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得到-計畫-制定的計劃完不成怎麼辦

文章出處:制定的計劃完不成怎麼辦


這條音頻要給你說兩個問題,制定的計劃完不成,焦慮不安怎麼辦。
以及如果計劃本身不靠譜,該怎樣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制定了一個計劃,但是沒完成,
這個任務就會一直折磨我們,讓我們焦慮不安,沒法做下一件事。
這時候我們需要重新評估這個計劃,
如果計劃可行,但是沒完成,需要擺脫這種焦慮的狀態。
如果計劃本身有問題,就需要制定靠譜的計劃。
有沒有什麼方法呢?最近,得到專欄“超級個體”的作者古典發表了一篇文章,
分享了實用的方法,我們來一起聽聽。


先來說說,怎樣擺脫沒完成任務導致的焦慮。
給你介紹一個心理學概念,蔡格尼克效應
知識新聞以前也專門說過,這個概念指的是,人們總對那些沒完成的任務印象深刻。
所以,你會總是想著那些沒完成的任務,也沒心思做好手上的事兒。
那有沒有對策呢?有,如果做任務之前,先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計劃,
而且在大腦裡預演一下,那即便最後沒完成,也不會被焦慮折磨。
作者說,因為大腦分不清真實和假象,預演計劃的效果,跟最後完成任務差不多。


這是為什麼呢?制定計劃的時候,大腦裡至少完成了四個動作:
第一,會預演未來。
比如你是個圍棋高手,大腦裡至少要想到接下來的五步棋怎麼走,對手會有什麼應對措施。

第二,釋放焦慮感。
你寫完計劃,大腦會覺得“我做完這件事了,
可以放鬆一下”,你就可以空出大腦,想想下一步該幹什麼。

第三,提高信心。
因為你做過計劃,演習過一遍,當你真正開始做事的時候,
大腦會覺得“這個我很熟悉,肯定能做好”,你會更有信心完成。

第四,擴大自己的掌控範圍。
當你做完了計劃又能達成,肯定有一種滿足感,下回就敢制定更有挑戰性的計劃。


再來說說,怎樣制定靠譜的計劃呢?古典提出了三點注意事項:
第一,計劃總有可能趕不上變化,一旦出現這個情況,
你就可能焦慮到沒法調整原計劃,也沒法做下一個計劃。那該怎麼辦呢?
作者的建議是,先制定一個不靠譜的計劃。很多人焦慮,腦子想的都是,我做砸了怎麼辦?
那你可以制定一個“最糟糕行動的計劃”,比如項目進行不下去了我該怎麼收場,
把計劃盡可能細分,分成20到30個步驟,形成一個大列表。
寫得越多,你就越平靜,而且在這個過程裡,你也能慢慢摸索出真正靠譜的計劃。


第二,是150定律意思是說,如果你想按時完成計劃,
就把你預想的時間乘以120%,合作項目要乘以150%甚至200%。
有一項心理學研究,要求畢業生預估自己提交畢業論文的時間,
結果只有30%的學生準時提交,大部分學生需要的時間要多得多。
而且,如果一項任務需要人們彼此合作,拖延的程度就會更誇張。
比如悉尼歌劇院,當時頂尖的建築團隊預計,要投資700萬美元,
在6年之內建完。結果呢,悉尼歌劇院真正建成的時間,比預計多了10年,預算多了14倍。

第三個需要注意的是,制定計劃本身,有時候也是個陷阱。
因為制定計畫時,大腦釋放了焦慮,可沒了焦慮你可能就不行動了。
所以作者建議說,計劃的目標要高,這樣有壓力感,
但第一步要小,大腦覺得沒那麼難,才會開始行動。

以上就是古典對制定計劃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古典古少俠”(學點心理學技巧,幫你跳出“定計劃又做不完”的死循環)
稿: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蔡格尼克效應,這個概念指的是,人們總對那些沒完成的任務印象深刻。
所以,你會總是想著那些沒完成的任務,也沒心思做好手上的事兒。
那有沒有對策呢?有,如果做任務之前,先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計劃,
而且在大腦裡預演一下,那即便最後沒完成,也不會被焦慮折磨。
這是因為大腦分不清真實和假象,預演計劃的效果,跟最後完成任務差不多。
為什麼呢?
1. 會預演未來
2. 釋放焦慮感
3. 提高信心
 你做過計劃,演習過一遍,當你真正開始做事的時候,
 大腦會覺得“這個我很熟悉,肯定能做好”,你會更有信心完成。
4. 擴大自己的掌控範圍

怎樣制定靠譜的計劃呢?
1. 先制定一個不靠譜的計劃
 把計劃盡可能細分,分成20到30個步驟,形成一個大列表。
 寫得越多,你就越平靜,而且在這個過程裡,你也能慢慢摸索出真正靠譜的計劃。
2. 是150定律
 意思是說,如果你想按時完成計劃,
 就把你預想的時間乘以120%,合作項目要乘以150%甚至200%。
3. 計劃的目標要高,這樣有壓力感,
但第一步要小,大腦覺得沒那麼難,才會開始行動。

❤得到-工業-許小年:製造業真正困境在哪?

文章出處:許小年:製造業真正困境在哪?


這條音頻咱們來說說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的最新演講,
他認為,中國製造業目前面臨的挑戰,不是勞動力成本,主要是整體水平偏低。

這是他在11月13號的
“中國製造2025高峰論壇暨中國製造十佳品質評選頒獎盛典”上演講的主要內容。

許小年的觀點,來自於他的調查研究。
過去人們都以為中國製造業的困難來源於勞動力成本的提高,
導致了製造業企業外遷外移的情況。但是許小年通過調研發現,
現在選擇外遷的一些企業,主要是一些加工業和工藝比較簡單的行業,
而專業化分工較細、協作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則很少出現外遷現象。
這就要求人們在看到中國製造業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要清楚的了解中國製造業的整體優勢。

這個整體優勢是什麼呢?一是配套能力比較強,二是門類比較齊全。
一個產品,在中國,從剛開始一直到成品,都可以找到協作廠商,
這樣的條件,是東南亞和南亞那些國家還不具備的。
所以很多企業仍然選擇留在中國,因為在其他的地方,找不到這麼齊全的配套能力。

基於這樣的現實,許小年認為中國製造業目前面臨的挑戰,不
是勞動力成本的問題,而是整體水平偏低的問題,
尤其是在基礎材料領域,中國和國際上的一流企業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這才導致了中國製造業出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是產品技術含量偏低,趨同化現象普遍;
第二是“落後的產能”過剩,除了價格之外,很少有其他的競爭手段。
什麼是“落後的產能”過剩呢?
簡單地說就是落後的行業企​​業太多,所以只能拿價格作為競爭手段。

怎麼擺脫這種困境呢?許小年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首先,執行中央的“三去”政策,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的政策,要以市場為嚮導。
許小年認為,現在有些地區和行業,不是在去產能,而是採用行政手段限制產量。
這不是去產能,而是限產,而且是採用行政手段的限制,
這樣受到限制的,往往不是效率低的產業。
一些殭屍企業不僅在優惠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繼續維持,消耗著國家資源,
還造成了行業其他經營企業的困難,破壞了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

其次,在“三去”的任務完成之後,
下一個課題就是製造業的升級換代,這需要靠創新來實現。
誰來創新,如何創新,這又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新問題。
許小年特意強調,創新是指新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其主體,必須是企業和企業家。
麼,政府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呢?
政府應該關注的是基礎理論的研究和基礎的技術開發。
只有這個邊界確定了,創新才有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創新是個高度不確定的試錯過程,
這種高度的不確定性意味著高風險,高風險就必然要求高回報。
如果不是基於市場,就沒有資本願意為創新提供資金。

最後,許小年對於當下人們熱衷的工業4.0時代做了自己的分析。
在他看來,工業4.0只是在工業3.0,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智能化。
所謂實現智能化,就是在網絡的主要節點具有反饋、學習和決策的功能。
每一個階段都以前一階段為基礎,人們可能覺得不同的階段不能同時實現,
可在許小年看來,不同的階段是可以同時實現的,但是不可省略,不可超越。
想一步跨過去,是不現實的,也是缺乏基礎的。
因為連前面的2.0、3.0都沒做到,怎麼去做4.0呢?
而根據許小年的個人觀察,中國的製造業現狀,大致是處於2.0的階段。

以上是許小年演講的要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第二屆中國製造2025高峰論壇暨中國製造十佳品質評選頒獎盛典(許小年:談“三去”執行)
稿:李佳蓉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國製造業出現了兩個問題:
1. 產品技術含量偏低,趨同化現象普遍;
2. “落後的產能”過剩,除了價格之外,很少有其他的競爭手段。
什麼是“落後的產能”過剩呢?
簡單地說就是落後的行業企​​業太多,所以只能拿價格作為競爭手段。

怎麼擺脫這種困境呢?
1. 執行中央的“三去”政策,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的政策,要以市場為嚮導。
2. 創新升級
 創新是指新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其主體,必須是企業和企業家。
 那麼,政府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呢?
 政府應該關注的是基礎理論的研究和基礎的技術開發。
 只有這個邊界確定了,創新才有可能。

❤得到-心理-人類天生沒有自控力?

文章出處:人類天生沒有自控力?


這條音頻跟你說的是人類到底有沒有自控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給自己定下目標,比如立志戒菸、減肥,又或者堅持讀書。
不過,我們看起來都很容易半途而廢,然後呢,把原因歸結為意志力不夠。
那麼無法堅持,真的就是因為我們沒意志力不夠、沒自控力嗎?

美國新聞Vox網站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心理學家們對於自控力的最新研究。
研究者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人類在抵制誘惑方面,表現都是非常差的。
通過自控、用意志力來抵制誘惑,這種方式的有效性,其實被我們明顯誇大了。
也就是說,人都是天生不善於自控和堅持的。

事實上,在這次實驗之前,就有專業研究發現,
讓人們用自控力去抵制誘惑這件事,要嘛是只能在短期內能成功,要嘛就是徹底的失敗。
心理學家最新的研究則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
他們對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159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到了學期末,那些自我控制更多的學生,
在完成目標方面,並沒有表現得更好,而是感到筋疲力盡。
而那些能順利完成目標的學生,只是因為他們經歷了更少的誘惑。

現實中,我們常常會想像“自我控制”是個天使,它對面,有個魔鬼,
兩個小人要打架決定勝負,一般來說,擁有強大意志力的人,才有能力打贏魔鬼。
但文章的作者說,事實情況是,那些看起來意志力堅定、擅長自我控制的人,
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打這場架。

文章認為,這項發現很有意義,
因為如果是意志力並沒有那麼大作用的話,那即使是我們向誘惑屈服了,
我們也不用覺得自己就是個缺乏意志的人,就多麼糟糕。
這也啟發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如何解決像肥胖這樣的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減肥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意志力。
然而,新的科學共識是,肥胖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包括基因、食物環境,關鍵在於,不是缺乏意志力。


文章的作者認為,關於意志力的研究,以下幾點特別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那些在自控方面做得好的人,實際上都享受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做手頭的事情對他們來說,不是折磨,而是樂趣。
心理學家說,“想要達到”的目標比“必須達到”的目標更容易實現,
因為比起討厭的事情,人們更願意做喜歡的事。

第二,之所以有人看起來善於自控,是因為他們養成了更好的習慣
那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心理學家說,善於自控的人,在構建自己的生活時,
會避免做什麼事都想著,先通過自控來實現,他們會主動設計和優化流程。
比如跑步或冥想,
如果每天都有一個更容易的時間來完成目標,那他們就安排在這個時間做。
不是意志力幫他們完成了目標,而是日常的流程讓這件事更容易做到。
如果你想要早上快點起床,一個竅門,是把鬧鐘放在房間的另一邊。
這不是讓意志力來發揮作用,而是一種計劃、設計。


第三,是有些人之所以自控成功了,只是因為他體驗到的誘惑比較少。
我們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部分取決於我們的基因。
就像有些人本身就比別人更容易餓,而有些人天生地就有較高的自覺性。
談到自我控制時,他們就像是獲得了基因彩票。


第四,當你有錢的時候,自控這件事會比較容易。
因為自控講的是長遠的回報,而人在貧困的時候,更容易關注眼下的回報。
對窮人來說,未來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這些關於“自我控制”的新觀點,讓心理學家十分興奮,
因為它可能帶來整個策略層面上的突破。 “只對誘惑說不”這種方法已經過時了,
現在,專家們正試圖通過手機APP和其他技術,來提高人們做事和堅持的動力,
讓“必須達到”的目標,變成“想要達到”的目標。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克制都沒用,而是說它應該成為我們抵制壞行為的,
最後一項努力。因為就算自我控制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失敗了,但偶爾也會有贏的機會。

以上就是心理學界對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新研究發現,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Vox(The myth of self-control)
稿:李霄
轉載:得到

---------
主旨:
通過自控、用意志力來抵制誘惑,這種方式的有效性,其實被我們明顯誇大了。
也就是說,人都是天生不善於自控和堅持的。
那些看起來意志力堅定、擅長自我控制的人,
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打這場架。

關於意志力的研究,以下幾點特別值得我們注意:
1. 那些在自控方面做得好的人,實際上都享受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因為比起討厭的事情,人們更願意做喜歡的事。
2. 之所以有人看起來善於自控,是因為他們養成了更好的習慣
 心理學家說,善於自控的人,在構建自己的生活時,
 會避免做什麼事都想著,先通過自控來實現,他們會主動設計和優化流程。
 比如跑步或冥想,
 如果每天都有一個更容易的時間來完成目標,那他們就安排在這個時間做。
 不是意志力幫他們完成了目標,而是日常的流程讓這件事更容易做到。
3. 是有些人之所以自控成功了,只是因為他體驗到的誘惑比較少
4. 當你有錢的時候,自控這件事會比較容易
 因為自控講的是長遠的回報,而人在貧困的時候,更容易關注眼下的回報。
 對窮人來說,未來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得到-學習-為什麼努力換不來進步

為什麼努力換不來進步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學習和工作很努力,但是看不到進步?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但收穫很小,看不到想要的結果,這是為什麼呢?
得到APP訂閱專欄“伯凡·日知錄”作者吳伯凡說,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怎樣正確學習。我們一起來聽聽。


先給你介紹一個概念,叫單環學習。
也就是從發現問題出發,經過確定問題、學習研究,再採取行動解決,
最後回到問題,評估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叫單環學習。這是一般的學習過程。
現代管理理論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認為,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上付出很多,收穫很少,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只會單環學習。


舉個單環學習的例子。
 2006年,華為在非洲一個國家蘇丹,投標一個移動通信網絡項目。
公司跟客戶聯繫的時候,各部門各自為政,有調研的,有出解決方案的。
每個部門都盡心盡力,也顯示了很大的誠意。
但是各部門對客戶的承諾不一樣,部門之間也沒有及時溝通,客戶一直不滿意。
最後,這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標還是失敗了。
華為不可能不知道客戶需要一個整體解決方案,只不過實際操作中,
每一個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問題,就容易落進“單環學習”的陷阱裡。

跟單環學習相對應的,是雙環學習
就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循環之外,再建立第二個循環,
還要反思每一步的前因後果,問一個為什麼。
你可以繼續想像一下,在單環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概念——心智模式,
反思和心智模式形成了第二個環。
也就是不光反思這一次解決問題的行為,還要反思看問題的心智模式。這就叫雙環學習。


說完了單環學習的弊端,那怎麼區分雙環學習和單環學習這兩個概念呢?
舉個例子,阿吉里斯打了個比方,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
調溫器在溫度低於68度時會自動供熱,這就是單環學習。
如果這個人能提出問題,
問為什麼是68度,還去嘗試有沒有更經濟的溫度設置,就是雙環學習了。


雙環學習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一個叫習慣性防衛,一個叫熟練的無能。

先說習慣性防衛,就是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是想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要是對方不接受,溝通就變成了爭執。
有效率的溝通應該是雙方求同,看起來更為對方著想,實際上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除了習慣性防衛,雙環學習要克服的另一個障礙叫“熟練的無能”。
阿吉里斯認為,越是聰明人,越有可能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
但是也越容易陷進熟練的無能這個障礙裡。
比如說,蘋果電腦沒有散熱孔。
要是讓一個精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人來說,很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他會覺得,一個機器要散熱,沒有散熱孔怎麼能行呢。
這樣就不可能做到顛覆式的創新。

總結一下,大部分人做事情之所以事倍功半,效果不好,
主要是因為陷入“單環學習”的思維模式。
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雙環學習”,學會反思和抓住問題的本質。
以上就是吳伯凡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伯凡時間”(你每天都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看不到進步?)
稿:嚴森康馳
轉載:得到

-----------
主旨:
單環學習。也就是從發現問題出發,經過確定問題、學習研究,再採取行動解決,
最後回到問題,評估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叫單環學習。這是一般的學習過程。
現代管理理論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認為,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上付出很多,收穫很少,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只會單環學習。
而跟單環學習相對應的,是雙環學習
就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循環之外,再建立第二個循環,
還要反思每一步的前因後果,問一個為什麼。
你可以繼續想像一下,在單環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概念——心智模式,
反思和心智模式形成了第二個環。
也就是不光反思這一次解決問題的行為,還要反思看問題的心智模式。這就叫雙環學習。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

調溫器在溫度低於68度時會自動供熱,這就是單環學習。
如果這個人能提出問題,
問為什麼是68度,還去嘗試有沒有更經濟的溫度設置,就是雙環學習了。

雙環學習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
1. 習慣性防衛

 就是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是想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要是對方不接受,溝通就變成了爭執。
 有效率的溝通應該是雙方求同,看起來更為對方著想,實際上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2. 熟練的無能
 越是聰明人,越有可能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
 但是也越容易陷進熟練的無能這個障礙裡。
 比如說,蘋果電腦沒有散熱孔。
 要是讓一個精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人來說,很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他會覺得,一個機器要散熱,沒有散熱孔怎麼能行呢。
 這樣就不可能做到顛覆式的創新。

❤得到-職場-五輪對話連接好你和新上司

文章出處:五輪對話連接好你和新上司


這條音頻講的是,如何通過對話跟新上司迅速建立好關係。

大家在職業生涯中都會遇到新上司,這個權威又陌生的人控制著你需要的資源,
評判著你的成敗,那麼怎麼才能快速地跟他建立起牢固、有建設性的工作關係呢
有本新書叫《創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過第一個90天》,
作者說,你和上司的關係是通過持續的對話建立的,
只要你計劃好跟新上司的五輪主題對話,就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哪五輪對話呢?下面我來給你具體說說。

