乃部分農民家庭子弟,提供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而且即使不當官,在城市裡做個律師,醫生,商人,也能名利雙收,
如果當了教會神職人員,那更是普通人和上帝之間的媒介,非常榮耀。
甚至英國,法國一些發達的歐洲國家,在中世紀晚期就做出規定,法官,律師這些人,
如果從業到了一定的年限,就能獲得貴族頭銜。


反過來中國的讀書人,如果科舉沒有獲得功名,
出路彷彿就只有當私塾先生,當師爺,而且被街坊鄰居看不起
更糟糕的一點是,中國人口爆炸要遠遠早於歐洲,造成了一個嚴重問題,
科舉名額有限,可讀書人總數不斷上漲,造成知識分子對於政府來說,永遠供大於求。
可歐洲中世紀的大學畢業生,始終沒有太大的就業負擔。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再提一下那個著名的李約瑟難題,
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結合歐洲大學和中國科舉的情況來看,
讀書人如果只有一條狹隘的上升之路,那麼他唯一理性的選擇,
就是把所有精力都埋頭在四書五經裡,對其他的知識,都會不自主地排斥,忽略,
而從事純理論性或者科學技術研究,
不但會被看做不務正業,也沒辦法實現社會等級上升,甚至糊口都會有困難。

你看,中國歷史上能有一席之地的科學家,
幾乎都是碰巧對科學有興趣的儒家官僚士大夫,
比如沈括,徐光啟,
根本沒有形成一個足夠大,能夠進行同行評議或者集體研究的科學家群體。


本文源自:彭小瑜(歐洲大學與中國科舉)
稿:婁子妍
轉載:得到

--------
主旨:
(古代)歐洲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考公務員,
這也是歐洲社會多元化的結果,提供飯碗的甲方不止一個,
國王,貴族,教會,獨立城市,這一下就有四大雇主,
而且歐洲國家多,中間教會與貴族領地犬牙交錯,
你可以隨時挑選看得上眼的甲方簽約。
社會多元,價值取向也多元,當不了官,封不了貴族也不丟人,
可以進教會當上帝的僕人,那是精神貴族,
或者去經商,當律師,做職業人士,掌握了錢袋子,
國王和教會也會對你畢恭畢敬,
不像在中國的讀書人,如果科舉沒有獲得功名,
出路彷彿就只有當私塾先生,當師爺,而且被街坊鄰居看不起。
 
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
結合歐洲大學和中國科舉的情況來看,
讀書人如果只有一條狹隘的上升之路,
那麼他唯一理性的選擇,就是把所有精力都埋頭在四書五經裡,
對其他的知識,都會不自主地排斥、忽略,
而從事純理論性或者科學技術研究,
不但被看做不務正業,也沒辦法實現社會等級上升,甚至糊口都會有困難。

❤得到-教育-孩子應該“散養”嗎(自律)

文章出處:孩子應該“散養”嗎

怎麼養孩子更科學,所有家長都關心。
過去我們經常批評父母教育子女時管太嚴,應該釋放孩子的天性,
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散養”孩子這種說法越來越流行。
最近公眾號“親之助文化”推了一篇文章說,
散養孩子雖然看起來好像父母很開明,但如果把握不住關鍵點,好孩子很容易成了熊孩子。


咱們先說說什麼是散養,這是個很主觀的說法,沒什麼標準,
因為家長教育孩子的嚴格程度是很難量化的,所以很多人會把“散養”這個概念,
等同於什麼“快樂教育”、“素質教育”,這誤導了一大批一知半解的家長。
比如,有些家長特別放得開,什麼課外班都不給孩子報,
覺得這樣能讓他快樂一些,長大後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東西。


但其實呢,散養的孩子會造成不可逆的兩個惡果。
第一個是孩子很可能不自律。
有位心理醫生就講過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兩個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個16歲,一個18歲,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厭學。
醫生深入研究發現,這兩個孩子厭學竟然和小時候父母的散養有關。

比如,這兩個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小時候都學過很多才藝,
但都半途而廢了,什麼圍棋、鋼琴、素描都學過,
孩子想學這些都是自己提出來的,然後父母就給請了輔導老師,
可後來孩子突然不想學了,父母也聽之任之。
正是父母的這種不管教,縱容了孩子隨心所欲的性格,導致了他們長大後厭學。
實際上,孩子小時候基本控制不住自己,經常走神、容易放棄,
這時候需要來自父母的“他律”,幫孩子慢慢學會自律。
如果沒有樹立好這個價值觀,孩子小時候放棄才藝學習,長大後自然會放棄高考。


