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這篇文章聽起來很像心錨作用。
你有沒想過一個問題,情緒是從哪來的呢?大多數人會覺得,從內心產生的唄。
很多心靈雞湯不是常說嘛,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提升修養,不要為爛事兒而生氣。
這麼想的不只你一個,精神分析法的開創者,心理學界的大神弗洛伊德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
心理學上有個行為主義學派,這個學派的觀點和弗洛伊德完全相反,
他們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是由環境刺激所決定的,
換句話說,情緒是從環境中學來的,而不是由內心產生的。
這個結論聽起來挺反直覺的,那它到底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被稱為“迷信的鴿子”。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把幾隻鴿子放到一個箱子裡,
裡面一個食物分發器,每過15秒就會自動落下食物,
也就是說,不管鴿子在幹啥,每隔15秒它們就會得到一份食物。
然後研究者們觀察記錄了鴿子的行為,發現鴿子會在掉落食物之前,做一些特定的動作。
比如說,其中一隻鴿子會在箱子裡逆時針轉圈,
還有一隻鴿子會把腦袋伸向箱子上方的一個角落,然後再收回來、再伸上去。
為什麼鴿子會有這些奇怪的舉動呢?
因為鴿子偶然發現,做完這些動作之後,剛好掉下了食物,
所以它們就覺得,做這個動作就會有食物掉下來,
這中間有因果聯繫,所以它們就不斷重複這種奇怪的行為。
聽到這裡,可能你也明白了,鴿子做的這些,不就是人類的迷信行為嘛。
你想想,很多人在打保齡球的時候,是不是明明球已經扔出去了,
但他還是會把手保持扔出去的姿勢很長時間,
好像這樣做就可以繼續控制球的滾動方向一樣。
再比如說,人們用手柄打遊戲的時候,遊戲裡的人物要跳過陷阱,
很多人就會把手柄也抬的老高,好像這樣做就能讓遊戲人物跳的更高。
人的這些迷信行為,和鴿子如出一轍,對某個東西的偏執,是由環境刺激形成的。
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更具有爭議的實驗。
說這個實驗有爭議,是因為實驗對像是一個嬰兒,
用嬰兒做實驗,這顯然違反了現在人們的倫理標準。
但是在一個世紀之前,
正式的倫理標準還沒有出現,好多實驗方法都是違背現代人的倫理觀念的。
這項實驗坐實了“人類情緒來自於環境刺激”的這個結論,推翻了弗洛伊德。
實驗是這樣的,
這名嬰兒是一個孤兒,從小就住在醫院,是一個心理和生理都很健康的小男孩。
試驗者首先需要了解小嬰兒是不是天生就害怕一些東西,
所以給他看一些小白鼠,小狗,猴子之類的動物,
然後心理學家發現,這個小嬰兒對許多動物都很感興趣,也很願意接近這些小動物。
然後研究人員又想知道他是不是害怕某些東西,
所以就在艾爾伯特身後用錘子敲一根鐵棒,一敲就發出很大的聲響,
小嬰兒特別怕這個聲音,一聽到就會嚇得亂跑,甚至會大哭。
實驗做到這,研究者就得到了兩個信息,
一個是艾爾伯特並不怕小動物,另一個是他害怕巨大的聲響。
研究繼續進行,研究人員給小嬰兒看小白鼠,他當然很高興,
正想伸手去摸小白鼠呢,有人突然敲起了鐵棒,
這突然響起的響聲把小嬰兒嚇壞了,準備摸小白鼠的手嚇得縮了回去。
這個實驗經過了一周的重複,
到最後,即便是沒有出現響聲,小嬰兒也不敢再接近小白鼠了。
對於一種動物從感興趣到害怕,
只用了一週的時間,竟然僅僅小小改動一下環境就行了。
這還沒完,這項研究還在繼續,很快研究人員發現,
這種後天學習來的恐懼,還會遷移到其他物體上,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泛化”。
就是說,後來再對小嬰兒做測試的時候,
大家發現他不僅害怕小白鼠,還害怕小白兔,甚至連白色的皮大衣都會害怕。
這兩個實驗表明,人和動物的情緒和行為,是在環境刺激下學到的。
學習過程是這樣,某個情景會誘使人做出某個行為,
如果行為的結果是好的,就可以獲得獎勵,那麼這個行為就會被加強;
如果行為的結果是不好的,受到了懲罰,那人們就不會學習這個行為。
其實這個結論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養狗的朋友都會用這種方法來訓練自己的狗,
如果它坐下來,你就給它一塊骨頭作為獎勵,這樣時間長了,
即使你不立馬給它骨頭,它都會乖乖的聽你話坐下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後天學來的行為,也很容易消失,只要把獎勵撤銷掉就行。
比如你總是讓你的狗坐下來,卻不給它骨頭吃,慢慢的它就不會聽你的話了。
行為主義學派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那就是高水平的迷信行為,都是在負強化的條件下形成的。什麼意思呢?