第一輪對話,是針對情境的對話。
這次對話的目標是:在對情境的認識上和你的新上司達成共識,
比如,你的業務處於什麼狀態?取得了哪些成功或遭遇過哪些失敗?具體原因是什麼?
面對哪些挑戰和機遇?可以使用哪些資源等等。
這是未來你開展任何工作的基礎,如果達不成共識,可能就得不到你需要的支持。
當然,你們的觀點很有可能不同,但是,了解他的想法很重要。

第二輪是關於期望值的對話,目標是在工作期望上跟上司達成一致。
比如,你的短期、中期目標是什麼?要在什麼時間取得成果?
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成功或評價你的表現?
這個過程中有幾個方面要注意,
比如,最好先在上司最關注的領域取得初步的成功
因為要想讓他幫你,你最好先幫助他取得成功。
再有,當你們觀點不一致時,要盡量向他靠攏,
但如果他對問題的歸因有錯誤,你也要教育他,讓他明白根本問題所在
還有,少做成績上的許諾,但交出更多的成果,這樣上司會很高興。
最後,要利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方式反复確認上司的期望值,確保不走偏。

第三輪,關於資源的對話。這場對話裡,你需要不斷地針對重要資源跟上司溝通。
最好的方法是盡量早、盡量多地把問題擺到檯面上,
然後用清單的方式,列出必須要的資源
這個過程中要記住幾個有效的溝通原則,比如要關注根本利益,
意思是說,要深入了解上司還有能幫到你的同事,他們有什麼目的和動機;
然後,追求共贏,最好是能找到一些方法,既能推動同事的工作,同時也能幫到自己。
最後,把資源和成果聯繫起來,
讓上司關注到在不同的資源條件下,你可以取得不同的成績。
記住,事先提出資源需求,比在做事的過程中不停地去要資源,更能獲得上司的認可。

第四輪,關於工作風格的對話。
工作風格上的偏好往往會影響人們學習、交流、做決策的方式。
所以,你最好先確定怎樣才能和新上司最好地、持續地進行互動和合作。
比如,你給上司留言說了一件急事,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回復你,
反而是在事後責怪你沒有告訴他這個問題,這就說明看留言不是他的溝通方式。
這就需要你去發現他的溝通方式、溝通頻率。另外,你最好找到你們工作風格之間的差異。
如果上司做決策喜歡分析硬數據,而你喜歡聽經驗豐富的人的意見,
上司喜歡過問細節,而你喜歡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你就要去平衡這些差異,避免矛盾或衝突。
如果差異過大,那最好把問題主動擺出來,
讓雙方把關注的重點都轉移到最終的結果上,而不是做事的方法上。
總之,你應該主動去適應上司的風格,而不能指望他來遷就你。

最後一輪,是關於個人發展的對話。
經過兩三個月,雙方關係成熟一些之後,就可以討論你的個人發展問題了。
比如,你的工作進展怎麼樣?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進?
哪些技能需要進一步提升?有什麼具體的改進措施等等。
向新上司請求反饋和幫助,進而更早地提升自己,這對你的職業發展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關注點局限在硬性技能上,
因為職位越高,重要的判斷、溝通和管理等方面的軟技能就越重要。

以上就是快速和新上司建立好關係的對話技巧,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創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過第一個90天》
稿:宋碧瓊
轉載:得到

------------
主旨:
只要你計劃好跟新上司的五輪主題對話,

就能快速地跟他建立起牢固、有建設性的工作關係。
1. 針對情境
 在對情境的認識上和你的新上司達成共識,
 比如,你的業務處於什麼狀態?取得了哪些成功或遭遇過哪些失敗?具體原因是什麼?
 面對哪些挑戰和機遇?可以使用哪些資源等等。
2. 期望值
 比如,你的短期、中期目標是什麼?要在什麼時間取得成果?
 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成功或評價你的表現?
 這個過程中有幾個方面要注意。
 (1)先在上司最關注的領域取得初步的成功
 (2)你們觀點不一致時,要盡量向他靠攏
 (3)他對問題的歸因有錯誤,你也要教育他,讓他明白根本問題所在。
 (4)少做成績上的許諾,但交出更多的成果
 (5)要利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方式反覆確認上司的期望值
3. 資源
 (1)用清單的方式,列出必須要的資源
 (2)把資源和成果聯繫起來,
  讓上司關注到在不同的資源條件下,你可以取得不同的成績。
 (3)事先提出資源需求,比在做事的過程中不停地去要資源,更能獲得上司的認可。
4. 工作風格

 平衡與上司的工作風格之差異,避免矛盾或衝突。
 如果差異過大,那最好把問題主動擺出來,
 讓雙方把關注的重點都轉移到最終的結果上,而不是做事的方法上。

5. 個人發展
 向新上司請求反饋和幫助,進而更早地提升自己,這對你的職業發展非常重要。

❤得到-科學-人類:進化沒停止,方向卻不定

文章出處:人類:進化沒停止,方向卻不定
牽涉到演化,歸類科學


這條音頻講的是,人類的進化停止了嗎?

關於進化這件事,目前一種普遍的看法是,人類的進化已經停止了。
但是最近發表在著名科普雜誌《環球科學》的一篇文章就反駁了該觀點,
文章的作者認為,人類進化仍在持續,而且還提出了三種人類可能的進化方向


首先來看看,為什麼說人類進化沒停止。
作者提到,人類進化仍然在進行這件事,是有科學研究和數據證實的。
美國科學家對基因庫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
至少7%的人類基因在5000年前還發生過進化,
學家還據此估計,人類進化的速度在過去一萬年裡至少加快了100倍。
而美國哈佛大學的的一項研究也認為,
人類進化一直沒停,並且最近出現的一些變化,還改善了人類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比如有些基因的改變,讓非洲人增強了對瘧疾的抵抗力;
另外一些改變使亞洲人在皮膚色素沉著和毛囊發育等方面發生了變化。

那既然進化沒停,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人類進化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呢?
當然不是,科學家提醒我們:千萬別過於樂觀,覺得進化就一定會讓人類“越來越好”。
文章的作者給出了影響人類進化的三種可能因素,
並且認為,這些可能因素會給人類帶來挑戰。

先來看看第一種會影響進化的可能:非自然選擇。
有專家認為,人類這一物種內部的自然選擇,正被先進的技術和醫藥所抑制。
今天,攜帶遺傳缺陷的嬰兒,不僅能夠活下來,還能生兒育女。
自然界強者生存的規則對人類的生存規則的影響力,已經大大減弱。

第二種可能,是定向進化。
既然我們能用基因技術控制動植物的進化方向,
那麼在未來,對人類的進化方向實施控制,也不是不可能。
而一旦實現了進化控制,影響就是巨大的。
如果父母改變他們未出生孩子的基因,讓這些孩子出生後既聰明又長壽,
這樣一來,與其他正常人相比,他們會積累更多財富、生育更多的子女。
然後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會跟和自己一樣的人走到一起,與他人隔絕開來。
長此以往,基因就會發生某種變化,最終形成一個新物種。

第三種可能,是出現半人半機械的新物種,作者稱之為“博格人”
博格人是科幻作品《星際迷航》裡一個虛構的宇宙種族,是半有機物半機械的生化人。
作者拿博格人打比方,其實是提出這麼一個問題:
物種的終極進化目標,有沒有可能是“人機共生”或者“人機合成”呢?
不過,不管博格人最終會不會出現,現代科技威力銳不可當,
對古老的進化模式造成威脅,這一點,其實已經不再是秘密。

英國牛津大學的進化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就提出:
如果堅持認為,因為有了以往進化成功的記錄,
我們就能自信地說,進化將繼續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前進,那就樂觀過頭了。
他還勾勒了一個更令人沮喪的圖景:
如果機器效率成為衡量人類進化的標準,
那人性裡裡許多美好的東西恐怕會被清除出我們的血統,
比如愛情、遊戲、藝術、社交、生兒育女等等。
這些癖好是和人類過去的進化歷史相適應的;
但是有什麼理由讓我們能自信滿滿地說,上述行為在未來還會繼續與進化的歷史相適應呢?

最後,文章的作者總結說,
假如未來,人類尚未滅絕的話,那麼進化有以下幾條不同的道路可供選擇:

第一,是進化停滯。
我們人類在很大程度上仍與現在相同,只是由於種族融合而發生少量變化;

第二,是產生新生物種。一個新的人類物種可以在地球或者其他行星上進化形成。
咱們前面提到的“定向進化”這種方式,其實最終就可能會產生一個新物種。

第三,是人機共生。機器與人腦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的共生智慧,
可能保留也可能不再保留今天被我們稱為人性的這些特質,人類進化得越來越像“博格人”。

以上就是關於人類進化的一些新思考,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環球科學公眾號(人類“進化”在倒退?)
稿:桃子
轉載:得到

----------
主旨:
美國科學家對基因庫數據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至少7%的人類基因在5000年前還發生過進化,
學家還據此估計,人類進化的速度在過去一萬年裡至少加快了100倍。
而美國哈佛大學的的一項研究也認為,
人類進化一直沒停,並且最近出現的一些變化,還改善了人類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比如有些基因的改變,讓非洲人增強了對瘧疾的抵抗力;
另外一些改變使亞洲人在皮膚色素沉著和毛囊發育等方面發生了變化。

但這不意味著人類進化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影響人類進化的三種可能因素會給人類帶來挑戰。
1. 非自然選擇

 人類這一物種內部的自然選擇,正被先進的技術和醫藥所抑制。
 今天,攜帶遺傳缺陷的嬰兒,不僅能夠活下來,還能生兒育女。
 自然界強者生存的規則對人類的生存規則的影響力,已經大大減弱。
2. 定向進化
 如果父母改變他們未出生孩子的基因,讓這些孩子出生後既聰明又長壽,
 這樣一來,與其他正常人相比,他們會積累更多財富、生育更多的子女。
 然後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會跟和自己一樣的人走到一起,與他人隔絕開來。
 長此以往,基因就會發生某種變化,最終形成一個新物種。
3. 出現半人半機械的新物種,作者稱之為“博格人”
 不管博格人最終會不會出現,現代科技威力銳不可當,
 對古老的進化模式造成威脅,這一點,其實已經不再是秘密。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得到-經濟-小農經濟:為什麼漢代才形成?

出處:小農經濟:為什麼漢代才形成?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小農經濟在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說起小農經濟這個詞,你肯定不陌生。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過一句話:“中國就是鄉土社會,
小農意識深深地紮根在中國的國民性格之中。”最近,
經濟學家何帆寫了一篇文章說,
實際上,中國最開始不是小農經濟,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是從漢代才開始出現的。


為什麼說中國最開始不是小農經濟?因為在戰國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商業繁榮。 
《史記·貨殖列傳》裡提到了很多大商人
包括鹽商、鐵商,還有做畜牧起家的商人,以及獲得秦始皇敬重的女企業家巴寡婦清。
商業興旺的原因,一是由於戰國時期各國打仗,紛紛修路,交通有了很大的發展;
二是戰國時期的大國規模比過去大了,市場規模自然也更大,人口和貨物流動的範圍更廣;
三是得益於貨幣制度的發展
這種繁榮一直持續到漢代初期,所以我們看《漢書》里關於大商人的記載也很詳細。
如果一直朝這個方向發展,中國沒準會出現類似古代希臘那樣的城邦文化。


但歷史卻在漢代轉了一個大彎,商人們都開始投資土地了,這是為什麼呢?
何帆在文章裡說,第一個原因是人口帶來的政策變化。
漢代初期,人口逐漸增長,人口總額至少翻了一番,甚至是兩番。
雖然官府試圖減少農民的賦稅負擔,但還是沒辦法緩解人多地少的困境。
於是,西漢初期的政策就轉變為重視農業,打擊商業。
不僅向商人徵收很高的財產稅,
還鼓勵群眾,揭發隱瞞財產的商人,告發者能獲得很大的獎勵。
商人被揭發之後,財產全部被沒收,中等以上的商人大多數被告發得傾家蕩產。
後來這個揭發的政策雖然被取消了,但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從此富人不再敢投資工商業,而是去購買土地,因為土地不屬於徵稅對象。
加上商業稅嚴苛、農業稅優惠,這更鼓勵商人們投資土地了。


除了政策這樣的外部因素,從根本上講,
中國的小農經濟,很可能跟種植本土農作物需要的技術有關。
漢代以前,中國人的主要糧食是稷、黍這些北方的農作物,抗風耐旱,適合北方的氣候,
但也有缺點,就是分量較輕的穀粒很容易從穀穗上脫落,來年自己發芽長出來。
想要提高產量,從播種之前,到收割之後,都要不斷除草,耕耘土地。
中國的小農經濟是精耕細作的農業,和種植農作物需要的勞作是有關的。

而且,中國的小農經濟,不是我們說的那種自給自足的經濟,
恰恰相反,只有在大莊園中,才會有各類農作物、各類手工作坊,才有可能自給自足,
小農經濟是無法自給自足的。中國的小農經濟其實是重商的小農經濟。
比如說,中國農民會在農閒時,去做一些小買賣,或者打打零工,賺一些錢。
中國的農民參與市場活動有一個週期循環。
如果是天下太平,農民就積極參加到市場體系中,
集市連著城鎮,城鎮連著遠處的市場,形成了區域性甚至是全國性的網絡。
如果是動亂時期,農民撤回到村子裡,與外界隔離,形成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

何帆最後總結說,中國從漢代開始,出現了精耕細作而且重商的小農經濟。
這一轉型開始於政策的劇烈衝擊,但歸根到底,
是在中國獨有的資源禀賦條件下,做出的一種最優選擇。

以上就是何帆的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FT中文網(中國的小農經濟是怎樣形成的?)
稿:嚴森康馳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國最開始不是小農經濟,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是從漢代才開始出現的。
為什麼說中國最開始不是小農經濟?
因為在戰國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商業繁榮。
1. 《史記·貨殖列傳》裡提到了很多大商人,
2. 戰國時期的大國規模比過去大了
3. 得益於貨幣制度的發展

但歷史卻在漢代轉了一個大彎,商人們都開始投資土地了,這是為什麼呢?
西漢初期的政策就轉變為重視農業,打擊商業。
不僅向商人徵收很高的財產稅,
還鼓勵群眾,揭發隱瞞財產的商人,告發者能獲得很大的獎勵。
後來這個揭發的政策雖然被取消了,但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從此富人不再敢投資工商業,而是去購買土地,因為土地不屬於徵稅對象。
加上商業稅嚴苛、農業稅優惠,這更鼓勵商人們投資土地了。

除了政策這樣的外部因素,從根本上講,
中國的小農經濟,很可能跟種植本土農作物需要的技術有關。
中國的小農經濟是精耕細作的農業,和種植農作物需要的勞作是有關的。
小農經濟是無法自給自足的。中國的小農經濟其實是重商的小農經濟。
比如說,中國農民會在農閒時,去做一些小買賣,或者打打零工,賺一些錢。
中國的農民參與市場活動有一個週期循環。

❤得到-人際-社交直覺左右我們的社交行為

文章出處:社交直覺左右我們的社交行為

這條音頻給您說說,社交圈是怎麼影響我們的。

很多文章都在傳授社交技巧,有一種理論也認為,
人類所處的社會環境很複雜,不可預測,所以跟別人相處需要復雜的思考。
但最近有本新書,叫《直覺》,作者格爾德·吉仁澤是德國的認知心理學家,
他在書裡提出了個觀點說,很多情況下,
大多數人在社交圈裡的反應,都是社交直覺的作用,和各種複雜的技巧、計算沒關係。
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作者說,社交直覺有兩種,一種叫家庭直覺,它會讓你好好照顧家人。
還有一種叫群體直覺
意思是人們會支持某個有象徵意義的群體,跟群體成員合作並且保護他們。
其中,群體直覺是人類特有的,
會讓我們在心理上認同某個群體,往大了說有種族、宗教、國家,
往小了說有某個地方的人,或者某學校校友。
如果你在看自己支持的球隊比賽時很激動,
而看其他球隊比賽時沒有這種反應,那就是受到了群體直覺的影響。

群體直覺是建立在互利主義基礎上的,
也就是我給你什麼,你就得還給我什麼。
交換的可以是物品和金錢,也可以是道德支持和反對。
那麼在社交過程裡,有哪些地方會用到群體直覺呢?
書裡說了挺多,給你選兩個常見的來說說。


第一,透明度可以帶來信任感
總有人說,現在越來越不能信任別人。
但是文化史學家尤特·弗雷福特覺得,現在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度遠遠超過以前。
你看,原來社會的每個群體人數少,隨時都能互相監督,
每個人能掌控的事情多,對信任的要求就少。
但是現在呢,完成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各個領域的協作分工,
我們把錢託付給銀行,讓陌生的快遞員送東西到家門口,其實是付出了更多的信任。
在大型社會裡,不確定性問題需要用信任來解決。

既然信任這麼重要,該怎麼讓別人憑藉直覺就認為我們可信呢?
書上說,要增強透明度
比如英國央行曾經一直對客戶保持神秘感,
但是莫文·金擔任行長後,採取了完全相反的策略,就是透明化。
比如在預計未來一年的通貨膨脹率時,英國央行不但會公開具體的數字,
還會公開委員會討論的整個過程,包括對某個估值的所有贊成和反對意見,
讓人們了解決策流程。另外,英國央行還要明確說,
這個預估是不確定的,並且給出可能的範圍。
一些政治家對這個做法特別驚訝,但是
在莫文·金當行長的十年裡,透明政策讓央行成為英國最值得信賴的機構。

第二,做決定的時候會模仿。
這跟從眾心理不一樣。
比如說,你身邊有個奇怪的人,你覺得他很討厭,跟大家一起排斥他,這是從眾。
如果你很喜歡這個奇怪的人,你可能會去模仿他奇怪的地方,這就是群體直覺了。
這個經驗法則讓我們形成了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的直覺。
比如,要是你周圍的同齡人喜歡滾石樂隊,你也容易成為滾石的粉絲。

成功的模仿是有條件的。作者列出了三個要素。
一是相對穩定的環境,比如子女可以模仿成功的父親去經商,也容易獲得成功。
二是反饋比較少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到效果。
比如大學畢業後該幹什麼,模仿就能起到作用。
三是可能出現嚴重後果,比如去森林裡採漿果,不模仿別人的話,
有可能碰到有毒的,就有生命危險。

那麼,模仿什麼時候是無用的呢?
書裡說,世界急速變化的時候,就不適合模仿了,應該自主學習。
比如子女繼承了父親的公司,照搬成功經驗,賺了很多錢。
但是在全球化市場裡,原來的經驗也許就用不上了,甚至可能導致破產。

以上就是《直覺》這本書說的,社交圈怎麼影響我們,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直覺》
稿:荷包蛋
轉載:得到

------------
主旨:
大多數人在社交圈裡的反應,都是社交直覺的作用,和各種複雜的技巧、計算沒關係。
社交直覺有兩種,
一種叫家庭直覺,它會讓你好好照顧家人。
還有一種叫群體直覺,
意思是人們會支持某個有象徵意義的群體,跟群體成員合作並且保護他們。
群體直覺是人類特有的,
會讓我們在心理上認同某個群體,往大了說有種族、宗教、國家,
往小了說有某個地方的人,或者某學校校友。
群體直覺是建立在互利主義基礎上的,
也就是我給你什麼,你就得還給我什麼。
交換的可以是物品和金錢,也可以是道德支持和反對。
那麼在社交過程裡,有哪些地方會用到群體直覺呢?
1. 透明度足夠,讓人有值得信任的群體直覺
 比如英國央行曾經一直對客戶保持神秘感,
 但是莫文·金擔任行長後,採取了完全相反的策略,就是透明化。
 在莫文·金當行長的十年裡,透明政策讓央行成為英國最值得信賴的機構。
2. 喜歡產生模仿的群體直覺
 如果你很喜歡這個奇怪的人,你可能會去模仿他奇怪的地方。
 這個經驗法則讓我們形成了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的直覺。
 比如,要是你周圍的同齡人喜歡滾石樂隊,你也容易成為滾石的粉絲。
 而成功的模仿是有條件的。
 (1)相對穩定的環境
 (2)反饋比較少,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到效果。
 (3)不模仿,可能出現嚴重後果

❤得到-哲思-人類天生並不追求快樂

文章出處:人類天生並不追求快樂


這條音頻要回答一個問題,人天生就是追求快樂的嗎?