散養的第二個惡果是容易散漫,無視紀律和社會規範
比如,心理醫生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13歲的孩子和數學老師發生了衝突,
孩子家長覺得孩子做的對,因為數學老師留的作業是重複性的,
她兒子早會了,她覺得搞題海戰術抑制創造力,所以堅決支持孩子不寫作業。
可數學老師的說法是,孩子不僅不交作業,也不參與課堂學習,
有時候上課說話聲調比老師還高,經常振振有詞的說老師該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了,
這打擾到其他同學上課了,所以老師才出言制止。

在這個案例裡,家長沒有做任何引導,雖然看似很開明,但實際是在縱容孩子的散漫。
如果孩子走上社會,一直保有這樣的行為習慣,谁愿意當他的同事?
誰愿意和他們做朋友、談戀愛?
有人說,小時候散漫不要緊,他們長大後在社會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頭多了,
自然會收斂一些,但是,這種收斂是被動的,是因為失敗和教訓而不得不為的,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實際上是走了彎路。


那麼,正確養孩子的方式究竟是什麼呢?這篇文章也給我們幾點建議。
首先是幫助孩子度過“他律”到“自律”轉換的關鍵期,特別是在10歲以前。
比如,當他們一時興起,提出要學個什麼興趣課,父母要跟孩子立個“約定”,
把學習的目的、過程和時間,遇到困難時怎麼處理等等都說清楚。
從有興趣、好奇心,到真的潛下心來學習、鑽研,這就是訓練孩子自律的過程,
父母的“他律”會幫助孩子慢慢學會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質,孩子會慢慢從他律變成自律。

其次,要對孩子有與其年齡相匹配的言行要求。
例如有禮貌、講衛生、要準時等等,在要求的時候不要求結果,但不能忽略過程,
比如說,即使不要求孩子必須考100分,但必須要求孩子主動認真的學習知識。


最後,如果別人向你反映孩子有什麼問題,要調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做處理
對於孩子的錯誤一定要管,犯錯誤並不意味著孩子就是壞孩子,
而且孩子常常在試錯中明白了道理,不要喪失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至於什麼是錯誤,每一個家長有自己的定義和標準。

總而言之呢,這篇文章說,散養有風險,家長需謹慎。
在孩子沒有自律能力的年齡,給他過大的自由裁量權,這不是文明開化,而是不負責任。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親之助文化”(別讓所謂的散養害了孩子)
稿:張帥冰
轉載:得到

---------
主旨:
散養的孩子會造成不可逆的兩個惡果
1. 孩子很可能不自律
2. 容易散漫,無視紀律和社會規範
正確養孩子的方式究竟是什麼呢?
1. 幫助孩子度過“他律”到“自律”轉換的關鍵期,
 特別是在10歲以前。
2. 如果別人向你反映孩子有什麼問題,
 要調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做處理
總之,在孩子沒有自律能力的年齡,
給他過大的自由裁量權,這不是文明開化,而是不負責任。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得到-心理-你的負能量,八成來自別人

文章出處:你的負能量,八成來自別人


當你看到有人打哈欠,你會莫名其妙跟著打。
加班的時候,同事在身邊演行屍走肉,你自己也會萎靡不振。
這是為什麼?有一種說法,就是人,之所以每天感到壓力山大,
就是因為我們會像吸二手煙一樣,默默地吸收周圍人的負面情緒,二手壓力,
最終讓自己不堪重負。

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壓力,會讓人體分泌一種壓力荷爾蒙,
它會在空氣中傳播,旁邊的人通過嗅覺,感知到了這種激素之後,
自己的身體也會跟著產生負面情緒。
比如說,你在上班的時候坐出租車,路上堵個不停,司機特別鬧心,
各種按喇叭,嘮嘮叨叨,坐在後座的你,也會跟著心煩意亂。
更糟糕的是,即使我們和這些壓力山大的人完全隔絕,
僅僅是有視覺接觸,我們的大腦也會迅速做出反應。
科學家們做過實驗,讓一些人觀看一些別人焦慮,煩躁的視頻,
結果26%的觀眾,也會感覺到壓力,自己變得焦慮,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裡,有一類神經元,叫鏡像神經元
它專門負責控制我們的情感理解,讓我們對他人情緒,能夠感同身受。

比如說你一看到上司皺著眉毛,準備發飆。你就知道上司生氣了,一天的日子要不好過啦。
鏡像神經元還可以讓你直接體驗到這種感受,讓你產生同樣的情緒。
這也就能解釋哈欠、大笑總是會被傳染。
同樣的,壓力也能通過這張網絡進行傳遞。
研究人員還發現,情侶、夫妻之間的二手壓力比陌生人更有傳染力,
就是說,如果你的另一半情緒不好,身為伴侶的你,比其他人更容易感覺壓力和焦慮。