行為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獎勵,一種是懲罰,懲罰就是所謂的負強化。
你想想,很多迷信是不是主要目的是防止壞結果發生,而不是創造好結果?
比如,漁民在出海的時候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能安全回家,
而不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在打魚的時候撈到金磚。
所以說,我們的很多情緒和行為,
並不完全是由我們的內心產生的,環境在塑造人的情緒上,起了很大作用。
-----------
主旨:
心理學上有個行為主義學派,這個學派的觀點和弗洛伊德完全相反,
他們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是由環境刺激所決定的,
換句話說,情緒是從環境中學來的,而不是由內心產生的。
有個實驗是這樣的,受試對象是嬰兒,他是一個孤兒。
不怕小動物,他害怕巨大的聲響。
當研究人員給他看小白鼠,他當然很高興,
正想伸手去摸小白鼠呢,有人突然敲起了鐵棒。
突然響起的響聲把小嬰兒嚇壞了,準備摸小白鼠的手嚇得縮了回去。
這個實驗經過了一周的重複,
到最後,即便是沒有出現響聲,小嬰兒也不敢再接近小白鼠了。
這種後天學習來的恐懼,還會遷移到其他物體上,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泛化”。
就是說,後來再對小嬰兒做測試的時候,
大家發現他不僅害怕小白鼠,還害怕小白兔,甚至連白色的皮大衣都會害怕。
這實驗表明,人的情緒和行為,是在環境刺激下學到的。
行為主義學派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那就是高水平的迷信行為,
都是在負強化的條件下形成的。什麼意思呢?
行為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獎勵,一種是懲罰,懲罰就是所謂的負強化。
你想想,很多迷信是不是主要目的是防止壞結果發生,
而不是創造好結果?
比如,漁民在出海的時候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能安全回家,
而不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在打魚的時候撈到金磚。
這篇文章聽起來很像心錨作用。
你有沒想過一個問題,情緒是從哪來的呢?大多數人會覺得,從內心產生的唄。
很多心靈雞湯不是常說嘛,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提升修養,不要為爛事兒而生氣。
這麼想的不只你一個,精神分析法的開創者,心理學界的大神弗洛伊德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
心理學上有個行為主義學派,這個學派的觀點和弗洛伊德完全相反,
他們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是由環境刺激所決定的,
換句話說,情緒是從環境中學來的,而不是由內心產生的。
這個結論聽起來挺反直覺的,那它到底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被稱為“迷信的鴿子”。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把幾隻鴿子放到一個箱子裡,
裡面一個食物分發器,每過15秒就會自動落下食物,
也就是說,不管鴿子在幹啥,每隔15秒它們就會得到一份食物。
然後研究者們觀察記錄了鴿子的行為,發現鴿子會在掉落食物之前,做一些特定的動作。
比如說,其中一隻鴿子會在箱子裡逆時針轉圈,
還有一隻鴿子會把腦袋伸向箱子上方的一個角落,然後再收回來、再伸上去。
為什麼鴿子會有這些奇怪的舉動呢?