聽到這樣的問題,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人活著當然就要追求快樂。
而且快樂哲學的核心思想也是說,人不管做什麼事,主要動機就是追求快樂。
但是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有本書最近再版,這本書叫《後物慾時代的來臨》。
書裡有一章說到,人天生追求快樂這個論斷,不是真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


首先,人類的三大思想資源,都不支持天生追求快樂這個觀點。
這三大思想資源都是什麼呢?
第一個,宗教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不支持人生追求快樂。
第二個,傳統道德很少有哪個民族的傳統道德會鼓吹活著就是追求快樂
第三個,進化論思想一言以蔽之,說的就是適者生存。
所謂的適者,就是生存和繁衍上的成功者。
如果一個物種過度沉溺在追求快樂的活動裡,那對它的生存和繁衍都是不利的。
比如說,孕婦在妊娠的早期,會噁心嘔吐,很痛苦,但這種痛苦對胎兒有重要意義。
妊娠早期的噁心嘔吐,可能是為了限制食物,降低胎兒在發育早期,接觸毒素的概率。
等到了胎兒長到需要大量營養的時候,母親噁心和厭食的狀況自然就好轉了。

再比如說,鮭魚在準備產卵的時候,消化系統會大幅度萎縮,產完卵後就會死去。
但是這種萎縮,一方面給下一代提供了足夠的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自身重量,減輕了鮭魚游向產卵地的負擔。
你看,在自然選擇這種機制下,母體為了繁育下一代,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追求快樂在這種機制下,不能算最重要的事。


列舉完這三大思想資源之後,鄭也夫說,
很多人信奉英國哲學家邊沁的快樂哲學,但是沒有正確理解。
邊沁所說的快樂,是大快樂,包括“行善”、為“聲譽”奮鬥等等。
但是現在的人說到快樂,更多的時候指的是小快樂,也就是享受感官的快樂,
這種理解就比較狹隘。


那麼,人生的真正追求到底是什麼呢?
鄭也夫把美國經濟學家西托夫斯基的觀點重新總結歸納,
提出了三項追求,也就是舒適、得到承認以及刺激,分別來介紹一下。

第一項,舒適。也就是生理上不痛苦,不用忍受飢餓、寒冷等等。
以前人們得不到溫飽,滿足這個需求曾經是最大的問題。

第二項,得到承認,這種動力是在人的本性裡的。
很多時候,要追求被承認,就會犧牲舒適。

第三項,刺激。
人的大腦裡有一個可以測試的指標,叫喚醒值,也就是興奮度。
這個指標最好能週期性地達到一定的高度。
解決溫飽之後,日常生活在大腦裡刺激出的興奮值就大大降低了。
但是從進化的角度看,我們的身體仍然需要刺激。
未來人們面臨的重要選擇,就是如何尋找刺激,以及尋找什麼樣的刺激。

以上就是鄭也夫對人生意義追求的回答,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後物慾時代的來臨》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有本書最近再版,這本書叫《後物慾時代的來臨》。
書裡有一章說到,人天生追求快樂這個論斷,不是真理
1. 宗教: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不支持人生追求快樂。
2. 傳統道德:很少有哪個民族的傳統道德會鼓吹活著就是追求快樂。
3. 進化論思想。一言以蔽之,說的就是適者生存。
 如果一個物種過度沉溺在追求快樂的活動裡,那對它的生存和繁衍都是不利的。
 比如說,孕婦在妊娠的早期,會噁心嘔吐,很痛苦,但這種痛苦對胎兒有重要意義。
 妊娠早期的噁心嘔吐,可能是為了限制食物,降低胎兒在發育早期,接觸毒素的概率。
 等到了胎兒長到需要大量營養的時候,母親噁心和厭食的狀況自然就好轉了。
很多人信奉英國哲學家邊沁的快樂哲學,但是沒有正確理解。
邊沁所說的快樂,是大快樂,包括“行善”、為“聲譽”奮鬥等等。
但是現在的人說到快樂,更多的時候指的是小快樂,也就是享受感官的快樂,
這種理解就比較狹隘。
那麼,人生的真正追求到底是什麼呢?
鄭也夫把美國經濟學家西托夫斯基的觀點重新總結歸納:
1. 舒適
 也就是生理上不痛苦,不用忍受飢餓、寒冷等等。
2. 得到承認
 很多時候,要追求被承認,就會犧牲舒適。
3.刺激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得到-醫健-補鈣補出心臟病?;痛苦可以通過氣味傳遞

文章出處:補鈣補出心髒病?


這條音頻給你介紹兩項醫學與生理學方面的最新研究,
一個是額外補鈣跟動脈和心臟的某些損傷有關,另一個是痛苦可以通過氣味傳遞。

先說第一項研究,是關於補鈣的。
很多人生活中都會吃些鈣片什麼的,額外給自己補鈣,但是補鈣有沒有副作用?
怎麼補鈣更安全呢?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
額外補鈣會增加動脈斑塊堆積和心臟損傷的風險,但是高鈣飲食是安全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2700多名參與者十年來的檢測結果,
並把他們分成了五組,在對年齡、性別、種族等多個因素進行校正之後,
研究人員發現,鈣攝入總量最高的一組,患心髒病的風險比鈣攝入量最低的一組高出27%。隨後,研究人員又分析了兩組人的差別,
一組只攝入飲食中的鈣,另一組通過鈣補充劑來額外補鈣,
結果發現後者比前者發生冠狀動脈鈣化的風險高22% 。

研究人員認為,身體對飲食中的鈣和補充劑中的鈣反應是不一樣的,
因為那些每天飲食中鈣含量最高的參與者,患心臟病的風險並沒有增加。
另外一位研究人員還認為,高鈣飲食對心臟不僅沒有不良影響,甚至還可能還有保護作用。
所以,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以後再想吃鈣片補鈣的時候,最好還是先問問醫生。


下面說第二項研究,
我們知道,疼痛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看到身邊的人痛苦,自己也會不舒服,
但是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又有了進一步發現:
痛苦不僅能被看到、聽到,還能被聞到,至少在小鼠身上是這樣。
研究發現,承受痛苦的小鼠可以通過某種氣味把疼痛“傳遞”給同處一室的其它小鼠,
只要聞到這種“痛苦的氣味”,其它小鼠對疼痛也會變得格外敏感。

這個研究其實是個意外發現。
一開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是想研究酒精的戒斷反應。
人們在戒酒之後都會對疼痛感更加敏感,
研究人員就想在小鼠身上模擬這個疼痛敏感的問題。
結果意外地發現,當把正在戒酒的小鼠和正常的小鼠放在一塊的時候,
正常的小鼠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了68%,而且是在沒有任何因素能增加痛苦的情況下。
接著,研究者換了好幾種方式刺激小鼠,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只要和正在戒酒的痛苦小鼠待在一個房間,原來好好的小鼠也會對疼痛更加敏感。
研究人員排除了應激反應和酒精氣味的影響,
也排除了視覺的影響,因為小鼠們雖然在一個房間,
但是都住在不同的籠子裡,彼此很難看到對方的情況。
所以,研究人員就推測,可能是嗅覺在發揮作用,
也就是痛苦的小鼠散發了一種氣味,傳染了正常的小鼠。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
研究者把一些酒鬼小鼠的鋪蓋卷拿了出來,放在了正常小鼠的籠子裡,
結果發現,接觸到這些鋪蓋卷之後,就算從未謀面,
正常的小鼠也被傳染了,對疼痛的敏感性明顯地增加了。
也就是說,至少在小鼠身上,感受痛苦的信號可以通過某種氣味來傳遞。

雖然這個現像還沒有在人身上發現,但是這個實驗是有現實意義的:
如果小鼠對疼痛的敏感度會受到同伴氣味影響的話,
以後,在設計有關疼痛的實驗的時候,就要好好考慮一下怎麼排除這項因素的干擾了。

以上就是近期兩項生理學與醫學領域研究的主要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Calcium Intake From Diet and Supplements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and its Prog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10‐Year Follow‐up of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ocial transfer of pain in mice,Science Advances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來源:得到

---------
主旨:
1. 額外補鈣會增加動脈斑塊堆積和心臟損傷的風險,但是高鈣飲食是安全的
 身體對飲食中的鈣和補充劑中的鈣反應是不一樣的,
 因為那些每天飲食中鈣含量最高的參與者,患心臟病的風險並沒有增加。
 另外一位研究人員還認為,

 高鈣飲食對心臟不僅沒有不良影響,甚至還可能還有保護作用。
 所以,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以後再想吃鈣片補鈣的時候,最好還是先問問醫生。
2. 痛苦可以通過氣味傳遞
 研究者把一些酒鬼小鼠的鋪蓋卷拿了出來,放在了正常小鼠的籠子裡,
 結果發現,接觸到這些鋪蓋卷之後,就算從未謀面,
 正常的小鼠也被傳染了,對疼痛的敏感性明顯地增加了。
 也就是說,至少在小鼠身上,感受痛苦的信號可以通過某種氣味來傳遞。
 雖然這個現像還沒有在人身上發現,但是這個實驗是有現實意義的:
 如果小鼠對疼痛的敏感度會受到同伴氣味影響的話,
 以後,在設計有關疼痛的實驗的時候,就要好好考慮一下怎麼排除這項因素的干擾了。

❤得到-科學-放不下手機源自本能缺陷

文章出處:放不下手機源自本能缺陷
牽涉到演化,歸類為科學類


這條音頻跟你介紹一本新書,叫做《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這本書的作者是世界一流商學院——
法國“英士國際商學院”的教授特奧·康普諾利(Theo Compernolle),
書的主題就是告訴你,如何在信息超載的時代,學會慢思考、學會提升工作效率。

康普諾利從大腦的工作機制入手,指出“多任務並行”完全是一種違背大腦科學的做法,
並且認為,只有保持專注、減少任務切換,才能提升效率。
康普諾利提出:在今天,干擾我們日常生活、讓我們無法專注的罪魁禍首,就是手機。


進入正題之前,先來看看我們有多離不開手機。
有研究人員對15萬智能手機用戶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這些設備平均每天被解鎖110次,
晚高峰時期,被調查對象平均每小時要看9次手機,
而每看一條信息,我們都需要差不多67秒才能恢復狀態。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放不下手機呢?
康普諾利認為:放不下手機是因為我們有本能的缺陷,
康普諾利列舉了10條缺陷,其中5條是從演化的角度來談的,特別有新意,咱們具體說說。


第一個缺陷,是人類天生對危險十分敏感
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演化出了對潛在危險的敏銳性。
與普通信號相比,潛在的危險信號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
而郵件和信息因為可能帶來意外和壞消息,就更讓我們有時刻檢查的慾望。
你的情緒越緊張,檢查的次數就越多。

第二個缺陷,是人類天生好奇。
好奇心是人類一項非常古老的特性,而且好奇心得到了滿足,這會給我們帶來滿足感。
當我們知道手機裡有未知信息的時候,就會好奇:
是誰發了信息?說了什麼?
你大概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手機提示有新郵件,你的好奇就被激起來了,
於是你花了很長時間從一大推郵件中找到一封有用的,就像在一大堆垃圾裡發現了金礦,
對你來說,這就是獎勵,讓你得到了滿足。
而這種一次性的獎勵和滿足感,還會讓你下一次仍然有拿起手機的衝動。


第三,類天生熱愛興奮感。
前面咱們說了,發現有價值的信息,也就是“金礦”,
可以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興奮。
但實際上,獎勵越不可預期、越不規律,大腦的興奮感就越強烈,上癮的風險也越大。
一旦你陷入了這個循環,“條件反射”就會起效,讓你進一步上癮。
而且研究發現,與相對較長的郵件相比,短信和微信這樣的簡短信息帶來的興奮感更強。


第四,我們天生追求確定性
生存環境危險,於是人類希望從危險中找到確定性。
當很多消息蜂擁而來,你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也很希望掏出手機確定一下。
你會擔心新發的消息重不重要?是老闆發來的嗎?
只要掏出口袋裡的手機點兩下,所有疑問塵埃落定。
儘管理智上我們知道,真正緊急的郵件非常少,
但還是會不理性地渴望排除“萬分之一”的不確定性。


第五,是人類需要歸屬感。
在今天,部落逐漸消失,人們於是在社交媒體上創造了虛擬的新部落並投入大量時間。
互動交流能增加幸福感;孤立、消費性的網絡活動卻會增強孤獨感、降低歸屬感和幸福感。
但無論是互動還是孤獨地消費,這兩種情況都會進一步增強你對隨時在線的需求。


康普諾利列舉的另外5條缺陷是,
比如說,人類天生就是有條件反射的動物,時間長了,
聽到手機鈴聲就會條件反射式的拿起來看;
還有就是,我們人類很容易養成習慣,看手機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掉;
又或者,我們人類天生喜歡快速反應、喜歡眼下的滿足、常常被神經質的感覺驅動,等等,
這些都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時間有限,就不細說了,感興趣的話不妨把書找來看看。

看完了這些總結,你可能會問了,我們要如何克服缺陷、放下手機、保持專注呢?
對此,康普諾利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徹底離線。抽出固定不受打擾的時間,來完成專注的工作;
第二,批量處理,盡量減少切換次數。
平均而言,30分鐘不受打擾地處理一個任務,效率比分別花3個10分鐘要高3倍;
第三,恢復正常睡眠。充足的睡眠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助於你的思考;
第四,科學應對負面壓力。短暫的壓力能提升我們的表現,
但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又會摧毀我們的智力生產力,所以保持平衡很重要。

以上就是《慢思考》一書提到的觀點。最後,作者提醒我們,態度的改變是所有改變的根基,如果一個人不改變基本態度,任何技巧都派不上用場。

本文源自:《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稿:大西瓜
來源:得到

-----------
主旨:
有研究人員對15萬智能手機用戶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這些設備平均每天被解鎖110次,
晚高峰時期,被調查對象平均每小時要看9次手機,
而每看一條信息,我們都需要差不多67秒才能恢復狀態。
康普諾利列舉了10條缺陷,其中5條是從演化的角度來談的,特別有新意。
1. 人類天生對危險十分敏感
 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演化出了對潛在危險的敏銳性。
 與普通信號相比,潛在的危險信號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
 而郵件和信息因為可能帶來意外和壞消息,就更讓我們有時刻檢查的慾望。
 你的情緒越緊張,檢查的次數就越多。
2. 人類天生好奇
 當我們知道手機裡有未知信息的時候,就會好奇:
 是誰發了信息?說了什麼?
 你大概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手機提示有新郵件,你的好奇就被激起來了,
 於是你花了很長時間從一大推郵件中找到一封有用的,就像在一大堆垃圾裡發現了金礦,
 對你來說,這就是獎勵,讓你得到了滿足。
 而這種一次性的獎勵和滿足感,還會讓你下一次仍然有拿起手機的衝動。
3. 人類天生熱愛興奮感
 獎勵越不可預期、越不規律,大腦的興奮感就越強烈,上癮的風險也越大。
4. 我們天生追求確定性
 生存環境危險,於是人類希望從危險中找到確定性。
 當很多消息蜂擁而來,你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也很希望掏出手機確定一下。
 儘管理智上我們知道,真正緊急的郵件非常少,
 但還是會不理性地渴望排除“萬分之一”的不確定性。
5. 人類需要歸屬感。
 在今天,部落逐漸消失,人們於是在社交媒體上創造了虛擬的新部落並投入大量時間。
 互動交流能增加幸福感;孤立、消費性的網絡活動卻會增強孤獨感、

 降低歸屬感和幸福感。
 但無論是互動還是孤獨地消費,這兩種情況都會進一步增強你對隨時在線的需求。

要如何克服缺陷、放下手機、保持專注呢?
1. 徹底離線
2. 批量處理,盡量減少切換次數
 30分鐘不受打擾地處理一個任務,效率比分別花3個10分鐘要高3倍;
3. 恢復正常睡眠
4. 科學應對負面壓力

 短暫的壓力能提升我們的表現,但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
 又會摧毀我們的智力生產力,所以保持平衡很重要。