我們都知道壓力和負面情緒可以影響到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健康殺手。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無處不在,
想要健康,怎麼樣才能化解二手壓力呢?文章教給了我們四個小竅門。


首先,應對策略要改變
文章說了,如果你停止和壓力做鬥爭,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它,
壓力對你的負面影響就會降低23%。這樣一來,當我們面對負面情緒爆表的人,
就能從容應對,甚至還會同情他們。
反過來,當我們把壓力當作威脅時,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就會忽略增強的壓力效應。

接著,我們得創造積極抗體,中和“負能量人群”的消極行為
當你面對壓力很大的同事時,
記得你千萬不要愁容滿面、或者死皺眉頭這樣的肢體作為回應,
而是微笑著點點頭,表示理解他,突然你就得到一種力量,抵制了別人的壓力。
下次,好朋友跟你說工作壓力大時,你就別說:“啊,我特別忙。”
試著說:“太好了,能跟你說說話。”


第三,通過打造自然免疫力抵制二手壓力
所謂壓力像彈簧,你弱他就強。如果一個人自信、自尊心強,你自然就能應對眼前的狀況。
發現別人情緒不對時,你不妨換個思路,自己提醒自己,
我是個多麼厲害,多麼有能力的人,要相信自己能處理這些問題。
另外,好好地鍛煉身體幾乎是萬能的,健康的體魄能改善你的神經系統,和激素分泌,
也能加強你的自信、自尊心,抵擋壓力呢。


最後一招,就是給自己洗腦,自己構築一道面對二手壓力的防火牆
這個文章給我們支了不少招數,
比如,寫一封2分鐘的電子郵件,表揚一個你認識的人。寫下3件你覺得感激的事。
花2分鐘記錄一段美好積極的經歷。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停下來做半小時的有氧運動,
或者放空大腦冥想2分鐘等等。

有了這些常識,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裡,
就能像避開吸煙人群,避開交通堵塞一樣,避開別人傳遞的二手壓力,
當然健康幸福的關鍵,是提高自己的情緒免疫系統,避免壓力,從我做起,
我們自己的心態,也在影響著周圍的人,
讓我們用積極輕鬆的心態,給身邊人營造一個正面的情緒環境吧。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你我他80%的壓力,都是被周圍負能量人群害的,淒慘! 》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
主旨:
會受別人影響,主要是"鏡像神經元"的緣故,
那如何改善呢?
1. 應對策略要改變
2. 創造積極抗體,中和“負能量人群”的消極行為
3. 通過打造自然免疫力抵制二手壓力
4. 給自己洗腦,自己構築一道面對二手壓力的防火牆

❤得到-經濟-你的炒股水平也許還比不上猴子(收益措辭)

文章出處:你的炒股水平也許還比不上猴子


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如果你問女朋友:“如果我想你了,能不能邊和朋友玩邊想你?”
她會怎麼回答?她肯定會搖頭:
“不許你在想我的時候分心,你要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想我”。
可是,如果你換一種問法:
“我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能不能想你?”
這樣她肯定樂了:“當然可以,你要隨時隨地想我。”

這兩種說法是一個意思,但效果完全不一樣,為什麼
?最近,有篇文章用“框架效應”解釋了這個現象。

什麼是框架效應呢?就是說,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用兩種措辭來表達,
一個是“收益”措辭,強調你會得到什麼另一個是“損失”措辭,強調你會失去什麼
而人類天生害怕“損失”,所以用損失措辭來表達的時候,吸引力就小多了。
所以,改變問題的措辭,就能干擾甚至反轉我們的決策結果,這就是框架效應。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想你女朋友的時候不夠專心致志,
對你女朋友來說,這就是一種“損失”,所以她不喜歡。
你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還分出一部分心給女朋友,
這聽起來就是一種“收益”,她當然心花怒放。

這個道理不復雜,你可能很快就明白了。
不過,你想過沒有,除了我們人類之外,動物有沒有可能落入框架效應的陷阱中?
你可能會覺得,應該不會吧,因為損失啊收益啊這些算計,只有人類的大腦才能完成啊?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在猴子身上做過一個實驗。
科學家們找了6只卷尾猴,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教會了他們買東西。
科學家們每天會給猴子發錢,猴子們慢慢就學會了花錢。
科學家們每人拿一個托盤,上面如果放兩顆葡萄,猴子就知道,花一個硬幣就能買到。
如果托盤上放一根玉米,猴子就知道,要花2個硬幣才能買到。
科學家和猴子組成了一個可以自由貿易的市場。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科學家發現,猴子的消費行為和我們人類的價格理論完全吻合。比如,物價漲了,猴子會抱怨,一個硬幣本來能買到兩顆葡萄,如果科學家只給了一顆,猴子們就不高興;如果某個科學家在某個時間段打折,一個硬幣給3顆葡萄,猴子們就會蜂擁而至,跑來搶購。這說明猴子們對損失和收益也有很清晰的認識。


