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動物也講集體主義
大家都知道,集體主義可不只在人類社會中存在,很多動物也有非常強的集體主義精神。
比如,螞蟻、蜜蜂、角馬、大雁等等,都是成群結隊,整齊劃一,是團體行為的動物楷模。
問題是,它們沒有人類這樣的意識和覺悟,是怎麼做到井然有序、看起來那麼協調的呢?
其實啊,動物群體雖然沒有跟咱們一樣的思想境界,
但人家也遵循著三個基本原則和規範,所以才會有非常強的集體主義精神。
第一個原則叫就近原則。這是專門針對沒有領袖的動物群體用到的。
比如,有種鳥叫椋鳥,它們就以密集成群飛行而著稱,
可是它們又沒有一個領袖一樣的鳥引路,是怎麼做到齊刷刷地密集飛行的呢?
科學家發現,原來,椋鳥只是履行著一條非常簡單的原則:
彼此只看周圍大約 6 只同伴的行為,只要和它們保持一致就行了。
因為每隻都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就能看到,
在天空飛行的椋鳥,都是彼此牢固地粘在一起。
這個原則和我們人類社會的“六度分隔理論”有相似的地方。
所謂“六度分隔理論”,就是說,世界上所有互不認識的人,
最多只要通過 6 個中間人,就能夠互相認識了。
後來,又有數學家利用數學模型也證明了這個理論。
所以你看,鳥類也像我們人類那樣,遵循著這個“六度分隔理論”,
通過另外 6 隻鳥,就能跟整個群體保持一個步調。
這就是動物團體的第一個簡單原則——就近原則。
第二個原則叫逃避原則。咱們就拿蝗蟲來舉例吧。
我們都知道,蝗災非常可怕,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所向披靡,
它們飛過的地方,糧食都被吃光了。
但奇怪的是,蝗蟲獨處的時候,膽子非常小,一不小心就被嚇跑了,
那為什麼它們成群結隊遷徙的時候,就一下子變成了土黃色的敢死隊,殺傷力那麼強呢?
科學家做了個有趣的實驗。他們發現,在一個場地裡,當蝗蟲數量是 20 隻的時候,
它們就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跳躍,這時候是無序狀態。
可是當蝗蟲數量增加到 60 隻的時候,有序的群體行為就出現了,
蝗蟲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移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蝗蟲由於擁擠互相碰撞,
導致情緒變得非常惡劣,甚至相互撕咬,最後一隻蝗蟲就被吃掉了。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用刷子持續刷蝗蟲的後腿,它們就變得異常焦躁。
而刷其他部位,它們會後退著躲到一邊。這就說明,蝗蟲的後腿是它們變身的開關之一。
原來,蝗災之所以發生,罪魁禍首竟然是因為恐懼,
蝗蟲數量太多的時候,它們的後腿就會受到劇烈的碰撞,
由於害怕被同伴吃掉,所以就拼命向前飛。這樣一來,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就形成了。
其實啊,蝗蟲的這個群體行為,跟我們人類造成擁擠的時候很類似。
人群稀疏的話,大家彼此離得很遠,
但是一旦突然變得擁擠,人群沒法流動了,就容易造成踩踏事件。
每個人其實都是迫不得已變成了兇手,大家只是想要逃離恐懼。
接下來我們再說第三個原則,節省原則。
拿螞蟻來舉例。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螞蟻外出覓食,
總是能走一條捷徑,而不是四面八方到處尋找。
可是它們根本看不見遠處啊,怎麼做到這麼高效的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它們是靠信息素導航的,
這是螞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標記,就像小狗走到路邊要撒尿做標記一樣。
比如說,為了找到一塊餅乾,螞蟻從窩裡出發,分頭尋找,
走了ABC三條路線,其中B路線最短。
A是一條不歸路,那條路上什麼都沒有,顯然,螞蟻就不會總是在這條道上來回走;
而B路線呢,幾分鐘就能到達有餅乾的地方,所以螞蟻能迅速搬回餅乾渣,馬上又出發,
於是它們就能在這條路上走很多遍,每一次都在塗抹信息素,這樣一來當然塗抹的最多。
而走C路線呢,繞了幾個彎最後也發現了餅乾,但速度慢了不少,
所以往返的螞蟻不多,信息素塗抹得肯定也就不多。
就這樣,一段時間之後,B 路線因為最高效,信息素最濃,
所以螞蟻大軍就逐漸集中,最後只有這一條隊伍了。
再說得通俗點,這有點像我們人類在爬山的時候,
經常會看見橫空出現的一條捷徑,道理也很簡單,“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這也是節省原則,不過我們人類是靠眼睛,而螞蟻靠的是辨別信息素。
你看,其實動物之所以有團體行為,
是因為它們也在遵循著一些簡單的原則和規範,
而這些原則和規範,在咱們人類社會中也能看到踪跡。
所以說,了解動物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洞察到人類行為自身的進化軌跡。
本文源自:科普中國(三個極簡規則看懂動物的團體行為)
稿:曾翔
轉載:得到
大家都知道,集體主義可不只在人類社會中存在,很多動物也有非常強的集體主義精神。
比如,螞蟻、蜜蜂、角馬、大雁等等,都是成群結隊,整齊劃一,是團體行為的動物楷模。
問題是,它們沒有人類這樣的意識和覺悟,是怎麼做到井然有序、看起來那麼協調的呢?