❤得到-科技-數字生命替你嘗試風險

文章出處:數字生命替你嘗試風險


這條音頻說的是和生命科學以及人工智能有關的知識。

最近,著名生物科學家、華大基因前CEO、碳雲智能創始人王俊,
在混沌研習社舉辦的混沌Mini創業營上做了個分享,主題是“尋找碳基生命的矽基未來”,
其實說的就是如何用人工智能,來改善人類生命的質量,很有價值。

先來看看,什麼是碳基生命。碳基生命,就是以碳元素為有機物質基礎的生物。
我們現在看見的地球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構建的,
當然王俊在這裡提到的碳基生命,其實就是指咱們人類自身。

那矽基呢,類比著理解,就是以矽元素做基礎的程序。
計算機CPU的核心材料是矽制的,所以計算機是矽基的,
標題裡的矽基,指的就是計算機,以及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人工智能。

王俊認為,
我們人類的生命就是一個已經寫定的、可被預測的程序,就跟計算機的程序一樣,
而運用人工智能,也就是用矽基的程序,可以提升我們碳基生命的生命質量。
就這個判斷,王俊提出了三個基本假設。


第一個假設是,生命可以被數字化。
咱們前面說到生命程序和計算機程序很相似,那二者有沒有不同呢?
也有。不同之處就在於,
計算機是二進制的,只有0和1兩種代碼,但生命是四進制的,有ATCG四個代碼,
通過四個代碼形成不同的組合,繼而形成不同的物種和程序。

但這其實恰恰說明,和計算機一樣,碳基生命也是可以數字化的。
基因測序技術,就是把基因裡的ATCG給讀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個把生命數字化的過程。


第二個假設是,數字生命可以被人工智能化
第一個假設說,生命可以數字化,但數字化之後堆積起來的只是一堆數字。
怎樣看懂那堆數字呢?這就需要把數字化的生命簡化。
這也是矽基程序能發揮作用的地方。這裡的矽基程序,指的是現在大熱的“人工智能”。
也就是說,把生命數字化只是第一步,拿到數據後,要用“人工智能”把數據給用起來。

王俊認為,整個身體就是一個可預測的數據模型。也就是說,
我自己現在此時此刻的狀態,比如基因、腸道微生物、生活的環境、吃的東西等等,
最終會產生什麼結果,這些都可預測。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身體數字化,再輸入到人工智能係統裡,
不停地訓練這個系統,那這個系統最後就會越來越像你。

人類在前行的過程中,有一樣東西是不可以逆轉的,那就是時間。
時間無法倒退,所以一個人在當下這個時間裡做的決策,
也沒辦法返回過去更改,結論也就寫定了。
比如你今天吃的東西、做的運動,就決定了自己的身體、基因會做出什麼反應,
是讓糖尿病風險高了一分、讓肺癌風險高了一分,還是降低了這些風險?
那既然人的決定不可逆轉,就不妨先讓人工智能去嘗試。
如果有了數字化生命、有一個矽基的你,一切就不一樣了,
今天讓他跑十公里,明天讓他跑馬拉松,後天讓他斷食,看看身體到底有什麼反應。
這就好像還有一個“矽基”的你生活在“平行宇宙”裡面一樣,
在你行動之前,先替你嘗試,在這個基礎上給人類進行的醫療,才是真正的“精準醫療”。


最後一個假設是,數字生命可以被網絡化。
人的生命標識是最唯一的標識,糞便、唾沫、頭髮都是唯一的。
有了唯一性,就可以把數字生命進行聯網,而一旦聯網,
關於基因的一切,就可以精准定位。
在今天,連骨髓移植都面臨著找不到匹配對象的情況,
但如果實現了網絡化,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你生了病,可以在數字生命網絡中找到能治癒你毛病的那個人。


在這個矽基世界裡,婚戀和生育也會受到影響。
我們現在相親約會很費時間,數量也有限,
一旦實現了聯網,約會之前就可以先看看兩人在數字生命上是否匹配,匹配了再約。
再比如想生孩子,生育之前要是能先在數據庫裡掃一遍,
那能避免掉很多基因帶來的遺傳性疾病。

以上是王俊演講的主要內容,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王俊在混沌Mini創業營的分享實錄
稿:磊子
來源:得到

--------------
主旨:
如何用人工智能,來改善人類生命的質量?
碳基生命,就是以碳元素為有機物質基礎的生物。
我們現在看見的地球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構建的,
在這裡提到的碳基生命,其實就是指咱們人類自身。

那矽基呢,類比著理解,就是以矽元素做基礎的程序。
計算機CPU的核心材料是矽制的,所以計算機是矽基的,
若可以提升我們碳基生命的生命質量,那三個基本前提要成立。
1. 生命可以被數字化
 計算機是二進制的,只有0和1兩種代碼,但生命是四進制的,有ATCG四個代碼,
 通過四個代碼形成不同的組合,繼而形成不同的物種和程序。
 但這其實恰恰說明,和計算機一樣,碳基生命也是可以數字化的。
 基因測序技術,就是把基因裡的ATCG給讀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個把生命數字化的過程。
2. 數字生命可以被人工智能化
 我自己現在此時此刻的狀態,
 比如基因、腸道微生物、生活的環境、吃的東西等等,
 最終會產生什麼結果,這些都可預測。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身體數字化,再輸入到人工智能係統裡,
 不停地訓練這個系統,那這個系統最後就會越來越像你。
 人類在前行的過程中,有一樣東西是不可以逆轉的,那就是時間。
 時間無法倒退,所以一個人在當下這個時間裡做的決策,
 也沒辦法返回過去更改,結論也就寫定了。
 比如你今天吃的東西、做的運動,就決定了自己的身體、基因會做出什麼反應,
 是讓糖尿病風險高了一分、讓肺癌風險高了一分,還是降低了這些風險?
 那既然人的決定不可逆轉,就不妨先讓人工智能去嘗試。
 在你行動之前,先替你嘗試,在這個基礎上給人類進行的醫療,才是真正的“精準醫療”。
3. 數字生命可以被網絡化
 在今天,連骨髓移植都面臨著找不到匹配對象的情況,
 但如果實現了網絡化,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你生了病,可以在數字生命網絡中找到能治癒你毛病的那個人。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得到-科技-馬斯克:影響人類未來的5件事

文章出處:馬斯克:影響人類未來的5件事


這條音頻給你說說可以影響人類未來的5件事。以及人類在10年後,要怎麼進行火星移民。
這兩個話題,是矽谷大亨埃隆·馬斯克接受采訪和網友提問時說到的。

首先是今年9月份,“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
接受了矽谷著名創業孵化器YC合夥人的系列採訪“如何構建未來”。
採訪中,他提到,自己在25年前上大學的時候,希望做的有5件事,
分別是:讓人類可以在多個行星上生活、加速可持續能源的普及、
互聯網、還有基因和AI,也就是人工智能。

馬斯克認為,這5件事裡,短期內AI是最重大的。
或許你還記得,他曾經被認為是“AI陰謀論”的支持者之一。
馬斯克說,他擔心的不是AI會產生獨立意識去做壞事,而是擔心有些人會用它去做壞事。
這些人可能是AI的擁有者,也可能是其他人。
因此,不能讓某些公司或個人獨自掌控先進的AI技術。
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實現AI的民主化。
馬斯克說他已經做了一個非盈利組織叫OpenAI,就是要把AI技術傳播出去。

第二緊迫的事是基因,包括解決癡呆等疾病的基因重排問題。

第三,馬斯克認為,人類未來需要擁有一個腦接口,高帶寬的,
有點像科幻電影裡經常看到的在腦袋或者脖子上插一根管,和機器連到一起。
他認為人類大腦的帶寬現在被大大限制了,大腦還有很多沒有被挖掘出來的潛力,
整個大腦的能力是超過email,電腦,手機或者APP的。
所以如果能解決大腦帶寬的限制,
把AI和大腦皮層很好的連在一起,人類就會變成“AI人”共生體。

第四,讓人類可以在多個行星上生存,也是馬斯克一直以來的夢想。
他堅定地相信:10年內人類就可以移民火星,
但是他預測第一批移民不會是人類,而是機器人。

第五,關於可持續能源的普及,
馬斯克說,大學的時候他曾經幫忙做過電動汽車,
任務是研究有沒有突破性的方式,能為汽車提供能源。
他當時去斯坦福讀博士,課題也是這個。後
來創立了特斯拉,專門做純電動車,而且在電池技術上有新的突破。

說完了馬斯克眼裡,可以影響人類未來的5件事,再給你說說火星移民。
10月份,馬斯克回答網友提問的時候說,要讓人類10年後能花20萬美元搭乘飛船奔赴火星。

他說,飛船使用的火箭,是迄今為止人類建造的規模最大的助推器。
每一艘火星旅行宇宙飛船的設計載客量為100人。
未來幾十年裡,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會製造大約1000艘這樣的宇宙飛船,
每26個月建立一座大型火星移民定居點。為什麼是每26個月呢?
因為馬斯克打算充分利用每一次地球火星軌道的交會機會,
這個交會的周期就是26個月一次。
他還打算每26個月就把航班數量增加一倍,直到火星上的城市系統可以自行運轉。

馬斯克估計,第一次載人任務將搭乘十幾個人,
目的是要建立火箭推進劑工廠和火星基地的電源系統。
他還描述了火星上的第一批房屋會採用碳纖維框架建造,
屋頂是圓形的,表面安裝玻璃門窗。
房屋設計成玻璃圓頂,主要是為綠色植物提供生存空間。

馬斯克指出,如果想實現火星移民,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比如說,開發一種新的金屬合金,用來製造飛船和火箭。
這種物質需要非常耐氧化,而且能夠承受300個大氣壓。
改進作為飛船助推器的火箭碳纖維燃料罐是更重要的事,
這種罐子需要能夠承載低溫推進劑,而且在推進劑受熱加壓後,不會發生洩漏。

面對巨大挑戰,馬斯克在2011年美國航空大會上發表的演講裡提到,
如果不進行這項研究,我們就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一些災難會很容易把人類排擠出地球。

以上就是馬斯克關於火星移民等影響人類未來重大話題的部分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42章經(YC合夥人對話ElonMusk:25年前就看準了這五件會改變人類的事情)、36氪(網友在美國“貼吧”就火星殖民計劃“發難”馬斯克,看他如何應戰?)音頻稿:小五講述:成亞

-----------
主旨:
讓人類可以在多個行星上生活、加速可持續能源的普及、
互聯網、還有基因和AI,也就是人工智能。
1. 人工智能
 矽谷大亨埃隆·馬斯克擔心的不是AI會產生獨立意識去做壞事,
 而是擔心有些人會用它去做壞事。
 這些人可能是AI的擁有者,也可能是其他人。
 因此,不能讓某些公司或個人獨自掌控先進的AI技術。
 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實現AI的民主化。
 馬斯克說他已經做了一個非盈利組織叫OpenAI,就是要把AI技術傳播出去。
2. 基因,包括解決癡呆等疾病的基因重排問題。
3. “AI人”共生體
 人類未來需要擁有一個腦接口,高帶寬的,
 有點像科幻電影裡經常看到的在腦袋或者脖子上插一根管,和機器連到一起。
 他認為人類大腦的帶寬現在被大大限制了,大腦還有很多沒有被挖掘出來的潛力,
 整個大腦的能力是超過email,電腦,手機或者APP的。
 所以如果能解決大腦帶寬的限制,
 把AI和大腦皮層很好的連在一起,人類就會變成“AI人”共生體。
4. 移民火星
 讓人類可以在多個行星上生存,也是馬斯克一直以來的夢想。
 他堅定地相信:10年內人類就可以移民火星,
 但是他預測第一批移民不會是人類,而是機器人。
 要讓人類10年後能花20萬美元搭乘飛船奔赴火星。
5. 可持續能源的普及

❤得到-中史-乾隆“永不加賦”背後的秘密

文章出處:乾隆“永不加賦”背後的秘密


這一條音頻和大家說說,乾隆真的是“永不加賦”嗎?
這是學者賴惠敏在她出版《乾隆皇帝的荷包》一書中提出的問題。
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書評人趙思淵針對此書寫了書評,
挑出這個問題專門做了剖析,我們覺得特別值得推薦給大家聽一聽。

過去有個觀點,認為乾隆一朝之所以延續康熙一朝繼續成為盛世,
就是因為乾隆延續了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詔,宣布“永不加賦”,
所謂永不加賦,是針對農業稅而言,從歷史記錄來看,乾隆確實繼承了這一政策。

不過,這只是正式稅收,並不是指老百姓的實際負擔,
老百姓的實際負擔,除了正式稅收,還有非正式稅收,也就是稅外收費。

所以,在弄清楚賦稅增加沒增加的問題之前,
我們先要來看看乾隆私人的開銷費用是從哪裡來的?


在中國的皇權制度中,皇帝的花銷與國家財政從漢代就已經分離開了
此後的歷代中央王朝也基本延續了這樣一個制度,清朝也不例外。
既然乾隆的花銷和國家財政是分離開的,那這筆不小的開銷費用是從哪裡籌集來的呢?
其實皇帝一般都會有些比較隱蔽的經濟來源,乾隆皇帝就有三個隱秘的錢袋子

這第一個錢袋子就是“皇莊”,就是皇親國戚的私人農場。
一開始這些皇莊的收入是用來供應當地駐軍和工作人員的開銷,
還沒有直接流入皇帝的口袋。但乾隆年間大量查抄了這些產業,就直接歸內務府所有了。
收歸內務府之後,乾隆把一部分指定人經營,還有一部分租給農民耕種,
這樣,乾隆直接當上了不用靠天吃飯的地主,
每年不用過問具體耕種只等著到期去收租就行了。


乾隆皇帝第二個錢袋子是淮揚鹽商
大家可能要問了,鹽鐵的稅費應該屬於國家的財政收入,
理應交到戶部才對呀,怎麼就成為乾隆私人的錢袋子了呢
這就要來看看當時清朝食鹽經銷制度了,當時清朝鹽政最主要的製度是“官督商銷”,
就是由政府指定特許商人進行食鹽的銷售,有點類似於今天特許經營店的意思。
食鹽作為老百姓日常的剛需,一個地方只授權幾個商人進行經營,
這其中有多大的利潤大家可想而知。無利不起早,白花花的銀子放在那裡有誰不想掙呢,
商人們都擠破腦袋的想拿到這個專營權。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商人們為了得到經營權紛紛送禮走後門,
這中間所得到的錢財大部分進了皇帝的腰包。
據估算,乾隆朝內務府來自鹽務收入,就佔了鹽稅全部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


乾隆最後一個不那麼引人注意的錢袋子是稅關
或許大家又有疑惑了,稅關不更應該是國庫的收入嗎,怎麼也成了乾隆的錢袋子了呢?
其實,稅關是按照一定的數額交到戶部的,那麼在固定數額以外多出的部分去了哪裡呢?
實際上,稅關多出的部分全進了內務府的賬上,也就是變成了乾隆的收入。
不僅如此,那些被任命為稅關監督的官員,如果因為沒有足額完成稅收或者貪污,
就會遭到罰俸甚至查抄家產,這部分收入也進入內務府而非戶部。
據作者估計,關稅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都進入內務府。


有了這三個能夠帶來源源不斷收入的錢袋子,
乾隆的個人開銷就得到了保障,而且內務府錢花不完了還可以劃撥給戶部。
據史料記載,內務府撥給戶部銀兩每年都達到百萬兩以上。
內務府撥給戶部的銀兩,其實本應該是全部交給戶部的,
皇帝不說出這些銀兩的來源,而只說內務府撥銀兩給戶部。
這樣做一方面使國庫資金得到補充,
另一方面讓乾隆維持了一個“節儉、仁政愛民”的聖君形象。

雖然乾隆利用個人的私人錢袋子繞開了國家財政這個關卡,
可不管錢在內務府和戶部之間怎麼轉來轉去,這些錢的卻都是來自老百姓,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皇帝的錢袋子越富足,老百姓這條羊就會被拔的越乾淨。
這樣看來乾隆皇帝真的是“永不加賦”嗎?顯然是個偽命題。

本文源自:東方早報(帝國的“面子”與乾隆的“裡子”)音頻稿:陳波講述:於浩

--------------------
主旨:
過去有個觀點,認為乾隆一朝之所以延續康熙一朝繼續成為盛世,
就是因為乾隆延續了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詔,宣布“永不加賦”,
所謂永不加賦,是針對農業稅而言,從歷史記錄來看,乾隆確實繼承了這一政策。
不過,這只是正式稅收,並不是指老百姓的實際負擔,
老百姓的實際負擔,除了正式稅收,還有非正式稅收,也就是稅外收費。
在中國的皇權制度中,皇帝的花銷與國家財政從漢代就已經分離開了,
其實皇帝一般都會有些比較隱蔽的經濟來源
,乾隆皇帝就有三個隱秘的錢袋子。
1. 皇莊”,就是皇親國戚的私人農場。
2. 淮揚鹽商
 鹽鐵的稅費應該屬於國家的財政收入,
 理應交到戶部才對呀,怎麼就成為乾隆私人的錢袋子了呢。
 這就要來看看當時清朝食鹽經銷制度了,當時清朝鹽政最主要的製度是“官督商銷”,
 就是由政府指定特許商人進行食鹽的銷售,有點類似於今天特許經營店的意思。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商人們為了得到經營權紛紛送禮走後門,
 這中間所得到的錢財大部分進了皇帝的腰包。
 據估算,乾隆朝內務府來自鹽務收入,就佔了鹽稅全部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
3. 稅關
 稅關不更應該是國庫的收入嗎,怎麼也成了乾隆的錢袋子了呢?
 其實,稅關是按照一定的數額交到戶部的,那麼在固定數額以外多出的部分去了哪裡呢?
 實際上,稅關多出的部分全進了內務府的賬上,也就是變成了乾隆的收入。
 不僅如此,那些被任命為稅關監督的官員,如果因為沒有足額完成稅收或者貪污,
 就會遭到罰俸甚至查抄家產,這部分收入也進入內務府而非戶部。
 據估計,關稅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都進入內務府。
 內務府錢花不完了還可以劃撥給戶部。
 據史料記載,內務府撥給戶部銀兩每年都達到百萬兩以上。
 這樣做一方面使國庫資金得到補充,
 另一方面讓乾隆維持了一個“節儉、仁政愛民”的聖君形象。
這樣看來乾隆皇帝真的是“永不加賦”嗎?顯然是個偽命題。

