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努力換不來進步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學習和工作很努力,但是看不到進步?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但收穫很小,看不到想要的結果,這是為什麼呢?
得到APP訂閱專欄“伯凡·日知錄”作者吳伯凡說,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怎樣正確學習。我們一起來聽聽。
先給你介紹一個概念,叫單環學習。
也就是從發現問題出發,經過確定問題、學習研究,再採取行動解決,
最後回到問題,評估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叫單環學習。這是一般的學習過程。
現代管理理論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認為,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上付出很多,收穫很少,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只會單環學習。
舉個單環學習的例子。
2006年,華為在非洲一個國家蘇丹,投標一個移動通信網絡項目。
公司跟客戶聯繫的時候,各部門各自為政,有調研的,有出解決方案的。
每個部門都盡心盡力,也顯示了很大的誠意。
但是各部門對客戶的承諾不一樣,部門之間也沒有及時溝通,客戶一直不滿意。
最後,這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標還是失敗了。
華為不可能不知道客戶需要一個整體解決方案,只不過實際操作中,
每一個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問題,就容易落進“單環學習”的陷阱裡。
跟單環學習相對應的,是雙環學習。
就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循環之外,再建立第二個循環,
還要反思每一步的前因後果,問一個為什麼。
你可以繼續想像一下,在單環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概念——心智模式,
反思和心智模式形成了第二個環。
也就是不光反思這一次解決問題的行為,還要反思看問題的心智模式。這就叫雙環學習。
說完了單環學習的弊端,那怎麼區分雙環學習和單環學習這兩個概念呢?
舉個例子,阿吉里斯打了個比方,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
調溫器在溫度低於68度時會自動供熱,這就是單環學習。
如果這個人能提出問題,
問為什麼是68度,還去嘗試有沒有更經濟的溫度設置,就是雙環學習了。
雙環學習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一個叫習慣性防衛,一個叫熟練的無能。
先說習慣性防衛,就是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是想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要是對方不接受,溝通就變成了爭執。
有效率的溝通應該是雙方求同,看起來更為對方著想,實際上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除了習慣性防衛,雙環學習要克服的另一個障礙叫“熟練的無能”。
阿吉里斯認為,越是聰明人,越有可能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
但是也越容易陷進熟練的無能這個障礙裡。
比如說,蘋果電腦沒有散熱孔。
要是讓一個精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人來說,很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他會覺得,一個機器要散熱,沒有散熱孔怎麼能行呢。
這樣就不可能做到顛覆式的創新。
總結一下,大部分人做事情之所以事倍功半,效果不好,
主要是因為陷入“單環學習”的思維模式。
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雙環學習”,學會反思和抓住問題的本質。
以上就是吳伯凡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伯凡時間”(你每天都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看不到進步?)
稿:嚴森康馳
轉載:得到
-----------
主旨:
單環學習。也就是從發現問題出發,經過確定問題、學習研究,再採取行動解決,
最後回到問題,評估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叫單環學習。這是一般的學習過程。
現代管理理論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認為,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上付出很多,收穫很少,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只會單環學習。
而跟單環學習相對應的,是雙環學習。
就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循環之外,再建立第二個循環,
還要反思每一步的前因後果,問一個為什麼。
你可以繼續想像一下,在單環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概念——心智模式,
反思和心智模式形成了第二個環。
也就是不光反思這一次解決問題的行為,還要反思看問題的心智模式。這就叫雙環學習。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
這條音頻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學習和工作很努力,但是看不到進步?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但收穫很小,看不到想要的結果,這是為什麼呢?
