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得到-經濟-你的炒股水平也許還比不上猴子(收益措辭)

文章出處:你的炒股水平也許還比不上猴子


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如果你問女朋友:“如果我想你了,能不能邊和朋友玩邊想你?”
她會怎麼回答?她肯定會搖頭:
“不許你在想我的時候分心,你要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想我”。
可是,如果你換一種問法:
“我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能不能想你?”
這樣她肯定樂了:“當然可以,你要隨時隨地想我。”

這兩種說法是一個意思,但效果完全不一樣,為什麼
?最近,有篇文章用“框架效應”解釋了這個現象。

什麼是框架效應呢?就是說,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用兩種措辭來表達,
一個是“收益”措辭,強調你會得到什麼另一個是“損失”措辭,強調你會失去什麼
而人類天生害怕“損失”,所以用損失措辭來表達的時候,吸引力就小多了。
所以,改變問題的措辭,就能干擾甚至反轉我們的決策結果,這就是框架效應。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想你女朋友的時候不夠專心致志,
對你女朋友來說,這就是一種“損失”,所以她不喜歡。
你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還分出一部分心給女朋友,
這聽起來就是一種“收益”,她當然心花怒放。

這個道理不復雜,你可能很快就明白了。
不過,你想過沒有,除了我們人類之外,動物有沒有可能落入框架效應的陷阱中?
你可能會覺得,應該不會吧,因為損失啊收益啊這些算計,只有人類的大腦才能完成啊?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在猴子身上做過一個實驗。
科學家們找了6只卷尾猴,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教會了他們買東西。
科學家們每天會給猴子發錢,猴子們慢慢就學會了花錢。
科學家們每人拿一個托盤,上面如果放兩顆葡萄,猴子就知道,花一個硬幣就能買到。
如果托盤上放一根玉米,猴子就知道,要花2個硬幣才能買到。
科學家和猴子組成了一個可以自由貿易的市場。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科學家發現,猴子的消費行為和我們人類的價格理論完全吻合。比如,物價漲了,猴子會抱怨,一個硬幣本來能買到兩顆葡萄,如果科學家只給了一顆,猴子們就不高興;如果某個科學家在某個時間段打折,一個硬幣給3顆葡萄,猴子們就會蜂擁而至,跑來搶購。這說明猴子們對損失和收益也有很清晰的認識。


讓猴子建立起市場經濟的概念後,有一天,科學家突然改變了交易規則。
比如,科學家A的托盤裡放有兩片蘋果,如果猴子和他交易,
科學家有50%的可能會收走一片蘋果,只留給猴子一片;
當然,另外50%的可能就是把兩片蘋果都給猴子。

而在科學家B的托盤上,只有一片蘋果,
如果猴子和他交易,科學家B會有50%的可能額外贈送1片,這樣猴子就會得到2片蘋果;
可另外50%的可能,猴子還是只得到1片蘋果。

也就是說,猴子其實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眼前有2片蘋果,但有50%機率失去1片;
另一種是,眼前有1片蘋果,但有50%機率增加1片。
這兩種辦法能得到的蘋果其實是一樣多的,但結果很出人意料,
科學家B的生意明顯紅火得多,大部分猴子都用50%機率增加1片的買法。

原因當然就是框架效應在起作用啦,
50%的概率失去一片,是用“損失”措辭來表述,
而50%的概率多得一片,就是一種“收益”的語境。

看起來猴子很幼稚,但人類也高明不到哪去。
想想平時逛商場,你是願意買“含瘦肉70%的肉”還是“含肥肉30%的肉”?
如果一個抽獎活動的失敗率是80%你不想參與,那換成“中獎率20%”呢?
我們大部分人都犯過和猴子一樣幼稚的錯誤。

當然,關於猴子的實驗還沒結束,後來,這群科學家還把人類股市的場景用到了猴子身上。
股市上的散戶經常面臨“要不要賭一把”的考驗。

想像一下,在股市上你面臨兩個選擇題:
第一道題是,你損失了1千塊,如果你接受這個損失,就此退出,那你總共就損失一千塊。
但如果你可以冒險賭一把,賭一把的話,你有50%的可能一分不損失,
也有50%的可能損失會擴大到2千塊。
第二道題是,你盈利了1千塊,這時候你可以選擇落袋為安,收了這1千塊,然後不玩了,
也可以選擇冒險賭一把,賭的話,你有50%的可能賠掉這1千塊利潤,
也有50%的可能把利潤翻倍,掙2千塊。

這兩種選擇,你賭還是不賭?如果在第一個選擇中,你的想法是,
反正已經虧1千了,索性賭一把碰碰運氣,萬一還能回本呢。
而在第二個選擇中,你想的是,既然掙到錢了,那還是著見好就收吧,
別弄的竹籃打水一場空。那麼,恭喜你:猴子也是這麼想的。

科學家驚奇地發現,猴子中不僅存在框架效應,
而且不同的框架會影響猴子們的風險偏好,這和我們人類完全一致。
面對第一個選擇,就是“損失”措辭的時候,
猴子們不願意接受已經確定的損失,這時候它們喜歡冒險,想要“撞撞運氣”。

你想想,這像不像股市的散戶,
股票大跌了,就是不願意割肉離場,總想著賭一把,撞撞“逆市上揚”的運氣。
面對第二個選擇,也就是“收益”措辭的時候,
猴子們卻多數選擇了規避風險,它們更喜歡確定收益,討厭冒險。
股票大漲的時候,散戶也是這樣的,總覺得落袋為安,錯過了更好的上漲機會。

“賣漲不賣跌”,多麼熟悉的畫面,這不正是千千萬普通股民的日常操作嗎?
自以為理性的人類,在投資上不見得會比猴子高明多少,
難怪經濟學家凱恩斯會把市場比喻成“充滿動物精神的市場”。

所以呢,人類和猴子一樣,都是喜歡表達“收益”的措辭,不喜歡表達“損失”的措辭,
這種框架效應讓我們明白,人類在金融市場中的種種失誤,
不是制度不健全、策略有缺陷等等因素引起的,事實可能是,我們生來就帶有這些缺點。


本文源自:果殼網(熊市不願割肉,牛市見好就收?恭喜你:猴子也是這麼想的)
稿:曾翔
轉載:得到

--------
主旨:
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用兩種措辭來表達,
一個是“收益”措辭,強調你會得到什麼;另一個是“損失”措辭,強調你會失去什麼。
而人類天生害怕“損失”,所以用損失措辭來表達,吸引力就小多了。
因此,改變問題的措辭,就能干擾甚至反轉我們的決策結果。
這便是「框架效應」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