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得到-政治-為什麼德國房價這麼低

文章出處:為什麼德國房價這麼低


在北上廣工作的年輕人,基本都因為高昂的房價發過愁。
但你知道嗎,德國和中國的人口密度差不多,
德國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五六倍,但德國的房價卻比中國低很多。

房價最貴的是慕尼黑,折合人民幣每平米才2萬3,郊區的別墅價格每平米只要三四千塊。
德國那些你耳熟能詳的大城市,房價不過是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水平。
你是不是很震驚?媒體人秦朔前不久在一期節目裡,總結了德國房價低的5個原因。

第一,德國的房子定位是公共福利而不是投資品

德國的法律規定:住房的面積和租金都要符合老百姓的基本需求。
而且德國人認為即使絕大部分人有房可住了,
但還有經濟收入低的家庭買不起房,為了保障這部分群體的利益,
德國的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是作為一種基本的福利而存在的。

而在中國,房地產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支柱產業,房產在中國是重要的投資品。
所以每當中國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時,政府就會刺激房地產市場,
雖然簡單粗暴,但確實行之有效。

所以,為了讓中低收入的老百姓擁有自己的住房,
德國政府在戰後60多年竟然先後籌建了一千萬套福利住房。
而在中國,發展經濟是第一位的,需要住房市場越來越繁榮,
這就帶動了房價和地價的節節攀升,這樣政府可以籌集大量土地出讓金來支持城市建設。
你看,這就是定位不同帶來的差距。

第二,德國靠政策限制房地產富豪

在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是佔比最高的富豪群體。
可德國既沒有房地產富豪,也沒有非常大的房產開發商,這是因為德國政府規定:
無論開發商還是個人,只要你想獲得長期的無息、低息貸款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
就必須在房子建成後,以成本價租給政府,由政府來統一分配,
或者成為公共租賃市場的房源

你看,德國政府對住房市場和開發商的定位,就決定了在德國蓋房子是掙不到大錢的。
開發商只能乖乖地跟政府合作,然後等著合同期滿後,再把房子以市場價出售。
中國哪有開發商會讓政府這麼折騰呀!所以德國不像中國會有那麼多大開發商。

第三,德國打擊炒地皮行為

2003年以後,
為了讓土地出讓更加有序,中國所有的土地出讓全都交給地方政府統一執行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過去歸地方、集體和部隊的比較混亂的出讓權,
現在統一歸口,變得有秩序了。
壞處是,這讓中國的土地出讓價格從2003年後一路攀升。

於是,被價格“綁架”了的土地開發商們,就把成本轉移給了市場。
比如,北上廣的開發商就經常抱怨:
地價已經三五萬了,稅費還那麼高,如果不賣到6-10萬是沒法賺錢的。
你看,北京的天價房其實是“被豪宅”了。

而在德國,土地是私有的,人人都有土地的出讓權,
而且政府也允許大家進行各種形式的住房開發。
比如,德國人既可以選擇自己蓋房子,又可以選擇合作建房。
並且政府禁止土地市場的壟斷,這就有效地抑制了人為炒作的高房價。

第四,德國鼓勵租房不鼓勵買房

德國有57%的人至今仍在租房,只有43%的人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德國政府通過了很多法律,保障租房子的人的利益。

比如,德國法​​律規定:首先,租房合同是無限期的。
除非房東要把房子收回來自己住,否則就不能隨意地把租客趕走。

其次,房東不可以隨意漲價
舉個例子:2015年以前,德國《房屋租賃法》規定:
房租上漲幅度不能超過20%,這受法律保護,房東膽敢違法漲價,是要被判刑的。
這在咱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但就算這樣,德國租客還是不滿意,
2015年,大批德國人上街遊行抗議房租上漲,德國政府只好修訂法律,
規定房租三年內漲幅不能超過10%。
而且呢,最奇葩的是,法律說,為了減輕租客的生活負擔,房屋中介費必須由房東來承擔

除了這些,德國政府還對中低收入人群進行了租房補貼。
比如:2009年,月收入在2200歐元以下的單身家庭和月收入低於4100歐元的三口之家,
都可以申請租金上漲補貼,上漲租金的90%由政府來承擔。
比如:德國的科隆市有一百萬人口,其中有十萬人享受到了政府的住房補貼,
一萬人住進了福利房。這麼好的租房福利,誰還願意去買房啊?

第五,德國靠高額納稅打擊炒房

中國的高房價有政策導向的原因,更少不了投資者的推波助瀾。
而在德國,買房必須繳納高額的綜合稅。

比如:
在德國買一套房,需要繳納佔房屋估值1%~1.5%的不動產稅,
房屋交易的時候,還要再繳納3.5%的交易稅。
如果賣房子盈利了,那你還得繳納15%的價差盈利稅;
如果買房子不到七年就交易,還需要繳納50%的各種綜合稅

更可怕的是,德國的房子也不允許你有繼承權
因為在德國房子是一種福利產品,如果想繼承必須繳納超額累進稅或者遺產稅、贈與稅
而且,房子一旦交了鑰匙,房主就必須承擔30年的維修和養護費
所以在德國,房屋買賣實在沒什麼油水,開發商為了讓大家買房,
必須一心一意、專注建造出低成本、高品質的住房,才可能有人買。


所以呢,如果總結一下德國這一系列手段,
我們就會發現,德國的政策說到底,其實是讓基本住房從商品變成社會福利品。
從技術上看,德國政策上不准炒地皮、高稅收抑制炒房、法律上鼓勵租房,
 這其實都是慣常的調控路數,中國人並不陌生。
兩國房價完全不同的走勢,取決於兩國對待房地產的基本前提不同:
一個把房地產定位成投資品,一個定位成福利品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遏制高房價,向德國學什麼?)
稿:安迪
轉載: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