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吳曉波:年齡不是你落後的藉口
如果你是名80後或70後,會不會偶爾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這個時代,
甚至馬上就要被淘汰了?很多人都會回答,會,因為畢竟年紀大了嘛,跟人家90後沒法比。
但財經作家吳曉波可不這麼看。他就覺得,即便是你覺得自己要被社會淘汰了,
也不是因為你老,而是因為你使用的工具落後了,淘汰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給大家舉個吳曉波自己的例子。
他一路成為知名財經作家,現在又做公司、搞投資,比很多人都成功,那靠的是什麼呢?
不是別的,正是一種工具,叫電腦。
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居然花了半年工資去買台電腦當寫作工具,
同事們都很不理解啊,不就是寫稿子嘛,花這麼多錢買這玩意幹嘛呢?
可正是因為有了電腦,吳曉波寫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原本笨拙的剪報也變成了電子文檔。
對他更有幫助的是,電腦打開了一扇通往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所以你發現了吧,正是因為善於接受新鮮工具,
吳曉波才在寫作這條路上淘汰了同事,最終取得了成功。
相反,你要是不懂得接受新工具,那很可能就落後被淘汰了。
再舉個例子。一個做珠寶生意的70後學生,就跟吳曉波訴苦,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
消費者越來越捉摸不透了。吳曉波就問他,你有客戶管理工具嗎?對方說沒有。
那你知道國外新的珠寶服務DIY模式嗎?也不知道。
那你有鼓勵公司的年輕人內部創業嗎?
對方回答,這些年輕人自己還啥都不懂呢,創業肯定就更不靠譜了。
最後吳曉波問他,電子商務這麼火,你總該用過網銀吧?
你知道對方怎麼說嗎,他覺得那都是秘書幹的事,作為老闆了解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跟這個70後不同,吳曉波有個50後的朋友。
他做了20多年的襪子生意,這兩年把賣襪子的主陣地搬到了淘寶上
,還一口氣做到了細分行業的第二名。
雖然有一年不景氣,虧了幾百萬,但他完全沒有洩氣的意思,
還說他現在放緩了在淘寶上的投入,轉而琢磨別的新鮮模式,
比如跟唯品會合作,還收購了一個新的互聯網襪子品牌。
說到這兒,你看出來了吧,一個50後,一個70後,按理說應該是50後的人會被淘汰吧,
但聽完故事你就發現了,70後的珠寶學生老了,50後的襪子朋友卻還年輕。
所以,一代人對一代人的淘汰,從來不是因為年齡。
懂不懂使用新鮮工具,比年齡的差異更有說服力。
其實,不僅對人來說是這樣,對一個行業來說,也是如此,
要是不懂得接受新工具,甚至整個行業都可能被淘汰掉。
舉個例子。咱們都知道,醫生這種職業的門檻相當高吧,
你要成為一個技術高超的醫生,醫療方面的書得看吧,
論文和臨床報告得讀吧,更別說那麼多複雜的藥物機理了,你都得掌握,
這些大概需要你投入十多年的時間。
但就在這兩年,IBM研發出了一套基於認知技術的學習工具,叫沃森,
它學習這些醫學知識,只要17 秒。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美國的一家醫學院用這個學習工具,
在短短幾個星期內,就準確找到了一種跟很多癌症有關的重要蛋白質。
而要是沒有這個工具,想完成這個發現,大概需要整個生命科學行業花七年時間。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吧,一旦新的工具引發行業革命,
什麼時間啊能力啊,統統要被重新定義。
吳曉波就預言,在21世紀,工具衰老的速度,一定比人年齡衰老的速度快,
它更新換代實在是太快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咱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大的社會進步。
而每次發生工具革命的時候,都有一部分人被淘汰掉,
因為這些人都是原有生態下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思維和運作體系已經固化了,
用新工具的話,就相當於革了自己的命,背叛了過去的成功。
就在這樣猶豫和恐懼的過程中,那些反應快的競爭者就抓住機會,完成了反超。
所以,往後再說“我們這一代人怎樣淘汰上一代人”之類的話題,
你應該這麼告訴自己,淘汰人的從來都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如果你在競爭中贏了,不是因為你比別人更勤奮、更聰明,
而是你比他們更樂於接受新的工具。
也許在未來,再說你是哪一代人,看的不再是你的年齡,而是看你使用了什麼工具。
本文源自: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淘汰人的從來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稿:曾翔
來源:得到
-----------
主旨:
每次發生工具革命的時候,都有一部分人被淘汰掉,
因為這些人都是原有生態下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的思維和運作體系已經固化了,
用新工具的話,就相當於革了自己的命,背叛了過去的成功。
就在這樣猶豫和恐懼的過程中,
那些反應快的競爭者就抓住機會,完成了反超。
若覺得自己要被社會淘汰了,不是因為你老,
而是因為你使用的工具落後了,淘汰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
如果你是名80後或70後,會不會偶爾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這個時代,
甚至馬上就要被淘汰了?很多人都會回答,會,因為畢竟年紀大了嘛,跟人家90後沒法比。
但財經作家吳曉波可不這麼看。他就覺得,即便是你覺得自己要被社會淘汰了,
也不是因為你老,而是因為你使用的工具落後了,淘汰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給大家舉個吳曉波自己的例子。
他一路成為知名財經作家,現在又做公司、搞投資,比很多人都成功,那靠的是什麼呢?