其實啊,動物群體雖然沒有跟咱們一樣的思想境界,
但人家也遵循著三個基本原則和規範,所以才會有非常強的集體主義精神。
第一個原則叫就近原則。這是專門針對沒有領袖的動物群體用到的。
比如,有種鳥叫椋鳥,它們就以密集成群飛行而著稱,
可是它們又沒有一個領袖一樣的鳥引路,是怎麼做到齊刷刷地密集飛行的呢?
科學家發現,原來,椋鳥只是履行著一條非常簡單的原則:
彼此只看周圍大約 6 只同伴的行為,只要和它們保持一致就行了。
因為每隻都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就能看到,
在天空飛行的椋鳥,都是彼此牢固地粘在一起。
這個原則和我們人類社會的“六度分隔理論”有相似的地方。
所謂“六度分隔理論”,就是說,世界上所有互不認識的人,
最多只要通過 6 個中間人,就能夠互相認識了。
後來,又有數學家利用數學模型也證明了這個理論。
所以你看,鳥類也像我們人類那樣,遵循著這個“六度分隔理論”,
通過另外 6 隻鳥,就能跟整個群體保持一個步調。
這就是動物團體的第一個簡單原則——就近原則。
第二個原則叫逃避原則。咱們就拿蝗蟲來舉例吧。
我們都知道,蝗災非常可怕,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所向披靡,
它們飛過的地方,糧食都被吃光了。
但奇怪的是,蝗蟲獨處的時候,膽子非常小,一不小心就被嚇跑了,
那為什麼它們成群結隊遷徙的時候,就一下子變成了土黃色的敢死隊,殺傷力那麼強呢?
科學家做了個有趣的實驗。他們發現,在一個場地裡,當蝗蟲數量是 20 隻的時候,
它們就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跳躍,這時候是無序狀態。
可是當蝗蟲數量增加到 60 隻的時候,有序的群體行為就出現了,
蝗蟲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移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蝗蟲由於擁擠互相碰撞,
導致情緒變得非常惡劣,甚至相互撕咬,最後一隻蝗蟲就被吃掉了。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用刷子持續刷蝗蟲的後腿,它們就變得異常焦躁。
而刷其他部位,它們會後退著躲到一邊。這就說明,蝗蟲的後腿是它們變身的開關之一。
原來,蝗災之所以發生,罪魁禍首竟然是因為恐懼,
蝗蟲數量太多的時候,它們的後腿就會受到劇烈的碰撞,
由於害怕被同伴吃掉,所以就拼命向前飛。這樣一來,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就形成了。
其實啊,蝗蟲的這個群體行為,跟我們人類造成擁擠的時候很類似。
人群稀疏的話,大家彼此離得很遠,
但是一旦突然變得擁擠,人群沒法流動了,就容易造成踩踏事件。
每個人其實都是迫不得已變成了兇手,大家只是想要逃離恐懼。
接下來我們再說第三個原則,節省原則。
拿螞蟻來舉例。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螞蟻外出覓食,
總是能走一條捷徑,而不是四面八方到處尋找。
可是它們根本看不見遠處啊,怎麼做到這麼高效的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它們是靠信息素導航的,
這是螞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標記,就像小狗走到路邊要撒尿做標記一樣。
比如說,為了找到一塊餅乾,螞蟻從窩裡出發,分頭尋找,
走了ABC三條路線,其中B路線最短。
A是一條不歸路,那條路上什麼都沒有,顯然,螞蟻就不會總是在這條道上來回走;
而B路線呢,幾分鐘就能到達有餅乾的地方,所以螞蟻能迅速搬回餅乾渣,馬上又出發,
於是它們就能在這條路上走很多遍,每一次都在塗抹信息素,這樣一來當然塗抹的最多。
而走C路線呢,繞了幾個彎最後也發現了餅乾,但速度慢了不少,
所以往返的螞蟻不多,信息素塗抹得肯定也就不多。
就這樣,一段時間之後,B 路線因為最高效,信息素最濃,
所以螞蟻大軍就逐漸集中,最後只有這一條隊伍了。
再說得通俗點,這有點像我們人類在爬山的時候,
經常會看見橫空出現的一條捷徑,道理也很簡單,“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這也是節省原則,不過我們人類是靠眼睛,而螞蟻靠的是辨別信息素。
你看,其實動物之所以有團體行為,
是因為它們也在遵循著一些簡單的原則和規範,
而這些原則和規範,在咱們人類社會中也能看到踪跡。
所以說,了解動物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洞察到人類行為自身的進化軌跡。
本文源自:科普中國(三個極簡規則看懂動物的團體行為)
稿:曾翔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