讓猴子建立起市場經濟的概念後,有一天,科學家突然改變了交易規則。
比如,科學家A的托盤裡放有兩片蘋果,如果猴子和他交易,
科學家有50%的可能會收走一片蘋果,只留給猴子一片;
當然,另外50%的可能就是把兩片蘋果都給猴子。

而在科學家B的托盤上,只有一片蘋果,
如果猴子和他交易,科學家B會有50%的可能額外贈送1片,這樣猴子就會得到2片蘋果;
可另外50%的可能,猴子還是只得到1片蘋果。

也就是說,猴子其實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眼前有2片蘋果,但有50%機率失去1片;
另一種是,眼前有1片蘋果,但有50%機率增加1片。
這兩種辦法能得到的蘋果其實是一樣多的,但結果很出人意料,
科學家B的生意明顯紅火得多,大部分猴子都用50%機率增加1片的買法。

原因當然就是框架效應在起作用啦,
50%的概率失去一片,是用“損失”措辭來表述,
而50%的概率多得一片,就是一種“收益”的語境。

看起來猴子很幼稚,但人類也高明不到哪去。
想想平時逛商場,你是願意買“含瘦肉70%的肉”還是“含肥肉30%的肉”?
如果一個抽獎活動的失敗率是80%你不想參與,那換成“中獎率20%”呢?
我們大部分人都犯過和猴子一樣幼稚的錯誤。

當然,關於猴子的實驗還沒結束,後來,這群科學家還把人類股市的場景用到了猴子身上。
股市上的散戶經常面臨“要不要賭一把”的考驗。

想像一下,在股市上你面臨兩個選擇題:
第一道題是,你損失了1千塊,如果你接受這個損失,就此退出,那你總共就損失一千塊。
但如果你可以冒險賭一把,賭一把的話,你有50%的可能一分不損失,
也有50%的可能損失會擴大到2千塊。
第二道題是,你盈利了1千塊,這時候你可以選擇落袋為安,收了這1千塊,然後不玩了,
也可以選擇冒險賭一把,賭的話,你有50%的可能賠掉這1千塊利潤,
也有50%的可能把利潤翻倍,掙2千塊。

這兩種選擇,你賭還是不賭?如果在第一個選擇中,你的想法是,
反正已經虧1千了,索性賭一把碰碰運氣,萬一還能回本呢。
而在第二個選擇中,你想的是,既然掙到錢了,那還是著見好就收吧,
別弄的竹籃打水一場空。那麼,恭喜你:猴子也是這麼想的。

科學家驚奇地發現,猴子中不僅存在框架效應,
而且不同的框架會影響猴子們的風險偏好,這和我們人類完全一致。
面對第一個選擇,就是“損失”措辭的時候,
猴子們不願意接受已經確定的損失,這時候它們喜歡冒險,想要“撞撞運氣”。

你想想,這像不像股市的散戶,
股票大跌了,就是不願意割肉離場,總想著賭一把,撞撞“逆市上揚”的運氣。
面對第二個選擇,也就是“收益”措辭的時候,
猴子們卻多數選擇了規避風險,它們更喜歡確定收益,討厭冒險。
股票大漲的時候,散戶也是這樣的,總覺得落袋為安,錯過了更好的上漲機會。

“賣漲不賣跌”,多麼熟悉的畫面,這不正是千千萬普通股民的日常操作嗎?
自以為理性的人類,在投資上不見得會比猴子高明多少,
難怪經濟學家凱恩斯會把市場比喻成“充滿動物精神的市場”。

所以呢,人類和猴子一樣,都是喜歡表達“收益”的措辭,不喜歡表達“損失”的措辭,
這種框架效應讓我們明白,人類在金融市場中的種種失誤,
不是制度不健全、策略有缺陷等等因素引起的,事實可能是,我們生來就帶有這些缺點。


本文源自:果殼網(熊市不願割肉,牛市見好就收?恭喜你:猴子也是這麼想的)
稿:曾翔
轉載:得到

--------
主旨:
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用兩種措辭來表達,
一個是“收益”措辭,強調你會得到什麼;另一個是“損失”措辭,強調你會失去什麼。
而人類天生害怕“損失”,所以用損失措辭來表達,吸引力就小多了。
因此,改變問題的措辭,就能干擾甚至反轉我們的決策結果。
這便是「框架效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