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得到-生物-人類是何時開始吃肉的?

文章出處:人類是何時開始吃肉的?


這兩年,關於吃素還是吃肉的討論就越來越激烈了,
素食主義者覺得吃素是王道,肉食主義者認為吃肉是天性,
兩邊兒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間難分伯仲。

那麼,到底是該吃素還是該吃肉呢?我們的祖先是不是也遇到過類似的考驗呢?
人類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肉的呢?
最近,《環球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
為我們捋清了人類吃肉的歷史,
也幫我們弄清了,吃肉這件事兒,對於人類生存和進化的重要意義。

大家知道,我們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
所以要探究人類的歷史,肯定還是要回到靈長類動物身上。
目前為止,科學已知的最原始的靈長類動物是普爾加托里猴,
大約生活在6500萬年前,那會兒正是恐龍和一大批物種滅絕,
但草木蔥榮、枝繁葉茂的時候。普爾加托里猴長的很萌,
像是小鼠和松鼠的混血寶寶,牙齒也是非常細小,是堅定的素食主義者,只吃果實和花朵。它的後代大約在1500萬年前豐富了日常食譜,加入了種子和堅果,
但仍然保持著吃素的習慣,偶爾才會用蟲子來佐餐。

接下來的幾百萬年裡,我們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
那些看上去萌萌的,身材矮小的類人猿,還是吃素,
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擁有膨大的盲腸,盲腸擅長消化植物纖維,
但無法消化大量的肉食,如果大量吃肉,他們就得面對各種毛病,
比如結腸痙攣、胃部刺痛、腹脹、噁心,甚至是死亡。


終於,在約250萬年前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等來了改變的機會。
由於長期吃脂肪含量高但纖維少的種子和堅果,
他們的消化系統漸漸發生了變化,
負責消化脂肪的小腸變長了,負責消化纖維食物的盲腸縮小了。
但是,那會兒地球氣候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降雨量減少了,
原先茂密的熱帶雨林變成了茫茫大草原,可以吃的樹葉、花朵、果實越來越少,
優質的植物更是少之又少,但草原面積擴大,卻給食草動物製造了絕佳的生活環境,
所以食草動物不但沒有受到威脅,反而越來越多。

尤其1月到4月是旱季,在這段漫長時間裡,古代猿人幾乎找不到什麼可以吃的花果枝葉,
其中一部分,就是人類的祖先,那真是飢不擇食,只好開始吃肉類。
一般來說,因為身軀弱小,工具和武器也不夠先進,
早期人類所能得到的肉食,基本都是大型食肉動物和食腐動物吃剩的,
什麼劍齒虎之類的猛獸吃飽了,一抹嘴走了,
我們的祖先就膽戰心驚地從樹上下來,跑到這些獵物殘骸旁邊,
用古老的石器把殘留下來的肉類收集起來,然後大家分著吃了。
大約在距今一百萬年的時候,人類的​​祖先開始學會用天然火來加工這些食物。
做熟了的肉,不僅味道更好,也更容易消化,
所以呢,人猿的腸胃可以用很少的消耗,獲取更多的養分和能量。
同時呢,另一部分堅持食用植物類食物的古猿,就滅絕了。

為了有更多的肉吃,人類就不能只吃人家吃剩下的,那麼怎麼辦?打獵唄。
打獵這個活動,和吃肉聯繫最密切,對人類的進化,也是居功至偉。為什麼那麼說呢?
首先,打獵讓人類祖先開始直立行走,
因為和找植物吃不一樣,打獵需要行走更多的距離,
直立行走,比四肢著地行走,更節省能量
科學家做過計算,用四肢著地的方式走路,能比直立行走多耗費四倍的能量。
另外,越來越修長的腿部,也利於散熱,防止體溫過高,還增加了耐力,
空餘出來的兩隻手,又可以來使用武器,
或者用手語彼此聯繫,這使得人類學會了集體協作
你想,圍獵一隻大型食草動物,需要群體分工啊,有埋伏的,有挖陷阱的,
有出來轟的,有負責短兵相接的。
在這個過程中,社會,語言和群體分工,就逐漸誕生了。

最後一點,長期吃肉獲得的營養,對人類的進化,尤其是腦部的發育,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塊肉,它的熱量,是同樣重量的一塊植物根莖或者果實的好幾倍,
還有其他更寶貴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長鏈不飽和脂肪酸,
這些對大腦神經元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所以,能吃到更多的肉,大腦容量就越大,
人類就越聰明,越能在狩獵中佔上風,從而能吃上更多的肉。
從此,我們的祖先就走上了這麼一條成功的進化之路。

所以,一定程度上看,吃肉決定了人類的進化之路。
今天,任何一個人類習以為常的生理習慣背後,
都是一段人類祖先與自然博弈、艱難進化的歷史,
而且越是簡單的生理進化,背後越是需要一整套複雜的自然選擇系統支撐,
這正是物種進化的魅力所在。

本文源自:《環球科學》(人類何時開始吃肉)
稿:陶玉榮
轉載:得到

----------
主旨:
大約250萬年前,
人類負責消化脂肪的小腸變長,
負責消化纖維食物的盲腸縮小了。
由於1月到4月是旱季,在這段漫長時間裡,
古代猿人幾乎找不到什麼可以吃的花果枝葉,
其中一部分,就是人類的祖先,
那真是飢不擇食,只好開始吃肉類。
而大約在距今一百萬年前,
人類的​​祖先開始學會用天然火來加工這些食物。
長期吃肉獲得的營養,對人類的進化,
尤其是腦部的發育,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