不是別的,正是一種工具,叫電腦。
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居然花了半年工資去買台電腦當寫作工具,
同事們都很不理解啊,不就是寫稿子嘛,花這麼多錢買這玩意幹嘛呢?
可正是因為有了電腦,吳曉波寫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原本笨拙的剪報也變成了電子文檔。
對他更有幫助的是,電腦打開了一扇通往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所以你發現了吧,正是因為善於接受新鮮工具,
吳曉波才在寫作這條路上淘汰了同事,最終取得了成功。
相反,你要是不懂得接受新工具,那很可能就落後被淘汰了。
再舉個例子。一個做珠寶生意的70後學生,就跟吳曉波訴苦,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
消費者越來越捉摸不透了。吳曉波就問他,你有客戶管理工具嗎?對方說沒有。
那你知道國外新的珠寶服務DIY模式嗎?也不知道。
那你有鼓勵公司的年輕人內部創業嗎?
對方回答,這些年輕人自己還啥都不懂呢,創業肯定就更不靠譜了。
最後吳曉波問他,電子商務這麼火,你總該用過網銀吧?
你知道對方怎麼說嗎,他覺得那都是秘書幹的事,作為老闆了解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跟這個70後不同,吳曉波有個50後的朋友。
他做了20多年的襪子生意,這兩年把賣襪子的主陣地搬到了淘寶上
,還一口氣做到了細分行業的第二名。
雖然有一年不景氣,虧了幾百萬,但他完全沒有洩氣的意思,
還說他現在放緩了在淘寶上的投入,轉而琢磨別的新鮮模式,
比如跟唯品會合作,還收購了一個新的互聯網襪子品牌。
說到這兒,你看出來了吧,一個50後,一個70後,按理說應該是50後的人會被淘汰吧,
但聽完故事你就發現了,70後的珠寶學生老了,50後的襪子朋友卻還年輕。
所以,一代人對一代人的淘汰,從來不是因為年齡。
懂不懂使用新鮮工具,比年齡的差異更有說服力。
其實,不僅對人來說是這樣,對一個行業來說,也是如此,
要是不懂得接受新工具,甚至整個行業都可能被淘汰掉。
舉個例子。咱們都知道,醫生這種職業的門檻相當高吧,
你要成為一個技術高超的醫生,醫療方面的書得看吧,
論文和臨床報告得讀吧,更別說那麼多複雜的藥物機理了,你都得掌握,
這些大概需要你投入十多年的時間。
但就在這兩年,IBM研發出了一套基於認知技術的學習工具,叫沃森,
它學習這些醫學知識,只要17 秒。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美國的一家醫學院用這個學習工具,
在短短幾個星期內,就準確找到了一種跟很多癌症有關的重要蛋白質。
而要是沒有這個工具,想完成這個發現,大概需要整個生命科學行業花七年時間。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吧,一旦新的工具引發行業革命,
什麼時間啊能力啊,統統要被重新定義。
吳曉波就預言,在21世紀,工具衰老的速度,一定比人年齡衰老的速度快,
它更新換代實在是太快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咱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大的社會進步。
而每次發生工具革命的時候,都有一部分人被淘汰掉,
因為這些人都是原有生態下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思維和運作體系已經固化了,
用新工具的話,就相當於革了自己的命,背叛了過去的成功。
就在這樣猶豫和恐懼的過程中,那些反應快的競爭者就抓住機會,完成了反超。
所以,往後再說“我們這一代人怎樣淘汰上一代人”之類的話題,
你應該這麼告訴自己,淘汰人的從來都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如果你在競爭中贏了,不是因為你比別人更勤奮、更聰明,
而是你比他們更樂於接受新的工具。
也許在未來,再說你是哪一代人,看的不再是你的年齡,而是看你使用了什麼工具。
本文源自: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淘汰人的從來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稿:曾翔
來源:得到
-----------
主旨:
每次發生工具革命的時候,都有一部分人被淘汰掉,
因為這些人都是原有生態下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的思維和運作體系已經固化了,
用新工具的話,就相當於革了自己的命,背叛了過去的成功。
就在這樣猶豫和恐懼的過程中,
那些反應快的競爭者就抓住機會,完成了反超。
若覺得自己要被社會淘汰了,不是因為你老,
而是因為你使用的工具落後了,淘汰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