❤得到-科技-大數據是全新材料而不是高科技

文章出處:大數據是全新材料而不是高科技


這條音頻和你說說一位大數據專家對大數據的最新解讀。

我們知道,今天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
不管是用來預測總統選舉,還是在雙十一的時候給你推送各種商品,
大數據已經從各個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最近,前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巴巴集團數據委員會會長車品覺,
接受了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輝的採訪。
在採訪中,車品覺說,大數據是一種全新的材料,而不是另外一種高科技。
所以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要從本質上,從體系上來思考大數據。
車品覺從三個方面解釋了他的看法。


第一,車品覺說,大數據時代,最重要的是關聯。
因為大數據和以前的數據不一樣,首先就是很多數據不是你自己蒐集來的,
所以你需要有一個對外部數據的認知,儘管你自己的數據有時候已經足夠大了,
但還是要把別人的數據“關聯”在你自己的數據中。
這是和過去最不一樣的,過去的數據是封閉的,但今天我們一定要和外部的數據關聯。

比如說,打車軟件告訴你,從公司打車到家要45分鐘,但你有急事,想在半小時之內到家。
於是你發現,可以先打車到一個地鐵站,然後坐地鐵回家,這樣半小時就能到了。
解決問題的原因,就是你必須關聯第三方數據,不只是出租車的,還有地鐵的。
所以大數據的起點就是關聯第三方數據。
當第一方數據和第三方數據能很好地結合的時候,
我們對數據的分析就會有一種全新的理解。


第二,大數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快。
因為大數據的這種關聯,讓中間環節需要人工判斷的地方減少了。
過去我們用數據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從“發生了什麼”,到最終“怎麼解決”,中間有很多環節。
隨著數據技術的發展,中間環節需要人工判斷的地方在逐漸減少。

當然,說大數據快,不是減少人手這麼簡單,
其實它是“兩秒鐘”的科技,意思是讓決策提高了兩秒鐘。
不要以為兩秒鐘很簡單,很多事情,勝負就是兩秒甚至兩毫秒的事。
比如說反恐,一個人從新加坡坐飛機到北京,
從上飛機開始,就已經開始和各種數據關聯了。關聯的速度越快,計算的時間就越充分。
據說美國在“9·11”之後,用了三年的時間拿到了一種快速計算的技術。
有了這種技術,一個人過了海關之後,只要用五分鐘,
就能計算出這個人有多大的概率是恐怖分子。
原因就在於,這個技術把你的數據和恐怖分子的數據進行了關聯和計算。

所以,從你進入海關的那一刻,之後不管你是在空中,
還是在陸地,計算機都在不斷關聯和計算你。從人臉識別到匹配全世界十幾億人數據,
如果你需要三個小時來計算,那肯定就完蛋了。
所以說大數據時代的快,也是建立在關聯的基礎上的。


第三,車品覺說,除了快,大數據想要創造價值,還涉及另外兩個問題,
就是“準確”,以及“過去的經驗”

“準確”是說數據要準確,比如自動駕駛對路上的人臉識別,
過去的準確率是90%,如果你能提高到95%,那就是一場革命,
很多過去實現不了的功能就能實現了。
 “過去的經驗”也就是可重複性,人從高處跳下去會不會死?
這是一個低概率事件,根本沒有重複性,因為人只有一條命。
所以我們喜歡看的是天天都有的數據,就是發生率非常高、重複率非常高的數據,
這樣的話,數據分析才有大用途。

以上就是大數據專家車品覺的最新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公眾號“三思派”(車品覺:我們正站在大數據帶來的整個創新生態的臨界點)音頻稿:亞平寧講述:成亞

------------
主旨:
1. 大數據時代,最重要的是關聯
 把別人的數據“關聯”在你自己的數據中。
 這是和過去最不一樣的,過去的數據是封閉的,但今天我們一定要和外部的數據關聯。
 比如說,打車軟件告訴你,從公司打車到家要45分鐘,

 但你有急事,想在半小時之內到家。
 於是你發現,可以先打車到一個地鐵站,然後坐地鐵回家,這樣半小時就能到了。
 解決問題的原因,就是你必須關聯第三方數據,不只是出租車的,還有地鐵的。
 所以大數據的起點就是關聯第三方數據。
 當第一方數據和第三方數據能很好地結合的時候,
 我們對數據的分析就會有一種全新的理解。
2. 特點就是快
 據說美國在“9·11”之後,用了三年的時間拿到了一種快速計算的技術。
 有了這種技術,一個人過了海關之後,只要用五分鐘,
 就能計算出這個人有多大的概率是恐怖分子。
 原因就在於,這個技術把你的數據和恐怖分子的數據進行了關聯和計算。
 所以,從你進入海關的那一刻,之後不管你是在空中,
 還是在陸地,計算機都在不斷關聯和計算你。從人臉識別到匹配全世界十幾億人數據,
 如果你需要三個小時來計算,那肯定就完蛋了。
 所以說大數據時代的快,也是建立在關聯的基礎上的。
3. “準確”,以及“過去的經驗”
 “準確”是說數據要準確,比如自動駕駛對路上的人臉識別,
 過去的準確率是90%,如果你能提高到95%,那就是一場革命,
 很多過去實現不了的功能就能實現了。
 “過去的經驗”也就是可重複性,人從高處跳下去會不會死?
 這是一個低概率事件,根本沒有重複性,因為人只有一條命。
 所以我們喜歡看的是天天都有的數據,就是發生率非常高、重複率非常高的數據,
 這樣的話,數據分析才有大用途。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得到-讀書-讀書如有效,避開三誤區

文章出處:讀書如有效,避開三誤區


這條音頻來說說,讀書的時候很容易陷入幾個誤區,
怎麼才能避開這些誤區,提高讀書效率。

前不久,讀書達人陳章魚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
列舉了很多讀書的時候容易陷進去的誤區,還給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這些方法都很實用,我們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給您轉述一下。


第一個誤區是仙丹式的閱讀。所謂仙丹式的閱讀,就是幻想用一次閱讀解決所有問題。
這種閱讀誤區的危害在於你的目標太過宏大,如果達不到就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
很容易放棄閱讀,比如說,你想通過讀一本《國富論》,
就了解整個經濟學領域的知識,這是不可能的。那怎麼避免這個誤區呢?
需要我們聚焦問題,認清自己的焦慮。
比如說,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變得更成熟,這就屬於一個空泛的目標,
是很難通過閱讀一兩本書去實現的,
你需要把這個大目標分解開來,變成幾個具體的小目標,
比如說你設個小目標,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
你可以圍繞這個目標做一些相關的閱讀,具體的目標相對容易實現,閱讀的信心就會增強。


第二個誤區是集郵式的閱讀,意思就是過多關注輸入量,忽視輸出
讀完之後來不及去實踐和使用,這樣的閱讀是沒有效果的。
陳章魚在分享中做了一個類比,
比如你想要8塊腹肌,補充一些蛋白質是有幫助的,
但如果你只吃蛋白質而不去做運動,是沒辦法完成目標的。
那怎麼解決呢?首先你要關注自身的狀態,而不是讀書的數量。
就拿健身來說,你應該關注的不應該是每天跑幾圈,而是自己身體的實際狀況。
其次是關注輸出的狀況,比如說你計劃寫多少讀書筆記、做幾次分享等等。


第三個誤區是輸出尷尬症。很多人讀完書以後想要輸出,
結果發現自己說不清楚也寫不明白,其實不用灰心。
我們都知道,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有舒適區和學習區的分別,
在學習區的效率非常高,最適合學習。
但是,學習區不符合自己的理想狀態,所以輸出困難也在所難免。那怎麼避免這個誤區呢?
首先要堅持輸出,不要因為一次兩次的失敗,就不敢寫,也不敢分享了。
其次是要掌握一些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這裡介紹一個萬維鋼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就是在得到APP開專欄《精英日課》的萬維鋼。
他說一個好的讀書筆記要有這四點:
第一個是要清晰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第二是要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第三是要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最後還要發現這本書和之前讀過的書之間的聯繫。
萬維鋼還建議,我們一本書要讀兩遍,
第一遍要陷進去,跟著作者的思維走;
第二遍要跳出來,發表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最後總結一下,讀書首先要確定一個明確、合理、量化的目標。
其次,要關注自己的實際狀態,而不是單純關注數量。
書籍相當於一張地圖,如果你不去走路的話,知道路線也沒有用。
最後,讀一遍是不夠的,重新讀一本書很重要。
以上是陳章魚對於讀書誤區的看法,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陳章魚知乎live分享:閱讀的十二種病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第一個誤區是仙丹式的閱讀(X)
 所謂仙丹式的閱讀,就是幻想用一次閱讀解決所有問題。
 你需要把這個大目標分解開來,變成幾個具體的小目標,
 比如說你設個小目標,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
 你可以圍繞這個目標做一些相關的閱讀,
 具體的目標相對容易實現,閱讀的信心就會增強。
第二個誤區是集郵式的閱讀(X)
 意思就是過多關注輸入量,忽視輸出。
 你要關注自身的狀態,而不是讀書的數量。
 就拿健身來說,你應該關注的不應該是每天跑幾圈,而是自己身體的實際狀況。
 其次是關注輸出的狀況,比如說你計劃寫多少讀書筆記、做幾次分享等等。
第三個誤區是輸出尷尬症(X)
 很多人讀完書以後想要輸出,結果發現自己說不清楚也寫不明白,其實不用灰心。
 一個好的讀書筆記要有這四點:
 第一個是要清晰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第二是要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第三是要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最後還要發現這本書和之前讀過的書之間的聯繫。
 萬維鋼還建議,我們一本書要讀兩遍,
 第一遍要陷進去,跟著作者的思維走;
 第二遍要跳出來,發表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得到-中史-宋朝政府如何平息股災?

文章出處:宋朝政府如何平息股災?


這條音頻給你講的是,宋朝那會,政府是怎麼平息“股災”的。

宋代的時候,文化繁榮、商品經濟發達,很多方面甚至很有現代性。
最近,在易中天的新書《易中天中華史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裡,
講到了宋朝那會,政府平息“股災”的事,很有意思,給你說說。

實際上早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有了類似股權的安排,也有可以當做股票的物品出現了。
比如說,鹽就可以作為資本入股,
在宋代,具有資源性和暴利性的必需品,像鹽、茶、酒、醋,都由國家壟斷經營,
這是漢代鹽鐵專賣機制的延續。這倒也並不意外,
但在專賣基礎上,宋代有了更進一步的特色發展,那就是特許經營,
也就是發相應的專屬營業執照,叫鈔引。


宋代的鈔引就跟現在的股票一樣,股票一份叫一股,鈔引一份叫一鈔。
比如有一種鹽鈔,每鈔有固定的價格,一鈔就代表了二百斤賣鹽權。
只要在有效期內,鈔引就可以重複使用,鈔引越多,經營權也就越大。
所以資本雄厚的商家也願意向其他持有者購買鈔引,
買賣鈔引的地方就叫“買鈔場”,相當於現在的證券交易所。
鈔引既然能像股票一樣買賣,作為資本入股當然就更沒問題。
它是有價證券,是叫作“鈔”的票子嘛。這也恰好是“鈔票”這個詞的起源。


更有特色的是度牒。度牒是出家人的身份證,有度牒就可以不納賦稅、不服兵役。
宋代的度牒是政府出售的,不完全實名,也發放空白的,
只要填上名字,政府就承認他是合法僧人。《水滸傳》裡的魯智深就是這麼變成和尚的。
在宋朝,一個人完全可以不剃度、不修行
靠買一張度牒就能享受不納賦稅、不服兵役的優惠政策。
這麼一來,度牒就成了一種可以轉讓的免稅特權。

既然有實體,能享受特權,又有稀缺性,
自然就會有投機客和“炒家”聞風而動,低買高賣進行套利。
比如說,在宋徽宗那會兒,就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度牒“股災”。怎麼回事呢?

書裡說,王安石變法的時候,空白度牒的官方定價是一百三十貫,
到了宋徽宗當皇帝那會兒,被一路炒到了接近官價的兩倍。
宋徽宗又是個愛好文藝的皇帝,搞文藝就得多花錢,
所以看到有機可乘,朝廷就把度牒發行量從每年三四千猛增到了三萬,
這麼一來,供過於求,度牒的市場價就很快跌到了九十貫。
朝廷為了“救市”只好出錢回購,而且宣布停發度牒三年。

政策風向一轉,本以為物以稀為貴,但可惜事與願違,
度牒的市場價竟然不升反降,甚至一度跌到了二十貫。
中小散戶紛紛“割肉清倉”,金融大鱷則趁機大批買進,
然後再把價格哄抬到上百貫以上出手。這一進一出,暴利驚人。

朝廷一看,就又坐不住了,
宣布已經發放的度牒如果還是空白的,就必須再交一筆錢,重新領一張收據才算有效。
官方這麼頻頻出手的結果,導致民間資本最終對度牒失去了興趣。
南宋政府趁機進一步加強管理,不但不再濫發,
而且規定轉賣的時候,加價不能超過一百貫。
到此,“股市風雲”才算是平息了,度牒也才回歸了控制免稅免役僧尼人數的本意。

宋朝政府平息“股災”的辦法,完全可以和我們現代使用的那些方法媲美。
比如說,可以啟用“斷路器”暫停股市交易;
政府可以發布聲明,建立常態透明的溝通機制,穩定預期;
還可以打擊做空投機,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等等。

易中天說,宋朝開國皇帝“杯酒釋兵權”以後,
希望軍人們放棄權力,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出政策鼓勵大家做生意。
有了自由的商業環境,就把人民給調動起來了,
宋朝的經濟就越來越發達,這才為後來“股災”的發生奠定了基礎。

以上就是易中天這本新書裡的部分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易中天中華史第十七卷-大宋革新》,作者易中天,2016.9
稿:奇妙的奇
轉載:得到

----------------
主旨:
在宋代,具有資源性和暴利性的必需品,像鹽、茶、酒、醋,都由國家壟斷經營,
這是漢代鹽鐵專賣機制的延續。這倒也並不意外,
但在專賣基礎上,宋代有了更進一步的特色發展,那就是特許經營,
也就是發相應的專屬營業執照,叫鈔引。

宋代的鈔引就跟現在的股票一樣,股票一份叫一股,鈔引一份叫一鈔。
比如有一種鹽鈔,每鈔有固定的價格,一鈔就代表了二百斤賣鹽權。
只要在有效期內,鈔引就可以重複使用,鈔引越多,經營權也就越大。
所以資本雄厚的商家也願意向其他持有者購買鈔引,
買賣鈔引的地方就叫“買鈔場”,相當於現在的證券交易所。
鈔引既然能像股票一樣買賣,作為資本入股當然就更沒問題。
它是有價證券,是叫作“鈔”的票子嘛。這也恰好是“鈔票”這個詞的起源。

更有特色的是度牒。度牒是出家人的身份證,有度牒就可以不納賦稅、不服兵役。
宋代的度牒是政府出售的,不完全實名,也發放空白的,
只要填上名字,政府就承認他是合法僧人。 《水滸傳》裡的魯智深就是這麼變成和尚的。
在宋朝,一個人完全可以不剃度、不修行,

靠買一張度牒就能享受不納賦稅、不服兵役的優惠政策。
這麼一來,度牒就成了一種可以轉讓的免稅特權。
既然有實體,能享受特權,又有稀缺性,
自然就會有投機客和“炒家”聞風而動,低買高賣進行套利。
比如說,在宋徽宗那會兒,就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度牒“股災”。怎麼回事呢?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空白度牒的官方定價是一百三十貫,
到了宋徽宗當皇帝那會兒,被一路炒到了接近官價的兩倍。
宋徽宗又是個愛好文藝的皇帝,搞文藝就得多花錢,
所以看到有機可乘,朝廷就把度牒發行量從每年三四千猛增到了三萬,
這麼一來,供過於求,度牒的市場價就很快跌到了九十貫。
朝廷為了“救市”只好出錢回購,而且宣布停發度牒三年。
政策風向一轉,本以為物以稀為貴,但可惜事與願違,
度牒的市場價竟然不升反降,甚至一度跌到了二十貫。
中小散戶紛紛“割肉清倉”,金融大鱷則趁機大批買進,
然後再把價格哄抬到上百貫以上出手。這一進一出,暴利驚人。
朝廷一看,就又坐不住了,
宣布已經發放的度牒如果還是空白的,就必須再交一筆錢,重新領一張收據才算有效。
官方這麼頻頻出手的結果,導致民間資本最終對度牒失去了興趣。
南宋政府趁機進一步加強管理,不但不再濫發,
而且規定轉賣的時候,加價不能超過一百貫。
到此,“股市風雲”才算是平息了,度牒也才回歸了控制免稅免役僧尼人數的本意。

宋朝政府平息“股災”的辦法,完全可以和我們現代使用的那些方法媲美。
比如說,可以啟用“斷路器”暫停股市交易;
政府可以發布聲明,建立常態透明的溝通機制,穩定預期;
還可以打擊做空投機,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等等。

❤得到-學習-出奇制勝:橫向思維加速成功

文章出處:出奇制勝:橫向思維加速成功


這條音頻將會告訴你,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如何才能加速成功。

今天的社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變化特別快。怎
麼才能在這種快速變化中實現突破,加速自己成功的步伐呢?
萬維鋼在得到專欄“精英日課”裡推薦了一本新書,名叫《出奇制勝》,
作者沙恩·斯諾曾經入選《福布斯》評選的“三十位30歲以下的創新者”名單。
沙恩·斯諾在書裡說,今天那些快速獲得成功的人,
其實有一個共同邏輯,那就是打破常規框架,利用橫向思維快速成長。
下面我們就看看,書裡都介紹了哪些思維方法。


第一個方法叫做“換梯”,有點兒類似我們說的“跨界”。
比如,書裡說,美國總統的平均當選年齡比參議員低,這是為什麼?
難道作為一名政客,不是應該先當好了參議員,再去參選總統嗎?
答案是大部分美國總統,特別是那些歷史評價很高的美國總統,都不是職業政客出身。
他們以前可能是律師、作家、大學校長,也可能是軍隊將領、戰鬥英雄。
他們在自己原本領域裡做出了名堂,展現了領導力,
參選的時候就能很快獲得選民的認可,最終選上總統。
他們不想在一個梯子上慢慢爬到頭,而是爬著爬著就換個梯子,然後更快地繼續向上。