得到APP訂閱專欄“伯凡·日知錄”作者吳伯凡說,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怎樣正確學習。我們一起來聽聽。
先給你介紹一個概念,叫單環學習。
也就是從發現問題出發,經過確定問題、學習研究,再採取行動解決,
最後回到問題,評估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叫單環學習。這是一般的學習過程。
現代管理理論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認為,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上付出很多,收穫很少,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只會單環學習。
舉個單環學習的例子。
2006年,華為在非洲一個國家蘇丹,投標一個移動通信網絡項目。
公司跟客戶聯繫的時候,各部門各自為政,有調研的,有出解決方案的。
每個部門都盡心盡力,也顯示了很大的誠意。
但是各部門對客戶的承諾不一樣,部門之間也沒有及時溝通,客戶一直不滿意。
最後,這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標還是失敗了。
華為不可能不知道客戶需要一個整體解決方案,只不過實際操作中,
每一個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問題,就容易落進“單環學習”的陷阱裡。
跟單環學習相對應的,是雙環學習。
就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循環之外,再建立第二個循環,
還要反思每一步的前因後果,問一個為什麼。
你可以繼續想像一下,在單環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概念——心智模式,
反思和心智模式形成了第二個環。
也就是不光反思這一次解決問題的行為,還要反思看問題的心智模式。這就叫雙環學習。
說完了單環學習的弊端,那怎麼區分雙環學習和單環學習這兩個概念呢?
舉個例子,阿吉里斯打了個比方,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
調溫器在溫度低於68度時會自動供熱,這就是單環學習。
如果這個人能提出問題,
問為什麼是68度,還去嘗試有沒有更經濟的溫度設置,就是雙環學習了。
雙環學習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一個叫習慣性防衛,一個叫熟練的無能。
先說習慣性防衛,就是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是想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要是對方不接受,溝通就變成了爭執。
有效率的溝通應該是雙方求同,看起來更為對方著想,實際上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除了習慣性防衛,雙環學習要克服的另一個障礙叫“熟練的無能”。
阿吉里斯認為,越是聰明人,越有可能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
但是也越容易陷進熟練的無能這個障礙裡。
比如說,蘋果電腦沒有散熱孔。
要是讓一個精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人來說,很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他會覺得,一個機器要散熱,沒有散熱孔怎麼能行呢。
這樣就不可能做到顛覆式的創新。
總結一下,大部分人做事情之所以事倍功半,效果不好,
主要是因為陷入“單環學習”的思維模式。
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雙環學習”,學會反思和抓住問題的本質。
以上就是吳伯凡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伯凡時間”(你每天都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看不到進步?)
稿:嚴森康馳
轉載:得到
-----------
主旨:
單環學習。也就是從發現問題出發,經過確定問題、學習研究,再採取行動解決,
最後回到問題,評估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了解決。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叫單環學習。這是一般的學習過程。
現代管理理論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認為,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和學習上付出很多,收穫很少,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只會單環學習。
而跟單環學習相對應的,是雙環學習。
就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循環之外,再建立第二個循環,
還要反思每一步的前因後果,問一個為什麼。
你可以繼續想像一下,在單環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個概念——心智模式,
反思和心智模式形成了第二個環。
也就是不光反思這一次解決問題的行為,還要反思看問題的心智模式。這就叫雙環學習。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樣一個知識點,
調溫器在溫度低於68度時會自動供熱,這就是單環學習。
如果這個人能提出問題,
問為什麼是68度,還去嘗試有沒有更經濟的溫度設置,就是雙環學習了。
雙環學習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
1. 習慣性防衛
就是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是想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要是對方不接受,溝通就變成了爭執。
有效率的溝通應該是雙方求同,看起來更為對方著想,實際上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2. 熟練的無能
越是聰明人,越有可能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
但是也越容易陷進熟練的無能這個障礙裡。
比如說,蘋果電腦沒有散熱孔。
要是讓一個精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人來說,很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他會覺得,一個機器要散熱,沒有散熱孔怎麼能行呢。
這樣就不可能做到顛覆式的創新。
如果這個人能提出問題,
問為什麼是68度,還去嘗試有沒有更經濟的溫度設置,就是雙環學習了。
雙環學習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
1. 習慣性防衛
就是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
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總是想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要是對方不接受,溝通就變成了爭執。
有效率的溝通應該是雙方求同,看起來更為對方著想,實際上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2. 熟練的無能
越是聰明人,越有可能在某個方面成為專家,
但是也越容易陷進熟練的無能這個障礙裡。
比如說,蘋果電腦沒有散熱孔。
要是讓一個精通筆記本電腦零部件的人來說,很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他會覺得,一個機器要散熱,沒有散熱孔怎麼能行呢。
這樣就不可能做到顛覆式的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