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得到-中史-乾隆“永不加賦”背後的秘密

文章出處:乾隆“永不加賦”背後的秘密


這一條音頻和大家說說,乾隆真的是“永不加賦”嗎?
這是學者賴惠敏在她出版《乾隆皇帝的荷包》一書中提出的問題。
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書評人趙思淵針對此書寫了書評,
挑出這個問題專門做了剖析,我們覺得特別值得推薦給大家聽一聽。

過去有個觀點,認為乾隆一朝之所以延續康熙一朝繼續成為盛世,
就是因為乾隆延續了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詔,宣布“永不加賦”,
所謂永不加賦,是針對農業稅而言,從歷史記錄來看,乾隆確實繼承了這一政策。

不過,這只是正式稅收,並不是指老百姓的實際負擔,
老百姓的實際負擔,除了正式稅收,還有非正式稅收,也就是稅外收費。

所以,在弄清楚賦稅增加沒增加的問題之前,
我們先要來看看乾隆私人的開銷費用是從哪裡來的?


在中國的皇權制度中,皇帝的花銷與國家財政從漢代就已經分離開了
此後的歷代中央王朝也基本延續了這樣一個制度,清朝也不例外。
既然乾隆的花銷和國家財政是分離開的,那這筆不小的開銷費用是從哪裡籌集來的呢?
其實皇帝一般都會有些比較隱蔽的經濟來源,乾隆皇帝就有三個隱秘的錢袋子

這第一個錢袋子就是“皇莊”,就是皇親國戚的私人農場。
一開始這些皇莊的收入是用來供應當地駐軍和工作人員的開銷,
還沒有直接流入皇帝的口袋。但乾隆年間大量查抄了這些產業,就直接歸內務府所有了。
收歸內務府之後,乾隆把一部分指定人經營,還有一部分租給農民耕種,
這樣,乾隆直接當上了不用靠天吃飯的地主,
每年不用過問具體耕種只等著到期去收租就行了。


乾隆皇帝第二個錢袋子是淮揚鹽商
大家可能要問了,鹽鐵的稅費應該屬於國家的財政收入,
理應交到戶部才對呀,怎麼就成為乾隆私人的錢袋子了呢
這就要來看看當時清朝食鹽經銷制度了,當時清朝鹽政最主要的製度是“官督商銷”,
就是由政府指定特許商人進行食鹽的銷售,有點類似於今天特許經營店的意思。
食鹽作為老百姓日常的剛需,一個地方只授權幾個商人進行經營,
這其中有多大的利潤大家可想而知。無利不起早,白花花的銀子放在那裡有誰不想掙呢,
商人們都擠破腦袋的想拿到這個專營權。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商人們為了得到經營權紛紛送禮走後門,
這中間所得到的錢財大部分進了皇帝的腰包。
據估算,乾隆朝內務府來自鹽務收入,就佔了鹽稅全部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


乾隆最後一個不那麼引人注意的錢袋子是稅關
或許大家又有疑惑了,稅關不更應該是國庫的收入嗎,怎麼也成了乾隆的錢袋子了呢?
其實,稅關是按照一定的數額交到戶部的,那麼在固定數額以外多出的部分去了哪裡呢?
實際上,稅關多出的部分全進了內務府的賬上,也就是變成了乾隆的收入。
不僅如此,那些被任命為稅關監督的官員,如果因為沒有足額完成稅收或者貪污,
就會遭到罰俸甚至查抄家產,這部分收入也進入內務府而非戶部。
據作者估計,關稅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都進入內務府。


有了這三個能夠帶來源源不斷收入的錢袋子,
乾隆的個人開銷就得到了保障,而且內務府錢花不完了還可以劃撥給戶部。
據史料記載,內務府撥給戶部銀兩每年都達到百萬兩以上。
內務府撥給戶部的銀兩,其實本應該是全部交給戶部的,
皇帝不說出這些銀兩的來源,而只說內務府撥銀兩給戶部。
這樣做一方面使國庫資金得到補充,
另一方面讓乾隆維持了一個“節儉、仁政愛民”的聖君形象。

雖然乾隆利用個人的私人錢袋子繞開了國家財政這個關卡,
可不管錢在內務府和戶部之間怎麼轉來轉去,這些錢的卻都是來自老百姓,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皇帝的錢袋子越富足,老百姓這條羊就會被拔的越乾淨。
這樣看來乾隆皇帝真的是“永不加賦”嗎?顯然是個偽命題。

本文源自:東方早報(帝國的“面子”與乾隆的“裡子”)音頻稿:陳波講述:於浩

--------------------
主旨:
過去有個觀點,認為乾隆一朝之所以延續康熙一朝繼續成為盛世,
就是因為乾隆延續了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詔,宣布“永不加賦”,
所謂永不加賦,是針對農業稅而言,從歷史記錄來看,乾隆確實繼承了這一政策。
不過,這只是正式稅收,並不是指老百姓的實際負擔,
老百姓的實際負擔,除了正式稅收,還有非正式稅收,也就是稅外收費。
在中國的皇權制度中,皇帝的花銷與國家財政從漢代就已經分離開了,
其實皇帝一般都會有些比較隱蔽的經濟來源
,乾隆皇帝就有三個隱秘的錢袋子。
1. 皇莊”,就是皇親國戚的私人農場。
2. 淮揚鹽商
 鹽鐵的稅費應該屬於國家的財政收入,
 理應交到戶部才對呀,怎麼就成為乾隆私人的錢袋子了呢。
 這就要來看看當時清朝食鹽經銷制度了,當時清朝鹽政最主要的製度是“官督商銷”,
 就是由政府指定特許商人進行食鹽的銷售,有點類似於今天特許經營店的意思。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商人們為了得到經營權紛紛送禮走後門,
 這中間所得到的錢財大部分進了皇帝的腰包。
 據估算,乾隆朝內務府來自鹽務收入,就佔了鹽稅全部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
3. 稅關
 稅關不更應該是國庫的收入嗎,怎麼也成了乾隆的錢袋子了呢?
 其實,稅關是按照一定的數額交到戶部的,那麼在固定數額以外多出的部分去了哪裡呢?
 實際上,稅關多出的部分全進了內務府的賬上,也就是變成了乾隆的收入。
 不僅如此,那些被任命為稅關監督的官員,如果因為沒有足額完成稅收或者貪污,
 就會遭到罰俸甚至查抄家產,這部分收入也進入內務府而非戶部。
 據估計,關稅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都進入內務府。
 內務府錢花不完了還可以劃撥給戶部。
 據史料記載,內務府撥給戶部銀兩每年都達到百萬兩以上。
 這樣做一方面使國庫資金得到補充,
 另一方面讓乾隆維持了一個“節儉、仁政愛民”的聖君形象。
這樣看來乾隆皇帝真的是“永不加賦”嗎?顯然是個偽命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