第二個方法叫“拜師”。
書裡說,雖然傳統的那種師父很重要,不管是學下棋,
還是做企業,名師指點是能讓人有可喜的進步的。
但最好是找一個一直能對你的成長提供建議,並且幫著你規劃人生的導師。
書裡舉了個例子,有個喜劇演員,他的進步,不是來自於某個具體的老師。
他的做法是,自己在家模仿今天著名喜劇演員的表演,大量下載這些人的錄像跟著學,
對大佬們的一舉一動,所有事情都瞭如指掌。
等經紀人看過他的表演錄像,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所以今天是一個對自學成才空前友好的時代。


第三個方法叫“高級工具”。
比如,“彙編語言”是一門特別難學難用的編程語言,
寫代碼的時候,你要完全按照機器的思維來寫,靈活性很差,特別容易出錯。
很多大學可能認為彙編語言是計算機的基礎,要求所有理工科學生都學這門課。
但實際上,當你還在研究彙編語言的時候,有的高中生已經在用另一種靈活度更高,
對編程的人基礎要求很低,並且能快速上手寫出程序的高級語言來建網站了。
甚至他們建的網站都已經盈利的時候,你還在學彙編語言。

今天有各種各樣的高級工具,就算你不了解底層的原理,也能迅速用這些工具做很多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關心的不是怎麼才能讓程序運行效率提高20%,
而是怎麼才能快速把想法變成產品。所以這本書的作者建議,
大學生沒必要學微積分,小學生也不用背乘法口訣,有時間學學怎麼用Excel更實際。


第四個方法是借助媒體傳播的力量
但這絕對不是說靠媒體一吹,你就馬上能成功了。書裡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說,美國有個宅男,偶然拍了一段彩虹的錄像,
被一個電視節目推薦了,結果這段視頻只用了兩週,就在視頻網站上被點擊了500萬次。
這個宅男一夜成名,但很快就被人忘了。
第二個例子是說,有一個女化妝師,製作了一段教人怎麼化妝成Lady Gaga的視頻,
同樣也是在視頻網站上走紅,
結果她現在不僅有500萬鐵桿粉絲,還是蘭蔻的官方視頻化妝師。
為什麼兩個人的結局天壤之別?區別就在於,那位女化妝師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上傳化妝成Lady Gala那個視頻之前,她已經上傳了很多視頻了,
而且水平都不錯,只不過沒被人注意而已。
所以機會來了的時候,女化妝師的真本事起了作用,能繼續走紅,而加州的宅男就不行。
現代世界畢竟還是講理的,想加速成功,你必須得有真本事。

以上就是書裡的一些方法, 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出奇制勝:在快速變化的世界如何加速成功》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跨界
 比如,書裡說,美國總統的平均當選年齡比參議員低,這是為什麼?
 難道作為一名政客,不是應該先當好了參議員,再去參選總統嗎?
 答案是大部分美國總統,特別是那些歷史評價很高的美國總統,都不是職業政客出身。
 他們以前可能是律師、作家、大學校長,也可能是軍隊將領、戰鬥英雄。
 他們在自己原本領域裡做出了名堂,展現了領導力,
 參選的時候就能很快獲得選民的認可,最終選上總統。
2. 拜師
 找一個一直能對你的成長提供建議,並且幫著你規劃人生的導師。
 書裡舉了個例子,有個喜劇演員,他的進步,不是來自於某個具體的老師。
 他的做法是,自己在家模仿今天著名喜劇演員的表演,大量下載這些人的錄像跟著學,
 對大佬們的一舉一動,所有事情都瞭如指掌。
 等經紀人看過他的表演錄像,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所以今天是一個對自學成才空前友好的時代。
3. 高級工具
 今天有各種各樣的高級工具,

 就算你不了解底層的原理,也能迅速用這些工具做很多事情。
 有時間學學怎麼用Excel更實際。
4. 借助媒體傳播的力量
 第一個例子是說,美國有個宅男,偶然拍了一段彩虹的錄像,
 被一個電視節目推薦了,結果這段視頻只用了兩週,就在視頻網站上被點擊了500萬次。
 這個宅男一夜成名,但很快就被人忘了。
 第二個例子是說,有一個女化妝師,製作了一段教人怎麼化妝成Lady Gaga的視頻,
 同樣也是在視頻網站上走紅,
 結果她現在不僅有500萬鐵桿粉絲,還是蘭蔻的官方視頻化妝師。
 為什麼兩個人的結局天壤之別?區別就在於,那位女化妝師是有真才實學的。
 現代世界畢竟還是講理的,想加速成功,你必須得有真本事。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得到-經濟-女性經濟地位與天災的關係;猴子做的石片工具;哈欠持續時間越長的物種越聰明

文章出處:受災程度跟女性經濟地位有關?


這條音頻給大家介紹三項關於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分別是: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有助於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
猴子也能用石頭做石片工具;
哈欠持續時間越長的物種越聰明。

我們先說第一個研究,是關於社會科學的,講的是科學家們發現:
當發生自然災害時,那些女性經濟地位比較高的地區,
災害帶來的影響比女性經濟地位較低的地區要小。
來自美國理海大學和杜蘭大學的科學家對85個不發達國家的災害影響進行了統計,
結果發現,在那些女性經濟地位較高的地區,發生災害後受影響的總人數更低,
也就是說,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對減少災害的影響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科學家們分析了發生災害地區女性的經濟地位,經
濟地位的衡量指標包括女性的土地所有權、土地外的合法財產所有權以及合法信貸權,
結果發現,女性的這些經濟狀況與公共衛生資源高度相關,
這是因為女性更傾向於將收入用於改善公共衛生條件,
向家庭和社區提供救助,而這對災后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科學家們指出,提高女性的經濟地位能夠減少災害帶來的傷害、
疾病以及人員流亡的比例,他們建議,未來在防治氣候變化和減輕災害損害的方案中,
“提高女性經濟地位”這一項應該考慮進來。


接下來說第二項研究,用石頭製作石片工具可能不是古人類獨有的行為了,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被猴子敲碎的石片跟早期人類用的石片工具類似。

最近,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
他們發現巴西的野生卷尾猴會有意地用一塊石頭敲打另一塊石頭,
然後用製造出的石頭鎚子來敲別的東西。
科學家們蒐集了卷尾猴遺留下來的碎石塊後發現,這些石塊跟自然破碎的石塊不一樣,
有尖銳的切口,跟早期人類製造的石器非常類似。

這個發現對考古學的影響非常重大。
論文的作者說,這個結果意味著:
遠古時候的猿猴可能也具有類似的能力,能無意中打造出銳利的石片。
所以,以後考古學家們再發現遠古時期的石片,未必就是我們人類祖先打造出來的了。
那麼,該怎麼確定石片到底是不是人類祖先製造的呢?
科學家們發現,儘管巴西卷尾猴的確無意中打造出了鋒利的石片,
但它們好像並沒有進一步用石片來切割或者刮擦物體。
所以,以後考古學家再發現石片的時候,可以看看有沒有證據證明石片被用來割過東西,
比如在考古現場同時發現有切割痕蹟的骨頭之類的,
這樣才能推斷這些石片與人類祖先有關。


最後一項研究,講的是不同物種打哈欠的時長跟大腦尺寸以及大腦復雜程度有關,
簡單地說,就是越聰明的物種打哈欠時間越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19個不同物種的109個個體,
然後發現,它們打哈欠持續的時間跟大腦重量,還有皮層神經元的數量相關。
為什麼會有這種相關性呢?有一種理論認為,打哈欠是為了給大腦降溫,
如果哈欠打得更長、更有勁的話,就能給更大、神經元更密集的大腦降溫。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打哈欠能給大腦降溫這個假說,
目前還沒有形成定論,但是科學家表示,打哈欠能夠調節體溫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

既然這樣的話,人類在被研究的這些物種裡面,哈欠的持續時間是不是最長的呢?
團隊的研究結果是:人類打哈欠的平均時長為6.5秒,在這19個物種裡確實排名第一,
而哈欠持續時間最短的是是小鼠,
只有0.8秒,也就是說,人打哈欠的持續時間是小鼠的8倍還多。

以上就是近期值得關注的三項新研究,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Disaster Devastation in Poor Nation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Gender Equality, Ecological Losses, and Development,Social Forces Wild monkeys flake stone tools,Nature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女性經濟地位與天災的關係
 因為女性更傾向於將收入用於改善公共衛生條件,
 向家庭和社區提供救助,而這對災后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科學家們指出,提高女性的經濟地位能夠減少災害帶來的傷害、
 疾病以及人員流亡的比例,他們建議,
 未來在防治氣候變化和減輕災害損害的方案中,

 “提高女性經濟地位”這一項應該考慮進來。
2. 猴子做的石片工具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
 他們發現巴西的野生卷尾猴會有意地用一塊石頭敲打另一塊石頭,
 然後用製造出的石頭鎚子來敲別的東西。
 科學家們蒐集了卷尾猴遺留下來的碎石塊後發現,這些石塊跟自然破碎的石塊不一樣,
 有尖銳的切口,跟早期人類製造的石器非常類似。
 這個結果意味著:
 遠古時候的猿猴可能也具有類似的能力,能無意中打造出銳利的石片。
 所以,以後考古學家們再發現遠古時期的石片,未必就是我們人類祖先打造出來的了。
 該怎麼確定石片到底是不是人類祖先製造的呢?
 科學家們發現,儘管巴西卷尾猴的確無意中打造出了鋒利的石片,
 但它們好像並沒有進一步用石片來切割或者刮擦物體。
 所以,以後考古學家再發現石片的時候,可以看看有沒有證據證明石片被用來割過東西,
 比如在考古現場同時發現有切割痕蹟的骨頭之類的,
 這樣才能推斷這些石片與人類祖先有關。
3. 哈欠持續時間越長的物種越聰明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19個不同物種的109個個體,
 然後發現,它們打哈欠持續的時間跟大腦重量,還有皮層神經元的數量相關。
 有一種理論認為,打哈欠是為了給大腦降溫,
 如果哈欠打得更長、更有勁的話,就能給更大、神經元更密集的大腦降溫。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打哈欠能給大腦降溫這個假說,
 目前還沒有形成定論,但是科學家表示,打哈欠能夠調節體溫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

❤得到-理財-富人的邏輯是什麼

文章出處:富人的邏輯是什麼


這條音頻的內容和創造財富有關,給你說說富人的邏輯。

最近有本新書,名叫《富人的邏輯》,作者雷納·齊特爾曼是德國一位很成功的投資人。
這本書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了富人的邏輯,
一方面是如何創造財富,另一方面是如何保有財富。
書裡的一個主要觀點是,不管是創造財富,還是保有財富,
都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只靠統計學數據,或者別人的的經驗,很難獲得成功。

首先,想了解富人的邏輯,就要知道怎麼創造財富。
今天有個很普遍的觀念,就是投資股市能賺大錢,
但調查顯示,在西方國家,大多數人都不覺得股市是財富的主要來源,
想在財務上取得成功,關鍵是要選一個好的職業。

還有一個我們熟悉的方法,那就是創業。
統計表明,那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創造財富的可能性,
比那些給別人打工的企業高管要大得多。
當然,創業是有風險的,那什麼樣的人能創業成功?
書裡給出的答案是,創業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創業者的人格特質。
社會學把人格特質分成五種,分別是嚴謹、外向、開放、隨和,以及神經質。
統計發現,在嚴謹、外向和開放性上得分高的人,
創業更容易成功,而在隨和、神經質方面得分高的人,創業成功的概率比較低。


其次,書裡還討論了一個經典的問題,就是金錢能不能讓人更幸福?
過去有這麼一種說法,就是金錢不能帶來幸福。但最新的研究卻表明,這種說法不完全對。
研究發現,收入水平較高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更高。
而且就算是年收入超過12萬美元的人,也是收入越高,滿意度更高。
也就是說,不管收入多少,提高收入,都能增加人的幸福感。
這些研究甚至表明,如果收入提高的比例是一樣的,
對幸福感影響更大的是收入水平較高的情況,而不是收入水平較低的情況。

此外,書裡還挑戰了兩個很經典的投資理論,就是要分散投資,以及避開市場的波動性。
作者在書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過去我們都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投資要分散,這樣能避免風險,
但作者認為,分散投資也讓人失去了做出最成功投資的機會。
說到底,投資就是對未來的預測,
所以投資的關鍵,不是說你能不能把資產分配到不同的領域,以及分配到哪些領域,
而是說你能在投資之前,全面理解市場上的信息,
並且根據這些信息來準確判斷未來的變化。


還有一個經典理論,就是市場的波動性。
一般來說,人們都覺得,成功投資一定是避開了市場波動,
但書裡說,波動並不意味著不安全,更不能把波動和風險劃等號。
相反,資產的波動性甚至是你的優勢,給你的長期投資提供了更好機會。
從本質上說,如果你確定的某種資產價格被低估了,
那你就可放心買入並長期持有,而不用太在意這類資產價格的短期波動,
因為價格在未來某一個時間裡,肯定會回到合理的價值區間。

作者說,保有財富的過程中,還要避免兩種錯誤的行為
一個是不要隨大溜,盲目跟風,這恰好是大多數人最容易犯的錯誤。
還有一個就是投資要有全球視野,避免陷入“本土偏好”陷阱。

以上就是這本書里關於財富和投資的一些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富人的邏輯》
稿:寶利
轉載:得到

-----------
主旨:
1. 財富來源
 不管是創造財富,還是保有財富,
 都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只靠統計學數據,或者別人的的經驗,很難獲得成功。
 在西方國家,大多數人都不覺得股市是財富的主要來源,
 想在財務上取得成功,關鍵是要選一個好的職業。
2. 創業
 統計表明,那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創造財富的可能性,
 比那些給別人打工的企業高管要大得多。
 當然,創業是有風險的,那什麼樣的人能創業成功?
 書裡給出的答案是,創業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創業者的人格特質。
 社會學把人格特質分成五種,分別是嚴謹、外向、開放、隨和,以及神經質。
 統計發現,在嚴謹、外向和開放性上得分高的人,
 創業更容易成功,而在隨和、神經質方面得分高的人,創業成功的概率比較低。
3. 金錢能不能讓人更幸福?
 研究發現,不管收入多少,提高收入,都能增加人的幸福感。
4. 分散投資也讓人失去了做出最成功投資的機會
 投資的關鍵,不是說你能不能把資產分配到不同的領域,以及分配到哪些領域,
 而是說你能在投資之前,全面理解市場上的信息,
 並且根據這些信息來準確判斷未來的變化。
5. 波動並不意味著不安全,更不能把波動和風險劃等號
 從本質上說,如果你確定的某種資產價格被低估了,
 那你就可放心買入並長期持有,而不用太在意這類資產價格的短期波動,
 因為價格在未來某一個時間裡,肯定會回到合理的價值區間。
6. 避免兩種錯誤的行為
 一個是不要隨大溜,盲目跟風,這恰好是大多數人最容易犯的錯誤。
 還有一個就是投資要有全球視野,避免陷入“本土偏好”陷阱。

❤得到-企管-關鍵的第一個90天

文章出處:關鍵的第一個90天


這條音頻說的是:新官上任,如何成功度過第一個90天,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一個好基礎。

對於新官上任應該怎麼表現,不同人有不同的說法,
但是這麼多的說法說明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那就是初到一個管理崗位,開始這段時間非常重要。
作為一個新來的管理者,怎樣才能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一個好基礎?
最近,中信出版了一本被譽為“角色轉變聖經”的書叫
《創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過第一個90天》,
教我們如何快速轉變角色,贏得同事的認同,我來給大家說一說。

首先,作者詢問了超過200位CEO和總裁,他們的最佳估計是:
一個人從接手新崗位到為公司創造淨價值,也就是勝任這個崗位,需要6.2個月。
但現實是,
你的上司、同事或下級可能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們對你的評估期限往往只有3個月左右。
而在這段時間裡,他們會用一種審視的目光來評判你,
很快對你的業績、能力等做出定論,而且這個定論一旦形成將很難改變。
作者曾對1300多位資深人力資源領導者進行過調查,約3/4的人都認為:
最初幾個月的成功與否,基本就預示了在這一崗位上的最終成敗。
那怎麼做才能在每次角色轉換的時候,成功度過第一個90天呢?
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一套方法。


首先,弄清楚首要目標
很多人都會帶著過去的成功經驗去經營一個新崗位,但事實證明這裡面有很多陷阱。
比如,過去你是一個業務高手,接手一個管理崗位後,你繼續花大量的時間在業務上,
卻忽視了所處的文化和政治環境,從而早早就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過後,因為大家不再信任你的判斷,你就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彌補之前的失誤,
整個狀況就會出現螺旋式下降的惡性循環。
書中說,你要弄清楚,角色轉變的目標不僅是避免惡性循環,
首要的是按正確的方法做事,創造良性循環,建立良好勢頭,打造出你的影響力。


第二,確定好基本任務
不管面臨哪種環境、哪種類型的角色轉變,都有一些共同特點和必要工作。
作者提煉出了其中10條共通的基本任務,包括:
自我準備、加速學習、根據實際情境調整策略、保障早期成功、
通過溝通取得成功、實現一致、建設你的團隊、創立同盟、保持平衡、
加速每一個人的轉變等。只要做好這10條,就會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勢頭。


第三,評估角色轉變的風險
接手一個新崗位常常要同時經歷多種轉變類型,
比如你從主管晉升到經理,但職能上你從負責銷售轉變為負責運營和市場了,
這種複雜性就增加了角色轉變的難度和風險。書中列舉了12種常見的轉變類型,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對照著原書看一看,給自己遇到的挑戰進行難度評分,
發掘出哪個轉變更值得你去關注。

第四,制定90天計劃。將90天劃分為不同的關鍵節點,
比如就崗前、第一天、第一周、第一個月等等,然後根據前面的評估,
將10項基本任務中要完成的內容概括性地規劃到每個節點中,這可以幫助你理清工作思路。

最後,實施這個計劃。書中對10項任務都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
舉個例子,加速學習這項任務怎麼做?
作者的方法是:
先確定學習目標把重點學習內容或要驗證的假設用問題清單列出來,
業務、技術、人際、文化、環境都要涉及;
然後,確定一個學習的最佳渠道。
比如硬數據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運營報告、行業報告等渠道獲得,
軟信息就要聽取公司內外關鍵人士的意見;
了解這些信息的過程中,不要上來就找人聊,而是要採用結構化的學習方法,
比如先確定一對一面談的順序,同一層級的員工問一樣的問題,
最後將前面訪談內容整理好,再組織一輪團隊討論。
這種方法有利於讓前後得到的信息相互驗證;
最後,建立起90天中每一個關鍵時間節點的學習計劃。這就是加速學習的實施方法。

以上就是這本書中,新管理者如何度過第一個90天的方法,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創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過第一個90天》
稿:宋碧瓊
轉載:得到

-----------------
主旨:
詢問超過200位CEO和總裁,他們的最佳估計是:
一個人從接手新崗位到為公司創造淨價值,也就是勝任這個崗位,需要6.2個月。
但現實是,你的上司、同事或下級可能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他們對你的評估期限往往只有3個月左右。
作為一個新來的管理者,怎樣才能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一個好基礎?
1. 弄清楚首要目標
 比如,過去你是一個業務高手,接手一個管理崗位後,你繼續花大量的時間在業務上,
 卻忽視了所處的文化和政治環境,從而早早就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首要的是按正確的方法做事,創造良性循環,建立良好勢頭,打造出你的影響力。
2. 確定好基本任務
 10條共通的基本任務,包括:
 自我準備、加速學習、根據實際情境調整策略、保障早期成功、
 通過溝通取得成功、實現一致、建設你的團隊、創立同盟、保持平衡、
 加速每一個人的轉變等。只要做好這10條,就會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勢頭。
3. 評估角色轉變的風險
 比如你從主管晉升到經理,但職能上你從負責銷售轉變為負責運營和市場了,
 這種複雜性就增加了角色轉變的難度和風險。書中列舉了12種常見的轉變類型。
4. 制定90天計劃,實施這個計劃
 (1)先確定學習目標
  把重點學習內容或要驗證的假設用問題清單列出來,
  業務、技術、人際、文化、環境都要涉及;
 (2)確定一個學習的最佳渠道
  比如硬數據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運營報告、行業報告等渠道獲得,
  軟信息就要聽取公司內外關鍵人士的意見;
  了解這些信息的過程中,不要上來就找人聊,而是要採用結構化的學習方法,
  比如先確定一對一面談的順序,同一層級的員工問一樣的問題,
  最後將前面訪談內容整理好,再組織一輪團隊討論。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得到-生物-人類生性殘暴;跑步能夠修復大腦損傷;適度的缺氧環境有利於倒時差

文章出處:人類生性殘暴嗎?