因為鴿子偶然發現,做完這些動作之後,剛好掉下了食物,
所以它們就覺得,做這個動作就會有食物掉下來,
這中間有因果聯繫,所以它們就不斷重複這種奇怪的行為。
聽到這裡,可能你也明白了,鴿子做的這些,不就是人類的迷信行為嘛。
你想想,很多人在打保齡球的時候,是不是明明球已經扔出去了,
但他還是會把手保持扔出去的姿勢很長時間,
好像這樣做就可以繼續控制球的滾動方向一樣。
再比如說,人們用手柄打遊戲的時候,遊戲裡的人物要跳過陷阱,
很多人就會把手柄也抬的老高,好像這樣做就能讓遊戲人物跳的更高。
人的這些迷信行為,和鴿子如出一轍,對某個東西的偏執,是由環境刺激形成的。
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更具有爭議的實驗。
說這個實驗有爭議,是因為實驗對像是一個嬰兒,
用嬰兒做實驗,這顯然違反了現在人們的倫理標準。
但是在一個世紀之前,
正式的倫理標準還沒有出現,好多實驗方法都是違背現代人的倫理觀念的。
這項實驗坐實了“人類情緒來自於環境刺激”的這個結論,推翻了弗洛伊德。
實驗是這樣的,
這名嬰兒是一個孤兒,從小就住在醫院,是一個心理和生理都很健康的小男孩。
試驗者首先需要了解小嬰兒是不是天生就害怕一些東西,
所以給他看一些小白鼠,小狗,猴子之類的動物,
然後心理學家發現,這個小嬰兒對許多動物都很感興趣,也很願意接近這些小動物。
然後研究人員又想知道他是不是害怕某些東西,
所以就在艾爾伯特身後用錘子敲一根鐵棒,一敲就發出很大的聲響,
小嬰兒特別怕這個聲音,一聽到就會嚇得亂跑,甚至會大哭。
實驗做到這,研究者就得到了兩個信息,
一個是艾爾伯特並不怕小動物,另一個是他害怕巨大的聲響。
研究繼續進行,研究人員給小嬰兒看小白鼠,他當然很高興,
正想伸手去摸小白鼠呢,有人突然敲起了鐵棒,
這突然響起的響聲把小嬰兒嚇壞了,準備摸小白鼠的手嚇得縮了回去。
這個實驗經過了一周的重複,
到最後,即便是沒有出現響聲,小嬰兒也不敢再接近小白鼠了。
對於一種動物從感興趣到害怕,
只用了一週的時間,竟然僅僅小小改動一下環境就行了。
這還沒完,這項研究還在繼續,很快研究人員發現,
這種後天學習來的恐懼,還會遷移到其他物體上,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泛化”。
就是說,後來再對小嬰兒做測試的時候,
大家發現他不僅害怕小白鼠,還害怕小白兔,甚至連白色的皮大衣都會害怕。
這兩個實驗表明,人和動物的情緒和行為,是在環境刺激下學到的。
學習過程是這樣,某個情景會誘使人做出某個行為,
如果行為的結果是好的,就可以獲得獎勵,那麼這個行為就會被加強;
如果行為的結果是不好的,受到了懲罰,那人們就不會學習這個行為。
其實這個結論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養狗的朋友都會用這種方法來訓練自己的狗,
如果它坐下來,你就給它一塊骨頭作為獎勵,這樣時間長了,
即使你不立馬給它骨頭,它都會乖乖的聽你話坐下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後天學來的行為,也很容易消失,只要把獎勵撤銷掉就行。
比如你總是讓你的狗坐下來,卻不給它骨頭吃,慢慢的它就不會聽你的話了。
那就是高水平的迷信行為,都是在負強化的條件下形成的。什麼意思呢?
行為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獎勵,一種是懲罰,懲罰就是所謂的負強化。
你想想,很多迷信是不是主要目的是防止壞結果發生,而不是創造好結果?
比如,漁民在出海的時候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能安全回家,
而不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在打魚的時候撈到金磚。
所以說,我們的很多情緒和行為,
並不完全是由我們的內心產生的,環境在塑造人的情緒上,起了很大作用。
-----------
主旨:
心理學上有個行為主義學派,這個學派的觀點和弗洛伊德完全相反,
他們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是由環境刺激所決定的,
換句話說,情緒是從環境中學來的,而不是由內心產生的。
有個實驗是這樣的,受試對象是嬰兒,他是一個孤兒。
不怕小動物,他害怕巨大的聲響。
當研究人員給他看小白鼠,他當然很高興,
正想伸手去摸小白鼠呢,有人突然敲起了鐵棒。
突然響起的響聲把小嬰兒嚇壞了,準備摸小白鼠的手嚇得縮了回去。
這個實驗經過了一周的重複,
到最後,即便是沒有出現響聲,小嬰兒也不敢再接近小白鼠了。
這種後天學習來的恐懼,還會遷移到其他物體上,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泛化”。
就是說,後來再對小嬰兒做測試的時候,
大家發現他不僅害怕小白鼠,還害怕小白兔,甚至連白色的皮大衣都會害怕。
這實驗表明,人的情緒和行為,是在環境刺激下學到的。
行為主義學派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那就是高水平的迷信行為,
都是在負強化的條件下形成的。什麼意思呢?
行為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獎勵,一種是懲罰,懲罰就是所謂的負強化。
你想想,很多迷信是不是主要目的是防止壞結果發生,
而不是創造好結果?
比如,漁民在出海的時候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能安全回家,
而不會祈禱媽祖保佑自己在打魚的時候撈到金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