這條音頻給大家介紹三項最近的科學研究,分別講的是:
跟其他哺乳動物相比,我們人類確實生性更殘暴;
跑步能夠修復大腦損傷,延長壽命;適度的缺氧環境有利於倒時差。


先說第一項研究。人類自相殘殺的暴力行為是我們的天性,還是後天習得的呢?
最近,《自然》雜誌刊登了一個新研究,
來自西班牙拉卡尼亞達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
我們人類的天性確實比其它哺乳動物更殘暴,
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齊心合力建造起來的社會規範,極大地抑制了我們的殘暴天性。

要回答人類是否天性殘暴,我們首先要知道,
跟其他哺乳動物相比,我們自相殘殺的比例是更高還是更低。
從這個角度出發,科學家們蒐集了1024種哺乳動物近400多萬例死亡的數據,
他們發現,平均而言,哺乳動物由於自相殘殺而死亡的比例為0.3%。
而,我們人類所屬的靈長類自相殘殺的比例卻高達2.3%,幾乎是哺乳動物平均值的八倍。
然後,這一團隊又進一步研究了遠古人類,
發現我們人類祖先因殺戮致死的比率是2%,非常接近靈長類的平均水平。
這說明我們人類的確在演化過程中遺傳了暴力的天性,也就是說,我們的殘暴是天生的。

儘管這個結論看起來有些陰暗,但之後的反轉還是很積極的。
研究人員指出,當前我們人類的社會兇殺率只有0.01%,
這已經遠遠低於靈長類動物自然狀態下的殺戮比例,
甚至只有哺乳動物平均殺戮比例的三十分之一,這個反差完全得益於我們完備的社會體系,
比如警察機關、法律體系、監獄系統和反暴力的文化等等。
所以說,我們人類可能確實比其他哺乳動物天性更殘暴一些,
但是我們的社會卻能使得我們不表現得那麼殘暴。


接下來說第二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跑步有助於修復小鼠的大腦損傷,延長壽命。
最近,美國《細胞》雜誌的子刊Cell Reports報導了一項研究:
加拿大渥太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測試了一批小鼠,
這些小鼠小腦特別小,很難保持平衡,平均壽命通常只有25到40天。
研究人員把它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裝有轉輪的籠子裡持續跑步,
另一部分不跑,結果發現,跑步的小鼠壽命達到了12個月,相當於正常小鼠的壽命水平。
而且,相比於不跑步的小鼠,它們體重更重,平衡感也更強,而一旦小鼠不能跑步了,
之前大腦缺陷的症狀又會回來,壽命又會再次縮短。

是什麼延長了小鼠的壽命呢?
科學家們發現,跑步小鼠的神經系統與不跑步的小鼠明顯不同,
它們小腦神經元的髓磷脂增加了,而髓磷脂起到的是保護和絕緣作用。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
跑步帶來的大腦保護作用和壽命延長作用跟一種叫VGF的神經生長因子有關。
肌肉和大腦在運動過程中會釋放這種分子,不僅能起到保護小腦損傷區域的作用,
還有抗抑鬱的效果,讓人在運動的時候感覺良好。
研究人員把這種生長因子引入到了不運動的小鼠體內,
結果發現不運動的小鼠症狀也減少了。

這一研究證明了跑步對小鼠確實有修復大腦、延長壽命的作用,
也許未來對治療一些神經退行性疾​​病會有幫助。


第三個研究講的是:《細胞》雜誌的子刊報導說,
當環境輕微缺氧的時候,有助於調節小鼠的生物鐘。

目前科學領域已知的是:
光照、食物和溫度會影響動物的生物鐘,
而進食情況和溫度的變化又會影響動物對氧氣的吸收,
所以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和其他科研人員就猜想,
氧氣是不是也會影響動物的生物鐘。
於是他們就以小鼠為對象,做了一個研究,結果發現,
當把光照時間提前六個小時的時候,降低小鼠細胞的含氧量就能使小鼠更快適應生物鐘。
而且,如果在時差發生前12個小時或者時差發生後2個小時降低環境的含氧量,
小鼠就能更快地恢復自己的作息規律。

研究人員發現,
當小鼠細胞含氧量比較豐富時,
細胞內的缺氧誘導因子濃度會降低,細胞就很難與新的生物鐘同步,
相反,當細胞含氧量下降時,小鼠的生物鐘更容易做出新的調整,
這就是輕微缺氧環境有利於調節生物鐘的原理。
但是,關於為什麼缺氧誘導因子的濃度會影響到生物鐘的調整,
科學家們還沒搞清楚,有待未來進一步探究。
如果這個結果也適用於人的話,
就可以應用到飛機上,通過適度調節座艙氣壓來幫乘客更好的適應時差。

以上就是這三項研究的具體內容,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Nature: The phylogeneticroots of human lethal violence 2016/09

Cell Reports: VoluntaryRunning Triggers VGF-Mediated. Oligodendrogenesis to Prolong the Lifespan ofSnf2h-Null Ataxic Mice. 2016/10
Cell Metabolism:Rhythmic Oxygen Levels Reset Circadian ClocksThrough HIF1α. 2016/09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人類確實生性更殘暴

 跟其他哺乳動物相比,我們自相殘殺的比例是更高還是更低。
 他們發現,平均而言,哺乳動物由於自相殘殺而死亡的比例為0.3%。
 而我們人類所屬的靈長類自相殘殺的比例卻高達2.3%,幾乎是哺乳動物平均值的八倍。
 這一團隊又進一步研究了遠古人類,
 發現我們人類祖先因殺戮致死的比率是2%,非常接近靈長類的平均水平。
 這說明我們人類的確在演化過程中遺傳了暴力的天性,也就是說,我們的殘暴是天生的。
 儘管這個結論看起來有些陰暗,但之後的反轉還是很積極的。
 研究人員指出,當前我們人類的社會兇殺率只有0.01%,
 這已經遠遠低於靈長類動物自然狀態下的殺戮比例,
 這個反差完全得益於我們完備的社會體系,
 比如警察機關、法律體系、監獄系統和反暴力的文化等等。
2. 跑步能夠修復大腦損傷
 科學家們發現,跑步小鼠的神經系統與不跑步的小鼠明顯不同,
 它們小腦神經元的髓磷脂增加了,而髓磷脂起到的是保護和絕緣作用。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
 跑步帶來的大腦保護作用和壽命延長作用跟一種叫VGF的神經生長因子有關。
 肌肉和大腦在運動過程中會釋放這種分子,不僅能起到保護小腦損傷區域的作用,
 還有抗抑鬱的效果,讓人在運動的時候感覺良好。
 研究人員把這種生長因子引入到了不運動的小鼠體內,
 結果發現不運動的小鼠症狀也減少了。
 這一研究證明了跑步對小鼠確實有修復大腦、延長壽命的作用,
 也許未來對治療一些神經退行性疾​​病會有幫助。
3. 適度的缺氧環境有利於倒時差
 光照、食物和溫度會影響動物的生物鐘,
 而進食情況和溫度的變化又會影響動物對氧氣的吸收,
 所以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和其他科研人員就猜想,
 氧氣是不是也會影響動物的生物鐘。
 研究人員發現,當小鼠細胞含氧量比較豐富時,
 細胞內的缺氧誘導因子濃度會降低,細胞就很難與新的生物鐘同步,
 相反,當細胞含氧量下降時,小鼠的生物鐘更容易做出新的調整,
 這就是輕微缺氧環境有利於調節生物鐘的原理。
 但是,關於為什麼缺氧誘導因子的濃度會影響到生物鐘的調整,
 科學家們還沒搞清楚,有待未來進一步探究。

❤得到-哲思-物品如何影響人類思維

文章出處:物品如何影響人類思維


這條音頻要來說說,是人給物品賦予了意義,還是物品決定了人們的思維。

我們通常認為,是人給物品賦予了意義。
但是最近,社會學家鄭也夫的書《後物慾時代的來臨》再版,
其中有一章談到,物品對人們的思維也有深刻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社會學家在研究原始人思維的時候,提出一個有趣的概念,叫“互滲律
意思就是說,原始人沒有抽象的能力,認為人類和大自然中的很多動植物都是相互滲透的。
比如說,原始人沒有“硬”這個形容詞,
在他們想表達一個東西硬的時候,就會說這個東西像石頭一樣。

聽到這兒您可能會有疑問,這是不是本末倒置?難道不應該是人把某種意義賦予了物品嗎?
一位社會學家說,是物品啟發了人類。
比如說數字裡的十進制,如果單從數學的邏輯上看,幾進制都可以,
為什麼全世界大多數民族都是十進制呢?原因是人們受到了十根手指頭的啟發。
對於思維來說,手是外在物。
所以說,在方法論的意義上,外在物的啟示甚至決定了思維的形式。


另外,人們已經獲得的認識、形成的價值觀,還要通過物品來加強。
物品為社會生活制定了意義。
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青銅器。青銅不是天然的東西,是銅和錫的混合物。
在古代,青銅器的硬度最大,正是這個特點,讓它有了“制定意義”的能力。
根據人類學家張光直的研究,夏商周遷都是為了接近青銅器的礦源。
那麼問題來了,青銅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在當時,青銅器是製作兵器和禮器的重要原材料,如果沒有青銅器,就打不了天下。
除此之外,當時的統治者除了執掌兵權,還是擁有祭天特權的宗教領袖,
銅器正好也是禮器的原材料。這樣,青銅器既擁有物質力量,又擁有精神力量。
沒有青銅礦,一個王朝就不能一統天下。

不過,這種象徵物有一個必備特徵,就是獨特和稀缺。
比如玉,使用性衰弱以後,象徵性還能繼續保持。
但是青銅作為武器的功能被鐵器取代以後,權力像徵的功能也就跟著衰落了。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討論,人們為什麼要用物品來證明身份呢?
鄭也夫認為,原因有三點:
第一,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擁有資源會令人羨慕。
第二,很長一段時間內,物質資源一直是稀缺的,擁有資源的人可以長期展示物質力量。
第三,別的手段都不如直接展示物質來得更直接。

有一次作者去參觀一家外資企業,廠房中有兩千多名工人,
為了方便管理,他們頭上都戴著不同顏色的帽子,用來表示工種。
這個場景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認為這就是社會的縮影。
用物質來區分不同的等級和群體,是社會生活的必然。

以上就是鄭也夫關於物品影響人們思維的觀點,供您參考。

本文源自:《後物慾時代的來臨》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社會學家在研究原始人思維的時候,提出一個有趣的概念,叫“互滲律”。
意思就是說,原始人沒有抽象的能力,認為人類和大自然中的很多動植物都是相互滲透的。
比如說,原始人沒有“硬”這個形容詞,
在他們想表達一個東西硬的時候,就會說這個東西像石頭一樣。

聽到這兒您可能會有疑問,這是不是本末倒置?難道不應該是人把某種意義賦予了物品嗎?
一位社會學家說,是物品啟發了人類。
比如說數字裡的十進制,如果單從數學的邏輯上看,幾進制都可以,
為什麼全世界大多數民族都是十進制呢?原因是人們受到了十根手指頭的啟發。
對於思維來說,手是外在物。
所以說,在方法論的意義上,外在物的啟示甚至決定了思維的形式
另外,人們已經獲得的認識、形成的價值觀,還要通過物品來加強。
物品為社會生活制定了意義。
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青銅器。青銅不是天然的東西,是銅和錫的混合物。
在古代,青銅器的硬度最大,正是這個特點,讓它有了“制定意義”的能力。
根據人類學家張光直的研究,夏商周遷都是為了接近青銅器的礦源。
那麼問題來了,青銅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在當時,青銅器是製作兵器和禮器的重要原材料,如果沒有青銅器,就打不了天下。
除此之外,當時的統治者除了執掌兵權,還是擁有祭天特權的宗教領袖,

青銅器正好也是禮器的原材料。這樣,青銅器既擁有物質力量,又擁有精神力量。
沒有青銅礦,一個王朝就不能一統天下。
不過,這種象徵物有一個必備特徵,就是獨特和稀缺。
比如玉,使用性衰弱以後,象徵性還能繼續保持。

人們為什麼要用物品來證明身份呢?
1.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擁有資源會令人羨慕。
2. 很長一段時間內,物質資源一直是稀缺的,擁有資源的人可以長期展示物質力量。
3. 別的手段都不如直接展示物質來得更直接。

❤得到-人體-年長者還能打敗年輕人嗎

文章出處:年長者還能打敗年輕人嗎


這一條來和你說說,成功與年齡,到底有沒有關係。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年輕的天才在科學領域更容易獲得成功,
特別是自然科學領域那些天才人物的存在,更證明了這種看法。
比如愛因斯坦在26 歲就建立了“狹義相對論”;
居里夫人在不到32歲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這都讓我們有一種錯覺,
好像在自然科學領域,只有年輕的天才才能做出重大貢獻,
年紀一大就會錯過成功的“紅利期”。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


最近,《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科學家職業生涯”的大數據分析,
得出一個結論,證明了成功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降臨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東北大學的兩名物理學家共同帶領團隊完成的。
該團隊收集了120多年以來的物理學文獻,篩選出將近3000名物理學家,
他們都有著20年以上職業生涯,至少每五年發表一篇被廣泛引用的重量級文章,
篩選出來後開始研究,這些物理學家都是在什麼年紀,寫出這些重要文章的。

研究發現,這些功成名就的物理學家,
他們的成就其實和年齡並不相關,而主要取決於“生產能力”。
也就是說,年輕的科學家會進行更多的實驗,因此更有可能獲得理想的結果;
如果同樣高產,那麼科學家們在25歲時和在55歲時,取得重大成績的概率是持平的。


研究還發現,那些偶然的選擇,究竟能不能帶來大成就,
取決於另一個因素,研究者稱之為“商”,也就是“智商”的那個“商”。
 “商”可以近似的表達為“技能” ,其中包括多種因素,像是智商、動力、動機,
對於新思路的接受程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等。
尤其是指把眼下的工作做到極致的能力。
讓人驚奇的是,“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恆定,這意味著,
經驗的影響恐怕沒那麼大,缺少經驗你不會吃虧;經驗豐富,優勢也沒那麼明顯。


當然了,光有高產出量和“商”還不夠,
你還需要一些運氣,去找到一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的項目
就像電影裡,某一個角色就必須讓那個演員來演才符合觀眾的期望,才能獲得成功,
科學家也一樣,需要找到跟自己相配的實驗。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人在一個領域非常成功,
可一旦換到其他領域就不靈了,因為項目變了。

研究者還發現,生產能力、商和運氣,這三個因素之間並沒有關聯性。
也就是說,一個因素的缺席,不會影響到其他兩個因素。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年長者同樣可以擁有這三個因素,而不會因為年齡而失去優勢。
雖然能不能找到適合的項目,這個得看運氣,
但最起碼,商是恆定的,而生產能力也是可以保持的,
如果你能堅持對成功的追求,那麼成功也可能會遲到,但不至於缺席。

讓·巴蒂斯特·朗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57 歲時才第一次發表了關於進化的文章,
66 歲時,進化論的代表作《動物哲學》(Philosophie Zoologique)才問世,就是例證。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者弗蘭克·薩洛韋的一個觀點,也很好的說明了年長者的優勢:
地位,以及冒險的自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年青人有旺盛的精力以及導師的引導;
年長者則擁有足夠的智慧和名聲地位,來支持自己提出的理論——
特別是那些具有爭議的理論。

所以啊,正如研究者之一艾爾伯特所說:兄弟,別放棄。放棄就意味著創造力的終結。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再保證生產能力,成功和年齡真的沒有什麼關係。

本文源自:紐約時報(When It Comes to Success, Age Really Is Just a Number)
稿:Fun’s
轉載:得到

--------------
主旨:
成功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降臨。
1. 生產能力
 研究發現,這些功成名就的物理學家,
 他們的成就其實和年齡並不相關,而主要取決於“生產能力”。
 也就是說,年輕的科學家會進行更多的實驗,因此更有可能獲得理想的結果;
 如果同樣高產,那麼科學家們在25歲時和在55歲時,取得重大成績的概率是持平的。
2. 商
 研究還發現,那些偶然的選擇,究竟能不能帶來大成就,
 取決於另一個因素,研究者稱之為“商”,也就是“智商”的那個“商”。

  “商”可以近似的表達為“技能” ,其中包括多種因素,像是智商、動力、動機,
 對於新思路的接受程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等。
 尤其是指把眼下的工作做到極致的能力。
 讓人驚奇的是,“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恆定,這意味著,
 經驗的影響恐怕沒那麼大,缺少經驗你不會吃虧;經驗豐富,優勢也沒那麼明顯。
3. 運氣
 當然了,光有高產出量和“商”還不夠,
 你還需要一些運氣,去找到一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的項目。
 就像電影裡,某一個角色就必須讓那個演員來演才符合觀眾的期望,才能獲得成功,
 科學家也一樣,需要找到跟自己相配的實驗。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人在一個領域非常成功,
 可一旦換到其他領域就不靈了,因為項目變了。
生產能力、商和運氣,這三個因素之間並沒有關聯性。
這意味著,年長者同樣可以擁有這三個因素,而不會因為年齡而失去優勢。
雖然能不能找到適合的項目,這個得看運氣,
最起碼,商是恆定的,而生產能力也是可以保持的。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再保證生產能力,成功和年齡真的沒有什麼關係。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得到-溝通-別讓這些情緒影響談判

文章出處:別讓這些情緒影響談判


這條音頻跟您說說,談判過程裡怎樣避免情緒的影響。

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要跟別人談判。不管是跟老闆談薪水,
還是跟客戶談合作,談判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情緒的干擾,影響結果。
今年2月的《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是哈佛商學院的助理教授艾莉森·伍德。作者在這篇文章裡詳細分析了好幾種情緒對談判的影響,並且分享了應對的方法。
我們選了幾種,給您說說。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種情緒,焦慮。
一般在談判開始之前,或者剛開始沒多久,談判者容易感到焦慮。

焦慮會給談判帶來什麼影響呢?
作者做過兩組實驗。其中一組實驗,讓參與者簽訂一份電話合同,
有一些項目需要談判,比如價格、售後服務期限、合同有效期等等。
談判過程裡,一半參與者聽恐怖音樂,另一半參與者聽歡快音樂。
結果發現,聽恐怖音樂的人更容易焦慮,他們的第一次報價往往對自己不利,
而且會更早退出談判。跟情緒平靜的人相比,焦慮的談判者簽訂的協議,收入要低12%。

另外一組實驗結果顯示,焦慮的談判者更缺乏自信,
做決定時要更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判斷力也更差。
即便是有利益衝突的人提了建議,他們也願意聽。

那應該怎樣克服焦慮情緒呢?
作者說,焦慮通常是對異常刺激的反應,
所以如果你對刺激越熟悉,就越容易放鬆應對,焦慮感就越少。
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培訓、練習、預演。
雖然很多人去上談判課是為了學習戰略和技巧,
但是作者說,談判課的重要好處就是在練習的過程裡,
不斷熟悉討價還價,適應這種感覺。慢慢地,談判會像例行公事一樣,焦慮程度就會減輕。

說完怎麼克服焦慮,再來說說憤怒情緒對談判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談判過程裡的憤怒是有益的情緒,能幫我們贏得更多的利益。


這裡要說到一個概念,叫“固定餡餅偏差”,
意思是談判者把談判看成一場競爭,自身利益和對方利益是衝突的,
所以要想辦法搶到更多的利益。
這樣,談判者要藉助憤怒情緒,顯得自己更強大,更有力量。

有些案例顯示,憤怒確實帶來了更好的結果。
有時候談判的一方甚至會假裝生氣,因為對方可能會為了安慰他,在條款上讓步。
但是,發怒也會損害雙方的長遠關係。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憤怒情緒通常會降低共同利益,強化競爭,
讓矛盾升級,破壞談判進程,還可能讓談判陷入僵局,因為有人會不談了,站起來離開。

所以,掌握一些技巧,克服談判中的憤怒情緒,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篇文章列舉了兩個技巧:
第一,你可以明確表態說希望尋求雙贏,而不是要分走更多的利益。
對方可能會意識到,用憤怒來搶奪價值不一定管用,會放棄使用這種手段。
第二,不要指望一次談判就能得到結果。
如果現場氣氛緊張,可以要求中場休息,冷靜後再談,這也能避免影響談判結果。


說完了焦慮和憤怒,再來說說興奮會怎麼影響談判。
作者給學生上談判課時,經常發現學生得意洋洋地吹噓,
怎麼在談判的時候把對手逼得走投無路。
作者說,這樣會帶來很可怕的後果。
比如對方可能會要求重新談判,或者下次合作時想辦法報復。這對長期合作是不利的。
而且,興奮可能會讓自己盲目樂觀,承諾太多。
所以,即便一場談判結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
也不要表現得特別興奮,尤其不能讓對方感覺失望。

這篇文章最後說,好的談判者需要有一張撲克臉,但這不是說必須毫無表情,
而是要在適當的時機,展現出恰當情緒,從而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這個說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新談判手段:情緒管理的藝術)
稿:冉公子
來源:得到

------------
主旨:
怎樣克服焦慮情緒呢?
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培訓、練習、預演
雖然很多人去上談判課是為了學習戰略和技巧,
但是作者說,談判課的重要好處就是在練習的過程裡,
不斷熟悉討價還價,適應這種感覺。慢慢地,談判會像例行公事一樣,焦慮程度就會減輕。
 
怎樣克服憤怒情緒呢?
這篇文章列舉了兩個技巧:
第一,你可以明確表態說希望尋求雙贏,而不是要分走更多的利益。
對方可能會意識到,用憤怒來搶奪價值不一定管用,會放棄使用這種手段。
第二,不要指望一次談判就能得到結果。
如果現場氣氛緊張,可以要求中場休息,冷靜後再談,這也能避免影響談判結果。
 
興奮會怎麼影響談判?
作者給學生上談判課時,經常發現學生得意洋洋地吹噓,
怎麼在談判的時候把對手逼得走投無路。作者說,這樣會帶來很可怕的後果。

比如對方可能會要求重新談判,或者下次合作時想辦法報復。這對長期合作是不利的。
而且,興奮可能會讓自己盲目樂觀,承諾太多。
所以,即便一場談判結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
也不要表現得特別興奮,尤其不能讓對方感覺失望。
好的談判者需要有一張撲克臉,但這不是說必須毫無表情,
而是要在適當的時機,展現出恰當情緒,從而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得到-工業-警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負面影響

文章出處:警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負面影響


這條音頻咱們來說說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第四次工業革命。

前不久,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佈出版了《第四次工業革命》,
最近一期的《讀書》雜誌針對此書發表了學者陳彩虹的評論文章,
我們認為特別值得推薦給大家。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的時代,超越人類功能並具有自主思維的機器人會出現,
同時,利用基因測序、激活和編輯技術而設計出來的“基因人”也會出現。
未來的人類社會,很可能就由“自然人”“機器人”和“基因人”組成。

在施瓦布看來,由於這次工業革命是顛覆性的,
在這種顛覆性到來之前,人們對於這種顛覆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並不十分清楚。

一個很明顯的未來趨勢就是,由於信息技術和生物信息技術的發展,
機器人和基因人會全面優於現在人類社會的“自然人”,在那時,人類不再具有管控優勢。
這也正是作者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時的憂慮:
人類並沒有認清技術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卻在技術革新的路上一路狂奔。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個原因是人類經驗主義的誤區。
前三次的工業革命,使人類形成了既定認知,
即每次工業革命都表現出對人類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極大提升,
對於工業革命的負面效果,人類認為只要足夠重視就可以解決。

第二是技術進步主義的影響
在技​​術進步主義者看來,技術進步,本身就代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
第四次工業革命,說到底,還是更高層級的技術革命。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影響
在這一派人士看來,
地球之上,人類處於絕對主體地位,歷史是如此,現實是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
這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想像就是,當一個碩大無比的機器人正在行惡之時,
一隻纖細的小手按下了關閉鍵鈕,巨大的機器人轟然倒地。


問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就在於,
用這樣傳統型的思維去迎接新時代的來臨,無疑是刻舟求劍。
以往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工業革命,
人類整體的功能慢慢在退化——先從體力退化開始,
再在人類不斷地使用自己製造的“傻瓜”設施中,開啟並強化智力退化的“模式”。
那麼,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思維來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呢?

第一是 改變思維方式從“人類中心主義”走向“整個世界主義”。
在過去人類對外部世界改造的過程中,過於看重自身的能量,導致人類霸主意識膨脹,
可實際上,
大自然出現的環境污染,地球升溫、怪異病毒等現象,
正是對人類這一偏頗思維方式的提醒。
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更是在提醒人類應該建立“整體世界主義”的思維方式,
卸載過去那種把自己當成世界主宰的思維
僅僅把自己作為世界中一個平等的元素,重新理解和建立人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第二是 重新認知技術進階升級
實際上,歷史上的每次技術進階升級,都顯示過它有益和有害的兩面性,
但人類往往是有選擇的只知其一,而不願意知其二。
可是現在,到了必須重新認知技術進階升級的時候了,
歷史遺留下來的——技術只有“助益”而無“加害”的片面認識,必須徹底予以拋棄。

第三是重塑人類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
人類社會整體的道德良知,從來都是與技術的進階升級相匹配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超越地域、民族、國家、政治團體、宗教派別的態勢,
在向整個人類社會發出新的挑戰。 “自然人”“機器人”和“基因人”等之間的衝突,
很可能超過當下的民族、國家等之間的衝突,
因而預示了人類社會一個自我超越時代的到來。
這應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具特色,也最有價值的地方。
人類如果不想在這次工業革命中,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就必須適度地放下“自然人”內部的爭鬥,從整個人類的視角,
塑造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擯棄前嫌,團結起來,面對整個人類新的對手。

可以想像,面對如此革命,沒有一種主流的、
共有並且是強有力的人類價值觀或普世道德出現,
技術進階不僅不意味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相反,那一定是人類社會的倒退或災難。

本文源自:《讀書》雜誌(在無知中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
稿:陳遠
來源:得到

-------------------
主旨:
人類並沒有認清技術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卻在技術革新的路上一路狂奔。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
1. 人類經驗主義的誤區
 對於工業革命的負面效果,人類認為只要足夠重視就可以解決。
2. 技術進步主義的影響
 在技​​術進步主義者看來,技術進步,本身就代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
 第四次工業革命,說到底,還是更高層級的技術革命。
3. 人類中心主義的影響
 地球之上,人類處於絕對主體地位,歷史是如此,現實是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

問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就在於,
用這樣傳統型的思維去迎接新時代的來臨,無疑是刻舟求劍。
往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工業革命,
人類整體的功能慢慢在退化——先從體力退化開始,
再在人類不斷地使用自己製造的“傻瓜”設施中,開啟並強化智力退化的“模式”。
那麼,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思維來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呢?
1. 從“人類中心主義”走向“整個世界主義”
 大自然出現的環境污染,地球升溫、怪異病毒等現象,
 正是對人類這一偏頗思維方式的提醒。
 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更是在提醒人類應該建立“整體世界主義”的思維方式,
 卸載過去那種把自己當成世界主宰的思維。
2. 重新認知技術進階升級
 技術只有“助益”而無“加害”的片面認識,必須徹底予以拋棄。
3. 重塑人類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
 這應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具特色,也最有價值的地方。
 人類如果不想在這次工業革命中,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就必須適度地放下“自然人”內部的爭鬥,從整個人類的視角,
 塑造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擯棄前嫌,團結起來,面對整個人類新的對手。

得到-工業-為什麼市場換不來技術

文章出處:為什麼市場換不來技術


這條音頻說的是,為什麼市場換不來技術。

改革開放到現在,有個口號喊了三十多年,那就是“市場換技術”。
簡單說就是,用國內龐大的市場作籌碼,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
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學習,
等到掌握了人家的先進技術以後,我們就可以用自己的東西了。

但著名投資人王煜全在他的訂閱專欄“前哨·王煜全”裡就說了,這個口號實際上喊錯了。
按道理說,中國有龐大的市場,是可以換回技術的。
但現在,為什麼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先進呢?
他說,因為市場換不來技術,只能換來製造。而只有在一定條件下,製造才能換回技術。


那為什麼市場能換來製造呢?
這有兩個前提,一是需要有非貿易壁壘的幫助,就是所謂政府力量的幫助。
三十多年前,中國希望世界五百強企業來入駐,跟我們合資設廠。
但那些五百強來了以後都必須得和政府談判,為什麼呢?
因為五百強到中國來,它自己就可以把廠建起來,沒必要跟我們合資啊,它完全可以獨資。
如果不硬性規定,它們是不會在你這生產製造的。
所以就需要政府硬性規定說,你如果不在中國生產,我就不讓你賣。
而且我要卡這裡頭有百分之多少是本土化生產的,不能光在這組裝。這就叫非貿易壁壘。
這和世界貿易組織“各自開放”的原則是相抵觸的,
所以其實咱們中國一直到今天,在國際上都還背著設置隱形非貿易壁壘這個壞名聲。
但這確實幫我們用市場換來了製造。

市場只能換來製造,換不來技術的第二個原因是,
世界五百強企業要壟斷,就不會把最先進的技術帶進來給你,所以換來的只能是製造能力。

比如說富士康,這麼多年,幫蘋果做iPhone,成功打造了手機製造這個產業鏈。
那蘋果給富士康什麼了?就是富士康現在超強的代工能力,
像三星啊、小米啊都是富士康代工的。
正是因為富士康爭取到了最先進科技的代工資格,它的製造能力才能升級。
這就說明,製造業的升級是因為我要製造更先進的產品,
所以才必須升級製造能力,形成配套。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先進的產品可以製造,
你光喊升級,也沒用。製造能力的提升取決於造什麼,而不取決於怎麼造。


上面提到,市場換不來技術,只能換來製造,但王煜全說,製造卻可以換回技術。
這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現在先進的科技都掌握在小公司手裡,而不是世界五百強。
小公司和五百強比起來,生產力弱爆了。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現在製造業都外遷了。
怎麼辦?就需要有生產力的經濟體配合它們生產。

有先進技術的公司為什麼和中國製造最搭呢?
王煜全說了三個原因,首先,這些公司,生產的都是複雜高科技產品。
其次,它們要迅速搶占全球市場,需要大規模的製造能力。
第三,還需要開放型的生產方和他們對接。

我們說,國外很多大公司也有大規模、複雜產品的生產能力,
比如像西門子啊、東芝啊、日立啊什麼的,但它們都不開放,沒法和外面的創新公司對接。
只有咱們中國可以,因為你一開始就是給別人做代工的嘛,所以特別明白怎麼去開放對接。
這三點加起來,只有中國有。所以有先進技術的小公司只能來找我們。


那咱們怎麼和這些小公司對接呢?
王煜全說了12個字,叫投資先行、企業主導、政府支持。
以前是政府主導和五百強企業合作,但現在不行了,
因為先進科技公司數量太多,有上萬家,都讓政府去找,不現實,
所以就需要投資先行、企業主導,投資公司和中國的企業家配合,
一起去找這些公司,然後政府在政策上配合一下就行。

王煜全最後總結說,市場不能換技術,只能換來製造,但製造可以換技術。
咱們中國製造是可以在全球到處換技術的。但有個問題是,能不能建立起互信。
比如說你跟它是不是同類人,
你把技術拿走了以後,是胡來呢,還是會遵守全世界的遊戲規則。
如果你能遵守遊戲規則,它們是不介意讓你佔大股的,也不介意把技術給你。

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為什麼喊市場換技術不夠成功,是因為本來這事兒,就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前三十年,市場換製造,我們做到了。
現在需要我們再臥薪嘗膽三十年,製造換技術,把第二步再做好。
等我們又有製造、又有技術的時候,一定能獨步天下。

本文源自:得到App訂閱專欄“前哨·王煜全”
稿:黃思瑩
來源:得到

--------------
主旨:
市場換不來技術,只能換來製造。而只有在一定條件下,製造才能換回技術。

五百強到中國來,它自己就可以把廠建起來,沒必要跟我們合資啊,它完全可以獨資。
如果不硬性規定,它們是不會在你這生產製造的。
所以就需要政府硬性規定說,你如果不在中國生產,我就不讓你賣。
而且我要卡這裡頭有百分之多少是本土化生產的,不能光在這組裝。這就叫非貿易壁壘。
這和世界貿易組織“各自開放”的原則是相抵觸的,
所以其實咱們中國一直到今天,在國際上都還背著設置隱形非貿易壁壘這個壞名聲。
但這確實幫我們用市場換來了製造。
比如說富士康,這麼多年,幫蘋果做iPhone,成功打造了手機製造這個產業鏈。
那蘋果給富士康什麼了?就是富士康現在超強的代工能力,
像三星啊、小米啊都是富士康代工的。
正是因為富士康爭取到了最先進科技的代工資格,它的製造能力才能升級。
這就說明,製造業的升級是因為我要製造更先進的產品,
所以才必須升級製造能力,形成配套。製造能力的提升取決於造什麼,而不取決於怎麼造。

怎麼製造才能換回技術?投資先行、企業主導、政府支持。
以前是政府主導和五百強企業合作,但現在不行了,
因為先進科技公司數量太多,有上萬家,都讓政府去找,不現實,
所以就需要投資先行、企業主導,投資公司和中國的企業家配合,
一起去找這些公司,然後政府在政策上配合一下就行。
但有個問題是,能不能建立起互信。
比如說你跟它是不是同類人,
你把技術拿走了以後,是胡來呢,還是會遵守全世界的遊戲規則。
如果你能遵守遊戲規則,它們是不介意讓你佔大股的,也不介意把技術給你。
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為什麼喊市場換技術不夠成功,是因為本來這事兒,就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前三十年,市場換製造,我們做到了。
現在需要我們再臥薪嘗膽三十年,製造換技術,把第二步再做好。
等我們又有製造、又有技術的時候,一定能獨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